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2752B -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2752B
CN112242752B CN202010926177.XA CN202010926177A CN112242752B CN 112242752 B CN112242752 B CN 112242752B CN 202010926177 A CN202010926177 A CN 202010926177A CN 112242752 B CN112242752 B CN 112242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wireless charging
selecting
charg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61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2752A (zh
Inventor
王哲
陆钧
贺凡波
葛俊杰
马俊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oug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Youg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Youg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Youg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61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2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2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2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2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2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获取多组环境电磁数据,每组所述环境电磁数据至少包括:中心发射频率和电磁频率范围;在无线充电系统允许的工作频率范围内,选取多个基础频率,计算每个所述基础频率n次谐波中的每一次的谐波频率,其中,n≥2;根据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为依据,选取其中一个对应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调节工作频率,使工作频率与标准频率相同,无线充电系统中,具有修正器件,所述修正器件包括:发射端修正电感、发射端修正电容、接收端修正电感、接收端修正电容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修正器件调节对应的修正电容值或修正电感值,调节所述工作频率。本发明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根据环境电磁数据,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避免与环境中的电磁场发生干扰,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高效。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能量传输方式,可实现能源的安全、高效利用,特别是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的电动汽车采用无线充电可有效支撑车辆的全程无人化操作,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电能的无线传输通过激励交变的电磁场方式实现,为获得较大的功率传输势必需要提高电磁场的强度;而另一方面由于是在开放空间中激励电磁场能量,无线充电又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电磁兼容(EMC)问题。
如何选择无线充电时所用的工作频率,才能避免与环境中的电磁场发生干扰,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能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保证无线充电的安全高效运行。
本发明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获取多组环境电磁数据,每组所述环境电磁数据至少包括:中心发射频率和电磁频率范围;在无线充电系统允许的工作频率范围内,选取多个基础频率,计算每个所述基础频率n次谐波中的每一次的谐波频率,其中,n≥2;根据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为依据,选取其中一个对应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调节工作频率,使工作频率与标准频率相同,无线充电系统中,具有修正器件,所述修正器件包括:发射端修正电感Lm1、发射端修正电容Cm1、接收端修正电感Lm2、接收端修正电容Cm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修正器件调节对应的修正电容值或修正电感值,调节所述工作频率。
优选的,选取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最少的m组基础频率形成选择池,从选择池中择一选取一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其中m≥2。
