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9320A - 插接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接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9320A
CN112219320A CN201980026430.1A CN201980026430A CN112219320A CN 112219320 A CN112219320 A CN 112219320A CN 201980026430 A CN201980026430 A CN 201980026430A CN 112219320 A CN112219320 A CN 112219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housing
plug connector
cable
contac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64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9320B (zh
Inventor
E·舒伊斯勒
T·莫斯塔夫
N·克奈希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stoo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estoo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stool GmbH filed Critical Festoo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219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9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9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9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 H01R13/562Bending-reliev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3Casing or ring with helicoidal groo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5Casing or ring with bayonet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接连接器(10),用于连接联接线缆(15)与以吸尘器或尤其可移动的工具机器的型式的电的仪器的配对插接连接器(110),其中,所述插接连接器具有接触承载件(20),所述接触承载件具有与所述联接线缆(15)连接的或能够连接的插接接触部(13),所述插接接触部与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110)的配对插接接触部(113)能够通过沿着插接轴线(S)的插接运动被带到电接触位置(K)中,其中,所述接触承载件(20)关于所述插接轴线(S)轴向能够运动地容纳在插接器壳体(50)中,所述插接器壳体关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绕所述插接轴线(S)能够转动地得到支承,其中,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布置有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所述转动形状配合轮廓能够通过所述插接器壳体(50)的关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绕所述插接轴线的转动运动与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11)的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125)带到形状配合的接合中,从而所述插接连接器(10)关于所述插接轴线抗拉地固定在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11)处,并且其中,所述插接连接器(10)具有用于所述联接线缆的线缆套管(75)。设置成,所述接触承载件(20)关于所述插接器壳体(50)通过与所述线缆套管(75)分离的弹簧元件(90)沿所述插接轴线的方向被弹簧加载到所述接触位置(K)中,所述弹簧元件支撑在所述接触承载件(20)处并且支撑在所述插接器壳体处。

Description

插接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接连接器,用于连接联接线缆与以吸尘器或尤其可移动的工具机器的型式的电的仪器的配对插接连接器,其中,插接连接器具有接触承载件,所述接触承载件具有与联接线缆连接的或能够连接的插接接触部,所述插接接触部与配对插接连接器的配对插接接触部能够通过沿着插接轴线的插接运动被带到电接触位置中,其中,接触承载件关于插接轴线轴向能够运动地容纳在插接器壳体中,所述插接器壳体关于接触承载件绕插接轴线能够转动地得到支承,其中,在插接器壳体处布置有转动形状配合轮廓,所述转动形状配合轮廓能够通过插接器壳体的关于接触承载件绕插接轴线的转动运动与配对插接连接器的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带到形状配合的接合中,从而插接连接器关于插接轴线抗拉地固定在配对插接连接器处,并且其中,插接连接器具有用于联接线缆的线缆套管。
背景技术
这种插接连接器在申请人的电的仪器中用于给电的仪器供给以能量。在手持式工具机器或其它的尤其半固定的工具机器中,联接线缆以及插接连接器例如由于在电的仪器的运行时的振动经受特别的机械负载。相应于此地,在插接连接器与联接线缆以及配对插接连接器之间的可靠的连接是必须的,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布置在电的仪器处。在此,转动锁止实现在插接连接器与配对插接连接器之间的抗拉的连接。然而,在实践中难以维持在插接连接器与配对插接连接器之间的持久的、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可靠的电连接,也就是说,可靠地保持在这两个构件之间的接触位置。
另外的具有转动形状配合轮廓的插接连接器从US 2,447,789、US 1,304,075和US3,287,031中已知。在DE 20 2008 013 795 U1以及DE 1 747 477 U中阐释了具有线缆套管的插接连接器。
具有弹簧加载的接触部的插接连接器从US 2,833,997以及WO 2014/017795 A1中已知。另外的插接连接器从US 7,435,112 B1以及US 2017/0264049 A1中得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器的可靠的连接的插接连接器。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在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插接连接器中设置成,接触承载件关于插接器壳体通过与线缆套管分离的弹簧元件沿插接轴线的方向被弹簧加载到接触位置中,所述弹簧元件支撑在接触承载件处并且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独立地或附加于线缆套管存在有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将接触承载件加载到接触位置中。所述附加的弹簧元件不是由线缆套管形成,而是与线缆套管分离的结构部件。由此,能够最佳地选择和/或调整弹簧元件的弹性特性,以便提供接触承载件相对于插接器壳体的持久可靠的弹簧加载(Anfederung)。例如弹簧元件能够设有预紧,从而所述弹簧元件在其弹簧特征线的适宜的工作区域中被使用。由此,能够例如设置有具有相对软的弹簧特征线的弹簧元件。弹簧元件例如具有比线缆套管或其接合到插接器壳体中的区段明显较软的或较恒定的弹性特性。随着弹簧元件的使用寿命,预紧力或弹簧力没有或仅仅不显著改变。
在申请人的至今的构造方案中,线缆套管的接合到插接器壳体中的区段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将接触承载件弹簧加载到接触位置中。然而线缆套管涉及塑料结构部件,必要时涉及橡胶结构部件,其遭受老化倾向,也就是说例如变脆。此外,线缆套管的弹性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相应于此地,创新呈现出在插接连接部与配对插接连接器之间、也就是说在联接线缆与电的仪器之间的明显较可靠的连接。
