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5073A - 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5073A
CN112235073A CN202011139290.XA CN202011139290A CN112235073A CN 112235073 A CN112235073 A CN 112235073A CN 202011139290 A CN202011139290 A CN 202011139290A CN 112235073 A CN112235073 A CN 112235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signal
signal
interference
target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92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5073B (zh
Inventor
刘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92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5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5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5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20Countermeasures against jamming
    • H04K3/22Countermeasures against jamming including jamming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60Jamming involving special techniques
    • H04K3/62Jamming involving special techniques by exposing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or storing systems to electromagnetic wave radiation, e.g. causing disturbance, disruption or damage of electronic circuits, or causing external injection of faults in the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能够解决集成电路会产生电磁干扰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其中,所述时钟发生器与所述时钟缓冲模块串联,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

Description

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为了优先保证显示屏驱动集成电路芯片(IntegratedCircuit Chip,IC)逻辑功能和时序功能的实现效果,显示屏驱动IC的生产厂家往往会忽略显示屏驱动IC产生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导致显示屏驱动IC产生的EMI干扰可近距离直接辐射耦合到天线,部分生产厂家甚至认为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是由于电子设备的系统集成不完善。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为了使得IC的功能和EMI性能能够相平衡:
有的生产厂家采用了共形屏蔽的封装方式,即将屏蔽层和封装完全融合在一起,使得模组自身就带有屏蔽功,但这种共形屏蔽的封装方式无法应用于显示屏驱动IC。有的生产厂家调整了显示屏驱动IC的工作频率,但随着通信频段的增多,单一地频率调整不能规避所有频率受到EMI的影响。还有的生产厂家加大了显示屏驱动IC和电子设备天线的距离,但这种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电子设备的外观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集成电路会产生电磁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该方法包括:
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
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所述目标干扰信号;
其中,所述时钟发生器与所述时钟缓冲模块串联,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集成电路,包括:
干扰信号监听模块,用于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
干扰抵消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自干扰抵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所述目标干扰信号;
其中,所述时钟发生器与所述时钟缓冲模块串联,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能够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然后,当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目标干扰信号,获取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该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最后,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该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目标干扰信号;其中,时钟发生器与时钟缓冲模块串联,目标干扰信号为原始干扰信号经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由于能够实时监听驱动集成电路的目标干扰信号,并及时获取干扰抵消参数组合,生成能够通过辐射抵消目标干扰信号的干扰抵消信号,从而使得目标干扰信号无法辐射耦合到电子设备中与该驱动集成电路位置靠近的天线,降低了目标干扰信号对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干扰的可能和强度,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射频接收能力和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驱动集成电路与天线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抵消方法中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中一种获取干扰抵消参数组合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中一种驱动集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集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驱动集成电路,或者该驱动集成电路中的用于执行加载干扰信号的抵消的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驱动集成电路执行加载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的抵消的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步骤101,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
应理解,在现有技术中,一方面,电子设备中的驱动集成电路产生的EMI干扰可近距离直接辐射耦合到天线等电子设备中的信号传输设备,从而导致某些频段,如在10dB以上的频段等,射频接收灵敏度降低;另一方面,部分生产厂家将EMI干扰的原因归咎于电子设备的系统集成,于是就从电子设备的系统端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导致相关厂家针对驱动集成电路产生的EMI的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研究投入极少,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如图2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驱动集成电路与天线的位置示意图。图2中,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驱动集成电路与天线较为靠近,导致显示屏驱动集成电路产生的EMI可能会降低天线的信号接收效率。
应理解,图2中的显示屏驱动集成电路与天线只是一种现有技术的示例,现有技术中驱动集成电路的EMI不仅影响天线,还可能影响电子设备中其他进行数据或信号传输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驱动集成电路可以是显示屏驱动集成电路,也可以是其他用于驱动的驱动集成电路。
此外,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中,设置在电子设备中的天线将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内部堆叠空间将越来越紧张,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在电子设备中增加屏蔽铜箔、增加吸波材料或增加接地措施等方法,都会增加电子设备的体积或重量,从而牺牲电子产品的竞争力,并且,在电子产品的测试过程中才采取措施解决驱动电路产生EMI的问题,会拉长产品的研发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从驱动集成电路这一源头解决EMI问题,从而既保证了电子设备的竞争力,又明显改善了驱动集成电路产生的EMI造成的影响。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驱动集成电路可包括处理器、时钟发生器、自干扰抵消模块和时钟缓冲模块,其中,该处理器可用于控制驱动集成电路完成用户指定的工作并监控驱动集成电路的工作情况,该时钟发生器可用于产生时钟信号,以驱动该驱动集成电路对应的如显示屏等电子设备,该自干扰抵消模块可用于生成干扰抵消信号,从而抵消该驱动集成电路自身产生的干扰信号,该时钟缓冲模块可包括时钟缓冲器及相关电路,可用于响应于来自时钟发生器的时钟信号,实现驱动功能。
