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7055B -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7055B
CN112197055B CN202011113191.4A CN202011113191A CN112197055B CN 112197055 B CN112197055 B CN 112197055B CN 202011113191 A CN202011113191 A CN 202011113191A CN 112197055 B CN112197055 B CN 112197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valve
fine
sign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31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7055A (zh
Inventor
杨斌
朱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Weinaite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Weinaite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Weinaite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Weinaite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31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70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7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7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7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7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7/00Special means in or on valves or other cut-off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operation thereof, or for enabling an alarm to be given
    • F16K37/0075For recording or indicating the functioning of a valve in combination with test equipment
    • F16K37/0083For recording or indicating the functioning of a valve in combination with test equipment by measuring valve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 F16K47/023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e.g. damping of the valve mov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包括阀体、阀盖、阀座、转轴、第一摇杆和阀瓣,阀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进流通道、用于阀掰活动的内腔和出流通道,阀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上端中部并用于封闭内腔上端阀体的开口,阀座固定安装在进流通道与内腔的切口之间,转轴固定安装在阀座上端内腔的腔壁上,第一摇杆一端与转轴旋转连接,阀掰与第一摇杆另一端铰接,第一摇杆上还设有弯曲程度检测装置,阀体位于内腔一侧的阀壁内设有用于移动转轴的垂直移动微调装置,来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检测摇杆弯曲程度并作出相应调整的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管路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阀门,主要安装在泵的出口,其用于接通和止回管路系统中的流体介质。现有旋启式止回阀主要包括阀体、阀座和止回阀瓣,阀座设有阀座密封面,并固定在阀体流道内,止回阀瓣设有阀瓣密封面,并利用销轴安装在阀体内腔,当介质从阀进口侧进入阀体内腔时,介质推动止回阀瓣绕销轴旋转开启,当阀进口侧无介质进入时,止回阀瓣绕销轴旋转关闭。止回阀瓣在绕销轴旋转关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关闭速度过快,导致阀瓣密封面对阀座密封面的冲击力过大,容易损坏;同时,止回阀瓣在快速关闭时,容易产生水锤,导致阀门受到破坏等危害情况的发生,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110388484B,名称为一种旋启式止回阀,当阀瓣开启时,摇杆带动转轴和连接轴转动,进而通过连接轴上螺旋槽驱动缓冲活塞向上移动,单向阀片开启,上活塞腔的硅油经单向阀片快速流入下活塞腔,阀瓣可以快速开启;当阀瓣关闭时,摇杆带动转轴和连接轴转动,进而通过连接轴上螺旋槽驱动缓冲活塞向下移动,单向阀片关闭,下活塞腔的硅油只能经节流槽流入上活塞腔,对转轴的转动起到了阻尼的作用,可以减小阀瓣的关闭速度,降低冲击、防止产生水锤、防止破坏阀门,并且通过调节组件调节阻尼杆伸入到活塞腔的长度可以调节节流槽的开口大小,进而可以调节阀瓣的关闭速度,但阀内介质压力波动较大时,阀瓣无规律摆动容易损伤与转轴和阀瓣之间的摇杆,使阀瓣与阀座配合时会有所偏差,破坏了其密封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检测摇杆弯曲程度并作出相应调整的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包括阀体、阀盖、阀座、转轴、第一摇杆和阀瓣,阀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进流通道、用于阀掰活动的内腔和出流通道,阀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上端中部并用于封闭内腔上端阀体的开口,阀座固定安装在进流通道与内腔的切口之间,转轴固定安装在阀座上端内腔的腔壁上,第一摇杆一端与转轴旋转连接,阀掰与第一摇杆另一端铰接,第一摇杆上还设有弯曲程度检测装置,阀