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9858B - 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59858B CN112259858B CN202011088781.6A CN202011088781A CN112259858B CN 112259858 B CN112259858 B CN 112259858B CN 202011088781 A CN202011088781 A CN 202011088781A CN 112259858 B CN112259858 B CN 1122598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core
- section
- lithium ion
- ion battery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5110 jelli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74 jell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641 lithium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该电芯可以包括:壳体;多个卷芯组,其沿轴向依次排布于壳体内;卷芯组包括多个相并联的单体卷芯;多个单体卷芯沿径向堆叠;至少一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设置于相邻的卷芯组之间,且连接组件与壳体密封配合;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注入锂电池电解液的注液通道;连接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串联相邻卷芯组的连接件;连接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和连接件,绝缘本体的外周壁与壳体的内周壁密封配合;绝缘本体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连接件穿设于贯通孔内,以使连接件的两端能分别串联相邻卷芯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减少了外部连接件的存在,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可满足不同的电压、容量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动力锂电池为了满足电压、容量的要求,需要在电池包内将单体锂电池进行串、并联,这会增加较多的连接件,且会降低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现今采用大容量单体电池替代传统的单体电池,但是大容量单体电池制造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减少了外部连接件的存在,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可满足不同的电压、容量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壳体;多个卷芯组,其沿轴向依次排布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卷芯组包括多个相并联的单体卷芯;多个所述单体卷芯沿径向堆叠;至少一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卷芯组之间,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注入锂电池电解液的注液通道;所述连接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串联相邻所述卷芯组的连接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和所述连接件,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密封配合;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贯通孔内,以使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能分别串联相邻所述卷芯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轴向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径向延伸段、第二径向延伸段、轴向延伸段、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所述轴向延伸段穿设于所述贯通孔内;所述第一径向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径向延伸段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径向延伸段背对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径向延伸段背对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卷芯组具有分别朝向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卷芯组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组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段或所述第二连接段相焊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至少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沿轴向延伸;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径向延伸,以能缩小相邻的所述卷芯组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径向延伸的板体部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板体部相对侧的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围设在所述板体部的外边缘且沿轴向延伸;所述注液通道设置于所述板体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注液通道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和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具有朝向所述卷芯组敞开的第一敞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第二通道朝向所述注液孔敞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体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板体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密封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体部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朝向相邻的所述卷芯组敞开的所述注液通道;两个所述注液通道通过所述密封件相隔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包括纵长延伸的壳本体和盖设在壳本体两端的端盖;所述卷芯组设置于所述壳本体内;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极柱和与所述极柱相连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壳本体内的所述卷芯组电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极柱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通过设置壳体、至少一个连接组件和多个卷芯组使得能通过连接件将多个卷芯组相串联;且卷芯组包括多个相并联的单体卷芯;如此卷芯组的串联可任意搭配且单体卷芯的并联数量可任意搭配,如此可满足不同的电压、容量需求,提高了锂电池的适用性。