其中,驱动集成电路的处理器既可以是能够用于控制该驱动集成电路的处理器,也可以是该驱动集成电路中的处理器。
那么,可由驱动集成电路的处理器监听该目标干扰信号。应理解,目标干扰信号可包括来自该时钟发生器的干扰信号、和/或来自该时钟缓冲模块中驱动器的干扰信号,并且,来自该驱动器的干扰信号产生的电磁干扰通常会大于该时钟发生器产生的电磁干扰,因此,可由该处理器监听该时钟缓冲模块最终输出的目标干扰信号。其中,驱动器可用于基于来自时钟发生器的信号生成指定驱动信号。
步骤102,当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目标干扰信号,获取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可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也可包括其他用于生成或调整干扰抵消信号的其他参数。
可选地,如图3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抵消方法中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中,首先,时钟缓冲模块可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以及来自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生成目标干扰信号;同时,自干扰抵消模块可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以及来自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生成干扰抵消信号;然后,干扰抵消信号通过辐射的方式抵消目标干扰信号,从而避免目标干扰信号辐射耦合到如天线等其他设备中。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可在电子产品的开发或测试阶段,对电子产品的预测或监测来确定,从而提高了电子产品的测试效率,并避免在用户使用电子产品时确定干扰抵消参数组合而造成的耗电,提高了用户在电子设备的耗电和发热方面的体验。
可选地,可将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作为预设阈值,来确定目标干扰信号是否大到需要干扰抵消信号来抵消它,并且,可在电子产品的开发和测试阶段通过多次实验得到多组预设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以便于当电子产品投入使用时,能够迅速针对目标干扰信号,选择出合适的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避免驱动集成电路为了抵消目标干扰信号,花费时间调试并得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提高了驱动集成电路抵消目标干扰信号的效率。
那么,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当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目标干扰信号,获取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
当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大于或等于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时,基于目标干扰信号和多个预设干扰抵消参数,获取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
应理解,在自然界中,电子设备的周围和内部一般无法避免会有轻微的干扰信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作为参照信号,从而可避免过度频繁地生成干扰抵消信号。
可选地,可通过自干扰抵消模块自动遍历预设的干扰抵消参数,获取可使得干扰抵消信号抵消该干扰信号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例如,可从多个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和多个幅度调整参数中,分别获取目标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和目标幅度调整参数,并将目标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和目标幅度调整参数作为该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
可选地,可通过自干扰抵消模块从多个预设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获取目标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作为该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一个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可包括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
可选地,也可通过自干扰抵消模块从预设的干扰抵消参数中,获取所有能够使得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小于或等于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的干扰抵消参数,并取得每种参数的平均值作为该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
可选地,还可通过自干扰抵消模块从多个预设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获取所有能够使得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小于或等于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的预设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并取得每种参数的平均值作为该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
例如,如图4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中一种获取干扰抵消参数组合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分别为驱动集成电路中的各模块。下面结合图4中,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获取干扰抵消参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包括:
步骤401,驱动集成电路的处理器监听目标干扰信号和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其中,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可以包括该驱动集成电路四周的白噪声;
步骤402,该处理器确定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若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小于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则结束流程;
步骤403,若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大于或等于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该处理器则启动自干扰抵消模块;
步骤404,自干扰抵消模块遍历所有的预设干扰抵消参数,其中,干扰抵消参数的种类包括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幅度调整参数和负载调整参数等,每种参数各包括多个参数值;
步骤405,该自干扰抵消模块获取所有能够使得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小于或等于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的所有干扰抵消参数;
步骤406,该自干扰抵消模块分别选择每种参数的中间值,组合为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即自干扰抵消模块从多个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多个幅度调整参数和多个负载调整参数等参数中,分别获取该多个第二相位调整参数的中间值、该多个幅度调整参数的中间值和该多个负载调整参数的中间值,将上述中间值组合成为干扰抵消参数组合。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时钟发生器与时钟缓冲模块串联,目标干扰信号为原始干扰信号经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
可选地,由于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各元器件的工作情况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这不仅可能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还会增加生成干扰抵消信号的难度。因此,可在时钟缓冲模块中增加第一相位调整器,尽可能地将来自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调整至理想波形。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时钟缓冲模块可包括第一相位调整器,
目标干扰信号为原始干扰信号经第一相位调整器基于第一相位调整参数调整获得。
其中,第一相位调整参数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值,以降低调整原始干扰信号的复杂度。
例如,如图5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中一种驱动集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使得时钟缓冲模块的内部结构与自干扰抵消模块的内部结构尽可能一致,从而降低这两个模块的内部结构和布线不同对目标干扰信号和干扰抵消信号的生成的影响,可将第一相位调整器设置在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即第一相位调整器分别与时钟发生器和驱动器连接。