就此而言应该提到的是,插接连接器能够具有插接器纵向轴线,所述插接器纵向轴线与插接轴线同轴和/或平行或通过所述插接轴线形成。
也就是说,插接器纵向轴线能够是插接轴线或相应于插接轴线。
此外,插接轴线能够呈现或形成移位轴线,插接器壳体和接触承载件能够沿着所述移位轴线轴向地相对于彼此移位。
此外,插接轴线或插接器纵向轴线能够呈现转动轴线,插接器壳体关于插接器绕所述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得到支承。插接器壳体相对于接触承载件绕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得到支承和/或接触承载件相对于插接器壳体绕移位轴线能够移位地得到支承。转动轴线和移位轴线能够是同轴的。转动轴线和移位轴线能够是插接轴线或通过插接轴线形成或平行于插接轴线。
工具机器优选是手持式工具机器。手持式工具机器能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
工具机器还能够是所谓的半固定的工具机器,例如是能够被携带到使用地点处的工具机器。半固定的手持式工具机器例如涉及可移动的锯机器、尤其摆锯、台式圆锯或类似物。
电的仪器例如涉及锯机器、尤其可移动的或半固定的圆锯、沉浸式锯、刺锯或类似物。电的仪器或手持式工具机器还能够涉及上铣刀、钻孔仪器、钻孔机器或类似物。
此外,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的联接线缆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插接连接器整体上还能够具有一联接线缆或所述联接线缆。
此外,本发明涉及如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以吸尘器或可移动的工具机器、尤其手持式工具机器的型式的电的仪器以及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尤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的联接线缆。
弹簧元件能够关于插接轴线直接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但是还可行的是,弹簧元件借助支撑体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所述支撑体本身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例如,插接器壳体具有支撑突出部或支撑容纳部,支撑体支撑在所述支撑突出部或所述支撑容纳部处。支撑体例如能够具有如下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向径向内部沿插接轴线或插接器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
适宜地,弹簧元件完全地或基本上完全地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因此也就是说,弹簧力关于插接轴线完全地或基本上被导入到插接器壳体中。
但是还可行的是,线缆套管或线缆套管的弹性屈服的区段呈现附加的弹性。因此能够设置有如下措施,即弹簧元件支撑在本身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的线缆套管的弹性屈服的区段处。线缆套管的容纳在插接器壳体中的或突出到插接器壳体中的区段例如能够由弹性的或屈服的塑料、橡胶或类似物构成。那么弹簧元件支撑在所述弹性屈服的区段处。例如,弹簧元件和弹性屈服的区段关于弹簧作用可以说是串联的。由此例如能够调整较长的弹簧行程、较适宜的弹簧作用或诸如此类。
然而有利的是,弹簧元件没有或仅仅不显著地支撑在线缆套管处,而是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显然,线缆套管还能够具有支撑功能。当线缆套管具有支撑区段时(所述支撑区段基本上是弯曲刚性的并且本身又关于插接轴线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这尤其是有利的。因此,线缆套管的接合到插接器壳体中的或容纳在插接器壳体中的区段例如能够具有相应的弯曲刚度或负载能力以支撑弹簧元件。
然而有利的是,例如之前所提及的支撑体完全或基本上由线缆套管来挡住弹簧元件的弹簧力。
然而所述措施不排除支撑体贴靠在线缆套管处。即,有利的措施设置成,支撑体至少区段式地贴靠在线缆套管处。
支撑体还能够是板形的或盘形的。
优选的是,支撑体具有用于联接线缆的贯通开口。
毫无问题是可行的是,插接连接器不仅包含弹簧元件,而且包含多个弹簧元件。优选地,弹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由金属制成或通过金属弹簧形成。但是还可行的是,例如弹性的塑料体、橡胶体、树胶体或类似物设置为弹簧元件或形成弹簧元件中的一个。毫无问题也是可行的是由金属的弹簧元件以及由塑料材料或橡胶构成的弹簧元件的组合。由此,弹簧特性能够被最佳地调整。
适宜地,弹簧元件借助预紧容纳在接触承载件与插接器壳体之间。因此也就是说,即使接触承载件从接触位置被调节到远离插接器壳体的自由的端部区域的调节部中,弹簧元件也没有放松。
在接触承载件的关于插接器壳体沿着插接轴线的轴向的调节时,存在有弹簧元件的弹簧力的最大为20%、尤其还最大为15%或最大为10%的改变。优选地,弹簧力在接触承载件与插接器壳体之间的调节行程的范围中改变了最大25%、特别优选地在从5%至15%的范围中。弹簧元件在其软的特征线或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弹簧力的特征线的区域中运行或使用。弹簧元件在其软的特征线或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弹簧力的特征线的区域中作用于接触承载件。
此外有利的是,弹簧元件从其尤其完全放松的位置出发被预紧了其长度的至少20%、优选至少30%。还可行的是,当弹簧元件容纳在插接连接器中时,弹簧元件从其尤其完全放松的位置出发,也就是说例如在从插接连接器中拆卸的状态下被预紧大约25%至35%。然而,还有利的是,弹簧元件没有被过度预紧,也就是说,当弹簧元件容纳在插接器壳体中时,从其完全放松的长度出发所述弹簧元件的预紧最大为45%。
之前所提及的全部措施有助于,弹簧元件能够在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的情况下最佳地促使其弹簧作用并且由此促使接触承载件的沿配对插接连接器的方向的最佳的预紧。
例如能够设置有多个弹簧元件,例如两个弹簧元件或三个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限制如下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布置或能够布置有例如接触承载件和/或联接线缆。
优选的是,弹簧元件是螺旋弹簧或包括螺旋弹簧。
优选的构思设置成,接触承载件容纳在弹簧元件的内部空间中。例如螺旋弹簧能够具有贯通开口,接触承载件接合到所述贯通开口中或接触承载件穿过所述贯通开口。
此外有利的是,弹簧元件支撑在接触承载件的径向的外周缘处。所述支撑能够直接地设置在接触承载件的周缘表面上,但是还在本身支撑在接触承载件处的支承元件处。
此外可行的是,接触承载件突出到弹簧元件之前至线缆套管。由此,接触承载件例如能够包住联接线缆并且关于弹簧元件呈现用于联接线缆的径向外部的保护。
在弹簧元件与插接器壳体之间和/或在弹簧元件与接触承载件之间适宜地布置有至少一个支承体。支承体关于插接器壳体或接触承载件或这两者绕插接轴线能够转动地得到支承。备选地或补充于所述能够转动性,还可行的是,弹簧元件关于插接轴线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至少一个支承体处。优选地,至少一个支承体形成关于插接轴线的轴向支承件的组成部分。
优选地,存在有两个这种支承体,即一个在接触承载件与弹簧元件之间并且一个支承体在弹簧元件与插接器壳体之间。因此,例如能够借助至少一个接触承载件来最佳地调整在弹簧元件与接触承载件和/或弹簧元件与插接器壳体之间的滑动特性或支承特性。
支承体例如是金属的支承体或由塑料构成的支承体。
对于支承体适用具有适宜的磨损和滑动特性的热塑性的塑料。优选的例如是聚氧化甲烯(POM)、聚四氟乙烯(PTFE)、聚丁烯对苯二甲酸酯(PBT)或类似物。
适宜地,支承体具有管区段或套筒区段,接触承载件接合到所述管区段或套筒区段中和/或接触承载件能够转动容纳在所述管区段或套筒区段中。对此管区段还能够设置成,其接合到弹簧元件中或布置在接触承载件与弹簧元件之间。尤其有利的是,管区段或套筒区段夹层状地径向地布置在接触承载件与弹簧元件之间,所述弹簧元件优选地设计为螺旋弹簧。由此,弹簧元件不是直接贴靠在接触承载件的外周缘处,而是贴靠在支承体或其管区段处。
有利的是,支承体还具有径向地突出到管区段之前、尤其在其纵向端部处突出的支撑区段用于沿插接轴线的方向支撑弹簧元件。支撑区段例如设计为凸缘或法兰突出部。
适宜地,径向地突出到管区段之前的支撑区段支撑在接触承载件或插接器壳体的横向于插接轴线伸延的支撑轮廓、例如台肩处。接触承载件的支撑区段和支撑轮廓优选平面地然而相对于彼此能够滑动运动地贴靠在彼此处。
