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8646B - 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8646B
CN112268646B CN202010752532.6A CN202010752532A CN112268646B CN 112268646 B CN112268646 B CN 112268646B CN 202010752532 A CN202010752532 A CN 202010752532A CN 112268646 B CN112268646 B CN 112268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dual stress
guide rail
dustcoat
workpiece
cr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25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8646A (zh
Inventor
高瀚君
李昕
吴琼
吴绍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7525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8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8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8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8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8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0047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measuring forces due to residual stre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残余应力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包括热时效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所述热时效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数据线、加热管、热电偶、工作台、外罩等,所述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底座、导轨、磁铁块、顶部支撑装置、三个三脚架以及四个相机等,将热变形视觉识别技术与工件的蠕变实验及仿真技术相结合,以视觉识别的热变形轮廓为基准,将工件的热时效前的残余应力场分布作为设计变量,通过优化迭代计算,使仿真计算得到的热时效过程各时刻的工件轮廓逐渐接近实测值,并将使仿真与实测误差最小的应力演变序列,作为最终的残余应力场测试结果,从而实现对工件表面和内部残余应力场的全面评估。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残余应力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需要同时对工件表面和内部残余应力场进行测量。
背景技术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工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检测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以航天整体环件为例,由于机械成形和热处理过程中非均匀的塑性变形、温度场及金属相变的作用,极易在环件表面或内部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显著影响零件的结构强度、尺寸稳定性和疲劳寿命,不良的残余应力场将导致强度下降、变形、局部破坏、疲劳断裂、加工超差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零件的制造精度和服役可靠性。因此,对工件内部残余应力进行精准评估和有效地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残余应力的主要检测手段有X射线衍射法、盲孔法(激光散斑干涉测量式和应变片测量式)、表面压痕法、轮廓法、剥层法、中子衍射法等。X射线衍射法、盲孔法、表面压痕法只能测量零件表面或一定深度内的残余应力,测量深度最深一般可达2mm,测量内部的残余应力则需要与剥层法、轮廓法相配合。然而,剥层法费时费力,且只能用于板类零件的残余应力测试;传统的轮廓法测量效率相对较高,理论上不受测试件厚度和组织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大厚度构件残余应力的测量,但测量的数据量十分有限。中子衍射法可以测量内部残余应力,但检测成本巨大,检测设备极其稀有,不适合在生产制造中应用。
目前,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构件的通用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特别是能够高效、精准测量工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新方法。本发明将热变形视觉识别技术与蠕变实验及仿真技术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可以在时效处理的同时,完成对工件表面和内部残余应力场的检测,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对应力场的全面评估。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能够对工件表面和内部残余应力场进行全面的评估。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包括热时效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所述热时效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数据线、加热管、热电偶、工作台、外罩,其中工件位于所述工作台之上,所述加热管和所述热电偶通过螺母与所述工作台侧板固连在一起,并经所述数据线穿过所述外罩底部槽口连接至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底座、导轨、磁铁块、顶部支撑装置、三个三脚架以及四个相机,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外罩同心,所述导轨与所述底座相配合并可以360°旋转,所述磁铁块用于固定所述导轨的位置,所述三个三脚架通过小孔配合均布在所述导轨之上,所述四个相机中的三个固定在所述三脚架上实现对工件外周全方位测量,所述顶部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外罩顶部用于支撑第四个相机进行测量。
优选的,所述外罩选用圆柱形透明玻璃以防棱边对相机测量的影响,并在底部开有一槽口以供所述数据线穿过,所述外罩内、外侧分别为耐高温玻璃和隔热玻璃,中间为真空环境,能够使得外罩内部保持所需温度的同时所述四个相机不受高温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数据线外周包有铝制薄管保护数据线免受高温影响。
优选的,所述三脚架能够实现上下垂直运动和俯仰运动,使得视觉识别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在所述底座与地面之间增加支撑结构还使得视觉识别系统能够有效测量大高度尺寸的工件。
