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8602A - 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 - Google Patents

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8602A
CN112218602A CN201880044235.7A CN201880044235A CN112218602A CN 112218602 A CN112218602 A CN 112218602A CN 201880044235 A CN201880044235 A CN 201880044235A CN 112218602 A CN112218602 A CN 112218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gh
strut
fastening
patient
universal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42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8602B (zh
Inventor
冈本义久
立川岁弘
杉田深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k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k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ken Corp filed Critical Aik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218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8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1),具备:支承台(2);体干把持机构(3),其设置于支承台(2),将患者(A)的体干(A1)固定在支承台(2)上;大腿部把持机构(4),其把持患者(A)的大腿部(A2);支杆(5),其具有支承大腿部把持机构(4)的支点(O);万向接头(6),其设置在支杆(5)与大腿部把持机构(4)之间,将大腿部把持机构(4)相对于支杆(5)连结成能够以支点(O)为中心向全方向倾斜移动;及位置调节机构(7),其安装于支承台(2),将支杆(5)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保持在相对于支承台(2)上的患者(A)的体干(A1)的任意的位置。

Description

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髋关节(hip joint)脱臼用治疗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婴幼儿的髋关节脱臼用的治疗器具,存在通过绑带将婴幼儿的两下肢吊起成弯曲外翻位,缓解髂腰肌、腘绳肌的紧张,实现脱臼的自然复位的带蹬吊带矫形用具(Rimen Bugel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非专利文献1),将婴幼儿的下肢按照水平、垂直、过顶、外翻的顺序牵引的过顶牵引矫形用具(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通过左右一对的把持用具把持婴幼儿的两大腿部,并通过调整机构调整该把持用具的位置和角度的哈瑙塞克(Hanausek)矫形用具(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4913136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神奈川县立儿童医疗中心整形外科,“先天性髋关节脱臼”,[online],[平成30年12月12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kcmc.jp/SeikeiHP/case/05.html)
【非专利文献2】国立久留米病院整形外科,松山直矢,田平史郎,樋口富士男,“基于Hanausek用具的先天股脱的短期治疗成效”,[online],[平成30年12月12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nishiseisai1951/27/4/27_4_538/_pdf)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带蹬吊带矫形用具的矫形用具的拆装及调整比较麻烦。
过顶牵引矫形用具不仅装置整体大型化而需要大的收容空间,而且矫形用具的造价高。而且,牵引力的调整等需要熟习。
哈瑙塞克矫形用具的结构复杂且操作烦杂,运用自如需要熟习。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别是改良以往的哈瑙塞克矫形用具,能够实现治疗器具整体的小型化,并且结构、操作及调整简单,减轻对患者的苦痛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上述课题如下解决。
(1)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具备:支承台;体干把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承台,将患者的体干固定在所述支承台上;大腿部把持机构,其把持所述患者的大腿部;支杆,其具有支承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的支点;万向接头,其设置在所述支杆与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之间,将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相对于所述支杆能够以所述支点为中心而全方向倾斜移动的方式进行连结;以及位置调节机构,其安装于所述支承台,使所述支杆以能够对所述支承台上的患者的体干的任意位置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进行保持。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体干把持机构,将患者的体干固定在支承台上,并通过大腿部把持机构把持患者的大腿部,以支点位于适当的位置的方式调节了位置调节机构之后,通过患者的膝部使大腿部与大腿部把持机构一起以上述支点为中心转动,由此将大腿骨头以杠杆原理嵌合于臼盖内,能够将患者的髋关节脱臼以屈曲外展位(開排位)容易地复位。