体位于内腔一侧的阀壁内设有用于移动转轴的垂直移动微调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摇杆的弯曲程度检测,得到第一摇杆弯曲程度数据,再通过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对转轴进行微调修正,提高了阀瓣与阀座的配合精度,保证其密封性能,防止介质渗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曲程度检测装置包括左位置感应装置和右位置感应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左位置感应装置和右位置感应装置来检测第一摇杆弯曲程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包括阀体阀壁内开设的容纳腔,容纳腔与内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阀壁内开设容纳腔作为垂直移动微调装置的安装部位,同时也能减缓受到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受到阀内介质的冲击压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包括容纳腔内沿内腔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微调丝杆,第一微调丝杆两端与容纳腔上下两端腔壁相抵且第一微调丝杆位于容纳腔中心位置,垂直移动微调装置还包括套装在第一微调丝杆上的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前端设有潜水伺服电机,第一调节块前端还设有四个安装孔,潜水伺服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调节块的安装孔并与第一微调丝杆相对应,潜水伺服电机带传动轴的一侧垂直朝下设置且传动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调节块上开设有传动通孔,传动通孔内安装有与传动通孔旋转连接的轴杆,轴杆上设有沿轴杆轴心线贯穿的螺纹通孔,轴杆的轴心线与第一微调丝杆重合,第一微调丝杆与轴杆螺纹连接,轴杆凸出第一调节块下端面的部分套设有键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调节块上设有沿传动通孔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导向通孔,第一微调丝杆两侧设有以第一微调丝杆为中心对称设置且与两个导向通孔相适配的限位滑杆,限位滑杆长度与第一微调丝杆相同设置且两端与容纳腔上下两端腔壁相抵,容纳腔内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微调丝杆及两个限位滑杆的固定块,转轴固定安装在第一调节块背离容纳腔腔壁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潜水伺服电机启动,传动轴转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使轴杆转动,因为为轴杆和第一微调丝杆是螺纹连接,所以通过轴杆带动第一调节块在第一微调丝杆上移动,带动转轴上下垂直移动,再通过限位滑杆来对第一调节块进行左右限位,使第一调节块在高压介质中稳定的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弯曲程度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阀盖与内腔接触面中部的连接块,连接块上旋转连接有第二摇杆,第二摇杆的另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三摇杆,第三摇杆远离第二摇杆的一端设有旋转连接并用于套接在第一摇杆上的套管,套管内壁与第一摇杆之间设有间距,第一摇杆边缘一侧设有用螺钉固定连接的凸块,凸块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凸块和套管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摇杆、第三摇杆、凸块、套管和弹簧均为弯曲程度检测装置的辅助机构,当进流通道有介质时阀瓣开启时,套管向上移动进行第一次弯曲度检测,当进流通道无介质时阀瓣闭合,套管向下移动进行第二次弯曲度检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套管与第一摇杆之间设有与第一摇杆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架,固定架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第二微调丝杆,第二微调丝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架并固定连接有微型旋转块,第一固定架内还设有固安装在第二微调丝杆上的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上还设有与第二微调丝杆相适配的第二调节块,第二调节块上固定安装左位置感应装置和右位置感应装置,两个感应装置上的探针与第一摇杆的中心轴线平行且水平垂直接触第一摇杆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位置感应装置和右位置感应装置通过两装置上端延伸出的探针接触第一摇杆,当套管进行一次往复运动后完成两次第一摇杆的弯曲度检测,在安装阀门时通过转动微型旋转块来使第二调节块在第二微调丝杆上移动,来使两传感器的探针与第一摇杆上用于检测弯曲程度的区域接触,第一固定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两个感应装置被阀内介质冲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阀盖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伺服控制器,阀盖顶部电机伺服控制器一侧依次安装有阀门系统控制单元、第三信号传输装置、第二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一信号传输装置,第一信号传输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伺服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信号传输装置的输出端与潜水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的输出端均与阀门系统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左位置感应装置及右位置感应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