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4895B - 基站 - Google Patents

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4895B
CN112204895B CN201980034726.8A CN201980034726A CN112204895B CN 112204895 B CN112204895 B CN 112204895B CN 201980034726 A CN201980034726 A CN 201980034726A CN 112204895 B CN112204895 B CN 112204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
information
precoding
unit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47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4895A (zh
Inventor
奥山卓
A.乌梅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204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4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4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4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站具备:第一单元,向终端无线发送信号;第二单元;以及接口,连接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为了决定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中的进行预编码的单元,而在接口传输表示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至少一个单元中有无预编码的功能的信息。

Description

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正研究包括以下单元的基站(还被称为eNB或gNB)(例如,参考非专利文献1):对终端(例如还被称为用户终端、无线终端或UE(User Equipment,用户装置))无线发送信号的单元(例如被称为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式单元))、以及连接于DU的单元(例如被称为CU(Central Unit,中央单元))。例如,基站的功能在CU和DU之间被分离(functional split)。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R 38.816V15.0.0“Study on CU-DU lower layer splitfor NR;(Release 15)”,2017年12月
非专利文献2:3GPP TR 38.801V14.0.0“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technology:Radio access architecture and interfaces(Release 14)”,2017年3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对连接基站内的不同单元的接口的讨论并不充分。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之一在于,在连接基站内的不同单元的接口中高效率地传输信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基站具备:第一单元,向终端无线发送信号;第二单元;以及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接口,传输用于决定在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中的进行预编码的单元的信息,其中,所述信息表示在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的至少一个单元中有无所述预编码的功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连接基站内的不同的单元的接口高效率地传输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CU和DU之间的分离点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物理层中的CU和DU之间的分离点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基站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基站的操作例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DU功能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CU功能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决定实施方式1涉及的CU和DU之间的功能分离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基站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从CU向DU通知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基站的操作例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基站及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例如,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的一例(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在将基站的功能分离为CU和DU的边界(以下,称为“分离点”),例如定义有如图1所示的选项(Option)1至选项8。例如,在被称为“低层分离(Lower layer split(LLS))”的功能分离中,在图1中,CU(或,还称为“lls-CU”)和DU(或,还称为“lls-DU”)的功能在选项7被分离。换言之,如图1所示,在分离点是选项7的情况下,CU分担上位物理层(High-PHY)及比上位物理层更上位层的功能,DU分担下位物理层(Low-PHY)及比下位物理层更下位层的功能。
另外,在LLS的选项7,在物理层(换言之,层1(L1)),分离点被细分化。图2示出了下行链路(DL(downlink))中的物理层的分离点的一例。如图2所示,分离点是例如选项7-1、选项7-2及选项7-3中的任一个。
在选项7-1,在物理层,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及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附加的功能所属于DU,物理层的其余的功能所属于CU。
另外,在选项7-2,在物理层,IFFT及CP附加的功能、数字波束成型(DBF(DigitalBF))功能、资源映射功能(或RE(resource element)mapping)功能、及预编码功能所属于DU,物理层的其余的功能所属于CU。
另外,在选项7-3,在物理层,编码功能(例如,编码、速率匹配及加扰)所属于CU,物理层的其余的功能所属于DU。
此外,CU和DU的功能的分离点并不仅限于如图2所示的选项7-1、选项7-2及选项7-3,与选项7-1、选项7-2或选项7-3对应的分离点以外的点也可以被设定为分离点。
例如,如图2所示,在选项7-1和选项7-2(或选项7-3)之间,包含预编码功能及DBF功能。因此,例如,根据在CU及DU各自中有无预编码功能或DBF功能,从而CU和DU之间的功能的适当的分离点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根据CU及DU分别具有的功能适当地决定CU和DU之间的功能分离的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连接CU和DU的接口(例如,还被称为前向回传(FH(fronthaul))接口),通过传输对于CU及DU中的各种功能的组合公共的控制信息来决定CU和DU之间的功能分离的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该方法,通过在FH接口中传输对CU及DU中的各种功能的组合能够公共使用的信息,从而能够不依赖于CU及DU各自具备的功能,而适当地决定CU和DU之间的功能分离。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具备基站100、以及至少一个终端200。
