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7816A -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7816A
CN112197816A CN202011183322.6A CN202011183322A CN112197816A CN 112197816 A CN112197816 A CN 112197816A CN 202011183322 A CN202011183322 A CN 202011183322A CN 112197816 A CN112197816 A CN 112197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monitoring structure
frame
cage
f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33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必劲
王宇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1833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7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7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7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9/00Stationary catching devices
    • A01K69/06Traps
    • A01K69/08Rigid traps, e.g. lobster p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监测结构,包括笼架,还包括安装箱和安装框,安装框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安装箱设置在安装框上方,笼架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框底部,安装箱顶端设有太阳能基板,太阳能基板上设有透明罩,透明罩内安装有摄像模块和天线,安装箱的内腔安装有北斗定位终端、控制模块和电源,笼架包含线绳和进鱼口,线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笼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安装框、笼架和圆环之间形成捕鱼空间,圆环内的渔网上设有通孔。本发明通过上层的组件来测量潮流表层的数据,而且能够提供高效的捕鱼空间,增强监测结构的经济适用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海上贸易愈发繁荣,海上的船舶也越来越多,所需的辅助设施也呈现多样化,监测设备通过配套的设施能够为人们提供海洋数据,服务于海洋气候研究、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修复、海洋资源探测、海洋牧场等领域,帮助人们根据海洋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搭载流速仪器来测量表层海水流速的方案会致使成本过高,而且单纯的进行监测经济适用性不佳,隐蔽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监测结构,通过上层的组件来测量潮流表层的数据,能够提供高效的捕鱼空间,增强监测结构的经济适用性,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包括笼架,还包括安装箱和安装框,所述安装箱设置在所述安装框上方,所述笼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框底部,所述安装框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箱顶端设有太阳能基板,所述太阳能基板上设有透明罩,所述透明罩内安装有摄像模块和天线,所述安装箱的内腔安装有北斗定位终端、控制模块和电源,所述电源吸收储存所述太阳能基板产生的电能,所述电源通过电路为所述北斗定位终端、所述摄像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天线和所述温度传感器提供电能,所述笼架包含线绳和进鱼口,所述线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所述笼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安装框、笼架和所述圆环之间形成捕鱼空间,捕鱼空间内设有料框,所述笼架的侧面和所述圆环内设置渔网,所述圆环内的渔网上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框外侧面设置有升降总成,所述升降总成包括气囊环,当监测结构需浮上海面或潜入海水时,所述升降总成通过气囊环内部体积的变化来改变海水对监测结构的浮力实现监测结构的上升或下潜。
优选的,所述升降总成内安装有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灯具件。
优选的,所述灯具件以给定间隔环形设置为多个,所述灯具件设置在所述气囊环内腔。
优选的,所述升降总成内设有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加热件以及记忆合金件,所述记忆合金件与所述加热件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件与所述记忆合金件均设置在所述气囊环内腔。
优选的,所述加热件为环形,所述记忆合金件环形分布在所述气囊环内腔。
优选的,所述升降总成内设有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加热皿以及设置在加热皿内的汽化液。
优选的,所述加热皿环形设置紧密贴合于所述气囊环的内底壁。
优选的,所述升降总成内设有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微型水泵以及贯穿升降总成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水管,所述微型水泵安装在所述水管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外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框内设有外螺纹尺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安装箱与所述安装框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底部边沿设有钩环体,所述钩环体上环形设置有若干钩环槽,所述钩环体通过吊环可拆卸连接所述笼架。