阀门系统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机伺服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位置感应装置侧得的数据分别通过第二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反馈给阀门系统控制单元,阀门系统控制单元通过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第一摇杆的弯曲程度,再通过与第一摇杆正常状态下的数据进行比对,最终得出弯曲度补偿值,并反馈给电机伺服控制器,当弯曲度补偿值为正值时,电机伺服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过第一信号传输装置传输给潜水伺服电机,潜水伺服电机正转,即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向上进行移动修正,反之弯曲程度补偿值为负值,潜水伺服电机反转,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向下进行移动修正。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安装时通过旋转微型旋转块对左位置感应装置和右位置感应装置进行位置修正;
S2、当进流通道无介质时,阀瓣受到出流通道介质作用与阀座紧密扣合,套管沿第一摇杆向下滑落,对第一摇杆一侧进行第一次弯曲度检测;
S3、当进流通道流通介质时,进流通道内的介质推动阀瓣,弹簧缩回带动套管复位,对第一摇杆的一侧进行第二次弯曲度检测;
S4、两次弯曲度检测数据通过第二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反馈给阀门系统控制单元,根据侧得的数据计算出第一摇杆的弯曲程度;
S5、根据弯曲程度和第一摇杆正常数据对比,计算出弯曲度补偿值;
S6、阀门系统控制单元根据弯曲度补偿值通过电机伺服控制器,电机伺服控制器再通过第一信号传装置反馈给潜水伺服电机对第一调节块进行微调自动修正;
S7、当弯曲度补偿值为负值时,潜水伺服电机反转输出,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向下进行移动修正,当弯曲度补偿值为正值时,潜水伺服电机正转输出,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向上进行移动修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阀门时通过转动微型旋转块来使第二调节块在第二微调丝杆上移动,来使两传感器的探针与第一摇杆上用于检测弯曲程度的区域接触,第一固定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两个感应装置被阀内介质冲击,以此来保证两个感应装置测量的精准度,在该阀门安装完成后开始正常正常使用,限位滑杆来对第一调节块进行左右限位,使第一调节块在高压介质中稳定的移动,通过对第一摇杆的弯曲程度检测,得到第一摇杆弯曲程度数据,再通过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对转轴进行微调修正,提高了阀瓣与阀座的配合精度,保证其密封性能,防止介质渗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检测及调整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止回阀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弯曲程度检测装置11剖视图。
附图标记:1、阀体;2、阀盖;3、阀座;4、转轴;5、第一摇杆;6、阀瓣;7、进流通道;8、内腔;9、出流通道;10、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1、弯曲程度检测装置;12、左位置感应装置;13、右位置感应装置;14、容纳腔;15、第一微调丝杆;16、第一调节块;17、潜水伺服电机;18、安装孔;19、传动轴;20、第一齿轮;21、传动通孔;22、轴杆;23、螺纹通孔;24、第二齿轮; 25、导向通孔;26、限位滑杆;27、固定块;28、连接块;29、第二摇杆;30、第三摇杆;31、套管;32、凸块;33、弹簧;34、第一固定架;35、第二微调丝杆;36、微型旋转块;37、第二固定架;38、第二调节块;39、探针;40、电机伺服控制器;41、阀门系统控制单元;42、第三信号传输装置;43、第二信号传输装置;44、第一信号传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包括阀体1、阀盖2、阀座3、转轴4、第一摇杆5和阀瓣6,阀体1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进流通道7、用于阀掰活动的内腔8和出流通道9,阀盖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1上端中部并用于封闭内腔8上端阀体 1的开口,阀座3固定安装在进流通道7与内腔8的切口之间,转轴4固定安装在阀座3上端内腔8的腔壁上,第一摇杆5一端与转轴4旋转连接,阀掰与第一摇杆5另一端铰接,第一摇杆5上还设有弯曲程度检测装置11,阀体1位于内腔8一侧的阀壁内设有用于移动转轴4的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
通过对第一摇杆5的弯曲程度检测,得到第一摇杆5弯曲程度数据,再通过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对转轴4进行微调修正,提高了阀瓣6与阀座3的配合精度,保证其密封性能,防止介质渗出。
所述弯曲程度检测装置11包括左位置感应装置12和右位置感应装置13,通过左位置感应装置12和右位置感应装置13来检测第一摇杆5弯曲程度。
所述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包括阀体1阀壁内开设的容纳腔14,容纳腔14 与内腔8连通,通过在阀壁内开设容纳腔14作为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的安装部位,同时也能减缓受到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受到阀内介质的冲击压力。