优选的,选取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最少的一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在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时,选取落入中心发射频率最少的一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或者,在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时,选取频率较低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或者,在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时,选取频率较高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
优选的,无线充电系统允许的工作频率范围是79-90kHz。
优选的,多个所述基础频率在工作频率范围内,以等差形式选择。
优选的,多个所述基础频率在工作频率范围内,以0.5kHz为公差选择。
优选的,获取多组环境电磁数据时,通过电磁接收设备,接收环境中的电磁场信号,从而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
优选的,设置包括有当地环境电磁数据的预制信息,从所述预制信息中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
优选的,无充电系统中的原边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在无线充电开始前,向副边共享;或者,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副边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在无线充电开始前,向原边共享。
本发明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根据环境电磁数据,选择并调节到合适的工作频率,避免与环境中的电磁场发生干扰,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充电系统的整体拓扑图。
图2为无线充电系统的局部拓扑图。
图3为无线充电系统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线充电系统中工作频率范围与广播频段的示意图。
图5a-图5d为无线充电系统中发射端谐振网络和接收端谐振网络的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
电源1;直流变换器2;逆变器3;发射端谐振网络4;发射端控制器5;发射端通信模块6;接收端谐振网络7;整流器8;滤波器9;负载10;接收端控制器11;接收端通信模块12;上壳体13;线圈托架14;线圈15;铁氧体16;屏蔽板17;下壳体18;发射端Tx;接收端Rx;发射线圈L1;接收线圈L2;滤波电感L0;发射端修正电感Lm1;接收端修正电感Lm2;第一电感C1;第二电感C2;发射端修正电容Cm1;接收端修正电容Cm2;滤波电容C0;控制输入端口IP;Mosfet开关管S1、S2、S3、S4;整流二极管D1、D2、D3、D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公开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参见图6,该方法可以分为四大步骤。需要注意,说明书中表格的数据,多为示例性的数据,能够便于理解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例如表1中提到的上海两个区域的广播数据,并不限制本申请只能在上海使用。
步骤S1,获取多组环境电磁数据,每组所述环境电磁数据至少包括:中心发射频率和电磁频率范围。该步骤就是获取环境中电磁场的电磁数据,以方便后续步骤的计算、比较等过程的进行。获取环境电磁数据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无线充电的管理系统或整车通信单元通过网络获取,或者通过电磁接收设备,接收环境中的电磁场信号,从而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还可以是设置包括有当地环境电磁数据的预制信息,从所述预制信息中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即设备中已经记录了所在地环境电磁数据。需要注意,以广播为例,不同地区的广播所使用的中心发射频率和电磁频率范围都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区获得的环境电磁数据会有差异。在使用预制信息时,不同地区的预制信息也会有所差异。
获取上述环境电磁数据,可以是无充电系统中的原边获取,在无线充电开始前,向副边共享;或者,副边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在无线充电开始前,向原边共享。
参见图4,在下边带LSB(lower-sideband)和上边带USB(upper-sideband)之间具有间隙,中心发射频率位于该间隙处,图中实线方块区域是中心发射频率。图中虚线区域是两个电磁波之间的间隙。
以上海市辖区的中波广播为例,其中波广播的发射频率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668363200000041
步骤S2,在无线充电系统允许的工作频率范围内,选取多个基础频率,计算每个所述基础频率n次谐波中的每一次的谐波频率,其中,n≥2。
该步骤中需要的大量的计算步骤,因为基础频率的选择会有很多。一般是在工作频率范围内,以等差形式选择。优选的工作频率范围是79-90kHz,公差是0.5kHz。以该优选的数据来说,基础频率选择可能会有22组,这22组还要分别计算n次谐波中的每一次谐波的频率。一般以不超过1606.kHz(一般是中心发射频率上限,不同地区可能数值有所差异)计算,n的数据在21之内。本申请下文会以n=15举例说明。
下面表2和表3就分别以公差是0.5kHz,工作频率范围是79-90kHz计算了17次谐波的每一次的谐波频率。
表2
Figure BDA0002668363200000051
表3
Figure BDA0002668363200000061
