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0394B - 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0394B
CN112200394B CN202011413449.2A CN202011413449A CN112200394B CN 112200394 B CN112200394 B CN 112200394B CN 202011413449 A CN202011413449 A CN 202011413449A CN 112200394 B CN112200394 B CN 112200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time
order
poi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34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0394A (zh
Inventor
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yi Tongshang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yi Tongshang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yi Tongshang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yi Tongshang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34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0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0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0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0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0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5Relationships between shipper or supplier and carriers
    • G06Q10/08355Rout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订单,并根据运单模型结合运输需求对订单进行拆分和合并;对运输进行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计算,同时,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进行策略要求计算,获取最佳运输路线方案;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点对点的执行每条线路的具体运输环节,同时,集成第三方运输能力进入对应的运输环节中;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记录全程运输中的轨迹和运输状态;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对各供应商的运输能力进行集成及整合。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方法步骤对应的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属于物流配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通过这种位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运输已逐步发展成为决定企业之间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而运输成本的控制和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又直接促使企业利润的增加。
在跨境电商物流活动中,运输体现为一种国际物流运输活动。它是指为了实现跨境电商的交易要求,通过国际陆路运输、国际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或是多式联运的方式对交易实物进行必要的包装并输送至境外收货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物流活动。
现在流程是:
1,接收客户询价; (业务人员接受客户询问,相关国际物流运输价格,下客户联系方式便于日后长 期联系) ;
2,接单(国际业务开拓人员经过 与客户的达成一致,向客户明 确有关事项,避免在合作过程 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3,订舱 (海关出口操作人员及时 与船务公司进行沟通,订好舱 位并办理好相关手续后,及时 通知客户);
4,做箱(操作人员办理装箱、还箱 等工作,此步工作可与报关同 时进行);
5,报检、报关(报检员、报关员及时办理 货物进出品的报检、报关工作);
6,提单确认、修改(部门相关人员与客户确 认发放方式,并与原始资料比 对其内容);
7,费用结算 (依据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国际业务开拓人员与财务部 人员进行费用结算);
8,提单、发票发放(国际业务开拓人员与客户联系确定提单、发票发放方 式,根据客户需要发放单据);
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包括:
1,传统的货运代理调度方式基本依靠人工经验,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变,物流配送的场景越来越复杂,需要考虑的约束维度也越来越多,组合的结果可能有千万种,调度的难度也呈几何式增长,人工调度往往需要花费数小时或者1天以上完成配载;
2,传统的货运代理调度都是按空运、海运或者按线路、按业务场景、按客户类型进行区分,人工无法同时考虑多个维度的限制条件,同时保证调度结果的最优。
3,传统的货运代理由于物流费用计算复杂,无法完成当时准确的计费,都是物流执行后产生的,无法根据费用对多种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同时控制预算。
由此可见,现代跨国运输最大挑战是:如何打破传统货运代理的经营模式,整合物流主体和消费主体,把过去分散的海运、陆运、空运,卡运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进行统一整合调度。以此来提高客户对物流满意度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在降低跨国运输运营成本的同时还能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准确、安全、周到的服务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物流配送方式消耗时间长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运单模块,用于接收订单,并根据运单模型结合运输需求对订单进行拆分和合并;其中,所述订单的类型包括物流生产订单、调拨订单、派送单和退货单。
调度模块,用于对运输进行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计算,同时,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进行策略要求计算,获取最佳运输路线方案;其中,所述策略要求包括:成本最低优先、时效最快优先和质量优先;
运输线路模块,用于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
物流执行模块,用于点对点的执行每条线路的具体运输环节,同时,集成第三方运输能力进入对应的运输环节中;
物流监控模块,用于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
轨迹模块,用于记录全程运输中的轨迹和运输状态;
事件模块,用于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
供应商管理模块,用于对各供应商的运输能力进行集成及整合。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线路模块包括:
运力维护模块,用于对每个线路的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情况进行维护;
距离时效维护模块,用于对发送点到收货点的距离及时效矩阵进行维护;
