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2488B - 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2488B
CN112202488B CN202011063811.8A CN202011063811A CN112202488B CN 112202488 B CN112202488 B CN 112202488B CN 202011063811 A CN202011063811 A CN 202011063811A CN 112202488 B CN112202488 B CN 112202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terminal
frequency shift
doppler frequency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38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2488A (zh
Inventor
徐玺钰
高珂增
胡斯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nlianto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38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2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2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2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2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2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该发送方法通过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第一指示信息;若当前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第二指示信息下行信号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预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本申请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使终端不需要每一次都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既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卫星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带来的载波间干扰影响,通常需要根据多普勒频移来调整通信的载波频率。具体的,卫星通信系统中,信关站通过卫星向目标小区发送下行信号时,对下行信号预补偿了信关站与参考点之间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终端接收下行信号时对下行信号的频率补偿了终端专属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并且终端会根据下行信号中的下行参考信号估计残留频偏,然后根据估计到的残留频偏更新终端专属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以实现与信关站的同步。终端将更新后的终端专属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作为下一次接收下行信号时终端补偿的频移量。
信关站预补偿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是根据卫星的星历信息进行更新的。在卫星的星历信息更新时,信关站更新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此时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相较于之前的值会发生骤变;在星历信息未更新时,信关站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不进行更新。终端会根据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以及其他的参数,对下行残留频偏进行估计再根据估计的下行残留频偏调整终端专属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但是,由于终端并不知道信关站预补偿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是否有发生更新,因此终端每一次接收到下行信号后,都会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发生了更新,且假设最大的更新变化量来进行下行残留频偏估计。如此一来,在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没有发生更新或者更新变化量非常小的情况下,终端利用最大的更新变化量来进行下行残留频偏估计,就会导致估计出的下行残留频偏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以实现提高终端所估计的下行残留频偏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应用于信关站,所述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与所述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之间的差值;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
使用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预补偿后的所述下行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所述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其中,所述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为:所述信关站与终端约定对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更新的时刻;若当前处于所述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主系统信息新增比特数目;
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所述终端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的主系统信息新增比特数目。
可选地,在上述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所述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为同步广播块的所处时隙。
可选地,在上述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所述终端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的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将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分别与多个更新变化范围进行匹配,确定出所述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基于确定出的所述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生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可选地,在上述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还包括:
若当前不处于所述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使用未更新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发送预补偿的所述下行信号;其中,未更新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为所述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包括:
接收信关站发送的下行信号,并使用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补偿所述下行信号;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
识别补偿后的下行信号,得到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
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估计所述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并使用估计出的所述下行残留频偏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则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
可选地,在上述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其中,所述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估计所述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包括:
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说明的所述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
利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说明的所述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估计所述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
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装置,应用于信关站,所述下行信号的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与所述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之间的差值;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使用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预补偿后的所述下行信号。
本申请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关站发送的下行信号,并使用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补偿所述下行信号;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补偿后的下行信号,得到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估计所述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并使用估计出的所述下行残留频偏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则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
