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4220A - 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加湿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加湿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54220A CN112254220A CN202010911354.7A CN202010911354A CN112254220A CN 112254220 A CN112254220 A CN 112254220A CN 202010911354 A CN202010911354 A CN 202010911354A CN 112254220 A CN112254220 A CN 1122542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tank
- valve body
- liquid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加湿控制系统,所述室内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器;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由所述接水盘承接自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液体;水箱,连接有第一管体,且所述第一管体连接于所述接水盘;加湿装置,连接有第二管体,且所述第二管体连接到所述水箱,以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混合到所述风道内的气流中;水位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通过本发明的加湿控制系统使得室内空调器可随时进行加湿、洁净加湿和节能加湿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空调器及加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带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在加湿功能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种加湿空调器,采用自来水加湿,导致加湿用水严重浪费;另一种加湿空调器,收集空调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再次利用,进行加湿,但是空调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量有限,无法支持空调器的加湿工作;另外空调器长期不加湿,多余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变质产生异味,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加湿控制系统,所述室内空调器包括壳体、水箱、加湿装置和水位监测装置,用于为用户提供加湿功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净水箱,净水箱,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上,以限制由所述水箱流向所述加湿装置的液体内的杂质,当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预设高度时,开启所述第三阀体并控制所述加湿装置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经所述净水箱混合到所述风道内的气流中,以实现洁净加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水位监测装置、供液单元和所述接水盘,所述水位监测装置能够实时地监测水箱内的水位高度,当监测到水箱内水位不足时,可开启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并控制所述水泵或开启第六阀体将所述接水盘或所述供液单元的液体输送液体到所述水箱内,实现了及时供水。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水位监测装置及排液单元,当监测到水箱内水位过长时间不变时,开启第二阀体、所述第四阀体和所述第五阀体,将多余水分排出,避免了空调器内产生异味,工作过程中异味随气流排出,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加湿控制系统,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低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并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接水盘的液体输送到所述水箱内;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高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五阀体并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体运输到所述排液单元,直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等于所述预设高度,保证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的水位处于一恒定值。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所述室内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器;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由所述接水盘承接自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液体;水箱,连接有第一管体,且所述第一管体连接于所述接水盘;加湿装置,连接有第二管体,且所述第二管体连接到所述水箱,以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混合到所述风道内的气流中;水位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排液单元,连接到所述第一管体并在所述第一管体上形成有连接部,以将所述水箱内或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体排出至所述壳体外部;供液单元,连接于所述水箱,以补充液体到所述水箱。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净水箱,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上,以限制由所述水箱流向所述加湿装置的液体内的杂质,且所述净水箱连接到所述第一管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进风部,连通于所述风道的一端;出风部,连通于所述风道的另一端;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引导所述壳体的外部的气流由所述进风部经过所述风道且由所述出风部流出。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且所述水泵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水盘之间,以运输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体到所述水箱内或所述排液单元。