在复位后,也能够在大腿部保有所需的运动的自由度并实现复位位置的稳定,因此能够减轻对患者的苦痛。
另外,能够使治疗器具整体小型化,并能够使结构、操作及调整简单。
(2)在上述(1)项中,在所述万向接头设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将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以相对于所述支杆的任意的倾斜角度进行固定。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复位后通过锁定机构将大腿部把持机构相对于支杆进行锁定,由此能够将大腿部进行固定,将复位位置维持所需的期间,实现稳定。
另外,通过将锁定机构解除,能够解除大腿部的限制,使大腿部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能够减轻对患者的苦痛。
(3)在上述(1)或(2)项中,所述万向接头为球体接头,具备:在所述支杆和大腿部把持机构中的任一方设置的球体;以及在所述支杆和大腿部把持机构中的另一方设置,并将两端部彼此相互结合,通过中间部的凹型球面部使所述球体能够以全方向转动的方式进行把持的一对球面轴承。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简化万向接头的结构。
(4)在从属于上述(2)项的(3)项中,所述锁定机构具备:将所述一对球面轴承的一方的端部彼此贯通的紧固轴;通过朝向与所述紧固轴正交的方向的枢轴而枢轴连接于所述紧固轴的一端部,且在基端部具有偏心凸轮部的锁定杆;与在所述紧固轴的另一端部设置的外螺纹部螺合的螺母;以及在所述锁定杆的偏心凸轮部与所述球面轴承之间外嵌于所述紧固轴,与所述锁定杆的偏心凸轮部进行滑动接触的垫圈。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简化万向接头及锁定机构的结构,并能够提高锁定机构的操作性。
即,一旦将螺母向紧固轴的外螺纹部拧入至最佳位置之后,仅通过锁定杆的转动,就能够利用偏心凸轮部将垫圈向球体的紧固方向压紧而将球体接头锁定,或者解除垫圈的按压力而进行解锁。
(5)在上述(1)~(4)项的任一项中,所述支承台具备:水平的支承板;在所述支承板的前部的下面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前腿;在所述支承板的后部的下面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后腿;固着于所述两前腿的下端,且比所述两前腿向前方延伸出的稳定板。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将治疗器具载置于床的垫子或被褥上时的稳定性。
即,如果将支承台设为仅具备4条腿的结构,则在将治疗器具载置于床的垫子或被褥上,并在其上载放患者时,可能由于患者的体重而治疗器具的前部沉入,变得不稳定,或者在拆卸了治疗器具时,在垫子等上残留有腿的痕迹或弄伤垫子等,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前腿的下端设置稳定板,因此稳定板与垫子等以大范围进行面接触,能够将治疗器具稳定良好且安全地载置于垫子等,而且也不会弄伤垫子等。
(6)在上述(1)~(5)项中的任一项中,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具备: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其具有能够进行前后位置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支承台且朝向后方扩开的俯视观察为
Figure BDA0002346834850000041
字状的水平支承杆;左右位置调节机构,其具有在所述水平支承杆的朝向左右方向的中间引导部装配成能够滑动的滑动件、和将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水平支承杆的中间引导部的任意的位置紧固固定的紧固机构;以及上下位置调节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滑动件,具有将所述支点为上方的所述支杆引导成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支杆引导部、和将所述支杆在所述支杆引导部的任意的位置紧固固定的紧固机构。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简化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并能够简单地调节支杆的前后、左右及上下的位置。
(7)上述(1)~(6)项的任一项中,将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支杆及万向接头分别各设置左右一对,通过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能够相互独立地对左右的所述支杆进行位置调节。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患者的左右的腿的任一方或两方发生髋关节脱臼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迅速地应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治疗器具整体小型化,并且结构、操作及调整简单,减轻对患者的苦痛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同样的本发明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的一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3是同样的本发明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是同样的本发明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5是同样的本发明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的一实施方式的右侧视图。
