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6958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6958A
CN112216958A CN202011057055.8A CN202011057055A CN112216958A CN 112216958 A CN112216958 A CN 112216958A CN 202011057055 A CN202011057055 A CN 202011057055A CN 112216958 A CN112216958 A CN 112216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meter wave
integrated circuit
circuit carrier
feed pin
carri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70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6958B (zh
Inventor
王义金
简宪静
韩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70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6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6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695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1835 priority patent/WO202206890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6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6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金属壳体、毫米波天线模块和集成电路载板,金属壳体设有N个凹槽,其槽底开设有通孔;毫米波天线模块包括:毫米波射频模组和N个毫米波天线单元,每一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馈电针和与馈电针的第一端连接的辐射体,辐射体设置于凹槽内且与金属壳体绝缘设置,馈电针贯穿凹槽的通孔设置;集成电路载板与毫米波天线单元分别位于金属壳体的相背两侧,毫米波射频模组设置于集成电路载板上,且集成电路载板设置有外露的通信走线,馈电针的第二端沿集成电路载板的表面延伸,并抵靠于集成电路载板上,以与通信走线的第二端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发展,毫米波天线逐渐应用于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中,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目前,毫米波天线通常以一个独立模块的形态布置到电子设备中。换言之,毫米波天线和非毫米波天线(例如:蜂窝天线、非蜂窝天线等)分立布置在电子设备的壳体内,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体积增大。另外,电子设备往往设置有金属外壳,从而进一步限定了电子设备内有效的辐射空间。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减少天线在电子设备内的占用空间,在金属壳的外侧开设凹槽,并将毫米波天线的辐射片设置于该凹槽内,将承载射频模块的载板贴设于金属壳的内侧,以使穿过金属壳的辐射针连通辐射片和射频模块,其中,承载射频模块的载板沿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延伸。
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轻薄的发展趋势,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的安装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相关技术中沿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延伸的载板将占用显示屏、听筒以及摄像头等装置的安装空间,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天线结构存在的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N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孔,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毫米波天线模块,包括:毫米波射频模组和与所述N个凹槽对应设置的N个毫米波天线单元,每一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馈电针和与所述馈电针的第一端连接的辐射体,所述辐射体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金属壳体绝缘设置,所述馈电针贯穿所述凹槽的通孔设置;
集成电路载板,所述集成电路载板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分别位于所述金属壳体的相背两侧,所述毫米波射频模组设置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上,且所述集成电路载板内设置有与N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馈电针分别连接的N条通信走线,N条所述通信走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毫米波射频模组连接,所述通信走线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所述馈电针的第二端沿所述集成电路载板的表面延伸,并抵靠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上,以分别与所述通信走线的第二端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毫米波天线单元和集成电路载板分别设置与金属壳体的相背两侧,以使毫米波天线单元位于金属壳体外而不受金属壳体的信号屏蔽,另外,将毫米波射频模组设置于集成电路载板上,并使集成电路载板内的通信走线的第二端外露,能够使穿透金属壳体的馈电针沿集成电路载板的表面延伸,并与外露的通信走线接触时连通辐射体和毫米波射频模组,这样,可以使集成电路载板沿垂直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延伸,从而能减少毫米波天线单元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便于设置显示屏,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辐射体和凹槽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馈电针和凹槽的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中馈电针和凹槽的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毫米波天线模块和集成电路载板的结构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毫米波天线模块和集成电路载板的结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俯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辐射体和凹槽的结构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金属壳体1、毫米波天线模块2和集成电路载板3。
其中,金属壳体1设有N个间隔设置的凹槽11,在具体实施中,凹槽11可以由金属壳体1的外表面侧向内表面侧的方向凹陷形成,且所述凹槽11的槽底开设有通孔111,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毫米波天线模块2,包括:毫米波射频模组21和与N个凹槽11对应设置的N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每一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包括馈电针221和与馈电针221的第一端连接的辐射体222,辐射体222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凹槽11内且与金属壳体1绝缘设置,馈电针221贯穿凹槽11的通孔111设置;集成电路载板3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22分别位于所述金属壳体1的相背两侧,毫米波射频模组21设置于集成电路载板3上,且集成电路载板3内设置有与N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馈电针221对应连接的N条通信走线31,N条通信走线31的第一端分别与毫米波射频模组21连接,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外露于集成电路载板3,馈电针221的第二端沿集成电路载板3的表面延伸,并抵靠于集成电路载板3上,以分别与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电连接。
