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1696A -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1696A
CN112261696A CN202010929068.3A CN202010929068A CN112261696A CN 112261696 A CN112261696 A CN 112261696A CN 202010929068 A CN202010929068 A CN 202010929068A CN 112261696 A CN112261696 A CN 112261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path
target
core network
access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90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强华
熊春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90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1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1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源AN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所述源AN根据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N为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的个数;所述源AN通过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转发路径发送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给目标AN,通过该方法实现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目标AN能够准确获得基于DRB的结束标记,保证了UE在切换场景下目标DRB上的下行数据排序正确。

Description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NextGen(NG)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架构简称,参见图1,具体可以由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节点(access node,AN),核心网(Core network,CN)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构成。其中,CN在逻辑上均可以分为用户面和控制面两部分,控制面负责移动网络的管理,用户面负责业务数据的传输。参见图1,NG2为AN和CN的控制面之间的传输路径,NG3为AN和CN的用户面之间的传输路径,NG6为CN的用户面和数据网络之间的传输路径。
UE:移动用户与网络交互的入口,能够提供基本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向用户显示业务窗口,接受用户操作输入。NG UE会采用下一代空口技术,与AN建立信号连接,数据连接,从而传输控制信号和业务数据到移动网络。
AN:类似于传统网络(例如,2G到4G)里面的基站,部署在靠近UE的位置,为特定区域的授权用户提供入网功能,并能够根据用户的级别,业务的需求等使用不同质量的传输隧道传输用户数据。AN能够管理自身的资源,按需为UE提供接入服务,在UE和核心网之间转发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
CN:负责维护移动网络的签约数据,管理移动网络的网元,为UE提供提供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策略管理,安全认证等功能。在UE附着的时候,为UE提供入网认证;在UE有业务请求时,为UE分配网络资源;在UE移动的时候,为UE更新网络资源;在UE空闲的时候,为UE提供快恢复机制;在UE去附着的时候,为UE释放网络资源;在UE有业务数据时,为UE提供数据路由功能,如转发上行数据到data network;或者从data network接收UE下行数据,转发到AN,从而发送给UE。
data network:为UE提供业务服务,可以是私有网络,如局域网,也可以是不受运营商管控的外部网络,如Internet,还可以是运营商共同部署的专有网络。
在NG移动网络中,被广泛接受的一种数据路径实现方式:数据路径由NG3路径和空口路径组成。其中,NG3路径可以是基于节点(例如,AN),UE,会话(session)或流等,例如,每个UE对应一个NG3路径,或者,每个session对应一个NG3路径,或者,每个AN对应一个NG3路径;空口路径可以由1个或者多个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DRB)组成。NG3路径对于核心网可见,由核心网的控制面维护,但空口路径上的DRB对于核心网不可见,由AN负责维护。
在上述数据路径实现方式中,由于空口路径上的DRB对于核心网是不可见的,核心网无法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其中,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用于辅助目标AN对目标DRB上的下行数据进行排序,因此在UE从源AN切换到目标AN的过程中,核心网无法将基于DRB的结束标记发送给目标AN,从而引发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能够实现在空口路径上的DRB对于核心网不可见的情况下,目标AN准确地获知基于DRB的结束标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源AN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所述源AN根据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N为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的个数;所述源AN通过所述转发路径发送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给目标AN,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AN将通过所述源NG3路径接收的所述UE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AN。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源AN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AN向所述目标AN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UE的源数据无线承载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服务质量QoS信息,所述源DRB的标识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AN接收所述目标AN的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源AN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AN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和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AN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源AN根据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包括:所述源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源NG3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或者,所述源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目标接入节点AN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AN将通过源下一代NG3路径接收的用户设备UE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AN,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源NG3路径一一对应;所述目标AN根据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M个第三结束标记,所述M为所述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个数,所述第三结束标记用于在所述第三结束标记对应的目标DRB上所述UE的下行数据排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AN根据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M个第三结束标记,包括:所述目标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目标DRB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所述M个第三结束标记;或者,所述目标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用户设备UE的标识ID和所述目标DRB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所述M个第三结束标记,所述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目标AN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AN接收所述源AN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所述目标AN根据所述源DRB信息,建立所述目标DRB;所述目标AN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所述目标AN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服务质量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AN发送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目标AN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AN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所述目标AN根据所述源DRB信息,建立所述目标DRB;所述目标AN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所述目标AN根据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所述目标AN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目标AN的转发路径信息;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AN发送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其中,所述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和NG2连接标识,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所述NG2连接标识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完成。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源AN,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N为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的个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转发路径发送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给目标AN,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AN将通过所述源NG3路径接收的所述UE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AN。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向所述目标AN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和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为N,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源NG3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或者,根据所述转发路径,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AN,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AN将通过源NG3路径接收的用户设备UE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AN,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源NG3路径一一对应;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M个第三结束标记,所述M为所述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个数,所述第三结束标记用于在所述第三结束标记对应的目标DRB上所述UE的下行数据排序。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目标DRB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所述M个第三结束标记;或者,根据所述转发路径,用户设备UE的标识ID和所述目标DRB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所述M个第三结束标记,所述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之前,接收所述源AN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DRB信息,建立所述目标DRB;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并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服务质量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之前,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DRB信息,建立所述目标DRB;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并根据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目标AN的转发路径信息;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源下一代NG3路径的标识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所述源NG3路径为源接入节点AN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所述目标NG3路径为目标AN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实现NG3路径的切换;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并通过所述源NG3路径向所述源AN发送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用户设备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包括: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或者,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包含的数据类别指示符的个数相同;或者,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或者,所述UE的ID。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目标接入节点AN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下一代NG3路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标识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用户设备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向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源NG3路径的ID,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包括: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或者,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包含的数据类别指示符的个数相同;或者,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还携带有NG2连接标识,所述NG2连接标识用于指示UE切换完成;或者,所述路径切换请求还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目标AN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所述源AN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和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向所述目标AN发送第三切换请求,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携带所述第一容器;
