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7965B -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27965B
CN112227965B CN202011424800.8A CN202011424800A CN112227965B CN 112227965 B CN112227965 B CN 112227965B CN 202011424800 A CN202011424800 A CN 202011424800A CN 112227965 B CN112227965 B CN 112227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sucker rod
urea
stirring
phenylenedi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48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27965A (zh
Inventor
刘奕良
孙佳星
崔东华
刘奕辰
刘奕何
于法珍
刘国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Jinyilai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ing Jinyilai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ing Jinyilai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ing Jinyilai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48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27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27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7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27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7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7/00Drilling rods or pipes; Flexible drill strings; Kellies; Drill collars; Sucker rods; Cables; Casings; Tub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9/00Compounds of molybdenu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7/00Drilling rods or pipes; Flexible drill strings; Kellies; Drill collars; Sucker rods; Cables; Casings; Tubings
    • E21B17/02Couplings; joints
    • E21B17/04Couplings; joints between rod or the like and bit or between rod and rod or the like
    • E21B17/046Couplings; joints between rod or the like and bit or between rod and rod or the like with ribs, pins, or jaws, and complementary grooves or the like, e.g. bayonet ca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igments, Carbon Blacks, Or Wood Stai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抽油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由至少一根抽油杆单元段组成;所述抽油杆单元段包括凸起端口、凹状端口和圆柱杆,所述凸起端口和凹状端口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圆柱杆的两端;所述抽油杆单元段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由改性聚酰亚胺制备得到。本发明解决了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抽油杆的表面会发烫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具有以下优点:(1)抽油杆由至少一根抽油杆单元段组成,方便接管以及拆卸;(2)设置耐高温层,能够将高温隔绝在油杆外,使油杆在使用中不会因聚集大量热量而出现变形或影响抽油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油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采油领域中,抽油机是机采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抽油杆是抽油机采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将石油快速的进行抽取。在抽油的过程中,随着油田开发的越来越深,内部石油的温度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抽油杆的耐高温的能力比较差,不满足采油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由至少一根抽油杆单元段组成;所述抽油杆单元段包括凸起端口、凹状端口和圆柱杆,所述凸起端口和凹状端口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圆柱杆的两端;所述凸起端口和凹状端口能够互相嵌合;多根所述抽油杆单元段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凸起端口和凹状端口首尾连接。
优选地,任意两根所述抽油杆单元段通过所述凸起端口和所述凹状端口可拆卸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起端口和凹状端口的可拆卸性连接为螺纹或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抽油杆单元段为防腐蚀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抽油杆单元段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
优选地,所述耐高温层由改性聚酰亚胺制备得到。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酰亚胺是由脲脂改性剂对聚酰亚胺改性制备得到;所述脲脂改性剂由脲醛树脂对钼酸铋微球改性制备得到。
优选地,制备钼酸铋微球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氯化铋和乙酰乙酸乙酯加入至丙酮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二甲基甲酰胺,搅拌至均匀,得到溶液A;
其中,氯化铋、乙酰乙酸乙酯、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0.2~0.5):(6~10):(0.1~0.3);
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钼酸铵,搅拌至溶解,制得溶液B;
其中,钼酸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2~0.5):(0.1~0.2):(5~8);
S3.向所述溶液A中滴加0.1mol/L的盐酸,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6.0,缓慢加入所述B溶液,且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室温下搅拌反应1~3h,再倒入反应釜中,在120~150℃的条件下,反应5~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用0.1mol/L的盐酸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得到钼酸铋微球;
其中,所述溶液A与所述溶液B的体积比为1:(1.5~2);
优选地,所述脲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将丙酮和去离子水混合至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所述钼酸铋微球,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钼酸铋微球混液;
其中,丙酮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1.5);所述钼酸铋微球与所述混合溶液的固液比为1:(2~3);
S2.称取尿素和甲醛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氨水调节液体的pH=8.5~9.0,升温至60~70℃,反应2~3h,得到脲醛树脂预聚物;
其中,尿素、甲醛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2):(3~4);
S3.将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加入至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后,滴加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的缓冲液,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5.5,倒入反应釜中密封,置于90~120℃下反应3~5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再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脲脂改性剂;