其中,上述金属壳体1可以是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或者金属背盖,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中仅以上述金属壳体1为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此并不具体限定金属壳体1为金属边框。
其中,在金属壳体1是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的情况下,集成电路载板3所在的平面可以垂直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从而有利于在较薄的电子设备上设置全面屏等,以增加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
集成电路载板3与所述第一侧面的距离大于集成电路载板3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集成电路载板3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电子设备厚度的方向,且远离电子设备设置有显示屏的一侧设置,从而便于让出显示屏的安装空间,避免需要在显示屏上挖孔或者设置非显示区以用于装配集成电路载板3。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双面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则此时,集成电路载板3可以设置于两个显示屏之间的中间位置,以便于在集成电路载板3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显示屏。
另外,在金属壳体1是电子设备的金属背盖的情况下,可以将集成电路载板3夹设于摄像头模组与显示屏之间,以便于在较薄的电子设备上设置摄像头模组,且夹设于摄像头模组与显示屏之间的集成电路载板3较薄,并不会过多的占用显示屏的区域,从而同样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另外,上述与所述N个凹槽11对应设置的N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可以理解为,凹槽11与毫米波天线单元22一一对应,且毫米波天线单元22设置于对应的凹槽11内,如图4所示,每一个凹槽1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且该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馈电针221穿透该凹槽11内的通孔111设置。
另外,如图1所示,上述集成电路载板3还与电子设备中的主板4连接,以与主板4上的处理器等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具体的,集成电路载板3可以还包括与所述毫米波射频模组21连接的第一接口(未图示),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口匹配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匹配连接。
这样,能够实现集成电路载板3与主板4之间的数据交互,以将集成电路载板3连接至主板4中中频信号的连接座。
在具体实施中电子设备中的主板4作为天线的参考地,金属壳体1可以与主板4至少部分连接,具体的,若金属壳体1为电子设备的金属壳体1,可以使主板4的与集成电路载板3连接的一侧边与金属壳体1之间具有间隙,且使主板4的其他侧边与金属壳体1连接。
这样,能够在馈电针221设置于集成电路载板3与主板4之间的情况下,避免馈电针221与主板4导通,从而提升馈电针221传输馈电信号的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中,集成电路载板3可以与电子设备的显示面平行设置,则馈电针221穿过金属壳体1后,其贴合集成电路载板3的表面延伸,从而与集成电路载板3上外露的通信走线31第二端接触导通。
另外,集成电路载板3的第一侧边朝向金属壳体1,且可以与金属壳体1绝缘设置,且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可以延伸至集成电路载板3第一侧边,从而在确保馈电针221与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连接的同时,能够缩短馈电针221的长度,从而减小射频路径的长度,达到减小射频路径中的射频损耗的作用。
另外,如图2所示,在应用中,可以在凹槽11与毫米波天线单元22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绝缘材料层12,以将毫米波天线单元22固定于金属壳体1上,并确保两者之间的绝缘性能。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背向金属壳体1的表面涂覆绝缘材料层,以避免毫米波天线单元22外露而影响电子设备的美观。进一步的,还可以使毫米波天线单元22处的外表面与金属壳体1的外表面齐平,例如:非导电材料以及辐射体222的朝向凹槽11开口侧的一面与金属壳体1的外表面齐平。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所述N等于4,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该毫米波天线单元、凹槽等的数量还可以是小于4或者大于的任意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且该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包括发射天线单元和接收天线单元,其该天线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中毫米波天线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的辐射体222为矩形片状结构,在具体实施中,其还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等任意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中,电子设备除了上述毫米波天线模块2外,还可以设置其他天线模块,例如:蜂窝(cellular)天线等,该其他天线能够利用金属壳体1作为天线辐射体,在金属壳体1上设置凹槽11结构,且该凹槽11的槽底仍然为金属结构,从而未破坏金属壳体1的整体结构,此时将毫米波天线模块2的天线单元设置于凹槽11内时,凹槽11的槽底能够作为毫米波天线模块2的反射器,该反射器能够屏蔽电子设备内部环境对毫米波天线模块2的信号干扰,同时,该槽底还构成其他天线的辐射体,避免对其他天线的辐射体的性能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使得电子设备上的毫米波天线模块2与其他天线模块更加兼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毫米波天线单元和集成电路载板分别设置与金属壳体的相背两侧,以使毫米波天线单元位于金属壳体外而不受金属壳体的信号屏蔽,另外,将毫米波射频模组设置于集成电路载板上,并使集成电路载板内的通信走线的第二端外露,能够使穿透金属壳体的馈电针在与外露的通信走线接触时连通辐射体和毫米波射频模组,这样,使得天线的馈线缩短,能够减少馈线的通路损耗,从而提升毫米波天线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馈电针221的第二端与其对应连接的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焊接。
本实施方式能够增强馈电针221与通信走线3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设置有金属连接夹,所述金属连接夹与馈电针22的第二端夹持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增强馈电针221与通信走线3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的同时,实现通信走线31与馈电针2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简化了毫米波射频模块2的装配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每一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馈电针包括第一馈电针30和第二馈电针40,第一馈电针30的第一端和第二馈电针40的第一端分别与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辐射体222连接。