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所述目标AN发送的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或第三方面提供的源AN,通过源NG3路径接收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根据第一结束标记生成基于DRB的第二结束标记,并通过转发路径发送给目标AN,以辅助目标DRB上UE的下行数据排序,解决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的问题,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
采用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或第四方面提供的目标AN,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根据第二结束标记生成基于目标DRB的第三结束标记,以在目标DRB上辅助UE的下行数据排序,解决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的问题,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结束标记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结束标记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结束标记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发送结束标记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结束标记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结束标记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送结束标记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送结束标记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AN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AN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AN的硬件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AN的硬件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提及的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以及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是可以集成在同一个核心网设备上的,也可以分布在两个独立的核心网设备上,还可以是数据中心或服务器上的两个不同的网络功能实体。其中,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用于实现图1所示CN的数据路由功能,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用于实现图1所示CN的移动网络的管理功能,例如,移动网络的签约数据,管理移动网络的网元,为UE提供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策略管理,和安全认证等功能。
此外,由于本发明各实施例应用于UE的切换场景,源AN指的是在UE切换之前为该UE提供服务的AN,目标AN指的是在UE切换之后为该UE提供服务的AN。相应地,源DRB指的是源AN与UE之间的空口传输路径,目标DRB指的是目标AN与UE之间的空口传输路径;源NG3路径指的是在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用于传输该UE下行数据的NG3路径;目标NG3路径指的是在目标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用于传输该UE下行数据的NG3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提及的源NG3路径或目标NG3路径均可以是基于AN,UE,会话(session)或流等,例如,当源NG3路径是基于UE时,一个UE对应一个源NG3路径;或者,当源NG3路径是基于session时,一个session对应一个NG3路径;或者,当源NG3路径是基于AN时,一个AN对应一个NG3路径。此外,本发明各实施例均以源NG3路径为一个的情况为例进行描述的,对于多个源NG3路径的情况实现方法类似,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201、源AN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它可以是一种消息,可以携带有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
其中,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包括源NG3路径在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和/或,源NG3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具体地,第一结束标记可以由核心网,(例如,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或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的,例如,核心网根据源NG3路径的ID生成,即一个NG3路径的ID对应生成一个结束标记,此时,第一结束标记是基于源NG3路径的结束标记;但由于DRB对核心网不可见,因此核心网无法基于DRB生成结束标记。上述第一结束标记的生成具体可以参见图4或图5所示的实施例,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UE的ID用于标识UE,具体可以为国际移动台标识(International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移动性管理实体-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M-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M-TMSI),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globally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GUTI)或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AE-temporary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S-TMSI)。
202、源AN根据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
其中,N为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的个数。当源DRB为多个时,N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其中,第二结束标记可以携带有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其中,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包括转发路径在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和/或,转发路径在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需要说明的是,源NG3路径与源DRB可以存在预设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源AN上,例如,在不发生切换的情况下,源AN接收源NG3路径上发送的下行数据,会通过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发送给UE;源AN通过源DRB接收的上行数据,通过该源DRB对应的源NG3路径发送给核心网。具体地,该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DRB。
203、源AN通过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转发路径发送N个第二结束标记给目标AN。
其中,源NG3路径对应的转发路径指的是用于传输该源NG3路径上UE的下行数据的转发路径。例如,一个源NG3路径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转发路径,该一个或多个转发路径用于传输该源NG3路径上传输的UE的下行数据,如下:
当源NG3路径对应一个转发路径时,表明源NG3路径上传输的UE的下行数据可以通过该一个转发路径发送给目标AN;
当源NG3路径对应多个转发路径,表明源NG3路径上传输的UE的下行数据可以通过多个转发路径发送给目标AN。
其中,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AN将通过所述源NG3路径接收的所述UE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AN。显然,转发路径是源AN与目标AN之间的传输通道,可以是直接传输通道,也可以是间接传输通道。具体地,直接传输通道指的是源AN与目标AN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不需要第三方设备转发;间接传输通道指的是源AN与目标AN之间不可以直接通信,需要通过第三方设备转发。该第三方设备可以为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可选地,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为N,即转发路径的个数与源DRB的个数相同,换言之,转发路径是基于源DRB的。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02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源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源NG3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
其中,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源NG3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所述转发路径的ID与所述源NG3路径的ID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预先设置在源AN上。
其中,转发路径的ID可以是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源NG3路径的ID可以是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
进一步地,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参见步骤202中的相关描述,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参见步骤201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具体地,源AN在接收第一结束标记时,可以获得传输该第一结束标记的源NG3路径的ID,使用获得的源NG3路径的ID查找所述转发路径的ID与所述源NG3路径的ID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得与源NG3路径对应的转发路径的ID;根据获得的转发路径的ID,生成该转发路径对应的第二结束标记,并通过该转发路径发送给目标AN。
上述方式一可以应用于第一结束标记是基于源NG3路径的结束标记的场景,在该场景下,源AN根据基于源NG3路径的第一结束标记,生成基于源DRB或目标DRB的第二结束标记,并发送给目标AN,以辅助目标AN在目标DRB上的下行数据排序,避免了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核心网无法生成并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所导致的目标DRB上下行数据乱序的问题。
方式二、源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
其中,源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转发路径的ID,源NG3路径的ID以及UE的ID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地,转发路径的ID,源NG3路径的ID可以参见方式一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具体地,源AN在接收第一结束标记时,可以获得传输该第一结束标记的源NG3路径的ID和该UE的ID;根据获得的源NG3路径的ID和该UE的ID,可以查找上述对应关系,获得与该UE的源NG3路径对应的转发路径的ID;根据获得的转发路径的ID,生成该转发路径对应的第二结束标记,并通过该转发路径发送给目标AN。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方式二可以应用于所述源NG3路径是基于AN的路径的场景,在该场景下,多个UE可以共享一个源NG3路径,为了识别源NG3路径上传输的结束标记归属的UE,第一结束标记可以根据UE的ID和源NG3路径的信息生成。通过上述方式二,源AN根据第一结束标记,生成基于该UE的源DRB或目标DRB的第二结束标记,避免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生成并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所导致的目标DRB上下行数据乱序的问题。
采用上述两种实现方式可以看出,第二结束标记是基于源DRB的,由于源DRB与目标DRB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上述生成的N个第二结束标记也是基于目标DRB的。
可选地,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为1,也就是说,转发路径是基于源NG3路径的,即一个源NG3路径对应一个转发路径。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02中生成的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第i个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中第x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1≤i≤N,1≤x≤N,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第j个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中第y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1≤j≤N,1≤y≤N,其中,i,j,x和y均为整数,且i不等于j,x不等于y。具体地,第二结束标记与源DRB是一一对应的,第二结束标记携带其对应的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
例如,假设N=3,第1个第二结束标记可以携带第1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第2个第二结束标记可以携带第2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第3个第二结束标记可以携带第3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
此时,步骤203中具体包括:源AN通过上述一个转发路径发送生成的N个第二结束标记。
由于上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分别携带不同的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即N个第二结束标记是基于源DRB的,此外,源DRB与目标DRB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上述生成的N个第二结束标记也是基于目标DRB的。
需要指出的是,当UE的多个源NG3路径共享一个源DRB时,图2所示的方法仍然适用。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源AN通过源NG3路径接收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由源AN根据第一结束标记,生成基于DRB的第二结束标记,并通过与DRB对应的转发路径发送给目标AN,从而解决了在DRB对核心网不可见的情况下核心网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的问题,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场景下,例如,源AN于目标AN之间可以直接通信的场景,在步骤201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200a、源AN向所述目标AN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源DRB的(quality of service,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data category indicator);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用于指示源DRB上允许传输的数据类别(datacategory),可以用于确定DRB的QoS信息。具体地,数据类别可以是根据用户的签约数据,运营商的策略,收费策略或业务的属性等来划分的。例如,该数据类别指示符可以是流标识指示符(flow identification indicator,FII),QoS分类识别码(QoS class identifier,QCI)或差分服务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
