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3028A - 可塑性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可塑性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3028A
CN112263028A CN202011197375.3A CN202011197375A CN112263028A CN 112263028 A CN112263028 A CN 112263028A CN 202011197375 A CN202011197375 A CN 202011197375A CN 112263028 A CN112263028 A CN 112263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plastic
plastic support
region
edg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73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冬梅
崔鑫
董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Medical Protective Equipment Tianjin Co ltd
Beijing Naton Medical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Medical Protective Equipment Tianjin Co ltd
Beijing Naton Medical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Medical Protective Equipment Tianjin Co ltd, Beijing Naton Medical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Medical Protective Equipment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73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30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3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30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07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41D13/1115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with a horizontal pleated pock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61Means for fastening to the user's 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2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30Non-wov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塑性口罩,所述可塑性口罩包括罩体和塑性支撑件,罩体具有背离人体脸部的外罩面,塑性支撑件固定在外罩面上。本发明的可塑性口罩可以采用自动化机械直接将塑性支撑件缝制或粘接在罩体上,从而实现了塑性支撑件的自动化固定,减少了口罩生产的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可塑性口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塑性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呼吸防护用品,其能够在人体脸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并对吸入口鼻的空气进行过滤。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口罩存在形状不能与人体脸部轮廓匹配、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在口罩内设置有塑性支撑件,佩戴口罩时,通过弯折塑性支撑件即可将口罩制成需要的形状,以使口罩的形状能够与人体脸部轮廓相匹配。但是,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塑性支撑件固定在口罩预设的兜袋内,加工时需要通过人工将塑性支撑件塞入兜袋内,然后再对兜袋的袋口进行缝合,不利于口罩生产的自动化,且人力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塑性口罩,该可塑性口罩能够实现塑性支撑件的自动化固定,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具有背离人体脸部的外罩面;塑性支撑件,所述塑性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罩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罩面具有第一边沿区、口鼻区和第二边沿区,所述第一边沿区和所述第二边沿区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口鼻区与人体的口鼻对应且位于所述第一边沿区和所述第一边沿区之间,所述塑性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口鼻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性支撑件的形状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条状、网孔状、环状、四边形、多边形、不规则图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性支撑件沿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性支撑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塑性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性支撑件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塑性支撑件均为条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塑性支撑件的形状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口鼻区设有褶皱,所述塑性支撑件设在所述褶皱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性支撑件通过粘接或者热合方式设置在所述外罩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包括外层、过滤层和内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的材质均为无纺布,所述过滤层的材质为熔喷布,所述外层背离所述过滤层的侧面形成所述外罩面。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使用者可以将塑性支撑件弯折塑型,从而使得口罩的立体形状能够匹配差异化的人体脸部轮廓。其次,将塑性支撑件设置在口罩的外罩面上,可以为使用者口鼻外侧的空间预留更多的有效气体交换体积,使得口罩内外侧气体交换更为彻底,使用者的呼吸更为顺畅,增加了口罩的有效过滤效率,使得使用者呼出的气体尽可能多地被排出口罩外,从而使佩戴者的呼吸更加顺畅,同时,因为塑性支撑件使得口罩的罩体和口鼻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罩体不会直接与佩戴者的口部接触,因此佩戴者说话时口部不会与罩体摩擦。另外,本申请中由于塑性支撑件是固定在罩体的外罩面上的,与现有技术中在口罩内侧手工塞入塑性支撑件的口罩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在加工生产时,塑性支撑件可以采用自动化机械直接缝制或热合或粘接在罩体上,从而实现了塑性支撑件的自动化固定,减少了口罩生产的人力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口罩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的侧向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的前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的前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的前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的前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的前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罩体1;褶皱11;外层12;过滤层13;内层14;外罩面15;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第二边沿区153;
塑性支撑件2;
