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5717A - 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5717A
CN112235717A CN202011164332.5A CN202011164332A CN112235717A CN 112235717 A CN112235717 A CN 112235717A CN 202011164332 A CN202011164332 A CN 202011164332A CN 112235717 A CN112235717 A CN 112235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service
demand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43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5717B (zh
Inventor
向阳
刘亮
林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s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s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s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s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43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5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5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5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4Guidance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包括:获取需求方的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一位置;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将所述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身份信息和第一路径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通知服务方基于需求信息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对需求方提供服务。本发明通过系统快速对接服务方和需求方,使服务方能快速进行定位、查询、帮助需求方,及时提供服务,提高需求方的活动体验和活动组织效率。

Description

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云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大型活动如运动会、商业促销活动现场中,通常需要有大量的服务提供方如志愿者、销售员等对观众或消费者提供服务。例如,在运动会中,大量志愿者作为服务提供方,为运动会观众提供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服务、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服务、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和文化活动组织等支持。
由于大型活动人数众多,容易遇到服务需求者无法找到服务提供者的情况,导致观众或消费者体验降低,活动运作效率降低,无法保证服务质量,保障赛事的有序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使服务提供方能快速进行定位、查询、帮助需求方,及时提供服务,提高需求方的活动体验和活动组织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由服务控制中心执行,包括:
获取需求方的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
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一位置;
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身份信息和第一路径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通知服务方基于需求信息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对需求方提供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需求信息包括医疗类需求、翻译类需求、寻人需求和/或寻座需求,则所述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需求信息确定服务方的类别,所述服务方的类别包括医疗类服务方、语言类服务方、寻人类服务方和/或寻座类服务方;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对应类别的服务方中距离最近的服务方。
进一步地,所述需求信息为寻人需求,所述寻人需求为需求方寻找被寻者的需求,则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之后,还包括:
从基站获取所述被寻者的第三终端的第三通信信息;
基于所述第三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三位置;
对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进行匹配,生成第二路径;
将所述第二路径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寻人类服务方基于第二路径指引需求方寻找到被寻者。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门票信息查询请求,所述门票信息查询请求包括门票信息;
基于所述门票信息,确定门票对应座位的第四位置;
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生成第三路径;
将所述第三路径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服务方为所述需求方指引至第四位置。
进一步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基站获取一个或多个观众的第四终端的第四通信信息,所述第四通信信息包括上报时间;
基于所述第四通信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第四终端的第四位置;
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上报时间生成人流密度图,所述人流密度图包括每个区域的人流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位置生成人流密度图之后,还包括:
判断每个区域的所述人流密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超过,则基于每个区域的人流密度更新服务方人数分配策略,将所述服务方人数分配策略发送至服务方终端,以使所述服务方基于调配策略前往指定区域;
和/或基于人流密度图和预存的道路信息,生成每个区域的智能离场方案和方案耗时预估;
将所述每个区域的智能离场方案和方案耗时预估发送至每个区域的第二终端和/或第四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四通信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第四终端的第四位置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上报时间对所述第四位置进行时间校正;和/或
基于预存的道路信息对所述第四位置进行异常点校正。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求方的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
定位模块,用于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一位置;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
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身份信息和第一路径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通知服务方基于需求信息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对需求方提供服务。