图3是基站100的结构例的框图。如图3所示的基站100包括CU10以及至少一个DU20。DU20分别连接于CU10。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与下行链路信号(以下,称为DL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结构,且省略了与上行链路(UL(uplink))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结构。
如图3所示的CU10包括控制单元11、物理层处理单元12、以及通信单元13。
控制单元11保存与CU10所具备的功能有关的信息(以下,称为“CU功能信息”)。CU功能信息例如可以在控制单元11中被生成,也可以从CU10的其他构成单元(未图示)向控制单元11输出。另外,控制单元11经由通信单元13(换言之FH接口)从DU20获取与DU20所具备的功能有关的信息(以下,DU功能信息)。
这里,CU功能信息及DU功能信息例如是表示在CU10及DU20各自中有无进行空间处理的功能(例如,预编码功能或DBF功能)。例如,在CU功能信息中包含表示在CU10中有无预编码功能的参数。另外,在DU功能信息中例如包含表示在DU20有无预编码功能的参数、以及与DU20中的波束成型(以下,称为“BF”)功能有关的参数。与BF功能有关的参数例如表示有无BF功能、以及BF的类型(例如,模拟波束成型(ABF)或DBF)。
控制单元11基于CU功能信息及DU功能信息,从基站100的物理层处理中分别决定CU10执行的处理、以及DU20执行的处理。例如,控制单元11基于CU功能信息及DU功能信息,决定CU10及DU20中进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换言之,控制单元11基于CU功能信息及DU功能信息,决定基站100所具备的功能的分离点(例如,如图2所示的选项7-1、选项7-2或选项7-3)。
控制单元11基于已决定的信息(以下,称为“功能分离信息”),向理层处理单元12指示由CU10执行的物理层处理。另外,控制单元11经由通信单元13(换言之,FH接口)将已决定的功能分离信息通知给DU20。
此外,下面将详细描述控制单元11中的决定针对CU10及DU20功能的方法。
物理层处理单元12对DL信号执行物理层处理中的从控制单元11被指示的处理(换言之,分配给CU10的处理)。物理层处理单元12将处理后的DL信号输出给通信单元13。
此外,作为一例,如图2所示,DL信号是数据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广播信号(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小区固有信号(例如,SS(Synchronization Signal,同步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终端固有信号(例如,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通信单元13是连接CU10和DU20的FH接口。例如,通信单元13接收从DU20发送的DU功能信息,并向控制单元11输出。另外,例如,通信单元13将从控制单元11输入的功能分离信息发送给DU20。另外,例如,通信单元13将从物理层处理单元12被输入的DL信号发送给DU20。
如图3所示的DU20包括控制单元21、通信单元22、物理层处理单元23、以及无线处理单元24。
控制单元21生成与DU20所具备的功能有关的DU功能信息。DU功能信息例如包括表示DU20中有无预编码功能的参数、以及DU20中的与BF有关的参数(有无BF功能以及BF的类型)。控制单元21将所生成的DU功能信息输出给通信单元22。
另外,控制单元21基于经由通信单元22(换言之,FH接口)从CU10获取到的功能分离信息,对物理层处理单元23指示由DU20执行的物理层处理。
通信单元22是连接DU20和CU10的FH接口。例如,通信单元22将从控制单元21输入的DU功能信息发送给CU10。另外,例如,通信单元22接收从CU10发送的功能分离信息,并输出给控制单元21。另外,通信单元22接收从CU10发送的DL信号,并输出给物理层处理单元23。
物理层处理单元23对从通信单元22输入的DL信号执行物理层处理中的、从控制单元21指示的处理(换言之,分配给DU20的处理)。物理层处理单元23将处理后的DL信号输出至无线处理单元24。
无线处理单元24对从物理层处理单元23输入的DL信号执行无线处理,并向终端200无线发送无线处理后的信号。如图2所示,在无线处理中例如包括D/A(digital toanalog,数模)转换、或ABF。
[基站的操作]
下面,对上述基站100的操作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4是基站100(例如,CU10及DU20)中的操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如图4所示,在连接CU10和DU20的FH接口,DU20将DU20的DU功能信息发送给CU10(ST101)。
图5示出了DU功能信息的一例。在图5中,在DU功能信息中包含表示DU20中有无预编码功能的参数(例如,“DU预编码功能(DU precoding function)”)、以及DU20中与BF功能有关的参数(例如,“DU的BF类型(BF type at DU)”)。
例如,在“DU预编码功能”中,值0表示DU20不具有预编码功能,值1表示DU20具有预编码功能。此外,如图5所示的“DU预编码功能”的值是一例,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值以外的值。
另外,例如,在“DU的BF类型”中,值0表示DU20不具有BF功能,值1表示DU20具有ABF功能而不具有DBF功能,值2表示DU20具有DBF功能。此外,如图5所示的“DU的BF类型”的值是一例,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值以外的值。
在图4中,CU10基于DU功能信息以及CU10的CU功能信息,决定CU10及DU20执行的功能(ST102)。
图6示出了CU功能信息的一例。在图6中,在CU功能信息中包含表示CU10中有无预编码功能的参数(例如,“CU预编码功能(CU precoding function)”)。例如,在“CU预编码功能”中,值0表示CU10不具有预编码功能,值1表示CU10具有预编码功能。此外,如图6所示的“CU预编码功能”是一例,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值以外的值。
例如,在如图4所示的ST102中,CU10决定CU10及DU20中的、进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换言之,如图2所示,CU10选择物理层中的分离点的候选中的、预编码功能被包含在CU10侧的分离点(例如,选项7-1)和预编码功能被包含在DU20侧的分离点(例如,选项7-2或选项7-3)中的任一个。此外,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用于执行ST102中的预编码处理的装置的决定方法。
在图4中,CU10将表示使CU10及DU20分担的功能(或分离点)的功能分离信息发送给DU20(ST103)。此外,功能分离信息的发送定时并不仅限于如图4所示的一例。例如,也可以在ST104的处理后、ST105的处理前发送功能分离信息,还可以在ST105的处理中将功能分离信息与DL信号一起发送。
CU10对分配给CU10的功能进行针对DL信号的物理层处理(ST104)。CU10将物理层处理后的DL信号发送给DU20(ST105)。
DU20基于从CU10发送的功能分离信息,对分配给DU20的功能进行针对DL信号的物理层处理(ST106)。DU20进行针对物理层处理后的DL信号的无线处理(ST107)。DU20将DL信号无线发送给终端200(ST108)。
下面,对CU10及DU20的功能决定方法(例如,如图4所示的ST102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7是作为一例、决定进行预编码处理的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如图7所示,CU10根据DU功能信息(例如,如图5所示的“DU预编码功能”及“DU的BF类型”)及CU功能信息(例如,如图6所示的“CU预编码功能”)的组合,决定CU10及DU20中的进行预编码处理的装置。
例如,在CU10及DU20中,其中一个装置具有预编码功能且另一个装置不具有预编码功能的情况下,CU10将具有预编码功能的装置决定为进行预编码处理的装置。
另外,在CU10及DU20双方都不具有预编码功能的情况下,CU10决定对DL信号不适用预编码处理(例如,如图7所示的“不工作(Doesn't work)”)。
另外,CU10在CU10及DU20双方都具有预编码功能的情况下(例如,图7的斜线部分),根据DU20中的BF功能,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装置。
例如,如图7所示,在CU10及DU20双方具有预编码功能且DU20不具有BF功能的情况下,CU10将CU10决定为执行预编码处理的装置。例如,CU10也可以选择如图2所示的选项7-1。在这种情况下,在图4的ST104中,CU10对DL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
通过该处理,例如,如图2的选项7-1所示,在CU10中可以汇集进行预编码处理及DBF处理。换言之,可以在一个单元中执行包含预编码处理及DBF处理的数字域中的复值运算。另外,可以在处理能力高于DU20的CU10中执行预编码处理。因此,可以提高基站100中的物理层的处理效率。