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加湿控制系统,所述加湿控制系统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室内空调器中,所述加湿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上,且所述第一阀体位于所述水泵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第二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上,且所述第二阀体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水箱之间;第三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上,且所述第三阀体位于所述净水箱和所述水箱之间;第四阀体,设置于所述净水箱和所述第一管体之间;第五阀体,设置于所述排液单元;第六阀体,设置于所述供液单元;控制器,所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第四阀体、第五阀体、第六阀体、水位监测装置和所述水泵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三阀体并控制所述加湿装置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混合到所述风道内的气流中。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位高度低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并控制所述水泵或开启第六阀体将所述接水盘或所述供液单元的液体输送液体到所述水箱内,直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三阀体并控制所述加湿装置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混合到所述风道内的气流中。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低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并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接水盘的液体输送到所述水箱内;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五阀体并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体运输到所述排液单元,直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等于所述预设高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若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发生变化,开启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四阀体和所述第五阀体,由所述排液单元排出所述水箱和所述净水箱内的液体到所述壳体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室内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加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气流在风道中的流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液体在室内空调器中的流向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液体在室内空调器中的流向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液体在室内空调器中的流向示意图之一;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液体在室内空调器中的流向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液体在室内空调器中的流向示意图之一;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液体在室内空调器中的流向示意图之一。
图中,
100、壳体;110、热交换器;120、风机;130、接水盘;140、进风部;150、出风部;
200、水箱;210、第一管体;
300、加湿装置;310、电磁阀;
400、第二管体;
500、排液单元;510、第五阀体;
600、供液单元;610、第六阀体;
700、水泵;
800、净水箱;
910、第一阀体;920、第二阀体;930、第三阀体;940、第四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110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110,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110和室外热交换器110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110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110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热交换器110包括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和热交换鳍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壳体100包括至少部分打开的前表面、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且设有安装板的后表面、限定底部构造的底表面、设置在底表面的两侧的侧表面、以及限定顶部外观的顶表面。
前表面的打开部分的前方处设有前面板,前面板限定室内单元的前外观。
安装板联接到后表面。安装板中可限定联接到壁的安装孔。例如,安装板可以联接到壁上,且壳体100可设置为安装在安装板上。
壳体100可以是在分离式空调的情况下设置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壳体100,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的情况下的空调的自身壳体100。而且,在广义上,前面板可被理解为壳体100的一个部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壳体100内形成有风道,且壳体100上设置有进风部140和出风部150,热交换器110。
风道设置在壳体100内,且风道连通于进风部140,且风道连通于出风部150。
风道用于将进风部140和出风部150贯通,用于为吸入的气流提供通道,到达热交换器110,经热交换器110处理后,通过出风部150排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壳体100中安装有风机120,风机120包括风扇和连接于风扇的驱动电机。
风扇可呈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叶片的形状。而且,风扇在壳体100中沿左右方向延伸。此处,风扇的轴向可以是左右方向。
驱动电机联接到风扇的一侧。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转动以便向风扇提供旋转力。而且,风扇的另一侧可以被支撑在壳体100内部,风扇用于引导处理后的气流由进风部140进入到两个风道内并分别由出风部150排出壳体100,避免气流的堆积,出现乱流,影响制冷或制热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壳体100内设置有接水装置。
接水盘130设置在热交换器110的下部,接水盘130的底部与壳体100连接,由接水盘130承接自热交换器110流下的液体。
具体的接水盘130用于实现接水导流功能,并能配合水泵700、第一管路、水泵700、第一单向排水阀和第二单向排水阀,将冷凝水提供给水箱200,对冷凝水进行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壳体100内设置有水箱200,水箱200可呈漏斗状,且水箱200上连接有第一管体210,第一管体210连接于接水盘130,水箱200上还连接有供液单元600。
水箱200作为加湿水源用于存储液体,同时水箱200可通过供液单元600和接水盘130来补充液体,可实现及时补充水源,且实现了利用接水盘130内冷凝水的目的,节约了水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5,壳体100内还设置有加湿装置300,加湿装置300上连接有第二管体400,且第二管体400连接到水箱200。
加湿装置300用于将水箱200内的液体混合到风道内的气流中,进而完成加湿工作。