应理解,由于来自驱动器的干扰信号是基于来自时钟发生器的信号产生的,因此,对来自时钟发生器的信号进行相位调整,就相当于对来自驱动器的干扰信号进行了相位调整。所以,在将第一相位调整器设置在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或信号输出端,都不会影响其对来自驱动器的干扰信号的相位调整的前提下,将第一相位调整器设置在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更有利于减少外界的冗余因素对干扰抵消信号抵消目标干扰信号的效果的影响。
步骤103,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
应理解,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目标干扰信号。
如图5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中一种驱动集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驱动集成电路包括自干扰抵消模块,自干扰抵消模块还可包括第二相位调整器、反相器和幅度调整器;时钟发生器与第二相位调整器连接,第二相位调整器用于接收来自时钟发生器的信号;第二相位调整器与反相器连接,反相器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相位调整器的信号;反相器与幅度调整器连接,幅度调整器用于接收来自反相器的信号。
此外,时钟缓冲模块除了可包括第一相位调整器和驱动器以外,还可包括接收端,其中,接收端可用于基于该指定驱动信号,驱动与驱动集成电路相对应的如显示屏等电子设备。
应理解,目标干扰信号在未到达接收端时,就能够以辐射的形式干扰驱动集成电路周围的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生成的干扰抵消信号在经过幅度调整器的调整后,能够以辐射的方式抵消目标干扰信号,使得目标干扰信号大幅度或全部被抵消。
可选地,首先,一方面,为了使得第一干扰信号更接近于元器件在理想状态下的生成的干扰信号,另一方面,为了降低调整信号幅度的难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在自干扰抵消模块中设置第二相位调整器。并且,可采用孪生设计的方式设置自干扰抵消模块中的各单元,即该第二相位调整器可设置在自干扰抵消模块中与第一相位调整器相对称的位置。
其次,为了使得干扰抵消信号能够抵消目标干扰信号,要保证干扰抵消信号的相位与目标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反。与第二相位调整器的设置方式相类似的,反相器可设置在自干扰抵消模块中与驱动器相对称的位置。
最后,为了保证干扰抵消信号的幅度与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可在自干扰抵消模块中设置幅度调整器,用于调整干扰抵消信号的幅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包括:
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的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对原始干扰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得到第一干扰信号,第一干扰信号的相位和目标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
对第一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得到第二干扰信号,第二干扰信号的相位和目标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反;
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的幅度调整参数,对第二干扰信号的幅度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干扰抵消信号的幅度和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
可选地,由于接收端的阻抗可能会影响目标干扰信号的波形,可以在自干扰抵消模块中模拟接收端对信号的影响,即与第二相位调整器的设置方式相类似的,可在自干扰抵消模块中与接收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负载调整器,该负载调整器可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的负载调整参数,设置与接收端的阻抗相同的阻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能够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然后,当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目标干扰信号,获取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该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最后,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该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目标干扰信号;其中,时钟发生器与时钟缓冲模块串联,目标干扰信号为原始干扰信号经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由于能够实时监听驱动集成电路的目标干扰信号,并及时获取干扰抵消参数组合,生成能够通过辐射抵消目标干扰信号的干扰抵消信号,从而使得目标干扰信号无法辐射耦合到电子设备中与该驱动集成电路位置靠近的天线,降低了目标干扰信号对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干扰的可能和强度,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射频接收能力和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集成电路600,如图6所示,包括:
干扰信号监听模块601,用于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
干扰抵消参数获取模块602,用于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自干扰抵消模块603,用于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所述目标干扰信号;
其中,所述时钟发生器与所述时钟缓冲模块串联,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扰信号监听模块601,用于:
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和多个预设干扰抵消参数,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时钟缓冲模块604包括第一相位调整器6041,
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第一相位调整器基于第一相位调整参数调整获得。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集成电路600还包括时钟发生器605,所述自干扰抵消模块603还包括第二相位调整器6031、反相器6032和幅度调整器6033;
所述时钟发生器605与所述第二相位调整器6031连接,所述第二相位调整器603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时钟发生器的信号;
所述第二相位调整器6031与所述反相器6032连接,所述反相器603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相位调整器的信号;
所述反相器6032与所述幅度调整器6033连接,所述幅度调整器603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反相器的信号。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干扰抵消模块603,用于:
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的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对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得到第一干扰信号,所述第一干扰信号的相位和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
对所述第一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得到第二干扰信号,所述第二干扰信号的相位和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反;
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的幅度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二干扰信号的幅度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幅度和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动集成电路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动集成电路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集成电路可具有并运行的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集成电路能够实现图1、图3至图5的方法实施例中驱动集成电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能够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然后,当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目标干扰信号,获取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该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最后,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该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