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1348A -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1348A
CN112261348A CN202011135115.3A CN202011135115A CN112261348A CN 112261348 A CN112261348 A CN 112261348A CN 202011135115 A CN202011135115 A CN 202011135115A CN 112261348 A CN112261348 A CN 112261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flow
frame
control end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51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1348B (zh
Inventor
黄友生
宋凤楼
许晨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i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1351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13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1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1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包括会议空间、流程输入控制端、中继控制端和执行设备;其实现方法为,流程输入控制端,用于进行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编辑,并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拆分成与每个所述执行设备相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同时将编辑的子会议流程的打包发送至中继控制端;中继控制端,用于向所述执行设备分发子会议流程框架,并将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产生的数据变化动态反馈至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流程输入控制端分析数据变化并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执行设备,用于进行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显示,以及提供产生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显示编辑界面,使得会议过程更加的自由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会议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会议系统就是通过中央控制器对各种会议设备及会议环境进行集中控制的一种现代会议模块,在会议系统中,会议终端(或“代表单元”)允许个体代表可选地经由一个或多个集中式服务器或接入点来彼此传送和接收音频和可选的视频(具体而言是代表的语音和/或其翻译)以及数据,因此现有的会议系统大多通过一个主控制端来进行所有与会设备的数据控制,而在实际的会议过程中,每个与会人员在使用与会设备的状态是不同的,并且大多与会人员的演讲状态也没有办法进行自主的控制,固无法将与会人员的会议状态固定在特定的状态内,以固定化的方式完成会议的流程,因此在具有时间限制的会议中,现有的会议系统无法对与会人员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听,以及对会议总流程的适应性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具有时间限制的会议中,现有的会议系统无法对与会人员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听,以及对会议总流程的适应性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包括会议空间、流程输入控制端、中继控制端以及分配给每个与会者的执行设备;
其中,所述流程输入控制端、执行设备以及中继控制端设置在所述会议空间内,多个所述执行设备通过所述中继控制端与所述流程输入控制端进行双向连接;
流程输入控制端,用于进行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编辑,并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拆分成与每个所述执行设备相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同时将编辑的子会议流程的打包发送至中继控制端;
中继控制端,用于向所述执行设备分发子会议流程框架,并将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产生的数据变化动态反馈至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流程输入控制端分析数据变化并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
执行设备,用于进行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显示,以及提供产生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显示编辑界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程输入控制端包括时间控制模块和事件控制模块;
时间控制模块,用于构建形成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的时间轴,并为每个所述执行设备分配基于时间轴的时间段,以及为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的时间轴设置可控时间范围值;
事件控制模块,用于预先构建形成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的事件和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并将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变化产生的时间信号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以事件控制模块通过设置在执行设备的语音模块和显示编辑界面对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进行状态的监听,将监听的结果直接转化为时间信号,并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对时间信号进行与可控时间范围值进行对比分析后决定是否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事件包括由流程输入控制模块输入的会议流程文字、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执行设备流程文字、执行设备文字持续时间点,以及监听执行设备的语音模块产生的动态语音时长和显示编辑界面修改的执行设备流程文字长度的事件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程输入控制端为每个所述执行设备在中继控制端中设置用于放置子会议流程框架的虚拟存储空间,执行设备在工作时通过唯一地址访问的方式向中继控制端发送数据请求,中继控制端在接收数据请求后,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执行设备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