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包括容纳腔14内沿内腔8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微调丝杆15,第一微调丝杆15两端与容纳腔14上下两端腔壁相抵且第一微调丝杆 15位于容纳腔14中心位置,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还包括套装在第一微调丝杆 15上的第一调节块16,第一调节块16前端设有潜水伺服电机17,第一调节块 16前端还设有四个安装孔18,潜水伺服电机17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调节块16 的安装孔18并与第一微调丝杆15相对应,潜水伺服电机17带传动轴19的一侧垂直朝下设置且传动轴19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20,第一调节块16上开设有传动通孔21,传动通孔21内安装有与传动通孔21旋转连接的轴杆22,轴杆22 上设有沿轴杆22轴心线贯穿的螺纹通孔23,轴杆22的轴心线与第一微调丝杆 15重合,第一微调丝杆15与轴杆22螺纹连接,轴杆22凸出第一调节块16下端面的部分套设有键连接的第二齿轮24,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4啮合,第一调节块16上设有沿传动通孔2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导向通孔25,第一微调丝杆15两侧设有以第一微调丝杆15为中心对称设置且与两个导向通孔25相适配的限位滑杆26,限位滑杆26长度与第一微调丝杆15相同设置且两端与容纳腔14上下两端腔壁相抵,容纳腔14内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微调丝杆 15及两个限位滑杆26的固定块27,转轴4固定安装在第一调节块16背离容纳腔14腔壁的一侧,当潜水伺服电机17启动,传动轴19转动,第一齿轮20转动,第一齿轮20带动第二齿轮24使轴杆22转动,因为为轴杆22和第一微调丝杆15是螺纹连接,所以通过轴杆22带动第一调节块16在第一微调丝杆15 上移动,带动转轴4上下垂直移动,再通过限位滑杆26来对第一调节块16进行左右限位,使第一调节块16在高压介质中稳定的移动。
弯曲程度检测装置11包括固定安装在阀盖2与内腔8接触面中部的连接块 28,连接块28上旋转连接有第二摇杆29,第二摇杆29的另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三摇杆30,第三摇杆30远离第二摇杆29的一端设有旋转连接并用于套接在第一摇杆5上的套管31,套管31内壁与第一摇杆5之间设有间距,第一摇杆5边缘一侧设有用螺钉固定连接的凸块32,凸块32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凸块32和套管31的弹簧33,第二摇杆29、第三摇杆30、凸块32、套管31和弹簧33均为弯曲程度检测装置11的辅助机构,当进流通道7有介质时阀瓣6开启时,套管 31向上移动进行第一次弯曲度检测,当进流通道7无介质时阀瓣6闭合,套管 31向下移动进行第二次弯曲度检测。
套管31与第一摇杆之间设有与第一摇杆5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架34,固定架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第二微调丝杆35,第二微调丝杆35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架34并固定连接有微型旋转块36,第一固定架34内还设有固安装在第二微调丝杆35上的第二固定架37,第二固定架37上还设有与第二微调丝杆35相适配的第二调节块38,第二调节块38上固定安装左位置感应装置12和右位置感应装置13,两个感应装置上的探针39与第一摇杆5的中心轴线平行且水平垂直接触第一摇杆5表面,左位置感应装置12和右位置感应装置13通过两装置上端延伸出的探针39接触第一摇杆5,当套管31进行一次往复运动后完成两次第一摇杆5的弯曲度检测,在安装阀门时通过转动微型旋转块36来使第二调节块38 在第二微调丝杆35上移动,来使两传感器的探针39与第一摇杆5上用于检测弯曲程度的区域接触,第一固定架34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两个感应装置被阀内介质冲击。
阀盖2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伺服控制器40,阀盖2顶部电机伺服控制器40 一侧依次安装有阀门系统控制单元41、第三信号传输装置42、第二信号传输装置43和第一信号传输装置44,第一信号传输装置44的输入端与电机伺服控制器40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信号传输装置44的输出端与潜水伺服电机17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信号传输装置43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42的输出端均与阀门系统控制单元41电连接,第二信号传输装置43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42的输入端分别与左位置感应装置12及右位置感应装置13的输出端电连接,阀门系统控制单元41的输出端与电机伺服控制器40的输入端电连接,两个位置感应装置侧得的数据分别通过第二信号传输装置43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42反馈给阀门系统控制单元41,阀门系统控制单元41通过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第一摇杆5的弯曲程度,再通过与第一摇杆5正常状态下的数据进行比对,最终得出弯曲度补偿值,并反馈给电机伺服控制器40,当弯曲度补偿值为正值时,电机伺服控制器40的控制信号通过第一信号传输装置44传输给潜水伺服电机17,潜水伺服电机17正转,即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向上进行移动修正,反之弯曲程度补偿值为负值,潜水伺服电机17反转,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向下进行移动修正。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安装时通过旋转微型旋转块36对左位置感应装置12和右位置感应装置13进行位置修正;
S2、当进流通道7无介质时,阀瓣6受到出流通道9介质作用与阀座3紧密扣合,套管31沿第一摇杆5向下滑落,对第一摇杆5一侧进行第一次弯曲度检测;
S3、当进流通道7流通介质时,进流通道7内的介质推动阀瓣6,弹簧33 缩回带动套管31复位,对第一摇杆5的一侧进行第二次弯曲度检测;
S4、两次弯曲度检测数据通过第二信号传输装置43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42 反馈给阀门系统控制单元41,根据侧得的数据计算出第一摇杆5的弯曲程度;
S5、根据弯曲程度和第一摇杆5正常数据对比,计算出弯曲度补偿值;
S6、阀门系统控制单元41根据弯曲度补偿值通过电机伺服控制器40,电机伺服控制器40再通过第一信号传装置反馈给潜水伺服电机17对第一调节块16 进行微调自动修正;
