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5719A - 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5719A
CN112235719A CN202011202169.7A CN202011202169A CN112235719A CN 112235719 A CN112235719 A CN 112235719A CN 202011202169 A CN202011202169 A CN 202011202169A CN 112235719 A CN112235719 A CN 112235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members
terminal
application server
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21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子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O-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O-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O-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O-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21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5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5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欲建立群组的终端发送的组群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向列表T1中的其它成员获取其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终端列表T2;计算各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建立通信群,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同时向群组成员发送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群主信息。通过本发明可实现群组直连通信,动态分配群组内成员的通信路径;可应用于群组聊天、群组对战游戏交流和群组视频会议等相关群组应用,增加用户体验,实用性佳。

Description

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UE(Device-to-Device)终端直通技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通过基站的转发。D2D技术由于本身的短距和直通优势,可以提高无线资源使用效率、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因此在5G的建设中得到的大量的研究,未来D2D技术会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中,提升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旨在为位于同一应用服务器下,且在各自终端直连通信搜索范围内的终端提供方便交互的交流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欲建立群组的终端发送的组群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
向列表T1中的其它成员获取其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终端列表T2;
计算各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建立通信群,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同时向群组成员发送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群主信息。
第一方面提供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是指定发起建立群组的终端为群主。
第一方面提供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是选择可与其它成员直连通信的终端为群主。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建立群组请求消息并发送,以使应用服务器接收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
接收应用服务器反馈的各群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接受应用服务器指定为群主或接收应用服务器指定的群主信息。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应用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欲建立群组的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
获取模块,用于向列表T1中的其它成员获取其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终端列表T2;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并建立通信群;
指定模块,用于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同时向群组成员发送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群主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指定模块是根据谁申请谁为群主的原则指定群主的。
第三方面提供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指定模块是根据与其它所有成员可直连通信的原则指定群主的。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请求方终端,所述请求方终端包括:
消息生成模块,生成建立群组请求消息并发送,以使应用服务器接收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反馈的各群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接受应用服务器指定为群主或接收应用服务器指定的群主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欲建立群组的终端发送的组群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向列表T1中的其它成员获取其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终端列表T2;计算各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建立通信群,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同时向群组成员发送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群主信息。通过本发明可实现群组直连通信,动态分配群组内成员的通信路径;可应用于群组聊天、群组对战游戏交流和群组视频会议等相关群组应用,增加用户体验,实用性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种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各终端第一种直连通信范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各终端第二种直连通信范围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各终端直连通信中继多跳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种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一种应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本发明中的终端均是具有D2D直连通信能力的5G终端(如5G手机);其次,各终端均在同一应用服务器下注册账号;最后,各终端均有在这一应用服务器建立群组或加入群组的意愿。