进一步地,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连接件,如此能够有效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减少了外部连接件的存在,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可满足不同的电压、容量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单体卷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卷芯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卷芯组进行焊接前的三维视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卷芯组进行焊接前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卷芯组焊接完成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种连接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一种连接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一种连接组件的侧视图;
图9为图7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7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第二种连接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二种连接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进行焊接前的三维视图;
图1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进行焊接前的侧视图;
图1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焊接完成后的侧视图;
图1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入壳后的三维示图;
图1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入壳后的侧视图;
图19为本申请第二电极与第二端盖焊接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本申请成品电池的三维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3、壳体;14、壳本体;15、第一端盖;17、第二端盖;19、第一连接片;21、第二连接片;22、第一极柱;25、第二极柱;27、卷芯组;31、单体卷芯;32、注液通道;33、连接件;35、连接组件;37、绝缘本体;43、贯通孔;45、第一表面;47、第二表面;49、第一径向延伸段;51、第二径向延伸段;53、轴向延伸段;55、第一连接段;57、第二连接段;59、板体部;61、延长部;63、第一通道;65、第二通道;67、第一敞口;69、第二敞口;71、注液孔;73、环槽;75、密封件;77、第一电极;79、第二电极;81、第一极耳;83、第二极耳;85、卷芯本体;87、固定胶带;89、防爆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0。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其可以包括:壳体13;多个卷芯组27,其沿轴向依次排布于所述壳体13内;所述卷芯组27包括多个相并联的单体卷芯31;多个所述单体卷芯31沿径向堆叠;至少一个连接组件35,所述连接组件35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卷芯组27之间,且所述连接组件35与所述壳体13密封配合;所述连接组件35上设置有用于注入锂电池电解液的注液通道32;所述连接组件35上还设置有用于串联相邻所述卷芯组27的连接件33。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通过设置壳体13、多个卷芯组27和至少一个连接组件35使得能通过连接件33将多个卷芯组27相串联;且卷芯组27包括多个相并联的单体卷芯31;如此卷芯组27的串联可任意搭配且单体卷芯31的并联数量可任意搭配,如此可满足不同的电压、容量需求,提高了锂电池的适用性。进一步地,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连接件33,如此能够有效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3整体上呈中空的长方体状。该中空部分形成收容腔。当然该壳体13不限于为长方体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正方体状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进一步地,壳体13包括纵长延伸的壳本体14和盖设在壳本体14两端的端盖。例如如图20、图18所示,壳本体14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该壳本体14的左端和右端向外敞开。进一步地,该两个端盖分别为盖设在壳本体14左端上的第一端盖15和盖设在壳本体14右端上的第二端盖17。
在本实施方式中,卷芯组27为多个。也即该卷芯组27可以是2个、3个、4个、5个等,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具体地,例如如图3、图14所示,图3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卷芯组27进行焊接前的三维视图。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27进行焊接前的三维视图。如此,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分别有2个卷芯组27和3个卷芯组27。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卷芯组27沿轴向依次排布于壳体13内。具体地,多个卷芯组27可以在壳体13外串联后装入壳体13内,且使多个卷芯组27沿壳体13的轴向依次排布。具体地,如图4、图5、图15、图16、图17、图18所示,图4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卷芯组27进行焊接前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卷芯组27焊接完成后的局部放大图。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27进行焊接前的侧视图。图16是本申请中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27焊接完成后的侧视图;图17是本申请中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27入壳后的三维示图;图18是本申请中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27入壳后的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卷芯组27包括多个相并联的单体卷芯31。如图1所示,单体卷芯31包括卷芯本体85、第一极耳81和第二极耳83。该第一极耳81和第二极耳83的极性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单体卷芯31沿径向堆叠。具体地,例如如图2所示,两个单体卷芯31沿上下方向堆叠。当如图17所示,将沿左右方向将卷芯组27装入壳体13内后,两个单体卷芯31沿径向方向堆叠。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卷芯组27包括两个相并联的单体卷芯31。具体地,两个单体卷芯31堆叠以后,再通过固定胶带87分别固定卷芯本体85。堆叠完成后,可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对各层的第一极耳81进行预焊接起到固定各层第一极耳81的目的,且形成第一电极77。并可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对各层的第二极耳83进行预焊接起到固定各层第二极耳83的目的,且形成第二电极79。