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4867B - 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4867B
CN107294867B CN201710532452.8A CN201710532452A CN107294867B CN 107294867 B CN107294867 B CN 107294867B CN 201710532452 A CN201710532452 A CN 201710532452A CN 107294867 B CN107294867 B CN 107294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ddress
target
data packet
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24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4867A (zh
Inventor
章旭景
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ei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lei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lei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lei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24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4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4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4867A/zh
Priority to US15/857,549 priority patent/US1036838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4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4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基地台,该第一基地台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二基地台之间具有一基地台间接口,该方法包含有:取得一第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对应该第一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以及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传送一第一路由信息至该第二基地台,其中该第一路由信息包含该第一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该第一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及该第一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其中该基地台间接口不经过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核心网。

Description

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本申请是为分案申请,原案申请日为2017年1月11日
申请号为201710021059.2、发明名称为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基地台间接口来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应用越来越普及的环境下,如4G LTE的大规模商用,给用户带来了很好的上网体验。但是核心网络的负载也越来越大,现有的本地网际协议接入(LocalInternet Protocol Access,LIPA)技术以及选择网际协议流量卸载(Selected IPTraffic Offload,SIPTO)技术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可以用来卸载部分核心网络的负载,这种需求也是越来越显得重要。
另一方面,点对点通信技术(peer to peer,P2P)作为一种用户端之间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智慧型手机及平板电脑。但是,在现有的点对点通信技术规范下,用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仍需通过核心网络的协助。换句话说,现有的点对点通信技术并无法实现4G LTE提出的本地网际协议接入技术及选择网际协议流量卸载技术所带来卸载核心网络负载的好处。因此,现有的点对点通信技术存在有数据传输时延、核心网络负载过重及数据传输计费较高等缺失。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用来卸载核心网络负载,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基地台,该第一基地台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二基地台之间具有一基地台间接口,该方法包含有:取得一第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对应该第一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以及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传送一第一路由信息至该第二基地台,其中该第一路由信息包含该第一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该第一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及该第一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其中该基地台间接口不经过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核心网。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基地台,该第一基地台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二基地台之间具有一基地台间接口,该方法包含有:取得一第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对应该第一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从该第一用户端接收一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其中该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包含一数据封包及一目标用户端的一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传送包含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的一查询信息至该第二基地台;从该第二基地台接收回应该查询信息的一路由信息,其中该路由信息包含一第二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该第二用户端与该第二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以及该第二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储存该路由信息;其中该基地台间接口不经过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核心网。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基地台,该第一基地台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二基地台之间具有一基地台间接口,该方法包含有:取得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对应该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从该第二基地台接收一查询信息,其中该查询信息包含一目标用户端的一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判断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是否与取得的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相同;以及当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与取得的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相同时,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传送回应该查询信息的一路由信息至该第二基地台,其中该路由信息包含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该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及该第一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其中该基地台间接口不经过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核心网。