另外,例如,如图7所示,在CU10及DU20双方具有预编码功能且DU20具有ABF功能、DU20不具有DBF功能的情况下,CU10将CU10决定为执行预编码处理的装置。例如,CU10也可以选择如图2所示的选项7-1。在这种情况下,在图4的ST104中,CU10对DL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
通过该处理,例如,如图2的选项7-1所示,在CU10中可以汇集进行预编码处理及DBF处理。换言之,可以在一个单元中执行包含预编码处理及DBF处理的数字域中的复值运算。另外,可以在处理能力高于DU20的CU10中执行预编码处理。因此,可以提高基站100中的物理层的处理效率。
另外,例如,如图7所示,在CU10及DU20双方具有预编码功能且DU20具有DBF功能的情况下,CU10将CU20决定为执行预编码处理的装置。例如,CU10也可以选择如图2所示的选项7-2或选项7-3。在这种情况下,在图4的ST106中,CU20对DL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
通过该处理,例如,如图2的选项7-2或选项7-3所示,可以在CU10中汇集进行预编码处理及DBF处理。换言之,由于可以在一个单元中执行包含预编码处理及DBF处理的数字域中的复值运算,因此可以提高基站100中的物理层的处理效率。另外,通过DU20执行预编码处理,从而可以降低CU10中的物理层处理的运算量。
以上,已经对CU10及DU20的功能决定方法进行了说明。
此外,在图7中,已经对在CU10及DU20双方具有预编码功能且DU20不具有BF功能(或DBF功能)的情况下CU10执行预编码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CU10及DU20双方具有预编码功能且DU20不具有BF功能(或DBF功能)的情况下,DU20执行预编码处理。通过DU20执行预编码处理,从而可以降低CU10中的物理层处理的运算量。
另外,在图7中,已经对CU10及DU20双方具有预编码功能且DU20具有DBF功能的情况下DU20进行预编码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CU10及DU20双方具有预编码功能且DU20具有DBF功能的情况下,CU10执行预编码处理。通过由处理能力比DU20高的CU10执行预编码处理,从而可以提高基站100中的物理层的处理效率。
如上所说明的,在基站100中,在连接CU10和、将DL信号无线发送给终端200的DU20的FH接口中,传输表示在CU10及DU20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中有无预编码功能的信息(例如,DU功能信息)。另外,在基站100中,在FH接口中被传输的DU功能信息表示在DU20中有无DBF的功能。例如,CU10基于表示CU10中有无预编码功能的CU功能信息、以及经由FH接口获取到的上述DU功能信息,决定CU10及DU20中的、进行预编码的单元。
换言之,在基站100中,CU10及DU20各自共享与所具备的功能有关的信息,在物理层处理前事先决定CU10和DU20之间的功能分离。通过该处理,基站100基于CU10及DU20各自具备的功能,可以适当地分离针对CU10及DU20的功能。
另外,基站100通过在FH接口中传输对CU10及DU20中的各种功能的组合公共的控制信息(例如,表示DU20的空间处理的功能的有无的信息),决定CU10和DU20之间的功能的分离。通过该处理,基站100可以在连接基站100内的不同单元(例如,CU10及DU20)的FH接口中高效率地传输信号。换言之,基站100也可以在FH接口不进行对CU10及DU20中的各种功能的组合中的每个组合而不同的处理或控制信息的传输。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在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时,使用表示分别在CU10及DU20中有无进行复值运算处理的功能(例如,预编码功能及DBF功能)的信息。例如,CU10将CU10及DU20中的、能汇集执行预编码功能及DBF功能中的复值运算处理的单元决定为执行预编码的装置。通过该处理,在基站100中,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包括数字域中的复值运算的空间处理。
(实施方式1的变化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CU10决定CU10和DU20之间的功能分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决定CU10和DU20之间的功能分离的装置并不仅限于CU10。
例如,也可以由DU20决定CU10和DU20之间的功能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FH接口,表示CU10中有无预编码功能的CU功能信息(例如,参照图6)被传输给DU20。例如,DU20也可以基于CU功能信息、以及DU20保存的DU功能信息(例如,参照图5),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装置。通过该处理,可以降低CU10中的运算量。
或者,也可以CU10及DU20这双方分别判断CU10和DU20之间的功能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FH接口,表示CU10中有无预编码功能的CU功能信息(例如,参照图6)被传输给DU20。另外,在FH接口,将表示DU10中有无预编码功能及BF功能的DU功能信息(例如,参照图5)被传输给CU10。
或者,也可以在CU10及DU20以外的其它装置中,决定CU10和DU20之间的功能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经由FH接口将CU功能信息或DU功能信息向该其它装置传输。
(实施方式1的变化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根据CU10及DU20各自所具备的功能来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用于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的信息并不仅限于表示有无CU10及DU20各自所具备的功能的信息。
例如,也可以根据分别在CU10及DU20中实际使用的功能来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换言之,为了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也可以在FH接口中,传输表示CU10或DU20中有无使用预编码功能或DBF功能的信息。
例如,即使在DU20具有DBF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在DU20中实际不使用DBF功能的情况下,执行与图7中的DU20不具有DBF功能的情况(例如,不具有BF的情况或具有ABF功能的情况)相同的处理。
通过该处理,可以根据在CU10及DU20中能够使用的功能,适当地决定CU10和DU20之间的功能分离。
(实施方式1的变化3)
另外,如图5所示的DU功能信息中的、DU的BF类型例如也可以是表示有无DBF功能的值(例如,表示0及1中任一个的值)。或者,DU的BF类型也可以是例如表示有无BF功能的值(例如,表示0及1中任一个的值)。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降低DU的BF类型所需要的比特数。
例如,也可以在CU10及DU20双方具有预编码功能且DU20具有DBF功能(或仅BF功能)的情况下,DU20被决定为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通过该处理,由于在DU20汇集进行数字域中的复值运算,所以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另外,在CU10及DU20双方都具有预编码功能且DU20不具有DBF功能(或仅BF功能)的情况下,CU10被决定为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通过该处理,由于在处理能力高于DU20的CU10中进行数字域中的复值运算,所以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或者,也可以不使用与DU20的BF功能有关的信息而基于CU10及DU20中各自有无预编码功能,来决定进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此外,例如,在CU10及DU20双方具有预编码功能的情况下,将CU10及DU20中的任一个决定为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即可。通过该处理,可以减少在FH接口为了决定预编码处理而传输的信息。
(实施方式1的变化4)