加湿装置300位于壳体100内,且加湿装置300设置在出风部150的一侧;第二管体400上设置有电磁阀310,且电磁阀310位于加湿装置300和净水箱800之间,以实现调节第二管体400内的液体压力,便于加湿装置300将第二管体400内的液体混合到风道内的气流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水位监测装置,设置在水箱200内部。
水位监测装置用于确定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室内空调器还包括排液单元500,排液单元500为一连接都爱第一管体210的液体管,且在液体管上设置有第五阀体510。
排液单元500用于将水箱200内或接水盘130内的液体排出至壳体100外部,防止出现水箱200内的液体长期未变化,或水箱200内液体充足且接水盘130内的液体不能及时利用的情况;第五阀体510根据水箱200内水位的变化情况,可随时开启将水箱200、净水箱800和接水盘130内的液体排出到壳体100外部。
排液单元500连接到第一管体210并在第一管体210上形成有连接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室内空调器还包括供液单元600,供液单元600为一连接到水箱200的液体管,且在液体管上还设置有第六阀体610,且液体管连接到外部水源。
供液单元600用于补充液体到水箱200,在第六阀体610开启的状态下,液体管可将外部水源运输到水箱200内,以实现及时充足补充液体到水箱200内。
供液单元600连接于水箱200,且供液单元600连通于外部水源。例如,外部水源可以是自来水管或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室内空调器还包括水泵700,水泵700为一泵体。
水泵700设置或连接到第一管体210,且水泵700位于连接部与接水盘130之间。
水泵700为接水盘130内的液体运输到室内空调器的其他部件提供了动力源,例如,水泵700用于运输接水盘130内的液体到水箱200内或排液单元500,
具体的,水泵700用于在室内空调器加湿状态且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抽取接水盘130内的冷凝水,为水箱200提供用水;在非加湿状态且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高于预设高度时,抽取接水盘130内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单元将接水盘130内的冷凝水排到壳体100外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室内空调器还包括净水箱800。
净水箱800用于限制或过滤由水箱200流向加湿装置300的液体内的杂质,提升了加湿装置300混合到风道气流中的液体的洁净程度,保证了用户的健康体验。
净水箱800设置于或连接到第二管体400上,且净水箱800连接到第一管体21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湿控制系统,该加湿控制系统应用于上述的室内空调器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加湿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阀体910,第一阀体910为一单向排水阀。
通过第一阀体910的开启或关闭可连通或切断接水盘130内的液体流向第一管体210的流动路径;且第一阀体910为一单向排水阀可限制第一管体210内的液体回流到接水盘130内,以造成接水盘130液体溢出到壳体100内部而使得室内空调器的部件损坏。
第一阀体910设置或连接到第一管体210上,且第一阀体910位于水泵700和连接部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加湿控制系统包括第二阀体920。
第二阀体920的开启或关闭可连通或切断接水盘130内液体流向第一管体210或水箱200内的液体流向第一管体210的流动路径;第二阀体920为一双向排水阀,可使得水箱200内的液体由第一管体210流出或由第一管体210流入到水箱200。
第二阀体920设置于第一管体210上,且第二阀体920位于连接部和水箱200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加湿控制系统包括第三阀体930。
第三阀体930的开启或关闭可连通或切断水箱200内液体流向第二管体400的流动路径;第三阀体930为一单向排水阀,避免了进入到净水箱800内的液体回流到水箱200内。
第三阀体930设置于第二管体400上,且第三阀体930位于净水箱800和水箱200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加湿控制系统包括第四阀体940,第四阀体940为一单向排水阀。
第四阀体940开启或关闭可连通或切断净水箱800内液体流向第一管体210的流动路径;第四阀体940可避免第一管体210内的液体回流到净水箱800内而引起加湿装置300混合到气流中的液体不洁净的问题。
第四阀体940设置于净水箱800和第一管体210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加湿控制系统包括第五阀体510,第五阀体510为一单向排水阀。
第五阀体510的开启或关闭可连通或切断净水箱800或水箱200的内液体流向壳体100外部的流动路径;第五阀体510能够防止液体管内残留的液体回流,并防止外部液体通过液体管进入到第一管体210内。
第五阀体510设置于排液单元50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加湿控制系统包括第六阀体610,第六阀体610为一单向排水阀。
第六阀体610的开启或关闭可连通或切断外部液体流向水箱200的流动路径;第六阀体610避免了水箱200内的液体回流到供液单元600。
第六阀体610设置于供液单元60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
第一阀体910、第二阀体920、第三阀体930、第四阀体940、第五阀体510、第六阀体610、水位监测装置和水泵700通过导线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若室内空调器处于加湿状态且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预设高度,开启第三阀体930并控制加湿装置300将水箱200内的液体混合到风道内的气流中。
参照图6,即在室内空调器在加湿运行状态下,当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高于或等于预设高度时,开启第三阀体930,则水箱200内的液体经过净水箱800的净化,由电磁阀310将净水箱800内的液体压入到加湿装置300内且由加湿装置300将该液体混合到风道的气流中,实现了室内空调器的加湿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若室内空调器处于加湿状态且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开启第一阀体910和第二阀体920并控制水泵700或开启第六阀体610将接水盘130或供液单元600的液体输送到水箱200内,直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预设高度,开启第三阀体930并控制加湿装置300将水箱200内的液体混合到风道内的气流中。
参照图7,即在室内空调器在加湿运行状态下,当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开启第一阀体910和第二阀体920并控制水泵700将接水盘130液体输送到水箱200内,直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高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后,开启第三阀体930,则水箱200内的液体经过净水箱800的净化,由电磁阀310将净水箱800内的液体压入到加湿装置300内且由加湿装置300将该液体混合到风道的气流中,实现了室内空调器的加湿功能,同时有效利用了接水盘130内的液体,保证了室内空调器的节水节能性。