下面说明步骤S3,根据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为依据,选取其中一个对应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如下表4,是基础频率选择85.5时第2到17次谐波频率的计算表格。
表4
谐波次数 谐波频率(kHz) 说明
2 171
3 256.5
4 342
5 427.5
6 513
7 598.5
8 684
9 769.5
10 855 与表1中第3组中心发射频率重合
11 940.5
12 1026
13 1111.5
14 1197 与表1中与第7组中心发射频率重合
15 1282.5
16 1368
17 1453.5
步骤S4,调节工作频率,使工作频率与标准频率相同。
在步骤S3中,根据不同的情形,可有多重选择的方法,下面具体说明。
第一种。
选取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最少的m组基础频率形成选择池,从选择池中择一选取一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其中m大于等于1。具体如何进行择一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我们以上述的表1到表3为例,其中基础频率为81kHz、82kHz、82.5kHz、83kHz、84kHz、85kHz、85.5kHz、86kHz和87kHz时,每一次的谐波频率都没有落在表1的电磁频率范围内。
需要注意,为了方便说明,我们将中心发射频率独立于电磁频率范围,例如基础频率为81kHz时,第8次的谐波频率为648kHz,其等于表1中序号2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的中心发射频率。此时,我们不认为其进入了电磁频率范围内。
此时这些频率在选择池中,可以指定一个挑选的规则。如,选择其中频率较低的作为标准频率,即选择81kHz作为标准频率;又如,挑选规则直接指定选取最接近85kHz的频率作为标准频率,此时即选择85kHz。具体的挑选规则一般是预制的。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修改。
上述基础频率的选择,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的数量均为0,也就是说“最少”的情形包括落入数量相同的情况。
需要注意,因为有m组,此时m组可以包括上述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的情况,还可以包括落入数量不同的m组。比如基础频率为86.5kHz时,第15次谐波频率1297.5kHz,其落入了表1中序号8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广新闻资讯广播的电磁频率范围。根据m的个数不同,如m=10,基础频率为81kHz、82kHz、82.5kHz、83kHz、84kHz、85kHz、85.5kHz、86kHz、87kHz和86.5kHz都可以进入选择池。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按照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的数量对基础频率进行排序,落入数量少的排在前,落入数量多的排在后。这样,上述“选取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最少的m组基础频率形成选择池”就可以理解为,选取前m组基础频率形成选择池。
当满足“最少”的基础频率数量较多时(超过m),例如m取2,上述基础频率是81kHz、82kHz、82.5kHz、83kHz、84kHz、85kHz、85.5kHz、86kHz、87kHz时,对应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的数量都是0个,显然,满足“最少”条件的基础频率是9个,超过m的取值,此时,可以根据基础频率大小、落入电磁中心频率的数量、或者其他规则进行选择。也就是上述排序中,有9个并列第一,而选择池只选取2个,那么就按照其他规则从10个并列第一种选取2个进入选择池。
第二种。
选取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最少的一组基础频率。或者可以理解第一种中m=1的情形。在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时,选取落入中心发射频率最少的一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或者,在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时,选取频率较低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或者,在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时,选取频率较高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
即,具体选择哪一个,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本申请优选的以取落入中心发射频率最少的一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这与上述当满足“最少”的基础频率数量较多时(超过m)的处理方式类似。
下面对实现上述工作频率选择的无线充电系统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无线充电系统具有发射端Tx和接收端Rx。发射端Tx将电源1提供的工频交流电经过直流变换器2进行整流和功率因数调整后,变换为直流电。然后利用逆变器3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经发射端谐振网络4,驱动发射线圈L1工作。发射端谐振网络4具有第一电容C1(补偿电容),其与发射线圈L1构成发射端谐振回路,从而产生相应频率的交变磁场,以耦合到接收端Rx的接收线圈L2,接收线圈L2可以感应出交变电流。接收端谐振网络7中的第二电容C2(补偿电容)和接收线圈L2形成谐振回路。
