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9031B - 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99031B CN112199031B CN202011103533.4A CN202011103533A CN112199031B CN 112199031 B CN112199031 B CN 112199031B CN 202011103533 A CN202011103533 A CN 202011103533A CN 112199031 B CN112199031 B CN 1121990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xt
- target
- input
- user
- candid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6108 Allium ampelopras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254 Allium ampelopras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3074 Equus asi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77 ja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06F3/0236—Character input methods using selection techniques to select from displayed i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响应用户对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关联文本为包含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或,与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所述上屏文本为基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所确定的文本。本申请输入过程中,不需要用户切换输入法,对于未知的生僻字,仅需要输入已知的与生僻字关联的文本即可,提升了生僻字的输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入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输入法提供了用户向设备中输入信息的途径,常见的输入法有手写输入、拼音输入、语音输入等。
在实际输入过程中,用户可能会遇到不知道拼音或者手写的字,本文中定义为生僻字。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用户需要切换不同的输入法,如对于不知道拼音知道笔画的,可以切换至手写输入,对于不知道笔画而知道拼音的可以切换至拼音输入。此外,还有些情况下,用户既不知道拼音也不知道笔画,这时就会出现无法输入生僻字的问题。
由此可见,现有输入方式对于生僻字的输入,需要用户不断切换输入方式,且仍可能存在无法输入生僻字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生僻字输入操作繁琐,且存在无法输入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输入方法,包括:
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所述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或,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其中,所述上屏文本为基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所确定的文本。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第一类型,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前置生僻文本;
则,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一关联文本;
所述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包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中位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之前的文本确定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优选地,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字,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字的词语;
或,
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词语,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词语的词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第二类型,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形似生僻文本;
则,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
所述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包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确定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优选地,所述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对应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包含供用户选取的组成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单字的各构字部件;
响应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获取并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所述第二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构字部件的字组成的文本。
优选地,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字,目标关联文本为目标关联字;
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包含供用户选取的组成所述目标候选字的各构字部件;
所述第二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构字部件的关联字。
优选地,确定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的过程,包括:
检测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圈选的目标构字部件;
或,
检测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中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构字部件,其中,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对每个构字部件标记有对应的标识信息。
一种输入方法,包括:
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其它文本为起始词,以及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上屏展示。
优选地,所述关联文本中至少还存在一关联文本以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
优选地,所述设定字形匹配条件包括:
单字之间相互包含、包含相同的构字部件,和/或字形相似度达到设定相似度阈值。
一种输入装置,包括:
候选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关联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所述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或,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
上屏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其中,所述上屏文本为基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所确定的文本。
一种输入装置,包括:
候选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联想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其它文本为起始词,以及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
上屏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上屏展示。
