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9108A - 气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29108A CN112229108A CN201911308315.1A CN201911308315A CN112229108A CN 112229108 A CN112229108 A CN 112229108A CN 201911308315 A CN201911308315 A CN 201911308315A CN 112229108 A CN112229108 A CN 1122291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ipe
- cavity
- section
- gas
-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主体部、流体进口、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气体出口、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第一接管的至少部分伸入容置腔,第一接管和流体进口连通,第一接管和容置腔连通,气体出口和容置腔连通,第二接管至少包括第一接管段、第二接管段和第三接管段,第一接管段与第一接口连通,第一接管包括螺旋管段,第二接管段的至少部分位于贮液段或位于贮液段所在侧,第三接管段与第二接口连通,螺旋管的螺距为P,第二接管段在任意高度为P的部分的表面积小于螺旋管段在任意高度为P的部分的表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一种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空调系统中,会在系统中设置内部换热器(IHX)对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冷媒与冷凝器出口侧的冷媒进行换热,以使压缩机进口亚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蒸汽过热,节流前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过冷,从而明显提高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系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流体进口、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气体出口;
所述主体部包括容置腔,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接管,所述第一接管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接管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容置腔包括相对远离所述流体进口的贮液段,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至少包括第一接管段、第二接管段和第三接管段,所述第二接管段连接所述第一接管段和第三接管段,所述第一接管段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接管段包括螺旋管段,所述第二接管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贮液段或者位于所述贮液段所在侧,所述第三接管段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螺旋管段的螺距为P,所述第二接管段在任意高度为P的部分的表面积小于所述螺旋管段在任意高度为P的部分的表面积。
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二接管至少包括第一接管段、第二接管段和第三接管段,所述第一接管段包括螺旋管段,所述第二接管段在任意高度为P的部分的表面积小于所述螺旋管段在任意高度为P的部分的表面积,第二接管段的至少部分位于贮液段或者位于贮液段所在侧,能相对减少贮液段中液相制冷剂的受热蒸发,有利于维持贮液器的贮液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气液分离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液分离器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隔板部件和第一封头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第二隔板部件和第二封头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第二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7为第二实施例气液分离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第三实施例气液分离器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6所示,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包括流体进口122、第一接口123、第二接口132,气体出口133;
主体部1包括容置腔14,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接管4,第一接管4的至少部分伸入容置腔14,第一接管4具有第一端口41和第二端口42,第一接管4的第一端口41与流体进口12连通,第一接管4的第二端口42与容置腔14连通,气体出口15与容置腔14连通;容置腔14包括贮液段145,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接管8,第二接管8至少包括第一接管段81、第二接管段82和第三接管段83,第一接管段81与第一接口123连通,第一接管段81包括螺旋管段811,第二接管段82的至少部分位于贮液段145或者位于贮液段145所在侧,第三接管段83与第二接口132连通,螺旋管段811的螺距为P,第二接管段82在高度为P的表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接管段81在高度为P的表面积,如此能相对减少液相制冷剂的受热蒸发,有利于维持贮液器的贮液量。
其中第一接管中可以流通低温低压制冷剂,第二接管中可以流通高温高压制冷剂,本文中低温低压和高温高压是相对概念,是由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中的制冷剂彼此相比较而得。
文中,第二接管段的至少部分位于贮液段是指第二接管段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容置腔的贮液段,第二接管段的至少部分位于贮液段所在侧是指第二接管段未直接位于贮液段,但第二接管段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中贮液段所在的这一侧。