图6是同样的本发明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的一实施方式的左侧视图。
图7是从图1的VII-VII线观察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8是从图1的VIII-VIII线观察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9是从图1的IX-IX线观察的放大横剖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该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以下简称为治疗器具)1具备:支承台2;设置于支承台2,将患者A(参照图10)的体干A1固定于支承台2上的体干把持机构3;对患者A的大腿部A2进行把持的左右一对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具有对各大腿部把持机构4进行支承的支点O的左右一对的支杆5;设置在支杆5与大腿部把持机构4之间,将大腿部把持机构4相对于支杆5连结成以支点O为中心能够向全方向倾斜移动的万向接头6;安装于支承台2,将左右的支杆5以能够相对于固定在支承台2上的患者A的体干A1的任意的位置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保持的位置调节机构7。
该治疗器具1虽然作为婴幼儿的髋关节脱臼的治疗用,但是通过增大该治疗器具1的各部的尺寸而可以作为成人用的治疗器具来使用。
支承台2具备:设为水平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俯视观察长方形(形状也可以设为圆形等形状)的支承板8;在支承板8的前部的下面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前腿9、9;在支承板8的后部的下面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后腿10、10;被固定于两前腿9、9的下端,且比两前腿9、9向前方延伸出的俯视观察长方形的稳定板11。
如图7所示,支承板8构成为:在木制的芯材12的上面铺设由橡胶或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材料13,再从其上方通过由布或乙烯片等构成的表皮材料14覆盖,将表皮材料14的缘部通过敲钉固定(参照图4)等而固定于芯材12的下面的缘部。图4中的符号15是敲钉固定之后的卡钉。
如图7所示,在芯材12的下面两侧部,将多个嵌入螺母16沿前后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设置。
另外,在支承板8的前部上面和前部的下面两侧部固定有面扣件A面17、18、18。
面扣件包括环、钩类型的结构、或使它们混杂于相对的两面的结构等,但是在此,将相互能够粘结、剥离的面扣件的一方的面称为A面,将另一方的面称为B面。
体干把持机构3具备:将下面整体设为面扣件B面19,通过将面扣件B面19固定于支承板8的面扣件A面17、18、18的前后方向的任意的位置而安装于支承板8的朝向左右方向的固定带20;将中间部下面固定于固定带20的中间部上面的由挠性的硬质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主视观察U字状的保持框21;固定于保持框21的内面且尺寸比保持框21大的垫22;将基端部23a固定于保持框21的一方的端部的外表面,在基端部23a的外面固定有面扣件A面24,而且在与基端部23a连续的折回部23b的外表面固定有面扣件B面25的固定带23;在保持框21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外面通过环限动用具26安装的长方形的折回用的环27。
23c是用于将固定带23的基端部23a固定于保持框21的外面的铆钉,26a是用于将环限动用具26固定于保持框21的外表面的铆钉(参照图3、图5及图6)。
固定带20及面扣件B面19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面扣件A面17、18、18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对应于患者A的体型,来变更向面扣件A面17、18、18的固定带20及面扣件B面19的前后方向的位置。
在保持框21有时也设置金属制的加强材料(图示省略)。
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分别设为与体干把持机构3进行了小型化后的结构同样的结构,具备与体干把持机构3中的保持框21、垫22、固定带23、其基端部23a、折回部23b、铆钉23c、面扣件A面24、面扣件B面25、环限动用具26、其铆钉26a、折回用的环27同样的保持框28、垫29、固定带30、其基端部30a、折回部30b、铆钉30c、面扣件A面31、面扣件B面32、环限动用具33、其铆钉33a、折回用的环34。
左右的保持框28、28及垫29、29中的相互相对的内侧的缘对应于患者A的胯股间部的形状而设为在俯视观察下朝向后方扩开的倾斜缘28a、28a、29a、29a(参照图3)。
需要说明的是,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及对其进行支承的支杆5、5、万向接头6、6等都为左右对称结构(也可以设为左右相同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说明它们的左方的部分,关于右方的部分除了必要的情况之外省略说明。