S7、当弯曲度补偿值为负值时,潜水伺服电机17反转输出,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向下进行移动修正,当弯曲度补偿值为正值时,潜水伺服电机17正转输出,垂直移动微调装置10向上进行移动修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阀门时通过转动微型旋转块来使第二调节块在第二微调丝杆上移动,来使两传感器的探针与第一摇杆上用于检测弯曲程度的区域接触,第一固定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两个感应装置被阀内介质冲击,以此来保证两个感应装置测量的精准度,在该阀门安装完成后开始正常正常使用,限位滑杆来对第一调节块进行左右限位,使第一调节块在高压介质中稳定的移动,通过对第一摇杆的弯曲程度检测,得到第一摇杆弯曲程度数据,再通过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对转轴进行微调修正,提高了阀瓣与阀座的配合精度,保证其密封性能,防止介质渗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包括阀体、阀盖、阀座、转轴、第一摇杆和阀瓣,其特征在于:阀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进流通道、用于阀掰活动的内腔和出流通道,阀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上端中部并用于封闭内腔上端阀体的开口,阀座固定安装在进流通道与内腔的切口之间,转轴固定安装在阀座上端内腔的腔壁上,第一摇杆一端与转轴旋转连接,阀掰与第一摇杆另一端铰接,第一摇杆上还设有弯曲程度检测装置,阀体位于内腔一侧的阀壁内设有用于移动转轴的垂直移动微调装置;
所述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包括阀体阀壁内开设的容纳腔,容纳腔与内腔连通;
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包括容纳腔内沿内腔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微调丝杆,第一微调丝杆两端与容纳腔上下两端腔壁相抵且第一微调丝杆位于容纳腔中心位置,垂直移动微调装置还包括套装在第一微调丝杆上的第一调节块,第一调节块前端设有潜水伺服电机,第一调节块前端还设有四个安装孔,潜水伺服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调节块的安装孔并与第一微调丝杆相对应,潜水伺服电机带传动轴的一侧垂直朝下设置且传动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调节块上开设有传动通孔,传动通孔内安装有与传动通孔旋转连接的轴杆,轴杆上设有沿轴杆轴心线贯穿的螺纹通孔,轴杆的轴心线与第一微调丝杆重合,第一微调丝杆与轴杆螺纹连接,轴杆凸出第一调节块下端面的部分套设有键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调节块上设有沿传动通孔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导向通孔,第一微调丝杆两侧设有以第一微调丝杆为中心对称设置且与两个导向通孔相适配的限位滑杆,限位滑杆长度与第一微调丝杆相同设置且两端与容纳腔上下两端腔壁相抵,容纳腔内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微调丝杆及两个限位滑杆的固定块,转轴固定安装在第一调节块背离容纳腔腔壁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程度检测装置包括左位置感应装置和右位置感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弯曲程度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阀盖与内腔接触面中部的连接块,连接块上旋转连接有第二摇杆,第二摇杆的另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三摇杆,第三摇杆远离第二摇杆的一端设有旋转连接并用于套接在第一摇杆上的套管,套管内壁与第一摇杆之间设有间距,第一摇杆边缘一侧设有凸块,凸块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凸块和套管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与第一摇杆之间设有与第一摇杆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架,固定架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第二微调丝杆,第二微调丝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架并固定连接有微型旋转块,第一固定架内还设有固安装在第二微调丝杆上的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上还设有与第二微调丝杆相适配的第二调节块,第二调节块上固定安装左位置感应装置和右位置感应装置,两个感应装置上的探针与第一摇杆的中心轴线平行且水平垂直接触第一摇杆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阀盖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伺服控制器,阀盖顶部电机伺服控制器一侧依次安装有阀门系统控制单元、第三信号传输装置、第二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一信号传输装置,第一信号传输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伺服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信号传输装置的输出端与潜水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的输出端均与阀门系统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左位置感应装置及右位置感应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阀门系统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机伺服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安装时通过旋转微型旋转块对左位置感应装置和右位置感应装置进行位置修正;
S2、当进流通道无介质时,阀瓣受到出流通道介质作用与阀座紧密扣合,套管沿第一摇杆向下滑落,对第一摇杆一侧进行第一次弯曲度检测;