在上述实施场景下,源AN将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目标AN,用于目标AN根据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建立转发路径,目标DRB以及目标NG3路径。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场景下,例如,源AN与目标AN之间不能直接通信的场景,在步骤201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200b、源AN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和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所述源DRB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标识(identifier,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具体地,上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可以参见步骤200a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进一步,结合上述第一种实施场景或第二种实施场景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200c、源AN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在上述实施场景下,源AN将携带第一容器的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用于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将该第一容器转发给目标AN,使得目标AN能够根据第一容器建立转发路径,目标DRB以及目标NG3路径。显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切换请求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301、目标AN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
其中,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AN将通过源NG3路径接收的UE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AN,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源NG3路径一一对应。
具体地,转发路径与源NG3路径一一对应,换言之,上述转发路径是基于源NG3路径的,即一个源NG3路径对应一个转发路径,转发路径用于传输其对应的源NG3路径上接收的UE的下行数据。
具体地,第二结束标记可以是源AN仅对第一结束标记中的路径相关信息进行修改生成的,例如,将第一结束标记中的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替换为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因此,一个第一结束标记对应生成一个第二结束标记。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参见步骤201-202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302、目标AN根据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M个第三结束标记。
其中,所述M为所述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个数,所述第三结束标记用于在所述第三结束标记对应的目标DRB上所述UE的下行数据排序。
具体地,一个目标DRB存在一个与该目标DRB的第三结束标记,在目标AN处理第三结束标记时,用于辅助该第三结束标记对应的目标DRB上UE的下行数据排序。可见,第三结束标记是基于目标DRB的结束标记。
其中,M可以为1,即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个数为1,此时,一个转发路径对应一个目标DRB;M还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即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此时,一个转发路径对应M个目标DRB。
可选地,上述步骤302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目标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目标DRB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所述M个第三结束标记。
其中,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目标DRB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所述转发路径的ID与所述目标DRB的ID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预先设置在目标AN内。
其中,转发路径的ID可以是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目标DRB的ID用于标识DRB。
进一步地,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参见步骤202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具体地,目标AN在接收第二结束标记时,可以获得传输该第二结束标记的转发路径的ID,使用获得的转发路径的ID查找所述转发路径的ID与所述目标DRB的ID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获得与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ID;根据获得的目标DRB的ID生成该目标DRB对应的第三结束标记,或者生成与获得的目标DRB的ID对应的第三结束标记。
上述方式一可以应用于第二结束标记是基于源NG3路径的结束标记的场景,目标AN根据基于源NG3路径的第二结束标记,生成基于目标DRB的第三结束标记,避免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生成并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所导致的目标DRB上下行数据乱序的问题。
方式二、目标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所述UE的ID和所述目标DRB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所述M个第三结束标记,所述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
其中,目标AN根据所述转发路径,所述UE的ID和所述目标DRB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转发路径的ID,目标DRB的ID以及UE的ID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转发路径的ID,目标DRB的ID可以参见方式一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具体地,目标AN在接收第二结束标记时,可以获得传输该第二结束标记的转发路径的ID和该UE的ID;根据获得的转发路径的ID和该UE的ID,可以查找上述对应关系,获得与该UE的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ID;根据获得的目标DRB的ID生成该目标DRB对应的第三结束标记,或者生成与获得的目标DRB的ID对应的第三结束标记。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方式二应用于所述源NG3路径是基于AN的路径的场景,在该场景下,多个UE可以共享一个源NG3路径,为了识别源NG3路径上传输的结束标记归属的UE,第一结束标记可以根据UE的ID和源NG3路径的信息生成。通过上述方式二,目标AN根据第二结束标记,生成基于目标DRB的第三结束标记,避免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生成并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所导致的目标DRB上下行数据乱序的问题。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目标AN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目标AN根据第二结束标记,生成基于目标DRB的第三结束标记,解决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问题。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场景下,例如,源AN于目标AN之间可以直接通信的场景,在步骤301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300a-300d,如下所述。
300a、目标AN接收所述源AN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其中,数据类别指示符可以参见200a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300b、目标AN根据所述源DRB信息,建立所述目标DRB。
具体地,根据源DRB的QoS信息,例如,速率,丢包率,优先级,建立目标DRB;步骤300b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其中,源DRB与目标DRB可以为一一对应的。
300c、目标AN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
具体地,目标AN在目标AN上为目标NG3路径分配IP地址和隧道ID,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该分配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将数据发送到目标AN,目标AN根据源NG3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将数据发送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从而建立了目标NG3路径。显然,上述目标NG3路径的建立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300d、目标AN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具体地,分配的资源可以包括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隧道ID和IP地址,源AN使用该分配的资源可以将数据发送给目标AN。由于转发路径与源NG3路径一一对应,因此,目标AN可以根据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NG3路径的信息,为与源NG3路径对应的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骤300b-300d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调整,本发明并不予限定。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300e、目标AN向所述源AN发送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300f、目标AN发送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其中,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
具体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源NG3路径的ID具体可以是源NG3路径在源AN上的隧道ID,也可以是源NG3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隧道ID,不予限制。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该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包含至少一个数据类别指示符,该至少一个数据类别指示符用于指示目标NG3路径上允许传输的数据类别。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场景下,例如,源AN与目标AN之间不能直接通信的场景,在步骤301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300′a-300′e,如下所述。
300′a、目标AN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上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可以参见200a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300′b、目标AN根据所述源DRB信息,建立所述目标DRB。
300′c、目标AN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
300′d、目标AN根据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具体地,分配的资源可以包括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隧道ID和IP地址,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使用该分配的资源可以将源AN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目标AN。
300′e、目标AN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的IP地址和隧道ID。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300′f、目标AN发送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
其中,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可以携带源NG3路径的ID,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和NG2连接标识。具体地,源NG3路径的ID可以参见300e中的相关描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包括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所述NG2连接标识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完成。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401、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修改隧道请求消息。
其中,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所述源NG3路径为源AN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所述目标NG3路径为目标AN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具体地,源NG3路径的ID可以参见300e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402、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实现NG3路径的切换。
具体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将存储的源NG3路径的源AN的IP地址和隧道ID,修改为目标AN的IP地址的隧道ID。
403、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并通过所述源NG3路径向所述源AN发送所述第一结束标记。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
具体地,上述步骤403中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可以采用如下实现方式:
方式一、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
例如,根据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源NG3路径的ID,确定源NG3路径的个数;然后根据确定的源NG3路径的个数,生成对应个数的第一结束标记。或者,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每一个NG3路径的ID,均生成一个对应的第一结束标记。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可以携带有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
方式二、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包含的数据类别指示符的个数相同。
其中,数据类别指示符可以参见200a中的相关描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可以参见300f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可以携带有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
具体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和源NG3路径的ID,生成第一结束标记。
采用上述方式二,根据数据类别指示符生成结束标记,使得源AN或目标AN能够根据接收的结束标记中携带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和传输该结束标记的路径的ID找到基于DRB的路径,例如,转发路径或目标DRB,从而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
方式三、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
例如,根据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源NG3路径的ID,确定源NG3路径的个数;然后根据确定的源NG3路径的个数,生成对应个数的第一结束标记。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还可以携带有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源NG3路径的ID,UE的ID均可以参见步骤201中的相关描述;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包括源NG3路径在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和/或,源NG3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采用上述方式三,根据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结束标记,使得源AN或目标AN能够根据接收的结束标记中所携带的UE的ID以及传输该结束标记的路径的ID找到对应的基于DRB的路径,例如,转发路径或目标DRB,从而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
