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3077A - 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3077A
CN112243077A CN201910945932.6A CN201910945932A CN112243077A CN 112243077 A CN112243077 A CN 112243077A CN 201910945932 A CN201910945932 A CN 201910945932A CN 112243077 A CN112243077 A CN 112243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lens barrel
camera module
len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59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威智
张嘉淳
江海霞
霍介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US17/628,3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20283409A1/en
Priority to EP20843049.6A priority patent/EP3993386A4/en
Priority to JP2022503570A priority patent/JP2022541051A/ja
Priority to KR1020227005437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35473A/ko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792 priority patent/WO202101310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3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3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对讲机、上网本、POS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无线U盘、蓝牙音响/耳机、或车载前装等拍摄的移动或固定终端,通过对镜筒和透镜进行切边,减小了镜头的体积和底部宽度,降低了镜头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的空间,减小了显示屏上开孔的面积,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拍摄功能对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等)来说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功能,为了得到良好的影像品质及摄像效果,电子设备会安装多个摄像头来提供广泛的摄影功能。
目前,摄像装置主要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朝向电子设备显示屏的一面设置,后置摄像头朝向电子设备后盖的一面设置。其中,前置摄像头主要包括:镜头、支撑座、滤光片、感光元件和柔性电路板(FPC)。镜头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镜头包括镜筒1和设置在镜筒1内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G1、第一遮光片M1、第二透镜G2、第二遮光片M2、第三透镜G3、第三遮光片M3、第一隔片S11、第四遮光片M4、第四透镜G4、第五遮光片M5、第二隔片S12、第六遮光片M6、第五透镜G5和压圈2。
然后,上述镜头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有效径增大,导致镜筒的外径和体积较大,这样镜头在手机内占用的空间较大,显示屏上与镜头相对的区域(例如Notch区域)较大,降低了显示屏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减小了镜头的体积和底部宽度,降低了镜头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的空间,减小了显示屏上开孔的面积,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镜头,应用于具有感光元件的摄像头模组中,包括:镜筒以及设在所述镜筒内的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靠近物方侧,所述后透镜组靠近像方侧。
所述后透镜组中靠近像方侧的透镜包括:光学有效部和围设在所述光学有效部外边缘的非光学有效部。
所述光学有效部包括:有效径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一切边,所述非光学有效部包括:第一非有效区域和第二非有效区域,所述第一非有效区域沿着所述有效径区域的外边缘设置,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沿着所述第一切边设置,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的外边缘上具有第二切边;所述镜筒靠近所述后透镜组的外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切面,所述第二切边在所述镜筒内朝向所述切面。
通过镜筒靠近后透镜组的外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切面,透镜组中靠近像方侧的透镜的光学有效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切边以及非光学有效部的第二非有效区域具有第二切边,这样一方面减小了镜头底部的宽度,使得镜头的体积减小,这样镜头占用手机内的空间降低,使得手机内可以设置更多元器件。另一方面,镜头靠近镜头座的一端宽度(即镜头的底部宽度)减小,对于刘海屏、水滴屏或挖孔屏而言,显示屏上的开孔的宽度减小,显示屏上的异形区域(例如Notch区域)减小,手机的显示屏的屏占比增大。
通过将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沿着所述第一切边设置,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的外边缘上具有第二切边,这样确保了透镜组中靠近像方侧的透镜的光学有效部的第一切边处具有非有效径区域(例如第二非有效区域),这样透镜在镜筒内组立时,透镜的第一非有效区域与镜筒内的弧形承靠段承靠,第二非有效区域与镜筒内的直形承靠段承靠,位于透镜两侧的第二隔片和压圈在组立后,第二隔片和压圈的部分区域可以与镜筒内的承靠部承靠,第二隔片和压圈的其余部分区域可以与透镜的第二非有效区域和第一非有效区域搭接承靠,这样实现了压圈和第二隔片与透镜在第一切边处的承靠作用,使得透镜的整个外边缘均与压圈以及第二隔片进行承靠,确保了透镜在镜筒内组立时承靠更稳定,另外,避免了压圈和第二隔片对透镜有效径区域的遮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切边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两个第一切边相对所述光学有效部的中心对称设置。
这样一方面方便透镜在镜筒内的装配,另一方面确保透镜两个第一切边之间的光学有效径区域不会对成像造成影响,实现了镜头切边后保持正常的成像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第一切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感光元件的短边宽度。