优选的,所述圆环为断口圆环,所述圆环上串联套设所述吊环,所述圆环螺纹连接有套环,所述圆环贯穿所述套环。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北斗定位终端、所述摄像模块、所述天线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鱼口处的渔网向捕鱼空间倾斜向内设置,所述通孔处的渔网向捕鱼空间倾斜向外设置。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基板与所述安装箱之间设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料框通过固定绳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的底部,所述固定绳上设有万向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太阳能基板为电源充电,电源为各电子件供电,北斗定位终端实时显示漂浮装置的定位,并且通过北斗定位终端监测监测结构的轨迹,参照监测结构的移动时间,从而计算监测结构的瞬时速度,监测结构的瞬时速度作为潮流表层流速,再通过潮流表层流速拟合出实际表层流速,摄像模块采集漂浮装置附近图像数据,温度传感器测量水体中的温度数据,再通过控制模块的分析处理,从天线处输出到接收端口进行通信,设置的隔热层隔绝太阳能基板散发出的热量,可以有效保护安装箱;
(2):通过升降总成能够改变监测结构的漂流状态,浮上海面或潜入海水,隐蔽性好,通过气囊环内部体积的变化即可改变海水对监测结构的浮力,进而实现监测结构的上升或下潜,操作便捷;
(3):通过气囊环提供浮力,克服安装框以及其它部件的重力,使监测结构达到悬浮状态,安装箱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框上端,安装框对安装箱形成保护,线绳两端均固定连接吊环,安装框底部上端的钩环体钩接吊环,圆环串联套设吊环,从而形成充足的捕鱼空间,料框内放置鱼饵料,万向节可克服料框因水流和鱼类冲击旋转产生的扭矩影响,监测结构随着海流向远海处进行漂流,鱼类由向内倾斜的进鱼口进入捕鱼空间,向外倾斜的通孔可供小鱼离开捕鱼空间,经济适用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洋监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安装箱;1-1、北斗定位终端;1-2、透明罩;1-3、摄像模块;1-4、控制模块;1-5、太阳能基板;1-6、电源;1-7、外螺纹;1-8、隔热层;1-9、天线;2、安装框;2-1、内螺纹;2-2、钩环体;2-3、温度传感器;3、吊环;4、笼架;4-1、线绳;4-2、进鱼口;5、料框;5-1、固定绳;5-2、万向节;6、圆环;7、通孔;8、套环;9、升降总成;910、灯具件;920、加热件;921、记忆合金件;930、加热件;931、汽化液;940、水管;941、微型水泵;10、气囊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洋监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和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笼架4,还包括安装箱1和安装框2,安装框2外侧面设置有升降总成9,安装框2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3,安装箱1设置在安装框2上方,笼架4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框2底部,安装箱1外设有外螺纹1-7,安装框2内设有外螺纹1-7尺寸匹配的内螺纹2-1,安装箱1与安装框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箱1顶端设有太阳能基板1-5,太阳能基板1-5与安装箱1之间设有隔热层1-8,太阳能基板1-5上设有透明罩1-2,透明罩1-2内安装有摄像模块1-2和天线1-9,安装箱1的内腔安装有北斗定位终端1-1、控制模块1-4和电源1-6,电源1-6吸收储存太阳能基板1-5产生的电能,电源1-6通过电路为北斗定位终端1-1、摄像模块1-2、控制模块1-4、天线1-9和温度传感器2-3提供电能,控制模块1-4与北斗定位终端1-1、摄像模块1-2、天线1-9和温度传感器2-3均电性连接,笼架4包含线绳4-1和进鱼口4-2,线绳4-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3,笼架4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6,安装框2、笼架4和圆环6之间形成捕鱼空间,捕鱼空间内设有料框5,笼架4的侧面和圆环6内设置渔网,圆环6内的渔网上设有通孔7,进鱼口4-2处的渔网向捕鱼空间倾斜向内设置,通孔7处的渔网向捕鱼空间倾斜向外设置,安装框2底部边沿设有钩环体2-2,钩环体2-2上环形设置有若干钩环槽,钩环体2-2通过吊环3可拆卸连接笼架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圆环6为断口圆环,圆环6上串联套设吊环3,圆环6螺纹连接有套环8,圆环6贯穿套环8,料框5通过固定绳5-1固定连接在安装框2的底部,固定绳5-1上设有万向节5-2。
升降总成9包括气囊环10,当监测结构需浮上海面或潜入海水时,升降总成9通过气囊环10内部体积的变化来改变海水对监测结构的浮力实现监测结构的上升或下潜,隐蔽性好,操作便捷。
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升降总成9内安装有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的灯具件910,灯具件910以给定间隔环形设置为多个,灯具件910设置在气囊环10内腔;具体地,由控制模块1-4接收通信指令并控制灯具件910的开闭,灯具件910开启后,气囊环10内腔受热膨胀,体积逐渐增大,使得整体结构所受浮力增大,监测结构上升逐渐潜出海面,气囊环10的内壁可以优选为白色或其他暖色调以加快气囊环10内腔膨胀速率,通过气囊环10的自然冷却其热量将转移耗尽,气囊环10体积减小,监测结构下降潜入海中。