可选地,结合上述步骤403的三种实现方式,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或者,所述UE的ID。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采用了多种方式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并将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源AN,使得源AN或目标AN能够更加灵活地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进而解决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的问题。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501、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目标AN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
具体地,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源NG3路径的ID可以参见300e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可选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还携带有NG2连接标识,所述NG2连接标识用于指示UE切换完成;或者,路径切换请求还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
其中,数据类别指示符可以参见200a中的相关描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可以参见300f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502、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第一结束标记。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
具体地,步骤502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
方式二、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包含的数据类别指示符的个数相同。
方式三、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骤502的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可以分别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不再赘述。
503、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向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修改隧道请求消息。
其中,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源NG3路径的ID,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源NG3路径的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采用了多种方式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并将第一结束标记通过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给源AN,使得源AN或目标AN能够更加灵活地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进而解决DRB对核心网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问题。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场景下,在步骤501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500a-500d,具体所下所述。
500a、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所述源AN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和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源DRB信息以及源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参见300′a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500b、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具体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其中,分配的资源可以包括所述转发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隧道ID和IP地址,源AN使用该分配的资源可以将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其中,转发路径的个数可以为1,也可以为N,N为源DRB的个数。
500c、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向所述目标AN发送第三切换请求,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携带所述第一容器。
500d、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所述目标AN发送的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隧道ID和IP地址。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向所述源AN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IP地址和隧道ID。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向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所述转发路径的资源分配完毕。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源AN和目标AN可以直接通信的场景,具体如下所述。
601、源AN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目标AN,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DRB信息和源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源DRB信息和源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602、目标AN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并根据接收的切换请求消息,建立目标DRB和目标NG3路径,并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其中,目标DRB和目标NG3路径的建立可以参见步骤300b,300c的描述,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转发路径可以是基于源NG3路径的,即一个源NG3路径对应一个转发路径;也可以是基于源DRB或目标DRB的,例如,一个源NG3路径对应N个转发路径,其中,一个转发路径对应一个源DRB或目标DRB;具体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预先配置给源AN和/或目标AN,此处不予限制。下面根据转发路径的个数,划分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转发路径的个数为1,即转发路径是基于源NG3路径的,步骤602中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可以参见步骤300d,不再赘述。
情况2:转发路径的个数为N,N为源DRB的个数,即转发路径是基于源DRB或目标DRB的,步骤602中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可以包括:
根据源DRB信息,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例如,若源DRB信息中包含2个源DRB的ID,则对应分配2个转发路径的资源;或者,
根据目标DRB,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例如,若目标DRB的个数为3个,则对应分配3个转发路径的资源。
603、目标AN发送切换确认消息给源AN。
其中,切换确认消息可以携带转发路径在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604、源AN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具体地,源AN分配转发路径在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源AN保存以下至少一种对应关系:
转发路径与源NG3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
转发路径,UE的ID和源NG3路径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上述对应关系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605、源AN发送切换命令给UE。
其中,切换命令用于通知UE进行切换。
606、若UE成功接入目标AN,则目标AN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
例如,若目标AN接收到UE发送的RRC重配置完成(RRC 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则确定UE成功接入目标AN。
其中,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可以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
具体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源NG3路径的ID具体可以是源NG3路径在源AN上的隧道ID,也可以是源NG3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隧道ID。
607、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并发送修改隧道请求消息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其中,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具体地,源NG3路径的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608、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完成NG3路径的切换。
其中,步骤608可以参见步骤402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609、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通过源NG3路径发送第一结束标记给源AN。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可以携带有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第一结束标记还可以携带有数据类别指示符或者UE的ID。例如,当源NG3是基于AN时,第一结束标记可以携带UE的ID。
具体地,第一结束标记可以由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生成,例如,采用步骤403中的实现方式;第一结束标记也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例如,采用步骤502中的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结束标记是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时,上述方法还包括: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将生成的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例如,通过步骤607中的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将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610、源AN接收第一结束标记,并根据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
其中,针对步骤602中的情况1,步骤610生成的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第i个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中第x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1≤i≤N,1≤x≤N,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第j个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中第y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1≤j≤N,1≤y≤N,其中,i,j,x和y均为整数,且i不等于j,x不等于y。
针对步骤602中的情况2,步骤610具体可以根据第一结束标记和步骤604中源AN保存的对应关系,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具体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的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611、源AN通过转发路径发送N个第二结束标记给目标AN。
针对602中的情况1,源AN通过与源NG3路径一一对应的转发路径将N个第二结束标记发送给目标AN。目标AN可以将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携带的数据类别指示符与N个目标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进行匹配,获得目标DRB对应的第二结束标记,以辅助目标DRB上下行数据的排序。
针对602中的情况2,源AN通过N个转发路径分别将N个第二结束标记发送给目标AN。由于一个转发路径对应一个目标DRB,因此,一个目标DRB对应一个第二结束标记。例如,假设第二结束标记包含编号从1到N的第二结束标记,且编号为1的转发路径与编号为1的目标DRB对应,那么当编号为1的第二结束标记通过编号为1的转发路径发给目标AN时,编号为1的第二结束标记就与编号为1的目标DRB对应,编号为1的第二结束标记用于该编号为1的目标DRB上UE的下行数据的排序。
612、目标AN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613、目标AN通知源AN释放UE的资源。
其中,上述的资源可以包括源DRB。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源AN与目标AN直接通信的场景,由源AN根据接收的结束标记生成基于目标DRB的N个第二结束标记,并发送给目标AN,以辅助目标DRB上UE的下行数据的排序,解决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目标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的问题,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此外,结束标记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采用多种方式生成,使得源AN能够更加灵活地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
如图6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源AN和目标AN可以直接通信的场景,具体如下所述。
601a、源AN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目标AN,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DRB信息和源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源DRB信息和源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602a、目标AN接收切换请求消息,并根据接收的切换请求消息,建立目标DRB和目标NG3路径,并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其中,目标DRB和目标NG3路径的建立可以参见步骤300b,300c的描述,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转发路径是基于源NG3路径的,即一个源NG3路径对应一个转发路径。在目标AN侧,该转发路径对应M个目标DRB。
其中,步骤602a中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可以参见步骤300d,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步骤602a还包括:目标AN保存以下至少一种对应关系:
转发路径与目标DRB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
转发路径,UE的ID和目标DRB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上述对应关系,以及数据类别指示符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603a、目标AN发送切换确认消息给源AN。