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一基地台,用来促成行点对点通信,该第一基地台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界面单元,用来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二基地台建立一基地台间接口;一第二通信界面单元,用来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服务闸道建立一基地台核心网间接口;一地址解析单元,用来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来源用户端接收一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其中该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包含一数据封包及一目标用户端的一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一路径选择模块,连接该地址解析单元,用来储存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该第二基地台与该用户端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以及该第二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用来根据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及该路径选择模块中的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选择通过该第一通信界面单元或该第二通信界面单元来传送该数据封包至该目标用户端;其中该基地台间接口不经过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核心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用户数据封包格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基地台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UE1、UE2 用户端
eNodeB n~eNodeB n+2 基地台
X2、Uu、S1 传输接口
20 通信装置
200 处理装置
210 储存单元
220 通信界面单元
214 程式码
30、40 流程
310~320、410~450 步骤
S-GW 服务闸道
UDP-Header 用户数据报协议标头
GTP-Header 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
TEID 隧道协议标头参数
IP DATA 数据封包
FLAGS 旗标参数
MSG TYPE 信息类型参数
LEN 信息长度参数
Sequence Number 序号参数
N-PDU Number 网络协议数据单元参数
Extern Header Type 外部标头类型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移动通信系统可为一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其包含移动通信用户端UE1、UE2及移动通信基地台eNodeB n~eNodeB n+2,其中用户端UE1、UE2与基地台eNodeB n、eNodeB n+1之间分别通过Uu传输接口进行通信。在此实施例中,用户端UE1、UE2是在同一个局部网络中,局部网络是指基地台之间已经建立基地台间接口的基地台集合。基地台间接口是指连接任两个基地台,但不通过核心网的接口,互联网(Internet)及LTE所定义的X2接口是基地台间接口的两个例子。值得注意的是,图1仅是用来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实际上,用户端及基地台的数量并不限于此。此外,用户端可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装置。另外,虽然本说明书及图示使用了LTE的专有名词来解释本发明的概念,但本发明并不受LTE的专有名词所限制,而是可应用在任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各移动通信基地台eNodeB n~eNodeB n+2可以是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eNodeB n~eNodeB n+2中任两个或以上可是同一基地台的不同小区(cell),这两个或以上的小区可以透过基地台内部的接口直接通信。
为了卸载核心网络的负载,并改善数据传输时延及高传输费率等缺失,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基地台之间基地台间接口的点对点通信机制,因此用户端之间的数据可直接经由基地台进行传输,而不需经由核心网络(如服务闸道(Serving Gateway,S-GW)),以实现降低核心网络负载的目的。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当用户端UE1欲与用户端UE2进行通信时,用户端UE1的数据会从基地台eNodeB n经由基地台间接口传送至基地台eNodeB n+1,接着基地台eNodeB n+1将数据传送至用户端UE2。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是在建立有基地台间接口的网络(如图1所示的基地台eNodeB n~eNodeB n+2),建立关于用户端的路由信息,藉此当来源用户端欲传输数据至目标用户端时,来源基地台会判断关于目标用户端的信息是否在路由信息中,当目标用户端的信息在路由信息中时,来源基地台会通过基地台间接口将数据传送至目标用户端所属的目标基地台。相反的,当目标用户端的信息不在路由信息中时,来源基地台会依照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即通过基地台核心网间接口将数据传输至核心网络中的服务闸道,再由服务闸道传输数据至目标基地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可为图1所示的基地台,其包含一处理装置200、一储存单元210及一通信界面单元220。处理装置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储存单元2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一程式码214,并通过处理装置200读取及执行程式码214。举例来说,储存单元2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快闪记忆体(flash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无线存取网络dom-access memory,RAM)等,而不限于此。通信界面单元220可为一收发器,其根据处理装置200的处理结果,与网络节点交换讯号。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30的流程图。流程30可用于图1所示的局部网络中的任一基地台,用来建立关于用户端的路由信息。流程30可被编译成程式码214,储存于储存单元210中,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10:取得用户端的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对应用户端与基地台之间的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320:通过基地台间接口,传送路由信息至局部网络中的其他基地台,其中路由信息包含步骤310中取得的用户端的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用户端与基地台之间的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以及基地台的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根据流程30,基地台将取得的用户端的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简称为IP地址),用户端所在基地台的IP地址,以及用户端与所在基地台之间的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置入路由信息中,接着,基地台会在选定的一个、多个或所有的基地台间接口上传送此路由信息。因此,局部网络中接收到路由信息的基地台会储存此路由信息,以建立局部网络中一个、多个或所有用户端的路由信息。在一实施例中,IP地址、用户端所在基地台的IP地址及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可通过进行附加程序(attach procedure)及建立无线承载(如初始无线承载(default bearer))来取得,但不仅限于附加程序及无线承载建立程序。
简单来说,路由信息包含三个参数,用来指示用户端IP地址的第一参数,用来指示用户端与所在基地台之间的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的第二参数,以及用来指示基地台的IP地址的第三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端执行去附加程序(detachprocedure)时,基地台会删除对应此用户端的路由信息,亦可通知其他相连的基地台也删除相关的路由信息。
在局部网络中的路由信息建立完成后,当来源基地台中的来源用户端有数据欲传送至目标用户端时,来源用户端会传送数据传输请求信息至来源基地台,其中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包含有数据封包及目标用户端的IP位置。来源基地台判断数据传输请求信息中的目标用户端的IP位置是否在储存的路由信息中。若目标用户端的IP位置在储存的路由信息中时,来源基地台会查询路由信息中对应此目标用户端的目标基地台的IP位置,以及目标用户端与目标基地台之间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换句话说,来源基地台判断目标用户端的IP位置是否与任一路由信息中的第一参数相同,若目标用户端的IP位置与任一路由信息中的第一参数相同时,来源基地台会取得路由信息中对应第一参数的第二参数及第三参数。接着,来源基地台会在数据封包中置入第二参数所指示的隧道端点标识,并通过基地台间接口,将此数据封包传送至第三参数所指示的目标基地台的IP位置。因此,接收到此数据封包的目标基地台,会根据数据封包中的隧道端点标识,选择对应的目标用户端,并通过Uu传输接口将数据封包传送至目标用户端。然而,若目标用户端的IP位置不在储存的路由信息中时,来源基地台会将数据封包传送至核心网络中的服务闸道,再由服务闸道根据传输数据至目标基地台,目标基地台再将数据封包传送至目标用户端。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图。流程40可用于图1所示的局部网络中的任一基地台,用来建立关于用户端的路由信息。流程40可被编译成程式码214,储存于储存单元210中,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10:取得用户端的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对应用户端与基地台之间的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420:从来源用户端接收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其中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包含数据封包及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
