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7574B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57574B CN112257574B CN202011128920.3A CN202011128920A CN112257574B CN 112257574 B CN112257574 B CN 112257574B CN 202011128920 A CN202011128920 A CN 202011128920A CN 112257574 B CN112257574 B CN 1122575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electrode
- display
-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111 Fine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06 photo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TYHJXGDMRRJCRY-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tin(4+) Chemical compound [O-2].[Zn+2].[Sn+4].[In+3] TYHJXGDMRRJCR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基板可用于实现全屏指纹识别。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开;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屏蔽走线,所述屏蔽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且所述屏蔽走线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显示基板的制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显示设备(例如:手机等)绝大多数采用指纹识别技术完成开机解锁、身份认证、消费支付等功能。指纹识别的主流技术为在屏幕背面或正面的非显示区域贴合独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但在追求最大的屏占比的全面屏产品时代,将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于显示屏内、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更迎合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可用于实现全屏指纹识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开;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屏蔽走线,所述屏蔽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且所述屏蔽走线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屏蔽走线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侧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屏蔽走线互不相连;
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3μm。
可选的,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屏蔽走线和所述第三电极同层设置、且互相绝缘。
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错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
沿第一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所述屏蔽走线均相连,沿所述第一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三电极均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对角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非垂直相交。
可选的,沿第二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所述屏蔽走线均互不相连,沿所述第二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三电极均互不相连;其中,所述第二对角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对角线方向相交、且与所述第一方向非垂直相交。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第四电极和绝缘层;
其中,所述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四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屏蔽走线互相绝缘;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四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三电极、所述屏蔽走线和所述第一电极。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平坦部覆盖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平坦部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平坦部,所述第二平坦部覆盖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平坦部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平坦部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同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三个或者四个不同发光颜色的子像素。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基板。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开;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屏蔽走线,所述屏蔽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且所述屏蔽走线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开;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屏蔽走线,所述屏蔽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且所述屏蔽走线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这样,一方面将指纹识别单元与显示单元集成在一起,可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另一方面,指纹识别单元的屏蔽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且屏蔽走线与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那么,屏蔽走线可以将相邻指纹识别单元中第一电极之间的串扰信号导出,从而有效减轻相邻指纹识别单元中第一电极之间的互容串扰现象,进而提高指纹检测精度;同时,还能屏蔽显示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进而减轻显示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之间的信号干扰问题,进一步提升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CC’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仅为了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指纹识别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开;参考图1所示,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1和屏蔽走线2,屏蔽走线2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第一电极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且屏蔽走线与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
上述指纹识别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是指:指纹识别单元沿垂直于衬底方向在衬底上的投影;另外,上述显示单元、屏蔽走线、第一电极分别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含义与此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对于多个显示单元的排布方式不做限定,示例的,多个显示单元可以呈阵列排布。这里对于多个指纹识别单元的排布方式不做限定,示例的,任意相邻两个显示单元之间均设置指纹识别单元,或者,部分相邻两个显示单元之间设置指纹识别单元。图1以多个显示单元呈阵列排布、任意相邻两个显示单元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指纹识别单元为例进行绘示。