支承体能够形成之前所提及的支撑体或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的支撑体,弹簧元件通过所述支撑体关于插接轴线支撑在插接器壳体处。
适宜地,支承体包括滑动套筒、滑动盘或类似物。滑动套筒能够例如具有凸缘区段或径向地突出的区段,所述区段设计或设置成用于支撑弹簧元件。插接器壳体能够是一件式的。
优选的变型方案设置成,插接器壳体具有壳体前部和与壳体前部借助连接器件连接或能够连接的壳体背部。这两个壳体部分,即壳体前部和壳体背部,关于插接轴线依次布置。壳体前部和壳体背部能够具有接合在彼此中的区段、例如管区段或套筒区段。优选地,在壳体前部和壳体背部处固定有抗扭转轮廓用于壳体前部与壳体背部关于插接轴线或转动轴线的抗扭转的连接,插接器壳体关于接触承载件绕所述插接轴线或转动轴线能够转动。
此外有利的是,连接器件具有卡锁轮廓、例如卡锁钩、卡锁突出部或类似轮廓,壳体前部和壳体背部借助所述卡锁轮廓与彼此卡紧或能够卡紧。备选地或补充地,壳体前部和壳体背部还能够与彼此旋紧和/或粘合和/或卡住或类似地以另外的方式与彼此连接。
此外有利的是,壳体前部和壳体背部借助连接器件关于插接轴线抗扭转地与彼此连接。对此,连接器件或抗扭转轮廓能够例如具有纵向突出部和纵向容纳部,所述纵向突出部和纵向容纳部平行于插接轴线伸延。
两件式或多件式的插接器壳体实现,简单地装配之前所提及的构件、例如弹簧元件和接触承载件。
在插接器壳体、例如壳体前部处优选地设置有插接开口,接触承载件为了插套到配对插接连接器处而容纳在所述插接开口中。
优选的是,壳体背部设计成用于容纳弹簧元件,也就是说,所述壳体背部具有用于弹簧元件的容纳部。
然而,就此而言应该提到的是,弹簧元件与插接器壳体没有或不必处于直接的接触中。特别优选的是,弹簧元件具有相对于插接器壳体的间距。插接器壳体优选具有弹簧室,弹簧元件以相对于弹簧室的内周缘的径向间距布置在所述弹簧室中。
在插接器壳体处适宜地设置有用于手动操纵的抓握轮廓、例如抓握加深部、槽、沟纹、涂橡胶部或类似物。优选的是,这种抓握轮廓布置在壳体前部处。
优选地,线缆套管设计为弯折保护。线缆套管包住联接线缆或对此进行设置,从而所述联接线缆在从插接器壳体出来的离开区域中不折弯。
适宜地,插接器壳体、尤其壳体背部具有用于线缆套管的固定部或容纳部。
优选地,线缆套管横向和/或纵向于插接轴线不能够移位地或基本上不能够移位地保持在插接器壳体处。因此,插接器壳体的向径向内部突出的突出部或凸缘能够例如接合到线缆套管中。适宜地,在线缆套管处相对于保持突出部的纵向轴线径向地为了插接器壳体的同样相对于线缆套管的纵向轴线径向地伸延的配对保持轮廓的形状配合的接合设置有保持轮廓、例如保持加深部或保持突出部。
虽然如此,有利的是,线缆套管和插接器壳体相对于彼此能够扭转。由此,操作者能够相对于线缆套管转动插接器壳体,所述线缆套管本身又关于联接线缆不必扭转或不能够扭转。
优选的是,线缆套管相对于联接线缆能够转动。例如用于联接线缆的线缆套管的贯通开口具有如下贯通横截面,联接线缆有运动空隙地容纳在所述贯通横截面中。由此,线缆套管在相对于接触承载件扭转时能够绕联接线缆转动,所述联接线缆关于接触承载件优选不能够扭转。
有利的是,插接接触部设计为容纳在接触承载件中的插接插口,所述插接插口具有关于接触承载件横向于插接轴线能够运动的区段或尤其作为整体横向于插接轴线是能够运动的。因此也就是说,插接插口完全或区段式地横向于插接轴线浮动地或能够运动地容纳在接触承载件处或在接触承载件中。
本身独立的发明呈现随后的、就本发明而言但是也是有利的措施。然而在所述本身独立的发明中,已经阐释的特征中的全部特征能够毫无问题地单独或以组合的方式实现。
结合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或还与已经阐释的特征组合地,有利地设置成,接触承载件具有接触承载件体和被模制、例如注射成型或以浇铸方法模制到接触承载件体处的线缆保持体,在所述接触承载件体中容纳有插接接触部或所述接触承载件体承载插接接触部,联接线缆通过所述线缆保持体关于插接接触部位置固定地被保持或能够被保持。优选地,联接线缆通过线缆保持体的材料注射包覆或线缆保持体的材料飞溅到联接线缆处。由此产生关于插接接触部位置固定地保持联接线缆的结构,所述结构对于机械负载很大程度上或完全不敏感。接触承载件、优选线缆保持体尤其能够最佳地支撑弹簧元件的力。插接接触部被有运动空隙(例如横向于插接轴线和/或平行于插接轴线)地容纳在接触承载件体中。由此改善配对插接接触部的接触。
显然,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同样有利的是,设置有与线缆套管分离的弹簧元件。
适宜地,线缆保持体具有保持轮廓用于保持联接线缆的外罩以及联接线缆的突出到外罩之前至插接接触部的导体端部、尤其绞合线端部。因此有利的是,不仅联接线缆的外罩而且导体端部或绞合线端部容纳在线缆保持体中。保持轮廓平行和/或横向于插接轴线关于插接接触部位置固定地保持联接线缆的外罩和或联接线缆的导体端部或绞合线端部。例如在将线缆保持体浇铸或注射成型到接触承载件体处时构造保持轮廓。
适宜地,线缆保持体具有在500 N/mm2与13500 N/mm2之间的弹性模量。特别优选的是,弹性模量处于1300 N/mm2与6000 N/mm2之间。由此,线缆保持体基本上是弯曲刚性的并且能够挡住联接线缆或其容纳在插接器壳体中的联接区段的机械负载。
在接触承载件体和/或线缆保持体的情况下有利的是,其由热塑性的塑料制成,所述塑料能够设计成没有纤维加强或具有纤维加强。热塑性的塑料例如能够是玻璃纤维加强的。优选地,接触承载件体和/或线缆保持体的塑料材料涉及聚酰胺(PA)、聚丙烯(PP)、聚丁烯对苯二甲酸酯(PBT)、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笨乙烯(ABS)。接触承载件体的塑料优选设有防火剂。特别优选的是例如聚酰胺6作为用于接触承载件体的材料。
原则上可行的是,接触承载件和插接器壳体不是直接贴靠在彼此处或至少借助与这两个构件中分离的支承件支承在彼此处。
然而优选的是如下实施方式,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接触承载件具有支承区段或定心区段,插接器壳体能够转动地和/或能够移位地和/或能够滑动运动地支承在支承区段或定心区段处。因此也就是说,有利的是,插接器壳体直接支承在接触承载件处。在此,不是必要的是,插接器壳体沿周缘方向完全地贴靠在支承区段处。
更确切地说,关于插接轴线的横向空隙是有利的。有利地,插接器壳体有空隙地支承在支承区段处,所述空隙实现接触承载件关于配对插接连接器的定心。因此也就是说,有利的是,插接器壳体相对于接触承载件横向于插接轴线具有运动空隙。
在空间上适宜的是,弹簧元件和支承区段关于插接轴线相邻地或依次布置。
适宜地,弹簧元件在插接器壳体中容纳在支承区段或定心区段与的线缆套管之间。
此外有利的是,弹簧元件相对于插接器壳体具有横向于插接轴线的径向间距。因此也就是说,弹簧元件与插接器壳体优选地没有处于直接的接触中。
优选地,联接线缆用于电联接到电能供给电网处、尤其到交流电压电网处。联接线缆包括例如两个导体或三个导体。例如导体中的一个是一个相位,另一个导体是零线(Neutralleiter,有时也可译为中心导体),其角色然而还能够互换。第三导体例如是地线(Schutzleiter,有时也可译为保护导体)。对于每个导体,插接连接器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插接接触部,所述插接接触部与其它的插接接触部绝缘。在联接线缆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布置有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而在另一个纵向端部处同样存在有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或还有联接插接器用于联接到电能供给电网或其它的电流源处。
插接接触部能够包括插接插口、插接器销钉、插接突出部或类似物。
适宜地,插接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机械的编码部,所述编码部配属于所述插接连接器的电特性和/或联接线缆的电特性。机械的编码部能够例如包括突出部、回弹部、机械的轮廓、形状配合轮廓或类似物。电特性例如涉及能够通过联接线缆或插接连接器引导的最大的电流强度、涉及联接电压或诸如此类。优选地,编码部在接触承载件的区域中或在接触承载件处邻近插接接触部地进行布置。但是在例如转动形状配合轮廓的区域中或在插接器壳体的其它的部位处的编码部毫无问题也会是可行的。
配对插接连接器具有与此相配合的编码部,从而仅仅这样的插接连接器能够被插套到配对插接连接器处,所述插接连接器的电特性和/或在所述插接连接器的情况下与插接连接器连接的联接线缆的电特性适用于具有配对插接连接器的电的仪器。
在联接线缆处适宜地布置有用于与电能供给电网、尤其交流电压电网连接的电网插接器。
附图说明
随后,根据附图阐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在还没有插套在彼此处的状态下的插接连接器以及配对插接连接器的透视的倾斜视图,
图2示出之前所提及的构件的透视的倾斜视图,然而,在插套在彼此处的状态下,