参照图8,在室内空调器在加湿运行状态下,当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或开启第六阀体610,供液单元600的液体输送到水箱200内,直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高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后,开启第三阀体930,则水箱200内的液体经过净水箱800的净化,由电磁阀310将净水箱800内的液体压入到加湿装置300内且由加湿装置300将该液体混合到风道的气流中,实现了室内空调器的加湿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若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开启第一阀体910和第二阀体920并控制水泵700将接水盘130的液体输送到水箱200内;若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预设高度,开启第一阀体910和第五阀体510并控制水泵700将接水盘130内的液体运输到排液单元500,直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等于预设高度。
参照图9,即室内空调器在非加湿运行状态下,当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则开启第一阀体910和第二阀体920并控制水泵700将接水盘130的液体输送到水箱200内,直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等于预设高度;
参照图10,当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高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开启第一阀体910和第五阀体510并控制水泵700将接水盘130内的液体运输到排液单元500,直到水箱200内的水位高度等于预设高度,可实现室内空调器在非加湿运行状态下时,水箱200内的液体的水位高度处于一恒定值,保证了的当室内空调器由非加湿状态转化为加湿状态时,水箱200内具有充足的液体供加湿装置300工作,实现了室内空调器随时加湿的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若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发生变化,开启第二阀体920、第四阀体940和第五阀体510,由排液单元500排出水箱200和净水箱800内的液体到壳体100外部。
参照图11,即当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200内的水位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发生变化,开启第二阀体920、第四阀体940和第五阀体510,由排液单元500排出水箱200和净水箱800内的液体到壳体100外部,避免了水箱200和净水箱800内的液体由于存储的时间过长而导致变质,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构思,由于增设了净水箱,净水箱,设置于第二管体上,以限制由水箱流向加湿装置的液体内的杂质,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加湿状态且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预设高度时,开启第三阀体并控制加湿装置将水箱内的液体经净水箱混合到风道内的气流中,所以实现了室内空调器的洁净加湿,保证了用户健康。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构思,由于增设了水位监测装置、供液单元和接水盘,水位监测装置能够实时地监测水箱内的水位高度,当监测到水箱内水位不足时,可开启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并控制水泵或开启第六阀体将接水盘或供液单元的液体输送液体到水箱内,所以实现了室内空调器可及时进行供水,且有效利用了接水盘的液体进行加湿,提升了室内空调器的节水节能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构思,由于增设了水位监测装置及排液单元,当监测到水箱内水位过长时间不变时,开启第二阀体、第四阀体和第五阀体,将多余水分排出,所以避免了空调器内产生异味,工作过程中异味随气流排出,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构思,由于改进了加湿控制系统,若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开启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并控制水泵将接水盘的液体输送到水箱内;若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高于预设高度,开启第一阀体和第五阀体并控制水泵将接水盘内的液体运输到排液单元,直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等于预设高度,所以保证了水箱内的液体的水位处于一恒定值,进而保证了室内空调器可随时由非加湿状态转化为加湿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器;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由所述接水盘承接自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液体;
水箱,连接有第一管体,且所述第一管体连接于所述接水盘;
加湿装置,连接有第二管体,且所述第二管体连接到所述水箱,以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混合到所述风道内的气流中;
水位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液单元,连接到所述第一管体并在所述第一管体上形成有连接部,以将所述水箱内或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体排出至所述壳体外部;
供液单元,连接于所述水箱,以补充液体到所述水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净水箱,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上,以限制由所述水箱流向所述加湿装置的液体内的杂质,且所述净水箱连接到所述第一管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风部,连通于所述风道的一端;
出风部,连通于所述风道的另一端;
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引导所述壳体的外部的气流由所述进风部经过所述风道且由所述出风部流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且所述水泵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水盘之间,以运输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体到所述水箱内或所述排液单元。
6.一种加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室内空调器中,所述加湿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上,且所述第一阀体位于所述水泵和所述连接部之间;
第二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上,且所述第二阀体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水箱之间;
第三阀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上,且所述第三阀体位于所述净水箱和所述水箱之间;
第四阀体,设置于所述净水箱和所述第一管体之间;
第五阀体,设置于所述排液单元;
第六阀体,设置于所述供液单元;