目标干扰信号;其中,时钟发生器与时钟缓冲模块串联,目标干扰信号为原始干扰信号经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由于能够实时监听驱动集成电路的目标干扰信号,并及时获取干扰抵消参数组合,生成能够通过辐射抵消目标干扰信号的干扰抵消信号,从而使得目标干扰信号无法辐射耦合到电子设备中与该驱动集成电路位置靠近的天线,降低了目标干扰信号对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干扰的可能和强度,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射频接收能力和通信效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09,存储在存储器7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1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710执行时实现上述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7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7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701、网络模块702、音频输出单元703、输入单元704、传感器705、显示单元706、用户输入单元707、接口单元708、存储器709、以及处理器7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7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710,用于:
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
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所述目标干扰信号;
其中,所述时钟发生器与所述时钟缓冲模块串联,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能够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然后,当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目标干扰信号,获取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该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最后,基于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该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目标干扰信号;其中,时钟发生器与时钟缓冲模块串联,目标干扰信号为原始干扰信号经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由于能够实时监听驱动集成电路的目标干扰信号,并及时获取干扰抵消参数组合,生成能够通过辐射抵消目标干扰信号的干扰抵消信号,从而使得目标干扰信号无法辐射耦合到电子设备中与该驱动集成电路位置靠近的天线,降低了目标干扰信号对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干扰的可能和强度,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射频接收能力和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
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所述目标干扰信号;
其中,所述时钟发生器与所述时钟缓冲模块串联,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
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和多个预设干扰抵消参数,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缓冲模块包括第一相位调整器,
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第一相位调整器基于第一相位调整参数调整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的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对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得到第一干扰信号,所述第一干扰信号的相位和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
对所述第一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得到第二干扰信号,所述第二干扰信号的相位和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反;
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的幅度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二干扰信号的幅度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幅度和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
5.一种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集成电路包括:
干扰信号监听模块,用于监听来自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缓冲模块的目标干扰信号;
干扰抵消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包括相位调整参数和幅度调整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自干扰抵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对来自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发生器的原始干扰信号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所述目标干扰信号;
其中,所述时钟发生器与所述时钟缓冲模块串联,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时钟缓冲模块调整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获取模块,用于:
当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底噪的幅度时,基于所述目标干扰信号和多个预设干扰抵消参数,获取所述驱动集成电路的干扰抵消参数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缓冲模块包括第一相位调整器,
所述目标干扰信号为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经所述第一相位调整器基于第一相位调整参数调整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集成电路包括自干扰抵消模块,所述自干扰抵消模块还包括第二相位调整器、反相器和幅度调整器;
所述时钟发生器与所述第二相位调整器连接,所述第二相位调整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时钟发生器的信号;
所述第二相位调整器与所述反相器连接,所述反相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相位调整器的信号;
所述反相器与所述幅度调整器连接,所述幅度调整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反相器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干扰抵消模块,用于:
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的第二相位调整参数,对所述原始干扰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得到第一干扰信号,所述第一干扰信号的相位和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
对所述第一干扰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得到第二干扰信号,所述第二干扰信号的相位和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反;
基于所述干扰抵消参数组合中的幅度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二干扰信号的幅度进行调整,得到干扰抵消信号,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幅度和所述目标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39290.XA 2020-10-22 2020-10-22 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235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9290.XA CN112235073B (zh) 2020-10-22 2020-10-22 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9290.XA CN112235073B (zh) 2020-10-22 2020-10-22 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073A true CN112235073A (zh) 2021-01-15
CN112235073B CN112235073B (zh) 2023-09-01

Family