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升降总成9内设有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的加热件920以及记忆合金件921,记忆合金件921与加热件920固定连接,加热件920与记忆合金件921均设置在气囊环10内腔,加热件920为环形,记忆合金件921环形分布在气囊环10内腔;具体地,由控制模块1-4接收通信指令并控制加热件920的开闭,加热件920开启后,与加热件920相接的记忆合金件921逐渐升温,拥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记忆合金件921受热而自然展开,撑起气囊环10内腔,使气囊环10内腔因记忆合金件921挤压体积逐渐增大,使得整体结构所受浮力增大,监测结构上升逐渐潜出海面,当记忆合金件冷却逐渐恢复时,气囊环10内腔逐渐收缩,其体积减小,监测结构下降潜入海中。
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6,升降总成9内设有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的加热皿930以及设置在加热皿930内的汽化液931,加热皿930环形设置紧密贴合于气囊环10的内底壁;具体地,由控制模块1-4接收通信指令并控制加热皿930的开闭,加热皿930对其内的汽化液931进行加热升温,汽化液931可为沸点低的氟利昂、乙醚或戊烷液体中的任一种液体,气囊环10内腔内汽化液931受热汽化,气囊环10内腔体积逐渐增大,使得整体结构所受浮力增大,监测结构上升逐渐潜出海面,当汽化的液体逐渐冷却时,气囊环10内腔逐渐收缩,其体积减小,监测结构下降潜入海中。
第四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7,升降总成9内设有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的微型水泵941以及贯穿升降总成9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水管940,微型水泵941安装在水管940内;具体地,由控制模块1-4接收通信指令并控制微型水泵941的开闭,微型水泵941开启后,通过水管940将海水逐渐注入气囊环10,监测结构因自重高于海水所提供的浮力,逐渐下降潜入海中,当需要将监测结构漂浮于海面时,通过微型水泵941将气囊环10内的水排出即可实现。
具体地,料框5通过固定绳5-1固接在安装框底端,料框5内放置鱼饵料,依次将线绳4-1一端的吊环3安置在圆环6上,再通过套环螺纹连接圆环6,使圆环6闭合,再依次将线绳4-1一端的吊环3钩接在钩环体2-2上,安装箱1螺纹连接在安装框2内,形成高效的捕鱼空间,鱼类由向内倾斜的进鱼口4-2进入捕鱼空间,向外倾斜的通孔7供小鱼离开捕鱼空间,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后期监测结构的收集与对捕鱼空间内鱼类的处理,气囊环10提供浮力,配合水体的作用力,使监测结构悬浮在水体中或漂浮于海面上,当监测结构漂浮于海面上时,太阳能基板1-5优选浮在液面之上,以保证有效的采光区域,减少液面的反射削弱采光,通过太阳能基板1-5为电源1-6充电,电源1-6为各电子件供电,北斗定位终端1-1实时显示漂浮装置的定位,并且通过北斗定位终端1-1监测监测结构的轨迹,参照监测结构的移动时间,从而计算监测结构的瞬时速度,将达到悬浮状态的监测结构其瞬时速度作为潮流表层流速,再通过潮流表层流速拟合出实际表层流速,摄像模块1-3采集漂浮装置附近图像数据,温度传感器2-3测量水体中的温度数据,再通过控制模块1-4的分析处理,从天线1-9处输出到接收端口进行通信,为人们提供实时的海洋数据,有效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
利用上层的组件来测量潮流表层的流速情况、水体温度数据以及漂浮装置附近图像数据,且可与其它的电子设备相配合,补偿各电子设备的不足,搭载更多的传感器,如盐度传感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等,为人们提供实时的海洋环境数据,而且可以形成高效的捕鱼空间来捕鱼,增强监测结构的实用性,经济适用性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海洋监测结构,包括笼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箱(1)和安装框(2),所述安装箱(1)设置在所述安装框(2)上方,
所述笼架(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框(2)底部,所述安装框(2)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3),所述安装箱(1)顶端设有太阳能基板(1-5),所述太阳能基板(1-5)上设有透明罩(1-2),所述透明罩(1-2)内安装有摄像模块(1-2)和天线(1-9),所述安装箱(1)的内腔安装有北斗定位终端(1-1)、控制模块(1-4)和电源(1-6),所述电源(1-6)吸收储存所述太阳能基板(1-5)产生的电能;所述电源(1-6)通过电路与所述北斗定位终端(1-1)、所述摄像模块(1-2)、所述控制模块(1-4)、所述天线(1-9)和所述温度传感器(2-3)电性连接提供电能;
所述笼架(4)包含线绳(4-1)和进鱼口(4-2),所述线绳(4-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3),所述笼架(4)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6),所述安装框(2)、笼架(4)和所述圆环(6)之间形成捕鱼空间,捕鱼空间内设有料框(5),所述笼架(4)的侧面和所述圆环(6)内设置渔网,所述圆环(6)内的渔网上设有通孔(7),所述安装框(2)外侧面设置有升降总成(9);