图3示出具有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的配对插接连接器的以磨削机器的型式的手持式工具机器的后视图,
图4示出以锯的型式的具有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的配对插接连接器的手持式工具机器的透视的倾斜视图,
图5示出在图4中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被插套的插接连接器的手持式工具机器的透视的倾斜视图,
图6示出根据图5的组件在插接连接器的被部分剖切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7示出通过根据图1的配置方案的纵剖面,
图8示出通过相应于图2的插接在彼此处的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的纵剖面,
图9从斜前方示出分解图示以及
图10从斜后方示出根据前面的图的插接连接器的分解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的电联接系统5包括插接连接器10,所述插接连接器布置在联接线缆15的一端部区域处,在所述联接线缆的另一端部处布置有联接插接器18,例如所谓的用于110V、230 V的电网插接器或类似物。联接线缆15包括两个导体、尤其绞合线11、12,所述导体配属于不同的电势。然而,联接插接器18能够以不同的定向与能量供给电网EV连接,从而一次一个导体11与所述相位处于电连接中,另一次另一个导体12例如与所述相位处于电连接中,而相应另一个导体12、11与能量供给电网EV的零线或用于此的联接接触部处于电连接中。毫无问题地能够设置有第三导体作为在联接线缆15中的地线。
插接连接器10具有插接接触部13、例如插接插口,所述插接接触部一方面与联接线缆15的尤其设计为绞合线的电导体11、12并且与联接插接器18或电网插接器的插接接触部19电连接。电导体11、12在联接线缆15的外罩16中被电绝缘地引导。此外,每个电导体11、12设有起绝缘作用的绝缘外罩或绝缘部17。
电导体11、12借助例如卷曲连接部(Crimpverbindung)14与插接接触部13机械地并且电连接。
插接连接器10以及联接线缆15用于以例如手持式工具机器200、尤其磨削仪器的型式的电的仪器或以例如手持式圆锯的型式的手持式工具机器300的电能供给。毫无问题地,具有插接连接器10的联接线缆15还能够用于吸尘器或类似的其它电的仪器的电能供给。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具有驱动马达201、301,所述驱动马达用于驱动工作工具202、302、例如盘式工具(Tellerwerkzeugs)、磨削工具、锯片或类似工具。驱动马达201、301例如是交流电马达。通过联接线缆15和插接连接器10能够给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供给以来自能量供给电网EV的电流。插接连接器10能够可选地安置在每个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处,从而能够灵活地使用所述插接连接器。由此,尤其根据需要较长或较短的联接线缆能够毫无问题地与相应的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连接,其中,这取决于可靠的、在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的工作运行时电地安全的连接。这样的能够机械地并且电地加载的连接能够毫无问题地借助插接连接器10实现,所述插接连接器能够与手持式工具机器200或手持式工具机器300的配对插接连接器110能够脱开地连接。
联接线路111、112从配对插接连接器110被引导到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的电能供给部、例如用于驱动马达201、301的操控电子设备或类似物。配对插接连接器110具有与插接接触部13相配合的配对插接接触部113、例如插接突出部,所述插接突出部能够插入到设计为插口的插接接触部13中,即沿着插接轴线S。在此,所述插接操纵相应于在图1中的箭头P的箭头方向。配对插接接触部113借助联接区段114与联接线路111、112连接。
配对插接接触部113布置在接触承载件120处,所述接触承载件与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的相应的壳体203、303连接或形成相同壳体的整体的组成部分。例如接触承载件120借助固定区段121固定在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的相应的壳体203、303处。在固定区段121处能够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处的固定轮廓122、例如螺旋开口、后切割部(Hinterschnitte,有时译为底切)或类似结构。法兰区段123例如支撑在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的壳体203、303处。
用于插入到插接连接器10中的插接突出部124突出到接触承载件120的法兰区段123之前。在插接突出部124处设置有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125,到所述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中,插接连接器50的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能够被带到接合中。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125和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形成例如螺旋轮廓、卡扣轮廓或类似轮廓。在该实施例中,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例如是L形的并且能够在插入区域127的区域中插套到插接突出部124处并且通过转动运动R(图1)被带到与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125的形状配合的接合中,从而所述转动形状配合轮廓与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125的背部保持突出部126到达后抓握中。
配对插接接触部113容纳在插接容纳部130中,在所述插接容纳部的内周缘处设置有编码部131。当所述插接连接器适用于手持式工具机器200或300的电能供给时,编码部131与插接连接器10的编码部31相配合。编码部131、31尤其负责,例如仅仅对与能量供给电网EV相配合的联接线缆15、例如适用于110 V或240 V交流电压电网的联接线缆15进行插套或通过联接线缆15最大能够引导的电流强度足以给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供给以电流,而不使联接线缆15过热。编码部131、31涉及例如向径向内部或径向外部关于插接轴线S突出的突出部、编码轮廓或类似物。
也就是说,配对插接连接器110固定地接入到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的壳体结构或壳体203、303中。配对插接接触部113关于接触承载件120是不能运动的并且位置固定的,从而通过插接连接器10的能够运动的并且能够调节的构件能够建立插接连接器10在相应的配对插接连接器110处的可靠的保持。
插接连接器10具有接触承载件20,插接接触部13(也就是说插口)被保持在所述接触承载件处。就此而言还应该指出的是,代替插口在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中完全还能够设置有例如以配对插接接触部113的类型的、固定的插接接触部或插接突出部。随后所阐释的工作原理在这种情况下也起作用。插口与插接突出部的组合在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中毫无问题也是可行的。
接触承载件20具有支撑区段21,用于插入到配对插接连接器110的插接容纳部130中的插接突出部突出到所述支撑区段之前。在插接突出部30中布置有插接接触部13。插接器壳体50关于插接轴线S在接触承载件处或关于接触承载件22能够纵向移位地进行支承或以相反的表述,接触承载件20沿着插接轴线S能够纵向移位地支承在插接器壳体50中。因此也就是说,套筒状的插接器壳体50能够在接触承载件20处沿着插接轴线S来回移位,其中,在图8中示出的位置中,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与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125处于接合中,在所述位置的情况下,插接器壳体50远离插接突出部30地进行调节(在附图中向右)。