容置腔14具有顶部146和底部147,第一接管4靠近容置腔14的顶部146位置,第一接管4的第二端口42与容置腔14顶部146连通,贮液段14靠近或位于容置腔的底部143区域,第二接管段8靠近或位于容置腔的底部147位置。如此有利于从第一接管4进入的流体中的液体下沉至容置腔底部位置的贮液段14。
第二接管段82包括非螺旋管段或者螺旋的直径小于第一接管段的螺旋管段或者螺距大于第一接管段的螺旋管段。第二接管段82可以为直管或斜管等结构。第二接管段82的长度视容置腔大小而定,第二接管段82的长度可以为65-95mm,第三段接管82的相邻螺纹管段的距离可以在6mm≤P≤11mm的范围内。
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一内壳体15,第一内壳体15位于容置腔14,容置腔包括第一腔141和第二腔142,贮液段145位于第一腔141,第一腔141至少包括第一内壳体15外侧壁和主体部1内侧壁之间的区域,第二腔142至少包括第一内壳体15内部区域,第一腔141和第二腔142连通,第二腔142与气体出口133连通,第一腔141与第一接管4的第二端口42连通;第一接管段8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内壳体15内部,第二接管段142位于第一内壳体15内部,第二接管段位于贮液段145所在侧,第一接管段的侧壁和第一内壳体的侧壁抵接,第二接管段与第一内壳体的内侧壁间隔设置。第一内壳体的设置,将容置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二接管内高温高压制冷剂与第二腔内低温低压气体进行热交换,以及第二接管段与第一内壳体的内侧壁间隔设置,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低温低压气体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第二接管段内高温高压制冷剂与贮液段内液体的换热,减少贮液段内液体因受热引起的贮液量减少的问题。
气液分离器还可以包括第二内壳体16,第二内壳体16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内壳体15,第二内壳体16位于第一内壳体15的一端具有底部161,第一腔141至少包括第一内壳体15外侧壁和主体部1内侧壁之间的区域,第二腔142至少包括第一内壳体15与第二内壳体16之间的区域,第一腔141和所述第二腔142连通;第一接管段8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内壳体15的内侧壁与第二内壳体16的外侧壁之间,第二接管段142位于第二腔142,第二接管段位于贮液段145所在侧,第二内壳体的设置,有助于减小第二腔142的体积,有助于从第一腔过来的低温低压气体更好地分布于第二接管外壁,有助于提升换热效率。
另外,第一接管段81的侧壁和第一内壳体15的侧壁抵接,第二接管段82与第一内壳体15的内侧壁间隔设置;第一接管段81位于第一内壳体15与第二内壳体16之间,第二腔142至少具有沿着第一接管段81外壁的螺旋通道,第三接管内流体可以为高温高压制冷剂,第一腔中气相制冷剂可以进入螺旋通道与高温高压制冷剂换热,螺旋通道的设置相对增大了气相制冷剂和高温高压制冷剂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请参考图1-6所示,第二内壳体16的一端开口162,第二内壳体16的开口162朝向第二封头13,便于第二内壳体与第二接管的铆压,同时能够相对减低第二内壳体的重量,节省材料。第二内壳体16的开口162背向第一封头12,这样可以减小第一内壳体15和第二内壳体16之间的空间,使得制冷剂能够沿着螺旋形的第三接管与第一内壳体之间的空间流动,这样在第四腔144内形成的气态制冷剂通道也为螺旋形通道,不仅气态制冷剂的流动路径较长,而且也提高了气态制冷剂的扰流,有利于气态制冷剂与第三接管内的高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一隔板部件2和第一封头12,主体部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与第一封头12固定设置,第一隔板部件2位于容置腔14,第一隔板部件2与容置腔14的内壁接触且接触部位密封设置,第一内壳体15的一端与第一隔板部件2固定且密封设置,容置腔14包括第三腔143,第三腔143至少包括第一封头12与第一隔板部件2之间的区域,第三腔143与第一腔141和第二腔142连通。通过设置第一隔板部件,使得容置腔分隔有第三腔,第一腔内低温低压气体可以进入第三腔,再从第三腔进入第二腔,方便低温低压气体的流道设置,另外也有助于第一内壳体的固定。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第一封头12包括流体进口122和第一接口123。第一接管4的一端部分位于流体进口122,第一接管4的一端与流体进口122连通,第一接管4与第一封头12固定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管4与第一封头12通过焊接固定,当然,第一接管与第一封头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或者铆压固定。
第一隔板部件2包括第一孔24和第二孔25,第一孔24与第二孔25位于第一基体部21。第一接管4的第一端口41与流体进口122连通,第一接管的第二端口42与第一孔24连通,第一接管连通流体进口122与第二腔142,第二孔25连通第一腔与第二腔;第一接管4与第一隔板部件2固定,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管4与第一隔板部件2通过焊接固定,当然,第一接管与第一隔板部件2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或者铆压固定。第一接管4连通流体进口122与第二腔142,第二孔25连通第一腔141与第二腔142。使得气液两相低温低压制冷剂从流体进口122流入第一接管4的流道,然后进入第二腔142内进行气液分离。另外如此使得第一腔与第二腔的连通结构简单,且进入第二腔内的低温低压气体可以先停留在第三腔,也有助于提升第二腔内低温低压气体与第二接管内高温高压制冷剂的热交换。
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隔板部件3和第二封头13,壳体与第二封头13固定设置,第二隔板部件3位于容置腔14,第二隔板部件3与容置腔14的内壁接触且接触部位密封设置,第一内壳体15的另外一端与第二隔板部件3固定且密封设置,容置腔14包括第四腔144,第四腔144与第二腔142连通,第四腔144与气体出口133连通,流体进口122和第一接口123位于所述第一封头11,气体出口133和第二接口位于第二封头13,第四腔144至少包括第二封头13与第二隔板部件3之间的区域。第二隔板部件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气体出口的设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第一内壳体的固定。
主体部1包括壳体11、第一封头12和第二封头13,第一封头12与第二封头13位于主体部1的两端,壳体11与第一封头12固定设置,壳体11与第二封头13固定设置,便于壳体11内部部件的组装。