规划维护模块,用于对所有能够进行集拼的路网规划进行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物流监控模块包括:
追溯模块,用于针对跨国运输追溯整个订单的运行轨迹;
告警模块,用于在跨国运输的运行轨迹追溯过程中,当出现轨迹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数据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各个运输环节数据,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事件模块包括:
时间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运输途中每个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并判断所述停留事件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处理模块一,用于当所述停留时间超过预设停留事件阈值时,则调取订单信息,并查看与订单对应的策略需求是否为时效最快优先;如果所述订单对应的策略不是时效最快优先,则继续监控订单在所述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当所述停留事件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时,对该运输点进行订单提醒,并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一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一规定时间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T g1表示第一规定时间,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01表示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处理模块二,用于当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对应的策略是时效最快优先时,立即向所述对该运输点按照固定时间间隔进行订单提醒,并且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二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二规定时间为:
Figure 502896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T g2表示第二规定时间,Tc表示按照策略时效最快优先规划的,停留超时的运输点对应的原规划停留时间;
时间阈值调整模块,用于针对出现停留时间存在超时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根据运输剩余环节情况,进行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调整,获得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
调整后监控模块,用于运输剩余环节的运输过程中,以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为标准监控运输剩余各环节对应运输点的订单停留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时间阈值调整模块通过如下公式对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进行调整: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T y 表示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T s 表示出现停留超时情况下,在对应运输点实际停留时间长度;T 1表示按照策略规划的,在对应运输点应该停留的时间长度;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h 表示截止到当前停留超时的运输点针对订单完成处理,订单进入下一运输环节时,所述订单运输过程已用时间;T z 表示所述订单按照时效最快优先的策略进行运输的规划运输时间,n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的运输点个数;T i 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所要经历的运输点之间的运输路程规划消耗时间;λ表示时间调整系数,λ的取值范围为:1.08-1.13。
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订单,并根据运单模型结合运输需求对订单进行拆分和合并;其中,所述订单的类型包括物流生产订单、调拨订单、派送单和退货单。
对运输进行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计算,同时,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进行策略要求计算,获取最佳运输路线方案;其中,所述策略要求包括:成本最低优先、时效最快优先和质量优先;
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
点对点的执行每条线路的具体运输环节,同时,集成第三方运输能力进入对应的运输环节中;
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
记录全程运输中的轨迹和运输状态;
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
对各供应商的运输能力进行集成及整合。
进一步地,所述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包括:
对每个线路的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情况进行维护;
对发送点到收货点的距离及时效矩阵进行维护;
对所有能够进行集拼的路网规划进行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包括:
针对跨国运输追溯整个订单的运行轨迹;
在跨国运输的运行轨迹追溯过程中,当出现轨迹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监控各个运输环节数据,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包括:
监控运输途中每个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并判断所述停留事件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当所述停留时间超过预设停留事件阈值时,则调取订单信息,并查看与订单对应的策略需求是否为时效最快优先;如果所述订单对应的策略不是时效最快优先,则继续监控订单在所述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当所述停留事件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时,对该运输点进行订单提醒,并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一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一规定时间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T g1表示第一规定时间,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01表示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当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对应的策略是时效最快优先时,立即向所述对该运输点按照固定时间间隔进行订单提醒,并且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二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二规定时间为:
Figure 357719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T g2表示第二规定时间,Tc表示按照策略时效最快优先规划的,停留超时的运输点对应的原规划停留时间;
针对出现停留时间存在超时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根据运输剩余环节情况,进行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调整,获得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