鼻夹片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包括罩体1和塑性支撑件2。罩体1具有在使用时朝向人体脸部的内罩面和背离人体脸部的外罩面15。如图1所示,本示例中罩体1的外罩面15朝向前侧,罩体1的内罩面朝向后侧。塑性支撑件2固定在罩体1的外罩面15上。
与现有技术中在口罩内侧手工塞入支撑件的口罩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在加工生产时,塑性支撑件2可以采用自动化机械直接缝制或热合或粘接在罩体1的外罩面15上,从而实现了塑性支撑件2的自动化固定,减少了口罩生产的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罩面15具有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和第二边沿区153。第一边沿区151和第二边沿区153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口鼻区152与人体的口鼻对应且位于第一边沿区151和第一边沿区151之间。塑性支撑件2固定在口鼻区152内。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示例中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外罩面15在上下方向上可以分为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和第二边沿区153。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第二边沿区153在从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布置。
本示例中塑性支撑件2设在口鼻区152内,塑性支撑件2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口鼻区152进行塑型,且在塑型后,口鼻区152可以在人体口鼻外侧形成空腔,该空腔一方面能够增加口罩的有效过滤面积,另一方面还减少了口罩与人体脸部的接触,从而增强了佩戴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塑性支撑件2沿正交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布置。换言之,本实施例中塑性支撑件2沿着第二方向(如图2中的左右方向)延伸,这样的设计方便了使用者对塑性支撑件2进行调整。当口罩佩戴后,佩戴者从两侧脸颊处向中间挤压塑性支撑件2即可实现塑型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塑性支撑件2有多个,多个塑性支撑件2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塑性支撑件2有多个,且多个塑性支撑件2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这样能够增强口罩塑型变形后的结构强度。例如塑性支撑件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至少两个塑性支撑件2的形状不同。换言之,不同形状的塑性支撑件2的塑型强度有差异,通过在不同位置处设置不同形状的塑性支撑件2可以精细化口罩的结构设计。具体地,正对口鼻的位置可以采用塑性强度较高的塑性支撑件2,而其他位置则可以采用塑性强度较低的塑性支撑件2,从而可以使得口鼻部位的罩体能够被支撑起,且不易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口鼻区152设有褶皱11,塑性支撑件2设在褶皱11上。本实施例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塑性支撑件2对褶皱11拉伸的影响。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若罩体的外罩面上的褶皱有多个,例如有三层向下的褶皱,则可以在每层褶皱上分别设置塑性支撑件2,这里,三层褶皱上的塑性支撑件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塑性口罩还包括鼻夹片3,鼻夹片3设在第一边沿区151。鼻夹片3可以将口罩的上边沿与鼻梁紧密贴合,从而保证了口罩上边沿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塑性支撑件2为长条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塑性支撑件2为网孔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塑性支撑件2为环状。可以理解的是,塑性支撑件2的形状并不限于图2、图4和图5所示。例如还可以为四边形、六边形、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图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塑性支撑件2粘接在外罩面15上。粘接的固定方式简单、便捷,提高了口罩的加工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塑性支撑件2还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在外罩面15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罩体1包括外层12、过滤层13和过内层14,过滤层13位于外层12和过内层14之间,外层12和过内层14的材质均为无纺布,过滤层13的材质为熔喷布,外层12背离过滤层13的侧面形成外罩面15。具体地,本示例中罩体1分为三层,分别为过内层14、过滤层13和外层12,过内层14、过滤层13、外层12沿着从后至前的方向依次设置,过内层14和外层12将过滤层13夹在中间,外层12的前侧面形成口罩的外罩面15。
下面参考附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性的可塑性口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包括罩体1和塑性支撑件2。
罩体1包括叠压固定的过内层14、过滤层13和外层12,过内层14、过滤层13和外层12沿着从后至前的方向依次设置,过滤层13夹在过内层14和外层12之间。过内层14和外层12的材质均为无纺布,过滤层13的材质为熔喷布。本实施例中过内层14的后表面形成罩体1的内罩面,外层12的前表面形成罩体1的外罩面15,当口罩佩戴时,内罩面朝向人体脸部,外罩面15背离人体脸部。
本实施例中塑性支撑件2为长条状,塑性支撑件2沿着左右方向(如图1中垂直页面的方向)延伸布置。本实施例中罩体1上设置有褶皱11,褶皱11位于罩体1的前侧,塑性支撑件2则粘接在褶皱11的前侧面上。塑性支撑件2的材质为塑性材料。可以理解的是,塑性支撑件2也可以采用与绝缘漆包线类似的结构,即塑性支撑件2包括金属丝和包裹在金属丝外周侧的塑料绝缘层。
本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在加工时,首先裁切出罩体1的过内层14、过滤层13和外层12,然后将过内层14、过滤层13和外层12依次叠放固定并制成罩体1,最后,通过热合焊接的方式将塑性支撑件2固定在罩体1上即可。
本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在使用时,佩戴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塑性支撑件2弯折,从而实现对罩体1的塑型,这样在佩戴者佩戴上可塑性口罩时,塑型成立体的罩体1会在佩戴者的口鼻处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腔,从而起到增加口罩的有效过滤面积和佩戴舒适性的作用。
下面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示例性的可塑性口罩。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包括罩体1和塑性支撑件2。罩体1为矩形,罩体1具有背离人体脸部的外罩面15,外罩面15在上下方向上可以分为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和第二边沿区153,其中第一边沿区151位于口鼻区152的上侧,第二边沿区153位于口鼻区152的下侧。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和第二边沿区153均为矩形。
本实施例中塑性支撑件2均固定在外罩面15的口鼻区152内,塑性支撑件2共设有三个,三个塑性支撑件2均为长条状,三个塑性支撑件2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布置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边沿区151还设有鼻夹片3。本实施例中罩体1和塑性支撑件2的具体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具体示例性的可塑性口罩。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包括罩体1和塑性支撑件2,罩体1具有外罩面15,外罩面15包括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和第二边沿区153,上述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塑性支撑件2且均位于口鼻区152内,两个塑性支撑件2均为长条状且均沿着罩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两个塑性支撑件2的其中一个设置在靠近第一边沿区151和口鼻区152的分界线处、另一个设置在靠近口鼻区152和第二边沿区153的分界线处。