参见图1,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接收欲建立群组的终端发送的组群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
S12、向列表T1中的其它成员获取其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终端列表T2;
S13、计算各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建立通信群,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同时向群组成员发送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群主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在某一应用场景内,针对欲建立群组的D2D终端成员进行组群申请,应用场景服务器接收建群请求后,向各参与成员获取群组成员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以及D2D终端发现列表,最终由应用服务器指定群主,同时指定群组内各成员的通信路径;本方案可应用于群组聊天、群组对战游戏交流和群组视频会议等相关群组应用,增加用户体验,实用性佳。
需要说的是,基于上述方案,选择群主有两种应用场景,
参见图2,一是,群组成员之间均可以直连通信,无需多跳中继,;可以理解的是,发起建立群组的终端在申请建群时携带有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即表明其它群组成员均可与申请建群的终端进行直连通信,无需多跳中继。
假设应用服务器在接收UE-1的建群请求后,建立交流群,并指定UE-1为群主,其中成员有UE-2、UE-3、UE-4和UE-5,且在各成员的发现列表中均有其它UE,即所以UE均可直连通信;在此场景下,应用服务器可随意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通常会选择发起申请的终端作为群主。
参见图3,二是,某两个群组成员均不在彼此的直连通信范围内,需要通过其它终端进行多跳中继,那么发起建群的终端必然是这两个成员之间通信多跳中继最少的终端。
群成员同样是UE-1、UE-2、UE-3、UE-4和UE-5,其中,UE-1可与其它UE进行直连通信;但,UE-2和UE-5均不在彼此的直连通信范围内,UE-3和UE-4亦均不在彼此的直连通信范围内,所有成员要建立直连通信其路径可以是:
UE-1可以和其它UE进行直连通信,跳数为0;
UE-2可以和UE-1、UE-3以及UE-4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和UE-5的通信需要UE-1或UE-3或UE-4的中继多跳,跳数为1;
UE-3可以和UE-2、UE-1以及UE-5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和UE-4的通信需要UE-2或UE-1或UE-5的中继多跳,跳数为1;
UE-4可以和UE-2、UE-1以及UE-5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和UE-3的通信需要UE-2或UE-1或UE-5的中继多跳,跳数为1;
UE-5可以和UE-1、UE-3以及UE-4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和UE-2的通信需要UE-1或UE-3或UE-4的中继多跳,跳数为1;
由上可以看出,UE-1的跳数最少,因此选择UE-1为群主,对于其它成员之间的通信路径设定也是选择跳数最少的UE作为最终的通信路径,在跳数相同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中继节点的UE的中继性能和通信距离来衡量,以UE-2为例来描述:
UE-2可以和UE-1或UE-3或UE-4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其欲和UE-5通信的话,有三条路径:
一是、UE-2与UE-3直连通信,再中继到UE-5;
二是、UE-2与UE-1直连通信,再中继到UE-5;
三是、UE-2与UE-4直连通信,再中继到UE-5;
参见图4,以上三条路径的跳数均为1,因此需要通过多跳通信距离和中继节点的中继能力来判定;选择多跳通信距离最短以及中继节点能力最强的路径作为最终的通信路径;以上三种通信方式的多跳通信距离为:
一是、UE-2与UE-3的距离加上UE-3与UE-5的距离;
二是、UE-2与UE-1的距离加上UE-1与UE-5的距离;
三是、UE-2与UE-4的距离加上UE-4与UE-5的距离。
因此,需要应用服务器获取群组各成员的位置信息;对于中继节点的中继能力是指UE的UE处理能力,可由UE上报给应用服务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5G D2D技术实现D2D终端的群组建立,以及群组内终端进行D2D直连通信进行消息互动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群组聊天、群组游戏互动等场景。
参见图5,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生成建立群组请求消息并发送,以使应用服务器接收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
S22、接收应用服务器反馈的各群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接受应用服务器指定为群主或接收应用服务器指定的群主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在某一应用场景内,针对欲建立群组的D2D终端成员进行组群申请,应用场景服务器接收某一终端的建群请求后,向各参与成员获取群组成员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以及D2D终端发现列表,最终由应用服务器指定群主,同时指定群组内各成员的通信路径;本方案可应用于群组聊天、群组对战游戏交流和群组视频会议等相关群组应用,增加用户体验,实用性佳。
可以理解的是,发起建立群组的终端在申请建群时携带有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即表明其它群组成员均可与申请建群的终端进行直连通信,无需多跳中继。终端在申请建群后等待应用服务器的安排即可。
参见图6,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应用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欲建立群组的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
获取模块102,用于向列表T1中的其它成员获取其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终端列表T2;
计算模块103,用于计算各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并建立通信群;
指定模块104,用于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同时向群组成员发送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群主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在某一应用场景内,针对欲建立群组的D2D终端成员进行组群申请,应用场景服务器接收建群请求后,向各参与成员获取群组成员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以及D2D终端发现列表,最终由应用服务器指定群主,同时指定群组内各成员的通信路径;本方案可应用于群组聊天、群组对战游戏交流和群组视频会议等相关群组应用,增加用户体验,实用性佳。
需要说的是,基于上述方案,有两种应用场景,
一是,群组成员之间均可以直连通信,无需多跳中继;可以理解的是,发起建立群组的终端在申请建群时携带有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即表明其它群组成员均可与申请建群的终端进行直连通信,无需多跳中继。
假设应用服务器在接收UE-1的建群请求后,建立交流群,并指定UE-1为群主,其中成员有UE-2、UE-3、UE-4和UE-5,且在各成员的发现列表中均有其它UE,即所以UE均可直连通信;在此场景下,应用服务器可随意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通常会选择发起申请的终端作为群主。
二是,某两个群组成员均不在彼此的直连通信范围内,需要通过其它终端进行多跳中继,那么发起建群的终端必然是这两个成员之间通信多跳中继最少的终端。
群成员同样是UE-1、UE-2、UE-3、UE-4和UE-5,其中,UE-1可与其它UE进行直连通信;但,UE-2和UE-5均不在彼此的直连通信范围内,UE-3和UE-4亦均不在彼此的直连通信范围内,所有成员要建立直连通信其路径可以是:
UE-1可以和其它UE进行直连通信,跳数为0;
UE-2可以和UE-1、UE-3以及UE-4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和UE-5的通信需要UE-1或UE-3或UE-4的中继多跳,跳数为1;
UE-3可以和UE-2、UE-1以及UE-5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和UE-4的通信需要UE-2或UE-1或UE-5的中继多跳,跳数为1;
UE-4可以和UE-2、UE-1以及UE-5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和UE-3的通信需要UE-2或UE-1或UE-5的中继多跳,跳数为1;
UE-5可以和UE-1、UE-3以及UE-4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和UE-2的通信需要UE-1或UE-3或UE-4的中继多跳,跳数为1;
由上可以看出,UE-1的跳数最少,因此选择UE-1为群主,对于其它成员之间的通信路径设定也是选择跳数最少的UE作为最终的通信路径,在跳数相同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中继节点的UE的中继性能和通信距离来衡量,以UE-2为例来描述:
UE-2可以和UE-1或UE-3或UE-4直接发起D2D直连通信,但是其欲和UE-5通信的话,有三条路径:
一是、UE-2与UE-3直连通信,再中继到UE-5;
二是、UE-2与UE-1直连通信,再中继到UE-5;
三是、UE-2与UE-4直连通信,再中继到UE-5;
以上三条路径的跳数均为1,因此需要通过多跳通信距离和中继节点的中继能力来判定;选择多跳通信距离最短以及中继节点能力最强的路径作为最终的通信路径;以上三种通信方式的多跳通信距离为:
一是、UE-2与UE-3的距离加上UE-3与UE-5的距离;
二是、UE-2与UE-1的距离加上UE-1与UE-5的距离;
三是、UE-2与UE-4的距离加上UE-4与UE-5的距离。
因此,需要应用服务器获取群组各成员的位置信息;对于中继节点的中继能力是指UE的UE处理能力,可由UE上报给应用服务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5G D2D技术实现D2D终端的群组建立,以及群组内终端进行D2D直连通信进行消息互动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群组聊天、群组游戏互动等场景。
参见图7,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请求方终端,所述请求方终端200包括:
消息生成模块201,生成建立群组请求消息并发送,以使应用服务器接收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
接收模块202,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反馈的各群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接受应用服务器指定为群主或接收应用服务器指定的群主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在某一应用场景内,针对欲建立群组的D2D终端成员进行组群申请,应用场景服务器接收某一终端的建群请求后,向各参与成员获取群组成员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以及D2D终端发现列表,最终由应用服务器指定群主,同时指定群组内各成员的通信路径;本方案可应用于群组聊天、群组对战游戏交流和群组视频会议等相关群组应用,增加用户体验,实用性佳。
可以理解的是,发起建立群组的终端在申请建群时携带有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即表明其它群组成员均可与申请建群的终端进行直连通信,无需多跳中继。终端在申请建群后等待应用服务器的安排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欲建立群组的终端发送的组群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
向列表T1中的其它成员获取其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终端列表T2;
计算各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建立通信群,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同时向群组成员发送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群主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是指定发起建立群组的终端为群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是选择可与其它成员直连通信的终端为群主。
4.一种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建立群组请求消息并发送,以使应用服务器接收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
接收应用服务器反馈的各群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接受应用服务器指定为群主或接收应用服务器指定的群主信息。
5.一种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欲建立群组的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T1;
获取模块,用于向列表T1中的其它成员获取其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终端列表T2;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并建立通信群;
指定模块,用于指定其中一个终端为群主,同时向群组成员发送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群主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模块是根据谁申请谁为群主的原则指定群主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模块是根据与其它所有成员可直连通信的原则指定群主的。
8.一种请求方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方终端包括:
消息生成模块,生成建立群组请求消息并发送,以使应用服务器接收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本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能力和发现群组成员的列表;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反馈的各群组成员之间的直连通信路径,以及,接受应用服务器指定为群主或接收应用服务器指定的群主信息。
CN202011202169.7A 2020-11-02 2020-11-02 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12235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2169.7A CN112235719A (zh) 2020-11-02 2020-11-02 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2169.7A CN112235719A (zh) 2020-11-02 2020-11-02 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719A true CN112235719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21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2169.7A Pending CN112235719A (zh) 2020-11-02 2020-11-02 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57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289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群组创建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3888A (zh) * 2014-10-27 2015-02-04 中央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Wi-Fi直连的自组织即时通信方法