其中,执行设备包括主席执行设备和席位执行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唯一访问地址包括:携带有第一ID的资源定位符URL,所述第一ID用于标识所述执行设备,所述执行设备接收所述中继控制端依据所述第一ID和所述访问地址索引的位于虚拟存储空间内的所述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执行设备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信息;
其中,在所述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变化时,所述中继控制端根据第一ID的携带的反馈信息将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变化反馈至事件控制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执行设备还包括通过有限和无线连接至所述中继控制端的扩展设备,所述扩展设备使用用于进行标识的第二ID,所述中继控制端为第二ID分配现有的虚拟存储空间或创建新的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扩展设备以有限和无线的方式接入主席执行设备或席位执行设备时,所述第二ID转变为所述主席执行设备或席位执行设备的第一ID。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会议空间包括桌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桌体上的所述席位执行设备,所述席位实行设备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且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斜置形成“∧”字形结构,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板体阻尼连接,且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阻尼连接使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部沿所述第一板体的表面滑动,并在外力作用消失时,保持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的连接角度,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均设置有席卡放置框;
所述席卡放置框由位于所述第二板体表面左右两侧的功能框和位于第二板体上下两侧的提示框形成,且所述功能框和所述提示框形成用于安装显示编辑界面的显示框面,所述功能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计时器的嵌装槽,以及电性连接安装在所述嵌装槽内的计时器的功能按键,所述显示框面上设置有电性连接计时器或功能按键,且用于发出会议状态提醒的指示灯。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步骤,
S100、在流程输入控制端中编辑本次会议的会议流程包括发言时间以及与发言时间相配合的发言文字的总框架结构,并并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拆分成与每个所述执行设备相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同时将编辑的子会议流程的打包发送至中继控制端,利用中继控制端实现流程输入控制端与执行设备的双向数据传输;
S200、在触发执行设备工作时,执行设备向中继控制端抓取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信息进行显示,同时流程输入控制端触发设置在执行设备中的语音模块和显示编辑界面对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进行监听;
S300、通过流程输入控制设备中的事件控制模块对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监听的结果直接转化为时间信号,并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利用流程输入控制设备中的时间控制模块对时间信号与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约定的可控时间范围值进行对比分析,后决定是否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具体包括由流程输入控制模块输入的会议流程文字以及与之对应分配的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执行设备流程文字以及与之对应分配执行设备文字持续时间点;
其中,执行设备流程文字在显示编辑界面处于可编辑状态,并在执行设备流程文字的字节长度发生变化时,执行设备利用算法将发生变化的部分转换成对应分配的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的变化;与会人员在进行执行设备流程文字的讲演时产生的动态语音时长,与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进行动态对比,将两者产生的时间差值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流程输入控制端对主席发言席和与会发言席的会前状态进行总体的设定控制,并对与会发言席的状态进行同步的监听,并实时的进行与会发言席的状态反馈提醒和时间控制,利用中继控制的方式将与会发言席的与会状态与主席发言席的直接控制状态进行脱离,提高与会发言席的状态自由度,进而有效的实现对会议总流程的实时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智能会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席卡执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码第一板体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席卡放置框;4-阻尼组件;5-导向槽;6-功能框;7-提示框;8-显示框面;9-开槽;10-嵌装槽;11-功能按键;12-接电触点;13-配重电池组件;14-模式触件;15-弓形件;16-弹簧杆;
41-阻尼头;42-阻尼橡胶条;
151-凹弧段;152-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包括会议空间、流程输入控制端、中继控制端以及分配给每个与会者的执行设备;
其中,流程输入控制端、执行设备以及中继控制端设置在会议空间内,多个执行设备通过中继控制端与流程输入控制端进行双向连接;
流程输入控制端,用于进行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编辑,并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拆分成与每个执行设备相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同时将编辑的子会议流程的打包发送至中继控制端;
中继控制端,用于向执行设备分发子会议流程框架,并将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产生的数据变化动态反馈至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流程输入控制端分析数据变化并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
执行设备,用于进行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显示,以及提供产生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显示编辑界面。
流程输入控制端包括时间控制模块和事件控制模块;
时间控制模块,用于构建形成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的时间轴,并为每个执行设备分配基于时间轴的时间段,以及为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的时间轴设置可控时间范围值;
