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4504B -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4504B
CN112194504B CN202011023549.4A CN202011023549A CN112194504B CN 112194504 B CN112194504 B CN 112194504B CN 202011023549 A CN202011023549 A CN 202011023549A CN 112194504 B CN112194504 B CN 1121945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ne
solution
stone cultural
calcium
coupl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35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4504A (zh
Inventor
姜华
周海燕
朱一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wen Kebao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nhui Lif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wen Kebao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nhui Lif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wen Kebao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nhui Lif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wen Kebao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35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4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4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4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4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4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4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 C04B41/5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C04B41/5007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with salts or salty compositions, e.g. for salt glazing
    • C04B41/501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with salts or salty compositions, e.g. for salt glazing containing carbon in the anion, e.g. carbon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ftertreatments Of Artificial And Natural St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氢氧化钙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石质文物保护的技术领域。将钙盐、有机碱、氨水、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和粘稠剂作为溶质加入到异丙醇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溶液中,得到氢氧化钙溶液。本发明将疏水疏油技术应用到文物保护领域,尤其是钙盐加固风化石质文物领域。本发明使用通入改性后的全氟硅烷对石质文物进行疏水疏油处理,降低了石质文物受到酸雨侵蚀的作用,其产生的交联作用可对风化石质文物起到加固作用;而钙盐对石质文物裂隙的渗入,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钙,可以起到增强填补空隙的作用。本发明具有安全、高效、无损、无副作用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质文物保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石材是多孔性物质,具有较大孔隙率的石质文物,其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更明显,尤其是石窟寺(或露天石质文物)。因为山体(或地面)与其紧密相联,由于毛细吸收石孔内部存在的大量地下水和可溶性盐。随着环境温湿度的反复变化,可溶性盐发生溶解、重结晶周期性地变化,析出结晶所产生的挤压力会使它们酥粉变质。文物保护工作就是通过对文物材料及保护材料的研究,以达到延长文物保存时间的目的。
无机加固材料在十九世纪前就曾广泛使用,大多数无机加固剂是利用溶液中的盐份在石材孔隙中凝结或与石材发生化学反应而填塞石材孔隙以形成阻挡层或替代层。这种方法使用得很早,抗老化性好,但是石灰溶解度小、需石灰量大、黏接性不佳、和文物材质的相容性欠佳的问题而受到限制。
有机加固剂用于石质文物和古建筑保护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分子化合物,如正硅酸乙酯等用来加固砂岩、砖瓦、黏土类文物,用于石质文物保护,但是却容易脱落。