第二接管段8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四腔144,第二接管段82贯穿第二隔板部件3,也有利于第二接管与第二封头的组装固定。
作为一种方式,第一隔板部件2与容置腔14的内壁接触且接触部位密封设置,第二隔板部件3与容置腔14的内壁接触且接触部位密封设置。第一内壳体15的一端伸入第一隔板部件2、且与第一隔板部件2固定且密封设置,第一内壳体15的外侧壁与第一隔板部件2的内侧壁通过焊接固定。第一内壳体15的另外一端伸入第二隔板部件3、且与第二隔板部件3固定且密封设置,第一内壳体15的外侧壁与第二隔板部件3的内侧壁通过焊接固定。
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三接管7,第三接管7的一端至少部分置于第二孔24,第三接管7与第一隔板部件2固定,第三接管7的另外一端置于第三腔143,第三接管7的另外一端靠近第一隔板部件2,第三接管7包括U型结构,沿着主体部的纵向方向,第一接管4的第二端口42位置低于第三接管7的第一端口位置,第三接管7的流道连通第一腔与所述第三腔,第三接管7可以为U型结构,第三接管7靠近第一隔板部件2的端口高于第一接管4伸入第二腔142的一端的端口,能够避免液态制冷剂进入U型管,降低贮液量。
请参考图5所示,第二接管7号包括贯穿孔71,贯穿孔71位于第二接管7的U型结构部分,贯穿孔71位于第二接管7的侧壁。贯穿孔71与第二接管7的流道连通,油能够通过贯穿孔71进入第二接管7的流道,然后,随气液制冷剂进入第一腔141。
请参考图2所示,第一隔板部件2包括第一基体部21和第一凸起部22,第一基体部21包括第一端面211,第一端面211朝向第一封头12,第一凸起部22自第一端面211朝向第一封头12凸伸设置,第一凸起部22的一端与第一封头12抵接。第二隔板部件3包括第二基体部31和第二凸起部32,第二基体部31包括第二端面311,第二端面311朝向第二封头13,第二凸起部32自第二端面311朝向第二封头13凸伸设置,第二凸起部32的一端与第二封头13抵接。使得第一隔板部件2、第一内壳体15、第二隔板部件3的组件轴线限位在主体部1内,能够降低第一隔板部件、第一内壳体、第二隔板部件在主体部内轴向移动的可能性。
请参考图3所示,具体地,第一凸起部22的外侧壁包括第一壁部221和第二壁部222,第一壁部221与第一凸起部22的内侧壁的距离小于第二壁部222与第一凸起部22的内侧壁的距离。第一凸起部22还包括第一抵接部223,第一抵接部223的一端与第一壁部221连接,第一抵接部223的另外一端与第二壁部222连接。第一封头12包括第一凹部121,第一凹部121自第一封头12的内端面凹陷设置,能够相对降低第一封头的重量,节省材料。第一壁部221位于第一凹部121的内侧壁的内侧,第一壁部221与第一凹部12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能够便于第一隔板部件与第一封头的安装。第一抵接部223与第一封头12的内端面相抵接。
请参考图4所示,第二凸起部32的外侧壁包括第三壁部321和第四壁部322,第三壁部321与第二凸起部32的内侧壁的距离小于第四壁部322与第二凸起部32的内侧壁的距离。第二凸起部32还包括第二抵接部323,第二抵接部323的一端与第三壁部321连接,第二抵接部323的另外一端与第四壁部322连接。第二封头13包括第二凹部131,第二凹部131自第一封头12的内端面凹陷设置,能够相对将对第二封头的重量,节省材料。第三壁部321位于第二凹部131的内侧壁的内侧,第三壁部321与第二凹部13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能够便于第二隔板部件与第二封头的安装。第二抵接部323与第二封头13的内端面相抵接。
请参考图1和图6所示,第一基体部21的外侧壁与壳体1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第一基体部21包括第一凹槽部212,第一凹槽部212自第一基体部21的外侧壁凹陷设置,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5,第一密封件5部分位于第一凹槽部212内,第一密封件5的内侧壁与第一凹槽部212的底部抵接,第一密封件5的外侧壁与壳体11的内侧壁抵接,第一基体部21的内侧壁与第一内壳体15的外侧壁固定,能够相对降低第一腔中的制冷剂和第二腔中的制冷剂从第一基体部与壳体的内侧壁间流动的可能性。
第二基体部31的外侧壁与壳体1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第二基体部31包括第二凹槽部312,第二凹槽部312自第二基体部31的外侧壁凹陷设置,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6,第二密封件6部分位于第二凹槽部312内,第二密封件6的内侧壁与第二凹槽部312的底部抵接,第二密封件6的外侧壁与壳体11的内侧壁抵接,第二基体部31的内侧壁与第一内壳体15的外侧壁固定,能够相对降低第四腔中的制冷剂和第二腔中的制冷剂从第二基体部与壳体的内侧壁间流动的可能性。
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过滤器9,所述过滤器9与所述气体出口连接,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气体出口处还设有铝环垫片10,第四腔142中的气相制冷剂能够通过气体出口133经过滤器过滤后流出气液分离器100。
图1所示气液分离器工作流程为:工作中气液两相低温低压制冷剂能够通过流体进口122进入第一接管4的流道内,然后进入第二腔142,气相制冷剂上升,液相制冷剂下沉,气相制冷剂进入第三接管7的流道,然后进入第一腔141,油通过贯穿孔71进入第三接管7的流道,然后随气相制冷剂进入第一腔141,高温高压制冷剂从第二接口132进入第二接管8的流道,然后从第一接口123流出气液分离器100,同时第一腔141中的气相制冷剂和油进入第三腔143,沿第三接管7的外侧壁流出进入第三腔143,第三腔143中的低温低压气相制冷剂与第三接管8内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行换热,第三腔143中的制冷剂从气体出口133经过滤器9流出气液分离器100。
第二实施例,请参考图7所示,图7示意出另一种气液分离器1’的结构示意图。气液分离器1’包括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包括流体进口122’、第一接口123’、第二接口132’,气体出口133’;主体部1包括容置腔14’,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接管4’,第一接管4’的一端与流体进口连通,第一接管4’的另外一端与气体出口133’连通,气体出口133’与容置腔14’连通;容置腔14’包括贮液段145’,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接管8’,第二接管包括第一接管段81’、第二接管段82’和第三接管段83’,第一接管段81’与第一接口123’连通,第一接管段为螺旋管,第二接管段为直管,第三接管段为弯管。