其中,如图7和图8所示,集成电路载板3包括相背的第一侧32和第二侧33,通信走线包括第一通信走线50和第二通信走线60,第一通信走线50的第二端外露于集成电路载板3的第一侧32,第二通信走线60的第二端外露于集成电路载板3的第二侧33,第一馈电针30的第二端延伸至集成电路载板3的第一侧32并与第一通信走线5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馈电针40的第二端延伸至集成电路载板3的第二侧33并与第二通信走线60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凹槽11的槽底开设有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通孔111,以使第一馈电针30和第二馈电针40分别贯穿对应的通孔111。
进一步的,上述毫米波天线单元22可以为双极化的偶极子天线,该天线仅需通过两个馈电针221与毫米波射频模组21导通。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上述毫米波天线单元22还可以是多极化天线,此时,每一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可以设置大于2个馈电针,例如:在毫米波天线单元22设置有4个馈电针(馈电针A、馈电针B、馈电针C和馈电针D)的情况下,若辐射体呈矩形,可以将4个馈电针分布于矩形辐射体的两条对角线上,即馈电针A和馈电针B位于矩形辐射体的对角线X上,馈电针C和馈电针D位于矩形辐射体的对角线Y上,且馈电针A和馈电针C分别与矩形辐射体的第一侧边的距离相同,馈电针B和馈电针D分别与矩形辐射体的第二侧边的距离相同,且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为矩形辐射体的相对两侧边,则可以使集成电路载板3位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且集成电路载板3的相背两侧分别外露有通信走线31,从而将馈电针A和馈电针C与外露于集成电路载板3一侧的通信走线31第二端连接,并将馈电针B和馈电针D与外露于集成电路载板3另一侧的通信走线31第二端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集成电路载板3位于第一馈电针30好第二馈电针40之间,且通信走线31第二端外露于集成电路载板3的相背两侧,从而能够在毫米波天线单元22包括至少两个馈电针221的情况下,缩短集成电路载板3沿N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排列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的,辐射体222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对称线和第二对称线,第一馈电针30的第一端连接于辐射体222的第一对称线上,第二馈电针40的第一端连接于辐射体222的第二对称线上。
其中,上述第一馈电针30和第二馈电针40位于第一对称线和第二对称线上的除了辐射体222的中心点意外的其他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毫米波天线单元22可以为贴片(Patch)天线。且上述第一对称线可以是辐射体222的水平对称线,上述第二对称线可以是辐射体222的垂直对称线。此时,第一馈电针30为水平极化馈电针,第二馈电针40为垂直极化馈电针。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根据辐射体222的具体结构将第一馈电针30和第二馈电针40设置于该辐射体222的不同位置,在此并不具体限定。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每一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馈电针包括第三馈电针10和第四馈电针20,第三馈电针10的第一端和第四馈电针20的第一端分别与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辐射体222连接,第三馈电针10的第二端贯穿凹槽11的通孔111后与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连接,第四馈电针20的第二端与金属壳体1连接;
N条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外露于集成电路载板3的第一侧,N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第三馈电针10分布于同一条直线上。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毫米波天线单元22为单极化的偶极子(dipole)天线,该天线仅需通过一个馈电针221与毫米波射频模组21导通即可。
另外,上述第四馈电针20的第二端与金属壳体1连接,可以是,第四馈电针20与凹槽11的槽底部的金属部分连接。且上述N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第三馈电针10分布于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理解为:N个第三馈电针10的第二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施方式中,使N条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外露于集成电路载板3的第一侧,这样,可以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N个第三馈电针10与集成电路载板3的第一侧贴合,从而实现将N个第三馈电针10的第二端连接至N条通信走线31的第二端,能够简化第三馈电针10和N条通信走线31之间的连接结构,且减小第三馈电针10和集成电路载板3的占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可选的,如图3所示,集成电路载板3上还设置有集成电源管理模块5,集成电源管理模块5与毫米波射频模组21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能够通过集成电源管理模块5为毫米波射频模组21提供电源,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通过集成电路载板3与主板4之间的连接线或者连接接口等为毫米波射频模组21提供电源。
可选的,毫米波射频模组21和集成电源管理模块5中至少一个的表面分别覆盖有屏蔽罩。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屏蔽罩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罩子,也可以是银浆覆盖层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这样,能够将毫米波射频模组21和集成电源管理模块5中至少一个设置于屏蔽罩内,避免电子设备内的环境对其产生干扰,或者与其形成耦合结构等,能够提升毫米波射频模组2的通信质量。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毫米波天线单元22还包括第一辐射臂223和第二辐射臂224,第一辐射臂223连接于第三馈电针10的第一端,第二辐射臂224连接于第二馈电针20的第一端,辐射体222连接于第一辐射臂223和第二辐射臂224上。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第一辐射臂223与第三馈电针10垂直,且第三馈电针10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辐射臂223的端部;第二辐射臂224与第四馈电针20垂直,且第四馈电针20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辐射臂224的端部。
另外,上述辐射体222连接于第一辐射臂223和第二辐射臂224上,可以是,辐射体222焊接于第一辐射臂223和第二辐射臂224。
另外,第三馈电针10和第一辐射臂223可以是金属一体结构,上述第四馈电针20和第二辐射臂224可以是金属一体结构。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三馈电针10贯穿凹槽11的通孔111设置,且将第四馈电针20的第二端固定于凹槽11的槽底部,再将辐射体222焊接于第一辐射臂223和第二辐射臂224。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辐射体222通过辐射臂与馈电针连接的方式,能够增加辐射体222与馈电针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毫米波天线单元22的牢固性和通信质量更加可靠。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上述同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2中的馈电针221和辐射体22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在此并不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N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孔,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毫米波天线模块,包括:毫米波射频模组和与所述N个凹槽对应设置的N个毫米波天线单元,每一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馈电针和与所述馈电针的第一端连接的辐射体,所述辐射体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金属壳体绝缘设置,所述馈电针贯穿所述凹槽的通孔设置;