其中,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与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的体积比为1:(2~4)。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均苯四甲酸二酐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称取对苯二胺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对苯二胺溶液;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中均苯四甲酸二酐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8);所述对苯二胺溶液中对苯二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8);
S2.将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逐滴滴加所述对苯二胺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4h,得到聚酰亚胺预聚物;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与所述对苯二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1~1.5);
S3. 将所述脲脂改性剂加入至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升温至160~180℃,搅拌反应4~8h,冷却至室温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固体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12h,得到改性聚酰亚胺;
其中,所述脲脂改性剂与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的质量比为1:(6~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具有以下优点:(1)抽油杆由至少一根抽油杆单元段组成,其中,抽油杆单元段通过两个端口活动连接,方便接管以及拆卸,通过螺纹或卡扣连接有利于增强两抽油杆段固定的紧密性;(2)通过在抽油杆单元段的表面设置耐高温层,能够起到防腐和耐高温效果。
2.本发明制备了抽油杆外侧的耐高温层,使用的材料是改性聚酰亚胺。聚酰亚胺具有不吸水,阻燃性好,耐热性好,绝缘性好,耐有机溶剂和耐腐蚀性优异的优点,非常适宜作为耐高温耐腐蚀阻燃材料使用,然而其还有膨胀系数高、粘接性差的缺点使其使用受限。本发明使用脲脂改性剂对聚酰亚胺进行改性,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效果,不仅使聚酰亚胺在保证耐高温、耐腐蚀、阻燃性优异的前提下,使聚酰亚胺更加的柔性化,使其不易受到外力破裂,而且进一步降低了聚酰亚胺的热膨胀系数,同时改善了聚酰亚胺的粘附性能,使其与金属油杆的贴合性更强。
3.本发明使用的脲脂改性剂是被脲醛树脂包裹的钼酸铋微球,是通过在脲醛树脂制备时加入钼酸铋微球从而进行改性得到。其中,脲醛树脂的制备采用的是尿素和甲醛先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得到羟甲基脲,之后再进行脱水缩合反应,得到脲醛树脂。钼酸铋微球是在加成反应结束后缩合反应开始前加入,这个时间的加入不仅能够使钼酸铋微球能够参与结合进入脲醛树脂中,而且能够被脲醛树脂包裹的更加均匀。钼酸铋是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具有较大的硬度以及较小的膨胀系数,且热稳定性好,脲醛树脂具有耐磨性极佳,粘附性优异,价格便宜的优点,因此通过包裹钼酸铋微球,不仅能够较大的改善聚酰亚胺粘附性低,价格较贵的缺点,而且能够使聚酰亚胺柔性化,且降低其膨胀系数。
4.钼酸铋微球的制备是通过钼酸盐与铋盐结合后通过溶液乳化制备得到,钼酸铋制备成微球增大了比表面积,不仅能够提高其在材料中的稳定性,还能够提高其与材料结合的接触面积,使其在材料中分散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抽油杆单元段1、凸起端口2、凹状端口3和圆柱杆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由至少一根抽油杆单元段1组成;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包括凸起端口2、凹状端口3和圆柱杆4,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圆柱杆4的两端;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能够互相嵌合;多根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首尾连接。
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通过螺纹或卡扣连接。
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为防腐蚀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
所述耐高温层由改性聚酰亚胺制备得到。
所述改性聚酰亚胺是由脲脂改性剂对聚酰亚胺改性制备得到;所述脲脂改性剂由脲醛树脂对钼酸铋微球改性制备得到。
制备钼酸铋微球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氯化铋和乙酰乙酸乙酯加入至丙酮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二甲基甲酰胺,搅拌至均匀,得到溶液A;
其中,氯化铋、乙酰乙酸乙酯、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0.3:8:0.2;
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钼酸铵,搅拌至溶解,制得溶液B;
其中,钼酸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4:0.15:6;
S3.向所述溶液A中滴加0.1mol/L的盐酸,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6.0,缓慢加入所述B溶液,且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室温下搅拌反应1~3h,再倒入反应釜中,在120~150℃的条件下,反应5~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用0.1mol/L的盐酸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得到钼酸铋微球;
其中,所述溶液A与所述溶液B的体积比为1:1.75;
所述脲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将丙酮和去离子水混合至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所述钼酸铋微球,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钼酸铋微球混液;
其中,丙酮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25;所述钼酸铋微球与所述混合溶液的固液比为1:2.5;
S2.称取尿素和甲醛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氨水调节液体的pH=8.5~9.0,升温至60~70℃,反应2~3h,得到脲醛树脂预聚物;
其中,尿素、甲醛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75:3.5;
S3.将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加入至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后,滴加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的缓冲液,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5.5,倒入反应釜中密封,置于90~120℃下反应3~5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再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脲脂改性剂;
其中,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与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的体积比为1:3。
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均苯四甲酸二酐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称取对苯二胺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对苯二胺溶液;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中均苯四甲酸二酐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8);所述对苯二胺溶液中对苯二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6;
S2.将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逐滴滴加所述对苯二胺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4h,得到聚酰亚胺预聚物;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与所述对苯二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1.25;
S3. 将所述脲脂改性剂加入至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升温至160~180℃,搅拌反应4~8h,冷却至室温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固体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12h,得到改性聚酰亚胺;