接收端Rx接收的电流经过整流器8转换成直流,再经滤波器9滤波后为负载10供电,通常是给电池充电。
发射端Tx具有发射端控制器5,接收端Rx具有接收端控制器11,无线充电工作时,发射端控制器5和接收端控制器11采集各部分的电流、电压等参数,控制各部件的工作,并通过发射端通信模块6和接收端通信模块12交互,实现双侧控制器的指令和信息传输共享。
工作过程中,为了减小无线充电系统对电网的冲击,以及谐波干扰问题,在发射端Tx设置的直流变换器2中,具有整流桥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发射端控制器5控制补偿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使输入电流正弦化,降低输入电流的总谐波因数,提高功率因数。
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的整体结构相似,参见图3,依次为包括:上壳体13、线圈托架14、线圈15、铁氧体16、屏蔽板17和下壳体18。上壳体13和下壳体18两部分位于整体结构的最顶层和最底层,主要用于封装线圈。线圈15敷设在铁氧体16上,铁氧体16一般是高磁导率的铁氧材料。铁氧体16和下壳体18之间,设置的屏蔽层17优选的是铝合金材质的金属薄板,通常采用铁磁材料和铝合金,用来降低无线充电线圈电磁辐射干扰。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降低无线充电工作时向外发出的噪声强度,有效克服或改善电磁兼容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设备电磁兼容的能力,解决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面临的谐波电磁场的同频干扰、邻频干扰等问题,无线充电时的工作频率在充电时是固定的,并且通过选择工作频率,使此工作频率及在此频率工作时产生的谐波能避开环境中电磁场的频率。工作频率优选的为79-90kHz。
以汽车无线充电为例,环境中电磁场可能包括铁路通信系统(10kHz-250kHz),水上无线电(90kHz-110kHz),业余无线电(135.7-137.8kHz)和中波广播(526.5kHz-1606.5kHz)等。
无线充电系统(以电动汽车充电为例)一般与铁路通信系统和水上无线电系统有一定的间隔距离,而当无线充电系统设置在间隔距离在5米以上的位置就不会存在干扰的风险。无线充电的频段与业余无线电和中波广播不重叠,但无线充电设备很可能与中波广播接收机(例如车载的广播设备)的间隔距离非常小,无线充电工作时产生的谐波可能会干扰中波广播,需要考虑采取电磁兼容的措施来保护中波广播。
根据国家强制标准GB2017-80《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的规定,我国用于中波音频业务广播的频率范围为526.5-1606.5kHz,中波广播的频道间隔为9kHz,发射的信号带宽小于10kHz,音频带宽小于4.5kHz。载波的频道中心,即频道的下边带LSB(lower-sideband)和上边带USB(upper-sideband)之间存在着没有载波的间隙,这个间隙宽度为300Hz。
在无线充电的工作频率范围内选取一个作为工作频率,计算n次谐波频率,判断n次谐波落在广播频段内的位置。参见图4,示出的是工作频率范围与广播频段的示意图。优选的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频率及其各次谐波应落入到载波频道的频率范围之外,或频道中心的间隙(如图4实线方框所示,也就是中心发射频率),这样不会对中波音频接收产生任何干扰。其次是落入载波频道相邻通道之间的间隙,即音频载波USB或LSB的边缘(如图4虚线方框所示,也就是两个电磁波之间的间隙),其产生干扰的可能性比落入频道之外和中心间隙要大。
当本申请的无线充电系统以85.5kHz作为工作频率时,除10、14次谐波外,各次谐波都落入到中波频道的频率范围之外,其10次谐波落入855kHz频道的中心,其14次谐波落入频道1197kHz的中心。而采用其它频率作为工作频率时,有谐波落入到LSB和USB的区域的情况,因此选择以85.5kHz作为工作频率时电磁兼容性能更优。
下面对无线充电系统中发射端谐振网络4和接收端谐振网络7进行说明。为了方便描述,可能将这二者统称为谐振网络。参见图5a、图5b、图5c和图5d,示出了谐振网络的集中结构,分别是“串联-串联谐振”、“串联-并联谐振”、“并联-串联谐振”和“并联-并联谐振”。当然,除此以外,还有LCC型,π型等复合型补偿结构。
图5a到图5d中,R1为发射端谐振回路的总电阻,RL是负载10的电阻,R2为接收端谐振回路的总电阻。需要注意的是,图5a到图5d中是为了示意出两侧谐振网络可以使用的结构,仅作为示意使用,并不与图2的结构矛盾。
谐振频率与电感、电容之间的关系是:
Figure BDA0002668363200000121
上述公式中L是总电感值,C是电容值。在发射端Tx,总电感值是包括发射线圈L1在内的整体电感值;在接收端Rx,总电感值是包括接收线圈L2在内的整体电感值。对于由理想元件组成的上述谐振网络中,L可以表示线圈电感,C表示匹配选择的工作频率而选择的补偿电容。
上述谐振网络中发射线圈L1、第一电容C1组成的发射端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为f1,由接收线圈L2、第二电容C2组成的接收端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为f2。如发射端谐振网络的AC交变输入源的驱动频率为fk,当fk等于前述选择的工作频率,并也与发射端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为f1、接收端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为f2相等,即工作频率=fk=f1=f2时,无线充电系统在工作频率时达到谐振状态,可实现最高效率的能量传输。
然而由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补偿电容的容值一般会有±0.5%到±20%的偏差,线圈的绕制工艺更加复杂,如汽车金属机身等环境变化、安装条件的限制,以及电路杂散电感和电容等因素导致线圈参数的偏差更大,补偿电容和线圈电感的偏差会使谐振频率偏离选择的工作频率。