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封头12’和第二封头13’,主体部包括壳体11’,第一封头12’和壳体11’焊接固定,第二封头13’和壳体11’焊接固定,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固定。流体进口122’和气体出口133’位于第一封头,第一接口123’位于第一封头,第二接口132’位于第二封头13’。贮液段位于靠近第二封头13’位置处,第二接管段82”位于贮液段或者位于贮液段所在侧,第三接管段83’与第二接口132’连通,螺旋管段的螺距为P’,第二接管段在高度为P’的表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接管段在高度为P’的表面积。
气液分离器仅包括第二内壳体16’,第二内壳体16’与第一封头12’密封固定,第二内壳体16’,第二内壳体16’置于螺旋管内。
气液分离器1’包括第三接管,所述第三接管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三接管的第一端口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三接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三接管包括U型结构,沿着所述主体部的纵向方向,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二端口位置低于所述第三接管的第一端口位置,所述第三接管的流道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气体出口,所述第三接管还包括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第三接管U型结构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第三接管的侧壁。
工作流程为:工作中气液两相低温低压制冷剂能够通过流体进口122’进入第一接管4’的流道内,然后进入容置腔14’,容置腔14’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与第三接管8’内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行换热,气相制冷剂上升,液相制冷剂下沉,气相制冷剂进入第三接管7’的流道,流出气液分离器。
第三实施例,参照图8,图8示意出另一种气液分离器1”的结构示意图。气液分离器1”包括第三内壳体17,所述第三内壳体17位于所述容置腔14”,所述容置腔14”包括内部腔141”和外部腔142”,内部腔141”位于第三内壳体17,外部腔142”位于第三内壳体17与主体部1”之间的区域;第一接管段81”位于第三内壳体17外壁,第二接管段82’位于第三内壳体17外壁,贮液段145”位于该内部腔141”,第一接管4”伸入第三内壳体17,且第一接管4”与内部腔141”连通;
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三接管7”,第三接管7”伸入第三内壳体17,第三接管7’的一端位于贮液段145”,第三接管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部腔142”,第三接管7”连通内部腔141”与外部腔142”。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流体进口、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气体出口;
所述主体部包括容置腔,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接管,所述第一接管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接管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容置腔包括相对远离所述流体进口的贮液段,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至少包括第一接管段、第二接管段和第三接管段,所述第二接管段连接所述第一接管段和第三接管段,所述第一接管段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接管段包括螺旋管段,所述第二接管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贮液段或者位于所述贮液段所在侧,所述第三接管段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螺旋管段的螺距为P,所述第二接管段在任意高度为P的部分的表面积小于所述螺旋管段在任意高度为P的部分的表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具有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接管靠近所述容置腔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容置腔顶部连通,所述贮液段靠近或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区域,所述第二接管段靠近或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管段包括非螺旋管段或者螺旋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接管段的螺旋管段或者螺距大于所述第一接管段的螺旋管段,所述第二段接管的长度为65-95mmmm,所述螺旋管段的螺距P满足:8mm≤P≤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一内壳体和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一内壳体位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内壳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内壳体,所述第二内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内壳体的一端具有底部,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贮液段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腔至少包括第一内壳体外侧壁和主体部内侧壁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腔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内壳体与第二内壳体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二腔与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接管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内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壳体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接管段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接管段位于所述贮液段所在侧。