另一类是聚合物,它在石质文物和古建筑的加固、封护中应用极其普遍,主要有: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结构中含有苯环、醚键,因而抗化学溶剂能力强,不论对酸碱、有机溶剂都有一定抵抗力。同时含有羟基、醚键、氨基及其它极性基因,对石质文物的粘合力高,效果比较理想,但使用时间长了会变色。丙烯酸树脂,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耐侯性等特点而广泛用于涂料工业,但其耐水性较差,因而限制了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有机硅树脂在用于保护石质文物的有机聚合物中,有机硅树脂的渗透性、憎水性和耐侯性相对较好,所以不仅具有加固作用,同时具有防水性能,但是在文物保护时在满足防水、放油的同时,却不能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导致涂抹在文物上的溶液在受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则出现文物的上半部分保护液过少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将钙盐、有机碱、氨水、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和粘稠剂作为溶质加入到异丙醇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溶液中,得到氢氧化钙溶液。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按照质量份数计,45~70份异丙醇、45~70份去离子水、10-20份钙盐、0-1.6份有机碱、0-1.6份氨水、0.08~2.1份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和0.08~2.1份粘稠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钙盐为氯化钙、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碱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一甲胺、一乙胺、一丙胺、二甲胺、二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粘稠剂为环糊精。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改进后的全氟偶联剂通过以下流程制备而成:
将改性剂和全氟偶联剂按照质量份数比为(0.02:1)~(0.05:1)于50-70℃热处理10-15分钟。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改性剂的化学式为:R-NCH3SO2,其中R为碳链长度为3~5的碳基链。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全氟偶联剂为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钙盐加入到异丙醇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溶剂中,搅拌0.5~3h后,加入氨水和/或有机碱,调节pH>7,再加入全氟偶联剂搅拌0.5~3h小时后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在加固、封护石质文物中的应用,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羊毛刷将其清理干净后,然后将氢氧化钙溶液均匀的刷涂在砂岩石块表面,静置16~24h,使石样充分吸收材料,再进行第二次氢氧化钙溶液涂刷,静置2~3天。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从文物保护学原理出发,将疏水疏油技术应用到文物保护领域。本发明在溶剂中增加了粘稠剂,用于增加溶液与文物之间的渗透性,降低了溶液在受重力的情况下向下滑动的可能性,保证了溶液在大型文物表面处涂抹的均匀性。同时粘稠剂环糊精分子具有略呈锥形的中空圆筒立体环状结构,在其空洞结构中,外侧上端(较大开口端)由C2和C3的仲羟基构成,下端(较小开口端)由C6的伯羟基构成,具有亲水性,而空腔内由于受到C-H键的屏蔽作用形成了疏水区。它既无还原端也无非还原端,没有还原性;在碱性介质中很稳定。因此加强了溶液的疏水疏油的作用。但是考虑到全氟偶联剂(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由于官能团极性较大,导致全氟偶联剂中的各个分子在极性的作用下处于错综复杂的排列,不仅仅降低了疏水疏油性,同时降低了溶液的透气性,故对全氟偶联剂做了改性,使分子为整齐有序的排列,在添加了粘稠剂的情况下增加了溶液的透气性能。
具体是实施方式
现代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加速了石质文物的老化变质。对石质文物破坏较为严重的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有害气体溶于雨雾和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的酸雨,例如,二氧化硫长期的作用会使十分坚硬、以碳酸钙为主的石灰岩变成粉末状的石膏,可用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腐蚀机理:
2CaCO3+ 2SO2+ O2+ 2H2O = 2CaSO4•2H2O + 2CO2
在自然环境中,石质文物会逐渐风化变质,其速度与石材原料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石质文物原料质量与石质文物种类、胶结物类型、孔隙率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石质文物分砂(砾)岩、石灰岩、花岗岩等几种类型。花岗岩坚硬、耐久,稳定性最高,但属于这种石质文物结构的石质文物非常少,大多数石窟是砂(砾)岩结构,容易分化。在石质文物内部还存在着一定量的胶结物,泥质胶结物的石质文物最容易分化。这是因为泥质胶结物中含有大量像蒙脱石一类的黏土,蒙脱石具有层状结构,在结构单元层间有空隙,可以吸收大量水分。吸水后晶胞强烈膨胀,而失水后又会产生收缩。当环境气候发生变化,石质文物时胀时缩反复作用,加速了石质文物的分化。