一种输入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上所述的输入方法的各个步骤。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输入方法的各个步骤。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应用本申请的输入方法,当用户不知道所要输入的生僻字的读音或笔画时,可以输入与生僻字存在关联的文本,如由生僻字作为开头的词语中位于生僻字后面的字或词,或者是,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本申请响应用户的这一输入操作,进而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输入操作匹配的各候选文本,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触发操作从各候选文本中选中与生僻字关联的目标候选文本,本申请可以响应该第一触发操作,进而展示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其中,关联文本存在至少两种,一种是包含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另一种是与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由此可见,对于第一关联文本,其中位于目标候选文本之前的文本即可能是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字,对于第二关联文本,其也可能是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字,因此,用户可以从展示的各个关联文本中通过第二触发操作选择包含或作为所要输入生僻字的目标关联文本,本申请响应该第二触发操作,进而基于目标关联文本确定用户所要输入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完成对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字的输入过程。整个输入过程中,不需要用户切换输入法,对于未知的生僻字,仅需要输入已知的与生僻字关联的文本即可,大大提升了生僻字的输入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2a-2c示例了一种用户输入过程示意图;
图3a-3b示例了另一种用户输入过程示意图;
图4a-4c示例了又一种用户输入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a-6c示例了又一种用户输入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方案,能够对用户未知的生僻字词进行输入,且不需要用户切换不同输入法,仅需要向输入法应用中输入已知的与待输入生僻字词关联的文本,输入法应用即可自动确定多个候选文本,该多个候选文本中包含了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字词,用户从中选择即可完成生僻字词的输入过程,输入效率大大提升。
本申请方案可以基于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终端实现,该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脑等,终端上可以安装有输入法应用,以支持用户的输入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输入法应用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输入方式,如语音输入、拼音输入、笔画输入、手写输入等。
接下来,结合图1所述,本申请的输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具体的,对于用户所要输入的未知的生僻字词,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与之关联的文本,进而由终端依据生僻字词与关联文本间的关系,确定出生僻字词。
其中,上述生僻字词与关联文本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词语上的关系,也可以是字形上的关系。
其中,词语上的关系示例如前置生僻字、后置生僻字。以前置生僻字为例,其是指用户知晓生僻字词与关联文本之间存在构成词语的关系,并且生僻字词是在关联文本的前面,而且不局限于生僻字词与关联文本构成词语。比如对于词语“肄业”,“肄”就是“业”的前置生僻字,对应的,“业”就是“肄”的关联文本。而对于成语“筚路褴褛”,“筚”就是“路”的前置生僻字,对应的,“路”就是“筚”的关联文本。对应的成语中可以不仅仅包含前置生僻字及其关联文本,还可以包含其他字词,如上述成语中的“褴褛”。
字形上的关系是指生僻字词与关联文本在字形上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如二者均包含相同的构字部件。示例如,“皲”和“皴”二者均包含相同的构字部件“皮”,可以认为二者字形相似,则当“皲”为生僻字时,“皴”可以作为生僻字的关联文本。
本步骤中,对于用户输入生僻字词的关联文本的输入方式,其可以是多种输入方式,如语音输入、拼音输入、笔画输入、手写输入等。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复制粘贴等形式来输入关联文本。
终端在检测到用户的输入操作后,响应该输入操作,进而获取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并展示在输入候选栏中。
根据输入操作的方式不同,对应的获取其匹配的候选文本的方式也可以不同,以用户通过语音形式输入为例,则匹配的候选文本可以是与输入语音匹配的候选文本。
步骤S110、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所述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或,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
具体的,用户通过上一步骤的输入操作目的是输入生僻字词的关联文本,因此,对于输入候选栏中展示的各候选文本,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触发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选择作为生僻字词的关联文本的目标候选文本。
本申请中,终端通过响应用户的第一触发操作,获取并展示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该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即可以理解为包含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字词。
本步骤中,介绍了两种不同的关联文本。
第一,若用户基于词语上的关联关系输入与生僻字词关联的目标候选文本,具体的,生僻字词为目标候选文本的前置生僻字,则本步骤中获取的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可以是:
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
示例如,用户输入选择的目标候选文本为“圄”,则可以基于词语上的关联关系来获取由生僻字与“圄”组成的关联文本,如“囹圄”。其中,为了预测目标候选文本之前的生僻字词,可以设定获取的第一关联文本的起始词非目标候选文本,且第一关联文本包含目标候选文本,这样,可以得到位于目标候选文本之前的生僻字词。
第二,若用户基于字形上的关联关系输入与生僻字词关联的目标候选文本,则本步骤中获取的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可以是:
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
示例如,用户输入选择的目标候选文本为“皴”,则可以基于字形上的关联关系来获取与“皴”字形相似的关联文本,如“皲”。
步骤S120、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一步骤可以获取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该关联文本可以是多个,多个关联文本均是基于词语或字形上的关联关系所确定的,因此可能存在一关联文本包含用户所想输入的生僻字词,或存在一关联文本即为用户所想输入的生僻字词。
用户可以从展示的各关联文本中,选择属于或包含其所要输入的生僻字词的目标关联文本,进而由终端基于用户选择的目标关联文本,确定上屏文本,并对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其中,上屏文本为基于目标关联文本所确定的文本,其可以是目标关联文本自身,或者是,目标关联文本中包含的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字词。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方法,当用户不知道所要输入的生僻字的读音或笔画时,可以输入与生僻字存在关联的文本,如由生僻字作为开头的词语中位于生僻字后面的字或词,或者是,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本申请响应用户的这一输入操作,进而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输入操作匹配的各候选文本,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触发操作从各候选文本中选中与生僻字关联的目标候选文本,本申请可以响应该第一触发操作,进而展示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其中,关联文本存在至少两种,一种是包含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另一种是与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由此可见,对于第一关联文本,其中位于目标候选文本之前的文本即可能是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字,对于第二关联文本,其也可能是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字,因此,用户可以从展示的各个关联文本中通过第二触发操作选择包含或作为所要输入生僻字的目标关联文本,本申请响应该第二触发操作,进而基于目标关联文本确定用户所要输入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完成对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字的输入过程。整个输入过程中,不需要用户切换输入法,对于未知的生僻字,仅需要输入已知的与生僻字关联的文本即可,大大提升了生僻字的输入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候选文本与关联文本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多种,对应的,用户对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的类型也可以是多种,不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对应不同的关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如下:
1、第一触发操作可以是第一类型,该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前置生僻文本。
则上述步骤S110,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的过程,可以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一关联文本。
其中,如前介绍的,第一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不以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文本。
也即,当终端检测到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时,展示的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可以是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不以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20,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的过程,可以包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中位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之前的文本确定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前置生僻文本,因此,本步骤中可以将目标关联文本中位于目标候选文本之前的文本确定为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文本,也即作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除此之外,由于目标关联文本包含了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文本,因此本步骤中也可以是将目标关联文本直接作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目标候选文本可以是目标候选字,对应的,目标关联文本可以是包含目标候选字的词语。除此之外,目标候选文本还可以是目标候选词语,对应的,目标关联文本可以是包含目标候选词语的词组。
接下来,结合图2a-2c,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用户对于生僻字“囹”忘记怎么输入,用户知晓由该生僻字组成的词语“囹圄”中位于“囹”之后的“圄”的输入方式,因此可以通过词语上的关联关系,输入已知的“圄”。
如图2a,用户通过拼音输入形式输入“yu”。终端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匹配的各个候选文本,如“与”、“于”、“雨”、“鱼”、“玉”、“圄”等。
用户可以从输入候选栏中选择“圄”,并对其执行第一触发操作。该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图2b示例的点击并向左拖动。终端在检测到用户对“圄”执行第一触发操作时,获取并展示“圄”的关联文本,且每一关联文本均包含“圄”,且不以“圄”为开始词,如图2b所示的“幽圄”、“牢圄”、“囹圄”、“身陷囹圄”等。
关联文本可以通过弹窗的形式进行展示,且弹窗支持翻页,通过翻页按键可以展示其它各关联文本。
用户可以在该弹窗中展示的各个关联文本中选择包含所要输入生僻字即“囹”的目标关联文本,如图2c中,用户可以点击其中“囹圄”,则终端可以将“囹圄”中位于目标候选文本“圄”之前的字“囹”作为上屏文本,上屏展示到输入框中。
当然,除此之外,终端还可以直接将用户选中的目标关联文本作为上屏文本展示到输入框中,图例中并未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还可以是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后置生僻文本,与前置生僻文本相反的,后置生僻文本是包含目标候选文本且以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关联文本。后置生僻文本与前置生僻文本的展示方式类似,只是在触发的交互方式和结果上有差别,如前置生僻文本对应的第一触发操作可以是点击并向左拖动,后置生僻文本对应的第一触发操作可以是点击并向右拖动。对于后置生僻文本的输入过程本申请不做展开说明。
2、第一触发操作可以是第二类型,该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形似生僻文本。
则上述步骤S110,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的过程,可以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
其中,第二类型与第一类型不同,也即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与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的操作形式不同。示例如,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可以是“点击并向左拖动”,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可以是“点击并向下拖动”或其它不同于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的操作形式。
其中,如前介绍的,第二关联文本为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文本。
也即,当终端检测到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时,展示的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可以是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
其中,预设的字形匹配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单字之间相互包含、包含相同的构字部件、字形相似度达到设定相似度阈值。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20,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的过程,可以包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确定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形似生僻文本,因此,本步骤中可以直接将目标关联文本确定为用户所要输入的生僻文本,也即作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目标候选文本可以是目标候选字,对应的,目标关联文本可以是与目标候选字字形相似的字。除此之外,目标候选文本还可以是目标候选词语,对应的,目标关联文本可以是与目标候选词语中各字对应相似的字组词的词语。
接下来,结合图3a-3b,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用户对于生僻字“硉”忘记怎么输入,只知道其中有个组成部分为“聿”,因此可以通过字形的关联关系,先输入与“聿”相似的“律”。
如图3a,用户通过拼音输入形式输入“lv”。终端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匹配的各个候选文本,如“吕”、“绿”、“率”、“驴”、“律”、“旅”等。
用户可以从输入候选栏中选择“律”,并对其执行第一触发操作。该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图3b示例的点击并向下拖动。终端在检测到用户对“律”执行第一触发操作时,获取并展示“律”的关联文本,且每一关联文本均为与“律”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字,如图2b所示的“聿”、“建”、“肆”、“硉”等。
关联文本可以通过弹窗的形式进行展示,且弹窗支持翻页,通过翻页按键可以展示其它各关联文本。