控制器,所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第四阀体、第五阀体、第六阀体、水位监测装置和所述水泵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三阀体并控制所述加湿装置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混合到所述风道内的气流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位高度低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并控制所述水泵或开启第六阀体将所述接水盘或所述供液单元的液体输送到所述水箱内,直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三阀体并控制所述加湿装置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混合到所述风道内的气流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低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并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接水盘的液体输送到所述水箱内;
若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非加湿状态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不低于所述预设高度,开启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五阀体并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体运输到所述排液单元,直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高度等于所述预设高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水箱内的水位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发生变化,开启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四阀体和所述第五阀体,由所述排液单元排出所述水箱和所述净水箱内的液体到所述壳体外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11354.7A CN112254220A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加湿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11354.7A CN112254220A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加湿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54220A true CN112254220A (zh) | 2021-01-22 |
Family
ID=74224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11354.7A Pending CN112254220A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加湿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5422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75331A (zh) * | 2021-03-12 | 2021-09-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水盘组件、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56949A (ja) * | 1986-12-22 | 1988-06-30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除湿機 |
CN105020828A (zh) * | 2014-04-18 | 2015-11-0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加湿装置、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加湿方法 |
-
2020
- 2020-09-02 CN CN202010911354.7A patent/CN11225422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56949A (ja) * | 1986-12-22 | 1988-06-30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除湿機 |
CN105020828A (zh) * | 2014-04-18 | 2015-11-0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加湿装置、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加湿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75331A (zh) * | 2021-03-12 | 2021-09-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水盘组件、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47937B (zh) | 用以控制冷凍系統之系統及方法 | |
CN100501252C (zh) | 一种移动式空调 | |
CN213395597U (zh) | 一种空调器 | |
EP1930663A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12378004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14992799A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112254220A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及加湿控制系统 | |
CN112797518A (zh) | 空调冰箱组件和空调冰箱一体机 | |
CN205425372U (zh) | 一种空调 | |
JP2007170684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217004689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控制系统 | |
CN216346773U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21506243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3480420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107238190A (zh) | 一种空调 | |
CN112665053A (zh) | 供冷系统 | |
CN216693783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05351531U (zh) | 换气空调器 | |
CN216693784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580884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KR100871116B1 (ko) | 히트 펌프를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냉난방기 | |
CN215929754U (zh) | 一种带水蒸发冷却的全新风直膨机组 | |
CN220186961U (zh) | 空调器 | |
CN216744676U (zh) | 一种双制冷系统的空调器 | |
CN216347138U (zh) | 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No.1, Hisense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700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Hisense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700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