石材是多孔性物质,具有较大孔隙率的石质文物,其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更明显,尤其是石窟寺(或露天石质文物)。因为山体(或地面)与其紧密相联,由于毛细吸收石孔内部存在的大量地下水和可溶性盐。随着环境温湿度的反复变化,可溶性盐发生溶解、重结晶周期性地变化,析出结晶所产生的挤压力会使它们酥粉变质。文物保护工作就是通过对文物材料及保护材料的研究,以达到延长文物保存时间的目的。
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石质文物必然遭受着不同程度的风化变质,特别是露天石质文物风化更严重,通过加固能够提高石质文物的稳定性,延长文物的寿命。在选择保护材料的同时,必须考虑施工条件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生态保护的原则。
无机加固材料在十九世纪前就曾广泛使用,大多数无机加固剂是利用溶液中的盐份在石材孔隙中凝结或与石材发生化学反应而填塞石材孔隙以形成阻挡层或替代层。国际上常用的无机加固材料有:石灰水、氢氧化钙、碱土硅酸盐及氟硅酸盐等。比如用石灰水加固石灰岩是利用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固体填充在石灰石孔隙间来加固石质文物:
Ca(OH )2 + CO2= CaCO3
这种方法使用得很早,抗老化性好,但是石灰溶解度小、需石灰量大、黏接性不佳、和文物材质的相容性欠佳的问题而受到限制。而且水还会对石质文物产生溶解破坏,特别是在有CO2存在的情况下,石灰石会生成易溶的碳酸氢钙而溶解掉:
CaCO3+ CO2+ H2O = Ca(HCO3)2
有机加固剂用于石质文物和古建筑保护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分子化合物,如正硅酸乙酯等用来加固砂岩、砖瓦、黏土类文物,用于石质文物保护。它是依据乙氧基与石质文物中的羟基反应实现的:
-OH (石质文物中) + C2H5O2Si2(OC2 H5 )3 = -O2Si2(OC2H5 )3 + C2H5OH
对软弱松散、风化严重的石质文物,无机物颗粒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会发生上述类似反应,起到黏接、加固的作用。同时,两个、三个或四个正硅酸乙酯的分子可聚合成二聚体、三聚体或四聚体。也就是说,聚合体中包含有硅氧骨架,能够产生增强、加固效果,但正硅酸乙酯脆性大涂层容易脱落。
另一类是聚合物,它在石质文物和古建筑的加固、封护中应用极其普遍,主要有: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结构中含有苯环、醚键,因而抗化学溶剂能力强,不论对酸碱、有机溶剂都有一定抵抗力。同时含有羟基、醚键、氨基及其它极性基因,对石质文物的粘合力高,效果比较理想,但使用时间长了会变色。丙烯酸树脂,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耐侯性等特点而广泛用于涂料工业,但其耐水性较差,因而限制了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有机硅树脂在用于保护石质文物的有机聚合物中,有机硅树脂的渗透性、憎水性和耐侯性相对较好,所以不仅具有加固作用,同时具有防水性能,但是在文物保护时在满足防水、放油的同时,却不能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导致涂抹在文物上的溶液在受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则出现文物的上半部分保护液过少的现象。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质文物保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石质文物保护材料,解决石质文物持久保护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环糊精作为粘稠剂,在保证溶液的疏水疏油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粘性即渗透性;还采用的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具有优良的耐侯性、渗透性和疏水疏油,可以降低水、油等污物对文物的侵蚀,大大减少酸雨、酸雾和有机物对露天石质文物的伤害;同时还能够保证溶液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质文物保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石质文物保护材料,解决石质文物持久保护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全氟偶联剂具有优良的耐侯性、渗透性和疏水疏油,可以降低水、油等污物对文物的侵蚀 ,大大减少酸雨、酸雾和有机物对露天石质文物的伤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从文物保护学原理出发,将疏水疏油技术应用到文物保护领域。本发明使用通入全氟偶联剂对石质文物进行疏水疏油处理,降低了石质文物受到酸雨侵蚀的作用,其产生的交联作用可对风化石质文物起到加固作用;而渗入到石质文物裂隙的钙盐,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钙,可以起到增强填补空隙的作用。本发明具有安全、高效、工艺简单、具有规模化应用潜力等特点,适用于石质文物保护等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将钙盐溶解于溶剂后,加入氨水或有机碱,调节pH>7。然后加入全氟偶联剂搅拌后获得氢氧化钙溶液。其中全氟偶联剂为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钙盐为氯化钙、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有机碱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一甲胺、一乙胺、一丙胺、二甲胺、二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为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液。