为克服上述不足,在发射端Tx或接收端Rx的至少一侧的谐振网络中增加修正器件——修正电感和修正电容中的至少一种。为了方便说明,将在发射端Tx的修正电感和修正电容,称为发射端修正电感Lm1和发射端修正电容Cm1;在接收端Rx的修正电感和修正电容,称为接收端修正电感Lm2和接收端修正电容Cm2。这里使用修正器件对电容和电感的调节,是实现上述步骤S4的一种方式,通过修正这些参数,保证工作频率与标准频率的相同。当然,修正器件还有其他的功能,下面会进行具体的说明。
发射端Tx和接收端Rx中的任意一侧设置修正器件,或者双侧都设置修正器件,都可以用于本申请。同时,修正器件可以选用一个修正电感或者一个修正电容,也可以同时使用修正电感和修正电容。
如图2所示,双侧都设置有修正器件,发射端Tx设置了发射端修正电感Lm1和发射端修正电容Cm1,在接收端Rx还具有接收端修正电感Lm2和接收端修正电容Cm2。
发射端修正电感Lm1和接收端修正电感Lm2的结构和形式可以相同,为了方便说明会统称为修正电感。同样的,发射端修正电容Cm1和接收端修正电容Cm2会统称为修正电容。
修正电感优选的采用饱和电感绕组,具有控制输入端口IP,通过流入的直流电流大小控制其提供电感变化值的大小——当流过修正电感的饱和电感绕组电流较小时,电感不饱和,此时电感变化值较大;流过电流较大时,电感饱和,电感变化值较小。
修正电容优选的采用磁流变液电容,这种电容中以磁流变液作为电解质充满在电容中,电容外部缠绕线圈,当线圈通入电流时内部产生磁场。磁流变液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其介电常数发生改变。当输入电流增加时,线圈内的磁场强度加大,修正电容的电容变化值增加,当输入电流减小时,线圈内的磁场强度下降,电容变化值减小。
当无线充电系统处于谐振状态时,发射端谐振网络4中,总电感值是发射线圈L1的电感值和修正电感的电感变化值的总值,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和修正电容的电容变化值的总值,是总电容值。接收端谐振网络7同理。
当无线充电系统生产或安装完成后,分别检测发射端Tx和接收端Rx双侧的数据,如有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可调整修正器件(修正电感或修正电容),使总电感值和总电容值处于合理范围,从而使无线充电工作时仍能达到谐振状态,并能保证系统固定于所选择的工作频率工作。
下面参见图2,发射端Tx没有示出直流变换器,其最左侧为逆变器3,S1、S2、S3和S4为逆变器的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开关管。D1、D2、D3和D4为整流器8的整流二极管。滤波器9包括的滤波电容C0和滤波电感L0。
由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在较高的频率,直流变换器2、逆变器3等的开关器件在开关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变换率很快,这会导致产生附加的损耗和影响电磁兼容性能的噪声。为了减小开关器件的损耗,要使开关管在关断和开通过程电流或电压为零,从而使用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能够让开关器件导通时处于零电压的状态下,关断时处于零电流的状态下,而因为开关器件在电流过零点进行切换,理论上其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为零。
对于开关管的关断过程,在关断之前,开关管两端的等效结电容就已经完成充电,在电流正好下降为0时关断开关管。对于导通过程,利用开关管两端的等效结电容放电,使得结电容的电压降至0,电流缓慢增加到输出稳态值,此时开关管开通。
修正器件能够提供修正值,即上述的电感变化值和电容变化值,这使得原本谐振网络中的电感值或电容值能够进行调整,以满足软开关的工作条件。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中,逆变器3的设计中常用的是Mosfet开关管(下面简称开关管),其采用零电压开关开通是比较有利的。如图2所示,将接收端修正电容Cm2的容值调整,提供一个电容变化值ΔC,对应的可以得出,逆变器的输出电压UAB与输出电流I1有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668363200000151
其中M为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之间的互感系数,ω0是系统的谐振角频率。
从上式可以看出,输入虚部有一个ΔC的增加项,如设置调整值ΔC<0,即减小接收端修正电容Cm2的电容值,将使逆变器3的输出阻抗呈现弱感性,这样会使电流相位从原来谐振状态的与电压相位同步变化为略微滞后一定角度。在开关管开通前逆变器3的输出电流为负,在一个死区时间内可以使开关管两端结电容完成充放电,并实现同一桥臂的另一个开关管的反并联二极管导通,从而实现了零电压开关功能。虽然将发射端谐振网络4设置为弱感性,会使系统增加一部分无功功率,但是无功功率相对传输功率而言很小,仍然可以近似认为处于谐振状态。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当发射线圈L1与接收线圈L2完全对准时可获得最大的传输效率,而由于电动汽车停车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水平方向往往会有一定的偏移,同时车内载重变化也会使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垂直方向的气隙间距发生变化,上述偏移和气隙变化会使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的自感和互感发生变化。
无线充电工作时电路中高频电流会使电路中寄生电感和电容变大,谐振网络中的器件也会因为温升而使参数发生变化;另外,充电过程中负载阻抗也在不断变化中,接收端Rx反射到发射端Tx的阻抗就会发生改变,这些情况均会使谐振频率偏离择的工作频率,从而不能保证最大传输效率和系统稳定的工作。
对于上述问题,同样可以通过修正器件解决。通过修正电感、修正电容,实现对谐振回路中的总电容之和总电感值的调节,以使无线充电在以所选择的固定工作频率工作时能达到谐振状态。
无线充电工作时,可以结合系统的控制策略动态调整修正电感或修正电容的变化,使谐振网络保持在所选择的固定工作频率,并使发射端Tx和接收端Rx两侧处于谐振状态及弱感性的工作状态。