用户可以在该弹窗中展示的各个关联文本中选择所要输入的生僻字即“硉”,如图3b中,用户可以点击其中“硉”,则终端可以将“硉”作为上屏文本,上屏展示到输入框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介绍了上述步骤中,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的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响应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所要展示的第二关联文本是与目标候选文本在字形上相似的文本,而字形上相似的文本可能有多种,为了提高展示的第二关联文本中命中用户所期望输入的生僻字词,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响应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时,向用户提供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以供用户选择所期望输入生僻字词包含的目标构字部件,进而终端可以基于选取的目标构字部件来精准获取字形相似的第二关联文本,大大提高展示的第二关联文本命中用户所期望输入生僻字词的概率。
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包括:
S1、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对应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
其中,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包含供用户选取的组成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单字的各构字部件。
其中,构字部件选取界面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参见图4a和图4c,其分别示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
图4a、4c中示例了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字,对应的目标关联文本为目标关联字的情况。对应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包含供用户选取的组成所述目标候选字的各构字部件。
图4a中,当用户对目标候选字“律”执行点击并向下拖动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时,终端给出响应,展示“律”字对应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在该界面中,对“律”字进行了放大,从而便于下一步骤中,用户圈选目标构字部件。
图4c中,当用户对目标候选字“律”执行点击并向下拖动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时,终端给出响应,展示“律”字对应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在该界面中,展示了“律”字所包含的各个构字部件,并且,针对每个构字部件可以标记有对应的标识信息,如图4c中为“彳”标记的“1”,为“聿”标记的“2”。其中,不同构字部件的标识信息。
S2、响应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获取并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
其中,所述第二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构字部件的字组成的文本。
具体的,根据构字部件选取界面的不同形式,终端确定用户在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的过程可以不同,以图4b示例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为例,则确定用户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的过程可以包括:
检测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圈选的目标构字部件。
如图4b中,用户可以手动在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中,圈选目标构字部件。终端可以检测用户圈选的区域,进而结合用户圈选的区域与目标候选字的各个构字部件所处区域,基于此来确定用户圈选的目标构字部件。如图4b中,终端可以确定出用户圈选的目标构字部件为“聿”。
在此基础上,获取并展示包含目标构字部件“聿”的各个关联字。用户可以对其中目标关联字进行选中,则终端将目标关联字作为上屏文本上屏展示到输入框中。
另一种情况下,以图4c示例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为例,则确定用户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的过程可以包括:
检测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中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构字部件。
示例如,用户在图4c示例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中,可以进一步输入“2”,则终端在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中确定出以“2”作为标识信息的目标构字部件“聿”。
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直接在图4c示例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中,手动选取目标构字部件,如通过点击、双击等操作,触发目标构字部件“聿”。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了另外一种输入方法,结合图5所示,该输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0、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具体的,步骤S200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00相互对应,详细参照前文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10、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其它文本为起始词,以及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
具体的,对比于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10可知,本实施例中在响应用户对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时,展示的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至少包含两类关联文本,第一类关联文本为包含目标候选文本且不以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文本,第二类关联文本为与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文本。
其中,设定字形匹配条件可以包括:单字之间相互包含、包含相同的构字部件,和/或字形相似度达到设定相似度阈值。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响应用户的第一触发操作,所展示的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的类型更全面,用户可以在更全面的各关联文本中,选择所需上屏的目标关联文本。
步骤S220、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上屏展示。
具体的,用户在展示的各关联文本中可以选择所要上屏的目标关联文本,进而由终端响应,将目标关联文本上屏展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方法,可以基于用户输入的目标候选文本,获取与其在词语及字形上关联的关联文本,并展示各关联文本,用户可以从各关联文本中选择所要上屏的目标关联文本,提升了对生僻字词的输入效率。
进一步可选的,上述步骤S210中在响应用户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的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中,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三类关联文本,该第三类关联文本以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
通过在关联文本中增加第三类关联文本,可以进一步提高展示的关联文本命中用户所期望输入生僻字词的概率。
接下来,结合图6a-6c,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用户需要输入“肄业”,但是不记得“肄”的发音和写法,则可以通过词语上的关联关系输入“业”,或者通过字形关联关系输入“聿”。以输入“业”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6a,用户通过拼音输入形式输入“ye”。终端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匹配的各个候选文本,如“也”、“业”、“夜”、“叶”等。
用户可以从输入候选栏中选择“业”,并对其执行第一触发操作。该第一触发操作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图6b示例的点击。终端在检测到用户对“业”执行第三触发操作时,获取并展示“业”的关联文本,该关联文本可以包含三类,即第一类,由不是“业”开头的词语,如“工业”、“作业”、“学业”、“肄业”;第二类,由“业”开头的词语,如“业绩”、“业商”、“业已”、“业医”;第三类,与“业”字形相似的字,如“举”、“亚”、“韭”。