即钙盐) + 2OH- = Ca(OH )2
Ca(OH)2 + CO2= CaCO3
在雨水和空气中的CO2存在的情况下 ,石灰石CaCO3会生成易溶的碳酸氢钙而溶解掉 :
CaCO3+ CO2+ H2O = Ca(HCO3)2
而本发明采用的全氟偶联剂所形成的疏水膜,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得碳酸钙无法接触到水而不会被溶解,使得石质文物受到了更好的保护。
本发明采用的全氟偶联剂所形成的疏水膜,覆盖在具有一定水溶性的Ca(HCO3)2表面,使得其无法接触到水而不会被溶解,从而石质文物受到了更好的保护。全氟偶联剂(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它们是依据乙氧基或甲氧基与石质文物中的羟基反应实现的:
-OH+(C2H5O)3Si(CH2)2C6F13 = -O(C2H5O)2Si(CH2)2 C6F13 + C2H5OH
-OH+ (CH3O)3Si(CH2)2 C6F13 = -O(CH3O)2Si(CH2)2 C6F13 + C2H5OH
-OH + (C2H5O)3Si(CH2)2 C8F17 = -O(C2H5O)2Si(CH2)2 C8F17 + C2H5OH
-OH + (CH3O)3Si(CH2)2 C8F17 = -O(CH3O)2Si(CH2)2 C8F17 + C2H5OH
使用时,首先用毛刷沾上清洗剂(例如水或者酒精)或不沾上清洗剂将石质文物表面清洗干净;再沾上述氢氧化钙溶液溶注渗透处理石质文物。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全氟偶联剂其亲水性基团指向石质文物而亲油基团朝外,使得石质文物具有疏水疏油功效。氢氧化钙溶液中含钙物质渗透到石质文物的裂隙中后,含钙物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能移比较有序地成核并且定向结品生长,在含钙类石质文物的表面和微缝隙中生成碳酸钙的矿化物,从而对石质文物起了加固作用。随着全氟偶联剂和含钙物质的不断重复渗透反应,矿化物不断堆积和生长,使疏松石质文物的微缝隙得到填充。
本发明的操作可以使用涂刷、喷淋、浸泡等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相容性好:保护材料本身就是常见的成矿材料,与岩石的性质接近,不会改变原文物的成分; 2)处理过程所用的溶液都是透明的,可以渗透至岩石的一定深度,不会象其他无机保护材料或有机材料那样在表面形成硬壳;3)生成的矿化膜为碳酸钙,不影响原来岩石表面的光泽度,不改变被保护石质文物的外观、颜色和手感;4)碳酸钙矿化物和全氟偶联剂以一定微结构填充和粘连岩石微裂隙,使疏松岩石的强度和耐水浸泡能力增强,碳酸钙矿化物逐渐填入岩石微孔并覆盖表层,不与被保护的基底材料发生化学反应,遇到外界腐蚀时首先被破坏,能起到加强和防护双重作用;5)碳酸钙是比较稳定的无机化合物,没有像有机高分子保护摸那样的老化泛黄问题;6)全氟偶联剂在疏松岩石表面覆盖,降低了石质文物受到雨水和有机物质的侵蚀,其耐水耐污性能得到改善。
本发明制备出来的氢氧化钙溶液包括: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和粘稠剂,其中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通过以下流程制备而成:将改性剂和全氟偶联剂按照质量份数比为(0.02:1)~(0.05:1)于50-70℃热处理10-15分钟。所述改性剂的化学式为:R-NCH3SO2,其中R为碳链长度为3~5的碳基链。所述全氟偶联剂为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因为全氟偶联剂本身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指和亲油性基团,但也正是因为全氟偶联剂中存在较大的极性,无法实现亲水性基团指向石质文物而亲油性基团朝外,使得石质文物具有疏水疏油功效。因此通过对化学式为R-NCH3SO2的改性剂对全氟偶联剂进行改进,由于:R-NCH3SO2中存在极性较强的砜基团,故在于全氟偶联剂中的氟相持的情况下,使全氟偶联剂相互之间为平行状态,且亲水性基团指位于同一侧,且位于指向文物。也正是因为全氟偶联剂改性后成有序的排列,另外增加了溶液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故解决了本发明中因为粘稠剂的加入降低了透气性和透水性的问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实施例的示例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改进后的全氟偶联剂的制作:将0.2g R-NCH3SO2和5g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5g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于50℃中热处理15分钟,制得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
氢氧化钙溶液的制作:将5g(氯化钙)和5g(硝酸钙)加入到50g(异丙醇)和50g(去离子水)的溶液中,搅拌2h后,加入0.7g(一乙醇胺)和0.5g(二乙醇胺),调节pH为10,再依次加入0.1g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和0.1g环糊精搅拌半小时后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实施例2
改进后的全氟偶联剂的制作:将0.5g R-NCH3SO2和5g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5g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于70℃中热处理10分钟,制得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