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段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内壳体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二接管段与所述第一内壳体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接管段位于所述第一内壳体与所述第二内壳体之间,所述第二腔至少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接管段外壁的螺旋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一隔板部件和第一封头,所述主体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封头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隔板部件位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隔板部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接触且接触部位密封设置,所述第一内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部件固定且密封设置,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三腔,所述第三腔至少包括第一封头与所述第一隔板部件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三腔与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隔板部件和第二封头,所述主体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封头固定设置,所述第二隔板部件位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隔板部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接触且接触部位密封设置,所述第一内壳体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隔板部件固定且密封设置,所述容置腔包括第四腔,所述第四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四腔与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接管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四腔,所述第二接管段贯穿所述第二隔板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进口和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封头,所述第一隔板部件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第一接管连通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孔连通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
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三接管,所述第三接管的一端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三接管与所述第一隔板部件固定,所述第三接管的另外一端置于所述第三腔,所述第三接管的另外一端靠近所述第一隔板部件,所述第三接管包括U型结构,沿着所述主体部的纵向方向,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二端口位置低于所述第三接管的第一端口位置,所述第三接管的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三腔,所述第三接管还包括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第三接管U型结构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第三接管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三接管,所述第三接管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三接管的第一端口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三接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三接管包括U型结构,沿着所述主体部的纵向方向,所述第一接管的第二端口位置低于所述第三接管的第一端口位置,所述第三接管的流道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气体出口,所述第三接管还包括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第三接管U型结构部分,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第三接管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三内壳体,所述第三内壳体位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内部腔和外部腔,所述内部腔位于所述第三内壳体,所述外部腔位于所述第三内壳体与所述主体部之前的区域;
所述第一接管段位于所述第三内壳体外壁,所述第二接管段位于所述第三内壳体外壁,所述贮液段位于该内部腔,所述第一接管伸入所述第三内壳体,且所述第一接管与所述内部腔连通;
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三接管,所述第三接管伸入所述第三内壳体,所述第三接管的一端位于所述贮液段,所述第三接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部腔,所述第三接管连通所述内部腔与所述外部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08315.1A CN112229108B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气液分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08315.1A CN112229108B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气液分离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29108A true CN112229108A (zh) | 2021-01-15 |