本申请第五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公开了一种信关站,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信关站会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如果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第一指示信息,如果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而能够使得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再进行下行残留频偏的估计,并使用估计的下行残留频偏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不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让终端只在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再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不是每一次都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既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一指示信息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识别补偿后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应用于信关站,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下述提及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以fDL-COMM表示。fDL-COMM是目标小区对应的参考点看到的下行信号的多普勒偏移量。执行步骤S101时,检测当前的星历信息是否发生改变,如果当前的星历信息没有发生变化,即相较于上一次发送下行信号时的星历信息没有发生变化时,那么根据星历信息所确定出的当前的fDL-COMM也相较于上一次预补偿下行信号的fDL-COMM没有发生变化。若当前的星历信息有发生变更,那么确定出的当前的fDL-COMM相较于上一次预补偿下行信号的fDL-COMM会发生变更。即星历信息更新会触发fDL-COMM的更新,星历信息不更新则fDL-COMM也不更新。
可选地,步骤S101可以在任意时刻,只要星历信息发生变更时则触发执行,也可以仅在信关站与终端约定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才在星历信息发生变更时触发执行。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
其中,若判断出当前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即执行步骤S101。若判断出当前不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不执行步骤S101。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为:信关站与终端约定对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更新的时刻。
具体的,若判断出当前在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且当前的星历信息没有发生变化,即相较于上一次发送下行信号时的星历信息没有发生变化时,那么执行步骤S101时根据星历信息所确定出的当前的fDL-COMM也相较于上一次预补偿下行信号的fDL-COMM没有发生变化。若当前的星历信息有发生变更,那么执行步骤S101时确定出的当前的fDL-COMM相较于上一次预补偿下行信号的fDL-COMM会发生变更。即在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星历信息的更新会触发fDL-COMM的更新,星历信息不更新则fDL-COMM也不更新。而若判断出当前不在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无论星历信息是否有更新,均不对fDL-COMM做出更新,即不执行步骤S101。
现有技术中,终端每一次在接收到信关站发送的下行信号后,均需根据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对残留频偏进行估计,然后使用估计的残留频偏更新终端专属的下行偏移量。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与信关站约定了fDL-COMM的可更新时刻,不论星历信息是否发生更新,fDL-COMM仅能够在可更新时刻才可进行更新,进而终端也可以仅在可更新时刻内才进行残留频偏估计,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降低了终端工作的复杂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为同步广播块的所处时隙。由于初始接入卫星提供新系统的终端首次解调信号的时隙为包含信关站广播信息的同步广播块所处的时隙。因此为了确保已接入卫星通信系统的终端和初始接入卫星通信系统的终端都能精确地更新维护终端专属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可限定信关站只可以在包含同步广播块的时隙上进行频率调整处理。如果卫星通信系统的设置为在同步广播块所处周期内只发送一个同步广播块时,那么就规定在该同步广播块所处时隙可更新fDL-COMM。即在索引为0的同步广播块所处时隙可更新fDL-COMM。如果发送的同步广播块有多个,那么信关站和终端可协议约定任意一个同步广播块所处时隙作为可更新fDL-COMM的时隙。例如发送了3个同步广播块,那么可限定fDL-COMM在索引为0的同步广播块、索引为1的同步广播块、或者索引为2的同步广播块所处时隙进行更新。
S102、判断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是否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
其中,变化阈值为需要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时对应的fDL-COMM更新变化量门槛值。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说明当前的fDL-COMM相较于上一次变化较大,因此需要终端相应的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以达到同步的目的。若当前的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则说明当前的fDL-COMM相较于上一次变化较小,因此不需要终端相应的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因此,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103,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104。
S103、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与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若执行步骤S101时,是在判断出当前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下执行的,那么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主系统信息中的新增比特。由于主系统信息是携带在同步广播块中的物理广播信道传输的,因此可以在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为同步广播块所处时隙的条件下,将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主系统信息中的新增比特携带在同步广播块的物理广播信道中。具体地,可以通过特定的新增比特数目来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例如,生成新增主系统信息比特01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又例如,生成新增主系统信息11作为第一指示信息等,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给终端侧后,终端侧可以通过解码主系统信息得到第一指示信息,进而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是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例如,可以采用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时对应的循环移位值α,生成对应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作为第一指示信息。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给终端侧后,终端侧可以通过识别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确定其是否为第一指示信息。使用对应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作为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不额外增加信关站发送的信息的比特数目,进而也不会降低终端解调信息的成功率。
现有技术中,终端接收到下行信号后并不知道信关站对下行参考信号预补偿时使用的fDL-COMM是否有发生更新。每一次对终端专属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时,均假设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估计残留频偏。如果fDL-COMM没有发生更新,那么fDL-COMM估计得到的残留频偏的准确度就会非常低。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生成了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第一指示信息,使得终端在收到下行信号后,如果识别出第一指示信号,即可知道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是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的,即终端可确定当前的fDL-COMM有发生更新且更新变化量较大(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需要终端对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而可以采取预设的频偏估计方式(即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所使用的频偏估计方式)来估计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一种假设最大更新变化量的情况下进行估计,提升了估计下行残留频偏的精确度。
可选地,参阅图2,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3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S201、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将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分别与多个更新变化范围进行匹配,确定出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其中,多个更新变化范围可预先进行设置。例如,如果变化阈值为2kHz,那么多个更新变化范围可以包括: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2kHz且小于4kHz,以及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4kHz。预先划分多个更新变化范围的方式有很多,多个更新变化范围的划分方式的不同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
将当前的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分别与预先划分好的多个更新变化范围进行匹配,确定出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处于哪一个更新变化范围(即与当前的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匹配的更新变化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划分的更新变化范围越多,最终终端按照更新变化范围所估计得到的下行残留频偏的准确度也会更高。