优选的,位于所述外罩顶部的第四个相机通过所述顶部支撑装置使得相机镜头不和所述外罩玻璃直接接触,以防影响其拍摄照片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刻有-60°~60°的精准角度,所述导轨上刻有基准线,利用基准线和角度值能够保证所述导轨上三个相机的精确定位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所述导轨选用钢制材料,所述导轨运动到目标位置时利用所述磁铁块固定所述底座和所述导轨的相对位置,防止所述导轨出现小范围的摆动影响相机测量精度。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现有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都无法在生产制造中对工件内部残余应力进行有效地检测。本发明将传统的轮廓法与蠕变数值仿真技术、热变形视觉识别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应用该装置可以实现对工件表面和内部应力场的全面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底座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导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导轨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度控制器;2、数据线;3、加热管;4、热电偶;5、工作台;6、外罩;7、底座;8、导轨;9、磁铁块;10、顶部支撑装置;11、三脚架;12、相机;13、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包括热时效系统(A)和视觉识别系统(B),热时效系统(A)包括:温度控制器(1)、数据线(2)、加热管(3)、热电偶(4)、工作台(5)、外罩(6),其中工件(13)位于工作台(5)之上,加热管(3)和热电偶(4)通过螺母与工作台(5)侧板固连在一起,并经数据线(2)穿过外罩(6)底部槽口连接至温度控制器(1),视觉识别系统(B)包括:底座(7)、导轨(8)、磁铁块(9)、顶部支撑装置(10)、三个三脚架(11)以及四个相机(12),其中,底座(7)与外罩(6)同心,导轨(8)与底座(7)相配合并可以360°旋转,磁铁块(9)用于固定导轨(8)的位置,三个三脚架(11)通过小孔配合均布在导轨(8)之上,四个相机中的三个固定在三脚架(11)上实现对工件外周全方位测量,顶部支撑装置(10)位于外罩(6)顶部用于支撑第四个相机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外罩(6)选用圆柱形透明玻璃以防棱边对相机测量的影响,并在底部开有一槽口以供数据线(2)穿过,外罩(6)内、外侧分别为耐高温玻璃和隔热玻璃,中间为真空环境,能够使得外罩(6)内部保持所需温度的同时四个相机(12)不受高温的影响。
进一步的,数据线(2)外周包有铝制薄管保护数据线免受高温影响。
进一步的,三脚架(11)能够实现上下垂直运动和俯仰运动,使得视觉识别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在底座(7)与地面之间增加支撑结构还使得视觉识别系统能够有效测量大高度尺寸的工件。
进一步的,位于外罩(6)顶部的第四个相机通过顶部支撑装置(10)使得相机镜头不和外罩(6)玻璃直接接触,以防影响其拍摄照片的质量。
进一步的,底座(7)上刻有-60°~60°的精准角度,导轨(8)上刻有基准线,利用基准线和角度值能够保证导轨(8)上三个相机的精确定位。
进一步的,底座(7)和导轨(8)选用钢制材料,导轨(8)运动到目标位置时利用磁铁块(9)固定底座(7)和导轨(8)的相对位置,防止导轨(8)出现小范围的摆动影响相机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第一,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合适位置;第二,将加热管和热电偶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温度控制器;第三,放置外罩,使得数据线通过其底部槽口;第四,放置底座和导轨,导轨运动到合适位置时应用磁铁块固定其相对位置;第五,在导轨和外罩顶部分别放置三脚架和顶部支撑装置;第六,在三脚架和顶部支撑装置上放好相机并调至合适角度;第七,对工件时效处理的同时对其进行拍摄;第八,完成时效处理后,对拍摄的相片进行后处理求得工件表面和内部残余应力场,该蠕变轮廓法测量残余应力的主要原理为:将热变形视觉识别技术与工件的蠕变实验及仿真技术相结合,以视觉识别的热变形轮廓为基准,将工件的热时效前的残余应力场分布作为设计变量,通过优化迭代计算,使仿真计算得到的热时效过程各时刻的工件轮廓逐渐接近实测值,并将使仿真与实测误差最小的应力演变序列,作为最终的残余应力场测试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该装置测量原理为:将热变形视觉识别技术与工件的蠕变实验及仿真技术相结合,通过优化迭代计算求得工件热时效前的残余应力场;包括热时效系统(A)和视觉识别系统(B),所述热时效系统(A)包括:温度控制器(1)、数据线(2)、加热管(3)、热电偶(4)、工作台(5)、外罩(6),其中工件(13)位于所述工作台(5)之上,所述加热管(3)和所述热电偶(4)通过螺母与所述工作台(5)侧板固连在一起,并经所述数据线(2)穿过所述外罩(6)底部槽口连接至所述温度控制器(1),所述视觉识别系统(B)包括:底座(7)、导轨(8)、磁铁块(9)、顶部支撑装置(10)、三个三脚架(11)以及四个相机(12),其中,所述底座(7)与所述外罩(6)同心,所述导轨(8)与所述底座(7)相配合并可以360°旋转,所述磁铁块(9)用于固定所述导轨(8)的位置,所述三个三脚架(11)通过小孔配合均布在所述导轨(8)之上,所述四个相机中的三个固定在所述三脚架(11)上实现对工件外周全方位测量,所述顶部支撑装置(10)位于所述外罩(6)顶部用于支撑第四个相机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6)选用圆柱形透明玻璃以防棱边对相机测量的影响,并在底部开有一槽口以供所述数据线(2)穿过,所述外罩(6)内、外侧分别为耐高温玻璃和隔热玻璃,中间为真空环境,能够使得外罩(6)内部保持所需温度的同时所述四个相机(12)不受高温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2)外周包有铝制薄管保护数据线免受高温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11)能够实现上下垂直运动和俯仰运动,使得视觉识别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在所述底座(7)与地面之间增加支撑结构还使得视觉识别系统能够有效测量大高度尺寸的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外罩(6)顶部的第四个相机通过所述顶部支撑装置(10)使得相机镜头不和所述外罩(6)玻璃直接接触,以防影响其拍摄照片的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上刻有-60°~60°的精准角度,所述导轨(8)上刻有基准线,利用基准线和角度值能够保证所述导轨(8)上三个相机的精确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和所述导轨(8)选用钢制材料,所述导轨(8)运动到目标位置时利用所述磁铁块(9)固定所述底座(7)和所述导轨(8)的相对位置,防止所述导轨(8)出现小范围的摆动影响相机测量精度。
CN202010752532.6A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 Active CN112268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2532.6A CN112268646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2532.6A CN112268646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8646A CN112268646A (zh) 2021-01-26