其中,所述脲脂改性剂与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的质量比为1:8。
实施例2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由至少一根抽油杆单元段1组成;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包括凸起端口2、凹状端口3和圆柱杆4,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圆柱杆4的两端;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能够互相嵌合;多根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首尾连接。
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为防腐蚀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
所述耐高温层由改性聚酰亚胺制备得到。
所述改性聚酰亚胺是由脲脂改性剂对聚酰亚胺改性制备得到;所述脲脂改性剂由脲醛树脂对钼酸铋微球改性制备得到。
制备钼酸铋微球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氯化铋和乙酰乙酸乙酯加入至丙酮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二甲基甲酰胺,搅拌至均匀,得到溶液A;
其中,氯化铋、乙酰乙酸乙酯、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0.2:6:0.1;
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钼酸铵,搅拌至溶解,制得溶液B;
其中,钼酸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2:0.1:5;
S3.向所述溶液A中滴加0.1mol/L的盐酸,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6.0,缓慢加入所述B溶液,且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室温下搅拌反应1~3h,再倒入反应釜中,在120~150℃的条件下,反应5~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用0.1mol/L的盐酸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得到钼酸铋微球;
其中,所述溶液A与所述溶液B的体积比为1:1.5;
所述脲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将丙酮和去离子水混合至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所述钼酸铋微球,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钼酸铋微球混液;
其中,丙酮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所述钼酸铋微球与所述混合溶液的固液比为1:2;
S2.称取尿素和甲醛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氨水调节液体的pH=8.5~9.0,升温至60~70℃,反应2~3h,得到脲醛树脂预聚物;
其中,尿素、甲醛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3;
S3.将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加入至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后,滴加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的缓冲液,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5.5,倒入反应釜中密封,置于90~120℃下反应3~5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再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脲脂改性剂;
其中,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与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的体积比为1:2。
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均苯四甲酸二酐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称取对苯二胺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对苯二胺溶液;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中均苯四甲酸二酐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所述对苯二胺溶液中对苯二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
S2.将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逐滴滴加所述对苯二胺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4h,得到聚酰亚胺预聚物;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与所述对苯二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1;
S3. 将所述脲脂改性剂加入至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升温至160~180℃,搅拌反应4~8h,冷却至室温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固体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12h,得到改性聚酰亚胺;
其中,所述脲脂改性剂与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的质量比为1:6。
实施例3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由至少一根抽油杆单元段1组成;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包括凸起端口2、凹状端口3和圆柱杆4,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圆柱杆4的两端;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能够互相嵌合;多根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能够分别通过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首尾连接。
所述凸起端口2和凹状端口3通过螺纹或卡扣连接。
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为防腐蚀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抽油杆单元段1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
所述耐高温层由改性聚酰亚胺制备得到。
所述改性聚酰亚胺是由脲脂改性剂对聚酰亚胺改性制备得到;所述脲脂改性剂由脲醛树脂对钼酸铋微球改性制备得到。
制备钼酸铋微球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氯化铋和乙酰乙酸乙酯加入至丙酮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二甲基甲酰胺,搅拌至均匀,得到溶液A;
其中,氯化铋、乙酰乙酸乙酯、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0.5: 10:0.3;
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钼酸铵,搅拌至溶解,制得溶液B;
其中,钼酸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 0.5: 0.2: 8;
S3.向所述溶液A中滴加0.1mol/L的盐酸,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6.0,缓慢加入所述B溶液,且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室温下搅拌反应1~3h,再倒入反应釜中,在120~150℃的条件下,反应5~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用0.1mol/L的盐酸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得到钼酸铋微球;
其中,所述溶液A与所述溶液B的体积比为1:2;
所述脲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将丙酮和去离子水混合至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所述钼酸铋微球,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钼酸铋微球混液;
其中,丙酮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 1.5;所述钼酸铋微球与所述混合溶液的固液比为1: 3;
S2.称取尿素和甲醛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氨水调节液体的pH=8.5~9.0,升温至60~70℃,反应2~3h,得到脲醛树脂预聚物;
其中,尿素、甲醛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4;