上述子像素可以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或者蓝色子像素中的任一种。显示单元可以同时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或者蓝色子像素三种子像素;当然,也可以仅包括一种子像素,例如:仅包括多个红色子像素,或者仅包括多个绿色子像素,或者仅包括多个蓝色子像素。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要求确定。
上述指纹识别单元采用容式指纹识别技术,容式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对比指纹“谷”、“脊”的电容差异,实现指纹成像,并完成指纹识别。相关技术中,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成本高,工艺复杂;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设计复杂,且杂散光影响指纹成像清晰度。与这两种技术相比,容式指纹识别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更为广泛。
上述屏蔽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是指:屏蔽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围绕部分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或者,屏蔽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围绕全部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图1中以屏蔽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2围绕全部第一电极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为例进行绘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指纹识别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开;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屏蔽走线,屏蔽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且屏蔽走线与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这样,一方面将指纹识别单元与显示单元集成在一起,可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另一方面,指纹识别单元的屏蔽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且屏蔽走线与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那么,屏蔽走线可以将相邻指纹识别单元中第一电极之间的串扰信号导出,从而有效减轻相邻指纹识别单元中第一电极之间的互容串扰现象,进而提高指纹检测精度;同时,还能屏蔽显示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进而减轻显示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之间的信号干扰问题,进一步提升显示品质。
可选的,为了简化结构,降低制作成本,参考图2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10以及位于衬底10之上的像素界定层18,像素界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图2未标记)和多个第二开口(图2未标记)。
参考图2所示,指纹识别单元中,第一电极1位于第一开口内、且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EE1位于第一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EE2以内;屏蔽走线2位于像素界定层18远离衬底10的一侧、且至少覆盖第一开口的部分侧壁;第一电极1和屏蔽走线2互不相连。
上述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是指第一电极沿垂直于衬底方向在衬底上的投影,其它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含义与此类似,后续不再说明。
上述屏蔽走线至少覆盖第一开口的部分侧壁是指:屏蔽走线覆盖第一开口的部分侧壁,由于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开口内,此时,屏蔽走线围绕部分第一电极;或者,屏蔽走线覆盖第一开口的全部侧壁,由于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开口内,此时,屏蔽走线围绕全部第一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口可以包括相对的顶端和底端,顶端相较于底端,远离衬底;参考图1所示,上述第一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是指该第一开口的底端在衬底上正投影EE2。另外,第一开口的顶端在衬底上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在衬底上正投影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定,需要根据第一开口的形状确定。示例的,参考图1所示,若第一开口沿垂直于衬底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倒梯形,则第一开口的底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开口的顶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此时,第一电极在衬底上正投影位于第一开口的顶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当然,若第一开口的顶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开口的底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则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的顶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或者至少部分交叠。
上述第一电极和屏蔽走线互不相连,以避免相互短路,影响检测效果。
参考图2所示,子像素包括第二电极17,第二电极17位于像素界定层18靠近衬底10的一侧;第二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FF1位于第二电极17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FF2以内;其中,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17同层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同层设置的结构采用相同的填充图案绘示。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开口可以包括相对的顶端和底端,顶端相较于底端,远离衬底;参考图1所示,上述第二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是指该第一开口的底端在衬底上正投影FF1。另外,第二开口的顶端在衬底上正投影与第二电极在衬底上正投影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定,需要根据第二开口的形状确定。示例的,参考图1所示,若第二开口沿垂直于衬底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倒梯形,则第二开口的底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开口的顶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此时,第二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开口的顶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上述第二电极可以是阳极,或者,还可以是阴极,这里不做限定。
上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层设置是指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作。一次构图工艺是指经过一次成膜和光刻形成所需要的层结构的工艺。一次构图工艺包括成膜、曝光、显影、刻蚀和剥离等工艺。
为了避免屏蔽走线和第一电极相接触,防止两者发生短路,第一电极与第一开口的侧壁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若距离过大,会影响开口率;若距离过小,起不到防短路的作用,可选的,第一电极与第一开口的侧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3μm。示例的,参考图2所示,第一电极1与第一开口的侧壁之间的距离d可以是1μm、2μm、3μm。
可选的,为了减少构图工艺次数,降低制作成本,参考图2所示,子像素还包括第三电极20,第三电极20位于像素界定层18远离衬底10的一侧、且覆盖第二开口;屏蔽走线2和第三电极20同层设置、且互相绝缘。