氢氧化钙溶液的制作:将5g(氯化钙)和5g(硝酸钙)加入到50g(异丙醇)和50g(去离子水)的溶液中,搅拌2h后,加入0.7g(一乙醇胺)和0.5g(二乙醇胺),调节pH为10,再依次加入0.1g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和0.1g环糊精搅拌半小时后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实施例3
改进后的全氟偶联剂的制作:将0.4g R-NCH3SO2和10g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于70℃中热处理10分钟,制得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
氢氧化钙溶液的制作:将5g(氯化钙)和5g(硝酸钙)加入到50g(异丙醇)和50g(去离子水)的溶液中,搅拌2h后,加入0.7g(一乙醇胺)和0.5g(二乙醇胺),调节pH为10,再依次加入0.1g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搅拌半小时后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实施例4
改进后的全氟偶联剂的制作:将0.4g R-NCH3SO2和10g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于70℃中热处理10分钟,制得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
氢氧化钙溶液的制作:将10g(氯化钙)加入到40g(异丙醇)和60g(去离子水)的溶液中,搅拌2h后,加入1g(二乙胺)和0.1g(三乙醇胺),调节pH为7~8,再加入0.3g(改性后的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和0.3g的环糊精搅拌半小时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实施例5
改进后的全氟偶联剂的制作:将0.4g R-NCH3SO2和10g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于70℃中热处理10分钟,制得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
氢氧化钙溶液的制作:将10g(硝酸钙)加入到60g(异丙醇)和40g(去离子水)的溶液中,搅拌1h后,加入0.8g(氨水)和0.1g(二异丙醇胺),调节pH为7~8,再加入0.2g(改性后的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和0.2g环糊精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对比例1
氢氧化钙溶液制作:将10g(硝酸钙)加入到30g(异丙醇)和70g(去离子水)的溶液中,搅拌2h后,加入1g(氨水)和0.1g(二异丙醇胺),调节pH为7~8。再加入0.3g(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和0.3g的环糊精搅拌半小时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对比例2
氢氧化钙溶液制作:将10g(硝酸钙)加入到30g(异丙醇)和70g(去离子水)的溶液中,搅拌2h后,加入1g(氨水)和0.1g(二异丙醇胺),调节pH为7~8。再加入0.3g(改性后的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搅拌半小时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对比例3
氢氧化钙溶液制作:将10g(硝酸钙)加入到30g(异丙醇)和70g(去离子水)的溶液中,搅拌2h后,加入1g(氨水)和0.1g(二异丙醇胺),调节pH为7~8。再加入0.3g(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和0.3g环糊精搅拌半小时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对比例4
氢氧化钙溶液的制作:将5g(氯化钙)和5g(硝酸钙)加入到50g(异丙醇)和50g(去离子水)的溶液中,搅拌2h后,加入0.7g(一乙醇胺)和0.5g(二乙醇胺),调节pH为10,再依次加入0.1g全氟偶联剂和0.1g环糊精搅拌半小时后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检测例
选取规格为10cm×10cm×10cm的新鲜砂岩石块。用羊毛刷将其清理干净后,然后将氢氧化钙溶液均匀的刷涂在砂岩石块表面,静置24h,使石样充分吸收材料,再进行第二次氢氧化钙溶液涂刷,静置2天。对所有样块进行涂装后的检测。检测项目:红砂岩表层含水率、表面自由表层含水率、透气性、渗透深度、色度。表面渗水率测定参照标准为DIN 52617。划痕宽度参照标准为GB/T 9279-1988。超声波波速参照标准为JB/T 10326-2002。色度参照标准为ISO 7724-2-1984。具体砂岩石块性能参数参见表1。
说明:表1中,空白样为未做任何表面处理的砂岩石块,其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测试方法。
通过对砂岩石块表层加固前后检测数据的对比、评估后发现:氢氧化钠钙溶液的使用,时岩石本身的含水率、透气性、渗透深度明显降低,通过加入粘稠剂环糊精解决表层的渗透性差保护不够完成的问题。粘稠剂环糊精分子具有略呈锥形的中空圆筒立体环状结构,在其空洞结构中,外侧上端(较大开口端)由C2和C3的仲羟基构成,下端(较小开口端)由C6的伯羟基构成,具有亲水性,而空腔内由于受到C-H键的屏蔽作用形成了疏水区。它既无还原端也无非还原端,没有还原性;在碱性介质中很稳定
但是从表中可以发现,粘稠剂的添加导致了氢氧化钙的透气性差,故通过对全氟偶联剂进行有效的改性:使分子为整齐有序的排列,排列整齐的分子相对于交错的分子而言,相互之间的孔隙有规律且接近一致,故保证了透气的路径,从而保证了在添加了粘稠剂的情况下增加了溶液的透气性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5)