即完成了两个单体卷芯31的并联。本申请不限定具体的焊接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组件35。也即该连接组件35可以为1个或者2个、3个、4个等,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进一步地,连接组件35设置于相邻的卷芯组27之间。进一步地,连接组件35上设置有用于注入锂电池电解液的注液通道32。从而通过该注液通道32能向该密封腔内注入锂电池电解液,进而使得卷芯组27能浸入该锂电池电解液中。进一步地,连接组件35与壳体13密封配合,所以连接组件35能沿轴向将壳体13内部分隔成多个密封腔。各个卷芯组27位于不同的密封腔内。由于各个密封腔之间互不连通,所以各个密封腔内的锂电池电解液也互不流通,如此方便了锂电池电解液的注入。进一步地,连接组件35上还设置有用于串联相邻卷芯组27的连接件33。如此能通过连接件33将多个卷芯组27相串联;进而卷芯组27的串联可任意搭配,如此可满足不同的电压、容量需求,提高了锂电池的适用性。进一步地,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连接件33,如此能够有效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地,图6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一种连接组件35的背面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一种连接组件35的正面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一种连接组件35的侧视图。图9是图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下面将结合图6至图10介绍第一种连接组件35的具体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35包括绝缘本体37和连接件33。该绝缘本体37的外周壁与壳体13的内周壁密封配合。如此该绝缘本体37能将壳体13内部分隔成多个密封腔。进一步地,绝缘本体37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43。例如如图9所示,绝缘本体3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贯通孔43。且该贯通孔43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件33穿设于贯通孔43内,以使连接件33的两端能分别伸入相邻的密封腔内。从而一方面通过绝缘本体37能将壳体13内部进行分隔,另一方面又能通过连接件33对卷芯组27进行串联,且能通过绝缘本体37对连接件33进行绝缘保护。
进一步地,绝缘本体37包括径向延伸的板体部59和两个分别位于板体部59相对侧的延长部61。例如如图9所示,板体部59整体上呈矩形的板状。如此一方面板体部59能对壳体13的内部进行分隔;另一方面能方便板体部59的外周壁能与壳体13的内周壁相配合,进而方便绝缘本体37装入该壳体13内。进一步地,延长部61围设在板体部59的外边缘且沿轴向延伸。例如如图9所示,延长部61为环状。两个延长部61分别为设置于板体部59左侧的第一环形部和设置于板体部59右侧的第二环形部。该第一环形部自板体部59向左延伸。该第二环形部自板体部59向右延伸。如此该两个延长部61能用于引导绝缘本体37装入壳体13内,且有利于绝缘本体37在壳体13内移动。
进一步地,注液通道32设置于板体部59上。具体地,注液通道32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63和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通道65。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一通道63在板体部59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通道65在板体部59上沿上下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通道63具有朝向卷芯组27敞开的第一敞口67。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一通道63的右端敞开形成第一敞口67。壳体13上设置有注液孔71;第二通道65朝向注液孔71敞开。例如如图10所示,第二通道65的上端敞开形成第二敞口69。例如如图17所示,注液孔71设置于壳体13的壳壁上。第二敞口69用于与该注液孔71相正对。如此能通过该注液孔71向第二敞口69内注入锂电池电解液。进一步地,该注液孔71为多个。多个注液孔71与多个密封腔相对应。每个注液孔71用于与对应的密封腔上的第二敞口69相正对。如此能通过该注液孔71向对应的密封腔上的第二敞口69内注入锂电池电解液。最后再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完成注液孔71的密封,至此即完成成品电池的组装过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板体部59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槽73。环槽73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板体部59与壳体13之间的间隙的密封件75。该密封件75例如可以是O型密封圈。例如如图9所示,该环槽73内嵌设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绝缘本体37具有沿轴向相背对的第一表面45和第二表面47。例如如图9所示,绝缘本体37具有面向左侧的第一表面45和面向右侧的第二表面47。进一步地,连接件33包括第一径向延伸段49、第二径向延伸段51、轴向延伸段53、第一连接段55以及第二连接段57。例如如图9所示,轴向延伸段53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径向延伸段49和第二径向延伸段51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一径向延伸段49和第二径向延伸段51分别位于轴向延伸段53的左侧和右侧。第一连接段55以及第二连接段57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如此,第一连接段55与第一径向延伸段49相垂直进而形成折角。第二连接段57与第二径向延伸段51相垂直进而形成折角。第一径向延伸段49与轴向延伸段53相垂直进而形成折角。第二径向延伸段51与轴向延伸段53相垂直进而形成折角。进一步地,轴向延伸段53穿设于贯通孔43内。第一径向延伸段49和第二径向延伸段51分别与第一表面45和第二表面47相贴合。第一连接段55位于第一径向延伸段49背对第一表面45的一侧;第二连接段57位于第二径向延伸段51背对第二表面47的一侧。
进一步地,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二种连接组件35的背面示意图。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二种连接组件35的正面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下面将结合图11至图13介绍第二种连接组件35与第一种连接组件35的具体结构上的不同。板体部59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朝向相邻的卷芯组27敞开的注液通道32。例如如图13所示,该两个注液通道32分别为位于板体部59左侧的第一注液通道和位于板体部59右侧的第二注液通道。该两个注液通道32通过密封件75相隔断。例如如图13所示,该O型密封圈位于第一注液通道和第二注液通道之间。如此可以通过该第一注液通道和第二注液通道分别向板体部59左侧的密封腔和右侧的密封腔注入锂电池电解液。
进一步地,下面将结合图3至图5介绍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卷芯组27相串联的过程。