支撑区段21关于插接轴线S布置在插接突出部30以及支承区段22之间,所述支承区段还能够被称为定心区段。在支承区段或定心区段22处,插接器壳体50关于插接轴线S支撑或能够定心在每个纵向位置中。在此,插接器壳体50不必支撑在支承区段或定心区段22的整个周缘处,而是仅仅在部分周缘处。因此也就是说,插接器壳体50横向于插接轴线S关于接触承载件20是稍微有空隙的,从而其与配对插接接触部113能够被带到接合中并且尽管如此,只要插接器壳体50的设置在插接连接器10的前方的、自由的端部区域处的插接容纳部52能够插上到接触承载件120上,也就是说,即配对插接连接器110的插接突出部125能够插入到插接容纳部52中,插接器壳体50就不仅能够绕插接轴线S转动而且能够横向于插接轴线S运动,以便将插接接触部13与配对插接接触部113带到接触中,也就是说,建立接触位置K。
在所述接触位置K中可行的是,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与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125被带到形状配合的接合中。
除了支承区段22之外,接触承载件具有弹簧区段23,在所述弹簧区段处布置有弹簧元件90。弹簧元件90借助按压力AK将接触承载件20加载到在图8中示出的接触位置K中,即沿配对插接连接器110的方向进行加载,其中,弹簧元件90支撑在插接器壳体50处,所述插接器壳体借助形状配合轮廓55以及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125关于插接轴线S抗移位地保持在配对插接连接器110处,从而插接接触部13(插口)与配对插接连接器110的配对插接接触部113(插接器或插接突出部)被保持在电接触中。
在接触承载件20的背离插接突出部30的纵向端部24处,联接线缆15包括其外罩16在内在离开开口26处从接触承载件20中引导出来。
在弹簧区段23与支撑区段21之间存在有台肩。
弹簧区段23关于插接轴线S或转动轴线具有比支撑区段21较小的直径,由此得出台肩或横向于插接轴线S伸延的支承件支撑面25。在支承件支撑面25处支撑有弹簧元件90。例如弹簧元件90能够直接地贴靠在支承件支撑面25处。然而,当前设置有支承体95,所述支承体可以说夹层状地布置在接触承载件20与弹簧元件90之间。
支承体95具有管区段96,弹簧区段23接合到所述管区段中并且弹簧区段23甚至还沿线缆套管75的方向突出到所述管区段之前,所述线缆套管保持在插接器壳体50处。
例如以凸缘或法兰的类型的支撑区段97向径向外部突出到管区段96之前,其支撑在支承件支撑面25处。支撑区段97布置在弹簧元件90的纵向端部93与支承件支撑面25之间。
支承体95的贯通开口98的内周缘大约相应于弹簧区段23的外周缘。所述弹簧区段例如大约为柱状的,从而支承体95和接触承载件20关于插接轴线S能够转动地支承在彼此处。
插接突出部30突出到接触承载件20或线缆保持体32的止挡面29之前,所述止挡面例如能够在前部止挡在配对插接连接器110处。
在支撑区段21与支承区段22之间存在有另外的台肩,所述台肩通过支撑区段21相对于支承区段22的较小的外周缘进行构造。在所述台肩处构造有支承件支撑面28,也就是说,横向于插接轴线S延伸的支撑面或支承面,具有纵向止挡部58的插接器壳体50在其(在图8中示出的)最大地压缩弹簧元件90的纵向位置中能够止挡在所述支撑面或支承面处。在止挡面29处设置有另外的支承体99,例如环、环形的盘、O环形体或类似物。支承体99满足轴向支承环或轴向支承体的功能。支承体99由接触承载件20穿过或贴靠在所述接触承载件的外周缘处,尤其贴靠在止挡支承件支撑面28旁边的支撑区段21处。
也就是说,借助支承体95、99关于插接轴线S或插接器10的插接器纵向轴线存在有两个轴向支承体。
为了减少材料耗费、避免空气夹杂物(Lufteinschlüssen)或类似物,有利的是,在接触承载件20处设置有加深部、肋或类似物。因此,例如支撑区段21和支承区段22具有肋结构27,也就是说,一个或多个凹处的组件,从而在制造接触承载件20时能够特别容易实现注射过程或浇铸过程。
即接触承载件20设计为多构件结构部件,所述多构件结构部件一方面包括接触承载件体32,另一方面包括线缆保持体32,所述接触承载件体和所述线缆保持体固定地与彼此连接。即承载插接接触部13的接触承载件体32的材料以线缆保持体32的材料注射包覆(umspritzt)或围铸(umgossen),从而给出固定的能够机械地承载的结构,所述结构同时保持用于联接线缆15的端部区域的最佳的保持,所述端部区域固定地容纳在接触承载件20中。
此外,线缆保持体32提供支撑区段21、支承区段22以及弹簧区段23并且由此还提供支承件支撑面25,也就是说,所述线缆保持体能够最佳地支撑弹簧元件90的力,而没有由此机械地加载例如联接线缆15的端部区域。在联接线缆15的端部的区域中没有发生变形功,所述变形功例如在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的运行和与其相关的振动的情况下能够导致例如卷曲连接部14、导体11、12的端部或类似物的损坏。电的运行安全性但是还有机械强度和接触安全性始终得到保证。
适宜地,线缆保持体32构造插接突出部30的在径向外部的区域和/或纵向端部区域,从而在接触承载件20的关于插接轴线S的整个长度上给出在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方面关于插接轴线S固定的体。
插接接触部13能够运动地容纳在接触承载件体32中。例如,插接接触部13是由弹性的材料、例如铜片或类似材料构成的插口,即使接触承载件体40由线缆保持体32的材料包围,所述插口在接触承载件体40之内也至少区段式地具有一定的空隙并且能够运动地保持在该处。
在接触承载件体40中设置有用于插接接触部13的容纳部41、例如管状的容纳部。例如插接接触部13的区段13A或插接接触部13能够作为整体横向于插接轴线S在接触承载件体40、尤其容纳部41中运动。
在接触承载件体40的外周缘处设置有肋结构42,从而线缆保持体32的材料可以说能够与接触承载件体40啮合或形状配合地连接。纵向加深部43在插接接触区段44之间延伸,在所述插接接触区段处设置有容纳部41,线缆保持体32的材料同样能够侵入到所述纵向加深部中,以便实现接触承载件体40在线缆保持体32处的固定的保持。此外,接触承载件体40本身在容纳部41的开口的区域中或在其旁边还由线缆保持体32的材料围绕,除了绕容纳部41延伸的自由的前部面45。因此也就是说,接触承载件体40可以说完全地嵌入到线缆保持体32中。
联接线缆15也嵌入到线缆保持体32中。一方面,线缆保持体例如具有用于接触承载件体40的保持轮廓33,但是还具有用于导体11、12的端部的保持轮廓34以及用于外罩16的保持轮廓35。线缆16可以说在内部空间中或在线缆保持体32的材料中分支到接触承载件体40的两个容纳部41中。
优选的措施设置成,用于外罩16的保持轮廓35延伸至少大约经过接触承载件20的关于插接轴线S的长度的一半,从而联接线缆15在长的区段上以其外罩16嵌入到接触承载件20中。保持轮廓15例如延伸大约经过弹簧区段23关于插接轴线S的长度。
用于导体11、12的导体端部的保持轮廓34大约设置在支撑区段21和支承区段22的区域中。
线缆保持体32的侧向的壁区段37在侧向延伸经过接触承载件体40直至端侧的壁36,所述壁在接触承载件体40的自由的前部面45旁边延伸。
接触承载件20基本上完全地容纳在插接器壳体50中,除了突出到插接器壳体50之前的区段、即插接突出部30。插接器壳体40具有用于接触承载件50的容纳部51。
在插接器壳体50的外周缘处设置有操纵区段53,所述操纵区段还能够被称为抓握区段,所述抓握区段适用于抓住插接器壳体50并且用于转动操纵R。在操纵区段53处例如设置有抓握轮廓55,尤其沟纹、抓握槽或类似轮廓,其通过操作者实现方便的抓住。
插接器壳体50是套筒形的并且能够以其前部的端侧56例如止挡在配对插接连接器110的法兰区段123处,所述前部的端侧绕接触承载件20的插接突出部30延伸。在前部的端侧56旁边,也就是说,在插接器壳体50的前部的区段的内周缘处,设置有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
关于插接轴线S在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旁边设置有插接器壳体50的支承区段或定心区段57,所述插接器壳体能够支撑在接触承载件20的支承区段或定心区段22处或能够支承在其处。
支承区段或定心区段57处于插接器壳体50的纵向止挡部58以及弹簧区段59之间,所述插接器壳体罩住弹簧元件90。然而,弹簧元件90在径向外部没有贴靠在插接器壳体50的内周缘处,而是具有径向间距74。由此,弹簧元件90能够发挥其随后还变得较清楚的、仅仅沿插接轴线方向S指向的作用。
即弹簧元件90贴靠在纵向止挡部60处,所述纵向止挡部设置在用于线缆套管75或用于联接线缆15的线缆套管的贯通开口61旁边。纵向止挡部60例如作为在一方面贯通开口61或用于线缆套管75的容纳部62与另一方面弹簧区段59之间的台肩存在。会是可行的是,纵向止挡部60例如设置在向径向内部沿贯通开口61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例如台肩或凸缘或法兰突出部处,从而弹簧元件90能够直接支撑在纵向止挡部60处。然而,当前为了支撑弹簧元件90设置有支撑体85,所述支撑体例如是碟状的或板状的并且支撑在纵向止挡部60、台肩处。