这样可以确保切边后的透镜对感光元件的成像不造成影响,确保了感光元件上各个感光区域均可以感应光线,从而生成完整的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的宽度为0.1-0.65mm。这样可以实现透镜上靠近第一切边的第二非有效区域在镜筒内的承靠,以及实现透镜光学有效部切边后与两侧的隔片和压圈的承靠,避免透镜两侧的压圈和隔片与透镜的部分非光学有效部的承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筒包括前镜筒、中间镜筒和后镜筒,所述后镜筒的外侧壁包括所述切面以及与所述切面相连的弧形侧面。前镜筒靠近物方侧,后镜筒靠近像方侧,这样镜筒靠近像方侧的一端部分宽度减小,镜筒底部的体积减小,这样占用电子设备内的空间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镜筒靠近所述切面的内壁上具有多个直形承靠段,所述后镜筒靠近所述弧形侧面的内壁上具有多个弧形承靠段。这样可以确保透镜上切边后的非光学有效部可以承靠在直形承靠段,透镜上未切边的非光学有效部可以承靠在弧形承靠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镜筒的外侧壁上具有两个所述切面和两个所述弧形侧面,两个所述切面相对所述镜筒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切面之间的距离为h1,0.8h2≤h1<h2,所述h2为所述两个弧形面之间的最大距离。这样可以确保切边后的镜筒能够满足成像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透镜,
所述至少两个透镜中靠近所述前透镜组的透镜包括:光学有效部和非光学有效部,且靠近所述前透镜组的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外边缘具有第三切边,所述第三切边朝向所述切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透镜组包括三个透镜,所述三个透镜中位于两个透镜之间的中间透镜以及靠近所述像方侧的透镜均包括所述有效径区域、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切边、所述第一非有效区域、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切边。这样后透镜组中靠近像方侧的透镜以及后透镜组中位于中间的透镜的光学有效部进行切边,使得后透镜组的两个透镜的宽度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位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两个隔片,所述至少两个隔片中的其中一个隔片位于前透镜组和所述后透镜组之间,所述至少两个隔片中的其余隔片位于所述后透镜组中相邻两个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之间。通过隔片可以实现相邻透镜之间隔开预设的间隔,从而满足镜头内光路的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所述后透镜组中相邻两个透镜之间的所述隔片包括:弧形段和平直段,所述弧形段和所述平直段围成环形结构,所述平直段朝向所述切面。这样弧形段和平直段可以分别与切边后的透镜上的第一非有效区域和第二非有效区域进行承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压圈,所述压圈与所述镜筒朝向像方侧的一端内壁相连,所述后透镜组位于所述前透镜组和所述压圈之间;
所述压圈包括弧形区域和平直区域,所述平直区域朝向所述切面。
通过设置压圈,一方面压圈可以将镜筒内透镜组固定在镜筒内,另一方,压圈的弧形区域和平直区域可以分别与切边后的透镜的第一非有效区域和第二非有效区域进行承靠,使得压圈将靠近像方侧的透镜外边缘的非光学有效部压紧,确保透镜组在镜筒内可靠组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透镜组包括至少三个透镜,所述三个透镜中相邻两个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之间设置遮光片。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摄像头模组,至少包括:
柔性板、感光元件、支架、滤光片和上述任一所述的镜头,所述支架位于所述镜头和所述柔性板的一端之间,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柔性板与所述镜头相对的一端,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感光元件和所述镜头之间。
通过包括上述镜头,这样使得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体积减小,镜头底部部分宽度减小。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的体积减小,电子设备内可以设置其他器件,显示屏上为放置镜头的开孔面积减小,这样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
显示屏、后盖、中框和至少一个上述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后盖分别位于所述中框的两侧,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中框上,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朝向所述显示屏或者朝向所述后盖。
通过包括上述摄像头模组,这样使得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为放置摄像头而开设的开孔减小,显示屏上的异形区(例如Notch区域)面积减小,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更大。另外电子设备内摄像头模组占用的空间减小,这样节省出的空间一方面使得电子设备内的器件排布更方便,另一方面可以在电子设备内设置更多的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为前置摄像头模组,或者,所述摄像头模组为后置摄像头模组。这样当摄像头模组为前置摄像头模组时,可以减小显示屏上的开孔大小,提高屏占比,减少前置摄像头模组当当摄像头模组为后置摄像头模组时,减小后盖为放置后置摄像头模组而开设的开孔大小,减小了后置摄像头在电子设备内的占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摄像头模组为后置摄像头模组,另一个所述摄像头模组为前置摄像头模组。这样既减小显示屏上的开孔大小,又减小后盖为放置后置摄像头模组而开设的开孔大小,另外,节省了前置摄像头模组和后置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镜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镜头中镜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显示屏与前置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前置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前置摄像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前置摄像头与显示屏、边框和后盖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镜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镜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镜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镜头底端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镜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镜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第五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第五透镜与感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第四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第二隔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中镜头的又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手机;10-显示屏;11-开孔;12-透明保护盖板;13-显示模组;131-背光元件;