CN112268646B true CN112268646B (zh) 2021-08-06

Family

ID=7434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2532.6A Active CN112268646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8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927B (zh) * 2022-03-01 2023-06-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视觉识别的蠕变轮廓法残余应力测试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3922A (zh) * 2015-02-26 2015-05-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物体轮廓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US9890033B2 (en) * 2015-04-06 2018-02-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ilicon-on-sapphire device with minimal thermal strain preload and enhanced stability at high temperature
CN110319965A (zh) * 2019-08-14 2019-10-1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检测工件深层残余应力的方法
CN110487464A (zh) * 2019-09-02 2019-1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残余应力的变形轮廓测量方法
CN110532708A (zh) * 2019-09-02 2019-1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残余应力预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3902A (zh) * 2014-10-11 2015-01-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热振复合时效残余应力均化装置
CN205138437U (zh) * 2015-10-19 2016-04-06 清华大学 高速旋转结构件变形及应变的光学测量装置
CN107709969B (zh) * 2016-02-24 2020-08-28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涂层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及仪器
CN110261022B (zh) * 2019-06-29 2022-02-18 西安交通大学 三维光学轮廓法测试多个焊接残余应力分量的方法
CN111195678B (zh) * 2020-01-11 2021-02-09 中南大学 一种大型薄壁构件节约型蠕变时效成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3922A (zh) * 2015-02-26 2015-05-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物体轮廓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US9890033B2 (en) * 2015-04-06 2018-02-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ilicon-on-sapphire device with minimal thermal strain preload and enhanced stability at high temperature
CN110319965A (zh) * 2019-08-14 2019-10-1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检测工件深层残余应力的方法
CN110487464A (zh) * 2019-09-02 2019-1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残余应力的变形轮廓测量方法
CN110532708A (zh) * 2019-09-02 2019-1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残余应力预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8646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92214B1 (en) Automatic car body welding spot inspe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CN107782240A (zh) 一种二维激光扫描仪标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CN206683593U (zh) 基于3d机器视觉的被测工件尺寸检查设备
CN112268646B (zh) 一种基于蠕变轮廓法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
CN103424088A (zh) 一种倒角测试方法及倒角测量仪
CN211827005U (zh) 一种基于多目视觉的五轴数控机床多功能检测装置
CN205506004U (zh) 一种移动式平面度激光检测仪
CN111366079B (zh) 一种快速确定偏折测量系统中各部件几何位置的标定方法
CN207622702U (zh) 一种基于长度计的环境可控激光位移传感器标定系统
CN213543477U (zh) 动力电池极片涂层均匀性在线计量测试系统
CN109108982A (zh) 基于标准量具的多关节机器人几何尺寸精度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N111721255A (zh) 一种平面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9116965U (zh) 一种精密电子部件任意斜孔位置度及孔径螺牙检测装置
CN110595381A (zh) 一种3d玻璃轮廓测量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16007532A (zh) 用机械臂调整摆臂式轮廓测量仪的装置及误差标定方法
CN204705594U (zh) 氟化钙平晶表面光洁度测试仪
CN112880555B (zh) 一种坐标系的标定方法与系统
CN110398214B (zh) 轮胎胎体外轮廓尺寸快速测量方法
CN209116966U (zh) 精密结构件任意孔径螺牙位置度及尺寸快速检测器具
CN110487208B (zh) 一种用于大尺寸光学窗口零件面形和平行差开放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Xiao et al. Research on Flatness Measurement of Large-Size Parts Based on 3D Machine Vision
CN209147925U (zh) 一种小型电子产品任意斜孔位置度孔径螺牙检测设备
CN114427927B (zh) 一种基于三维视觉识别的蠕变轮廓法残余应力测试装置
CN209326585U (zh) 一种快捷方便平面度检测工装结构
CN108120401B (zh) 轴类机械设备的对中调节方法及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