支撑体85完全或至少基本上接受弹簧元件90的沿插接轴线S的方向起作用的力,从而线缆套管75的接合到插接器壳体50的容纳部62中的区段78基本上或完全不受弹簧元件90的力加载。可以说,支撑体85将弹簧元件90的力向径向外部导入到插接器壳体50中。
然而,完全会是可行的是,线缆套管75接受弹簧元件90的力的至少一部分或发挥附加的弹簧作用,即例如借助其区段78。即线缆套管75关于插接轴线S基本上不能够移位地并且横向于插接轴线S同样基本上不能够运动地、然而在插接器壳体50中关于插接轴线S能够扭转地容纳到插接器壳体50中。在容纳部62处设置有用于线缆套管75的保持突出部63,所述保持突出部接合到线缆套管75的环形槽或保持容纳部77中。由此,线缆套管75能够相对于插接器壳体50绕插接轴线S转动。
线缆套管75例如装备有沿插接轴线S的方向延伸的弯折保护体76。弯折保护体76在插接器壳体50的区域中具有比在所述弯折保护体的远离插接器壳体50的纵向区域处较大的直径和由此稍微更多的材料,在所述纵向区域处线缆15从线缆套管75中引导出来。由此,弯折保护体76能够横向于插接轴线S形成用于联接线缆15的弯折保护。
线缆套管75的从弯折保护体76的自由的端部区域(也就是说,所述弯折保护体的端侧79)延伸直至插接器壳体50或区段78的贯通开口80优选地具有如下内部直径,所述内部直径稍微大于联接线缆15的外部直径,从而例如当插接器壳体50扭转时,线缆套管75能够绕联接线缆15转动。由此,联接线缆15没有或不显著地被扭曲加载,所述联接线缆的确与接触承载件20关于插接轴线S不能够扭转地连接。
支撑体85包括板形体86,所述板形体具有用于联接线缆15的贯通开口88。因此也就是说,联接线缆15穿过支撑体或板形体86。在线缆套管75的区域中,支撑体85能够具有突出的区段87、例如一种凸缘或槽状的加深部,所述区段接合到线缆套管75的区段78处的相应的加深部中。有利的是,支撑体85基本上平面地贴靠在区段78处,从而弹簧元件90的可能不能够传递或没有传递到插接器壳体50中的力能够至少局部地引入到线缆套管75上,所述线缆套管本身的确关于弹簧元件90的偏移轴线或插接轴线S不能够移位地固定在插接器壳体50处。
弹簧元件90包括具有贯通开口92的螺旋弹簧91。贯通开口92由支承体75并且由接触承载件20穿过,所述接触承载件沿线缆套管75的方向突出到弹簧元件90之前直至支撑体85,尤其至通过区段87给出的加深部。也就是说,弹簧元件90一方面支撑在支撑体85处,另一方面支撑在支承体95的支撑区段87处并且由此支撑在支承件支撑面25处,其中,之前所提及的构件相对于彼此关于插接轴线S能够扭转。由此给出关于插接轴线S的最佳的能够运动性,与此相对,横向于插接轴线S的、例如由于扭曲加载或诸如此类,尤其还由于在插接器壳体50的内部空间中相对于弹簧元件90的径向间距74的张紧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弹簧元件90能够是最佳地运动的并且能够由此发挥其弹簧作用。由此能够最佳地调整压紧力P,弹簧元件90借助所述压紧力沿配对插接连接器110的方向相对于插接器壳体50加载接触承载件20。
弹簧元件90借助预紧容纳在插接器壳体50中。例如弹簧元件90已经预先压缩了10至20%、优选30或40%,从而在接触位置K与在图中能够看出的脱开位置之间的轴向的调节本身与弹簧元件90的弹簧力仅仅相差10至20%、最大30%,在所述接触位置中插接接触部13、113与彼此保持在最佳的接触中,在所述脱开位置中弹簧元件90与接触位置K相比稍微放松。此外,螺旋弹簧91是金属弹簧,也就是说,其对于温度波动基本上不敏感,所述温度波动在以手持式工具机器200、300的类型的手持式工具机器的通常的运行中出现。在典型的运行温度范围中,弹簧元件90的弹簧力基本上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插接连接器10的功能安全性在所有通常的温度范围中始终保持恒定。
为了之前所提及的构件的较简单的装配,有利的是,插接器壳体50是多件式的,例如是两件式的。插接器壳体50具有壳体前部65以及壳体背部66。在此,壳体背部66完成联接线缆15的连结,也就是说,例如具有容纳部62并且此外具有弹簧区段59。然而,壳体前部65也延伸至弹簧区段59中,在所述壳体前部处设置有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以及抓握轮廓或操纵区段53。即,例如在此处设置有壳体前部65的插接容纳部67,壳体背部66的插接突出部接合到所述插接容纳部中。相反地,插接容纳部和插接突出部显然还能够设置在壳体前部和壳体背部处,也就是说,例如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壳体前部具有插接突出部,与此相对壳体背部具有插接容纳部。
壳体前部65和壳体背部66能够例如通过粘合、旋紧或诸如此类尤其在插接突出部68和插接容纳部67的区域中与彼此连接。然而,当前给出卡锁连接。设置成用于连接壳体前部65与壳体背部66的连接器件69具有例如卡锁轮廓70、尤其卡锁钩,其能够与在壳体前部65处的卡锁容纳部71卡紧。在卡锁轮廓70处能够设置有倾斜于插接轴线S伸延的操纵倾斜部或调节倾斜部,从而卡锁轮廓70在壳体前部65和壳体背部66插接在彼此处时偏移,以便在插接突出部68和插接容纳部67插接在彼此处的状态下卡入到卡锁容纳部71中。
此外有利的是,壳体前部65和壳体背部66关于插接轴线S或转动轴线抗扭转地与彼此连接,插接器壳体50能够绕所述插接轴线S或转动轴线相对于接触承载件体40扭转。因此,例如抗扭转突出部72设置在插接突出部68的外周缘处,所述抗扭转突出部接合在插接容纳部67中的抗扭转容纳部73中。抗扭转突出部72和抗扭转容纳部73例如平行于插接轴线S伸延。就此而言应该提到的是,卡锁轮廓70、例如卡锁钩已经能够呈现或形成抗扭转轮廓。
因此也就是说,通过壳体前部65和壳体背部66的简单的卡锁连接实现插接连接器70的简单的装配,在所述装配时弹簧元件90与接触承载件20一起可以说也同时被引入到弹簧室或弹簧区段中并且接着通过将壳体前部65插套到壳体背部66处经历其预紧。

Claims (29)

1.插接连接器(10),用于连接联接线缆(15)与以吸尘器或尤其可移动的工具机器(200、300)的型式的电的仪器的配对插接连接器(110),其中,所述插接连接器(10)具有接触承载件(20),所述接触承载件具有与所述联接线缆(15)连接的或能够连接的插接接触部(13),所述插接接触部与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110)的配对插接接触部(113)能够通过沿着插接轴线(S)的插接运动被带到电接触位置(K)中,其中,所述接触承载件(20)关于所述插接轴线(S)轴向能够运动地容纳在插接器壳体(50)中,所述插接器壳体关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绕所述插接轴线(S)能够转动地得到支承,其中,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布置有转动形状配合轮廓(55),所述转动形状配合轮廓能够通过所述插接器壳体(50)的关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绕所述插接轴线(S)的转动运动与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110)的配对转动形状配合轮廓(125)带到形状配合的接合中,从而所述插接连接器(10)关于所述插接轴线(S)抗拉地固定在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110)处,并且其中,所述插接连接器(10)具有用于所述联接线缆(15)的线缆套管(75),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关于所述插接器壳体(50)通过与所述线缆套管(75)分离的弹簧元件(90)沿所述插接轴线(S)的方向被弹簧加载到所述接触位置(K)中,所述弹簧元件支撑在所述接触承载件(20)处并且支撑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0)完全地或基本上完全地支撑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和/或没有或仅仅不显著地支撑在所述线缆套管(75)处或所述弹簧元件(90)支撑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进行支撑的线缆套管(75)的弹性屈服的区段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0)直接和/或借助支撑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的支撑体(85)关于所述插接轴线(S)支撑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85)至少区段式地贴靠在所述线缆套管(75)处和/或是板形的和/或具有用于所述联接线缆(15)的贯通开口。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0)由金属构成或包括金属弹簧和/或所述弹簧元件(90)是螺旋弹簧(91)。