132-液晶面板;21-镜头;211-第一透镜;212-第二透镜;213-第三透镜;214-第四透镜;
2141-光学有效区域;2142-第三非有效区域;2143-第三切边;20-前置摄像头模组;
2144-第四非有效区域;215-第五透镜;2151-有效径区域;2152-第一非有效区域;
2153-第二非有效区域;2154-第一切边;2155-第二切边;216-第六透镜;216a-压圈;
217a-第二隔片;2171-弧形段;a1-弧形内区;a2-弧形外区;2172-平直段;b1-平直内区;
b2-平直外区;217b-第一隔片;217c-第三隔片;218a-第二遮光片;218b-第一遮光片;
219-镜筒;2190-承靠部;2191-前镜筒;2192-中镜筒;2193-第一弧形侧面;
2194-第二弧形侧面;2195-切面;2196-弧形侧面;2197-后镜筒;c1-直形承靠段;
c2-圆环形承靠段;c3-弧形承靠段;d1-光学有效部;d2-非光学有效部;22-镜头座;
23-滤光片;24-支架;25-感光元件;26-柔性板;27-连接器;30-中框;31-边框;
32-金属中板;40-电路板;50-电池;60-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对讲机、上网本、POS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行车记录仪、安防设备等具有摄像头的移动或固定终端。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手机100为上述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100显示屏可以为水滴屏或刘海屏,下述描述以水滴屏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3和图4所示,手机100可以包括:显示屏10和后盖60,显示屏10与后盖60之间可以设置中框30、电路板40和电池50。其中,电路板40和电池50可以设置在中框30上,例如,电路板40与电池50设置在中框30朝向后盖60的一面上,或者电路板40与电池50可以设置在中框30朝向显示屏10的一面上。其中,电路板40在中框30上设置时,中框30上可以开设开口用于将电路板40上的元件置于中框30的开口处。
其中,电池5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充电管理模块和电路板40相连,电源管理模块接收电池50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并为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0、摄像头以及通信模块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50容量,电池50循环次数,电池50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电路板40的处理器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和充电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其中,显示屏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也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其中,后盖60可以为金属后盖,也可以为玻璃后盖,还可以为塑料后盖,或者,还可以为陶瓷后盖,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后盖60材质不作限定。
其中,中框30可以包括金属中板32和边框31。边框31围绕金属中板32设置的外周设置一周。一般常说,边框31可以包括顶边框、底边框、左侧边框和右侧边框,顶边框、底边框、左侧边框和右侧边框围成环形的边框31。其中,金属中板32可以为铝板,也可以为铝合金,还可以为镁合金。边框31可以为金属边框,也可以为陶瓷边框。其中,金属中框30和边框31之间可以卡接、焊接、粘合或一体成型,或者金属中框30与边框31之间通过注塑固定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示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图4所示的结构,手机100的后盖60可以与边框31相连形成一体成型(Unibody)后盖,例如手机100可以包括:显示屏10、金属中板32和电池盖,电池盖可以为边框31和后盖60一体成型(Unibody)形成的后盖。这样电路板40和电池50位于金属中板32和电池盖围成的空间中。
其中,为了实现拍摄功能,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模组和闪光灯(未示出),摄像头模组可以包括前置摄像头模组20和后置摄像头(未示出)。其中,后置摄像头以及闪光灯可以设置在金属中板32朝向后盖60的一面上,后盖60上开设可供闪光灯和后置摄像头的部分区域安装的安装孔。前置摄像头模组20可以设在金属中板32朝向显示屏10的一面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置摄像头模组20和后置摄像头的设置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描述。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内设置的前置摄像头模组20和后置摄像头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N个,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基于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手机100内设置前置摄像头模组20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场景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为了实现前置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显示屏10上开设与前置摄像头模组20的镜头匹配的开孔11,这样外界光线可以进入前置摄像头模组20中实现拍摄。应当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显示屏10可以包括透明保护盖板12和显示模组13,透明保护盖板12例如可以为玻璃盖板或蓝宝石盖板。显示屏10上开设开孔11时,具体是在显示屏10的显示模组13上开设开孔11。
其中,显示模组13可以为OLED显示模组,或者显示模组13可以为液晶显示模组。当显示模组13为液晶显示模组时,如图6所示,液晶显示模组可以包括液晶面板132和背光元件131,背光元件131设在液晶面板132的下方,用于为液晶面板132提供一个背光源。其中,液晶显示模组13上开设开孔11时,开孔11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例如可以在背光元件131上开设开孔11,这样液晶显示模组13上形成的开孔11为盲孔,或者如图6所示,液晶面板132和背光元件131形成的开孔11为通孔。
一般来说,显示屏10还包括触控板(Touch Panel,TP),触控板可以设在显示模组13和透明保护盖板12之间(即TP on cell),或者触控板可以设置在显示模组13的膜层中(即TP in cell),显示模组13用于向用户输出显示内容,触控板用于接收用户在显示屏10上输入的触摸事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7A所示,前置摄像头模组20可以包括:镜头21、镜头座22、支架24(Holder)、柔性板26(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和连接器27,镜头21与镜头座22相连,镜头座22与支架24相连,镜头21通过镜头座22固定在支架24上,支架24固定在柔性板26的一端上,连接器27固定在柔性板26的另一端上。镜头座22与镜头21的底端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粘合连接,镜头座22、支架24和柔性电路板40之间通过粘合方式固定相连。支架24的材料可以为塑胶或者金属材料。需要说明是,图7B示出的前置摄像头模组20为焦距固定的摄像头,当前置摄像头模组20为焦距可变的摄像头时,前置摄像头模组20还可以包括对焦模组(未示出),对焦模组例如对焦马达,对焦马达可以设在支架24上。