支杆5呈在前后表面设有平削面5a、5b的横截面形状为大致椭圆形的朝向上下方向的金属制的筒状,在下端嵌合有缓冲用的球头状的橡胶制帽35,且在设置于上端部的螺纹孔36螺合有与球体37一体形成的外螺纹38,通过将与该外螺纹38螺合的锁紧螺母39紧固而将球体37固定于上端(参照图8)。
球体37的中心成为对大腿部把持机构4进行支承的支点O。
如图1、图2、图5、图6、图8及图9所示,万向接头6设为球体接头(球接头),具备在支杆5的上端设置的上述球体37和将两端部彼此相互结合并通过中间部的凹型球面部40a、41a将球体37保持为能够向全方向转动的一对球面轴承40、41。
一方的球面轴承40的两端部通过朝向上下方向的固定螺钉42、42(参照图1、图2、图5、图6、图8及图9)而固定于大腿部把持机构4中的保持框28的中间部下面。
如图9所示,在一方的球面轴承40设置的朝向前后方向的螺纹孔43,与可动穿通地(遊通)通过了在另一方的球面轴承41设置的阶梯孔44后的紧固螺钉45螺合并紧固,从而将球面轴承40、41的一端部彼此相互结合。
然而,球面轴承40、41的一端部彼此也可以通过朝向上下方向的轴(图示省略)而相互枢轴连接。
在万向接头6设有将大腿部把持机构4固定成相对于支杆5的任意的倾斜角度的锁定机构46。
该锁定机构46具备:将在球面轴承40、41的另一端部的相对部设置的朝向前后方向的轴孔47、47贯通的紧固轴48;通过朝向与紧固轴48正交的方向的枢轴49而枢轴连接于紧固轴48的一端部,且在基端部具有偏心凸轮部50的锁定杆51;与在紧固轴48的另一端部设置的外螺纹部48a螺合的螺母52;以及在锁定杆51的偏心凸轮部50与球面轴承41之间外嵌于紧固轴48的垫圈53。
轴孔47、47的内径比紧固轴48的外径稍大。
螺母52在此为盖形螺母,但是也可以设为通常的六角螺母或翼形螺母,或者进而在其上外嵌有橡胶帽的结构。
锁定杆51的偏心凸轮部50具有与旋转角度的增大成比例地距枢轴49的距离逐渐增大的涡卷状的凸轮面50a,通过使该凸轮面50a压接于垫圈53而使锁定杆51绕枢轴49转动,能够通过凸轮面50a将垫圈53朝向螺母52压动,在垫圈53与螺母52之间夹压把持球体37而使万向接头6成为锁定状态,或者通过使锁定杆51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能够使凸轮面50a从垫圈53分离,松缓上述的球体37的夹压把持状态,解除万向接头6的锁定状态。
螺母52是以仅通过锁定杆51的转动而使万向接头6成为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的方式用于将枢轴49与螺母52的间隔确定为最佳的间隔的结构,在一旦将螺母52向紧固轴48的外螺纹部48a拧入至最佳位置之后,不需要调节该螺母52。
垫圈53的枢轴49侧的面优选以与偏心凸轮部50的凸轮面50a进行面接触的方式形成为与凸轮面50a呈大致互补形状的曲面状。
位置调节机构7具备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4、左右位置调节机构55、上下位置调节机构56。
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4具有在朝向左右方向的中间引导部57a的两端部朝向后方且朝向连续设有侧框部57b、57b的后方扩开的俯视观察
Figure BDA0002346834850000081
字状的水平支承杆57。该水平支承杆57可以通过将钢管折弯而形成。而且,在左右的侧框部57b、57b的后端分别嵌合有端帽57c。
在该水平支承杆57的各侧框部57b,如图7所示,多个螺钉插通孔58具有与支承台2中的支承板8的下面设置的多个嵌入螺母16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地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
将从下方插通该多个螺钉插通孔58中的任意的1个的带有旋转把手59a的紧固螺钉59螺合于支承板8的下面的多个嵌入螺母16的任意的1个并紧固,由此将水平支承杆57以其中间引导部57a位于比支承板8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能够逐级进行前后位置调节地安装于支承板8的下表面。
左右位置调节机构55具有:在水平支承杆57的中间引导部57a装配成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的左右一对的滑动件60、60;以及将各滑动件60在水平支承杆57的中间引导部57a的任意的位置处紧固固定的紧固机构61(参照图8)。
各滑动件60由前后一对的把持片63、64构成,前后一对的把持片63、64将上端部彼此通过朝向左右方向的轴62(参照图8)相互枢轴连接,通过在中间部的相对面设置的半圆状的凹部63a、64a从前后把持水平支承杆57的中间引导部57a。
紧固机构61成为如下结构:如图8所示,将从后方可动穿通地插入于在后方的把持片64的下端部设置的朝向前后方向的阶梯孔65后的紧固螺钉66螺合于在前方的把持片63的下端部设置的朝向前后方向的螺纹孔67并紧固。紧固螺钉66有时也设有与紧固螺钉59的旋转把手59a同样的旋转把手(图示省略)。
通过将该紧固螺钉66紧固,能够将滑动件60固定在水平支承杆57的中间引导部57a的任意的位置,通过松缓该紧固螺钉66,能够使滑动件60沿水平支承杆57的中间引导部57a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另外,水平支承杆57的中间引导部57a呈圆筒形,因此各滑动件60即便在以中间引导部57a为中心转动了任意的角度的状态下也能够安装于水平支承杆57。
上下位置调节机构56设置在各滑动件60的前方的把持片63的前部,具有将支点O为上方的支杆5引导成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支杆引导部63b和将支杆5在支杆引导部63b的任意的位置处紧固固定的紧固机构68。
在支杆引导部63b设有供支杆5插通的朝向上下方向的引导孔69,在该引导孔69内的前部嵌合加强板70的基片70a。
在加强板70中的比引导孔69向下方突出的基片70a的下端设有向前折弯片70b,向前折弯片70b通过卡合于支杆引导部63b的下端前缘而阻止加强板70从引导孔69向上方的脱出。