上述第三电极可以是阳极,此时,第二电极可以是阴极;或者,还可以是阴极,此时,第二电极可以是阳极,这里不做限定。
参考图2所示,上述子像素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电极17和第三电极20之间的有机发光功能层19,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有机发光功能层可以形成发光单元,有机发光功能层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去除第一开口内的有机发光功能层后,参考图2所示,第一开口的内壁上还可能残留部分有机发光功能层19,该残留部分可以再次去除,也可以保留,这里不做限定。
上述屏蔽走线和第三电极同层设置是指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作,一次构图工艺的含义参考前述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对于屏蔽走线和第三电极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定,示例的,参考图2所示,该屏蔽走线20和第三电极2可以互不相连,两者之间可以设置绝缘材料以保证互相绝缘。
可选的,为了简化设计、降低制作难度,参考图1所示,显示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错排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相交。
参考图1所示,沿第一对角线方向(图1为OY方向)排布的各排指纹识别单元的屏蔽走线均相连,沿第一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显示单元的第三电极均相连;其中,第一对角线方向(图1为OY方向)与第一方向(图1为OB方向)非垂直相交。
显示基板一般设置为矩形,那么第一方向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OB方向(即显示基板的长边方向),此时,第二方向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OA方向(即显示基板的短边方向)。或者,第一方向还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OA方向(即显示基板的短边方向),此时,第二方向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OB方向(即显示基板的长边方向),这里不做限定。图1以第一方向为OB方向、第二方向为OA方向为例进行绘示。
上述第一对角线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不做限定,示例的,该夹角可以是40°、45°、50°、60°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第一对角线方向与第一方向非垂直相交,则第一对角线方向与第二方向非垂直相交。图1以OY方向为第一对角线方向为例进行绘示。
参考图1所示,以沿OY方向排布且标有a的一排指纹识别单元为例说明,该排中,所有指纹识别单元的屏蔽走线均相连。同时,以沿OY方向且标有b的一排显示单元为例说明,该排中,所有显示单元的第三电极均相连(图1中未体现)。图1中,以显示基板包括4行4列交错排布的显示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为例进行绘示。
进一步可选的,为了进一步降低版图设计难度,沿第二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指纹识别单元的屏蔽走线均互不相连,沿第二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显示单元的第三电极均互不相连;其中,第二对角线方向与第一对角线方向相交、且与第一方向非垂直相交。
上述第二对角线方向与第一对角线方向的夹角不做限定,示例的,该夹角可以是40°、45°、50°、60°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第一对角线方向与第一方向非垂直相交,第二对角线方向与第一对角线方向相交,则第二对角线方向与第二方向非垂直相交。图1以OX方向为第二对角线方向为例进行绘示。
参考图1所示,以沿OX方向排布的分别依次标有a2、a1、a、a3的一排指纹识别单元为例说明,该排中,所有指纹识别单元的屏蔽走线均互不相连,则相邻指纹识别单元的屏蔽走线之间存在空隙;这样,沿OY方向排布的各排显示单元中,相邻显示单元的第三电极可以穿过该空隙直接相连,无需采用其它复杂的连接方式,更有利于简化设计。
参考图1所示,以沿OX方向排布的分别依次标有b1、b、b2的一排显示单元为例说明,该排中,所有显示单元的第三电极均互不相连,则相邻显示单元的第三电极之间存在空隙;这样,沿OX方向排布的各排指纹识别单元中,相邻指纹识别单元的屏蔽走线可以穿过该空隙直接相连,无需采用其它复杂的连接方式,更有利于简化设计。
可选的,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第四电极和绝缘层;其中,参考图2所示,第四电极22设置在第一电极远离衬底的一侧,且第四电极2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EE3位于第一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EE2以内;第四电极与屏蔽走线互相绝缘;绝缘层23位于第四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
上述第一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含义参考前述说明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对于第四电极和第一电极的位置关系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2所示,第四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EE3可以位于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EE2以内;或者,第四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和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或者,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四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另外,第四电极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靠近衬底的一侧。图2以第四电极22设置在第一电极1远离衬底10的一侧为例进行绘示,该结构能够提供第一开口的利用率,无需增加显示基板的厚度。
上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四电极,属于互容式指纹识别结构。第一电极、第四电极和绝缘层可以形成电容。当然,上述指纹识别单元还可以仅包括第一电极,从而形成自容式指纹识别结构。互容式指纹识别原理和自容式指纹识别原理可以参考相关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参考图2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封装层21,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子像素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
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位于第一电极靠近衬底的一侧、且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第二电极靠近衬底的一侧、且与第二电极电连接;封装层覆盖第三电极、屏蔽走线和第一电极。
上述封装层可以仅包括一层,也可以包括多层,这里不做限定。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了便于制作,多选择前者。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可以均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例如:IGZO(Indium GalliumZinc Oxide,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ITZO(Indium Tin Zinc Oxide,铟锡锌氧化物)、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薄膜晶体管;或者,还可以均为LTPS(Low Temperature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参考图2所示,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10上的有源层111、栅绝缘层14、栅极112、层间介质层15和源漏极(图2中源极标记为114、漏极标记为113),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结构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另外,为了减少构图次数,降低制作成本,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1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121可以同层设置;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112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122可以同层设置;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114、漏极113,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124、漏极123可以同层设置。
