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5455B - 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5455B
CN112265455B CN202011203753.4A CN202011203753A CN112265455B CN 112265455 B CN112265455 B CN 112265455B CN 202011203753 A CN202011203753 A CN 202011203753A CN 112265455 B CN112265455 B CN 112265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charging
cylindrical gear
base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37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5455A (zh
Inventor
曹振峰
曹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Zhengkeda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iyang Norther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iyang Norther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iyang Norther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37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5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5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5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5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5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1Photovolta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箱体、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侧面设置门体,所述箱体内部对应设有容纳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的腔室,所述电池模块表面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上壳体对应输入接口位置设有第一滑盖式窗口;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表面电源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电源接口通过电缆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上壳体对应充电枪放置腔室位置设有第二滑盖式窗口,所述充电枪与充电电缆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缆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接口插接。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单个模块重量,使得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便于移动。

Description

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配套充电设备需求增多,现阶段正在大量布设与安装固定式的充电桩。这种固定式的充电桩安装在选定的地点,固定式安装,不能移动,由于选定地点有限,很多区域仍然没有设置充电桩,因此影响的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续航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已有企业设计产生出了移动式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现有的移动式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采用整体式设计和制作,使用过程中不能拆分,导致其重量较大,移动不方便,而且维护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箱体、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
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侧面设置门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邻的隔板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相邻的隔板设有第二穿线孔;
所述电池模块放置在第一腔室,所述电池模块表面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上壳体对应输入接口位置设有第一滑盖式窗口;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放置在第二腔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表面电源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电源接口通过电缆经第一穿线孔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充电枪放置在第三腔室;所述上壳体对应第三腔室位置设有第二滑盖式窗口,所述充电枪与充电电缆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缆的另一端经第二穿线孔与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接口插接。
可选的,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第四腔室,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拼接式太阳能电板和稳压器,所述稳压器放置在第四腔室,所述拼接式太阳能电板设有发电输出口,所述发电输出口通过电缆与稳压器连接,所述稳压器通过电缆与电池模块的输入接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盖式窗口和第二滑盖式窗口都包括滑槽、窗盖板和把手;所述滑槽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窗盖板安装在滑槽内且能够沿滑槽滑动,所述把手固定在窗盖板位于箱体的外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窗盖板固定有凸块,所述滑槽外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弹簧,所述空腔设有与滑槽相通的长形开口,所述空腔端头设置固定块,所述凸块通过长形开口穿入空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凸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座下面设置万向轮。
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模块、处理子模块和调节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子模块连接有电压表、电流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电池模块的电压、输出电流和温度,并传输给处理子模块;
所述处理子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子模块和调节子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子模块用于控制充电过程处于最佳效率状态;
所述调节子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子模块的指令,对电池模块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安装在上壳体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处理子模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处理子模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模块的最佳输出电流:
Figure BDA0002756315000000031
上式中,I表示电池模块的最佳输出电流;λ表示电池模块的散热系数,预先设定;T0表示电池模块的最佳工作温度,即使充电损耗率最小的工作温度,预先设定;T1表示环境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ε表示充电效率,预先设定;K表示电池模块的发热损耗系数,预先设定;U表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
所述调节子模块根据计算得到的最佳输出电流进行充电控制;
所述数据采集子模块采集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所述处理子模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模块剩余的可用时长:
Figure BDA0002756315000000041
上式中,t表示电池模块剩余的可用时长;P表示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U表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I表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流;
当可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所述报警器发出电量不足报警提示。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数器,所述计数器用于计量充放电次数,所述处理子模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模块的电容衰减量:
Figure BDA0002756315000000042
上式中,C表示电容衰减量;e表示自然常数;n表示充放电次数;T表示均衡绝对温度;H表示绝对温度T时的电应力,预先设定;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保存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电池模块的绝对温度,所述处理子模块根据存储器保存的绝对温度建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模型函数;所述均衡绝对温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756315000000043
上式中,T表示电池模块的均衡绝对温度;t表示电池模块工作时长;f(T1)表示电池模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模型函数,dt表示时间微分;
当电池模块的电容衰减量大于设定的衰减阈值时,所述报警器发出电池模块需要更换的报警提示。
可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多个用于接触地面支撑底座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沿所述支撑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齿轮和驱动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啮合的第一端面齿轮,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转轴与支撑腿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端面齿轮转轴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垂直,所述端面圆柱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齿轮,所述底板沿所述支撑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远离所述底板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板安装有滚轮组件。
可选的,所述底板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支撑腿两端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齿条靠近所述底座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调节装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装置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两组所述调节装置沿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端面齿轮同轴分别设有第一抵接柱和第二抵接柱,所述第一抵接柱与所述第二抵接柱沿轴向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分别设于所述齿盘远离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一侧,所述第一圆柱齿轮沿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移动的第二驱动件,两个第一端面齿轮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抵接配合的第二端面齿轮和第三端面齿轮,所述第二端面齿轮齿面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齿轮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三端面齿轮齿面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端面齿轮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的距离,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面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台阶轴和第二台阶轴,所述底座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铰接点位于所述摆杆连段之间,所述摆杆端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台阶轴端面以及第二台阶轴端面抵接配合的抵接块,所述底座设有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有连个沿所述凹槽滚动的滚珠,所述摆杆远离所述抵接块一端位于两个所述滚珠之间,所述凹槽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嵌设两个所述滚珠的球槽。
可选的,所述滚轮组件设有多组,其中两组所述滚轮组件连接有连杆装置,所述连杆装置包括同轴铰接与一组滚轮组件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滚轮组件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滚轮组件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有气缸组件,所述第一连杆沿所述第一连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第二连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所述气缸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三滑块以及第四滑块连接的活塞杆。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于第一抵接柱,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柱螺纹连接于第二抵接柱。
可选的,所述滚轮组件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有四组,两组所述连杆装置分设于第二组滚轮组件和第三组滚轮组件。
可选的,所述摆杆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抵接块与所述第一台阶轴以及所述第二台阶轴不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二圆柱齿轮为斜齿轮,所述齿条为斜齿条。