在加强板70中的比引导孔69向上方突出的基片70a的上端设有向前折弯片70c,向前折弯片70c通过卡合于支杆引导部63b的上端前缘而阻止加强板70从引导孔69向下方的脱出,在该向前折弯片70c的前端还相连设置有向下片70d。
在向下片70d的下端部和与其前后相对的基片70a的相对部设有相互匹配的螺钉插通孔71、72(参照图8)。
在加强板70中的向下片70d与基片70a之间夹持的支杆引导部63b的前壁部分设有与螺钉插通孔71、72匹配的朝向前后方向的螺纹孔73。
在该螺纹孔73螺合带有旋转把手74a的紧固螺钉74。
在紧固螺钉74的旋转把手74a的后面外嵌有垫圈75,压缩螺旋弹簧76外嵌于紧固螺钉74而压缩设置在该垫圈75与加强板70的向下片70d之间。
因此,通过将紧固螺钉74克服压缩螺旋弹簧76的作用力向螺纹孔73拧入而利用紧固螺钉74的前端将支杆5的前方的平削面5a向后方按压,能够将支杆5固定在所希望的上下位置。
压缩螺旋弹簧76发挥拧入紧固螺钉74时的防松的作用。
另外,通过松缓紧固螺钉74,能够使支杆5自由地上下移动。
通过上述螺纹孔73、加强板70、紧固螺钉74、垫圈75、压缩螺旋弹簧76,形成将支杆5紧固固定在支杆引导部63b的任意的位置的紧固机构68。
接下来,说明使用了该治疗器具1的髋关节脱臼的治疗方法的一实施要领。
将该治疗器具1在地板、床等使用场所以支承板8成为水平的方式稳定地载置之后,对应于患者A的体型,预先调整体干把持机构3及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的位置。
将固定带20的面扣件B面19从支承板8的面扣件A面17、18、18一旦撕下后,以体干把持机构3位于最佳位置的方式将固定带20的面扣件B面19再粘结于支承板8的面扣件A面17、18、18,从而能够简单地调节体干把持机构3的前后位置。
体干把持机构3的左右方向的位置除了特殊的情况之外优选设为支承板8的左右方向的中央。
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的前后位置通过如下方式调整:使治疗器具1上下翻转,如图4及图7所示,使将水平支承杆57的左右的侧框部57b、57b向支承板8固定的左右的紧固螺钉59、59从支承板8的嵌入螺母16及水平支承杆57的螺钉插通孔58完全脱离,然后将水平支承杆57相对于支承板8沿前后方向挪动至最佳位置,在最接近于该最佳位置的位置且水平支承杆57的任一螺钉插通孔58与支承板8的任一嵌入螺母16匹配的位置处保持水平支承杆57,将上述的紧固螺钉59向该匹配的螺钉插通孔58和嵌入螺母16插通及螺合并紧固,从而能够调节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的前后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的前后位置同时进行调节,但也可以单独调节。
如图8所示,松缓在各个滑动件60设置的紧固机构61的紧固螺钉66,使滑动件60沿水平支承杆57的中间引导部57a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至最佳位置,在该最佳位置处将紧固螺钉66紧固,从而能够简单地调节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的左右方向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在将紧固螺钉66紧固之前,以支杆5向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式使滑动件60绕着水平支承杆57的中间引导部57a转动,在该状态下将紧固螺钉66紧固,从而将支杆5保持为前倾或后倾状态。
将紧固螺钉74松缓,将支杆5与大腿部把持机构4一起沿上下方向移动至最佳位置,在该最佳位置处将紧固螺钉74紧固,从而能够相互独立并简单地调节各大腿部把持机构4的上下位置。
接下来,使左右的锁定杆51向解锁方向转动,解除万向接头6的锁定状态,将各大腿部把持机构4保持为容易接纳患者A的大腿部A2的状态,例如朝向外侧方稍微向上倾斜的状态,使锁定杆51向锁定方向转动,使万向接头6成为锁定状态。
在该状态下,将体干把持机构3的固定带23从环27拔出,将保持框21和垫22的两端部向左右打开,从而容易接纳患者A的体干A1。
另外,在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中,也是将固定带30从环34拔出,将保持框28和垫29的两端部向前后打开,从而容易接纳患者A的大腿部A2。
在该状态下,使患者A以其体干A1位于体干把持机构3的垫22内的方式向上地躺在支承板8上,从其两侧将保持框21和垫22的两端部以包住患者A的体干A1的方式向内侧弯曲,将固定带23穿过环27,将其折回部23b以环27为支点折回,将折回部23b的面扣件B面25固定于基端部23a的面扣件A面24,从而将患者A的体干A1固定在支承板8上。
接下来,使患者A的左右的大腿部A2、A2分别位于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中的向上方打开的垫29内,与体干把持机构3的情况同样地,将保持框28和垫29的两端部向内侧弯曲,将固定带30穿过环34而折回,将面扣件B面32固定于面扣件A面31,从而使患者A的各大腿部A2由大腿部把持机构4把持。
该状态如图10所示。
在该状态下,根据需要而通过上下位置调节机构56调节了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的高度之后,使把持脱臼一方(例如左方)的大腿部A2的锁定杆51向解锁方向转动,解除万向接头6的锁定状态,通过患者的膝部A3使大腿部A2与大腿部把持机构4一起以上述支点O为中心如图10的箭头那样转动,由此将大腿骨头(图示省略)以杠杆原理嵌合于臼盖(图示省略)内,能够将患者A的髋关节脱臼以屈曲外展位容易地复位。
在复位后,存在:将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的万向接头6锁定,通过大腿部把持机构4将患者A的大腿部A2限制于特定的位置,实现复位位置的稳定的情况;将左右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的万向接头6解锁,使患者A的大腿部A2能够与大腿部把持机构4一起以支点O为中心向全方向转动,在大腿部A2保有所需的运动的自由度并实现复位位置的稳定的情况。