另外,电动汽车在实际的使用中会有多个充电地点,前述工作频率的选择方法不可能使其各次谐波同时避开全国或全球范围所有地点的中波频道而不发生任何重叠。因此,工作频率可以根据不同的充电地点的中波广播频段而设置,在一个地点选择工作频率仍依照前述的方法,各个地点与中波频道不发生干扰的工作频率值确定后,预存在无线充电发射端或接收端,或者无线充电管理系统之内。
或者在系统开始工作前根据该地点的中波频段先确定工作频率,通过发射端通信模块6和接收端通信模块12交互该地点的工作频率选择值,并根据选择的工作频率调整修正器件相对应的数值,使系统按照设定的工作频率处于近似谐振及弱感性的工作状态,以获得最大的效率传输和最低的干扰噪声。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多组环境电磁数据,每组所述环境电磁数据至少包括:中心发射频率和电磁频率范围;
在无线充电系统允许的工作频率范围内,选取多个基础频率,计算每个所述基础频率n次谐波中的每一次的谐波频率,其中,n≥2;
根据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为依据,选取其中一个对应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
调节工作频率,使工作频率与标准频率相同;
无线充电系统中,具有修正器件,所述修正器件包括:发射端修正电感Lm1、发射端修正电容Cm1、接收端修正电感Lm2、接收端修正电容Cm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修正器件调节对应的修正电容值或修正电感值,调节所述工作频率;
选取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最少的m组基础频率形成选择池,从选择池中择一选取一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其中,m≥1;
在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时,选取落入中心发射频率最少的一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或者,
在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时,选取频率较低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或者,
在谐波频率落入电磁频率范围内数量相同时,选取频率较高的基础频率,作为标准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线充电系统允许的工作频率范围是79-90k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基础频率在工作频率范围内,以等差形式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基础频率在工作频率范围内,以0.5kHz为公差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多组环境电磁数据时,通过电磁接收设备,接收环境中的电磁场信号,从而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包括有当地环境电磁数据的预制信息,从所述预制信息中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充电系统中的原边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在无线充电开始前,向副边共享;或者,
无充电系统中的副边获取所述环境电磁数据,在无线充电开始前,向原边共享。
CN202010926177.XA 2020-09-07 2020-09-07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 Active CN112242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6177.XA CN112242752B (zh) 2020-09-07 2020-09-07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6177.XA CN112242752B (zh) 2020-09-07 2020-09-07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2752A CN112242752A (zh) 2021-01-19
CN112242752B true CN112242752B (zh) 2022-07-05

Family

ID=74171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6177.XA Active CN112242752B (zh) 2020-09-07 2020-09-07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27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5118A (zh) * 2021-12-20 2022-04-05 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参数校正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221A (zh) * 2014-03-24 2015-10-07 礼恩派加拿大公司 在感应耦合系统中保持连续充电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0636B2 (en) * 2005-11-30 2011-11-01 Broad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RF without harmonic interference
US9379780B2 (en) * 2010-12-16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and continuous radio station signal coexistence