另外,例如,也可以根据CU10及DU20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在CU10和DU20之间切换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的装置。例如,在CU10中的处理负荷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由CU10来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通过该处理,能够在处理能力高于DU20的CU10中,决定CU10和DU20之间的功能分离。另外,在CU10的处理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由DU20决定执行预编码处理的单元。通过该处理,可以防止CU10中的处理负荷的增加。
(实施方式2)
例如,如图2所示,在选项7-1、选项7-2(或选项7-3)之间,包含预编码功能及DBF功能。因此,例如,根据在CU及DU中分别有无预编码功能或DBF功能,从而CU和DU之间的功能的分离点不同。
例如,在DU中执行BF处理且不执行预编码处理的情况下,与BF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波束ID)从CU被通知给DU。另一方面,在DU中执行BF处理及预编码处理双方的情况下,除了与BF有关的控制信息以外,还将与预编码处理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PMI(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从CU通知给DU。如此,在CU和DU之间的功能的分离点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在C-Plane(Control Plane,控制面)或U-Plane(User Plane,用户面)中,从CU向DU应通知的控制信息不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在连接CU和DU的FH接口,使用对CU及DU中的各种功能的组合公共的控制信息(换言之,公共的接口),适当地通知应该从CU向DU通知的控制信息的方法进行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具备基站300、以及至少一个终端200。
图8是基站300的结构例的框图。如图8所示的基站300包括CU30及至少一个DU40。DU40分别连接于CU30。此外,在图8中,示出了与DL信号发送有关的结构,省略了与UL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结构。另外,在图8中,对与实施方式1(例如,图3)相同的结构单元标注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图8所示的CU30包括控制单元31、物理层处理单元12及通信单元13。
控制单元31将基站300的物理层处理中的、由CU30进行的处理向物理层处理单元12指示。另外,控制单元31基于基站300中的物理层处理中的由DU40进行的处理,生成向DU40通知的控制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U30和DU40之间的物理层中的功能分离例如也可以根据在实施方式1中已说明了的方法来决定。
在连接CU30和DU40的FH接口,在从CU30向DU40通知的控制信息中例如包含表示由DU40进行的空间处理(例如,BF或预编码)所使用的参数即矩阵(或还被称为行列或权重)的矩阵信息。另外,在FH接口,在从CU30向DU40通知的控制信息中例如包含表示与上述矩阵信息中包含的矩阵对应的空间处理的种类的信息(以下,称为“种类信息”)。
图9示出了从CU30向DU40通知的控制信息的一例。
如图9所示,在矩阵信息中包含表示与波束有关的信息(例如,表示波束矩阵的波束标识符(例如,波束ID))的参数“波束矩阵(Beam Matrix)”。另外,如图9所示,在矩阵信息中包含表示与预编码有关的信息(例如,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的参数“预编码矩阵(Precoding Matrix)”。矩阵信息例如被称为“ID”。此外,在DU40不具有BF功能的情况下,波束矩阵也可以表示单位矩阵。
另外,如图9所示,种类信息“ID中的内容(contents in ID)”例如表示在矩阵信息“ID”中包含与波束有关的信息且不包含与预编码有关的信息的情形(例如,与值0对应)、以及包含与波束及预编码双方有关的信息的情形(例如,与值1对应)中的任一个。换言之,“ID中的内容”表示在矩阵信息“ID”中是否包含与预编码有关的信息。
例如,在图9中,在“ID中的内容”的值是0的情况下,与矩阵信息“ID”中所包含的矩阵对应的空间处理的种类是BF。换言之,在“ID中的内容”的值是0的情况下,矩阵信息“ID”的值与波束ID(波束矩阵)关联。
另外,在图9中,在“ID中的内容”的值是1的情况下,与矩阵信息“ID”中所包含的矩阵对应的空间处理的种类是BF及预编码双方。换言之,在“ID中的内容”的值是1的情况下,矩阵信息“ID”的值与波束ID(波束矩阵)及PMI(预编码矩阵)双方关联。
这样,根据种类信息“ID中的内容”,与矩阵信息“ID”关联的矩阵的种类不同。例如,在即使矩阵信息(图9的ID)是相同的值时而种类信息(图9的ID中的内容)的值不同的情况下,该矩阵信息所示的空间处理的内容不同。
在图8中,控制单元31将种类信息及矩阵信息向通信单元13输出。此外,在连接CU30和DU40的FH接口,例如使用M-Plane将种类信息从CU30向DU40发送。另外,在FH接口,例如使用C-Plane及U-Plane中的至少一个将矩阵信息从CU30向DU40发送。
如图8所示的DU40包括控制单元41、通信单元22、物理层处理单元23及无线处理单元24。
控制单元41基于经由FH接口从CU30发送的种类信息,决定从CU30发送的矩阵信息所示的空间处理的内容(BF或预编码)。例如,控制单元41基于种类信息,判断矩阵信息是包含与波束有关的信息(例如,波束ID)还是包含与波束及预编码双方有关的信息(例如,波束ID及PMI)。换言之,控制单元41基于种类信息,判断是否在DU40中进行预编码处理。
控制单元41将获取到的矩阵信息向物理层处理单元23输出。
[基站的操作]
接下来,对上述基站300的操作例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10是基站300(例如,CU30及DU40)中的操作的一例的时序图。此外,在图10中,对与实施方式1(例如,图4)相同的处理标注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CU30基于CU30及DU40分别执行的功能,生成表示与矩阵信息所示的参数对应的空间处理的种类的种类信息(例如,如图9所示的“ID中的内容”)(ST201)。CU30将所生成的种类信息向DU40发送(ST202)。例如,在FH接口,使用M-Plane发送种类信息。
CU30例如将表示与由DU40进行的空间处理对应的矩阵(换言之,与种类信息对应的种类的空间处理所使用的矩阵)的矩阵信息、以及物理层处理后的DL信号向DU40发送(ST204)。例如在FH接口,使用C-Plane或U-Plane发送矩阵信息及DL信号。另外,矩阵信息及DL信号也可以在不同的定时分别被发送给DU40。
DU40基于从CU30发送的种类信息及矩阵信息,进行针对DL信号的物理层处理(ST206)。
例如,在图9中,在种类信息“ID中的内容”的值是0的情况下,DU40判断为矩阵信息“ID”是与波束有关的信息(例如,表示波束矩阵的任一个的波束ID)且不包含与预编码有关的信息。换言之,DU40判断在DU40未进行预编码。
另一方面,例如,在图9中,在种类信息“ID中的内容”的值是1的情况下,DU40判断为矩阵信息“ID”是与波束及预编码有关的信息(例如,表示波束矩阵的任一个的波束ID及表示预编码矩阵的任一个的PMI)。换言之,DU40判断在DU40进行预编码。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基站300中,在连接CU30、以及将DL信号无线发送给终端200的DU40的FH接口,表示由DU40进行的空间处理所使用的参数的信息(例如,矩阵信息)、以及表示与上述参数对应的空间处理的种类的信息(例如,种类信息),从CU30被传送给DU40。DU40基于种类信息,决定矩阵信息所示的空间处理的内容。
换言之,CU30通过切换种类信息的值,从而无需变更矩阵信息的格式(换言之,使用同一格式),将与不同内容的空间处理有关的参数向DU40通知。DU40根据从CU30通知的种类信息,替换矩阵信息的内容。
通过该处理,CU30即使在向DU40应通知的控制信息(例如,矩阵信息)根据CU30及DU40分别所具有的功能而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在C-Plane或U-Plane使用公共的接口将控制信息通知给DU40。
换言之,在FH接口,使用对CU30及DU40中各种功能的组合公共的控制信息,可以适当地通知从CU30向DU40应通知的控制信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基站300可以在连接基站300内的不同的单元(例如,CU30及DU40)的FH接口高效率地传输信号。
(其它的实施方式)
此外,CU也可以被称为聚合节点、聚合基站、信号处理装置、BBU(Basebandprocessing Unit,基带处理单元)或主站。另外,DU也可以称为分布式节点、扩展站、RU(Radio Unit,无线电单元)、远程安装基站、发送点或从站。