另外,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有在大腿部把持机构4的垫29的内面与大腿部A2之间具有所需的游动而进一步扩大大腿部A2的运动的自由度的情况。
根据以上可知,治疗器具1将大腿部把持机构4通过万向接头6以支点O为中心能够向全方向转动地连结于支杆5,因此大腿骨头以杠杆原理嵌合于臼盖内,能够将患者的髋关节脱臼以屈曲外展位容易地复位,而且在复位后,也能够在大腿部A2保有所需的运动的自由度并实现复位位置的稳定,因此能够减轻对患者A的苦痛。
另外,能够实现治疗器具1整体的小型化,并能够使结构、操作及调整简单。
由于在万向接头6设置锁定机构46,因此在复位后通过锁定机构46将大腿部把持机构4相对于支杆5锁定,由此能够将大腿部A2固定,将复位位置维持所需的期间,实现稳定。
另外,通过将锁定机构46解除,能够解除大腿部A2的限制,使大腿部A2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能够减轻对患者A的苦痛。
由于将万向接头6设为球体接头,因此能够简化万向接头6的结构。
锁定机构46具备将一对球面轴承40、41的一方端部彼此贯通的紧固轴48、通过朝向与紧固轴48正交的方向的枢轴49而枢轴连接于紧固轴48的一端部且在基端部具有偏心凸轮部50的锁定杆51、与在紧固轴48的另一端部设置的外螺纹部48a螺合的螺母52、以及在锁定杆51的偏心凸轮部50与球面轴承41之间外嵌于紧固轴48的垫圈53,因此,能够简化万向接头6及锁定机构46的结构,并能够提高锁定机构46的操作性。
即,一旦将螺母52向紧固轴48的外螺纹部48a拧入至最佳位置之后,仅通过锁定杆51的转动,就能够利用偏心凸轮部50将垫圈53向球体37的紧固方向压紧而将万向接头6锁定,或者解除垫圈53的按压力而进行解锁。
支承台2具备水平的支承板8、在支承板8的前部的下面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前腿9、9、在支承板8的后部的下面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后腿10、10、固着于两前腿9、9的下端且比两前腿9、9向前方延伸出的稳定板11,因此能够确保将治疗器具1载置于床的垫子或被褥上时的稳定性。
位置调节机构7具备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4、左右位置调节机构55、上下位置调节机构56,因此能够简化位置调节机构7的结构,并能够简单地调节支杆5的前后、左右及上下的位置。
将大腿部把持机构4、4、支杆5、5及万向接头6、6分别各设置左右一对,通过位置调节机构7能够相互独立地对左右的支杆5、5进行位置调节,因此无论在患者A的左右的腿的任一方或两方发生髋关节脱臼的情况下都能够迅速地应对。
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能够进行例如如下那样的许多的变形的形态下的实施。
(1)将万向接头6中的球体37设置在大腿部把持机构4侧,并将一对球面轴承40、41设置在支杆5侧。
(2)支承台2仅由支承板8构成。
(3)省略左右一对的大腿部把持机构4、4和与之关联的支杆5、5、万向接头6、6等中的任一方。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1个大腿部把持机构4沿左右方向移动,也能够使用于患者A的左右任一腿的髋关节脱臼的治疗。
【符号说明】
A 患者
A1 体干
A2 大腿部
A3 膝部
O 支点
1 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
2 支承台
3 体干把持机构
4 大腿部把持机构
5 支杆
5a、5b 平削面
6 万向接头(球体接头)
7 位置调节机构
8 支承板
9 前腿
10 后腿
11 稳定板
12 芯材
13 缓冲材料
14 表皮材料
15 卡钉
16 嵌入螺母
17、18 面扣件A面
19 面扣件B面
20 固定带
21 保持框
22 垫
23 固定带
23a 基端部
23b 折回部
23c 铆钉
24 面扣件A面
25 面扣件B面
26 环限动用具
26a 铆钉
27 环
28 保持框
28a 倾斜缘
29 垫
29a 倾斜缘
30 固定带
30a 基端部
30b 折回部
30c 铆钉
31 面扣件A面
32 面扣件B面
33 环限动用具
33a 铆钉
34 环
35 橡胶制帽
36 螺纹孔
37 球体
38 外螺纹
39 锁紧螺母
40、41 球面轴承
40a、41a 凹型球面部
42 固定螺钉
43 螺纹孔
44 阶梯孔
45 紧固螺钉
46 锁定机构
47 轴孔
48 紧固轴
48a 外螺纹部
49 枢轴
50 偏心凸轮部
50a 凸轮面
51 锁定杆
52 螺母
53 垫圈
54 前后位置调节机构
55 左右位置调节机构
56 上下位置调节机构
57 水平支承杆
57a 中间引导部
57b 侧框部
57c 端帽
58 螺钉插通孔
59 紧固螺钉
59a 旋转把手
60 滑动件
61 紧固机构
62 轴
63、64 把持片
63a、64a 凹部
63b 支杆引导部
65 阶梯孔
66 紧固螺钉
67 螺纹孔
68 紧固机构
69 引导孔
70 加强板
70a 基片
70b、70c 向前折弯片
70d 向下片
71、72螺钉插通孔
73 螺纹孔
74 紧固螺钉
74a 旋转把手
75 垫圈
76 压缩螺旋弹簧

Claims (7)

1.一种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台;
体干把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承台,将患者的体干固定在所述支承台上;
大腿部把持机构,其把持所述患者的大腿部;
支杆,其具有支承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的支点;
万向接头,其设置在所述支杆与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之间,将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相对于所述支杆能够以所述支点为中心而全方向倾斜移动的方式进行连结;以及