第三方面,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一种终端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系方法。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的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的替代实施例流程图。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二的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二的替代实施例流程图。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二的替代实施例流程图。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三的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三的替代实施例流程图。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三的替代实施例流程图。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四的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设备模块图。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四的替代实施例模块图。
如图11为实施例五的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特征信息可以为第二特征信息或第三特征信息,类似地,第二特征信息、第三特征信息可以为第一特征信息。第一特征信息和第二特征信息、第三特征信息都是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特征信息,但其不是同一特征信息。术语“第一”、“第二”等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批量”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由服务控制中心执行,应用于大型活动、商业营销、城市管理,在本实施例中,需求方指接受服务的一方,服务方指提供服务的一方,所述服务方手持终端安装有用于与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系统APP,该服务终端能够与所述服务控制中心执行,如图1,包括:
S101、获取需求方的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
该步骤中,服务控制管理中心预先为大型活动参与者提供用于求助的热线电话,当参与者需要接受服务时,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发送短信向服务控制中心提出需求信息。
S102、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一位置。
该步骤中,由于用户每次发起一个业务(如呼叫、接听、切换、短信)都会产生数条MR和CDR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需求方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发送短信向服务控制中心提出需求信息,其产生的第一通信信息被基站获取,在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中,第一通行信息指MR和/或CDR数据。同时,基站还包括基站设备信息如XDR信息。在一种终端定位方式中,通过MR数据确定所述身份信息为用户ID,通过MR数据中的AGPS数据、CDR数据中的基站经纬度信息等进行终端定位,以生成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
S103、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
该步骤中,服务方所使用的第二终端预先安装有用于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系统APP,可以周期性上报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在获取到第一终端的求助信息后,服务控制中心基于周期性上报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位置。
S104、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
S105、将所述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身份信息和第一路径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通知服务方基于需求信息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对需求方提供服务。
可选地,如图2,若所述需求方在发起求助时位置一直在移动,对需求方的定位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的第一位置的轨迹点,通过对第一位置进行轨迹点校正,使服务方能够更快定位第一终端的位置。则步骤S102还可以包括:
S1061、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位置。
S1062、基于所述上报时间对所述第一位置进行时间校正;和/或基于预存的道路信息和所述第一轨迹,对所述第一位置进行异常点校正。
该步骤中,所述基于上报时间对第一位置进行时间校正,由于于MR数据是周期性上报,其上报时间并不是用户真实的发生业务的时间戳,导致用户定位有误差,而CDR数据还包括业务发起时间,当用户第一位置出现两个不同时间戳时,以CDR数据的业务发起时间为准。
其中,异常点校正包括:对第一位置去重。由于用户每次发起一个业务(如呼叫热线电话和发短信)都会产生数条MR和CDR数据,每经过周期上报一次,两者数据有互补的部分也有重复的部分,需要进行筛选过滤。当出现重合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位置,则删除冗余的第一位置,只保留其中一个。同时,为保证用户第一位置形成的第一轨迹连续和平滑,当出现一段时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位置出现离群点,则对离群点进行删除。在统计中,离群点一般指与大部分其它对象不同的对象,在数据的散布图中远离其它数据点,其属性值显著地偏离期望的或常见的属性值,本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中,指一段时间内两个及两个以上第一位置中与其他位置点差异较大的位置点。
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均可用经纬度、球面经纬度、活动现场的编号、中心定位等位置数据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服务控制中心对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智能生成路径,以实现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快速找到对方并进行服务,提高了大型活动运行效率。同时,通过生成轨迹点并去重,使需求方在移动状态下能够准确定位,方便服务方及时寻找到需求方的位置并提供服务,提高效率。
实施例二
在大型活动现场,由于服务需求方所需的服务类别不同,例如需要医疗类救助、外语翻译等,服务方也需要对应的类别以提供对应的设备和专业人员,以提高活动管理的应对效率。如图3,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需求方的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所述需求信息包括医疗类需求、翻译类需求、寻人需求和/或寻座需求。
S202、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一位置。
S2031、基于所述需求信息确定服务方的类别,所述服务方的类别包括医疗类服务方、语言类服务方、寻人类服务方和/或寻座类服务方。
S2032、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对应类别的服务方中距离最近的服务方。
S204、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
S205、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
S206、将所述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身份信息和第一路径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通知服务方基于需求信息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对需求方提供服务。