S202、基于确定出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确定出的更新变化量所处的更新变化范围不同,那么生成的第一指示信息也不同。以下行参考信号作为第一指示信息为例,确定出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的更新变化范围后,可确定出对应的循环移位值α,进而根据确定出的循环移位值α生成对应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比如,确定出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kHz且小于4kHz,则确定出对应的循环移位值α=1,生成格式1的下行参考信号。又比如,确定出更新变化量处于大于或等于4kHz的更新变化范围,则确定出对应的循环移位值α=2,生成格式2的下行参考信号。即格式1的下行参考信号和格式2的下行参考信号均为第一指示信息,但格式1的下行参考信号可说明fDL-COMM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kHz且小于4kHz,格式2的下行参考信号可说明fDL-COMM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范围为大于或等于4kHz。
又以主系统信息新增比特数目作为第一指示信息为例,确定出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的更新变化范围后,可确定出对应的新增比特,进而根据确定出的新增比特数目生成对应的主系统信息,然后将主系统信息携带在同步广播块中的物理广播信道中。
现有技术中,终端每一次接收到信关站发送的下行信号之后,直接假设fDL-COMM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估计残留频偏,使用估计后的残留频偏更新用户专属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然而fDL-COMM可能并没有发生更新,或者更新变化量其实比较小,在这样的情况下fDL-COMM的实际更新变化量并没有接近于fDL-COMM的最大更新变化量,因此终端估计的残留频偏显然准确度很低。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指示信息除了用于通知终端当前更新变化量较大,需要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之外,还告知了终端当前fDL-COMM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范围,进而可按照确定出的更新变化范围使用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来估计下行残留频偏,而不是假设最大更新变化量来估计残留频偏,因此提高了终端估计残留频偏的准确度。
S104、生成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由于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因此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较小,不需要终端相应的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的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而在判断出当前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下执行步骤S101的条件下,可以选择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的主系统信息的新增比特作为第二指示信息等。
例如,生成新增主系统信息比特00(第二指示信息新增的比特需区别于第一指示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信关站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给终端侧后,终端侧可以通过解调主系统信息得到第二指示信息,进而知道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
还可以采用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时对应的循环移位值α,生成对应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作为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循环移位值需区别于第一指示信息)。信关站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给终端侧后,终端侧可以通过识别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确定其是否为第二指示信息。
现有技术中,终端接收到下行信号后并不知道信关站对下行参考信号预补偿时使用的fDL-COMM是否有发生更新,因此会假设信关站每一次都更新了fDL-COMM,且假设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估计下行残留频偏。导致在信关站没有更新fDL-COMM,且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非常小时,终端估计出的下行残留频偏准确度很低。
而本申请中,信关站通过第二指示信号告知终端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较小(即小于变化阈值),终端可不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使得终端不再需要假设最大更新变化量来估计下行残留频偏,终端所维持的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更高了。
S105、使用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
其中,下行信号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若执行的是步骤S103则,执行步骤S105时携带的是第一指示信息,若执行的是步骤S104,那么执行步骤S105时携带的就是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
若当前不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使用未更新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发送预补偿的下行信号。
其中,未更新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为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由于信关站与终端约定,只能在可更新时刻更新fDL-COMM。因此如果当前不处于fDL-COMM的可更新时刻,即使星历信息有更新,当前fDL-COMM也维持不变,即与上一次发送下行信号时预补偿的fDL-COMM相同。然后使用未更新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向中间终端发送预补偿的下行信号。终端接收到下行信号后,不会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由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是信关站和终端约定好的,因此若当前不处于可更新时刻,终端知道fDL-COMM不会更新,进而也不会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现有技术中,信关站fDL-COMM是否更新完全取决于星历信息是否有更新,由于终端不知道信关站是否有更新fDL-COMM,只能是每一次接收下行信号时都假设fDL-COMM有发生更新,因此每一次接收下行信号之后都需估计下行残留频偏,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关站与终端约定了可更新时刻,终端侧不需要每一次接收到下行信号都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终端侧的工作量得到了减少。
S106、向终端发送预补偿后的下行信号。
将预补偿后的下行信号通过卫星发送给终端。发送的预补偿后的下行信号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终端可通过识别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确定出是否需要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而不是每一次都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既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信关站会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如果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第一指示信息,如果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而能够使得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再进行下行残留频偏的估计,并使用估计的下行残留频偏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不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让终端只在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再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不是每一次都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既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
参阅图3,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应公开了一种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信关站发送的下行信号,并使用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补偿下行信号。
其中,下行信号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偏,以fDL-UE代替。步骤S301中的下行信号由信关站通过卫星发送给终端。需要说明的是,S301中所接收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的方式生成的,若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存在信关站与终端约定的fDL-COMM的可更新时刻,则图3示出的实施例发生于fDL-COMM的可更新时刻。若下行信号的方法中不存在信关站与终端约定的fDL-COMM的可更新时刻,则图3示出的实施例可发生于任意的时刻。
S302、识别补偿后的下行信号,得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