S3、当进流通道流通介质时,进流通道内的介质推动阀瓣,弹簧缩回带动套管复位,对第一摇杆的一侧进行第二次弯曲度检测;
S4、两次弯曲度检测数据通过第二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三信号传输装置反馈给阀门系统控制单元,根据侧得的数据计算出第一摇杆的弯曲程度;
S5、根据弯曲程度和第一摇杆正常数据对比,计算出弯曲度补偿值;
S6、阀门系统控制单元根据弯曲度补偿值通过电机伺服控制器,电机伺服控制器再通过第一信号传装置反馈给潜水伺服电机对第一调节块进行微调自动修正;
S7、当弯曲度补偿值为负值时,潜水伺服电机反转输出,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向下进行移动修正,当弯曲度补偿值为正值时,潜水伺服电机正转输出,垂直移动微调装置向上进行移动修正。
CN202011113191.4A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Active CN112197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3191.4A CN112197055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3191.4A CN112197055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7055A CN112197055A (zh) 2021-01-08
CN112197055B true CN112197055B (zh) 2022-05-17

Family

ID=7400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3191.4A Active CN112197055B (zh) 2020-10-17 2020-10-17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705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40000774A (ko) * 1992-06-02 1994-01-10 로버트 에스. 벨 2세 첵크 밸브 시험 방법
CN203477473U (zh) * 2013-09-02 2014-03-12 浙江阿珥楠阀门有限公司 旋启式止回阀
CN103925395A (zh) * 2014-05-13 2014-07-16 上海东方威尔阀门有限公司 节能无阻力止回阀
CN106704648A (zh) * 2017-03-28 2017-05-24 永嘉县信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旋启式缓闭止回阀
CN107620815A (zh) * 2016-07-14 2018-01-23 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阀位指示结构旋启式止回阀
CN110388484A (zh) * 2019-08-15 2019-10-29 韩国昊 一种旋启式止回阀
CN111677920A (zh) * 2020-06-23 2020-09-18 刘艳荣 一种旋启式止回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9997B (zh) * 2019-06-28 2020-08-07 浙江万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有缓闭机构和防水锤止回阀的旋启式止回阀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40000774A (ko) * 1992-06-02 1994-01-10 로버트 에스. 벨 2세 첵크 밸브 시험 방법
CN203477473U (zh) * 2013-09-02 2014-03-12 浙江阿珥楠阀门有限公司 旋启式止回阀
CN103925395A (zh) * 2014-05-13 2014-07-16 上海东方威尔阀门有限公司 节能无阻力止回阀
CN107620815A (zh) * 2016-07-14 2018-01-23 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阀位指示结构旋启式止回阀
CN106704648A (zh) * 2017-03-28 2017-05-24 永嘉县信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旋启式缓闭止回阀
CN110388484A (zh) * 2019-08-15 2019-10-29 韩国昊 一种旋启式止回阀
CN111677920A (zh) * 2020-06-23 2020-09-18 刘艳荣 一种旋启式止回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7055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1966B2 (en) Cam valve
CN112197055B (zh) 一种止回阀摇杆检测调整装置
US20100270721A1 (en) Holding device of a torque tester
CN104197056A (zh) 可调流量动态平衡阀
CN110230292A (zh) 一种带有复位装置且能自动锁定的水利闸门装置
CN106090392A (zh) 伺服控制的阀
JP5020703B2 (ja) 液体圧送装置
KR20230029540A (ko) 게이트밸브
CN115978217A (zh) 一种密封阀门
CN214036898U (zh) 一种可调压截止阀
CN215487674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针型阀
CN104947756B (zh) 自调式气体隔离器
CN209818831U (zh) 一种高精准度的安全阀
CN220792232U (zh) 一种井口安全阀耐压调节机构
CN220551508U (zh) 一种降压式电动排污阀
CN220980439U (zh) 一种电动波纹管调节阀
CN215635302U (zh) 一种耐用浮子阀
CN220039564U (zh) 一种防汛抗旱用流量监测装置
CN209196247U (zh) 一种浮球阀的水位微调节机构
CN117430293B (zh) 一种水处理用水位检测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6380773B (zh) 一种角度可调式管道腐蚀率检测用腐蚀挂片装置
CN218761441U (zh) 一种石油钻井液出口排量控制装置
KR200292316Y1 (ko) 방화문용 유압식 힌지
CN219015395U (zh) 一种旋翼式水表
CN218156409U (zh) 一种水表检测用夹持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