集成电路载板,所述集成电路载板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分别位于所述金属壳体的相背两侧,所述毫米波射频模组设置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上,且所述集成电路载板内设置有与N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馈电针分别连接的N条通信走线,N条所述通信走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毫米波射频模组连接,所述通信走线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所述馈电针的第二端沿所述集成电路载板的表面延伸,并抵靠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上,以分别与所述通信走线的第二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
所述集成电路载板与所述第一侧面的距离大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馈电针包括第一馈电针和第二馈电针,所述第一馈电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馈电针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辐射体连接;
所述集成电路载板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通信走线包括第一通信走线和第二通信走线,所述第一通信走线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通信走线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一馈电针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集成电路载板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通信走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针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集成电路载板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二通信走线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对称线和第二对称线,所述第一馈电针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辐射体的第一对称线上,所述第二馈电针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辐射体的第二对称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馈电针包括第三馈电针和第四馈电针,所述第三馈电针和所述第四馈电针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辐射体连接,所述第三馈电针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凹槽的通孔后与所述通信走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馈电针的第二端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
N条所述通信走线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的第一侧,N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第三馈电针的第二端分别抵靠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的第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上还设置有集成电源管理模块,所述集成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毫米波射频模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射频模组和所述集成电源管理模块中至少一个的表面覆盖设置有屏蔽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三馈电针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辐射臂与所述辐射体连接,所述第四馈电针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二辐射臂与所述辐射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载板还包括与所述毫米波射频模组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口匹配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匹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非毫米波天线,所述金属壳体为金属边框,且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包括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所在的金属边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与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非导电材料,且所述非导电材料以及所述辐射体的朝向所述凹槽开口侧的一面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外表面齐平。
CN202011057055.8A 2020-09-30 2020-09-30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216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7055.8A CN112216958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子设备
PCT/CN2021/121835 WO2022068905A1 (zh) 2020-09-30 2021-09-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7055.8A CN112216958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6958A true CN112216958A (zh) 2021-01-12
CN112216958B CN112216958B (zh) 2022-11-18

Family

ID=74051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7055.8A Active CN112216958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6958B (zh)
WO (1) WO202206890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7146A (zh) * 2021-03-31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2068905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336012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824795A (zh) * 2022-07-01 2022-07-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7410674A (zh) * 2023-11-17 2024-01-1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移动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822963D0 (en) * 2008-12-17 2009-01-21 Antenova Ltd Antennas conductive to semiconductor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a process for ther manufacture