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0)借助预紧容纳在所述接触承载件(20)与所述插接器壳体(5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承载件(20)的关于所述插接器壳体(50)沿着所述插接轴线(S)从所述接触位置(K)出来的轴向的调节时存在有所述弹簧元件(90)的弹簧力的最大为20%、尤其最大为10%、特别优选地最大为5-8%或5%至15%的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0)从其放松的位置出发以其长度的至少20%或30%、尤其大约25%至30%和/或最大45%进行预紧。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容纳在所述弹簧元件(90)的内部空间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突出到所述弹簧元件(90)之前至所述线缆套管(75)。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元件(90)与所述插接器壳体(50)和/或所述接触承载件(20)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支承体(95、99),所述支承体关于所述插接器壳体(50)和/或所述接触承载件(20)绕所述插接轴线(S)能够转动地得到支承和/或所述弹簧元件(90)关于所述插接轴线(S)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体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体(95、99)具有管区段(96),所述接触承载件(20)接合到所述管区段中和/或所述接触承载件(20)能够转动地容纳在所述管区段中和/或所述管区段接合到所述弹簧元件(90)中和/或所述管区段布置在所述接触承载件(20)与所述弹簧元件(9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体(95、99)形成支撑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的支撑体(85),所述弹簧元件(90)通过所述支撑体关于所述插接轴线(S)支撑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体(95、99)包括滑动套筒和/或滑动盘或由此形成。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器壳体(50)具有壳体前部(65)和与所述壳体前部(65)借助连接器件(69)连接的壳体背部(66)。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69)具有卡锁轮廓(70),所述壳体前部(65)和所述壳体背部(66)借助所述卡锁轮廓与彼此卡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69)、所述壳体前部(65)和所述壳体背部(66)关于所述插接轴线(S)抗扭转地与彼此连接。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套管(75)横向和/或纵向于所述插接轴线(S)不能够移位地或基本上不能够移位地保持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处。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器壳体(50)关于所述线缆套管(75)能够转动。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接触部(13)设计为容纳在所述接触承载件(20)中的插接插口,所述插接插口具有关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横向于所述插接轴线(S)能够运动的区段(13A)或横向于所述插接轴线(S)是能够运动的。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或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具有接触承载件体(40)和被模制、尤其注射成型到所述接触承载件体(40)处的线缆保持体(32),在所述接触承载件体中容纳有所述插接接触部(13),所述联接线缆(15)通过所述线缆保持体关于所述插接接触部(13)位置固定地被保持或能够被保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保持体(32)具有保持轮廓(34、35)用于保持所述联接线缆(15)的外罩(16)以及所述联接线缆(15)的突出到所述外罩(16)之前至所述插接接触部(13)的导体端部(11、12)或绞合线端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线缆(15)借助所述线缆保持体(32)的材料注射包覆或借助所述线缆保持体(32)的材料浇铸。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保持体(32)具有在500 N/mm2与13500 N/mm2之间、尤其在1300 N/mm2与6000 N/mm2之间的弹性模量。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承载件(20)具有支承区段(57),所述插接器壳体(50)能够转动地和/或能够移位地和/或能够滑动运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区段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0)在所述插接器壳体(50)中容纳在所述支承区段(57)与所述线缆套管(75)之间。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0)相对于所述插接器壳体(50)具有横向于所述插接轴线(S)的径向间距(74)。
28.联接线缆(15),所述联接线缆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中,所述联接线缆(15)有利地具有联接插接器(18)用于联接到电能供给电网(EV)处。
29.系统,包括以吸尘器或可移动的工具机器(200、300)的型式的电的仪器以及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或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联接线缆(15)。
CN201980026430.1A 2018-04-19 2019-04-09 插接连接器 Active CN1122193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9411.6A DE102018109411A1 (de) 2018-04-19 2018-04-19 Steckverbinder
DE102018109411.6 2018-04-19
PCT/EP2019/058950 WO2019201676A1 (de) 2018-04-19 2019-04-09 Steckverbind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9320A true CN112219320A (zh) 2021-01-12
CN112219320B CN112219320B (zh) 2022-09-06

Family

ID=66175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6430.1A Active CN112219320B (zh) 2018-04-19 2019-04-09 插接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4816B2 (zh)
EP (1) EP3766143A1 (zh)
CN (1) CN112219320B (zh)
DE (1) DE102018109411A1 (zh)
WO (1) WO20192016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38839A (zh) * 2023-12-21 2024-01-23 四川宇飞连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型双向双端面抗拉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8436B2 (en) * 2020-07-01 2023-05-2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ower cable connectors and assemblies