具体地,卷芯组27具有分别朝向连接组件35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例如如图4所示,卷芯组27的左侧的侧面为第一侧面。卷芯组27的右侧的侧面为第二侧面。进一步地,卷芯组27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77和第二电极79。第一电极77和第二电极79分别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极77。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电极79。进一步地,第一电极77和第二电极79与相邻的连接组件35上的第一连接段55或第二连接段57相焊接。例如如图4所示,从左至右数的第一个卷芯组27的第二电极79与第一连接段55相焊接。从左至右数的第二个卷芯组27的第一电极77与第二连接段57相焊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55和第二连接段57至少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下,第一连接段55和第二连接段57均垂直于第一表面45和第二表面47延伸。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段55和第二连接段57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如此能使得从左至右数的第一个卷芯组27的第二电极79在第一连接段55的展开状态下与第一连接段55相焊接。从左至右数的第二个卷芯组27的第一电极77在第二连接段57的展开状态下与第二连接段57相焊接。在折叠状态下,第一连接段55和第二连接段57均平行于第一表面45和第二表面47延伸,以能缩小相邻的卷芯组27与连接组件35之间的距离。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段55和第二连接段57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也即在图4完成焊接的基础上,将第一连接段55连同第二电极79进行90度折叠。将第二连接段57连同第一电极77进行90度折叠。
进一步地,下面将结合图14至图16介绍第二实施例中三个卷芯组27相串联的过程。
具体地,在图4的基础上,再串联两个并联后的卷芯组27。例如如图15所示,在图4的基础上,在右侧再通过一个连接组件35串联两个并联后的卷芯组27。可通过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的方式,从左至右数的第二个卷芯组27的第二电极79与第一连接段55相焊接。从左至右数的第三个卷芯组27的第一电极77与第二连接段57相焊接。本发明不限定具体的焊接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卷芯组27设置于壳本体14内。端盖上设置有极柱和与极柱相连的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与壳本体14内的卷芯组27电连接;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极柱电连接。例如如图18所示,第一端盖15上设置有第一极柱22。第二端盖17上设置有第二极柱25。第一端盖1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19。第二端盖17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21。第一连接片19的一端与第一极柱22相连,第一连接片19的另一端与壳本体14左端内的卷芯组27的第一电极77相焊接。第二连接片21的一端与第二极柱25相连,第二连接片21的另一端与壳本体14右端内的卷芯组27的第二电极79相焊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片19和第二连接片21至少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下,第一连接片19和第二连接片21均垂直于第一端盖15和第二端盖17延伸。例如如图18所示,第一连接片19和第二连接片21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如此能使得壳本体14左端内的卷芯组27的第一电极77在第一连接片19的展开状态下与第一连接片19相焊接。壳本体14右端内的卷芯组27的第二电极79在第二连接片21的展开状态下与第二连接片21相焊接。在折叠状态下,第一连接片19和第二连接片21均平行于第一端盖15和第二端盖17延伸,以能缩小卷芯组27与端盖之间的距离。例如如图19所示,第二连接片21沿上下方向延伸。也即在图18完成焊接的基础上,将第二连接片21连同第二电极79进行90度折叠。
进一步地,端盖和连接组件35上均开设有防爆阀89,用于保护锂电池。形成成品电池,例如图20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7)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
多个卷芯组,其沿轴向依次排布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卷芯组包括多个相并联的单体卷芯;多个所述单体卷芯沿径向堆叠;
至少一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卷芯组之间,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注入锂电池电解液的注液通道;所述连接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串联相邻所述卷芯组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和所述连接件,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密封配合;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贯通孔内,以使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能分别串联相邻所述卷芯组;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径向延伸的板体部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板体部相对侧的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围设在所述板体部的外边缘且沿轴向延伸;所述注液通道设置于所述板体部上;
所述注液通道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和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具有朝向所述卷芯组敞开的第一敞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第二通道朝向所述注液孔敞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轴向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径向延伸段、第二径向延伸段、轴向延伸段、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所述轴向延伸段穿设于所述贯通孔内;所述第一径向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径向延伸段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径向延伸段背对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径向延伸段背对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组具有分别朝向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卷芯组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组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段或所述第二连接段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至少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均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延伸,以能缩小相邻的所述卷芯组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板体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部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朝向相邻的所述卷芯组敞开的所述注液通道;两个所述注液通道通过所述密封件相隔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纵长延伸的壳本体和盖设在壳本体两端的端盖;所述卷芯组设置于所述壳本体内;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极柱和与所述极柱相连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壳本体内的所述卷芯组电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极柱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88781.6A CN112259858B (zh) | 2020-10-13 | 2020-10-13 | 锂离子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88781.6A CN112259858B (zh) | 2020-10-13 | 2020-10-13 | 锂离子电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59858A CN112259858A (zh) | 2021-01-22 |