CN112229108B CN112229108B (zh) | 2022-09-23 |
Family
ID=74111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08315.1A Active CN112229108B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气液分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2910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24353A (zh) * | 2021-07-02 | 2021-08-31 | 天津双昊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二氧化碳的气液分离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98687B1 (en) * | 1999-02-01 | 2001-10-09 | Behr Gmbh & Co. | Integrated collector and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unit |
CN2597049Y (zh) * | 2003-02-21 | 2004-01-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气液分离器 |
KR100547670B1 (ko) * | 2005-08-26 | 2006-02-13 | 주식회사 포스탑 | 히트펌프의 열교환구조 |
CN101057115A (zh) * | 2004-07-09 | 2007-10-17 | 谷俊杰 | 制冷系统 |
CN105805990A (zh) * | 2014-12-29 | 2016-07-27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及其气液分离器 |
DE102017211857A1 (de) * | 2017-07-11 | 2019-01-17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Wärmetauschereinrichtung für eine Kälteanlage |
-
2019
- 2019-12-18 CN CN201911308315.1A patent/CN1122291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98687B1 (en) * | 1999-02-01 | 2001-10-09 | Behr Gmbh & Co. | Integrated collector and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unit |
CN2597049Y (zh) * | 2003-02-21 | 2004-01-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气液分离器 |
CN101057115A (zh) * | 2004-07-09 | 2007-10-17 | 谷俊杰 | 制冷系统 |
KR100547670B1 (ko) * | 2005-08-26 | 2006-02-13 | 주식회사 포스탑 | 히트펌프의 열교환구조 |
CN105805990A (zh) * | 2014-12-29 | 2016-07-27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及其气液分离器 |
DE102017211857A1 (de) * | 2017-07-11 | 2019-01-17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Wärmetauschereinrichtung für eine Kälteanlag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24353A (zh) * | 2021-07-02 | 2021-08-31 | 天津双昊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二氧化碳的气液分离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29108B (zh) | 2022-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256077B1 (ko) | 수액기 일체형 냉매 응축기 | |
EP1890096B1 (en) | Accumulator of air conditioner | |
WO2021219026A1 (zh) | 气液分离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 |
JP3617083B2 (ja) | 受液器一体型冷媒凝縮器 | |
JP5497419B2 (ja) | 内部熱交換器とアキュムレータの複合装置 | |
CN212378295U (zh) | 气液分离装置 | |
CN112432402A (zh) | 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 |
CN112432400A (zh) | 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 |
JPH11223422A (ja) | レシーバタンク | |
CN112229108B (zh) | 气液分离器 | |
JPS603433Y2 (ja) | 冷媒アキユムレ−タ | |
CA2763210C (en) | Improved refrigerant compensator | |
CN105299977B (zh) | 用于换热器的接收器、以及装备有接收器的换热器 | |
CN213300535U (zh) | 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 |
CN112229107B (zh) | 气液分离器 | |
CN110631298B (zh) | 一种气液分离器 | |
CN111750577B (zh) | 一种气液分离器 | |
CN111981730B (zh) | 一种气液分离器 | |
JP2006105491A (ja) | アキュムレータと内部熱交換器との一体化構造 | |
CN112460864B (zh) | 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 |
JP6684652B2 (ja) | 二重管式熱交換器 | |
EP3730872B1 (en) | Liquid collector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having liquid collector | |
CN109931728B (zh) | 一种集液器以及具有该集液器的换热装置 | |
KR100450122B1 (ko) | 에어콘용 서브쿨 콘덴서 | |
JP2019138588A (ja) | コンデン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