(硬件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示出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由硬件和/或软件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并没有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多个元素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结合而成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物理上和/或逻辑上分离的两个以上的装置直接和/或间接地(例如,有线和/或无线)连接,并通过这些多个装置来实现。
此外,例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基站、终端等也可以作为进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的计算机而发挥功能。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100、300和终端2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上述的基站100、300和终端200也可以分别在物理上构成为包含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储存器1003、通信装置1004、输入装置1005、输出装置1006、总线1007等的计算机装置。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装置”这一词语能够替换为电路、设备、单元等。基站100、300和终端200的硬件结构可以构成为将由图示的各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也可以构成为不包含一部分的装置。
例如,虽然处理器1001仅被图示了一个,但也可以有多个处理器。此外,处理也可以通过一个处理器来执行,处理也可以同时、逐次、或者使用其他方法,通过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来执行。另外,处理器1001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芯片来安装。
基站100、300及终端200中的各功能,通过将特定的软件(程序)读入至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等硬件上,从而由处理器1001进行运算,控制基于通信装置1004的通信、或存储器1002以及辅助存储装置1003中的数据的读出和/或写入,从而被实现。
处理器1001例如使操作系统进行操作来控制计算机整体。处理器1001也可以由包含与外围设备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构成。例如,上述控制单元11、21、31、41、物理层处理单元12、23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实现。另外,上述表格也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002中。
另外,处理器1001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或数据等从储存器1003以及/或者通信装置1004读出至存储器1002,按照它们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使用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操作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构成基站100、300及终端200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模块可以被存储于存储器1002,通过由处理器1001操作的控制程序实现,针对其他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实现。虽然已经对通过一个处理器1001来执行上述各种处理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处理器1001同时或逐次地被执行。处理器1001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芯片来实现。另外,程序也可以经由电气通信线路而从网络被发送。
存储器1002也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由例如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中的至少一个构成。存储器1002也可以被称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存储器1002能够保存为了实施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而可执行的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储存器1003也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由例如CD-ROM(Compact DiscROM,紧凑盘只读存储器)等的光盘、硬盘驱动器、柔性盘、光磁盘(例如,紧凑盘、数字多功能盘、蓝光(Blu-ray,注册商标)盘)、智能卡(smart card)、闪存(例如,卡(card)、棒(stick)、键驱动器(key drive))、软(floppy,注册商标)盘、磁条(stripe)等中的至少一个构成。储存器1003也可以被称为辅助存储装置。上述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例如包含存储器1002和/或储存器1003的数据库、服务器、其它恰当的介质。
通信装置1004是用于经由有线和/或无线网络来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例如也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例如,上述通信单元13、22及无线处理单元24等也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04实现。
输入装置1005是受理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开关、按钮、传感器等)。输出装置1006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LED灯等)。另外,输入装置1005以及输出装置1006也可以是成为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摸面板)。
另外,处理器1001以及存储器1002等各装置通过用于通信信息的总线1007连接。总线1007可以是由单一的总线构成,也可以在装置间由不同的总线构成。
另外,基站100、300及终端200也可以分别构成为包含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硬件,也可以通过这些硬件来实现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处理器1001也可以由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
(信息的通知、信令)
另外,信息的通知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了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高层信令(例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MAC(Medium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信令、广播信息(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其它的信号或这些的组合来实施。此外,RRC信令也可以被称为RRC消息,例如,也可以是RRC连接设置(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RC连接重设定)消息等。
(适用系统)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了的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利用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SUPER 3G、IMT-Advanced、4G、5G、FRA(Future Radio Access,未来无线接入)、W-CDMA(注册商标)、GSM(注册商标)、CDMA2000、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超移动宽带)、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Bluetooth(注册商标)、其它的恰当的系统的系统和/或基于这些而扩展出的下一代系统。