运输剩余环节的运输过程中,以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为标准监控运输剩余各环节对应运输点的订单停留时间。
进一步地,通过如下公式对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进行调整: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T y 表示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T s 表示出现停留超时情况下,截止到当前停留超时的运输点针对订单完成处理,订单进入下一运输环节时,在对应运输点实际停留时间长度;T 1表示按照策略规划的,在对应运输点应该停留的时间长度;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h 表示截止到当前停留超时的运输点针对订单完成处理,订单进入下一运输环节时,所述订单运输过程已用时间;T z 表示所述订单按照时效最快优先的策略进行运输的规划运输时间,n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的运输点个数;T i 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所要经历的运输点之间的运输路程规划消耗时间;λ表示时间调整系数,λ的取值范围为:1.08-1.13。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运输企业和客户的运营成本,并对运力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同时,通过运力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配载过程中消耗的时间,进一步降低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物流监督和物流追溯等方式能够实施有效的监控物流全过程,提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监控力度,防止出现货物运输延误和出错,有效降低丢件率和出错率,提高运输效率和送达率。同时,在出现物流异常情况下进行告警和及时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物流过程的监控过程中的时间处理效率和处理力度,有效降低在物流异常情况处理过程中的时间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调度模块进行配载的示意图 ;
图4为本发明所述物流网络示意图;
(101、运单模块;102,调度模块;103,运输线路模块;104,供应商管理模块;105,事件模块;106,物流执行模块;107,物流监控模块;108轨迹模块;801,全球运输点;802,连接全球运输点间的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运单模块101,用于接收订单,并根据运单模型结合运输需求对订单进行拆分和合并;其中,所述订单的类型包括物流生产订单、调拨订单、派送单和退货单。
调度模块102,用于对运输进行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计算,同时,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进行策略要求计算,获取最佳运输路线方案;其中,所述策略要求包括:成本最低优先、时效最快优先和质量优先;
运输线路模块103,用于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
物流执行模块106,用于点对点的执行每条线路的具体运输环节,同时,集成第三方运输能力进入对应的运输环节中;
物流监控模块107,用于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
轨迹模块108,用于记录全程运输中的轨迹和运输状态;
事件模块105,用于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
供应商管理模块104,用于对各供应商的运输能力进行集成及整合。
其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系统的物流网络为:
1、全球运输点801,运输点包括卖家、卖家、仓库、港口,由这些组成全球物流网络;
2、连接2点线路802,每条线路配置支持的供应商服务,由每个供应商服务确定线路运输方式,支持海运,空运、路运;基于线路和供应商配置需要的单位运费,运货时效,碳排放,服务质量等;
3,配置运输测量,目前支持运输策越有时效最快,成本最低,最环保等;
4,基于客户不同策越要求,要求计算出最优路线选最优供应商服务;
同时,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在实际物流操作运行中的工作流程为:
运输路线规划:
物流专员根据订单需求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系统配置好全球物流网络线路,每条线路支持的运输方式(海运,路运,空运)和需要多少费用;物流专员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基于运力情况配置全球运输网络线路每天支持海运,空运,路运有多运输能力(每条线路不同运输方式支持运输的体积或者重量);
接单过程:接单方式支持多种方式接入订单,客户可以通过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系统的API或者通过界面手工录入运单信息,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系统自动生成运输任务单;
调度过程:调度员选择
1,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系统选择要调度的运单;
2,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系统选择客户要求的选择运输策越、例如成本最低、时效最快、服务质量最高;
3,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系统选择支持的线路图;
再进行配载,系统会根据进历史大数据,搜索引擎等自动计算出最优的运
输方式,最终输出物流单,送港单,送仓单,派送单等具体的作业单据;
在发明中执行:
调度员通过调度模块安排好运输生产需要作业单据后,对应的合作供应商或者司机从调度模块查看需要执行的作业单 ; 并且到规定的SLA内完成作业单据的操作,作业轨迹通过终端平台把操作轨迹时时更新到调度模块;
监控过程:调度员通过调度模块时时查看车辆运输数据信息并且显示电子地图;调度模块通过数据服务接收判断车辆是否超速、越界、意外情况等报警信;并且立即通知对应责任人阻止异常的发生;
调度员可以通过调度模块选择需要实时查询在途库存的货物,能列举出该货物所在的车辆,飞机、轮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运单模块101接收订单,并根据运单模型结合运输需求对订单进行拆分和合并;其中,所述订单的类型包括物流生产订单、调拨订单、派送单和退货单。然后,采用调度模块102对运输进行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计算,同时,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进行策略要求计算,获取最佳运输路线方案;其中,所述策略要求包括:成本最低优先、时效最快优先和质量优先;随后,利用运输线路模块103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之后,利用物流执行模块106进行点对点的执行每条线路的具体运输环节,同时,集成第三方运输能力进入对应的运输环节中;此后,采用物流监控模块107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最后,利用轨迹模块108记录全程运输中的轨迹和运输状态;通过事件模块105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并采用供应商管理模块104对各供应商的运输能力进行集成及整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能够有效降低运输企业和客户的运营成本,并对运力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同时,通过运力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配载过程中消耗的时间,进一步降低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物流监督和物流追溯等方式能够实施有效的监控物流全过程,提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监控力度,防止出现货物运输延误和出错,有效降低丢件率和出错率,提高运输效率和送达率。同时,在出现物流异常情况下进行告警和及时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物流过程的监控过程中的时间处理效率和处理力度,有效降低在物流异常情况处理过程中的时间消耗。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运输线路模块包括:
运力维护模块,用于对每个线路的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情况进行维护;
距离时效维护模块,用于对发送点到收货点的距离及时效矩阵进行维护;
规划维护模块,用于对所有能够进行集拼的路网规划进行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运力维护模块对每个线路的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情况进行维护;然后,利用距离时效维护模块对发送点到收货点的距离及时效矩阵进行维护;最后,采用规划维护模块对所有能够进行集拼的路网规划进行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对运输路线上的各运输点、运输线路以及整理运力进行全方位维护,有效降低整个运输网络的故障发生率,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物流监控模块包括:
追溯模块,用于针对跨国运输追溯整个订单的运行轨迹;
告警模块,用于在跨国运输的运行轨迹追溯过程中,当出现轨迹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数据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各个运输环节数据,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追溯模块针对跨国运输追溯整个订单的运行轨迹;然后,通过告警模块在跨国运输的运行轨迹追溯过程中,当出现轨迹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最后,采用数据监控模块监控各个运输环节数据,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物流追溯、告警以及数据监控的方式进行物流监控,能够实施有效的监控物流全过程,提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监控力度,防止出现货物运输延误和出错,有效降低丢件率和出错率,提高运输效率和送达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事件模块包括:
时间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运输途中每个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并判断所述停留事件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处理模块一,用于当所述停留时间超过预设停留事件阈值时,则调取订单信息,并查看与订单对应的策略需求是否为时效最快优先;如果所述订单对应的策略不是时效最快优先,则继续监控订单在所述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当所述停留事件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时,对该运输点进行订单提醒,并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一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一规定时间为:
Figure 75139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T g1表示第一规定时间,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01表示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处理模块二,用于当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对应的策略是时效最快优先时,立即向所述对该运输点按照固定时间间隔进行订单提醒,并且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二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二规定时间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其中,T g2表示第二规定时间,Tc表示按照策略时效最快优先规划的,停留超时的运输点对应的原规划停留时间;
时间阈值调整模块,用于针对出现停留时间存在超时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根据运输剩余环节情况,进行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调整,获得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
调整后监控模块,用于运输剩余环节的运输过程中,以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为标准监控运输剩余各环节对应运输点的订单停留时间。
其中,所述时间阈值调整模块通过如下公式对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进行调整:
Figure 408032DEST_PATH_IMAGE010
其中,T y 表示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T s 表示出现停留超时情况下,在对应运输点实际停留时间长度;T 1表示按照策略规划的,在对应运输点应该停留的时间长度;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h 表示截止到当前停留超时的运输点针对订单完成处理,订单进入下一运输环节时,所述订单运输过程已用时间;T z 表示所述订单按照时效最快优先的策略进行运输的规划运输时间,n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的运输点个数;T i 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所要经历的运输点之间的运输路程规划消耗时间;λ表示时间调整系数,λ的取值范围为:1.08-1.1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时间监控模块监控运输途中每个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并判断所述停留事件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然后,通过处理模块一在所述停留时间超过预设停留事件阈值时,则调取订单信息,并查看与订单对应的策略需求是否为时效最快优先;如果所述订单对应的策略不是时效最快优先,则继续监控订单在所述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当所述停留事件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时,对该运输点进行订单提醒,并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一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之后,通过处理模块二在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对应的策略是时效最快优先时,立即向所述对该运输点按照固定时间间隔进行订单提醒,并且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二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随后,通过时间阈值调整模块针对出现停留时间存在超时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根据运输剩余环节情况,进行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调整,获得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最后,采用调整后监控模块在运输剩余环节的运输过程中,以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为标准监控运输剩余各环节对应运输点的订单停留时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订单停留时间处理模式,能够针对运输点停留超时的订单进行及时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同时,在出现停留超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和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针对不同的运输策略需求进行运输停留时间的监控,将时效最快有限的策略与其他运输策略分开处理,能够实现针对时效性的运输策略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根据第一规定时间和第二规定时间的设置,能够针对不同的策略设置不同的处理时间周期,提高对超时停留订单的处理调度协调性,避免各种策略订单之间的停留时间处理冲突的问题发生。