CN112274802B - 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4802B
CN112274802B CN202011173134.5A CN202011173134A CN112274802B CN 112274802 B CN112274802 B CN 112274802B CN 202011173134 A CN202011173134 A CN 202011173134A CN 112274802 B CN112274802 B CN 112274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ascending
auxiliary
tension belt
sh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31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4802A (zh
Inventor
朱金猛
魏汉峰
王彪
徐洪福
高福振
刘晨晨
杨军
王涛
李扬
边宏达
彭真君
王伟
张冉
刘晓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C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11731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4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4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4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4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4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43Lifelines, lanyards, and anchors therefore
    • A62B35/0062Rail-form lifelines for permanent instal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其中,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包括两滑动壳、两滑动件和拉力带;两滑动壳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滑动件设置在滑动壳上且设有通孔;拉力带的两端贯通两个滑动壳并与滑动件相连以拉动两个滑动件向相背离的一侧移动。高空辅助平衡方法包括:A.将滑动壳套在边杆上,连接组件将两滑动壳相连;B.双臂穿过通孔,拉动拉力带使滑动件背向移动;C.将拉力带套在腰部;D.通过肩膀和手臂配合来限制滑动件滑动。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在高空失去平衡时,能够通过腰部和肩部的配合来找到平衡感,从根本上避免坠落事故的产生。

Description

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空作业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行业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的高度越来越高,且由于线路维护作业的特殊性,当前高空输电线路的维护工作大多还是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而在高空作业环境下,登高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自2005年开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国内电力公司开始参考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防坠落技术和标准,并制定了高空安全作业操作规范,以减少杆塔高空登高人员的伤亡。
为了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登高人员需要穿戴登高防坠装置,此登高防坠装置一般包括用于穿在人身(通常为腰部)的人体连接部、用于套在杆塔登高梯(通常为登高梯两侧的边杆)上的杆塔连接部,以及将人体连接部和杆塔连接部相连的连接带。在登高人员身体后仰的过程中,连接带逐渐收紧,最终使登高人员的身体得到支撑,达成保护登高人员、防止登高人员由杆塔坠落的目的。
但发明人发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登高防坠装置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坠落事故的产生,而且在人体发生坠落时,若通过登高防坠装置将人身拉回,由于作用力较大,会导致登高人员的腰椎扭伤。
众所周知,坠落事故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首先,登高人员由于未使用全方位安全带或失去安全带等原因身体失去平衡;之后,登高人员的身体后仰;最终,由于找不到平衡点,登高人员的手脚与登高梯分开。根据数据统计,2012至2016年间,典型的电力维护高空坠落事故中,按坠落原因进行分类:施工人员未使用全方位安全带或失去安全带保护措施有9起,占50%;施工组织、技术、安全措施不完备5起,占28%;缺乏线路高空应急救援技术和能力3起,占17%;设备(施工)质量不良1起,占5%。也就是说,大量施工人员是由于身体失去平衡而坠落的。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在人体坠落之前,可以通过重新找到平衡感来避免前述坠落事故的产生,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在登高电力维护作业中,辅助工作人员找到身体平衡的装置,以降低登高作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旨在解决登高时工作人员失去平衡而发生坠落的问题,提高登高作业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包括:
两个滑动壳,用于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登高梯的两根边杆上,两个所述滑动壳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组件相连以形成用于套设在登高梯外周的登高梯连接单元;
两个滑动件,分别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动壳上;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用于胳膊穿过的通孔;以及
拉力带,用于套设于人体腰部,所述拉力带的两端分别贯通两个所述滑动壳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相连以拉动两个所述滑动件向相背离的一侧移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弹性带,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壳的同一侧相连;以及