在替代实施例中,如图4,当所述需求信息为寻人需求,寻人需求为需求方寻找被寻者的需求,则在步骤S205之后还包括:
S207、从基站获取所述被寻者的第三终端的第三通信信息。
该步骤中,被寻者的第三终端的身份信息由需求方提供,或由寻人者主动向服务方提供。示例性地,在某大型活动现场,需求方A与被寻者B走散后,需求方A向服务控制中心拨打热线电话求助或在活动现场向服务方C求助,向服务控制中心或寻人类服务方C告知被寻者的手机号码等身份信息。当寻人类服务方C获取身份信息后上报至服务控制中心,服务控制中心基于身份信息从基站获取所述被寻者的第三终端的第三通信信息。
S208、基于所述第三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三位置。
S209、对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进行匹配,生成第二路径。
S210、将所述第二路径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寻人类服务方基于第二路径指引需求方寻找到被寻者。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5,大型活动现场的座位数量较多难找到位置,所述需求方的需求为寻座需求,则在步骤S205之后,还包括:
S211、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门票信息查询请求,所述门票信息查询请求包括门票信息。
该步骤中,需求方的门票指用于寻找座位位置的电子门票和/或纸质门票,门票上包括用于展示门票信息的二维码、条形码和/或座位编号。向服务提供方如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座位的票据信息,服务方基于需求方展示的票据信息,在第二终端输入座位编号以生成门票信息,或对门票进行扫码获取门票信息,基于门票信息生门票信息查询请求,通过第二终端向服务控制中心发送门票信息查询请求。
S212、基于所述门票信息,确定门票对应座位的第四位置。
S213、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生成第三路径。
S214、将所述第三路径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服务方为所述需求方指引至第四位置。
本实施例对需求方提出的需求进行分类,以使具有对应服务能力的服务方对其提供帮助,提高了活动中的服务提供效率。
实施例三
如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适用于对活动现场的到场者同时进行位置获知,以进行人流密度的实时监控和控制。该过程不需要获知每个用户的具体身份,只需要确定每个区域的人数即可,减轻系统计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301、从基站获取一个或多个观众的第四终端的第四通信信息,所述第四通信信息包括上报时间。
该步骤中,第四终端指出现在活动现场的所有参与者的终端,参与者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提及的需求方,也可以不是需求方。在活动现场,活动参与者的第四终端周期性地向基站上报MR数据和CDR数据,由于用户每次发起一个业务(如呼叫、接听、切换、短信)都会产生数条MR和CDR数据,每经过周期上报一次,基站即获取该数据。同时,基站还包括基站设备信息如XDR信息,服务控制中心从基站获取的第四通信信息即包括MR数据、CDR数据和XDR数据。通过MR数据确定用户ID,通过MR数据中的AGPS数据、CDR数据中的基站经纬度信息等进行终端定位,以生成第四终端的第四位置。
S302、基于所述第四通信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第四终端的第四位置。
S303、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上报时间生成人流密度图,所述人流密度图包括每个区域的人流密度。
S304、判断每个区域的所述人流密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S305、若超过,则基于每个区域的人流密度更新服务方人数分配策略,将所述服务方人数分配策略发送至服务方终端,以使所述服务方基于调配策略前往指定区域,和/或基于人流密度图和预存的道路信息,生成每个区域的智能离场方案和方案耗时预估。
S306、将所述每个区域的智能离场方案和方案耗时预估发送至每个区域的第二终端和/或第四终端。
在另一种替代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303之后还包括:
S307、基于预存的现场交通信息和人流密度图,生成拥堵路线提示。
S308、将所述拥堵路线提示发送至每个区域的第二终端和/或第四终端。
在替代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步骤S302之后还包括对第四位置进行校正以提高定位精确度:
S309、基于所述上报时间对所述第四位置进行时间校正;和/或基于预存的道路信息对所述第四位置进行异常点校正。
本实施例通过生成人流密度图,将人流密度作为志愿者调配的数据支撑依据,帮助主办方做出正确合理的人力分配方案,合理安排服务区域。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系统5,如图9,包括如下模块: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需求方的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
定位模块502,用于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一位置;
获取模块501还用于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
路径生成模块5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
发送模块504,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身份信息和第一路径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通知服务方基于需求信息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对需求方提供服务。
在替代实施例中,如图10,还包括:
分类模块505,用于基于所述需求信息确定服务方的类别,所述服务方的类别包括医疗类服务方、语言类服务方、寻人类服务方和/或寻座类服务方;
服务方确定模块506,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对应类别的服务方中距离最近的服务方。
在替代实施例中,当所述需求信息为寻人需求,则获取模块501还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之后,从所述从基站获取所述被寻者的第三终端的第三通信信息。
定位模块50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三位置。
路径生成模块503还用于对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进行匹配,生成第二路径。
发送模块504,用于将所述第二路径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寻人类服务方基于第二路径指引需求方寻找到被寻者。
在替代实施例中,当所述需求信息为寻座需求,则还包括:
门票查询模块507,用于在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之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门票信息查询请求,所述门票信息查询请求包括门票信息;
定位模块502还用于基于所述门票信息,确定门票对应座位的第四位置;
路径生成模块503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生成第三路径;
发送模块504还用于将所述第三路径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服务方为所述需求方指引至第四位置。
在替代实施例中,获取模块501还用于从基站获取一个或多个观众的第四终端的第四通信信息,所述第四通信信息包括上报时间;
定位模块50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四通信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第四终端的第四位置;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上报时间生成人流密度图,所述人流密度图包括每个区域的人流密度。
判断模块508,用于判断每个区域的所述人流密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策略模块509,用于若超过,则基于每个区域的人流密度更新服务方人数分配策略,将所述服务方人数分配策略发送至服务方终端,以使所述服务方基于调配策略前往指定区域,和/或基于人流密度图和预存的道路信息,生成每个区域的智能离场方案和方案耗时预估;