其中,如图7B所示,前置摄像头模组20还包括:滤光片23(Filter)和感光元件25,滤光片23可以位于镜头座22与支架24之间,例如滤光片23可以覆盖在支架24的镂空区域,感光元件25设在柔性板26的一端上,支架24围设在感光元件25的外边缘。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滤光片23可以为红外滤光片,滤光片23可以将红外光线进行滤除,防止红外光线进入镜头21对成像造成影响。
其中,感光元件25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连接器27用于将柔性板26与电路板40上的图像处理单元(Image Signal Processing,ISP)电连接,图像处理单元(ISP)与数字处理单元(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电连接。其中,图像处理单元(ISP)和数字处理单元(DSP)可以单独设置在电路板40上,或者,图像处理单元(ISP)和数字处理单元(DSP)可以集成在一起设在电路板40上。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21并经过滤光片23传递到感光元件25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感光元件25将电信号通过柔性板26和连接器27传递给ISP处理,ISP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前置摄像头模组20在手机10内设置时,前置摄像头模组20的一端可以固定在金属中板32,前置摄像头模组20的镜头21头部可以位于显示屏10的开孔11中。其中,开孔11的宽度L=L1+L2+L3,其中,L1为镜头21的头部宽度的1/2,L2为镜头21底部宽度的1/2(即L2=1/2h1),L3为装配预留的间隙宽。所以,为了减小开孔11的宽度L,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镜头21的底部进行切边处理,使得镜头21的底部宽度减小,这样开孔11的宽度L减小,具体实现方式参考下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加图9所示,镜头21可以包括镜筒219、位于镜筒219内的透镜组、至少一个遮光片(例如第一遮光片218b和第二遮光片218a)、至少一个隔片(例如第一隔片217b和第二隔片217a)和压圈216a。其中,镜筒219的内壁上具有可供透镜组、遮光片和压圈216a承靠的承靠部2190,这样透镜组、遮光片、隔片和压圈216a在镜筒219内组立时,可以相互搭接承靠。压圈216a用于做最后透镜组立后的压合,确保各个透镜组立的稳定性,隔片可以将相邻透镜隔开预设距离,遮光片用于对透镜外边缘处的杂光进行遮挡。本申请实施例中,透镜组可以包括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前透镜组靠近物方侧,后透镜组靠近像方侧,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前透镜组包含3个透镜和后透镜组包含2个透镜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各个透镜可以为塑料透镜(Plastic),也可以为玻璃透镜(Glass),或者,透镜组中的部分透镜一为塑料透镜,部分透镜可以为玻璃透镜。
示例性的,图9所示,透镜组从物方侧到像方侧可以包括:第一透镜211、第二透镜212、第三透镜213、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其中,前透镜组可以包括第一透镜211、第二透镜212和第三透镜213,第一透镜211靠近物方侧。后透镜组可以包括: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后透镜组中第五透镜215靠近像方侧。其中,像方侧为成像的一侧,物方侧为被拍摄的对象的一侧。参见图9所示,每个透镜包括光学有效部d1和非光学有效部d2,例如,第四透镜214可以包括光学有效部d1和非光学有效部d2,第五透镜215也可以包括光学有效部d1和非光学有效部d2。非光学有效部d2围设在光学有效部d1的外边缘。各个透镜在镜筒219中组立安装时,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d2承靠在镜筒219的承靠部2190,遮光片、压圈216a或隔片与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d2在镜筒219内组立承靠。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光学有效部d1可以为成像所需光线经过透镜的区域,非光学有效部d2为成像所需光线不经过透镜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11、第二透镜212、第三透镜213、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可以为塑胶透镜。第一透镜211、第二透镜212、第三透镜213、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可以为非球面透镜。
如图9所示,第一透镜211和第二透镜212的非光学有效部d2之间设置第一遮光片218b,第二透镜212和第三透镜213的非光学有效部d2之间设置第二遮光片218a,第三透镜213和第四透镜214的非光学有效部d2之间设置第一隔片217b,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的非光学有效部d2之间设置第二隔片217a,压圈216a位于第五透镜215的像方一侧,压圈216a可以压在第五透镜215的非光学有效部d2和镜筒219内的承靠部2190上。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遮光片可以包括第一遮光片218b和第二遮光片218a,隔片可以包括第一隔片217b和第二隔片217a。第一隔片217b和第二隔片217a分别将第三透镜213和第四透镜214以及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隔。第一隔片217b和第二隔片217a分别与第三透镜213、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的非光学有效部d2在组立时进行搭接承靠(参见图10)。
其中,第一隔片217b和第二隔片217a可以为非透光的材料制成,例如第一隔片217b和第二隔片217a可以为黑色塑胶隔片。这样,第三透镜213的非光学有效部d2和第四透镜214的非光学有效部d2以及第四透镜214的非光学有效部d2与第五透镜215的非光学有效部d2之间可以不设置遮光片。当然,也可以在第三透镜213的非光学有效部d2与第一隔片217b之间、第一隔片217b与第四透镜214的非光学有效部d2之间、第四透镜214的非光学有效部d2与第二隔片217a之间以及第二隔片217a与第五透镜215的非光学有效部d2之间分别设置第三遮光片、第四遮光片、第五遮光片和第六遮光片(可以参见图1所示)。
一般来说,为了确保镜头像方侧形成的视场可以覆盖感光元件的整个靶面(即感光元件的成像区域),所以,参见图1所示,越靠近感光元件的透镜的有效径(即透镜光学有效区域的直径)越大,例如,图1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有效径增大,但是这样造成镜筒靠近感光元件的一端外径较大,镜筒的体积较大,占用手机的空间较大,显示屏上开设的开孔较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影响成像的基础上,通过对镜头21进行切边处理达到减小镜头21尺寸的目的。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镜筒219靠近镜头座22的外壁(例如镜筒219的底部)上进行切边处理,镜筒219内位于镜筒219切边处的第四透镜214、第二隔片217a、第五透镜215和压圈216a均进行切边处理。通过镜筒2019底部切边处理,使得镜筒219底部的宽度减小,这样一方面减小了镜头21底部的宽度,使得镜头21的体积减小,这样镜头21占用手机100内的空间降低,使得手机100内可以设置更多元器件。另一方面,镜头21靠近镜头座22的一端宽度(即镜头21的底部宽度)减小,对于刘海屏、水滴屏或挖孔屏而言,显示屏10上的开孔11的宽度L=L1+L2+L3,当镜头21底部切边后,L2减小,这样显示屏10上开设的开孔11的宽度L减小,这样显示屏10上的异形区域(例如Notch区域)减小,手机100的显示屏10的屏占比增大。经检测,镜头21切边后,如图10所示,镜头21光学有效径最外围的线条L并没有因切边而受到影响,所以切边后,在不影响成像的提前下减小了镜头21的体积和底部宽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镜筒219的外壁上可以切一个边,或者镜筒219底部外壁上可以切两个边,需要说明的是,当镜筒219底部外壁上切两个边时,两个切边在镜筒219上对称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1所示,镜筒219可以包括:前镜筒2191、中镜筒2192和后镜筒2197,中镜筒2192位于前镜筒2191和后镜筒2197之间。前镜筒2191可以为直筒状,中镜筒2192可以锥形状。