转动臂,一端转动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滑动壳上,另一端通过锁定件与另一个滑动壳相连,所述转动臂设置于所述滑动壳背离所述弹性带的一侧。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转动臂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锁定件为插设于所述条形孔内并与所述滑动壳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的杆部用于限制所述转动臂转动,所述螺栓的头部用于与所述转动臂抵接以限制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对移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延伸至所述通孔内且用于夹紧胳膊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并延伸至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延伸端设有向外周凸出的转动块;以及
接触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延伸端,设有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的转动槽,所述接触块上设有用于与胳膊接触并夹紧胳膊的凹陷部;
所述第一螺纹杆向所述通孔内旋进或旋出以带动所述接触块夹紧或放松胳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夹紧组件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夹紧组件上下对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壳上还贯通设有沿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滑动件内外对应的滑动孔,所述拉力带穿过所述滑动孔与所述滑动件相连。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壳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T型槽,所述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T型槽滑动配合的卡接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拉力带上还设用于并拢所述拉力带以收紧人体腰部的并拢组件,所述并拢组件包括:
两个并拢块,分别用于设置于人体腰部的前后两侧、收紧所述拉力带;每个所述并拢块上设有两个并列排布且供所述拉力带穿过的限位孔;以及
锁止件,设置在所述并拢块上,用于限制所述并拢块与所述拉力带相对移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并拢块上设有与两个所述限位孔连通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拉力带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沿所述拉力带的延伸方向等间距排布;所述锁止件包括:
第二螺纹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并与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以及
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伸出端。
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两个滑动壳一一对应的安装于两根边杆,且通过连接组件令两个滑动壳相连,形成登高梯连接单元并与此登高梯套接。将胳膊插入通孔内,从而限制登高人员的肩部与滑动壳的相对移动;将拉力带套在腰部,从而限制登高人员的腰部与滑动壳的相对移动。
在登高人员登高过程中,若身体失去平衡,则会发生腰部或肩部相对于登高梯的水平移动,由于滑动壳套置在登高梯上,并且根据前述内容可知登高人员的腰部与肩部均无法相对于滑动壳移动,因此滑动壳会限制前述肩部或腰部相对于登高梯移动的情况产生,登高人员能够通过腰部发力或肩部发力迅速找到平衡,从根本上避免坠落事故的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能够在登高人员产生身体失去平衡的现象时,通过腰部发力或肩部发力的方式迅速地重新找到平衡,从根本上避免坠落事故的发生,从而起到保证高空作业安全性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空辅助平衡方法,包括前述登高辅助平衡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两个所述滑动壳分别套在登高梯的两根边杆上,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将两个所述滑动壳相连而形成套设在登高梯外周的所述登高梯连接单元;
B.登高人员的双臂分别穿过两个通孔,拉动所述拉力带使两个所述滑动件相互沿背向移动;
C.将所述拉力带套在腰部;
D.双手握在边杆上登高,通过肩膀限制所述滑动件滑动,从而限制腰部与登高梯之间的相对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高空辅助平衡方法的有益效果与前述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沿图2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滑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并拢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空辅助平衡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滑动壳;11、滑动孔;12、T型槽;2、滑动件;21、通孔;22、夹紧组件;221、第一螺纹杆;222、接触块;23、螺纹孔;24、卡接件;3、拉力带;31、第二定位孔;4、连接组件;41、弹性带;42、转动臂;421、条形孔;43、锁定件;5、并拢组件;51、并拢块;511、限位孔;512、第一定位孔;52、锁止件;521、第二螺纹杆;52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根据登高人员对登高梯的相关使用方式可知,常规的使用方法为:登高人员面部朝向登高梯,双手分别握在登高梯两侧的边杆上。本实施例中,登高梯朝向登高人员的一侧为登高梯的前侧,相应的,登高梯朝向固定建筑(电力维护作业中的建筑通常为杆塔)的一侧为登高梯的后侧。由于登高梯的后侧与固定建筑之间的间距有限,本发明提供的登高梯辅助装置通常安装于登高梯的前侧。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进行说明。所述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包括两个滑动壳1、两个滑动件2和拉力带3。
两个滑动壳1用于沿高度方向一一对应的滑动设置在登高梯的两个边杆上,此滑动壳1采用横截面为弧形的结构,滑动壳1和边杆的连接方式为将滑动壳1的凹陷部位与边杆的外侧面接触。
两个滑动壳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相连,两个滑动壳1和连接组件4配合形成用于套设在登高梯外周的登高梯连接单元。