同时,通过第二规定时间公式获取的规定时间能够有效结合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的实际运输情况的各时间进行订单停留超时处理时间段的规划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针对时效最快优先策略的停留时间超时处理效率,并且使停留超时处理时间段能够兼顾当前处理时效和该订单后续剩余时间,尽量避免后续运输时间不足而导致的订单整体运输时间超出策略规划时间,有效提高策略规定时间运输的完成率。
此外,通过上述公式对出现停留超时运输点的后续运输环节中的各运输点的停留时间的第一预设停留时间的调整,能够在后续运输环节的各运输点上进一步缩短停留时间的阈值时段,缩短后的停留时间的阈值时段能够有效匹配整体策略的规划时间,进一步提高后续运输点对订单货物的处理效率,有效提高策略规定时间运输的完成率。在后续运输过程中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效率,节省运输时间,在运力范围内最大程度上提高策略规定时间运输的完成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接收订单,并根据运单模型结合运输需求对订单进行拆分和合并;其中,所述订单的类型包括物流生产订单、调拨订单、派送单和退货单。
S2、对运输进行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计算,同时,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进行策略要求计算,获取最佳运输路线方案;其中,所述策略要求包括:成本最低优先、时效最快优先和质量优先;
S3、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
S4、点对点的执行每条线路的具体运输环节,同时,集成第三方运输能力进入对应的运输环节中;
S5、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
S6、记录全程运输中的轨迹和运输状态;
S7、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
S8、对各供应商的运输能力进行集成及整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接收订单,并根据运单模型结合运输需求对订单进行拆分和合并;其中,所述订单的类型包括物流生产订单、调拨订单、派送单和退货单。然后,对运输进行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计算,同时,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进行策略要求计算,获取最佳运输路线方案;其中,所述策略要求包括:成本最低优先、时效最快优先和质量优先;随后,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然后,点对点的执行每条线路的具体运输环节,同时,集成第三方运输能力进入对应的运输环节中;之后,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此后,记录全程运输中的轨迹和运输状态;然后,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最后,对各供应商的运输能力进行集成及整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能够有效降低运输企业和客户的运营成本,并对运力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同时,通过运力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配载过程中消耗的时间,进一步降低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物流监督和物流追溯等方式能够实施有效的监控物流全过程,提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监控力度,防止出现货物运输延误和出错,有效降低丢件率和出错率,提高运输效率和送达率。同时,在出现物流异常情况下进行告警和及时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物流过程的监控过程中的时间处理效率和处理力度,有效降低在物流异常情况处理过程中的时间消耗。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包括:
S301、对每个线路的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情况进行维护;
S302、对发送点到收货点的距离及时效矩阵进行维护;
S303、对所有能够进行集拼的路网规划进行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对每个线路的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情况进行维护;然后,对发送点到收货点的距离及时效矩阵进行维护;最后,对所有能够进行集拼的路网规划进行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对运输路线上的各运输点、运输线路以及整理运力进行全方位维护,有效降低整个运输网络的故障发生率,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包括:
S501、针对跨国运输追溯整个订单的运行轨迹;
S502、在跨国运输的运行轨迹追溯过程中,当出现轨迹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S503、监控各个运输环节数据,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针对跨国运输追溯整个订单的运行轨迹;然后,在跨国运输的运行轨迹追溯过程中,当出现轨迹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最后,监控各个运输环节数据,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物流追溯、告警以及数据监控的方式进行物流监控,能够实施有效的监控物流全过程,提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监控力度,防止出现货物运输延误和出错,有效降低丢件率和出错率,提高运输效率和送达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包括:
监控运输途中每个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并判断所述停留事件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当所述停留时间超过预设停留事件阈值时,则调取订单信息,并查看与订单对应的策略需求是否为时效最快优先;如果所述订单对应的策略不是时效最快优先,则继续监控订单在所述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当所述停留事件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时,对该运输点进行订单提醒,并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一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一规定时间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其中,T g1表示第一规定时间,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01表示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当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对应的策略是时效最快优先时,立即向所述对该运输点按照固定时间间隔进行订单提醒,并且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二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二规定时间为:
Figure 160087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T g2表示第二规定时间,Tc表示按照策略时效最快优先规划的,停留超时的运输点对应的原规划停留时间;
针对出现停留时间存在超时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根据运输剩余环节情况,进行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调整,获得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
运输剩余环节的运输过程中,以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为标准监控运输剩余各环节对应运输点的订单停留时间。
其中,通过如下公式对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进行调整: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其中,T y 表示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T s 表示出现停留超时情况下,截止到当前停留超时的运输点针对订单完成处理,订单进入下一运输环节时,在对应运输点实际停留时间长度;T 1表示按照策略规划的,在对应运输点应该停留的时间长度;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h 表示截止到当前停留超时的运输点针对订单完成处理,订单进入下一运输环节时,所述订单运输过程已用时间;T z 表示所述订单按照时效最快优先的策略进行运输的规划运输时间,n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的运输点个数;T i 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所要经历的运输点之间的运输路程规划消耗时间;λ表示时间调整系数,λ的取值范围为:1.08-1.13。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订单停留时间处理模式,能够针对运输点停留超时的订单进行及时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同时,在出现停留超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和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针对不同的运输策略需求进行运输停留时间的监控,将时效最快有限的策略与其他运输策略分开处理,能够实现针对时效性的运输策略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根据第一规定时间和第二规定时间的设置,能够针对不同的策略设置不同的处理时间周期,提高对超时停留订单的处理调度协调性,避免各种策略订单之间的停留时间处理冲突的问题发生。同时,通过第二规定时间公式获取的规定时间能够有效结合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的实际运输情况的各时间进行订单停留超时处理时间段的规划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针对时效最快优先策略的停留时间超时处理效率,并且使停留超时处理时间段能够兼顾当前处理时效和该订单后续剩余时间,尽量避免后续运输时间不足而导致的订单整体运输时间超出策略规划时间,有效提高策略规定时间运输的完成率。
此外,通过上述公式对出现停留超时运输点的后续运输环节中的各运输点的停留时间的第一预设停留时间的调整,能够在后续运输环节的各运输点上进一步缩短停留时间的阈值时段,缩短后的停留时间的阈值时段能够有效匹配整体策略的规划时间,进一步提高后续运输点对订单货物的处理效率,有效提高策略规定时间运输的完成率。在后续运输过程中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效率,节省运输时间,在运力范围内最大程度上提高策略规定时间运输的完成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运单模块,用于接收订单,并根据运单模型结合运输需求对订单进行拆分和合并;
调度模块,用于对运输进行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计算,同时,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进行策略要求计算,获取最佳运输路线方案;其中,所述策略要求包括:成本最低优先、时效最快优先和质量优先;
运输线路模块,用于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
物流执行模块,用于点对点的执行每条线路的具体运输环节,同时,集成第三方运输能力进入对应的运输环节中;
物流监控模块,用于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
轨迹模块,用于记录全程运输中的轨迹和运输状态;
事件模块,用于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
供应商管理模块,用于对各供应商的运输能力进行集成及整合;
其中,所述事件模块包括:
时间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运输途中每个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并判断所述停留事件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处理模块一,用于当所述停留时间超过预设停留事件阈值时,则调取订单信息,并查看与订单对应的策略需求是否为时效最快优先;如果所述订单对应的策略不是时效最快优先,则继续监控订单在所述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当所述停留事件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时,对该运输点进行订单提醒,并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一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一规定时间为:
Figure 495278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T g1表示第一规定时间,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T 01表示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处理模块二,用于当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对应的策略是时效最快优先时,立即向所述对该运输点按照固定时间间隔进行订单提醒,并且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二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二规定时间为:
Figure 921711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T g2表示第二规定时间,Tc表示按照策略时效最快优先规划的,停留超时的运输点对应的原规划停留时间;
时间阈值调整模块,用于针对出现停留时间存在超时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根据运输剩余环节情况,进行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调整,获得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
调整后监控模块,用于运输剩余环节的运输过程中,以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为标准监控运输剩余各环节对应运输点的订单停留时间;
所述时间阈值调整模块通过如下公式对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进行调整:
Figure 658723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T y 表示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T s 表示出现停留超时情况下,在对应运输点实际停留时间长度;T 1表示按照策略规划的,在对应运输点应该停留的时间长度;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h 表示截止到当前停留超时的运输点针对订单完成处理,订单进入下一运输环节时,所述订单运输过程已用时间;T z 表示所述订单按照时效最快优先的策略进行运输的规划运输时间,n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的运输点个数;T i 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所要经历的运输点之间的运输路程规划消耗时间;λ表示时间调整系数,λ的取值范围为:1.08-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线路模块包括:
运力维护模块,用于对每个线路的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情况进行维护;
距离时效维护模块,用于对发送点到收货点的距离及时效矩阵进行维护;
规划维护模块,用于对所有能够进行集拼的路网规划进行维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监控模块包括:
追溯模块,用于针对跨国运输追溯整个订单的运行轨迹;
告警模块,用于在跨国运输的运行轨迹追溯过程中,当出现轨迹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数据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各个运输环节数据,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4.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订单,并根据运单模型结合运输需求对订单进行拆分和合并;
对运输进行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计算,同时,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进行策略要求计算,获取最佳运输路线方案;其中,所述策略要求包括:成本最低优先、时效最快优先和质量优先;
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
点对点的执行每条线路的具体运输环节,同时,集成第三方运输能力进入对应的运输环节中;
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
记录全程运输中的轨迹和运输状态;
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
对各供应商的运输能力进行集成及整合;
其中,所述对运输途中异常事件和非正常流程订单进行处理,包括:
监控运输途中每个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并判断所述停留事件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当所述停留时间超过预设停留事件阈值时,则调取订单信息,并查看与订单对应的策略需求是否为时效最快优先;如果所述订单对应的策略不是时效最快优先,则继续监控订单在所述运输点的停留时间,当所述停留事件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时,对该运输点进行订单提醒,并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一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一规定时间为:
Figure 369059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T g1表示第一规定时间,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T 01表示第二预设停留时间阈值;
当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订单对应的策略是时效最快优先时,立即向所述对该运输点按照固定时间间隔进行订单提醒,并且要求所述运输点在第二规定时间内针对停留时间超过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进行处理反馈;其中,所述第二规定时间为:
Figure 798903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T g2表示第二规定时间,Tc表示按照策略时效最快优先规划的,停留超时的运输点对应的原规划停留时间;
针对出现停留时间存在超时的策略为时效最快优先的订单,根据运输剩余环节情况,进行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的调整,获得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
运输剩余环节的运输过程中,以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为标准监控运输剩余各环节对应运输点的订单停留时间;
通过如下公式对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进行调整:
Figure 40528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T y 表示调整后停留时间阈值;T s 表示出现停留超时情况下,截止到当前停留超时的运输点针对订单完成处理,订单进入下一运输环节时,在对应运输点实际停留时间长度;T 1表示按照策略规划的,在对应运输点应该停留的时间长度;T 0表示第一预设停留时间阈值对应的停留阈值时间;T h 表示截止到当前停留超时的运输点针对订单完成处理,订单进入下一运输环节时,所述订单运输过程已用时间;T z 表示所述订单按照时效最快优先的策略进行运输的规划运输时间,n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的运输点个数;T i 表示剩余运输环节中所要经历的运输点之间的运输路程规划消耗时间;λ表示时间调整系数,λ的取值范围为:1.08-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全球运输网络线路进行维护,包括:
对每个线路的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情况进行维护;
对发送点到收货点的距离及时效矩阵进行维护;
对所有能够进行集拼的路网规划进行维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跨国运输的订单进行全程监控,包括:
针对跨国运输追溯整个订单的运行轨迹;
在跨国运输的运行轨迹追溯过程中,当出现轨迹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监控各个运输环节数据,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时,告警并通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处理。
CN202011413449.2A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200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3449.2A CN112200394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3449.2A CN112200394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0394A CN112200394A (zh) 2021-01-08
CN112200394B true CN112200394B (zh) 2021-03-26

Family

ID=7403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3449.2A Active CN112200394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0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9666A (zh) * 2021-03-10 2021-07-23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品的病毒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3793106B (zh) * 2021-09-28 2022-06-21 广东省电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 外贸物流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5841368A (zh) * 2023-02-22 2023-03-24 深圳市优品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国内贸易自动化数字管理系统