其中,镜筒219切边时,具体是对后镜筒2197进行切边,切边后,后镜筒2197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切面2195和弧形侧面2196。例如,如图11所示,后镜筒2197可以包括两个切面2195和与两个切面2195相连的两个弧形侧面2196。两个切面2195和两个弧形侧面2196围成后镜筒2197的侧壁。两个切面2195相对镜筒219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弧形侧面2196可以包括第一弧形侧面2193和第二弧形侧面2194,第一弧形侧面2193位于中镜筒2192外壁和第二弧形侧面2194之间。第二弧形侧面2194与镜筒219中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一弧形侧面2193与镜筒219中心线的距离,第一弧形侧面2193与第二弧形侧面2194之间可以形成台阶(参见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前镜筒2191、中镜筒2192和后镜筒2197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一体成型方式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2所示,后镜筒2197上两个切面2195之间的距离h1大于等于0.8h2且小于h2,h2为后镜筒2197上两个弧形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也即,h2为后镜筒2197底端未切边时的直径。例如,后镜筒2197的底端直径h2为6.5mm,切两个边后,后镜筒2197上两个切面2195之间的距离h1小于6.5mm且大于等于5.2mm,这样镜筒219的两个切面2195之间的距离h1可以减小到5.2mm,所以,镜筒219的后镜筒2197切边处理时,每个切面2195切除的宽度h3不大于0.65mm,当后镜筒2197上具有两个切面2195时,此时后镜筒2197切除的宽度不大于1.3mm。这样L2=1/2h1,L2大于等于2.6mm,与未切边相比,L2最大可以减小0.65mm,所以,显示屏10上的开孔11的宽度L减小,屏占比增大,后镜筒2197的截面积和体积减小,镜头21占用空间降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3所示,镜筒219的内壁从顶部到底部依次设有多个承靠部2190,多个承靠部2190在镜筒219内呈台阶状。本申请实施例中,后镜筒2197进行切边后,如图14所示,后镜筒2197的内壁上设置的承靠部2190可以包括:弧形承靠段c3和直形承靠段c1,弧形承靠段c3和直形承靠段c1形成类似跑道形状的环形承靠部2190。前镜筒2191和后镜筒2197的内壁上形成圆环形承靠段c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透镜215可以包括光学有效部d1和非光学有效部d2(参见图9),切边时,光学有效部d1和非光学有效部d2均进行切边。具体的,第五透镜215的光学有效部d1可以包括有效径区域2151和第一切边2154,第一切边215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例如,如图15所示,第五透镜215的光学有效部d1包括有效径区域2151和两个第一切边2154,两个第一切边2154可以相对于第五透镜215光学中心对称设置在有效径区域2151两侧。
其中,第五透镜215的非光学有效部d2可以包括第一非有效区域2152和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第一非有效区域2152沿着有效径区域2151的外边缘设置,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沿着第一切边2154的底端设置。第一非有效区域2152和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形成环形的非光学有效部d2。其中,为了减小第五透镜215的非光学有效部d2的宽度,所以对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进行切边,如图15所示,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具有第二切边2155,例如,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的外边缘的部分区域被切除,使得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的宽度减小。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位于第一切边2154处,第五透镜215的第一非有效区域2152和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围成类似跑道形状的非光学有效部d2。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切边2154可以如图15所示为纵切面,在一些其他示例中,第一切边2154还可以为朝向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倾斜的斜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具有第二切边2155,这样减小了第五透镜215在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处的宽度。通过在第五透镜215的第一切边2154处设置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确保了光学有效部d1的第一切边2154处具有非有效径区域(例如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这样第五透镜215在镜筒219内组立时,第五透镜215的第一非有效区域2152与镜筒219内的弧形承靠段c3承靠,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与镜筒219内的直形承靠段c1承靠,位于第五透镜215两侧的第二隔片217a和压圈216a在组立后,第二隔片217a和压圈216a的部分区域可以与镜筒219内的承靠部2190承靠,第二隔片217a和压圈216a的其余部分区域可以与第五透镜215的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和第一非有效区域2152搭接承靠,这样确保了压圈216a和第二隔片217a与第五透镜215在镜筒219内组立的稳定性。