具体地,执行步骤S302时,识别补偿后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是第一指示信息还是第二指示信息。若为第一指示信息则执行步骤S303,若为第二指示信息则执行步骤S304。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第二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根据得到的补偿后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终端可以确定出是否需要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而信关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条件是与终端相互约定过的。即终端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后,能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终端需要相应的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终端得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则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终端不需要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现有技术中,终端接收到下行信号后并不知道信关站对下行信号预补偿时使用的fDL-COMM是否有发生更新。每一次对终端专属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时,均假设fDL-COMM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估计残留频偏。如果fDL-COMM没有发生更新,那么估计得到的下行残留频偏的准确度就会非常低。而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关站会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如果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第一指示信息,如果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的第二指示信息。使得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再进行下行残留频偏的估计,并使用估计的下行残留频偏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不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终端只在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再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不是每一次都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既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通过步骤S302识别得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后,若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其中,更新变化范围指代当前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当前的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为当前的fDL-COMM与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fDL-COMM之间的差值。举例说明,可以预先设计好一个表格,该表格中说明了不同的第一指示信息与更新变化范围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信关站和终端均对该表格进行存储,信关站按照该表格生成与当前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进而使得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在该表格中查找到对应的更新变化范围。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302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解调物理广播信道,解码得到主系统信息的新增比特内容。根据主系统系统信息的新增比特内容,确定出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
具体地,信关站与终端均预先知道了主系统信息的新增比特内容与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新增比特为01,而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新增比特为00。因此终端只需解调并解码物理广播信道,得到主系统信息的新增比特,即可确定出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是第一指示信息还是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若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那么通过主系统信息的新增比特内容,不但能确定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还能够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具体地,终端与信关站均知道更新变化范围与主系统信息的新增比特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终端通过主系统信息的新增比特能够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比特为01时,说明了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kHz且小于4kHz。而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比特为11时,则说明了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为大于或等于4kHz。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302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识别补偿后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根据补偿后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确定出与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确定出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
其中,下行参考信号包含于下行信号中。具体地,信关站与终端均预先知道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与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格式为1,而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为0。因此终端只需识别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即可确定出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是第一指示信息还是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参阅图4,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识别补偿后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S401、估计补偿后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时延。
由于下行参考信号由信号站根据当前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确定出的循环移位值生成,因此不同循环移位值α生成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不同,进而造成接收到该下行参考信号的时延也会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估计下行参考信号的时延来分辨出该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循环移位值α。补偿后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时延可以通过信道估计值得到。
S402、将估计的时延的值分别与多个时延范围进行匹配,确定出时延的值所处的时延范围。
其中,每一个时延范围均是根据终端所处通信系统中的下行信号最大超前时长、下行信号最大滞后时长、正交频分复用的时长、与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相对应的循环移位值、信关站可生成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总格式数目中的至少一个值进行设定的。
具体地,所处通信系统中的下行信号的最大超前时长用TO1表示,而下行信号最大滞后时长用TO2表示,正交频分复用的时长用TOFDM表示。其中,信关站可生成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总格式数目指的是可生成的循环移位值α不为0的总格式数目N。每一种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所对应的时延值所处于的时延范围为
Figure BDA0002713150310000171
举例说明,若信关站可生成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有格式0(循环移位值α=0)和格式1(循环移位值α=1)。那么信关站可生成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总格式数目N=1,格式0的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延范围为[-TO1,TO2],格式1的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延范围为
Figure BDA0002713150310000172
S403、确定出与时延所处的时延范围相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
由于时延范围与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相对应,因此可以通过下行参考信号的时延所处的时延范围,确定出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而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与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又存在对应关系,因此确定出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后即可确定出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例如,格式1(循环移位值α=1)的下行参考信号为第一指示信息,格式0(循环移位值α=0)的下行参考信号为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若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则下行参考信号的格式还与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例如,格式1和格式2的下行参考信号均为第一指示信息。格式1的下行参考信号用于说明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kHz且小于4kHz,格式2的下行参考信号用于说明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为大于或等于4kHz。
现有技术中,终端接收到下行信号后,并不知道信关站侧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时所使用的fDL-COMM与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fDL-COMM之间的差值,即终端不知道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因此终端每次均假设fDL-COMM的最大更新变化量进行下行残留频偏估计,若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与终端所假设的最大更新变化量之间的误差比较大,那么终端所估计到的下行残留频偏的准确度就会非常低,终端与信关站之间的同步效果较差。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进而可按照确定出的更新变化范围对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进行估计,得到更为准确的下行残留频偏。