可选的,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第三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第四滑块铰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抵接柱与第二抵接柱为丝杆,所述第一滑块为与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螺母,所述第二滑块与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螺母。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柱端部与所述第二抵接柱端部之间设有推力轴承。
本发明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采用模块化标准设计,装置分为箱体、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四个模块,其中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三个模块可以放置在箱体内,结构规整;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相互采用电缆连接,拆装方便,降低了单个模块重量,方便搬运与维修更换,大大增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移动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立面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实施例的立面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实施例采用的第一滑盖式窗口和第二滑盖式窗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实施例采用的控制系统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杆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A处的局部视图。
图中:箱体1,电池模块2,电池管理模块3,充电枪4,充电电缆5,太阳能发电装置6,底座11,上壳体12,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第三腔室15,第一滑盖式窗口16,第二滑盖式窗口17,第四腔室18,万向轮19,数据采集子模块31,处理子模块32,调节子模块33,显示器34,报警器35,存储器36,电压表37,电流表38,温度传感器39,拼接式太阳能电板61,稳压器62,滑槽161,窗盖板162,把手163,空腔164,长形开口165,弹簧166,固定块167,支撑腿71,底板72,第一圆柱齿轮73,第一端面齿轮74,第二圆柱齿轮75,齿条76,滚轮组件77,第一连接块78,第二连接块79,第一抵接柱80,第二抵接柱81,第二端面齿轮82,第三端面齿轮83,第一台阶轴84,第二台阶轴85,摆杆86,抵接块87,凹槽88,滚珠89,球槽90,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第一滑块93,第二滑块94,第三滑块95,第四滑块96,气缸组件97,推力轴承98,弹性件9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箱体1、电池模块2、电池管理模块3和充电枪4;
所述箱体1包括底座11和上壳体12,所述上壳体12侧面设置门体,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和第三腔室15,所述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相邻的隔板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腔室14和第三腔室15相邻的隔板设有第二穿线孔;
所述电池模块2放置在第一腔室13,所述电池模块2表面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上壳体12对应输入接口位置设有第一滑盖式窗口16;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3放置在第二腔室14,所述电池管理模块3表面电源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电池管理模块3的电源接口通过电缆经第一穿线孔与所述电池模块2的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充电枪4放置在第三腔室;所述上壳体12对应第三腔室15位置设有第二滑盖式窗口17,所述充电枪4与充电电缆5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缆5的另一端经第二穿线孔与电池管理模块3的充电接口插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采用模块化标准设计,装置分为箱体、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四个模块,其中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三个模块可以放置在箱体内,结构规整;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相互采用电缆连接,拆装方便,降低了单个模块重量,方便搬运与维修更换,大大增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移动的便利性。第一滑盖式窗口用于电池模块连接外部电源进行充电;第二滑盖式窗口用于取出充电枪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箱体1内部还设有第四腔室18,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6,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6包括拼接式太阳能电板61和稳压器62,所述稳压器62放置在第四腔室18,所述拼接式太阳能电板61设有发电输出口,所述发电输出口通过电缆与稳压器62连接,所述稳压器62通过电缆与电池模块2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底座11下面设置万向轮1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设置第四腔室存入稳压器,用于连接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拼接式太阳能电板,在外出旅行时,当达到目的地停放车辆后,可以把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拼接式太阳能电板取出拼接在附近位置进行发电,并通过稳压器连接电池模块的输入接口,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方便在野外可以增加电能储备,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采用太阳能发电,节能环保。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滑盖式窗口16和第二滑盖式窗口17都包括滑槽161、窗盖板162和把手163;所述滑槽161与上壳体12固定连接,滑槽可以设置在上壳体开口处的内侧,也可以设置在上壳体开口处的外侧,所述滑槽为沿上壳体开口上边缘和下边缘设置的平行槽轨,所述窗盖板162安装在滑槽161内且能够沿滑槽161滑动,所述把手163固定在窗盖板162位于箱体1的外侧面上;所述窗盖板162固定有凸块163,所述滑槽161外侧设有空腔164,所述空腔164内设有弹簧166,所述空腔164设有与滑槽相通的长形开口165,所述空腔164端头设置固定块167,所述凸块163通过长形开口165穿入空腔164内,所述弹簧166的一端与固定块167连接,所述弹簧166的另一端与凸块163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在第一滑盖式窗口和第二滑盖式窗口设置可以推拉的窗盖板,在使用时可打开进行相关操作,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关闭,提高用电安全性,还能起到一定的防尘防水作用;设置弹簧用于窗盖板的自动恢复关闭状态,以免操作者忘记手动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电池管理模块3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模块31、处理子模块32和调节子模块33;
所述数据采集子模块31连接有电压表37、电流表38和温度传感器39,所述数据采集子模块31用于采集电池模块2的电压、输出电流和温度,并传输给处理子模块32;
所述处理子模块32分别与数据采集子模块31和调节子模块33连接,所述处理子模块32用于控制充电过程处于最佳效率状态;