AU2021375077A1 (en) * 2020-11-06 2023-06-22 Adam Gould Electrical connect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4811A (en) * 1957-02-06 1961-05-16 Bendix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3986765A (en) * 1975-02-07 1976-10-19 Amp Incorporated Power cord connector
US4929189A (en) * 1988-04-13 1990-05-29 Hosiden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with locking mechanism
CN102820587A (zh) * 2012-07-27 2012-12-1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5164860A (zh) * 2013-04-24 2015-12-16 基斯特勒控股公司 插塞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04075A (en) * 1917-09-29 1919-05-20 Ralco Mfg Compan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447783A (en) * 1944-12-28 1948-08-24 Adolph H Ross Plug locking attachment for ektension cords
US2447789A (en) 1945-03-23 1948-08-24 Polaroid Corp Evaporating crucible for coating apparatus
US2833997A (en) * 1955-04-25 1958-05-06 Vincent C Brown Locking attachment for electric extension cords
DE1747477U (de) * 1956-11-10 1957-06-27 Otto Lynker G M B H Geraetesteckdose.
US3287031A (en) * 1964-09-21 1966-11-22 William H Simmons Indexed keyed connection
JPH0371571A (ja) * 1989-08-09 1991-03-27 Fujitsu Ltd 同軸コネクタ
US7435112B1 (en) * 2008-02-08 2008-10-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mechanical mating cycle limitation
DE202008013795U1 (de) * 2008-11-24 2009-04-02 Intercontec Pfeiffer Steckverbindungen Gmbh Steckverbinder
KR101526003B1 (ko) 2012-07-24 2015-06-04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복합시트, 이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R3048822B1 (fr) * 2016-03-11 2018-04-06 Staubli Faverges Raccord electriqu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4811A (en) * 1957-02-06 1961-05-16 Bendix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3986765A (en) * 1975-02-07 1976-10-19 Amp Incorporated Power cord connector
US4929189A (en) * 1988-04-13 1990-05-29 Hosiden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with locking mechanism
CN102820587A (zh) * 2012-07-27 2012-12-1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5164860A (zh) * 2013-04-24 2015-12-16 基斯特勒控股公司 插塞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38839A (zh) * 2023-12-21 2024-01-23 四川宇飞连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型双向双端面抗拉连接器
CN117438839B (zh) * 2023-12-21 2024-03-15 四川宇飞连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型双向双端面抗拉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67546A1 (en) 2021-06-03
DE102018109411A1 (de) 2019-10-24
WO2019201676A1 (de) 2019-10-24
CN112219320B (zh) 2022-09-06
EP3766143A1 (de) 2021-01-20
US11404816B2 (en)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9320B (zh) 插接连接器
CN110048273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及其制造
US6632128B2 (en) Angle grinder with electric drive
GB2306357A (en) Hand held machine
US8478115B2 (en) Rota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electric tools
GB2356496A (en) Connector with twist and lock securing means
KR20110028275A (ko) 전원 연결 시스템
KR102010288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충전장치
CN107378870B (zh)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附加把手
KR20010070108A (ko) 드릴 가공 또는 스크류 가공 장치
WO2010145743A3 (de) Elektrohandwerkzeuggerät mit schleifbürsten
KR200487482Y1 (ko) 아크용접용 용접봉홀더
WO2020252350A1 (en) Rotary power tool
CN113853278A (zh) 用于手持式电动动力工具的侧手柄
US7047649B2 (en) Power cord for a hand-held electrical device
GB2346265A (en) Integrated choke and connection means for insertion into a machine tool housing
GB2426309A (en) Safety cut-off for an electrical device comprising an electric motor
US20220337122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Comprising a Sensor Circuit Board
EP4041499B1 (en) Insulating tool cover assembly
US20150111397A1 (en) Carbon brush having a centering sleeve
US8678105B2 (en) Plug arrangement in a machine tool, in particular a handheld machine tool
US20090173537A1 (en) Switch with dustproof wire through feed
CN110520251B (zh) 动力工具
US3239704A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brush holder assembly
KR101760054B1 (ko) 전원케이블 꼬임방지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