ID=7411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9290.XA Active CN112235073B (zh) 2020-10-22 2020-10-22 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50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990A (zh) * 2021-09-22 2021-12-24 深圳市晶联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液晶显示屏电磁干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99558A (zh) * 2022-02-16 2022-05-13 成都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同频干扰抵消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8163A2 (en) * 2013-02-22 2014-08-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nterference eli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5577390A (zh) * 2015-12-28 2016-05-11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干扰对消算法的一体化点式应答器天线系统
CN106356021A (zh) * 2015-07-14 2017-01-25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led显示屏电磁干扰的方法和led显示控制卡
CN106464284A (zh) * 2014-06-26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WO2017039551A1 (en) * 2015-08-28 2017-03-09 Gunturkun Ul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complexity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nstant or quasi-constant envelope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waveforms
CN107276599A (zh) * 2016-04-07 2017-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抗干扰方法、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9039373A (zh) * 2018-06-21 2018-12-18 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载波自干扰消除装置
CN109428613A (zh) * 2017-08-25 2019-03-05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和电路
CN111525867A (zh) * 2020-04-03 2020-08-1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控制平台
CN111669770A (zh) * 2020-07-09 2020-09-15 段云云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全双工通信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8163A2 (en) * 2013-02-22 2014-08-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nterference eli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6464284A (zh) * 2014-06-26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CN106356021A (zh) * 2015-07-14 2017-01-25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led显示屏电磁干扰的方法和led显示控制卡
WO2017039551A1 (en) * 2015-08-28 2017-03-09 Gunturkun Ul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complexity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nstant or quasi-constant envelope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waveforms
CN105577390A (zh) * 2015-12-28 2016-05-11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干扰对消算法的一体化点式应答器天线系统
CN107276599A (zh) * 2016-04-07 2017-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抗干扰方法、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9428613A (zh) * 2017-08-25 2019-03-05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和电路
CN109039373A (zh) * 2018-06-21 2018-12-18 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载波自干扰消除装置
CN111525867A (zh) * 2020-04-03 2020-08-1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控制平台
CN111669770A (zh) * 2020-07-09 2020-09-15 段云云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全双工通信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990A (zh) * 2021-09-22 2021-12-24 深圳市晶联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液晶显示屏电磁干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99558A (zh) * 2022-02-16 2022-05-13 成都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同频干扰抵消装置
CN114499558B (zh) * 2022-02-16 2024-01-16 成都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同频干扰抵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073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6937B (zh) 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灵敏度的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JP3567905B2 (ja) ノイズ低減機能付き発振器、書き込み装置及び書き込み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2235073B (zh) 干扰信号的抵消方法、驱动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1917432B (zh) 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900341A (zh) 使用rx分集天线的机会主义主动干扰消除
CN107276688B (zh)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7647034B2 (en) Design support system and design method for circuit board, and noise analysis program
CN109428613B (zh)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和电路
CN112399302B (zh) 一种穿戴式音频播放设备的音频播放方法、装置
US77967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ra-device interference
US11323141B2 (en) Control method of multi-antenna module
US11832427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coupling sensitivity deviation, terminal, and apparatus with storage function
CN212646773U (zh) 一种用于改善处理器时钟信号端电磁辐射的电路结构
CN106951128B (zh) 驱动信号的调整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994812A (zh) 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15081550A1 (zh) 变频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US1045987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10958061A (zh) 信号干扰调试方法、信号干扰调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10573B (zh) 辐射杂散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216056952U (zh) 滤波电路结构及电子产品
JP379877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12019281B (zh) 音频突破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4129231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08174393A (zh) 通信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79939A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