下面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具体示例性的可塑性口罩。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包括罩体1和塑性支撑件2,罩体1具有外罩面15,外罩面15包括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和第二边沿区153,上述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塑性支撑件2为网孔状,塑性支撑件2布满口鼻区152。本实施例中塑性支撑件2的网孔为矩形。可以理解,本申请对网孔的形状并不做具体限制。
下面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示例性的可塑性口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包括罩体1和塑性支撑件2,罩体1具有外罩面15,外罩面15包括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和第二边沿区153,上述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塑性支撑件2为环状,塑性支撑件2具体为方框样式,塑性支撑件2的上边沿与第一边沿区151和口鼻区152的分界线平齐,塑性支撑件2的下边沿与第二边沿区153和口鼻区152的分界线平齐。
下面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具体示例性的可塑性口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塑性口罩包括罩体1和塑性支撑件2,罩体1具有外罩面15,外罩面15包括第一边沿区151、口鼻区152和第二边沿区153,上述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塑性支撑件2有三个,三个塑性支撑件2的其中两个为长条状、另一个为环状。本实施例中三个塑性支撑件2均设在口鼻区152内,且两个长条状的塑性支撑件2的其中一个沿着第一边沿区151和口鼻区152的分界线延伸、另一个沿着第二边沿区153和口鼻区152的分界线延伸,环状的塑性支撑件2则位于两个长条状塑性支撑件2的中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具有背离人体脸部的外罩面;
塑性支撑件,所述塑性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罩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面具有第一边沿区、口鼻区和第二边沿区,所述第一边沿区和所述第二边沿区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口鼻区与人体的口鼻对应且位于所述第一边沿区和所述第一边沿区之间,所述塑性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口鼻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支撑件的形状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条状、网孔状、环状、四边形、多边形、不规则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支撑件沿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支撑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塑性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支撑件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塑性支撑件均为条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塑性支撑件的形状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区设有褶皱,所述塑性支撑件设在所述褶皱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支撑件通过粘接或者热合方式设置在所述外罩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塑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外层、过滤层和内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的材质均为无纺布,所述过滤层的材质为熔喷布,所述外层背离所述过滤层的侧面形成所述外罩面。
CN202011197375.3A 2020-10-30 2020-10-30 可塑性口罩 Pending CN1122630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7375.3A CN112263028A (zh) 2020-10-30 2020-10-30 可塑性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7375.3A CN112263028A (zh) 2020-10-30 2020-10-30 可塑性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3028A true CN112263028A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45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7375.3A Pending CN112263028A (zh) 2020-10-30 2020-10-30 可塑性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302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20287U (zh) * 2014-10-14 2015-01-28 四川友邦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
CN204908033U (zh) * 2015-07-14 2015-12-30 青岛信中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口罩
CN206560057U (zh) * 2017-02-22 2017-10-17 夏金融 立体网罩和夹层罩
CN208211536U (zh) * 2018-05-08 2018-12-11 刘照东 一种新型口罩
CN109452703A (zh) * 2018-03-11 2019-03-12 南晋龙 一种带填充气囊的新型防雾霾口罩
CN211672577U (zh) * 2020-02-12 2020-10-16 北京和信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医用防护口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20287U (zh) * 2014-10-14 2015-01-28 四川友邦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
CN204908033U (zh) * 2015-07-14 2015-12-30 青岛信中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口罩
CN206560057U (zh) * 2017-02-22 2017-10-17 夏金融 立体网罩和夹层罩
CN109452703A (zh) * 2018-03-11 2019-03-12 南晋龙 一种带填充气囊的新型防雾霾口罩
CN208211536U (zh) * 2018-05-08 2018-12-11 刘照东 一种新型口罩
CN211672577U (zh) * 2020-02-12 2020-10-16 北京和信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医用防护口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09838A1 (en) Face mask
KR102594720B1 (ko) 마스크
KR101171703B1 (ko) 코주머니형 마스크
JP2016539257A (ja) 水平折り畳み式顔面部濾過式呼吸器
JP2019088785A (ja) 内側シェル及び内側シェルを含むマスク
EP2589413A2 (en) Foldable respirator
CN210520159U (zh) 一种一次性口罩
JP3157770U (ja) マスク
CN212117183U (zh) 密封加强型口罩
CN112263028A (zh) 可塑性口罩
KR102157462B1 (ko) 탈부착이 가능한 코 지지 밴드를 구비하는 안면 마스크
CN106108178B (zh) 双平板支撑的三维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JP4684001B2 (ja) 立体型マスク
CN111789328A (zh) 一种杯型中空防护口罩及制备方法
CN215737057U (zh) 一种可更换滤片的框架口罩
JP2012161475A (ja) マスク
JP2005328937A (ja) 立体マスク
JP2024511065A (ja) 防曇構成を有するマスク
CN211961007U (zh) 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和口罩
CN211882323U (zh) 一种立体口罩
CN214677693U (zh) 一种带有支架的柳叶型口罩
JP2021179045A (ja) 口元空間を拡張させたマスク
CN206507370U (zh) 面罩
CN212437405U (zh) 一种具有更加适合呼吸的软质面料口罩
CN213045348U (zh) 一种杯型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