关联文本可以通过弹窗的形式进行展示,且弹窗支持翻页,通过翻页按键可以展示其它各关联文本。
用户可以在该弹窗中展示的各个关联文本中选择所要上屏的目标关联文本,如图6c中,用户可以点击其中“肄业”,则终端可以将“肄业”作为上屏文本,上屏展示到输入框中。
显然,按照本申请的方案,对于生僻字词,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与之词语上关联的字或词,或者是,输入与之字形上关联的字,由终端基于用户输入内容来获取词语上关联以及字形上关联的关联文本,进而用户可以从中选择所需上屏的目标关联文本,终端对目标关联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大大提升了生僻字词的输入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输入装置与上文描述的输入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首先,对图1示例的第一种输入方法对应的输入装置进行介绍,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输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候选文本展示单元11,用于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关联文本展示单元12,用于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所述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或,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
上屏展示单元13,用于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其中,所述上屏文本为基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所确定的文本。
可选的,上述第一触发操作为第一类型,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前置生僻文本;则,上述关联文本展示单元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的过程,可以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一关联文本。
进一步,上述上屏展示单元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的过程,可以包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中位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之前的文本确定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可选的,上述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字,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字的词语;或,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词语,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词语的词组。
可选的,上述第一触发操作为第二类型,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形似生僻文本。则,关联文本展示单元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的过程,可以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
进一步,上述上屏展示单元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的过程,可以包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确定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可选的,上述关联文本展示单元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的过程,可以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对应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包含供用户选取的组成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单字的各构字部件;
响应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获取并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所述第二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构字部件的字组成的文本。
可选的,上述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字,目标关联文本为目标关联字;则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包含供用户选取的组成所述目标候选字的各构字部件;所述第二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构字部件的关联字。
可选的,上述关联文本展示单元确定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的过程,可以包括:
检测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圈选的目标构字部件;
或,
检测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中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构字部件,其中,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对每个构字部件标记有对应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对图5示例的第二种输入方法对应的输入装置进行介绍。
输入装置可以包括:
候选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联想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其它文本为起始词,以及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
上屏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四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上屏展示。
可选的,上述关联文本中至少还存在一关联文本以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
可选的,上述设定字形匹配条件可以包括:
单字之间相互包含、包含相同的构字部件,和/或字形相似度达到设定相似度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可应用于输入设备,如终端:手机、电脑等。可选的,图8示出了输入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参照图8,输入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至少一个存储器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信总线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过通信总线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所述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或,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其中,所述上屏文本为基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所确定的文本。
或者,所述程序用于:
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其它文本为起始词,以及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上屏展示。
可选的,所述程序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文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存储有适于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所述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或,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其中,所述上屏文本为基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所确定的文本。
或者,所述程序用于:
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其它文本为起始词,以及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上屏展示。
可选的,所述程序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文描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且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所述输入操作包括输入由生僻字作为开头的词语中位于生僻字后面的字或词,或输入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所述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包括:包含与生僻字相同的构字部件的字或词;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所述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或,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操作包括: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所述第一触发操为第一类型时,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前置生僻文本;所述第一触发操作 为第二类型时,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形似生僻文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其中,所述上屏文本为基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所确定的文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第一类型,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前置生僻文本;
则,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一关联文本;
所述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包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中位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之前的文本确定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字,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字的词语;
或,
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词语,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词语的词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操作为第二类型,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形似生僻文本;
则,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
所述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包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确定为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对应的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包含供用户选取的组成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单字的各构字部件;
响应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获取并展示所述第二关联文本,所述第二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构字部件的字组成的文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目标候选字,目标关联文本为目标关联字;
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包含供用户选取的组成所述目标候选字的各构字部件;
所述第二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构字部件的关联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选定的目标构字部件的过程,包括:
检测用户在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所圈选的目标构字部件;
或,
检测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中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目标构字部件,其中,所述构字部件选取界面对每个构字部件标记有对应的标识信息。
8.一种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所述输入操作包括输入由生僻字作为开头的词语中位于生僻字后面的字或词,或输入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所述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包括:包含与生僻字相同的构字部件的字或词;
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其它文本为起始词,以及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操作包括: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所述第一触发操为第一类型时,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前置生僻文本;所述第一触发操作 为第二类型时,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形似生僻文本;
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上屏展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文本中至少还存在一关联文本以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字形匹配条件包括:
单字之间相互包含、包含相同的构字部件,和/或字形相似度达到设定相似度阈值。
1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候选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所述输入操作包括输入由生僻字作为开头的词语中位于生僻字后面的字或词,或输入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所述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包括:包含与生僻字相同的构字部件的字或词;
关联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所述关联文本为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为起始词的第一关联文本,或,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的第二关联文本;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操作包括: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所述第一触发操为第一类型时,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前置生僻文本;所述第一触发操为第二类型时,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形似生僻文本;
上屏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对应的上屏文本进行上屏展示,其中,所述上屏文本为基于所述目标关联文本所确定的文本。
12.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候选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在输入候选栏中展示与所述输入操作匹配的候选文本;所述输入操作包括输入由生僻字作为开头的词语中位于生僻字后面的字或词,或输入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所述与生僻字字形相似的字或词包括:包含与生僻字相同的构字部件的字或词;
联想文本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所述输入候选栏中目标候选文本的第一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关联文本,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包含所述目标候选文本且以非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其它文本为起始词,以及至少一所述关联文本与所述目标候选文本的字形满足设定字形匹配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操作包括: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所述第一触发操为第一类型时,第一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前置生僻文本;所述第一触发操为第二类型时,第二类型的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所要上屏的文本为形似生僻文本;