所述调节子模块33用于根据处理子模块32的指令,对电池模块2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设置控制系统,通过实时检测电池模块的电压、输出电流和温度,根据测量情况对充电进行相应的控制,使得充电过程处于最佳效率状态,以降低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充电效率,节省能源,减少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模块3连接有显示器34,所述显示器34与处理子模块32连接,所述显示器34安装在上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器35,所述显示器35与处理子模块32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设置显示器,用于显示电池模块的电量、电压、输出电流与工作温度等参数,实现充电过程可视化;通过设置报警器,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进行报警提示,以便使用者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保障下一次外出时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子模块32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模块的最佳输出电流:
Figure BDA0002756315000000121
上式中,I表示电池模块的最佳输出电流;λ表示电池模块的散热系数,预先设定;T0表示电池模块的最佳工作温度,即使充电损耗率最小的工作温度,预先设定;T1表示环境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ε表示充电效率,预先设定;K表示电池模块的发热损耗系数,表示电池部分损耗点充电总损耗的比例,预先设定;U表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
所述调节子模块33根据计算得到的最佳输出电流进行充电控制;
所述数据采集子模块31采集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所述处理子模块32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模块剩余的可用时长:
Figure BDA0002756315000000122
上式中,t表示电池模块剩余的可用时长;P表示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U表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I表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流;
当可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所述报警器发出电量不足报警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上述算法实现充电最佳状态的控制,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效率与温度存在关系,预先提供电池模块的最佳工作温度,然后根据测量的当前环境温度,计算考虑保持最佳工作温度的散热量情况,其散热量即可视为电池模块工作时的损耗,以此确定最佳充电电流,对充电进行控制;再根据充电电流与剩余电量,预先评估电池模块的剩余可用时长,及时提醒使用者补充电池模块的电能储存量,避免外出需要使用时电池模块没有供使用的电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数器,所述计数器用于计量充放电次数,所述处理子模块32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模块2的电容衰减量:
Figure BDA0002756315000000131
上式中,C表示电容衰减量;e表示自然常数;n表示充放电次数;T表示均衡绝对温度;H表示绝对温度T时的电应力,预先设定;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36,所述存储器36保存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电池模块的绝对温度,所述处理子模块32根据存储器36保存的绝对温度建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模型函数;所述均衡绝对温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756315000000132
上式中,T表示电池模块的均衡绝对温度;t表示电池模块工作时长;f(Tt)表示电池模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模型函数,dt表示时间微分;
当电池模块2的电容衰减量大于设定的衰减阈值时,所述报警器35发出电池模块2需要更换的报警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的计算公式引用了电压应力概念,电压应力就是在应用中的电压与零件规格值的比值,由此可见其由设备配备决定,可以提前测定;一般设计时电压应力不超出90%,电压应力是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产生的电气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方案通过计算电池模块的电容衰减量,上述计算充分考虑了在实际使用中电池模块的工作温度可能存在的变化对电容衰减量的影响,为使用者提供电池模块更换提醒;本装置的模块化设计可以自助进行电池模块的更换,降低更换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底座11底部设有多个用于接触地面支撑底座11的支撑腿71,所述支撑腿71沿所述支撑腿7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底板72;所述底板72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齿轮73和驱动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啮合的第一端面齿轮74,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转轴与支撑腿71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端面齿轮74转轴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垂直,所述第一端面齿轮74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齿轮75,所述底板72沿所述支撑腿7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圆柱齿轮75啮合的齿条76,所述齿条76远离所述底板72一端与所述底座11连接,所述底板72安装有滚轮组件7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底座11不需要移动时,底座11的支撑腿71与地面抵接,此时可以使用底座11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当需要移动充装置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圆柱齿轮73转动,第一圆柱齿轮73带动第二圆柱齿轮75转动,第二圆柱齿轮75驱动齿条76远离底板72运动,齿条76将底座11向上撑起,底座11带着支撑腿71向上运动离开地面,安装与底板72的滚轮组件77和地面抵接,此时底座11与地面为滚动摩擦,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将底座11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方便使用者移动底座1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底板72沿所述底板7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8,所述支撑腿71两端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78,所述齿条76靠近所述底座11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块79,所述第二连接块79沿所述底板7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1,所述调节装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装置沿所述底板72长度方向设置,两组所述调节装置沿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轴