步骤430:通过基地台间接口,传送包含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的查询信息至局部网络中的其他基地台。
步骤440:从局部网络中的目标基地台接收回应查询信息的路由信息,其中路由信息包含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对应目标用户端与目标基地台之间的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以及目标基地台的IP地址。
步骤450:储存路由信息。
根据流程40,当基地台取得用户端的IP地址、基地台的IP地址,以及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之后,基地台不会直接发送路由信息,而是等到用户端有数据传输请求时,先解析出数据传输请求信息中的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接着,在所有基地台间接口上,向所有局部网络中的基地台发起关于目标用户端IP地址的查询信息。另一方面,接受到目标用户端IP地址的查询信息的基地台,会匹配自己储存的路由信息(即判断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是否与路由信息中的第一参数相同),若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与路由信息中的第一参数相同时,把包含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目标基地台的IP地址及目标用户端与目标基地台之间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的路由信息,通过基地台间接口告诉查询的基地台。查询基地台在接收到路由信息后,会储存此路由信息,以完成路由信息的建立程序。反之,若接收到查询信息的基地台判断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与路由信息中的第一参数不同时,则忽略此查询信息。
换句话说,当路由信息建立完成之后,来源基地台取得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目标基地台的IP地址及目标用户端与目标基地台之间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接着,来源基地台会产生用户数据封包,并根据路由信息中的目标基地台的IP地址,通过基地台间接口,将用户数据封包传送至目标基地台。值得注意的是,来源基地台会在此用户数据封包中置入目标用户端与目标基地台之间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因此,接收到用户数据封包的目标基地台,会根据用户数据封包中的隧道端点标识,选择对应的目标用户端,并通过Uu传输接口将数据封包传送至目标用户端。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用户数据封包格式的示意图。用户数据封包包含用户数据报协议标头(User Datagram Protocol Header)UDP-Header、一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 Header,GTP Header)GTP-Header及数据封包IP DATA,其中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GTP-Header中的隧道协议标头参数TEID被来源基地台设置为路由信息中的目标用户端与目标基地台之间无线承载的隧道端点标识(即路由信息中的第二参数)。因此,目标基地台在接收到用户数据封包之后,能根据隧道协议标头参数TEID,选择要发送给哪个用户端,并且从隧道协议标头参数TEID所对应的无线承载上把数据封包IP DATA发送到目标用户端。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GTP-Header除了包含隧道协议标头参数TEID,另包含有旗标参数FLAGS、信息类型参数MSG TYPE、信息长度参数LEN、序号参数Sequence Number、网络协议数据单元参数N-PDU Number、外部标头类型参数Extern Header Type。值得注意的是,用户数据封包格式应为本领域者所熟知,在此不赘述各参数的功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点之一在于当来源基地台产生用户数据封包时,将路由信息中的隧道协议标头置入隧道协议标头参数TEID,以使目标基地台能根据隧道协议标头参数TEID,将数据封包传送到正确的目标用户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来源基地台执行数据传输的示意图。首先,来源基地台装置包含:至少二通信界面,分别透过基地台间接口(例如LTE所定义的X2接口或)及基地台核心网间接口(例如LTE所定义的S1接口),用来与局部网络中的另一个基地台(如目标基地台)及服务闸道S-GW进行数据传输、一地址解析单元,用来从来源用户端接收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如通过第1图所示的Uu传输接口),并解析出数据封包及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一路径选择模块,用来储存路由信息,其中路由信息的建立方式可参见上述流程30~40,在此不再赘述,以及一封包产生模块,用来产生包含数据封包的用户数据封包。来源基地台进行数据传输的详细流程如下。来源基地台从来源用户端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信息之后,地址解析单元(可为LTE中的PDCP层)解析出数据封包,并且解析数据传输请求中的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并传递给路径选择模块。路径选择模块,根据输入的IP地址,在储存的路由信息中匹配(即上述的基地台判断目标用户端的IP地址是否与路由信息中的第一参数相同),如果匹配不成功,则按照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基地台核心网间接口,将数据封包传送到核心网络的服务闸道S-GW。如果匹配成功,则取得路由信息中对应第一参数的第二及第三参数,并且和数据封包一起传送到封包产生模块。封包产生模块会将数据封包添加用户数据报协议标头UDP-Header及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GTP-Header、将隧道协议标头参数TEID设置为路由信息中的第二参数,以及根据路由信息中的第三参数所指示的目标基地台的IP地址,通过基地台间接口将用户数据封包传送至目标基地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通过基地台间接口上的通信方式,实现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更明确地来说,根据本发明的路由信息建立机制,局部网络中的基地台能取得数据封包欲传送到的基地台IP位置及对应用户端的无线承载的隧道协议标头,进而达到数据封包在基地台之间传输,减少了核心网络的负载的功效。因此,本发明的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核心网络的负载及传输费率,也可以减少通信时延,同时通信数据仅在局部网络中传输,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基地台,该第一基地台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二基地台之间具有一基地台间接口,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有:
取得一第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对应该第一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
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传送一第一路由信息至该第二基地台,其中该第一路由信息包含该第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该对应该第一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及该第一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从该第二基地台接收一第二路由信息,其中该第二路由信息包含一第二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该第二用户端与该第二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以及该第二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储存该第二路由信息;
从该第一用户端接收一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其中该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包含一数据封包及一目标用户端的一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判断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是否与该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该第二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相同;