上屏展示单元,用于响应用户对展示的目标关联文本的第二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关联文本上屏展示。
13.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方法的各个步骤。
14.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方法的各个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03533.4A CN112199031B (zh) | 2020-10-15 | 2020-10-15 | 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03533.4A CN112199031B (zh) | 2020-10-15 | 2020-10-15 | 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99031A CN112199031A (zh) | 2021-01-08 |
CN112199031B true CN112199031B (zh) | 2022-08-05 |
Family
ID=74009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03533.4A Active CN112199031B (zh) | 2020-10-15 | 2020-10-15 | 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99031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98507A1 (fr) * | 2007-02-13 | 2008-08-21 | Beijing Sogo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 Méthode de saisie permettant de combiner des mots de façon intelligente, système associé à la méthode de saisie et méthode de renouvellement |
CN105425976A (zh) * | 2015-06-11 | 2016-03-23 | 周连惠 | 一种输入生僻字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9734A (zh) * | 2009-09-10 | 2010-02-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中文输入方法和装置 |
US9665246B2 (en) * | 2013-04-16 | 2017-05-30 | Google Inc. | Consistent text suggestion output |
CN107102748A (zh) * | 2017-05-22 | 2017-08-29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输入字词的方法和输入法 |
CN107329584A (zh) * | 2017-06-20 | 2017-11-0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文字输入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279783A (zh) * | 2017-12-14 | 2018-07-13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候选项上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1198620B (zh) * | 2018-11-20 | 2024-07-19 |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呈现输入候选项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10308799A (zh) * | 2019-05-23 | 2019-10-08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文本联想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0-15 CN CN202011103533.4A patent/CN1121990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98507A1 (fr) * | 2007-02-13 | 2008-08-21 | Beijing Sogo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 Méthode de saisie permettant de combiner des mots de façon intelligente, système associé à la méthode de saisie et méthode de renouvellement |
CN105425976A (zh) * | 2015-06-11 | 2016-03-23 | 周连惠 | 一种输入生僻字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99031A (zh) | 2021-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84266B (zh) |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6282315B1 (en) | System for entering handwritten data into computer generated forms | |
DE102014002848B4 (de) | Austausch von Zeichenfolgen | |
US5276794A (en) | Pop-up keyboard system for entering handwritten data into computer generated forms | |
US20150234938A1 (en) | Method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for searching for contact in directory | |
EP2905689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character on touchscreen | |
CN106325688B (zh) |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及装置 | |
DE112010001796T5 (de) | Eingabevorrichtung | |
JPH1031548A (ja) | 入力装置 | |
EP1513053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 recognition | |
CN113807058A (zh) | 文本显示方法和文本显示装置 | |
KR100713407B1 (ko) | 펜 컴퓨팅 시스템에서의 펜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6650720A (zh) | 基于文字识别技术的网上评卷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970899B (zh) |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389112B (zh) | 一种用户终端上书写字迹的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12199031B (zh) | 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281560A (zh) | 一种记忆文本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 |
WO2006059513A1 (ja) |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 |
JP6772629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文字入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文字入力方法 | |
JP2011197983A (ja) | 情報表示装置及び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 | |
CN105867649B (zh) | 一种基于设备信息的输入方法和移动终端 | |
WO2018054127A1 (zh) | 一种手写输入方法及装置 | |
CN111090340B (zh) | 输入法候选结果展示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799564A (zh) | 在表格中插入控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JP2006155622A (ja) | 表意文字入力を実行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