发送模块504还用于将所述每个区域的智能离场方案和方案耗时预估发送至每个区域的第二终端和/或第四终端;
策略模块509还用于基于预存的现场交通信息和人流密度图,生成拥堵路线提示;
发送模块504还用于将所述拥堵路线提示发送至每个区域的第二终端和/或第四终端。
还包括:
校正模块510,用于基于所述上报时间对所述第四位置进行时间校正;和/或基于预存的道路信息对所述第四位置进行异常点校正。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户轨迹定位系统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轨迹定位方法,具备功能模块相应的执行方法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设备中处理器6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中以一个处理器601为例;设备/终端/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设备中的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链接,图11中以通过总线链接为例。
存储器6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终端/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
存储器6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6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链接至设备/终端/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6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终端/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6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五通过提供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设备,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
获取需求方的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
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一位置;
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身份信息和第一路径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通知服务方基于需求信息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对需求方提供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链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链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链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链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由服务控制中心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需求方的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
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一位置;
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身份信息和第一路径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通知服务方基于需求信息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对需求方提供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信息包括医疗类需求、翻译类需求、寻人需求和/或寻座需求,则所述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需求信息确定服务方的类别,所述服务方的类别包括医疗类服务方、语言类服务方、寻人类服务方和/或寻座类服务方;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对应类别的服务方中距离最近的服务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信息为寻人需求,所述寻人需求为需求方寻找被寻者的需求,则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之后,还包括:
从基站获取所述被寻者的第三终端的第三通信信息;
基于所述第三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三位置;
对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进行匹配,生成第二路径;
将所述第二路径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寻人类服务方基于第二路径指引需求方寻找到被寻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信息为寻座需求,所述寻座需求为需求方寻找门票对应的座位的需求,则所述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门票信息查询请求,所述门票信息查询请求包括门票信息;
基于所述门票信息,确定门票对应座位的第四位置;
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生成第三路径;
将所述第三路径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服务方为所述需求方指引至第四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基站获取一个或多个观众的第四终端的第四通信信息,所述第四通信信息包括上报时间;
基于所述第四通信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第四终端的第四位置;
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上报时间生成人流密度图,所述人流密度图包括每个区域的人流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位置生成人流密度图之后,还包括:
判断每个区域的所述人流密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超过,则基于每个区域的人流密度更新服务方人数分配策略,将所述服务方人数分配策略发送至服务方终端,以使所述服务方基于调配策略前往指定区域;
和/或基于人流密度图和预存的道路信息,生成每个区域的智能离场方案和方案耗时预估;
将所述每个区域的智能离场方案和方案耗时预估发送至每个区域的第二终端和/或第四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四通信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第四终端的第四位置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上报时间对所述第四位置进行时间校正;和/或
基于预存的道路信息对所述第四位置进行异常点校正。
8.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求方的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
定位模块,用于从基站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信息和第一位置;获取服务方的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
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生成第一路径;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需求信息、身份信息和第一路径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以通知服务方基于需求信息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对需求方提供服务。
9.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