另外,第五透镜215的第一切边2154处具有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第五透镜215与压圈216a和第二隔片217a在镜筒219内组立后,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朝向像方和物方的两面可以分别与第二隔片217a和压圈216a的部分区域进行承靠,这样实现了压圈216a和第二隔片217a与第五透镜215在第一切边2154处的承靠作用,使得第五透镜215的整个外边缘均与压圈216a以及第二隔片217a进行承靠,确保了第五透镜215在镜筒219内组立时承靠更稳定,另外,避免了压圈216a和第二隔片217a对第五透镜215有效径区域2151的遮挡。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6所示,第五透镜215的光学有效部d1包含两个第一切边2154和有效径区域2151时,两个第一切边2154之间的最小距离H1大于等于感光元件25的短边长度H2,这样确保了感光元件25上各个感光区域均可以感应光线,从而生成完整的图像信息。在一些示例中,感光元件25的短边长度H2可以为3.917mm,第五透镜215的光学有效部d1的直径可以为5.3mm,这样两个第一切边2154之间的最小距离H1大于等于3.917mm,例如,两个第一切边2154之间的最小距离H1可以为4mm,这样第五透镜215的光学有效部d1切除的宽度为0.65mm,两个切边切除的宽度为1.3mm,或者两个第一切边2154之间的最小距离H1可以为4.5mm,这样第五透镜215的光学有效部d2切除的宽度为0.4mm,两个切边切除的宽度为0.8mm。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的宽度H3可以为0.1mm-0.65mm,例如,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的宽度H3可以为0.35mm,或者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的宽度H3还可以为0.25mm。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的宽度H3可以但不限于为上述数值,设置时,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可供第二隔片217a和压圈216a承靠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透镜214可以包括光学有效部d1和围设在光学有效部d1外缘的非光学有效部d2,切边时,对第四透镜214的非光学有效部d2进行切边,如图17所示,第四透镜214的光学有效区域2141未切边,第四透镜214的非光学有效部d2可以包括第三非有效区域2142和第四非有效区域2144,第四非有效区域214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切边2143,示例性的,图17中示出两个第三切边2143,通过设置第三切边2143,这样使得第四透镜214的第四非有效区域2144的宽度H4减小,这样第四透镜214在满足成像基础上减小了第四非有效区域2144的宽度,当第四透镜214的第四非有效区域2144的宽度减小时,镜筒219在第四透镜214处的壁厚可以增大,这样镜筒219在该处的强度较大。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透镜214的第四非有效区域2144的宽度H4可以为0.2-0.35mm,例如,第四透镜214的光学有效部d1的直径可以为3.9mm,第四透镜214的非光学有效部d2的直径可以为4.7mm,所以第三非有效区域2142的宽度可以为0.4mm,第四非有效区域2144的宽度H4可以为0.25mm,或者可以为0.3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切边后,第二隔片217a为了与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的非光学有效部d2承靠,所以,第二隔片217a可以包括弧形段2171和至少一个平直段2172,弧形段2171和平直段2172围成环形隔片。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四透镜214和第五透镜215具有两个切边时,如图18所示,第二隔片217a可以包括:两个弧形段2171和两个平直段2172,第二隔片217a的弧形段2171和平直段2172围成类似跑道形状的环形结构。第二隔片217a在镜筒219内组立时,第二隔片217a的弧形段2171承靠在镜筒219内的弧形承靠段,第二隔片217a的平直段2172承靠在镜筒219内的直形承靠段。
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第二隔片217a朝向第四透镜214的一面中,弧形段2171可以包括弧形外区a2和弧形内区a1,平直段2172包括平直外区b2和平直内区b1,装配时,可以参加图10所示,弧形外区a2和平直外区b2可以承靠在镜筒219内的承靠部2190上,弧形内区a1和平直内区b1可以承靠在第四透镜214的第三非有效区域2142和第四非有效区域2144区域上。第二隔片217a朝向第五透镜215的一面承靠在第五透镜215的第一非有效区域2152和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处。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隔片217a的内侧壁呈倾斜状设置(图18中与弧形内区a1和平直内区b1相连的侧壁),这样使得第二隔片217a朝向第五透镜215的一端开口增大,避免第二隔片217a对第五透镜215光学有效区域的遮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压圈216a进行切边,切边后,压圈216a的结构可以参考图18所示的第二隔片217a的结构,例如,压圈216a也可以包括弧形区域(参考图18中的弧形段2171)和平直区域(参考图18中的平直段2172),平直区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当压圈216a的平直区域为两个时,压圈216a的平直区域和弧形区域围成类似跑道形状的弧形压圈,组立时,压圈216a的弧形区域承靠在镜筒219内的弧形承靠段c3,压圈216a的平直区域承靠在镜筒219内的直形承靠段c1,压圈216a朝向第五透镜215的一面的部分区域抵在镜筒219的承靠部2190上,其余部分可以抵在第五透镜215的第一非有效区域2152和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压圈216a与后镜筒2197的底端内壁之间可以通过粘合方式进行固定,这样各个透镜、遮光片和隔片通过压圈216a组立在镜筒219内。
在一些其他示例中,镜头21还可以作为后置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例如,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后置摄像头模组,后置摄像头模组可以包括上述的镜头21、支架24、感光元件25和柔性板26,该后置摄像头模组可以设置在金属中板32朝向后盖60的一面上,该后置摄像头模组的镜头21朝向后盖60,后盖60上开设开孔,镜头21的头部安装在后盖60上开设的开孔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镜头21的底部进行切边,所以镜头21底部宽度减小,这样后盖60上开设的开孔在X方向或Y方向上的宽度减小,后盖60的开孔面积减小,后盖60外观更美观以及后盖60的强度更佳。另外,镜头21底部宽度减小,使得镜头21的体积减小,这样后置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的空间减小,电子设备内节省的空间可以设置其他器件。
场景二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透镜组可以包括6个透镜,分别为:第一透镜211、第二透镜212、第三透镜213、第四透镜214、第五透镜215和第六透镜216。其中,前透镜组可以包含3个透镜,分别为第一透镜211、第二透镜212和第三透镜213。后透镜组可以包括:第四透镜214、第五透镜215和第六透镜216,其中,第五透镜215位于第四透镜214和第六透镜216之间,第六透镜216靠近像方侧,第五透镜215和第六透镜216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场景一中第五透镜215的结构。例如,如图19所示,第六透镜216可以包括:光学有效部d1和非光学有效部d2,第五透镜215和第六透镜216的非光学有效部d2之间可以设置第三隔片217c,压圈216a压在第六透镜216朝向像方侧的非光学有效部d2上,也即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五透镜215和压圈216a之间增加第三隔片217c和第六透镜216。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切边时,第四透镜214、第二隔片217a、第五透镜215、第三隔片217c、第六透镜216和压圈216a进行切边,其中,第四透镜214、第二隔片217a、第五透镜215和压圈216a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场景一中的描述。