位置调节机构,其安装于所述支承台,使所述支杆以能够对所述支承台上的患者的体干的任意位置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进行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万向接头设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将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以相对于所述支杆的任意的倾斜角度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接头为球体接头,并具备:
在所述支杆和大腿部把持机构中的任一方设置的球体;以及
在所述支杆和大腿部把持机构中的另一方设置,并将两端部彼此相互结合,通过中间部的凹型球面部使所述球体能够以全方向转动的方式进行把持的一对球面轴承。
4.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具备:
将所述一对球面轴承的一方的端部彼此贯通的紧固轴;
通过朝向与所述紧固轴正交的方向的枢轴而枢轴连接于所述紧固轴的一端部,且在基端部具有偏心凸轮部的锁定杆;
与在所述紧固轴的另一端部设置的外螺纹部螺合的螺母;以及
在所述锁定杆的偏心凸轮部与所述球面轴承之间外嵌于所述紧固轴,与所述锁定杆的偏心凸轮部进行滑动接触的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台具备:
水平的支承板;
在所述支承板的前部的下面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前腿;
在所述支承板的后部的下面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后腿;以及
固着于所述两前腿的下端,且比所述两前腿向前方延伸出的稳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具备:
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其具有能够进行前后位置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支承台且朝向后方扩开的俯视观察为
Figure FDA0002346834840000021
字状的水平支承杆;
左右位置调节机构,其具有在所述水平支承杆的朝向左右方向的中间引导部装配成能够滑动的滑动件、和将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水平支承杆的中间引导部的任意的位置紧固固定的紧固机构;以及
上下位置调节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滑动件,具有将所述支点为上方的所述支杆引导成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支杆引导部、和将所述支杆在所述支杆引导部的任意的位置紧固固定的紧固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大腿部把持机构、支杆和万向接头分别各设置左右一对,从而通过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能够相互独立地对左右的所述支杆进行位置调节。
CN201880044235.7A 2018-12-27 2018-12-27 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 Active CN112218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8111 WO2020136796A1 (ja) 2018-12-27 2018-12-27 股関節脱臼用治療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8602A true CN112218602A (zh) 2021-01-12
CN112218602B CN112218602B (zh) 2023-05-02

Family

ID=6853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4235.7A Active CN112218602B (zh) 2018-12-27 2018-12-27 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06314B1 (zh)
CN (1) CN112218602B (zh)
WO (1) WO2020136796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8510A (en) * 1986-04-17 1987-11-24 Mcconnell Bernard E Ball joint coupling
US4913136A (en) * 1988-08-02 1990-04-03 Chong Andrew K Harn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 in infants
US20040003468A1 (en) * 2002-05-08 2004-01-08 Mamoru Mitsuishi Repositioning apparatus
CN2684791Y (zh) * 2004-03-15 2005-03-16 黄恩申 三轴多向调节式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支具
JP2012192017A (ja) * 2011-03-16 2012-10-11 Atom Medical Corp 医療台
CN103637895A (zh) * 2005-08-10 2014-03-19 瑞穗整形外科系统公司 具有受控移动的医疗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35975A (zh) * 2012-01-26 2014-11-05 美国消毒公司 具有腿部固定器的手术台