S303、若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估计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并使用估计出的下行残留频偏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由于终端和信关站均预先知道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的条件,即fDL-COMM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进而能选择与该条件相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来估计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然后使用估计出的下行残留频偏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调整后的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等于估计出的下行残留频偏与终端调整前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和。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其中,若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估计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包括:
若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说明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利用第一指示信息说明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估计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
具体的,不同的频偏估计方式所适用的更新变化范围是不同的。例如第一频偏估计方式适用于更新变化量小于或等于28kHz的fDL-COMM,第一频偏估计方式为利用主同步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和下行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估计对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进行估计,或者利用辅同步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和下行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估计对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进行估计。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则适用于更新变化量小于或等于4kHz的fDL-COMM,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利用两个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对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进行估计。
可选地,若第一指示信息中说明的fDL-COMM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包含于第一频偏估计方式所适用的更新变化范围,则使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计算出下行参考信号的第一下行频偏残留频偏值,以及使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计算出下行参考信号的第二下行残留频偏值,并将第一下行频偏残留频偏值和第二下行残留频偏值进行相加,得到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
如果第一指示信息中说明的更新变化范围包含于小于或等于28kHz的范围内,可以同时分别使用第一频偏估计方式和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对下行残留频偏进行估计,分别得到第一下行频偏残留频偏值和第二下行残留频偏值。结合两种频偏估计方式所估计出的残留频偏值,得到准确度较高的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与当前的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相加,即为更新后的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可选地,若第一指示信息中说明的更新变化范围包含于第二频偏估计方式所使用的更新变化范围,则使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计算出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
通过识别得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fDL-COMM更新变化范围之后,判断对应的更新范围是否包含于第二频偏估计方式所适用的更新变化范围。若更新变化范围包含于第二频偏估计方式所适用的更新变化范围,则使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计算出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
第二频偏估计方式为利用两个时隙的下行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对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进行估计,适用于更新变化量小于或等于4kHz的fDL-COMM。对于更新变化范围包含于更新变化量小于或等于4kHz的情况下,可以只使用第二频偏估计方式,即可计算得到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与当前的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相加,即为更新后的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S304、若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二指示信息,则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
若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二指示信息,则说明由于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更新变化量较小,不需要终端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因此终端可不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让终端只在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再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不是每一次都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既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
可选地,若终端在不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接收到了信关站发送的下行信号,那么由于信关站的fDL-COMM未更新,终端也可以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相较于现有的每一次接收下行信号均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执行处理的工作量较少。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中,终端对补偿后的下行信号进行识别,若识别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再进行下行残留频偏的估计,并使用估计的下行残留频偏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若识别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二指示信息,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不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让终端只在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再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不是每一次都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既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
参阅图5,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应公开了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装置,应用于信关站,该下行信号的发送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01、第一生成单元502、第二生成单元503、第一调整单元504以及发送单元505。
第一确定单元501,用于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是否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其中,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为:信关站与终端约定对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更新的时刻,若当前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其中,第一生成单元502,包括: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主系统信息新增比特数目。第二生成单元503,包括: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的主系统信息新增比特数目。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为同步广播块的所处时隙。
第一生成单元502,用于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与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生成单元502,包括:
第三生成子单元,用于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第二生成单元503,包括:第四生成子单元,用于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的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生成单元502,包括:匹配子单元和第五生成子单元。