两个滑动件2沿水平方向一一对应的滑动设置在两个滑动壳1上,并且此滑动件2上设有用于供胳膊穿过的通孔21,两个通孔21以登高梯的高度方向为中心方向对称设置。
拉力带3用于套在使用人员的腰部,拉力带3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贯通两个滑动壳1并与对应的滑动件2相连,其贯通部位位于滑动件2的滑动轨迹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到的“外侧”是指对应的滑动件2背向另一滑动件2的方向。也就是说,前述拉力带3在拉动时,能够使对应的滑动件2远离另一个滑动件2。
通过将两个滑动壳1一一对应的安装于两根边杆,且通过连接组件4令两个滑动壳1相连,形成登高梯连接单元并与此登高梯套接。将胳膊插入通孔21内,通孔21的内周壁限制登高人员的肩部与滑动壳1的相对移动;将拉力带3套在腰部,从而限制登高人员的腰部与滑动壳1的相对移动。
在登高人员登高过程中,若身体失去平衡,则会发生腰部或肩部相对于登高梯的水平移动,由于滑动壳1套置在登高梯上,并且根据前述内容可知登高人员的腰部与肩部均无法相对于滑动壳1移动,因此滑动壳1会限制前述肩部或腰部相对于登高梯移动的情况产生,登高人员能够通过腰部发力或肩部发力迅速找到平衡,从根本上避免坠落事故的产生。
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登高人员产生身体失去平衡的现象时,通过腰部发力或肩部发力的方式迅速地重新找到平衡,从根本上避免坠落事故的发生,从而起到保证高空作业安全性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2至图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组件4包括弹性带41和转动臂42。
弹性带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壳1的同一侧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带4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滑动壳1的前侧,具体为滑动壳1的弧形结构中位于前侧的弧形边上。
转动臂4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其中一个滑动壳1的另一侧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动臂42安装在位于左侧的滑动壳1上。
为便于叙述,在本实施例中,定义与转动臂42相连的滑动壳1为左侧的滑动壳1,相应的,另一滑动壳1为右侧的滑动壳1。
前述转动臂42具有第一转动位和第二转动位。
在转动臂42处于第一转动位时,转动臂42的摆动端与右侧的滑动壳1相连,弹性带41、两个滑动壳1和转动臂42形成前述登高梯连接单元。
在转动臂42处于第二转动位时,两个滑动壳1之间形成用于供登高梯穿过的安装空间。
转动臂42上连接有用于与另一个滑动壳1相连,以限制转动臂42由第一转动位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的锁定件43。
在将两个滑动壳1安装在登高梯的过程中,向两侧拉动滑动壳1,使得前述弹性带41拉伸,并且使两个滑动壳1后侧的间距增大,从而能够将两个滑动壳1套在登高梯上。之后,将转动臂42由第二转动位转动至第一转动位上,并且通过锁定件43限定转动臂42转动,使得两个滑动壳1无法沿水平方向移动,进而保证了滑动壳1与登高梯之间不会产生沿水平方向的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弹性带41和转动臂42的组合结构将滑动壳1套设在登高梯上,从而实现登高梯与滑动壳1的相对移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结构可靠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2至图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转动臂42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421,前述锁定件43为插设于条形孔421内并与滑动壳1螺纹连接的螺栓。
具体地,由锁定件43能够与滑动壳1螺纹连接可知,滑动壳1上具有与前述螺栓相适配的孔部,该孔部与转动臂42的转动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将转动臂42转动至第一转动位时,转动臂42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条形孔421同样处于水平状态且能够与此孔部连通。
前述螺栓的杆部用于插入条形孔421并与前述孔部螺纹连接,杆部的外周壁与条形孔421的内壁接触,从而限制转动臂42转动。
螺栓的头部用于与转动臂42抵接,从而与转动臂42的表面产生摩擦,从而限制两个滑动件2之间产生相对移动。
在调整转动臂42的使用状态时,通过转动锁定件43,便能够使锁定件43由条形孔421内旋出或与滑动壳1螺纹连接,能够限定转动臂42在第一转动位和第二转动位之间的转动。
上述调整转动臂42的使用状态的方式便于实施,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将滑动壳1快速安装在登高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2、图4和图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动件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延伸至通孔21内并用于夹紧胳膊的夹紧组件22,该夹紧组件22包括第一螺纹杆221和接触块222。
也就是说,滑动件2上设有若干个与通孔21连通的螺纹孔23,并且若干个螺纹孔23和若干个夹紧组件22一一对应,每个夹紧组件22对应的第一螺纹杆221与螺纹孔23一一对应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221的一端延伸至通孔21内。并且,第一螺纹杆221的延伸端设有向外周凸出的转动块。
接触块222与第一螺纹杆221的延伸端转动连接,且此转轴与第一螺纹杆221的轴向相同,接触块222上设有用于与接触部位相适配以夹紧胳膊的凹陷部。
在第一螺纹杆221沿自身轴向旋进或旋出时,接触块222沿第一螺纹杆221的轴向移动,以夹紧或放松胳膊。
若干个夹紧组件22能够限定肩膀沿若干方向移动,从而避免登高阶段肩膀和滑动件2之间发生分离,导致本装置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导致登高人员身体受力发生失衡的现象。也就是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述螺纹孔23设有两个,并且两个螺纹孔23上下对应同轴设置。
相应的,第一螺纹杆221和接触块222的组合结构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两个螺纹孔23对应设置。接触块222上的凹陷部为弧形凹陷,分别与肩顶和腋下相适配。
采用两组前述组合结构能够使本装置在穿戴在肩部时更加简易、快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动壳1的外表面贯通设有沿对应的滑动件2的滑动方向,也就是水平方向延伸的滑动孔11。