10.一种终端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系方法。
CN202011164332.5A 2020-10-27 2020-10-27 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35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332.5A CN112235717B (zh) 2020-10-27 2020-10-27 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332.5A CN112235717B (zh) 2020-10-27 2020-10-27 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717A true CN112235717A (zh) 2021-01-15
CN112235717B CN112235717B (zh) 2024-01-09

Family

ID=74110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4332.5A Active CN112235717B (zh) 2020-10-27 2020-10-27 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571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735A (zh) * 2012-08-31 2013-01-09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进度查询的实现方法
CN105937909A (zh) * 2016-01-15 2016-09-1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影院座位的导航方法和终端
CN107449428A (zh) * 2017-08-11 2017-12-08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寻人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08038116A (zh) * 2017-10-24 2018-05-15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is的人流密度监控方法
CN110058277A (zh) * 2019-03-30 2019-07-26 深圳市云天智能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定位和移动网络的求救方法及系统
CN110268343A (zh) * 2017-04-26 2019-09-2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服务装置及系统
CN111047814A (zh) * 2019-12-26 2020-04-2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地铁站火灾警情的智能疏散系统及方法
CN111510859A (zh) * 2020-05-25 2020-08-07 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轨迹定位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735A (zh) * 2012-08-31 2013-01-09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进度查询的实现方法
CN105937909A (zh) * 2016-01-15 2016-09-1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影院座位的导航方法和终端
CN110268343A (zh) * 2017-04-26 2019-09-2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服务装置及系统
CN107449428A (zh) * 2017-08-11 2017-12-08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寻人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08038116A (zh) * 2017-10-24 2018-05-15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is的人流密度监控方法
CN110058277A (zh) * 2019-03-30 2019-07-26 深圳市云天智能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定位和移动网络的求救方法及系统
CN111047814A (zh) * 2019-12-26 2020-04-2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地铁站火灾警情的智能疏散系统及方法
CN111510859A (zh) * 2020-05-25 2020-08-07 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轨迹定位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717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487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ecting contemporaneous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an event
CN107293100B (zh) 一种接处警方法及系统
EP259288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statistics of navigation information
KR101716070B1 (ko) 모바일 단말을 사용하는 비디오 감시 시스템
CN111368221A (zh) 信息提供方法、信息获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KR101674367B1 (ko) 위치기반 푸쉬형 마케팅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546515A (zh) 一种实时拼车系统
US2014001917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parking spaces
CN103248864A (zh) 一种集群通信及视频监控融合方法及系统
US20230066525A1 (en) Facilitating a response to an emergency using an emergency response device
CN110601891B (zh) 一种报警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2571389B (zh) 通信盲点确定方法及gis系统
WO2018006614A1 (zh) 卫星通信的区域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3873816A (zh) 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120429A (zh) 一种终端接通方法及装置
CN112235717B (zh) 需求和服务对接的管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1563169B (zh) 一种紧急呼救与响应方法及系统
KR101448126B1 (ko) 호설정에 연동한 자동 위치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179502A (zh) 信息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11653069A (zh) 处警辅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KR102347617B1 (ko) 교통 수단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시스템
US1139451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KR102560546B1 (ko) 모바일 대표번호를 이용한 메시지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1456779B1 (ko) 통화 중 위젯 표시 장치 및 통화 중 위젯 표시 방법
KR101670948B1 (ko) 콘텐츠 제공 방법 및 콘텐츠 제공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