CN104756206A (zh) * 2012-09-01 2015-07-0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旋转电磁场的线圈组件和用于确定识别传感器的位置的定位系统
CN206789704U (zh) * 2017-04-28 2017-12-22 广州司南天线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空间立体移相器及移相器组件
WO2018021669A1 (ko) * 2016-07-29 2018-02-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324453A (zh) * 2018-03-31 2019-10-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9208198A (ja) * 2018-05-28 2019-12-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0635243A (zh) * 2019-09-06 2019-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19952B1 (ko) * 2017-07-18 2019-09-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 및 안테나 모듈 제조 방법
CN109346829B (zh) * 2018-09-28 2020-10-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209496992U (zh) * 2018-12-27 2019-10-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10828985A (zh) * 2019-10-31 2020-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单元及电子设备
CN110931944A (zh) * 2019-12-24 2020-03-27 天通凯美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毫米波阵列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12216958B (zh) * 2020-09-30 2022-1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822963D0 (en) * 2008-12-17 2009-01-21 Antenova Ltd Antennas conductive to semiconductor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a process for ther manufacture
CN104756206A (zh) * 2012-09-01 2015-07-0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旋转电磁场的线圈组件和用于确定识别传感器的位置的定位系统
WO2018021669A1 (ko) * 2016-07-29 2018-02-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06789704U (zh) * 2017-04-28 2017-12-22 广州司南天线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空间立体移相器及移相器组件
CN110324453A (zh) * 2018-03-31 2019-10-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9208198A (ja) * 2018-05-28 2019-12-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0635243A (zh) * 2019-09-06 2019-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HAMMAD MAHDI HONARI: "A Dual-Band Low-Profile Aperture Antenna With Substrate-Integrated Waveguide Grooves",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
冯伟: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布局布线原则", 《科技广场》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8905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67146A (zh) * 2021-03-31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67146B (zh) * 2021-03-31 2023-03-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336012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824795A (zh) * 2022-07-01 2022-07-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7410674A (zh) * 2023-11-17 2024-01-1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6958B (zh) 2022-11-18
WO2022068905A1 (zh)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6958B (zh) 电子设备
CN111193110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1743382U (zh) 电子设备
CN110676557B (zh) 电子设备
CN110324055B (zh) 一种终端设备
WO2021088712A1 (zh) 天线辐射体、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2082935A1 (zh) 移动终端
WO2018211791A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12306299A (zh) 集成天线的触控面板和电子设备
KR102583816B1 (ko) 안테나 설비 및 전자 장치
CN114583446A (zh) 超带宽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CN112103624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80001839A1 (en) Multi-frequency antenna and related mobile device
CN215815664U (zh) 键盘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018505B (zh) 天线弹片、天线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3782965A (zh) 屏幕组件和电子设备
US8902110B2 (en) All-metal casing structure and antenna structure
JP2004320075A (ja) チップアンテナ、アンテナ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カード
CN106878502B (zh) 电路板结构、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029747A (zh) 电子设备
CN216491497U (zh) 电子设备
CN219801246U (zh) 电子设备
US11158932B2 (en) Full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thereof
CN214227137U (zh) 用于终端设备的5g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20774748U (zh) 平板缝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