拉力带3由滑动壳1的前侧穿过滑动壳1,之后穿过滑动孔11并与滑动件2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前侧拉动拉力带3能够使两个滑动件2相向移动,而且拉力带3能够沿滑动孔11移动而避免拉力带3上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有效保证了拉力带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动壳1的前侧表面还设有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T型槽12,滑动件2上设有与T型槽12相适配的卡接件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件24与T型槽12的组合结构能够使滑动壳1和滑动件2之间相连而避免滑动件2相对于滑动壳1沿前后方向移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前述T型槽12采用贯通滑动壳1或不贯通滑动壳1的形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T型槽12未贯通滑动壳1。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并拢组件5包括两个并拢块51和锁止件52。
两个并拢块51沿前后方向并列排布,分别用于设置在人体腰部的前后两侧,用于收紧压力带。每个并拢块51上设有两个供拉力带3穿过的限位孔511。
锁止件52设置在并拢块51上,用于限制并拢块51与拉力带3相对移动。
使用时,在拉力带3上,通过两个并拢块51形成两处并拢部位,两个并拢部位之间形成能够环绕于人体腰部的环状结构,并且通过锁止件52限制此环状结构的大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述环状结构的大小不变,能够与登高人员的腰部大小相适配,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并拢块51上设有与两个限位孔511连通的第一定位孔512,拉力带3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31沿拉力带3的延伸方向等间距排布。锁止件52包括第二螺纹杆521和螺母522。
第二螺纹杆521贯穿第一定位孔512设置,并与其中两个第二定位孔31插接。并且,第二螺纹杆521的一端伸出并拢块51。
螺母522螺纹连接于螺纹杆的伸出端,用于与并拢块51的外侧壁抵接,从而限制第二螺纹杆521沿自身轴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定位孔512、第二定位孔31和第二螺纹杆521的组合结构,避免拉力带3和并拢块51之间的相对移动;通过螺母522和第二螺纹杆521螺纹连接,避免第二螺纹杆521沿自身轴向移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利用前述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还提供了一种高空辅助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两个滑动壳1分别套在登高梯的两个边杆上,通过连接组件4将两个滑动壳1相连而形成套设在登高梯外周的登高梯连接单元;
B.使用者的双臂分别穿过两个通孔21,拉动拉力带3使两个滑动件2相互沿背向移动;
C.将拉力带3套在腰部;
D.使用者双手握在边杆上登高,通过肩膀和手臂配合来限制滑动件2滑动,从而限制腰部与登高梯之间的相对移动。
前述高空辅助平衡方法的有益效果与前述登高辅助平衡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滑动壳,用于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登高梯的两根边杆上,两个所述滑动壳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组件相连以形成用于套设在登高梯外周的登高梯连接单元;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弹性带,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壳的同一侧相连;
转动臂,一端转动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滑动壳上,另一端通过锁定件与另一个滑动壳相连,所述转动臂设置于所述滑动壳背离所述弹性带的一侧;
两个滑动件,分别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动壳上;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用于胳膊穿过的通孔;以及
拉力带,用于套设于人体腰部,所述拉力带的两端分别贯通两个所述滑动壳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相连以拉动两个所述滑动件向相背离的一侧移动;
其中,所述滑动件上设有两个用于延伸至所述通孔内且用于夹紧胳膊的夹紧组件,且两个所述夹紧组件上下对应设置,用于分别抵在使用人员的肩顶和腋下;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并延伸至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延伸端设有向外周凸出的转动块;
接触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延伸端,设有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的转动槽,所述接触块上设有用于与胳膊接触并夹紧胳膊的凹陷部;
所述第一螺纹杆向所述通孔内旋进或旋出以带动所述接触块夹紧或放松胳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锁定件为插设于所述条形孔内并与所述滑动壳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的杆部用于限制所述转动臂转动,所述螺栓的头部用于与所述转动臂抵接以限制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对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壳上还贯通设有沿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滑动件内外对应的滑动孔,所述拉力带穿过所述滑动孔与所述滑动件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壳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T型槽,所述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T型槽滑动配合的卡接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带上还设用于并拢所述拉力带以收紧人体腰部的并拢组件,所述并拢组件包括:
两个并拢块,分别用于设置于人体腰部的前后两侧、收紧所述拉力带;每个所述并拢块上设有两个并列排布且供所述拉力带穿过的限位孔;以及
锁止件,设置在所述并拢块上,用于限制所述并拢块与所述拉力带相对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拢块上设有与两个所述限位孔连通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拉力带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沿所述拉力带的延伸方向等间距排布;所述锁止件包括:
第二螺纹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并与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以及
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伸出端。
7.高空辅助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登高辅助平衡装置,所述高空辅助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两个所述滑动壳分别套在登高梯的两根边杆上,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将两个所述滑动壳相连而形成套设在登高梯外周的所述登高梯连接单元;
B.登高人员的双臂分别穿过两个通孔,拉动所述拉力带使两个所述滑动件相互沿背向移动;
C.将所述拉力带套在腰部;
D.双手握在边杆上登高,通过肩膀限制所述滑动件滑动,从而限制腰部与登高梯之间的相对移动。
CN202011173134.5A 2020-10-28 2020-10-28 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 Active CN112274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3134.5A CN112274802B (zh) 2020-10-28 2020-10-28 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3134.5A CN112274802B (zh) 2020-10-28 2020-10-28 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4802A CN112274802A (zh) 2021-01-29
CN112274802B true CN112274802B (zh) 2021-08-17

Family

ID=74373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3134.5A Active CN112274802B (zh) 2020-10-28 2020-10-28 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480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0177A (en) * 1977-07-15 1978-12-19 Pandolph James E Ladder climber's safety device
FR2498456A1 (fr) * 1981-01-28 1982-07-30 Usoni Charles Ceinture de monteur
JP2000084100A (ja) * 1998-09-16 2000-03-2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梯子の安全装置
CN201815017U (zh) * 2010-09-10 2011-05-04 上海双菱风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爬梯安全背带
CN208280890U (zh) * 2018-05-20 2018-12-25 程欣 一种电力施工用的安全攀爬装置
CN208726578U (zh) * 2018-03-28 2019-04-12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带
CN209048936U (zh) * 2018-06-21 2019-07-02 福建中翼售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铁塔攀登安全防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0177A (en) * 1977-07-15 1978-12-19 Pandolph James E Ladder climber's safety device
FR2498456A1 (fr) * 1981-01-28 1982-07-30 Usoni Charles Ceinture de monteur
JP2000084100A (ja) * 1998-09-16 2000-03-2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梯子の安全装置
CN201815017U (zh) * 2010-09-10 2011-05-04 上海双菱风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爬梯安全背带
CN208726578U (zh) * 2018-03-28 2019-04-12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带
CN208280890U (zh) * 2018-05-20 2018-12-25 程欣 一种电力施工用的安全攀爬装置
CN209048936U (zh) * 2018-06-21 2019-07-02 福建中翼售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铁塔攀登安全防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4802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4802B (zh) 登高辅助平衡装置及高空辅助平衡方法
CN212038641U (zh) 一种巴士安全锤限位防护装置
CN213626776U (zh)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7391432U (zh) 一种导轨式高空防坠器
CN212278309U (zh) 一种家用带烟雾器的高清夜视监控摄像机
CN211912493U (zh) 一种高空电气设备检修安全固定带
CN215136191U (zh) 一种户外施工用高防护性能的安全带
CN112516480A (zh) 输电线路铁塔攀登方法
CN208981811U (zh) 一种用于建筑临边作业安全带固定夹具
CN106730475A (zh) 指套式杆塔高空攀登防坠安全锁扣
CN218652772U (zh) 一种通用导轨式防坠器
CN219614847U (zh) 一种脚扣
CN214158324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
CN216319594U (zh) 一种复合式高空作业安全绳
CN216358329U (zh) 一种防松动的消防通信用头盔
CN214485318U (zh) 一种用于消防员救生的多功能设备
CN215343672U (zh) 一种智能输电线路快速检修装置
CN219008135U (zh) 一种飞机座椅扭簧安装工具
CN210644886U (zh) 输电线路杆塔攀登防护装置
CN216877636U (zh) 一种可调式安全带自锁防坠保护器
CN116488059B (zh) 一种带电作业用限位装置
CN219804163U (zh) 一种逃生缓降设备
CN218076042U (zh) 一种可防坠落的电力维修装置
CN219479335U (zh) 一种佩戴方便的安全帽
CN216994819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船舶驾驶台舵机操纵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