所述升降总成(9)包括气囊环(10),当监测结构需浮上海面或潜入海水时,所述升降总成(9)通过气囊环(10)内部体积的变化来改变海水对监测结构的浮力实现监测结构的上升或下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总成(9)内安装有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的灯具件(910);所述灯具件(910)以给定间隔环形设置为多个,所述灯具件(910)设置在所述气囊环(10)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总成(9)内设有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的加热件(920)以及记忆合金件(921),所述记忆合金件(921)与所述加热件(920)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件(920)与所述记忆合金件(921)均设置在所述气囊环(10)内腔;所述加热件(920)为环形,所述记忆合金件(921)环形分布在所述气囊环(10)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总成(9)内设有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的加热皿(930)以及设置在加热皿(930)内的汽化液(931);所述加热皿(930)环形设置紧密贴合于所述气囊环(10)的内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总成(9)内设有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的微型水泵(941)以及贯穿升降总成(9)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水管(940),所述微型水泵(941)安装在所述水管(94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外设有外螺纹(1-7),所述安装框(2)内设有外螺纹(1-7)尺寸匹配的内螺纹(2-1),所述安装箱(1)与所述安装框(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安装框(2)底部边沿设有钩环体(2-2),所述钩环体(2-2)上环形设置有若干钩环槽,所述钩环体(2-2)通过吊环(3)可拆卸连接所述笼架(4);所述圆环(6)为断口圆环,所述圆环(6)上串联套设所述吊环(3),所述圆环(6)螺纹连接有套环(8),所述圆环(6)贯穿所述套环(8);所述控制模块(1-4)与所述北斗定位终端(1-1)、所述摄像模块(1-2)、所述天线(1-9)和所述温度传感器(2-3)均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基板(1-5)与所述安装箱(1)之间设有隔热层(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口(4-2)处的渔网向捕鱼空间倾斜向内设置,所述通孔(7)处的渔网向捕鱼空间倾斜向外设置;所述料框(5)通过固定绳(5-1)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2)的底部,所述固定绳(5-1)上设有万向节(5-2)。
CN202011183322.6A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Pending CN112197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3322.6A CN112197816A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3322.6A CN112197816A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7816A true CN112197816A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3322.6A Pending CN112197816A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78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163A (zh) * 2021-12-20 2022-03-29 集美大学 一种电子信息管理的休闲渔业自动捕捞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163A (zh) * 2021-12-20 2022-03-29 集美大学 一种电子信息管理的休闲渔业自动捕捞装置
CN114246163B (zh) * 2021-12-20 2023-01-17 集美大学 一种电子信息管理的休闲渔业自动捕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1603B2 (ja) 潜没されるデータセンター
KR101109411B1 (ko) 전개판식 측류부이
CN109178214B (zh) 一种智能水下观测平台
KR101561172B1 (ko) 풍랑 및 장력을 이용해 자가발전하는 발전유닛을 구비한 등부표
KR20100091860A (ko) 파력가동 및 태양전지 병행식 자가발전등부표
KR101613674B1 (ko) 하이브리드 해양 시스템
US20180045165A1 (en) Direct drive portable hydroelectric generator and power source
CN108407977A (zh) 一种多功能深海应急浮标装置
CN20726321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理用智能测量装置
CN112197816A (zh)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CN207389466U (zh) 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浮标
CN213363872U (zh) 一种海洋监测结构
CN205506813U (zh) 一种水体监测装置
CN208283542U (zh) 一种多通道海洋水声采集器
CN216185848U (zh) 一种用于海洋测绘作业中的警示装置
CN215245383U (zh) 一种漂浮式水文监测器结构
KR101602174B1 (ko) 위치 유지가 용이한 부표장치
WO2023120797A1 (ko) 부표식 파력 발전장치
KR101092961B1 (ko) 조류판식 측류부이
CN212654495U (zh) 一种用于海洋观测的可迁移式浮标基座
CN114771749A (zh) 一种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平台
KR102423960B1 (ko) 부구형 자가발전 발광 부상 조립체
KR101875775B1 (ko) 태양광 발전형 표시 부상체
JPH039119Y2 (zh)
CN208036551U (zh) 一种海岸垃圾拦截浮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