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端面齿轮74同轴分别设有第一抵接柱80和第二抵接柱81,所述第一抵接柱80与所述第二抵接柱81沿轴向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76分别设于所述齿盘远离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轴线一侧,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沿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72,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移动的第二驱动件,两个第一端面齿轮74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抵接配合的第二端面齿轮82和第三端面齿轮83,所述第二端面齿轮82齿面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齿轮74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三端面齿轮83齿面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端面齿轮83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73轴线的距离,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面齿轮74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台阶轴84和第二台阶轴85,所述底座11铰接有摆杆86,所述摆杆86铰接点位于所述摆杆86连段之间,所述摆杆86端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台阶轴84端面以及第二台阶轴85端面抵接配合的抵接块87,所述底座11设有沿所述底板72长度方向设有凹槽88,所述凹槽88设有连个沿所述凹槽88滚动的滚珠89,所述摆杆86远离所述抵接块87一端位于两个所述滚珠89之间,所述凹槽88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嵌设两个所述滚珠89的球槽9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移动底座11进行上坡或下坡过程中,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圆柱齿轮73远离第二圆柱齿轮75运动并于第二圆柱齿轮75分离,第一圆柱齿轮73运动到与第一端面齿轮74以及第二端面齿轮82接近的位置,底座11发生倾斜,此时凹槽88随着底座11发生倾斜,其中一个滚珠89沿着倾斜的凹槽88向下滑动,滚珠89滑动过程被摆杆86阻隔,摆杆86在滚珠89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摆杆86的铰接处转动,摆杆86端部的抵接块87推动第一台阶轴84或第二台阶轴85沿着端面齿轮的轴线移动,第一端面齿轮74或第二端面齿轮82与第一圆柱齿轮73啮合,第一圆柱齿轮73驱动第一端面齿轮74或第二端面齿轮82转动,第一端面齿轮74或第二端面齿轮82带动第一圆柱齿轮73一侧的单个第二圆柱齿轮75转动,单个第二圆柱齿轮75带动齿条76向上运动,从而使从点装置道道水平,滚珠89滚回到球槽90,从而使底座11在运动中保持水平,保护底座11内的零部件不会因底座11长时间倾斜受损,延长底座11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滚轮组件77设有多组,其中两组所述滚轮组件77连接有连杆装置,所述连杆装置包括同轴铰接与一组滚轮组件77的第一连杆91和第二连杆92,所述第一连杆91远离所述滚轮组件77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93,所述第二连杆92远离所述滚轮组件77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块94,所述第一滑块93和第二滑块94沿所述底板7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72,所述底板72固定连接有气缸组件97,所述第一连杆91沿所述第一连杆9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95,所述第二连杆92沿所述第二连杆9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96,所述气缸组件97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三滑块95以及第四滑块96连接的活塞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需要使用货车运输底座11时,将底座11移动到货车后备箱位置,气缸组件97拉动第三滑块95和第四滑块96相互靠近,第一连杆91与第二连杆92之间的夹角缩小带动第一滑块93与第二滑块94靠近运动,滚轮组件77向下运动将底板72支撑远离地面,未连接连杆装置的滚轮组件77腾空,接着移动底座11,使腾空的滚轮移动到货车后备箱内,气缸组件97依次驱动滚轮组件77腾空并依次移动到后备箱内,知道底座11的重心移动到货车后备箱内,气缸组件97驱动所有的滚轮组件77腾空,并将底座11整体移动到货车后备箱内。可以快速将底座11移动到货车的后备箱内,省时省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两个所述第一滑块93螺纹连接于第一抵接柱80,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柱81螺纹连接于第二抵接柱8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底座11在坡度较大的路面上移动,第一圆柱齿轮73的驱动力不足以使底座11保持水平时,气缸驱动第一连杆91或第二连杆92转动,第一连杆91带动第一滑块93运动,第一滑块93驱动第一抵接柱80转动,第二连杆92带动第二滑块94运动,第二滑块94驱动第二抵接柱81转动,从而为齿条76提供动力,从而使底座11在陡坡运动中也能保持水平,保护底座11内的零部件不会因底座11长时间倾斜受损,延长底座11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滚轮组件77沿所述底板72长度方向设有四组,两组所述连杆装置分设于第二组滚轮组件77和第三组滚轮组件7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将调节装置设于靠近底座11的重心位置,可以在撑起底座11时更好的保持平衡,并使底座11的重心更快的移动到货车后备箱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摆杆86与所述底座1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99,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抵接块87与所述第一台阶轴84以及所述第二台阶轴85不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弹簧对摆杆86施加弹力,防止底座11在平移的过程中与第一台阶轴84或第二台阶轴85发生碰撞,使底座11在底板72上发生晃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第二圆柱齿轮75为斜齿轮,所述齿条76为斜齿条7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斜齿轮具有传动平稳,冲击、振动和噪声较小等特点,防止在移动底座11时发生振动,降低底座11内零配件损坏的概率,延长底座11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气缸组件97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第三滑块95铰接,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第四滑块96铰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使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驱动第三滑块95与第四滑块96运动,控制精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抵接柱80与第二抵接柱81为丝杆,所述第一滑块93为与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螺母,所述第二滑块94与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螺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丝杆与螺母配合的控制精度高,能更好的保持底座11的平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柱端部与所述第二抵接柱81端部之间设有推力轴承9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推力轴承98可以降低第一连接柱与第二抵接柱8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设备的精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充电枪;