(处理过程等)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了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序列、流程图等只要不矛盾,也可以调换顺序。例如,针对在本说明书中说明了的方法,以例示的顺序提示了各种各样的步骤的元素,不限定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基站的操作)
根据情况,在本说明书中设为由基站(无线基站)进行的特定操作也有时由其上位节点(upper node)进行。显然,在由具有基站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network nodes)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终端通信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操作能由基站和/或除了基站以外的其它的网络节点(例如,虽然考虑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或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管)等,但并不限于此)进行。在上述说明中,举例示出了除了基站以外的其它的网络节点是一个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多个其它的网络节点的组合(例如,MME以及S-GW)。
(输入输出的方向)
信息及信号等可以从上层(或者下层)向下层(或者上层)输出。也可以经由多个网络节点而被输入输出。
(被输入输出的信息等的处理)
被输入输出的信息等可以被保存在特定的地点(例如,存储器),也可以由管理表格管理。被输入输出的信息等也可以被改写、更新或者追加。被输出的信息等也可以被删除。被输入的信息等也可以被发送给其他装置。
(判定方法)
判定可以通过1比特所表示的值(0或1)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真假值(布尔值(Boolean):真(true)或者假(false))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特定的值的比较)来进行。
(软件)
软件不管是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被称为其他名称,都应广泛地解释为表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过程、功能等。
此外,软件、命令等可以经由传输介质来发送接收。例如,在软件使用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以及数字订户线(DSL)等有线技术和/或红外线、微波等无线技术而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发送的情况下,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含在传输介质的定义中。
(信息、信号)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例如,在上述整个说明中可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以及码片等也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者磁性粒子、光场或者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的组合来表示。
另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术语和/或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的术语,可以置换为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含义的术语。例如,信道和/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此外,分量载波(CC)也可以被称为载波频率、小区等。
(“系统”、“网络”)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系统”以及“网络”等术语,可以互换地使用。
(参数、信道的名称)
此外,在本说明书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由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由相对于特定的值的相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由对应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是通过规定的索引来指示的。
用于上述参数的名称在任一点上都不具备限定意义。进一步,使用这些参数的算式等有时也与在本说明书中显示地公开的不同。各种信道(例如,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等)以及信息元素(例如,TPC等)能够由所有适当的名称来识别,所以被分配给这些各种信道以及信息元素的各种名称,在任何一点上都不具备限定意义
(基站)
基站(无线基站)能够容纳一个或者多个(例如,三个)小区(也被称为扇区)。在基站容纳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基站的覆盖范围区域整体能够划分为多个更小的区域,并且每个更小的区域也能够通过基站子系统(例如,室内用的小型基站(远程无线头(RRH:RemoteRadio Head)))来提供通信服务。“小区”或者“扇区”等词是指在该覆盖范围中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或基站子系统的覆盖范围区域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一步,在本说明书中,“基站”、“eNB”、“小区”以及“扇区”等词可以互换地使用。基站也被称为固定站(fixed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毫微微小区、小型小区等词。
(终端)
终端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用户终端、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或者一些其他适当的词语。
(用语的意思、解释)
在有些情况下,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判断(determining)”、“决定(determining)”这样的术语包含多种多样的操作。“判断”、“决定”可包括将例如判定(judging)、计算(calculating)、算出(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导出(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搜索(looking up)(例如,在表格、数据库或别的数据结构中的搜索)、确认(ascertaining)的情况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等。此外,“判断”、“决定”可包括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访问(accessing)(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的情况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等。此外,“判断”、“决定”可包括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的情况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也就是说,“判断”、“决定”可包括将任何操作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
“被连接(connected)”、“被耦合(coupled)”等词,或者它们所有的变形,意味着两个或其以上的元素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所有连接或者耦合,并且能够包含被相互“连接”或者“耦合”的两个元素间存在一个或其以上的中间元素的情况。元素间的耦合或者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逻辑上的,或者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考虑两个元素通过使用一个或其以上的电线、电缆和/或印刷电气连接,并且作为若干非限定性且非包容性的例子,通过使用具有无线频域、微波区域以及光(可见以及不可见两者)区域的波长的电磁能量等,而被相互“连接”或者“耦合”。