CN112259858B true CN112259858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4242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88781.6A Active CN112259858B (zh) | 2020-10-13 | 2020-10-13 | 锂离子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598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41232B (zh) * | 2021-03-01 | 2024-04-12 |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 电芯组件、电池模组及手持式电器设备 |
WO2023173444A1 (zh) * | 2022-03-18 | 2023-09-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8507A (zh) * | 2012-07-24 | 2012-10-17 |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全密封耐腐蚀的焊接一体化锂离子电池 |
EP3343665A1 (en) * | 2016-12-27 | 2018-07-04 |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 Housing of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41853A1 (en) * | 2009-06-05 | 2010-12-09 | K2 Energy Solutions, Inc. | Lithium ion battery pack having cathode and anode current collectors |
US11128005B2 (en) * | 2013-07-30 | 2021-09-21 | Cps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Lithium ion battery with lead acid form factor |
EP3175498B1 (en) * | 2014-07-31 | 2019-01-30 | BYD Company Limited | Battery spacer, electric core protection assembly and power battery |
CN112787048B (zh) * | 2019-10-23 | 2022-08-0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
CN112701412B (zh) * | 2019-10-23 | 2024-08-02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
CN111653721B (zh) * | 2020-06-16 | 2022-06-17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卷芯以及电池 |
-
2020
- 2020-10-13 CN CN202011088781.6A patent/CN1122598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8507A (zh) * | 2012-07-24 | 2012-10-17 |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全密封耐腐蚀的焊接一体化锂离子电池 |
EP3343665A1 (en) * | 2016-12-27 | 2018-07-04 |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 Housing of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59858A (zh) | 2021-0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18174B (zh) |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 |
EP3916891B1 (en) |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equipment | |
CN112259858B (zh) | 锂离子电池 | |
US10615397B2 (en) | Battery design with bussing integral to battery assembly | |
US11437642B2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of the same | |
CN113169401B (zh) |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电动车、储能装置和电动工具 | |
KR102488138B1 (ko) | 각주형 전기화학 셀 | |
CN105390741A (zh) | 支架组件、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装配方法 | |
CN214589019U (zh) | 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113764787B (zh) | 一种电芯组件、电池、电池包及汽车 | |
CN211743218U (zh) | 电池和电动车 | |
CN211743217U (zh) | 电池和电动车 | |
CN218919001U (zh) |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 |
KR20190069875A (ko) | 크러쉬 플레이트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219180722U (zh) | 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214706186U (zh)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 |
WO2021174402A1 (zh) |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电动车、储能装置和电动工具 | |
CN111653721B (zh) | 一种电池卷芯以及电池 | |
CN114709569A (zh) | 一种多电芯锂电池结构 | |
CN112448016A (zh) | 异形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7719860U (zh) | 电池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
CN221508396U (zh) | 电芯模组及电池模组 | |
CN221201361U (zh) | 电池壳体、单体及模组 | |
CN221009017U (zh) | 多极耳电芯及电池 | |
JP7522718B2 (ja) | 二次電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