第六透镜216的光学有效部d1和非光学有效部d2的切边方式可以参考图15中第五透镜215的切边结构,例如,第六透镜216的光学有效部d1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切边,第六透镜216的非光学有效部d2可以包括沿着切边设置的第五非有效区域和沿着光学有效区域边缘设置的第六非有效区域(参见图15中第一非有效区域2152和第二非有效区域2153),第五非有效区域的外边缘具有切边(可以参考图15中的第二切边2155)。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六透镜216和第三隔片217c进行切边处理,这样在增加第六透镜216的前提下,减小了镜头21后镜筒2197的体积和截面积,降低了镜头21在电子设备内的占用空间,节省出的空间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内设置更多的器件,另外,减小了显示屏10上的开孔11大小,使得显示屏10上的异形区(例如Notch区)面积减小,屏占比更高。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镜头,应用于具有感光元件的摄像头模组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以及设在所述镜筒内的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靠近物方侧,所述后透镜组靠近像方侧;
所述后透镜组中靠近像方侧的透镜包括:光学有效部和围设在所述光学有效部外边缘的非光学有效部;
所述光学有效部包括:有效径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一切边;
所述非光学有效部包括:第一非有效区域和第二非有效区域,所述第一非有效区域沿着所述有效径区域的外边缘设置,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沿着所述第一切边设置,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的外边缘上具有第二切边;
所述镜筒靠近所述后透镜组的外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切面,所述第二切边在所述镜筒内朝向所述切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边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两个第一切边相对所述光学有效部的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切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感光元件的短边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的宽度为0.1-0.6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前镜筒、中间镜筒和后镜筒,所述后镜筒的外侧壁包括所述切面以及与所述切面相连的弧形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镜筒靠近所述切面的内壁上具有多个直形承靠段,所述后镜筒靠近所述弧形侧面的内壁上具有多个弧形承靠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镜筒的外侧壁上具有两个所述切面和两个所述弧形侧面,两个所述切面相对所述镜筒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切面之间的距离为h1,0.8h2≤h1<h2,所述h2为所述两个弧形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透镜,
所述至少两个透镜中靠近所述前透镜组的透镜包括:光学有效部和非光学有效部,且靠近所述前透镜组的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外边缘具有第三切边,所述第三切边朝向所述切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透镜组包括三个透镜,所述三个透镜中位于两个透镜之间的中间透镜以及靠近所述像方侧的透镜均包括所述有效径区域、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切边、所述第一非有效区域、所述第二非有效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切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两个隔片,所述至少两个隔片中的其中一个隔片位于前透镜组和所述后透镜组之间,所述至少两个隔片中的其余隔片位于所述后透镜组中相邻两个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后透镜组中相邻两个透镜之间的所述隔片包括:弧形段和平直段,所述弧形段和所述平直段围成环形结构,所述平直段朝向所述切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圈,所述压圈与所述镜筒朝向像方侧的一端内壁相连,所述后透镜组位于所述前透镜组和所述压圈之间;
所述压圈包括弧形区域和平直区域,所述平直区域朝向所述切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组包括至少三个透镜,所述三个透镜中相邻两个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之间设置遮光片。
15.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柔性板、感光元件、支架、滤光片和上述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镜头,所述支架位于所述镜头和所述柔性板的一端之间,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柔性板与所述镜头相对的一端,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感光元件和所述镜头之间。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显示屏、后盖、中框和至少一个上述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后盖分别位于所述中框的两侧,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中框上,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朝向所述显示屏或者朝向所述后盖。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为前置摄像头模组,或者,所述摄像头模组为后置摄像头模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摄像头模组为后置摄像头模组,另一个所述摄像头模组为前置摄像头模组。
CN201910945932.6A 2019-07-19 2019-09-30 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243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628,375 US20220283409A1 (en) 2019-07-19 2020-07-17 Camera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0843049.6A EP3993386A4 (en) 2019-07-19 2020-07-17 CAMERA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2503570A JP2022541051A (ja) 2019-07-19 2020-07-17 カメラレンズ、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KR1020227005437A KR20220035473A (ko) 2019-07-19 2020-07-17 카메라 렌즈,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PCT/CN2020/102792 WO2021013100A1 (zh) 2019-07-19 2020-07-17 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7382 2019-07-19