事件控制模块,用于预先构建形成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的事件和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并将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变化产生的时间信号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
其中,以事件控制模块通过设置在执行设备的语音模块和显示编辑界面对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进行状态的监听,将监听的结果直接转化为时间信号,并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对时间信号进行与可控时间范围值进行对比分析后决定是否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信号。
事件包括由流程输入控制模块输入的会议流程文字、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执行设备流程文字、执行设备文字持续时间点,以及监听执行设备的语音模块产生的动态语音时长和显示编辑界面修改的执行设备流程文字长度的事件变化。
进一步地,语音模块包括语音采集模块、在线语音时间转写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
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音频数据,然后对音频进行二次处理,使音频符合中继控制端的数据传输结构、清晰度和音量以及时长,最后进行保存;
在线语音时间转写模块连接讯飞云服务器,将语音采集模块处理后的音频上传到讯飞服务器,获得识别结果;
数据传输模块,获取语音采集模块的音频片段数据和在线语音时间转写模块的语音识别结果和时长,将数据添加到第一ID所标识的数据包内,然后使用SOCKET协议,将数据传输到流程输入控制端,供事件控制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添加入会议流程总框架,同时利用时长数据和时间轴数据的对比分析,判断语音采集模块在实时采集过程中是否或即将到达可控时间范围值。
具体的,可控时间范围值的确定的方法为:
以计算每个执行设备的设定时间随会议流程进行的时间分布的均值,同时以均值和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建立执行设备在时间轴上的时间终点标准模型P,并根据取样位置标准模型P中的每个执行设备的时间终点集△βi与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动态阈值△αi进行对比,获取每个执行设备可控之间范围值;
若△βi-△αi为负值或相同,即比值小于会议流程总框架设定值,则流程输入控制端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时间提醒,若△βi-△αi为正值,则执行设备的与会时间状态处于可控时间范围值内,同时根据同一时间轴上的时间终点集的数据明显变化位置,确定每个执行设备的最大可控时间范围值。
流程输入控制端为每个执行设备在中继控制端中设置用于放置子会议流程框架的虚拟存储空间,执行设备在工作时通过唯一地址访问的方式向中继控制端发送数据请求,中继控制端在接收数据请求后,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执行设备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
其中,执行设备包括主席执行设备和席位执行设备。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的流程输入控制端具体为计算机,以及AV-XPCII可编程中央控制器,执行设备的主席执行设备具体为HCS-TP6102D推拉式触摸屏、WIFI-T7彩色无线触摸屏、STC-8400C彩色无线画中画触摸屏或STX-7900C彩色无线双向画中画触摸屏中的任意一种。
唯一访问地址包括:携带有第一ID的资源定位符URL,第一ID用于标识执行设备,执行设备接收中继控制端依据第一ID和访问地址索引的位于虚拟存储空间内的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执行设备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信息;
其中,在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变化时,中继控制端根据第一ID的携带的反馈信息将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变化反馈至事件控制模块。
而在现实的会议过程中,在已经编辑的好的会议流程框架下,在对临时增加的与会人员的讲演时间和讲演状态则无法很好的与会议流程中总框架进行接合,则会于后期的会议流程梳理和会议记录造成一系列的麻烦;
例如,在与会者的讲演文字已经编入会议流程框架中时,需要对临时增加的内容进行补充,而补充的存储设备位于与会者的手机中,而在智能连接环境,如WiFi、蓝牙以及有线数据线连接的情况下,需要与会者将存储设备与主机系统进行连接,并占用主机系统的操作界面,才能将存储设备内的内容进行显示,而在连接的过程中,则容易使得主机系统进行错误的会议流程步骤,并且存储设备中的材料无法主动的存储,则不利于与会材料的后期整理。
为此,执行设备还包括通过有限和无线连接至中继控制端的扩展设备,扩展设备具体为现有的手机、硬盘或其他具备连接中继控制端的硬件设备;
其中,扩展设备使用用于进行标识的第二ID,中继控制端为第二ID分配现有的虚拟存储空间或创建新的虚拟存储空间,由于多个执行设备通过中继控制端与流程输入控制端采用双向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在执行设备触发工作时,即向中继控制端进行数据访问请求,此时扩展设备则作为新的设备,在向中继控制端进行连接时,便具备了数据访问,虚拟存储空间的数据备份的作用,并且处于流程输入控制端的事件控制模块的监听状态下,能够快速的将临时设备的内容与会议流程总框架结构的事件进行接合。
并且采用区别于第一ID的执行设备的第二ID的标识方式,既能够避免与第一ID标识下的执行设备发生信道占用的情况,也能够通过第二ID进行独立的数据备份存储;
而当,扩展设备以有限和无线的方式接入主席执行设备或席位执行设备时,第二ID转变为主席执行设备或席位执行设备的第一ID,此时扩展设备占用主席执行设备或席位执行设备的第一ID,并利用第一ID进行数据的传输。
会议空间包括桌体以及安装在桌体上的席位执行设备,席位实行设备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现有的会议牌大多有两个呈一定角度的支撑板顶部连接形成,具体为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且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斜置形成“∧”字形结构,由于两个板体大多采用顶部固定连接的结构,其状态时固定不变的,在会议流程中,只能起到放置姓名席卡的提示作用,同时为了在会议中更自然的发言和语言陈诉,就需要将演讲稿放置在一定的角度上,来保持自己的视线与与会人员的关注,固定的角度结构,使不同身高的人员在利用会议牌来实现该功能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会议牌,其中,
第二板体2的顶部与第一板体1阻尼连接,且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阻尼连接使第二板体2的顶部沿第一板体1的表面滑动,此时第一板体1保持其与桌面的角度的相对固定,第二板体2的底部沿桌面移动,进而来实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的角度调节;
并在外力作用消失时,保持第二板体2和第一板体1的连接角度,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表面均设置有席卡放置框3,通过阻尼连接的方式,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能够更便捷的实现角度的调整和保持,结构也较为简单,但能够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接合的功能性更强。
进一步地,第二板体2的顶部通过阻尼组件4连接在第一板体1上,第一板体1的背侧面设置有导向槽5,导向槽5呈圆柱腔状,阻尼组件4安装在导向槽5中;