匹配子单元,用于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将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分别与多个更新变化范围进行匹配,确定出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第五生成子单元,用于基于确定出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第二生成单元503,用于若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
第一调整单元504,用于使用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其中,下行信号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
发送单元505,用于向终端发送预补偿后的下行信号。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下行信号的发送装置中,还包括: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若当前不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使用未更新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发送预补偿的下行信号。其中,未更新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为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下行信号的发送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具体的原理和执行过程,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相同,可参见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中相应的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下行信号的发送装置中,第一确定单元501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如果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第一生成单元502生成用于通知终端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第一指示信息,如果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则第二生成单元503生成用于通知终端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而能够使得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再进行下行残留频偏的估计,并使用估计的下行残留频偏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不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让终端只在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再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不是每一次都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既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
参阅图6,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应公开了一种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装置,应用于终端,该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装置,包括:接收单元601和识别单元602。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信关站发送的下行信号,并使用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补偿所述下行信号。其中,下行信号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
识别单元602,用于识别补偿后的下行信号,得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若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估计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并使用估计出的下行残留频偏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若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二指示信息,则不对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其中,识别单元602执行若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估计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时,用于:
若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说明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利用第一指示信息说明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估计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具体的原理和执行过程,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相同,可参见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中相应的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装置中,识别单元602对补偿后的下行信号进行识别,若识别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再进行下行残留频偏的估计,并使用估计的下行残留频偏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若识别单元602识别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二指示信息,即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变化阈值的情况下,不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让终端只在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再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而不是每一次都假设下行公共频移量的最大更新变化量来更新调整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既减少了终端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更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或者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关站,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以上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以上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关站,所述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与所述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之间的差值;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
使用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预补偿后的所述下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处于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其中,所述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为:所述信关站与终端约定对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更新的时刻;若当前处于所述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根据当前的星历信息确定出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主系统信息新增比特数目;
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所述终端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的主系统信息新增比特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终端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的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小于所述变化阈值,则生成用于通知所述终端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的格式的下行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将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分别与多个更新变化范围进行匹配,确定出所述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基于确定出的所述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生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所述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当前不处于所述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可更新时刻,则使用未更新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对下行信号进行预补偿,发送预补偿的所述下行信号;其中,未更新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为所述信关站上一次进行预补偿时使用的公共多普勒频移量。
6.一种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下行信号的频率调整方法,包括:
接收信关站发送的下行信号,并使用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补偿所述下行信号;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终端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调整;
识别补偿后的下行信号,得到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
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估计所述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并使用估计出的所述下行残留频偏调整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
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则不对所述终端的下行多普勒频移量进行更新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说明当前的下行公共多普勒频移量的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