上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用于向第一电极提供驱动电压,以实现指纹识别;第二薄膜晶体管用于向第二电极提供驱动电压,以实现显示。
进一步可选的,为了保护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第一平坦部,第一平坦部覆盖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电极通过第一平坦部的过孔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平坦部,第二平坦部覆盖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电极通过第二平坦部的过孔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其中,第一平坦部和第二平坦部同层设置。
当然,参考图2所示,上述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缓冲层13,该缓冲层位于有源层和衬底之间。
为了保证指纹识别单元的密度,以提高指纹识别效果;同时,尽可能减轻对显示基板的分辨率的影响,可选的,上述显示单元可以包括三个或者四个不同发光颜色的子像素。
示例的,三个不同发光颜色的子像素可以包括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和蓝色(B)子像素;此时,一个显示单元形成一个像素。参考图1所示,红色子像素可以包括一个红色发光单元32,绿色子像素可以包括两个绿色发光单元33,蓝色子像素可以包括一个蓝色发光单元3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蓝色红色绿色三种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依次增大,因此图1中,蓝色发光单元31、红色发光单元32和绿色发光单元33的面积依次减小。四个不同发光颜色的子像素可以包括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蓝色(B)子像素和黄色(Y)子像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该显示装置可以是刚性的触控显示装置,也可以是柔性的触控显示装置(即可弯曲、可折叠),这里不做限定。同时,其类型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还可以是Micro LED触控显示装置或者Mini LED触控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该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全屏指纹识别,同时具有指纹检测精度高、显示品质优良等特点。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01、提供衬底。
S02、在衬底上形成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其中,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指纹识别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开;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屏蔽走线,屏蔽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且屏蔽走线与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
下面以图2所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为例,具体说明其制作方法。该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0、提供衬底10。
S101、在衬底10上形成缓冲层13。
S102、在缓冲层13上依次形成有源层、栅绝缘层14、栅金属层、层间介质层15、源漏金属层,从而形成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和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栅金属层包括多个栅极,源漏金属层包括多个源极和多个漏极。
S103、形成覆盖源漏金属层的平坦层16;其中,平坦层包括多个第一平坦部和多个第二平坦部。
S104、在平坦层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1和多个第二电极17;其中,第一电极1通过贯穿第一平坦部的过孔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113电连接,第二电极17通过贯穿第二平坦部的过孔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123电连接,这里第一电极可用作阳极。
S105、形成像素界定层19;像素界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第一电极1位于第一开口内、且在衬底上的正投影EE1位于第一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EE2以内,第二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FF1位于第二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FF2以内。
这里,像素界定层中第一开口的开孔尺寸可以比第一电极的尺寸大1-3μm。
S106、形成覆盖第二开口的有机发光功能层19。
S107、形成绝缘层23和第四电极22,其中,第四电极22设置在第一电极远离衬底的一侧,且第四电极2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EE3位于第一开口在衬底上的正投影EE2以内;绝缘层23位于第四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
S108、形成多个第三电极20和多条屏蔽走线2;第三电极覆盖第二开口,屏蔽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且与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这里,第三电极可用作阴极。屏蔽走线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四电极互不相连。
具体的,可以先形成导电薄膜,然后采用FMM(Fine Metal Mask,精细金属掩模板)或者普通掩膜板对导电薄膜图案化,从而得到第三电极和屏蔽走线。这样,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作第三电极和屏蔽走线,可以有效减少构图工艺次数,降低制作成本。
S109、形成封装层21,该封装层21覆盖第三电极20、屏蔽走线2、第四电极22和第一电极1,以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
通过上述方法形成的显示基板中,一方面将指纹识别单元与显示单元集成在一起,可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另一方面,指纹识别单元的屏蔽走线至少围绕部分第一电极、且与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那么,屏蔽走线可以将相邻指纹识别单元中第一电极之间的串扰信号导出,从而有效减轻相邻指纹识别单元中第一电极之间的互容串扰现象,进而提高指纹检测精度;同时,还能屏蔽显示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进而减轻显示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之间的信号干扰问题,进一步提升显示品质。该制作方法简单易实现、可操作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开;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屏蔽走线,所述屏蔽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且所述屏蔽走线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屏蔽走线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侧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屏蔽走线互不相连;
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3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屏蔽走线和所述第三电极同层设置、且互相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错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