当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与该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该第二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相同时,取得该第二路由信息中对应该第二用户端与该第二基地台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及该第二基地台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产生一用户数据封包,该用户数据封包包含一用户数据报协议标头、一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及该数据封包,其中该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中的一隧道端点标识栏位是根据该第二路由信息中对应该第二用户端与该第二基地台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来设置;以及
根据该第二路由信息中的该第二基地台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传送该用户数据封包至该第二基地台;
其中该基地台间接口不经过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核心网。
2.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基地台,该第一基地台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二基地台之间具有一基地台间接口,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有:
取得一第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对应该第一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
从该第一用户端接收一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其中该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包含一数据封包及一目标用户端的一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传送包含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的一查询信息至该第二基地台;
从该第二基地台接收回应该查询信息的一路由信息,其中该路由信息包含该目标用户端的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该目标用户端与该第二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以及该第二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储存该路由信息;
取得该路由信息中的对应该目标用户端与该第二基地台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及该第二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产生一用户数据封包,该用户数据封包包含一用户数据报协议标头、一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及该数据封包,其中该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中的一隧道端点标识栏位是根据该路由信息中对应该目标用户端与该第二基地台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来设置;以及
根据该路由信息中的该第二基地台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传送该用户数据封包至该第二基地台;
其中该基地台间接口不经过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核心网。
3.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第一基地台,该第一基地台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二基地台之间具有一基地台间接口,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有:
取得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对应该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
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从该第二基地台接收一查询信息,其中该查询信息包含一目标用户端的一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判断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是否与取得的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相同;以及
当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与取得的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相同时,通过该基地台间接口,传送回应该查询信息的一路由信息至该第二基地台,其中该路由信息包含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该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及该第一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
其中该基地台间接口不经过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核心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
接收从该第二基地台传送的一数据封包,其中该数据封包包含根据该路由信息中对应该用户端与该第一基地台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设置的一隧道端点标识栏位;以及
根据该隧道端点标识栏位,传送该数据封包至该目标用户端。
5.一种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一基地台,用来促成行点对点通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地台包含有:
一第一通信界面单元,用来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第二基地台建立一基地台间接口;
一第二通信界面单元,用来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服务闸道建立一基地台核心网间接口;
一地址解析单元,用来从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来源用户端接收一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其中该数据传输请求信息包含一数据封包及一目标用户端的一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
一路径选择模块,连接该地址解析单元,用来储存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用户端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对应该第二基地台与该用户端之间的一无线承载的一隧道端点标识,以及该第二基地台的一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以及用来根据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及该路径选择模块中的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选择通过该第一通信界面单元或该第二通信界面单元来传送该数据封包至该目标用户端,该路径选择模块更用来:判断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是否与储存单元中的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相同;当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与该储存单元中的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相同时,取得该储存单元中的对应该第二基地台与该用户端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及该第二基地台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并选择该第一通信界面单元根据该第二基地台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传送一用户数据封包至该第二基地台;或当该目标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与该储存单元中的该用户端的该网际网络协定地址不同时,选择该第二通信界面单元来传送该数据封包至该服务闸道;
一封包产生模块,连接该路径选择模块,用来产生该用户数据封包,该用户数据封包包含一用户数据报协议标头、一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及该数据封包,其中该通用封包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标头中的一隧道端点标识栏位是根据该路径选择模块所取得的对应该第二基地台与该用户端之间的该无线承载的该隧道端点标识来设置;
其中该基地台间接口不经过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核心网。