1.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其特征在于, 按照质量份数计,由45~70份异丙醇、45~70份去离子水、10-20份钙盐、0-1.6份有机碱、0-1.6份氨水、0.08~2.1份改性后的全氟偶联剂和0.08~2.1份粘稠剂组成;
其中,所述粘稠剂为环糊精,具有略呈锥形的中空圆筒立体环状结构,在其空洞结构中,外侧上端由C2和C3的仲羟基构成,下端由C6的伯羟基构成;
所述改进后的全氟偶联剂通过以下流程制备而成:
将改性剂和全氟偶联剂按照质量份数比为(0.02:1)~(0.05:1)于50-70℃热处理10-15分钟;所述改性剂的化学式为:R-NCH3SO2,其中R为碳链长度为3~5的碳基链;所述全氟偶联剂为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盐为氯化钙、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碱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一甲胺、一乙胺、一丙胺、二甲胺、二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钙盐加入到异丙醇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溶剂中,搅拌0.5~3h后,加入氨水和/或有机碱,调节pH>7,再加入全氟偶联剂和环糊精搅拌0.5~3h小时后获得氢氧化钙溶液。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在加固、封护石质文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羊毛刷将其清理干净后,然后将氢氧化钙溶液均匀的刷涂在砂岩石块表面,静置16~24h,使石样充分吸收材料,再进行第二次氢氧化钙溶液涂刷,静置2~3天。
CN202011023549.4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12194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3549.4A CN112194504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3549.4A CN112194504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4504A CN112194504A (zh) 2021-01-08
CN112194504B true CN112194504B (zh) 2022-05-03

Family

ID=74006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3549.4A Active CN112194504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45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4373A (zh) * 2022-05-19 2022-06-1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复合加固材料溶液、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7069514A (zh) * 2023-08-17 2023-11-17 西北大学 一种脆弱陶质品的加固保护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80567A (en) * 1969-09-22 1972-07-05 Univ New York Method of protecting and preserving stone objects
RU2291129C1 (ru) * 2005-08-11 2007-01-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Космос" Цементно-песча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CN101139215A (zh) * 2007-08-03 2008-03-12 浙江大学 碳酸钙类石质文物的碳酸钙生物矿化加固方法
CN101343191A (zh) * 2008-08-26 2009-01-14 浙江大学 一种渗透型水硬性石质文物加固材料及其加固方法
CN104478480A (zh) * 2014-12-24 2015-04-01 中南大学 一种颜色可调型用于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脱盐/脱酸加固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2260A (zh) * 2016-11-29 2017-05-31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涂料用纳米疏水草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7473251A (zh) * 2017-08-30 2017-12-15 浙江德赛堡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
CN109776059A (zh) * 2019-02-28 2019-05-21 陕西理工大学 基于高强度石灰/糊精灰浆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80567A (en) * 1969-09-22 1972-07-05 Univ New York Method of protecting and preserving stone objects
RU2291129C1 (ru) * 2005-08-11 2007-01-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Космос" Цементно-песча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CN101139215A (zh) * 2007-08-03 2008-03-12 浙江大学 碳酸钙类石质文物的碳酸钙生物矿化加固方法