阻尼组件4包括安装在第二板体2上的阻尼头41和设置在导向槽5中用于与阻尼头41产生静摩擦的阻尼橡胶条42,其中阻尼橡胶条42铺设在导向槽5的内壁上,阻尼头41具体为一个设置在圆柱体顶部的球体的结构,并且阻尼头41与第二板体2之间球铰连接,以便于阻尼头41在导向槽5中移动时能够进行多向的调节,既能够保证第二板体2的端面与第一板体1的表面的紧密接触来提高两者的稳定性,也在进行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的角度调节时,通过按压第二板体2的方式,使阻尼头41快速到达在导向槽5中的目标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会议牌的多功能性,席卡放置框3由位于第二板体2表面左右两侧的功能框6和位于第二板体2上下两侧的提示框7形成,且功能框6和提示框7形成用于安装显示屏的显示框面8,位于其中一侧的提示框7上设置有连通显示框面8的开槽9,席卡通过开槽9放入显示框面8进行展示。
功能框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计时器的嵌装槽10,以及电性连接安装在嵌装槽10内的计时器的功能按键11,显示框面8上设置有电性连接计时器或功能按键11的指示灯。
显示框面8和嵌装槽10上均设置有接电触点12,第一板体1的背侧面底部设置有配重电池组件13,且配重电池组件13通过从导向槽5穿出的电线电性连接接电触点12,并为接电触点12供电。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嵌装槽10、显示框面8以及接电触点12来进一步地的提高会议牌的多功能性,并且通过模块化的形式进行会议牌功能的替换和增加,提高了会议牌功能的可拓展性,其中,
在需要进行电子显示屏进行辅助提词时,只需要将显示屏安装在显示面框8中,并通过接电触点12为显示屏供电;
在需要进行投票以及发言时间限制的会议中,可以预先设定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并通过功能按键11进行触发,并在计时时间将要结束时,自动通过指示灯进行提示。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为了更人性的提供会议牌各种功能模式之间的转换,通过在导向槽5中设置不同的触发开关,在调节至某一角度时,即可使弓形件15触发会议牌不同的功能模式。
为此,导向槽5中设置有用于分别触发计时器或显示屏工作的模式触件14,模式触件14包括与阻尼头41相配合的弓形件15,弓形件15通过弹簧杆16安装在导向槽5的内壁上,且在阻尼头41与弓形件15接触时,弹簧杆16与配重电池组件13从导向槽5穿出的电线电性连接,使显示框面8或嵌装槽10上的接电触点12与配重电池组件13形成通路,从而来快速的触发计时器或显示屏工作,更方便的控制计时器或显示屏的开关,使使用该会议牌的过程更加的简单高效。
弓形件15包括与阻尼头41端部配合的凹弧段151,凹弧段15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件152,且凹弧段151和导向件152的连接表面光滑,便于阻尼头41从该弓形件15位置划出。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进行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的角度调节时,阻尼头41移动至导向件152处,而不与凹弧段151接触,可通过弓形件15对阻尼41的位置进行限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智能会议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具体步骤,
S100、在流程输入控制端中编辑本次会议的会议流程包括发言时间以及与发言时间相配合的发言文字的总框架结构,并并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拆分成与每个所述执行设备相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同时将编辑的子会议流程的打包发送至中继控制端,利用中继控制端实现流程输入控制端与执行设备的双向数据传输;
S200、在触发执行设备工作时,执行设备向中继控制端抓取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信息进行显示,同时流程输入控制端触发设置在执行设备中的语音模块和显示编辑界面对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进行监听;
S300、通过流程输入控制设备中的事件控制模块对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监听的结果直接转化为时间信号,并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利用流程输入控制设备中的时间控制模块对时间信号与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约定的可控时间范围值进行对比分析,后决定是否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信号。
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具体包括由流程输入控制模块输入的会议流程文字以及与之对应分配的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执行设备流程文字以及与之对应分配执行设备文字持续时间点;
其中,执行设备流程文字在显示编辑界面处于可编辑状态,并在执行设备流程文字的字节长度发生变化时,执行设备利用算法将发生变化的部分转换成对应分配的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的变化;与会人员在进行执行设备流程文字的讲演时产生的动态语音时长,与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进行动态对比,将两者产生的时间差值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会议空间、流程输入控制端、中继控制端以及分配给每个与会者的执行设备;
其中,所述流程输入控制端、执行设备以及中继控制端设置在所述会议空间内,多个所述执行设备通过所述中继控制端与所述流程输入控制端进行双向连接;
流程输入控制端,用于进行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编辑,并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拆分成与每个所述执行设备相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同时将编辑的子会议流程的打包发送至中继控制端;
中继控制端,用于向所述执行设备分发子会议流程框架,并将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产生的数据变化动态反馈至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流程输入控制端分析数据变化并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
执行设备,用于进行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显示,以及提供产生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显示编辑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输入控制端包括时间控制模块和事件控制模块;
时间控制模块,用于构建形成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的时间轴,并为每个所述执行设备分配基于时间轴的时间段,以及为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的时间轴设置可控时间范围值;