其中,切换确认消息可以携带转发路径在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604a、源AN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具体地,源AN分配转发路径在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605a、源AN发送切换命令给UE。
其中,切换命令用于通知UE进行切换。
606a、若UE成功接入目标AN,则目标AN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
例如,若目标AN接收到UE发送的RRC重配置完成(RRC 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则确定UE成功接入目标AN。
其中,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可以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
具体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源NG3路径的ID具体可以是源NG3路径在源AN上的隧道ID,也可以是源NG3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隧道ID。
607a、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并发送修改隧道请求消息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其中,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具体地,源NG3路径的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608a、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完成NG3路径的切换。
其中,步骤608a可以参见步骤402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609a、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通过源NG3路径发送第一结束标记给源AN。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可以携带有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第一结束标记还可以携带有数据类别指示符或者UE的ID。例如,当源NG3是基于AN时,第一结束标记可以携带UE的ID。
具体地,第一结束标记可以由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生成,例如,采用步骤403中的实现方式;第一结束标记也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例如,采用步骤502中的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结束标记是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时,上述方法还包括: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将生成的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例如,通过步骤607a中的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将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610a、源AN接收第一结束标记,并根据第一结束标记生成第二结束标记。
具体地,第二结束标记可以是源AN仅对第一结束标记中的路径相关信息进行修改生成的,例如,将第一结束标记中的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替换为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因此,一个第一结束标记对应生成一个第二结束标记。
611a、源AN通过转发路径发送第二结束标记给目标AN。
612a、目标AN接收第二结束标记,根据第二结束标记生成M个第三结束标记。
需要指出的是,M为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个数。
具体地,可以根据步骤602a中源AN保存的对应关系和第二结束标记,生成M个第三结束标记可以参见步骤302中的相关描述。
613a、目标AN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614a、目标AN通知源AN释放UE的资源。
其中,上述的资源可以包括源DRB。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源AN与目标AN直接通信的场景,由目标AN根据接收的结束标记生成基于目标DRB的结束标记,以辅助目标DRB上下行数据的排序,解决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目标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的问题,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此外,结束标记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采用多种方式生成,使得目标AN能够更加灵活地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源AN和目标AN可以通过核心网用户面设备进行间接通信的场景,具体如下所述。
701、源AN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转发路径的个数和第一容器。
其中,第一容器可以参见步骤300′a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702、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第一切换请求中的转发路径的个数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具体地,可以参见步骤500b的相关描述。
703、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给目标AN,第二切换请求携带第一容器。
704、目标AN根据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建立目标DRB和目标NG3路径,并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具体地,目标AN根据第一容器建立目标DRB和目标NG3路径,例如,目标AN根据第一容器中的源DRB信息建立目标DRB,目标DRB的个数与源DRB的个数相同,可以参见步骤300b的相关描述;目标AN根据第一容器中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可以参见步骤300c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转发路径可以是基于源NG3路径的,也可以是基于源DRB或目标DRB的,具体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预先配置给源AN和/或目标AN,参见步骤602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情况1:转发路径的个数为1,即转发路径是基于源NG3路径的,步骤704中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可以参见步骤300d,不再赘述。
情况2:转发路径的个数为N,N为源DRB的个数,即转发路径是基于源DRB或目标DRB的,步骤704中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可以包括:
根据源DRB信息,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例如,源DRB信息中的一个源DRB的ID,对应分配一个转发路径的资源;或者,
根据目标DRB,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例如,一个目标DRB对应分配一个转发路径的资源。
705、目标AN发送切换确认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
其中,切换确认消息携带转发路径在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706、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目标AN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向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通知消息。
其中,通知消息携带转发路径在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707、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命令给源AN。
其中,第一切换命令携带转发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708、源AN接收第一切换命令,为转发路径在源AN上分配资源。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源AN保存以下至少一种对应关系:
转发路径与源NG3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
转发路径,UE的ID和源NG3路径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上述对应关系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709、源AN发送第二切换命令给UE。
其中,第二切换命令用于通知UE进行切换。
710、若UE成功接入目标AN,则目标AN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
例如,若目标AN接收到UE发送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则确定UE成功接入目标AN。
其中,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NG2连接标识,源NG3路径的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源NG3路径的ID可以是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参见步骤201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711、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修改隧道请求消息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其中,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和源NG3路径的ID。
712、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完成NG3路径的切换。
其中,步骤712可以参见步骤402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713、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修改隧道响应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
714、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通过源NG3路径发送第一结束标记给源AN。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可以携带有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第一结束标记还可以携带有数据类别指示符或者UE的ID。例如,当源NG3是基于AN时,第一结束标记可以携带UE的ID。
具体地,第一结束标记可以由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生成,例如,采用步骤403中的实现方式;第一结束标记也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例如,采用步骤502中的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结束标记是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时,上述方法还包括: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将生成的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例如,通过步骤711中的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将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715、源AN根据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
其中,针对步骤704中的情况1,步骤715中生成的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第i个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源DRB中第x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1≤i≤N,1≤x≤N,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第j个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源DRB中第y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1≤j≤N,1≤y≤N,其中,i,j,x和y均为整数,且i不等于j,x不等于y。
针对步骤704中的情况2,步骤715具体可以根据第一结束标记和步骤708中源AN保存的对应关系,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具体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的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716、源AN通过转发路径发送N个第二结束标记给目标AN。
针对704中的情况1,源AN通过与源NG3路径一一对应的转发路径将N个第二结束标记发送给目标AN。目标AN可以将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携带的数据类别指示符与N个目标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进行匹配,获得目标DRB对应的第二结束标记,以辅助目标DRB上下行数据的排序。
针对704中的情况2,源AN通过N个转发路径分别将N个第二结束标记发送给目标AN,由于转发路径是基于源DRB或目标DRB的,一个转发路径对应一个目标DRB,因此,一个目标DRB对应一个第二结束标记。例如,假设第二结束标记包含编号从1到N的第二结束标记,且编号为1的转发路径与编号为1的目标DRB对应,那么当编号为1的第二结束标记通过编号为1的转发路径发给目标AN时,编号为1的第二结束标记就与编号为1的目标DRB对应,编号为1的第二结束标记用于该编号为1的目标DRB上UE的下行数据的排序。
717、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源AN释放UE的资源。
其中,上述的资源可以包括源DRB。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源AN与目标AN间接通信的场景,由源AN根据接收的结束标记生成基于目标DRB的N个第二结束标记,并发送给目标AN,以辅助目标DRB上下行数据的排序,解决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目标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的问题,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此外,结束标记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采用多种方式生成,使得源AN或目标AN能够更加灵活地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
如图7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源AN和目标AN可以通过核心网用户面设备进行间接通信的场景,具体如下所述。
701a、源AN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转发路径的个数和第一容器。
其中,第一容器可以参见步骤300′a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702a、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根据第一切换请求中的转发路径的个数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其中,转发路径的个数为1,即一个转发路径与一个源NG3路径对应。
具体地,可以参见步骤500b的相关描述。
703a、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给目标AN,第二切换请求携带第一容器。
704a、目标AN根据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建立目标DRB和目标NG3路径,并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具体地,目标AN根据第一容器建立目标DRB和目标NG3路径,例如,目标AN根据第一容器中的源DRB信息建立目标DRB,目标DRB的个数与源DRB的个数相同,可以参见步骤300b的相关描述;目标AN根据第一容器中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可以参见步骤300c的相关描述。
其中,步骤704a中为转发路径分配资源可以参见步骤300d,不再赘述。
可选地,步骤704a还包括:目标AN保存以下至少一种对应关系:
转发路径与目标DRB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
转发路径,UE的ID和目标DRB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上述对应关系,以及数据类别指示符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705a、目标AN发送切换确认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