CN101343191A (zh) * 2008-08-26 2009-01-14 浙江大学 一种渗透型水硬性石质文物加固材料及其加固方法
CN104478480A (zh) * 2014-12-24 2015-04-01 中南大学 一种颜色可调型用于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脱盐/脱酸加固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2260A (zh) * 2016-11-29 2017-05-31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涂料用纳米疏水草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7473251A (zh) * 2017-08-30 2017-12-15 浙江德赛堡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
CN109776059A (zh) * 2019-02-28 2019-05-21 陕西理工大学 基于高强度石灰/糊精灰浆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4504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4504B (zh)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3436159B (zh) 复合高分子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90558B1 (ko) 통기성 부여와 내수성 증진을 위한 아크릴 에멀젼 및 킬레이트를 첨가시킨 메탈 실리케이트와 다원자 이온 충전제를 혼입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중성화 및 염해방지 친환경 표면보호공법
KR101353918B1 (ko) 유연성 및 통기성이 있는 친환경 수용성 아크릴 코팅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 표면보호,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방수, 염해방지 및 중성화 방지 공법
KR101042282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방수제 조성물
KR100661210B1 (ko) 침투 발수 기능과 방수성을 가지는 실리콘 레진 에멀젼피막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608243B1 (ko) 환경친화성의 수성 에폭시수지-세라믹과 수성실리콘아크릴수지 도료 또는 수성 폴리우레탄수지 도료를이용한 콘크리트구조물의 열화방지공법
CN106675395B (zh) 一种建筑表面用渗透型有机硅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062734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방수 방식 기능을 가지고 있는 침투형 보호코팅제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711910B1 (ko) 무기질과 아크릴이 포함된 친환경 수용성 방수재 겸 도장재용 도료를 이용한 방수 방오 컬러 도장공법
KR101265239B1 (ko) 발수성과 비동결성을 지닌 수성 알칼리규산염계 콘크리트 표면강화제, 상기 콘크리트 표면강화제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표면강화공법
KR101402284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에 대한 중성화 및 항균 염해 방지와 성능개선을 위한 보호 코팅 공법
CN102249595A (zh) 外保温墙专用柔性质感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54450B1 (ko) 축중합 스마트 세라믹계 도료용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구조물 또는 강구조물의 표면처리방법
CN104278698A (zh) 一种碱激发无机聚合物防水方法
KR100787477B1 (ko) 콘크리트 표면 보호용 자기세정 침투성 성능개선제
CN104193289A (zh) 一种疏水性防护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440B (zh) 一种抗碱抗渗的防水浆料及其施工工艺
CN112175424B (zh) 石质文物保护用的溶液、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669093B1 (ko) 콘크리트 중성화 방지용 세라믹 코팅제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KR101747915B1 (ko) 침투성 나노-실란계 코팅제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 내구성능 개선을 위한 복합 코팅 공법
KR20140133169A (ko) 침투형 보호코팅제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03803833A (zh) 一种水性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KR101804307B1 (ko) 침투형 콘크리트 방수제
KR101003711B1 (ko) 시멘트계 요업건재 표면보호 및 치장용 다채골재 도료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멘트계 요업건재 표면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