参考信号还能够略称为RS(Reference Signal),也可以根据所应用的标准而被称为导频(Pilot)。另外,校正用RS也可以被称为TRS(Tracking RS,跟踪RS)、PC-RS(PhaseCompensation RS,相位补偿RS)、PTRS(Phase Tracking RS,相位跟踪RS)、Additional RS。另外,解调用RS及校正用RS也可以有分别对应的别的称呼。另外,解调用RS及校正用RS也可以用相同的名称(例如解调RS)规定。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基于”这一记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不意味着“仅基于”。换言之,“基于”这一记载意味着“仅基于”和“至少基于”这双方。
也可以将上述各装置的结构中的“单元”更换为“部”、“电路”、“设备”等。
只要是在本说明书或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使用“包含(include)”、“包括(including)”、以及这些的变形,这些术语就与术语“具有(comprising)”同样地,是指包括性的意思。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或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使用的术语“或(or)”不是指异或的意思。
无线帧也可以在时域中由一个或者多个帧构成。在时域中一个或者多个帧也可以被称为子帧、时间单元。进一步地,子帧也可以在时域中由一个或者多个时隙构成。时隙也可以在时域中由一个或者多个码元(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码元、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码元等)构成。
无线帧、子帧、时隙以及码元都表示对信号进行传输时的时间单位。无线帧、子帧、时隙以及码元也可以使用与它们对应的别的称呼。
例如,在LTE系统中,基站对各移动站进行分配无线资源(在各移动站中能够使用的频率带宽、发送功率等)的调度。也可以将调度的最小时间单位称为TTI(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发送时间间隔)。
例如,1个子帧也可以被称为TTI,多个连续的子帧也可以被称为TTI,1个时隙也可以被称为TTI。
资源单元是时域和频域中的资源分配单元,在频域中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副输送波(subcarrier)。另外,在资源单元在时域中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码元,也可以是一个时隙、一个子帧或一个TTI的长度。一个TTI、一个子帧也可以分别由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构成。另外,也可以将资源单元称为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B),PRB对、RB对、调度单元、频率单元或子带。另外,资源单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RE构成。例如,一个RE是比作为资源分配单位的资源单元小的单位的资源(例如,最小的资源单元)即可,并不限定于RE这样的称呼。
另外,上述无线帧的构造只不过是例示而已。无线帧中包含的子帧的数量、每个子帧或者无线帧的时隙的数量、时隙中包含的码元和资源块的数量、以及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的数量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在本发明的整体上,例如,在如英语中的a、an以及the这样通过翻译而追加了冠词的情况下,只要根据上下文没有明确表示不是这样的情况,则这样的冠词就能够包含多个的意思。
(方面的变化等)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面/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伴随着执行而切换使用。此外,特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并不限定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特定的信息的通知而)进行。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显然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基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记载所决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而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不会对本发明带来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本申请援用于2018年5月2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99056号的全部内容。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一方面对于移动通信系统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10、30CU;
20、40DU;
11、21、31、41控制单元;
12、23物理层处理单元;
13、22通信单元;
24无线处理部;
100、300基站;
200终端。

Claims (2)

1.一种基站,具备:
第一单元,向终端无线发送信号;
第二单元;以及
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
从所述第一单元向所述第二单元传输表示所述第一单元所具有的功能的功能信息,
其中,所述功能信息包含表示在所述第一单元中有无预编码的功能的参数,
在所述第一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元具有所述预编码的功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元被决定为进行所述预编码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功能信息还包含表示在所述第一单元中有无数字波束成型的功能的参数。
CN201980034726.8A 2018-05-23 2019-01-24 基站 Active CN112204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9056 2018-05-23
JP2018-099056 2018-05-23
PCT/JP2019/002219 WO2019225056A1 (ja) 2018-05-23 2019-01-24 基地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4895A CN112204895A (zh) 2021-01-08
CN112204895B true CN112204895B (zh) 2024-03-08

Family

ID=68616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4726.8A Active CN112204895B (zh) 2018-05-23 2019-01-24 基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6956B2 (zh)
EP (1) EP3799322A4 (zh)
JP (1) JP7248669B2 (zh)
CN (1) CN112204895B (zh)
MX (1) MX2020012430A (zh)
WO (1) WO20192250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2797B2 (ja) * 2020-03-02 2022-01-28 株式会社構造計画研究所 リモート送信ユニット、リモート受信ユニット及びリモートユニット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0017A (zh) * 2010-06-18 2013-03-06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3493560A (zh) * 2011-04-27 2014-01-01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2014033327A (ja) * 2012-08-03 2014-02-20 Sharp Corp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4073538A1 (ja) * 2012-11-06 2014-05-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WO2014087775A1 (ja) * 2012-12-07 2014-06-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077971A1 (ja) * 2015-11-05 2017-05-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69149A1 (en) * 2012-05-07 2013-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with a user equipment