CN104584464A (zh) * 2012-09-28 2015-04-29 英特尔公司 优选功耗配置的传送
CN104661177A (zh) * 2015-03-12 2015-05-27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d2d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20150146620A1 (en) * 2013-11-27 2015-05-28 Nokia Corporation D2d clus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figurations
CN105992157A (zh) * 2015-02-06 2016-10-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辅助的d2d中继多播方法
CN106027381A (zh) * 2016-07-28 2016-10-12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中消息分组管控的方法
CN106034289A (zh) * 2015-03-10 2016-10-19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2d组播通信中的转发控制方法
CN106162637A (zh) * 2015-04-10 2016-11-2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Lte宽带集群多节点镜像组网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889081A (zh) * 2016-09-30 2018-04-06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D2d自组网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10383763A (zh) * 2017-03-30 2019-10-25 英特尔公司 用于合作操作的设备到设备发现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4464A (zh) * 2012-09-28 2015-04-29 英特尔公司 优选功耗配置的传送
US20150146620A1 (en) * 2013-11-27 2015-05-28 Nokia Corporation D2d clus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figurations
CN104333888A (zh) * 2014-10-27 2015-02-04 中央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Wi-Fi直连的自组织即时通信方法
CN105992157A (zh) * 2015-02-06 2016-10-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辅助的d2d中继多播方法
CN106034289A (zh) * 2015-03-10 2016-10-19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2d组播通信中的转发控制方法
CN104661177A (zh) * 2015-03-12 2015-05-27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d2d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162637A (zh) * 2015-04-10 2016-11-2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Lte宽带集群多节点镜像组网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6027381A (zh) * 2016-07-28 2016-10-12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中消息分组管控的方法
CN107889081A (zh) * 2016-09-30 2018-04-06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D2d自组网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10383763A (zh) * 2017-03-30 2019-10-25 英特尔公司 用于合作操作的设备到设备发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289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群组创建方法及通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25117B1 (ja) 通信システム
US11425537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TW201824940A (zh) 處理尋呼的方法和裝置
KR101184847B1 (ko) 인프라 기반의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미디어를 배포하기 위한 방법
JP2008527884A (ja) リアルタイム無線掲示板システムを提供する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KR101571925B1 (ko) 다자간 통화 단말 및 상기 단말에서의 다자간 통화에서 일대일 통화로의 전환 방법
WO2017028743A1 (zh) 中继用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984521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086451A1 (zh)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下行数据投递方法及装置
CN104159266A (zh) 一种邻近通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JP2018509097A (ja) セッションアンカーと転送アンカーとの分離を伴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2235719A (zh) 通过d2d实现群组互动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05285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45772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ser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15070377A1 (zh) 一种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6534126A (zh) 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集群系统和中转台
CN109391595B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TWI663884B (zh) 無線自主網路中通信設備的資料通信方法和通信設備
CN108616492B (zh) 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装置及多通终端
CN107294867B (zh) 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WO2022022582A1 (zh) 切换处理方法及源基站
WO2014079312A1 (zh) 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Ippisch et al. An android framework for opportunistic wireless mesh networking
CN103841542A (zh) 一种确定用户设备之间邻近关系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WO2016138658A1 (zh) 伪接入方法,伪接入直连调度方法,站点以及接入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