其中,所述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估计所述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包括:
若所述补偿后的下行信号携带的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说明的所述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
利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说明的所述更新变化量所处于的更新变化范围相对应的频偏估计方式,估计所述终端的下行残留频偏。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信关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1063811.8A 2020-09-30 2020-09-30 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Active CN112202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811.8A CN112202488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811.8A CN112202488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2488A CN112202488A (zh) 2021-01-08
CN112202488B true CN112202488B (zh) 2022-09-16

Family

ID=74013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3811.8A Active CN112202488B (zh) 2020-09-30 2020-09-30 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24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3882A (zh) * 2021-11-04 2023-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5247A (zh) * 2019-07-31 2019-12-06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多载波通信系统下行链路载波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CN110798422A (zh) * 2019-11-25 2020-02-14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多载波通信系统下行链路采样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CN110855346A (zh) * 2019-11-26 2020-02-28 辰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信号接收装置和多普勒频偏处理方法
CN111131123A (zh) * 2019-12-12 2020-05-08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卫星多载波通信系统上行采样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CN111262640A (zh) * 2020-02-10 2020-06-09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69345A (zh) * 2019-03-06 2020-09-1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偏补偿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73193B2 (en) * 2014-12-12 2016-10-18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Mobile terminal with frequency lock loop
US10871575B2 (en) * 2018-10-26 2020-12-22 Viasat, Inc. Multi-mode frequency compensation in mobile terminals
CN110247697B (zh) * 2019-05-30 2021-12-07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提高低轨通信卫星系统频率利用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345A (zh) * 2019-03-06 2020-09-1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偏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0545247A (zh) * 2019-07-31 2019-12-06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多载波通信系统下行链路载波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CN110798422A (zh) * 2019-11-25 2020-02-14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多载波通信系统下行链路采样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CN110855346A (zh) * 2019-11-26 2020-02-28 辰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信号接收装置和多普勒频偏处理方法
CN111131123A (zh) * 2019-12-12 2020-05-08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卫星多载波通信系统上行采样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CN111262640A (zh) * 2020-02-10 2020-06-09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2488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1750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間同期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US20040141570A1 (en) Symbol timing correction circuit, receiver, symbol timing correction, mothed, and demodul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6936554B (zh) 物理帧中前导符号的生成方法
KR101646522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오프셋 추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2006352746A (ja)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伝送用受信機
WO2018202038A1 (zh) 一种确定上行同步定时偏差的方法及装置
RU2007137486A (ru) Коррекции хронирования в системе с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и несущими и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е на временной фильтр оценки канала
CN108566266B (zh) 一种高速移动信道下宽带专网的可靠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224658A1 (en) Correction of frequency offsets greater than the Nyquist frequency
US20100182980A1 (en) Method for phase synchronizing nod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WO2011067827A1 (ja) 周波数偏差推定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WO2011044793A1 (zh) 信道质量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09094838A (ja) Ofdm受信装置およびofdm受信方法
JP2009290725A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CN108271274A (zh)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2202488B (zh) 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频率调整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
CN103117980A (zh)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机的快速数字自动频率控制方法
EP2727425A1 (en) Estimation of frequency offset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8834211B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网络的定时调整方法及系统
US2014027002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time tracking failure
RU2437216C1 (ru) Оценка задержки для контура опережения во времени
CN111355539B (zh) 获取信道估计值的方法和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5223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设备和信道估计控制方法
US12184458B2 (en)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the VDE-TER system
CN10828242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频偏估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Xiyu

Inventor after: Gao Kezeng

Inventor after: Hu Qixin

Inventor before: Xu Xiyu

Inventor before: Gao Kezeng

Inventor before: Hu Six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13

Address after: 518000, West Side of 3rd Floor, Hainengda Building, No. 9108 North Ring Road, North Zone, High 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unlianto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57 hainengda building, North Ring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