CN103580782B (zh) * 2012-07-24 201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带处理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WO2016031101A1 (ja) * 2014-08-28 2016-03-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基地局セル処理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EP3410817A4 (en) * 2016-01-26 2019-07-24 NTT DoCoMo, Inc. BASIC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PROCEDURE
JP2018099056A (ja) 2016-12-20 2018-06-28 株式会社井河鉄工所 洗浄装置用回転ドラム、洗浄装置
EP4346332A2 (en) * 2017-06-19 2024-04-03 Apple Inc. Separation of control plane and user plane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US10771131B2 (en) * 2017-08-10 2020-09-08 Apple Inc. Split precoding and split prefiltering between a central unit and a distributed unit of a generation node-B (GNB)
WO2019047242A1 (en) * 2017-09-11 2019-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MIMO UL NON-CODEBOOK TRANSMISSION
US11696156B2 (en) * 2020-01-31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configuration of fronthaul split radio units
US11910386B2 (en) * 2020-09-14 2024-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parameters for relay devices
US11751210B2 (en) * 2020-09-17 2023-09-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MO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0017A (zh) * 2010-06-18 2013-03-06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3493560A (zh) * 2011-04-27 2014-01-01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2014033327A (ja) * 2012-08-03 2014-02-20 Sharp Corp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4073538A1 (ja) * 2012-11-06 2014-05-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WO2014087775A1 (ja) * 2012-12-07 2014-06-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077971A1 (ja) * 2015-11-05 2017-05-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 INC..R3-162100 "CU-DU split:o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aspects".3GPP tsg_ran\WG3_Iu.2016,(第TSGR3_93bis期),全文. *
Samsung等.F1 interface setup and the delivery of gNB-DU capability.3GPP TSG-RAN WG3 Meeting #96 R3-171703.2017,第2节. *
Study on CU-DU lower layer split for NR;(Release 15);3gpp;3GPP TR 38.816V15.0.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25056A1 (ja) 2019-11-28
JP7248669B2 (ja) 2023-03-29
US11736956B2 (en) 2023-08-22
EP3799322A1 (en) 2021-03-31
EP3799322A4 (en) 2022-03-16
JPWO2019225056A1 (ja) 2021-06-24
US20210204144A1 (en) 2021-07-01
CN112204895A (zh) 2021-01-08
MX2020012430A (es)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6539B (zh)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
EP3541112B1 (en)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679197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1034296B (zh)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10731071B (zh)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JP2023054049A (ja)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863189A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888008B2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4132130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204895B (zh) 基站
CN114982339A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US20210289535A1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771057A (zh) 用户终端以及信道估计方法
US11991769B2 (en)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US20220174537A1 (e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052693B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220141728A1 (en) Network node
WO2020157873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WO2020157874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US20200221476A1 (en) User terminal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EP413221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EP4373183A1 (e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886812B (zh) 基站以及基站的发送方法
JPWO2018084212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10022153A1 (en) Base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