CN2019106573828 2019-07-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3077A true CN112243077A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8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5932.6A Pending CN112243077A (zh) 2019-07-19 2019-09-30 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3409A1 (zh)
EP (1) EP3993386A4 (zh)
JP (1) JP2022541051A (zh)
KR (1) KR20220035473A (zh)
CN (1) CN112243077A (zh)
WO (1) WO202101310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1353A (zh) * 2022-08-19 2022-11-0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大口径小间距光学透镜组、装调方法及光学设备
WO2024045035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1078B2 (ja) * 2003-02-28 2009-08-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成形レンズ
JP4873054B2 (ja) * 2009-07-27 2012-02-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成形レンズ
JP2015176018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惠州市大亜湾永昶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このレンズ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US9341813B1 (en) * 2014-11-19 2016-05-17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6773267U (zh) * 2017-06-12 2017-12-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镜头及包含该镜头的摄像模组
KR20190005571A (ko) * 2017-07-07 2019-01-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모듈
KR102166125B1 (ko) * 2017-12-05 2020-10-1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단말
US10834300B2 (en) * 2017-12-05 2020-11-1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Mobile device and lens module
US10996421B2 (en) * 2017-12-12 2021-05-0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ens assembly and camera module
CN208636547U (zh) * 2018-08-15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1353A (zh) * 2022-08-19 2022-11-0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大口径小间距光学透镜组、装调方法及光学设备
CN115291353B (zh) * 2022-08-19 2023-07-1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大口径小间距光学透镜组、装调方法及光学设备
WO2024045035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93386A1 (en) 2022-05-04
US20220283409A1 (en) 2022-09-08
EP3993386A4 (en) 2022-08-03
WO2021013100A1 (zh) 2021-01-28
KR20220035473A (ko) 2022-03-22
JP2022541051A (ja) 2022-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4496B2 (en) Cover glass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818281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11637919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11531155U (zh) 一种镜头、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US11032450B2 (en) Camera module mounting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324465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
CN110636193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2243077A (zh) 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EP2629147B1 (en) Window for preventing camera distortion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49037A (zh) 电子设备、摄像装置及其镜头模组和摄像头镜片
EP3581981B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9805871U (zh) 电子设备
JP4117680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装置の生産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用いられるシールドケース構成用ケース
CN212115439U (zh) 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18035939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amera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camera device
EP4095571A1 (en)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20965036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708197B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US12009576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167487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79682A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18050843A (zh) 镜片结构、摄像头模组、终端设备及组装方法
JP2005227483A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