CN201710532452.8A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Active CN107294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2452.8A CN107294867B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15/857,549 US10368388B2 (en) 2017-01-11 2017-12-28 Method for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2452.8A CN107294867B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201710021059.2A CN106506397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1059.2A Division CN106506397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4867A CN107294867A (zh) 2017-10-24
CN107294867B true CN107294867B (zh) 2020-12-11

Family

ID=583452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1059.2A Pending CN106506397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201710532452.8A Active CN107294867B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1059.2A Pending CN106506397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点对点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8388B2 (zh)
CN (2) CN10650639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565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无人机与控制器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0588057B2 (en) * 2018-03-14 2020-03-10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two diffe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9400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entity for conveying data units
CN103428888A (zh) * 2012-05-25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隧道建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70995A0 (fi) * 2007-12-19 2007-12-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Verkkosolmujen skaalautuva käyttöönotto
US8670780B2 (en) * 2011-07-15 2014-03-1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 intra-system interface with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TWI626855B (zh) * 2012-04-27 2018-06-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最佳化鄰近資料路徑設置方法及裝置
US9491801B2 (en) * 2012-09-25 2016-11-08 Parallel Wireless, Inc. Dynamic multi-access wireless network virtualization
US9026051B2 (en) * 2012-09-28 2015-05-05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WAN) managed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narrowband Wi-Fi in a licensed band
GB201314080D0 (en) * 2013-08-06 2013-09-18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operation
CN104869659B (zh) * 2014-02-20 2018-07-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路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核心网设备
US9893894B2 (en) * 2015-03-13 2018-02-13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ecure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CN106162765B (zh) * 2015-04-09 202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228169A (zh) * 2015-10-27 2016-01-0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管理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172044B2 (en) * 2016-03-24 2019-01-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a peer-to-peer conn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69400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entity for conveying data units
CN103428888A (zh) * 2012-05-25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隧道建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68388B2 (en) 2019-07-30
CN106506397A (zh) 2017-03-15
CN107294867A (zh) 2017-10-24
US20180199396A1 (en)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0074587A (ja) 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9565785B (zh) 一种寻呼方法和寻呼设备
US9961045B2 (en) Service path cha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479337A (zh) 一种链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JP7301849B2 (ja) 中継伝送方法及び中継ノード
JP2020532888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0860537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7294867B (zh) 一种用以促成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1103279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trol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696172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018070B2 (ja) ページ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045533A1 (zh) 一种业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274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CN104662991A (zh) 用于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WO2017035754A1 (zh) 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503739A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1569988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29737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13070319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ルータ広告通信制御方法
CN11186690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050084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2056685A1 (zh) 数据重传方法和接入点设备
WO2023125342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212465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174466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