CN116090933B (zh) * 2023-04-11 2023-07-18 深圳市宏大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智能优化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1564A (zh) * 2016-01-07 2016-06-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运单配送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9872108A (zh) * 2019-02-19 2019-06-11 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信息提醒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096A (zh) * 2011-11-25 2012-06-13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物流调度系统和方法
CN107506967A (zh) * 2017-09-12 2017-12-22 上海澳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跨国购物转运系统
US20190087777A1 (en) * 2017-09-20 2019-03-21 Shipper Technologies LLC Technologies for facilitating the safe and anonymous transport of goods between a buyer and seller
US10979857B2 (en) * 2018-05-03 2021-04-13 Curbside Inc. Content conversion tracking based on location data
CN108985690A (zh) * 2018-07-07 2018-12-11 肥西中宇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流信息跟踪查询方法
CN109740810A (zh) * 2018-12-27 2019-05-10 百成供应链管理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供应链用调度管理系统平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1564A (zh) * 2016-01-07 2016-06-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运单配送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9872108A (zh) * 2019-02-19 2019-06-11 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信息提醒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0394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0394B (zh) 一种用于电子交易平台的物流配送系统及方法
CN108389018B (zh) 一种智能化大宗商品物流管理系统
US119610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aborative and dynamic coordination of transportation of shipping containers
Huynh et al. Truck appointment systems: where we are and where to go from here
Mallidis et al. Design and planning for green global supply chains under periodic review replenishment policies
US201402293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argo transfer operations at a cargo distribution terminal
Salam et al. Simulation 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optimization: A case of Thai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Pokrovskaya et al. Methods of rating assessment for terminal and logistics complexes
Luo et al. Physical Internet-enabled customised furniture delivery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s: digitalisation, optimisation and case study
Sałek The importance of telematic information and logistics indicator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ransport services
Sumantri Analyzing the three supply chain flows in the maritime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industry
CN108229895A (zh) 跨单互联nap物流管理系统和物流信息共享方法
Gurning Determin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Port Digitalization: The Empirical Cases of Indonesian Ports
Alternburg et al. Just-in-time logistics support for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Bavrin et al. The analysis of digitalization impact on personnel functions in logistics
US20040068426A1 (en) Sh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2085477A (zh) 一种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
KR102402417B1 (ko) 물류배송 서비스에서 수하물 운반을 위해 여객 운송수단의 승객과 수하물 정보를 매칭시키는 방법 및 이를 운용하는 서버
Pérez-Salas et al. A framework to evaluate over-costs in natural resources logistics chains
Michaelides et al. Optimisation of logistics operations using GPS technology solutions: a case study
Dubina et al. Digitalization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Suárez-Moreno et al. Making horizontal collaboration among shippers feasibl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n ITS
Alo et al.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System Provision and Operation in Ethiopia: The Case of Modjo Dry Port
Odintsova et al.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Participants of Regional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Systems
Tenkir The Role of Rail Transport to the Multimodal Operator Performance of Ethiopian Shipping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