S3.将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加入至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后,滴加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的缓冲液,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5.5,倒入反应釜中密封,置于90~120℃下反应3~5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再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脲脂改性剂;
其中,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与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的体积比为1: 4。
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均苯四甲酸二酐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称取对苯二胺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对苯二胺溶液;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中均苯四甲酸二酐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 8;所述对苯二胺溶液中对苯二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 8;
S2.将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逐滴滴加所述对苯二胺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4h,得到聚酰亚胺预聚物;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与所述对苯二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 1.5;
S3. 将所述脲脂改性剂加入至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升温至160~180℃,搅拌反应4~8h,冷却至室温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固体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12h,得到改性聚酰亚胺;
其中,所述脲脂改性剂与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的质量比为1:10。
对比例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所述抽油杆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由聚酰亚胺制备得到。
为了更加清楚说明本发明,将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所制备的厚度为0.5±0.01mm的耐高温层进行性能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膨胀系数根据标准GB/T 36800.2-2018检测;
熔融指数根据标准GB/T 3682-2000检测;
表1 耐高温层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390831DEST_PATH_IMAGE001
由上述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所制备的耐高温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达到324℃,热膨胀系数低至10.4ppm/K,熔融指数在0.82g/10min,非常适合用于包覆抽油杆的使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杆由至少一根抽油杆单元段组成;所述抽油杆单元段包括凸起端口、凹状端口和圆柱杆,所述凸起端口和凹状端口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圆柱杆的两端;所述抽油杆单元段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由改性聚酰亚胺制备得到;所述改性聚酰亚胺是由脲脂改性剂对聚酰亚胺改性制备得到;脲脂改性剂由脲醛树脂对钼酸铋微球改性制备得到;
钼酸铋微球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氯化铋和乙酰乙酸乙酯加入至丙酮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二甲基甲酰胺,搅拌至均匀,得到溶液A;
其中,氯化铋、乙酰乙酸乙酯、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0.2~0.5):(6~10):(0.1~0.3);
S2.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钼酸铵,搅拌至溶解,制得溶液B;
其中,钼酸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2~0.5):(0.1~0.2):(5~8);
S3.向所述溶液A中滴加0.1mol/L的盐酸,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6.0,缓慢加入所述溶液B,且边加入边搅拌,加入完毕后,室温下搅拌反应1~3h,再倒入反应釜中,在120~150℃的条件下,反应5~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用0.1mol/L的盐酸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得到钼酸铋微球;
其中,所述溶液A与所述溶液B的体积比为1:(1.5~2);
所述脲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将丙酮和去离子水混合至均匀,形成混合溶液;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所述钼酸铋微球,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钼酸铋微球混液;
其中,丙酮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1.5);所述钼酸铋微球与所述混合溶液的固液比为1:(2~3);
S2.称取尿素和甲醛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氨水调节液体的pH=8.5~9.0,升温至60~70℃,反应2~3h,得到脲醛树脂预聚物;
其中,尿素、甲醛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2):(3~4);
S3.将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加入至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后,滴加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的缓冲液,调节液体pH的范围为5.0~5.5,倒入反应釜中密封,置于90~120℃下反应3~5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丙酮洗涤三次,再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脲脂改性剂;
其中,所述钼酸铋微球混液与所述脲醛树脂预聚物的体积比为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根所述抽油杆单元段通过所述凸起端口和所述凹状端口可拆卸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性连接为螺纹或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杆单元段为防腐蚀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均苯四甲酸二酐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称取对苯二胺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溶解,得到对苯二胺溶液;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中均苯四甲酸二酐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8);所述对苯二胺溶液中对苯二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8);
S2.将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逐滴滴加所述对苯二胺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4h,得到聚酰亚胺预聚物;
其中,所述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与所述对苯二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1~1.5);
S3. 将所述脲脂改性剂加入至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中,搅拌至均匀,升温至160~180℃,搅拌反应4~8h,冷却至室温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固体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12h,得到改性聚酰亚胺;
其中,所述脲脂改性剂与所述聚酰亚胺预聚物的质量比为1:(6~10)。
CN202011424800.8A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 Active CN112227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4800.8A CN112227965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4800.8A CN112227965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7965A CN112227965A (zh) 2021-01-15
CN112227965B true CN112227965B (zh) 2021-04-06