事件控制模块,用于预先构建形成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的事件和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并将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变化产生的时间信号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以事件控制模块通过设置在执行设备的语音模块和显示编辑界面对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进行状态的监听,将监听的结果直接转化为时间信号,并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对时间信号进行与可控时间范围值进行对比分析后决定是否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包括由流程输入控制模块输入的会议流程文字、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执行设备流程文字、执行设备文字持续时间点,以及监听执行设备的语音模块产生的动态语音时长和显示编辑界面修改的执行设备流程文字长度的事件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输入控制端为每个所述执行设备在中继控制端中设置用于放置子会议流程框架的虚拟存储空间,执行设备在工作时通过唯一地址访问的方式向中继控制端发送数据请求,中继控制端在接收数据请求后,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执行设备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
其中,执行设备包括主席执行设备和席位执行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唯一访问地址包括:携带有第一ID的资源定位符URL,所述第一ID用于标识所述执行设备,所述执行设备接收所述中继控制端依据所述第一ID和所述访问地址索引的位于虚拟存储空间内的所述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执行设备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信息;
其中,在所述执行设备的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变化时,所述中继控制端根据第一ID的携带的反馈信息将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事件变化反馈至事件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设备还包括通过有限和无线连接至所述中继控制端的扩展设备,所述扩展设备使用用于进行标识的第二ID,所述中继控制端为第二ID分配现有的虚拟存储空间或创建新的虚拟存储空间,其中,所述扩展设备以有限和无线的方式接入主席执行设备或席位执行设备时,所述第二ID转变为所述主席执行设备或席位执行设备的第一ID。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空间包括桌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桌体上的所述席位执行设备,所述席位实行设备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且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斜置形成“∧”字形结构,所述第二板体(2)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板体(1)阻尼连接,且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阻尼连接使所述第二板体(2)的顶部沿所述第一板体(1)的表面滑动,并在外力作用消失时,保持所述第二板体(2)和第一板体(1)的连接角度,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的表面均设置有席卡放置框(3);
所述席卡放置框(3)由位于所述第二板体(2)表面左右两侧的功能框(6)和位于第二板体(2)上下两侧的提示框(7)形成,且所述功能框(6)和所述提示框(7)形成用于安装显示编辑界面的显示框面(8),所述功能框(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计时器的嵌装槽(10),以及电性连接安装在所述嵌装槽(10)内的计时器的功能按键(11),所述显示框面(8)上设置有电性连接计时器或功能按键(11),且用于发出会议状态提醒的指示灯。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会议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S100、在流程输入控制端中编辑本次会议的会议流程包括发言时间以及与发言时间相配合的发言文字的总框架结构,并并将会议流程的总框架拆分成与每个所述执行设备相对应的子会议流程框架,同时将编辑的子会议流程的打包发送至中继控制端,利用中继控制端实现流程输入控制端与执行设备的双向数据传输;
S200、在触发执行设备工作时,执行设备向中继控制端抓取会议流程的总框架和子会议流程框架的信息进行显示,同时流程输入控制端触发设置在执行设备中的语音模块和显示编辑界面对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进行监听;
S300、通过流程输入控制设备中的事件控制模块对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的监听的结果直接转化为时间信号,并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利用流程输入控制设备中的时间控制模块对时间信号与会议流程的总框架约定的可控时间范围值进行对比分析,后决定是否向执行设备发出会议状态提醒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会议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子会议流程框架的数据变化具体包括由流程输入控制模块输入的会议流程文字以及与之对应分配的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执行设备流程文字以及与之对应分配执行设备文字持续时间点;
其中,执行设备流程文字在显示编辑界面处于可编辑状态,并在执行设备流程文字的字节长度发生变化时,执行设备利用算法将发生变化的部分转换成对应分配的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的变化;与会人员在进行执行设备流程文字的讲演时产生的动态语音时长,与会议流程文字持续时间点进行动态对比,将两者产生的时间差值反馈至时间控制模块。
CN202011135115.3A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261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5115.3A CN112261348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5115.3A CN112261348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1348A true CN112261348A (zh) 2021-01-22
CN112261348B CN112261348B (zh) 2023-04-11

Family

ID=74264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5115.3A Active CN112261348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13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8056A (zh) * 2021-07-15 2021-10-08 广州众拓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消息提醒设备及其提醒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3108A (ja) * 1997-02-28 1998-09-11 Hitachi Ltd 多地点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CN1589570A (zh) * 2001-09-14 2005-03-02 索尼株式会社 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619565A (zh) * 2003-11-18 2005-05-25 微软公司 活动议程