其中,切换确认消息携带转发路径在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706a、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接收目标AN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向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通知消息。
其中,通知消息携带转发路径在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707a、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切换命令给源AN。
其中,第一切换命令携带转发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708a、源AN接收第一切换命令,为转发路径在源AN上分配资源。
709a、源AN发送第二切换命令给UE。
其中,第二切换命令用于通知UE进行切换。
710a、若UE成功接入目标AN,则目标AN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
例如,若目标AN接收到UE发送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则确定UE成功接入目标AN。
其中,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NG2连接标识,源NG3路径的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源NG3路径的ID可以是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可以参见步骤201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711a、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修改隧道请求消息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其中,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和源NG3路径的ID。
712a、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完成NG3路径的切换。
其中,步骤712a可以参见步骤402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713a、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修改隧道响应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
714a、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通过源NG3路径发送第一结束标记给源AN。
其中,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可以携带有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第一结束标记还可以携带有数据类别指示符或者UE的ID。例如,当源NG3是基于AN时,第一结束标记可以携带UE的ID。
具体地,第一结束标记可以由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生成,例如,采用步骤403中的实现方式;第一结束标记也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例如,采用步骤502中的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结束标记是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生成时,上述方法还包括: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将生成的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例如,通过步骤711a中的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将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715a、源AN根据第一结束标记,生成第二结束标记。
具体地,第二结束标记可以是源AN仅对第一结束标记中的路径相关信息进行修改生成的,例如,将第一结束标记中的源NG3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替换为转发路径的IP地址和隧道ID;一个第一结束标记对应生成一个第二结束标记。
716a、源AN通过转发路径发送第二结束标记给目标AN。
具体地,源AN通过与源NG3路径一一对应的转发路径将第二结束标记发送给目标AN。
717a、目标AN接收第二结束标记,根据第二结束标记生成M个第三结束标记。
需要指出的是,M为上述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个数。
具体地,步骤717a可以根据第二结束标记和步骤704a中目标AN保存的对应关系,生成M个第三结束标记,具体可以参见步骤302中的相关描述。
718a、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通知源AN释放UE的资源。
其中,上述的资源可以包括源DRB。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源AN与目标AN间接通信的场景,由目标AN根据接收的结束标记生成基于目标DRB的结束标记,以辅助目标DRB上下行数据的排序,解决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目标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的问题,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此外,结束标记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采用多种方式生成,使得源AN或目标AN能够更加灵活地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AN,可以用于执行图2或6或7所示实施例中源AN的动作。该源AN具体可以包括:接收单元801,生成单元802和发送单元803,具体如下所述。
接收单元801,用于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
生成单元80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801接收的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N为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的个数;
发送单元803,用于通过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转发路径发送生成单元802生成的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给目标AN,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AN将通过所述源NG3路径接收的所述UE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AN。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场景下,发送单元803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向所述目标AN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UE的源数据无线承载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服务质量QoS信息,所述源DRB的标识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
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进一步地,接收单元801还可以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AN的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场景下,发送单元801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源AN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NG3路径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和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进一步地,接收单元801还可以用于:
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为1,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第i个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中第x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1≤i≤N,1≤x≤N,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中第j个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源NG3路径对应的源DRB中第y个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1≤j≤N,1≤y≤N,其中,i,j,x和y均为整数,且i不等于j,x不等于y。
可选地,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为N,生成单元80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源NG3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或者,
根据所述转发路径,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或者,
根据所述转发路径的ID,数据类别指示符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数据类别指示符。
其中,根据所述转发路径的ID,数据类别指示符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的数据类别指示符以及所述源NG3路径的ID,查找所述转发路径的ID,数据类别指示符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与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以及所述源NG3路径的ID对应的转发路径的ID;
根据所述获得的转发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二结束标记。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名词的含义以及动作的细化,例如,第一结束标记,第二结束标记和数据类别指示符等,均可以参见2或6或7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源AN,根据通过源NG3路径接收的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生成基于DRB的第二结束标记,并通过与DRB对应的转发路径发送给目标AN,以辅助目标DRB上下行数据的排序,解决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的问题,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AN,可以用于执行图3或6a或7a所示实施例中目标AN的动作,该AN具体可以包括:接收单元901和生成单元902,如下所述。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AN将通过源NG3路径接收的UE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AN,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源NG3路径一一对应;
生成单元90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901接收的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M个第三结束标记,所述M为所述转发路径对应的目标DRB的个数,所述第三结束标记用于在所述第三结束标记对应的目标DRB上所述UE的下行数据排序。
可选地,生成单元90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转发路径与所述目标DRB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所述M个第三结束标记;或者,
根据所述转发路径,用户设备UE的标识ID和所述目标DRB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结束标记,生成所述M个第三结束标记,所述第二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场景下,目标AN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903;
接收单元901,还用于在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之前,接收所述源AN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903,用于根据所述源DRB信息,建立所述目标DRB;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并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服务质量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上述目标AN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904,用于向所述源AN发送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上述目标AN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905,用于发送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
可选地,在第二种实施场景下,上述目标AN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906和第三发送单元907;
接收单元901,还用于在通过转发路径接收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之前,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906,用于根据所述源DRB信息,建立所述目标DRB;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建立目标NG3路径;并根据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第三发送单元907,用于向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目标AN的转发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UE的源DRB信息包括:所述源DRB的QoS信息,所述源DRB的ID,以及所述源DRB的数据类别指示符;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源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以及所述源NG3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其中,第三发送单元907还可以用于:
发送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所述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
其中,所述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和NG2连接标识,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所述NG2连接标识用于指示所述UE切换完成。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名词的含义以及动作的细化,例如,第三结束标记,NG2连接标识和数据类别指示符等,均可以参见3或6a或7a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目标AN,根据通过转发路径接收的源AN发送的第二结束标记,生成基于目标DRB的第三结束标记,以辅助目标DRB上UE的下行数据的排序,解决了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的问题,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6-7a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动作,该设备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所述源NG3路径为源接入节点AN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所述目标NG3路径为目标AN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切换单元1002,用于根据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实现NG3路径的切换;
生成单元1003,用于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并通过所述源NG3路径向所述源AN发送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用户设备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
可选地,生成单元10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或者,