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侧面设置门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邻的隔板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相邻的隔板设有第二穿线孔;
所述电池模块放置在第一腔室,所述电池模块表面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上壳体对应输入接口位置设有第一滑盖式窗口;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放置在第二腔室,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表面电源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电源接口通过电缆经第一穿线孔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充电枪放置在第三腔室;所述上壳体对应第三腔室位置设有第二滑盖式窗口,所述充电枪与充电电缆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缆的另一端经第二穿线孔与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接口插接;
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多个用于接触地面支撑底座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沿所述支撑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齿轮和驱动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啮合的第一端面齿轮,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转轴与支撑腿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端面齿轮转轴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垂直,所述第一端面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齿轮,所述底板沿所述支撑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远离所述底板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板安装有滚轮组件;
所述底板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支撑腿两端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齿条靠近所述底座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调节装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装置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两组所述调节装置沿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端面齿轮同轴分别设有第一抵接柱和第二抵接柱,所述第一抵接柱与所述第二抵接柱沿轴向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分别设于齿盘远离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一侧,所述第一圆柱齿轮沿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移动的第二驱动件,两个第一端面齿轮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抵接配合的第二端面齿轮和第三端面齿轮,所述第二端面齿轮齿面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齿轮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三端面齿轮齿面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端面齿轮到所述第一圆柱齿轮轴线的距离,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面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台阶轴和第二台阶轴,所述底座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铰接点位于所述摆杆连段之间,所述摆杆端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台阶轴端面以及第二台阶轴端面抵接配合的抵接块,所述底座设有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有连个沿所述凹槽滚动的滚珠,所述摆杆远离所述抵接块一端位于两个所述滚珠之间,所述凹槽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嵌设两个所述滚珠的球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第四腔室,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拼接式太阳能电板和稳压器,所述稳压器放置在第四腔室,所述拼接式太阳能电板设有发电输出口,所述发电输出口通过电缆与稳压器连接,所述稳压器通过电缆与电池模块的输入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盖式窗口和第二滑盖式窗口都包括滑槽、窗盖板和把手;所述滑槽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窗盖板安装在滑槽内且能够沿滑槽滑动,所述把手固定在窗盖板位于箱体的外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盖板固定有凸块,所述滑槽外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弹簧,所述空腔设有与滑槽相通的长形开口,所述空腔端头设置固定块,所述凸块通过长形开口穿入空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凸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面设置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模块、处理子模块和调节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子模块连接有电压表、电流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电池模块的电压、输出电流和温度,并传输给处理子模块;
所述处理子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子模块和调节子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子模块用于控制充电过程处于最佳效率状态;
所述调节子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子模块的指令,对电池模块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安装在上壳体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处理子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子模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模块的最佳输出电流:
Figure FDA0003565453150000041