CN101031063A (zh) * 2006-03-02 2007-09-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会议系统、电子会议支持方法和设备、会议服务器
CN101877706A (zh) * 2010-06-24 2010-11-03 北京邮电大学 多终端的多媒体会议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2457388A (zh) * 2010-10-28 2012-05-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动态控制电子会议的进程的装置和方法
CN104468137A (zh) * 2013-09-12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会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6975929U (zh) * 2017-05-23 2018-02-06 南京市海太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旋转的会议牌
CN110557596A (zh) * 2018-06-04 2019-12-1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3108A (ja) * 1997-02-28 1998-09-11 Hitachi Ltd 多地点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CN1589570A (zh) * 2001-09-14 2005-03-02 索尼株式会社 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619565A (zh) * 2003-11-18 2005-05-25 微软公司 活动议程
CN101031063A (zh) * 2006-03-02 2007-09-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会议系统、电子会议支持方法和设备、会议服务器
CN101877706A (zh) * 2010-06-24 2010-11-03 北京邮电大学 多终端的多媒体会议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2457388A (zh) * 2010-10-28 2012-05-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动态控制电子会议的进程的装置和方法
CN104468137A (zh) * 2013-09-12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会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6975929U (zh) * 2017-05-23 2018-02-06 南京市海太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旋转的会议牌
CN110557596A (zh) * 2018-06-04 2019-12-1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业丽等: "多媒体电视会议系统通用模型与实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8056A (zh) * 2021-07-15 2021-10-08 广州众拓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消息提醒设备及其提醒系统
CN113488056B (zh) * 2021-07-15 2024-02-13 广州众拓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消息提醒设备及其提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1348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2143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机器人与客户端的交互系统
CN111405232B (zh) 视频会议主讲人画面切换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CN112261348B (zh) 一种智能会议系统及方法
SG143231A1 (en) Connection control in thin client system
EP1357464A3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managing the operation of a storage device
CN110154056A (zh) 服务机器人及其人机交互方法
US93072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conference
CN105054892A (zh) 基于综合验光仪的远程验光系统及验光方法
EP1377088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content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CN113691765B (zh) 一种视频会议场景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N107369452B (zh) 音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789126B (zh) 一种会议联机方法和会议系统
KR102558873B1 (ko) 상호 작용 장치 및 그것의 상호 작용 방법
CN112004154A (zh) 智能终端的录音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WO2012066734A1 (ja) 音声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音声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方法
CN111045624A (zh) 多屏同显方法、显示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54615A (zh) 一种会话列表同步系统及同步方法
US20220366156A1 (en) Translation system, translation apparatus, translation method, and translation program
CN108259671B (zh) 翻译内容传送方法和系统
CN110336740B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12770078B (zh) 一种视频会议终端融合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813814A (zh) Web会议系统、终端装置以及web会议方法
JP6604679B1 (ja) 会議支援システム、会議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会議支援方法
KR20170126665A (ko) 복수 단말의 상태 정보를 동기화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225521B (zh) 视频会议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4

Address after: 1/F, No.10 Shizigang Road, Zhong'er Village, Zhongcu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ishe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3 No.2, Huajin South Road,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