US20160346147A1 (en) * 2015-05-31 2016-12-01 Christopher James Brown Surgical limb positioning and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CN106821574A (zh) * 2017-02-17 2017-06-13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可调角度的髋蛙式石膏矫形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7006B2 (en) * 2005-11-30 2011-05-24 Smith & Nephew, Inc. Hip distraction
US7947862B2 (en) * 2006-10-31 2011-05-24 Depuy Products, Inc. Limb stabilizing system for arthroplast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8510A (en) * 1986-04-17 1987-11-24 Mcconnell Bernard E Ball joint coupling
US4913136A (en) * 1988-08-02 1990-04-03 Chong Andrew K Harn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 in infants
US20040003468A1 (en) * 2002-05-08 2004-01-08 Mamoru Mitsuishi Repositioning apparatus
CN2684791Y (zh) * 2004-03-15 2005-03-16 黄恩申 三轴多向调节式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治疗支具
CN103637895A (zh) * 2005-08-10 2014-03-19 瑞穗整形外科系统公司 具有受控移动的医疗台及其使用方法
JP2012192017A (ja) * 2011-03-16 2012-10-11 Atom Medical Corp 医療台
CN104135975A (zh) * 2012-01-26 2014-11-05 美国消毒公司 具有腿部固定器的手术台
US20160346147A1 (en) * 2015-05-31 2016-12-01 Christopher James Brown Surgical limb positioning and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CN106821574A (zh) * 2017-02-17 2017-06-13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可调角度的髋蛙式石膏矫形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36796A1 (ja) 2020-07-02
JPWO2020136796A1 (ja) 2021-02-15
CN112218602B (zh) 2023-05-02
JP6606314B1 (ja) 2019-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06088B1 (ko) 사용자의 적어도 한 팔을 지지하기 위한 장치
JP5139124B2 (ja) 拘束・再配置・けん引・運動装置
US5300016A (en) Lower leg shelf with foldable weight-bearing strut and stabilizer frame
US8418706B2 (en) Ergonomic crutch
US20150342813A1 (en) Carriage for a surgical boot of a hip distractor
US4534555A (en) Therapeutic device for a human body
US4669450A (en) Heel cord stretch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US4354485A (en) Therapeutic apparatus for use in treatment of muscular and skeletal disorders
JPS6260105B2 (zh)
US7104271B2 (en) Ergonomic collapsible crutch
JPS62253053A (ja) 整形装置
US20070012345A1 (en) Lower limb-support ambulatory device
JP2018519112A (ja) 外部骨格取り付け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7549968B2 (en) Dynamic, adjustable orthopedic device
US5038761A (en) Therapeutic apparatus for physically impaired children
KR20200084522A (ko) 안전성을 향상시키는 물구나무서기 장치
US4438761A (en) Therapeutic device for a human body
US9480341B2 (en) Physical support device
CN112218602A (zh) 髋关节脱臼用治疗器具
US11547592B1 (en) Arm support apparatus
US4732145A (en) Restraining device for spinal taps
JP4139769B2 (ja) 拘束及び運動装置
JP2005261821A (ja) 頸椎屈曲位牽引枕
US20180125739A1 (en) Orthotic device
US3984093A (en) Anatomical lumbar positioner for vertebrate be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