根据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包含的数据类别指示符的个数相同;或者,
根据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
其中,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或者,所述UE的ID。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名词的含义以及动作的细化,例如,第一结束标记和数据类别指示符等,均可以参见4或6-7a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采用了多种方式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并将第一结束标记发送给源AN,使得源AN或目标AN能够更加灵活地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进而解决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问题。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5-7a所示任一实施中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动作,该设备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101,生成单元1102和发送单元1103,具体如下所述。
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目标接入节点AN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切换NG3路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源NG3路径的ID和目标NG3路径的信息,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NG3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生成单元1102,用于生成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用户设备UE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NG3路径上发送完毕;
发送单元1103,用于向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源NG3路径的ID,所述目标NG3路径的信息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
可选地,生成单元11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或者,
根据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包含的数据类别指示符的个数相同;或者,
根据所述UE的ID和所述源NG3路径的ID,生成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携带所述UE的ID,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的个数与所述源NG3路径的个数相同。
可选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还携带有NG2连接标识,所述NG2连接标识用于指示UE切换完成;或者,
路径切换请求还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所述修改隧道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目标NG3路径的数据类别指示符列表。
可选地,上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1104;
接收单元1101还用于:在接收目标AN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之前,接收所述源AN发送的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和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UE的源DRB信息和所述源NG3路径的信息;
处理单元1104,用于根据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为所述转发路径分配资源;
发送单元1103,还用于向所述目标AN发送第三切换请求,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携带所述第一容器;
接收单元1101,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AN发送的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二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AN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发送单元1103还用于:
向所述源AN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IP地址和隧道ID。
可选地,发送单元1103还用于:
向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所述转发路径的资源分配完毕。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名词的含义以及动作的细化,例如,第一结束标记和数据类别指示符等,均可以参见图5-7a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控制面设备,采用了多种方式生成第一结束标记,并将第一结束标记通过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给源AN,使得源AN或目标AN能够更加灵活地生成基于DRB的结束标记,进而解决核心网在DRB不可见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发送基于DRB的结束标记给目标AN,从而避免了UE切换带来的下行数据乱序问题。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AN,该源AN可以包括: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通信接口1203以及收发器1204,如下所述。
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图2或6或7所示实施例中源AN的动作,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或6或7所示实施例中,源AN发送给目标AN或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消息均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203来发送;源AN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203接收目标AN或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给源AN的消息;此外,源AN发送给UE的消息可以通过收发器1204来发送,源AN也可以通过收发器1204接收UE发送给源AN的消息。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AN,该目标AN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通信接口1303和收发器1304,如下所述。
存储器1302,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图2或6a或7a所示实施例中目标AN的动作,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或6a或7a所示实施例中,目标AN发送给源AN或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消息均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303来发送;目标AN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203接收源AN或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给目标AN的消息;此外,目标AN发送给UE的消息可以通过收发器1304来发送,目标AN也可以通过收发器1304接收UE发送给目标AN的消息。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用户面设备,该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和通信接口1403,如下所述。
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图4或6-7a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动作,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给源AN或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消息均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403来发送;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403接收源AN或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消息。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通信接口1503,如下所述。
存储器1502,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存储器15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图5-7a所示任一实施中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动作,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给源AN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或目标AN的消息均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503来发送;核心网控制面设备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403接收源AN或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或目标AN发送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图8所示的源AN,图10所示的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以及图11所示的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目标AN,用于接收源AN发送的N个第二结束标记;该目标AN还可以用于使用第二结束标记对目标DRB上的UE下行数据进行排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中各个网元执行的动作可以参见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转发路径与源NG3路径一一对应的场景下,具体可以包括图9所示的目标AN,图10所示的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以及图11所示的核心网控制面设备。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源AN,用于接收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根据第一结束标记生成第二结束标记,并通过与源NG3路径对应的转发路径将第二结束标记发送给目标AN。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中各个网元执行的动作可以参见图6a或图7a所示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发送结束标记end marker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源接入节点通过所述源接入节点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传输路径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传输路径上发送完毕,所述源传输路径对应一个会话;
所述源接入节点根据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N为所述源传输路径对应的源数据无线承载的个数,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源接入节点通过所述源传输路径对应的N个转发路径向目标接入节点发送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接入节点将通过所述源传输路径接收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所述N个转发路径对应N个所述源数据无线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源接入节点通过所述源接入节点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传输路径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接入节点向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源数据无线承载的信息和所述源传输路径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传输路径在所述源接入节点上的IP地址和隧道标识ID,所述源传输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接入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目标接入节点的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接入节点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源接入节点通过所述源接入节点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传输路径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接入节点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和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源数据无线承载的信息和所述源传输路径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接入节点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接入节点根据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包括:
所述源接入节点根据所述N个转发路径与所述源传输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
8.一种源接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源接入节点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传输路径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在所述源传输路径上发送完毕,所述源传输路径对应一个会话;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N为所述源传输路径对应的源数据无线承载的个数,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源传输路径对应的N个转发路径向目标接入节点发送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接入节点将通过所述源传输路径接收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所述N个转发路径对应N个所述源数据无线承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源接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源接入节点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传输路径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向所述目标接入节点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源数据无线承载的信息和所述源传输路径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源接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传输路径的信息包括:所述源传输路径在所述源接入节点上的IP地址和隧道标识ID,所述源传输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源接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目标接入节点的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目标接入节点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源接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源接入节点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传输路径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的第一结束标记之前,向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转发路径的个数和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所述源数据无线承载的信息和所述源传输路径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源接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携带所述转发路径在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上的IP地址和隧道ID。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源接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个转发路径与所述源传输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