Family

ID=7412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4800.8A Active CN112227965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2796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18960A (en) * 1924-03-20 1924-12-09 Bowser Estella Harriett Sucker-rod joint
CN1445313A (zh) * 2002-03-20 2003-10-01 斯普雷赖特股份有限公司 粉末涂料组合物和方法
CN102639640A (zh) * 2009-11-19 2012-08-15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
CN104074470A (zh) * 2014-06-11 2014-10-01 济南琪玙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磨防腐复合抽油杆及制备方法
CN204024500U (zh) * 2014-06-11 2014-12-17 济南琪玙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磨防腐复合抽油杆
CN206000475U (zh) * 2016-06-15 2017-03-08 东营弘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抽油杆接箍与抽油杆接头推承面防腐器
CN206957592U (zh) * 2016-10-31 2018-02-02 吉林市圣赢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抽油杆扶正器
CN108264752A (zh) * 2018-02-11 2018-07-10 温州市赢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聚酰亚胺复合质子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8672A (zh) * 2018-09-30 2018-12-28 大庆丹枫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的抽油杆扶正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18960A (en) * 1924-03-20 1924-12-09 Bowser Estella Harriett Sucker-rod joint
CN1445313A (zh) * 2002-03-20 2003-10-01 斯普雷赖特股份有限公司 粉末涂料组合物和方法
CN102639640A (zh) * 2009-11-19 2012-08-15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
CN104074470A (zh) * 2014-06-11 2014-10-01 济南琪玙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磨防腐复合抽油杆及制备方法
CN204024500U (zh) * 2014-06-11 2014-12-17 济南琪玙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磨防腐复合抽油杆
CN206000475U (zh) * 2016-06-15 2017-03-08 东营弘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抽油杆接箍与抽油杆接头推承面防腐器
CN206957592U (zh) * 2016-10-31 2018-02-02 吉林市圣赢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抽油杆扶正器
CN108264752A (zh) * 2018-02-11 2018-07-10 温州市赢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聚酰亚胺复合质子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8672A (zh) * 2018-09-30 2018-12-28 大庆丹枫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的抽油杆扶正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7965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7849B (zh) 一种氧化-磺化淀粉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4312335B (zh) 一种高附着力抗冲击保温涂料
CN106117482A (zh) 一种改性高保坍萘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7965B (zh) 一种耐高温包覆抽油杆
CN106867360A (zh) 一种散热器用石墨烯粉末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9694679A (zh) 一种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5185A (zh) 一种高效节能固化碳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5107A (zh) 一种环保耐磨抗压pvc管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303B (zh) 一种油井水泥无氯促凝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96133A (zh) 一种竹材复合材的加工方法
CN103555235B (zh) 一种用于岩棉施胶高性能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56882A (zh) 一种外墙隔热涂料
CN114702245B (zh) 一种耐酸碱性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4501B (zh) 一种用于化工泵的耐温涂料
CN109180196A (zh) 一种新型焦炉高强漂珠隔热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1784A (zh) 一种碳纳米管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2370A (zh) 一种复合聚氯乙烯超滤膜
CN112898834A (zh) 防冰防腐不锈钢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5610A (zh) 一种直接混纺嫩黄d-gl的制备方法
CN109292787A (zh) 一种沉淀式莫来石生产方法
CN109111121A (zh) 一种石墨烯玻璃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7567018B (zh) 陶瓷纤维防静电隔热板的制备方法
CN109161362A (zh) 一种炭材料用高温粘结剂的制备方法
AU2021104185A4 (en) Plastic masterbatch for heat-insulating and anticorrosive hot-melt acrylic color steel plate, heat-insulating and anticorrosive hot-melt acrylic color steel plate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CN116574421B (zh) 一种轻质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Yiliang

Inventor after: Sun Jiaxing

Inventor after: Cui Donghua

Inventor after: Liu Yichen

Inventor after: Liu Yihe

Inventor after: Liu Guoguang

Inventor before: Liu Yiliang

Inventor before: Sun Jiaxing

Inventor before: Cui Donghua

Inventor before: Liu Yichen

Inventor before: Liu Yihe

Inventor before: Yu Fazhen

Inventor before: Liu Guog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