沿第一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所述屏蔽走线均相连,沿所述第一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三电极均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对角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非垂直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沿第二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所述屏蔽走线均互不相连,沿所述第二对角线方向排布的各排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三电极均互不相连;其中,所述第二对角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对角线方向相交、且与所述第一方向非垂直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第四电极和绝缘层;
其中,所述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四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屏蔽走线互相绝缘;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四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三电极、所述屏蔽走线和所述第一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还包括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平坦部覆盖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平坦部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平坦部,所述第二平坦部覆盖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平坦部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平坦部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同层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三个或者四个不同发光颜色的子像素。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间隔开;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屏蔽走线,所述屏蔽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围绕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且所述屏蔽走线与所述显示基板的接地端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28920.3A CN112257574B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US17/347,970 US11527098B2 (en) | 2020-10-20 | 2021-06-15 | Displaying base plat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ing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28920.3A CN112257574B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57574A CN112257574A (zh) | 2021-01-22 |
CN112257574B true CN112257574B (zh) | 2024-05-07 |
Family
ID=7424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28920.3A Active CN112257574B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27098B2 (zh) |
CN (1) | CN112257574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537311U (zh) * | 2016-10-26 | 2017-02-21 | J-Metrics Technology Co Ltd | 指紋感測封裝模組 |
CN209297323U (zh) * | 2019-01-09 | 2019-08-23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模组及显示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0609B (zh) * | 2013-10-11 | 2017-07-04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元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KR20210010681A (ko) * | 2019-07-17 | 2021-01-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계 발광 장치 |
KR20210133363A (ko) * | 2020-04-28 | 2021-11-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지문 센서와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
-
2020
- 2020-10-20 CN CN202011128920.3A patent/CN112257574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15 US US17/347,970 patent/US1152709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537311U (zh) * | 2016-10-26 | 2017-02-21 | J-Metrics Technology Co Ltd | 指紋感測封裝模組 |
CN209297323U (zh) * | 2019-01-09 | 2019-08-23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模组及显示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121835A1 (en) | 2022-04-21 |
CN112257574A (zh) | 2021-01-22 |
US11527098B2 (en) | 2022-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399079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20406875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180197924A1 (en) |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sensor | |
CN210429887U (zh) | 显示基板及其显示装置 | |
US8901549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touch display panel | |
CN112905055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US10996781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789573B2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 |
US20240282781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2257574B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4094030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CN114253419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5802835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883793B (zh) |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
US20220328597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5347131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30165072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298482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20240164156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40224641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30359300A1 (en) |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US20230263021A1 (en) | Display Module, Display, and Terminal | |
CN117042512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86247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8695681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