JP6457892B2 (ja) * 2015-06-16 2019-01-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式電動車両及び非接触給電方法
EP3707801B1 (en) * 2017-11-07 2022-10-05 B.G. Negev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Ltd. at Ben-Gurion University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by means of adaptive matching networks
CN110108937B (zh) * 2019-05-10 2023-03-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谐波分析的无线充电频率选取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221A (zh) * 2014-03-24 2015-10-07 礼恩派加拿大公司 在感应耦合系统中保持连续充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2752A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21950A1 (zh)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双边lcc补偿网络调节方法及系统
US10778037B2 (en) Hybri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2104100A (zh) 可调无线充电系统
CN107618388B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11817451B (zh) 无线充电系统
US20230081974A1 (en)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er, transmitt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6740238B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10530193B2 (en) Passive magnetic field attenuation
CN107612159B (zh) 一种兼具pwm控制和调频控制的单发射对四接收线圈电动汽车静态无线供电系统
CN104362714A (zh) 一种电动汽车蜂窝式无线充电桩
CN207274460U (zh) 基于磁集成型lc滤波器的电动汽车多路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
CN108808875B (zh) 一种适用于电池特性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的方法
CN112242752B (zh)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的选调方法
CN108574327B (zh) 线圈单元、无线供电装置、无线受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KR101673353B1 (ko) 무선충전장치 및 그 수신 회로
CN111641274A (zh)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机构
CN213817361U (zh) 可调无线充电系统
US20190381902A1 (en) Road charging for electric vehicle in motion
CN111817413B (zh)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频率选择的方法
KR102397861B1 (ko) 무선전력 송수신장치,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및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Debbou et al. Wireless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Design and control for an optimal operation
BAYRAKTAR et al. Constant current/voltage charging of a 250w e-bike with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hu et al. Design of an IPT battery charger with double-sided LCC compensation
CN110654252B (zh) 一种电动汽车副边电路供电系统
CN112994264A (zh)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088 China (Anhui) pilot Free Trade Zone, Hefei, Anhui Province a3-15, 14 / F, block a, building J1, phase II,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2800, innovation Avenue, high tech Zone, Hefei

Applicant after: Hefei Youg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D412-1, floor 3, block D, No. 9, Shangdi Third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Youga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