上式中,I表示电池模块的最佳输出电流;λ表示电池模块的散热系数,预先设定;T0表示电池模块的最佳工作温度,即使充电损耗率最小的工作温度,预先设定;T1表示环境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ε表示充电效率,预先设定;K表示电池模块的发热损耗系数,预先设定;U表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
所述调节子模块根据计算得到的最佳输出电流进行充电控制;
所述数据采集子模块采集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所述处理子模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模块剩余的可用时长:
Figure FDA0003565453150000051
上式中,t表示电池模块剩余的可用时长;P表示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U表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I表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流;
当可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所述报警器发出电量不足报警提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数器,所述计数器用于计量充放电次数,所述处理子模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模块的电容衰减量:
Figure FDA0003565453150000052
上式中,C表示电容衰减量;e表示自然常数;n表示充放电次数;T表示均衡绝对温度;H表示绝对温度T时的电应力,预先设定;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保存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电池模块的绝对温度,所述处理子模块根据存储器保存的绝对温度建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模型函数;所述均衡绝对温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3565453150000053
上式中,T表示电池模块的均衡绝对温度;t表示电池模块工作时长;f(T1)表示电池模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模型函数,dt表示时间微分;
当电池模块的电容衰减量大于设定的衰减阈值时,所述报警器发出电池模块需要更换的报警提示。
CN202011203753.4A 2020-11-02 2020-11-02 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Active CN112265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3753.4A CN112265455B (zh) 2020-11-02 2020-11-02 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3753.4A CN112265455B (zh) 2020-11-02 2020-11-02 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5455A CN112265455A (zh) 2021-01-26
CN112265455B true CN112265455B (zh) 2022-05-31

Family

ID=7434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3753.4A Active CN112265455B (zh) 2020-11-02 2020-11-02 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545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44196B1 (en) * 2008-09-27 2023-09-13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ES2692524T3 (es) * 2011-07-26 2018-12-04 Gogoro Inc. Aparato, método y artículo para proporcionar datos de diagnóstico de vehículo
CN105656090B (zh) * 2014-11-10 2017-12-19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6787059A (zh) * 2017-02-20 2017-05-31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
CN108688516B (zh) * 2017-06-23 2020-01-14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供电系统
CN208827626U (zh) * 2018-08-28 2019-05-07 天津泓威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
CN110884382B (zh) * 2019-12-03 2021-05-11 徐辉 一种多源输入设备的自动控制设备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5455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0102B2 (en) Assembled battery unit and vehicle
CN1182482A (zh) 蓄电池的劣化监视方法及其设备
CA2687200A1 (fr) Navette autonome pour entrepot de stockage et/ou de preparation logistique
CN112265455B (zh) 便携式移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US6472880B1 (en) Accurate voltage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relay isolated circuits
CN108321913A (zh) 用于共享新能源电池的智能充电设备
CN117451001A (zh) 一种建筑设计多功能计量设备
JP3134909B2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ー交換装置
CN215664720U (zh) 一种测量三脚架存放装置
CN219474589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15416999B (zh) 一种便携式碳排放检测装置
CN208795708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自动电位滴定仪
CN208652410U (zh) 一种物联网智慧路灯
CN111780672A (zh) 一种公路桥梁支座滑移量自动监测装置
CN109737928B (zh) 一种激光水平仪的固定装置
CN216344912U (zh) 一种测绘用多功能支架
KR20110049010A (ko) 전기 자동차 축전지 이동 시스템
CN109606142A (zh) 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汽车充电器
CN215120181U (zh) 一种自动检测电量的自行充电系统及装置
CN206020534U (zh) 一种蓄电池内阻测试仪
CN212843537U (zh) 一种可自动采集数据的断面测量用测量小车
CN114035055B (zh) 一种改进智能电池soc估算方法及其装置
CN211262438U (zh) 一种便于清运管理的土方清运测量设备
CN212811356U (zh) 一种带均衡功能的便携式充放电机
CN220271369U (zh) 一种电池电量状态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9

Address after: No.9, Zhengyang Road, Xin'an Town, Zhengding Coun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899

Patentee after: Hebei Zhengkeda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7650 west section of Kunshan Road, Shengying Town, Guangping County,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I YANG NORTH INTERNAIT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