1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接入节点和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源接入节点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之间的源传输路径向所述源接入节点发送的第一结束标记,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在所述传输路径上发送完毕,所述源传输路径对应一个会话;
所述源接入节点,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结束标记,并根据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N为所述源传输路径对应的源数据无线承载的个数,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源接入节点,还用于通过所述源传输路径对应的N个转发路径向目标接入节点发送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所述转发路径用于所述源接入节点将通过所述源传输路径接收的所述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接入节点,所述N个转发路径对应N个所述源数据无线承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接入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N个转发路径与所述源传输路径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一结束标记,生成所述N个第二结束标记。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发送结束标记end marker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29068.3A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ending CN112261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9068.3A CN112261696A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80090041.1A CN109983803B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202010929068.3A CN112261696A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CT/CN2016/104486 WO2018081994A1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0041.1A Division CN109983803B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1696A true CN112261696A (zh) 2021-01-22

Family

ID=6207549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7706.8A Active CN112261695B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202010929068.3A Pending CN112261696A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201680090041.1A Active CN109983803B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7706.8A Active CN112261695B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0041.1A Active CN109983803B (zh) 2016-11-04 2016-11-04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986557B2 (zh)
EP (2) EP3826362B1 (zh)
JP (1) JP6740474B2 (zh)
CN (3) CN112261695B (zh)
WO (1) WO20180819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7160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反传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642B (zh) 2016-11-02 2022-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261695B (zh) * 2016-11-04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3589019B1 (en) * 2017-03-17 2021-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ending end marker
SG11202006598SA (en) * 2018-02-13 2020-08-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apping qos flow,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1194058B (zh) 2018-11-14 202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的乱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0200287A1 (en) * 2019-04-02 2020-10-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packet delivery
CN113498024B (zh) * 2020-04-03 2023-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通道变更方法、接入网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94069B2 (en) 2007-08-06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order data delivery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24840B (zh) * 2007-08-09 2015-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的方法和演进基站
CN101572929B (zh) * 2008-04-29 2011-08-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在切换过程中传送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72928B (zh) * 2008-04-30 201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KR101552303B1 (ko) * 2008-10-30 2015-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9596634B2 (en) * 2008-12-19 2017-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ssist reordering of downlink data at serving GW relocation
CN101925042B (zh) 2009-06-10 2013-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隧道标识分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052643B2 (ja) * 2010-04-21 2012-10-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2045802A (zh) * 2010-12-22 201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gw改变的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发送方法、pgw及基站
CN102905323A (zh) * 2011-07-29 2013-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用户面无损切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US8706118B2 (en) 2011-09-07 2014-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3G LTE intra-EUTRAN handover control using empty GRE packets
CN102438284A (zh) * 2011-12-12 2012-05-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基站内小区切换的数据倒换方法及装置
EP2946491A4 (en) * 2013-01-17 2016-09-14 Intel Ip Corp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RRI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133602B2 (ja) * 2013-01-18 2017-05-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切替え制御方法、及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制御方法
US9357580B2 (en) * 2013-02-07 2016-05-3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JP2014199980A (ja) * 2013-03-29 2014-10-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Pdn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WO2015002477A1 (en) * 2013-07-05 2015-01-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data for small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38140A1 (en) * 2013-07-31 2015-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dictive mobility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09890056B (zh) 2013-11-22 2021-12-28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EP3145246B1 (en) * 2014-06-12 2019-1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rer switching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9467910B2 (en) * 2014-07-11 2016-10-11 Luminate Wireless, Inc. Handover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538563B2 (en) * 2014-10-13 2017-01-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 user data path
US10133690B2 (en) * 2016-02-19 2018-11-20 Invensense, Inc. Adaptive buffering of data received from a sensor
US10524173B2 (en) * 2016-02-24 2019-12-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haring bearer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1109291B2 (en) * 2016-10-27 2021-08-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CN112261695B (zh) * 2016-11-04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7160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反传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18645B2 (en) 2023-11-14
EP3534646A4 (en) 2019-09-04
JP6740474B2 (ja) 2020-08-12
US10986557B2 (en) 2021-04-20
CN109983803A (zh) 2019-07-05
EP3826362A1 (en) 2021-05-26
EP3534646A1 (en) 2019-09-04
CN112261695B (zh) 2022-01-14
CN112261695A (zh) 2021-01-22
US20210243670A1 (en) 2021-08-05
WO2018081994A1 (zh) 2018-05-11
US20190261246A1 (en) 2019-08-22
JP2019533392A (ja) 2019-11-14
EP3534646B1 (en) 2020-10-07
EP3826362B1 (en) 2022-03-02
CN109983803B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3803B (zh)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3507730B (zh) 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8810903B (zh) 一种数据传输配置及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412647B2 (en) Mobility management apparatus reselection method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08702638B (zh) 无人驾驶飞行器uav能力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73026B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9131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RU266715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ей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по однонаправленному каналу
CN11158677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129792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in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CN104427476A (zh) 位置信息上报方法、集群服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JP6750126B2 (ja) ページングエリア特定方法、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およ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US20160337934A1 (en) Downlink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449399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246330A1 (en)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user text information
CN11473172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5003590A1 (zh) 一种路径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用户设备
WO2021062738A1 (zh) 通信处理方法以及通信处理装置
CN108617012B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4390448A (zh) 组播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KR102079336B1 (ko) 스트리밍 서비스 시 중복 전송 방지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11130B1 (ko) 이중 연결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693950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130056565A (ko) 무선망 제어 장치와의 다이렉트 연결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무선망 제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