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3960A - 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3960A
CN112193960A CN202011057002.6A CN202011057002A CN112193960A CN 112193960 A CN112193960 A CN 112193960A CN 202011057002 A CN202011057002 A CN 202011057002A CN 112193960 A CN112193960 A CN 112193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acceleration
floor
moving
flo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70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晨
陈颖文
逄德明
段志敏
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0570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39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3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39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25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maintenance or rep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37Performance analyser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步骤包括:步骤S1:获取电梯的实时加速度a;步骤S2:根据实时加速度a获得电梯的瞬时速度v;步骤S3:计算电梯的移动距离h;步骤S4:当电梯静止时,计算电梯移动层数n=[h÷H]+n0,其中有取整运算,n0代表已经记录的移动楼层的累计值,H代表一个楼层平均高度,然后将h0和h清零,等待下一次运行过程。本发明具有理简单、适用范围广、判定精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电梯控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移动楼层的判断是判断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移动的楼层数,为电梯维护人员提供电梯移动距离的参考。现有的电梯控制器是不可更改的,而且电梯系统本身并不提供电梯移动距离的信息,移动距离恰恰是电梯是否需要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传统技术中一般有两种方式来检测电梯的移动距离,即利用气压传感器测楼层的技术,或在电梯滑轮处装计时器和计数器测绳索的位移。
对于第一种方式而言,气压计在楼层判断上存在的误差较大,其原因是气压在较小的高度差内变化并不明显,海平面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为1.01325*10^5Pa,而在海平面附近高度每升高10m,大气压下降100Pa,而一般一层楼高度大约3-5m,所以在电梯跨越楼层时气压变化并不明显,误差较大。
对于第二种方式而言,在电梯滑轮处安装计时器和计数器比较繁琐,难度系数较高,操作复杂。即,用在电梯滑轮处装计时器和计数器的方法直接测位移虽然精确,但是操作太复杂,尤其是对于已经安装好并且投入使用的电梯来说,对其进行改装的风险太大,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理简单、适用范围广、判定精度高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S1:获取电梯的实时加速度a;
步骤S2:根据实时加速度a获得电梯的瞬时速度v;
步骤S3:计算电梯的移动距离h:
v=v0+(a-g)×Δt (1)
Figure BDA0002711116530000021
其中,v0,h0分别是上一时刻电梯的速度和移动距离,a是测得的加速度,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Δt为采样时间间隔;
步骤S4:当电梯静止时,计算电梯移动层数n=[h÷H]+n0,其中有取整运算,n0代表已经记录的移动楼层的累计值,H代表一个楼层平均高度,然后将h0和h清零,等待下一次运行过程。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梯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测得实时加速度值是不稳定的,即在(g-σ,g+σ)m/s2范围内浮动,g是重力加速度取值,σ是加速度的标准差;当测得的实时加速度在这个范围内时,认为a=g。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计算瞬时速度v=v0+(a-g)×Δt时,当v∈(-Δv,Δv)时,认为v=0,Δv的参考值Δv=σ×Δt,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梯内安装有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以用来获取电梯的实时加速度a。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调用加速度传感器相应的类和库函数,完成对三轴加速度的采集,然后写入内存或外存中,重复多次。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每次测量时,以电梯关门的附近时刻为起点,开始测量记录电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数据,当电梯达到指定楼层并开门时,停止加速度数据采集。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根据不同的负载、及不同负载情况下电梯运行至不同高度的楼层,测量每种状态下电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和变化情况;根据以上涉及每种状态,控制电梯运行时的负载和楼层层数,记录该状态下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所有加速度数据;在保存加速度数据的内存或外存中,包括电梯在运行时的系统时间,x轴的加速度数据,y轴的加速度数据和z轴的加速度数据。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以一定时间的间隔内测量得到的数据为一组,每组表现出电梯在这一时间间隔的加速度变化。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电梯每完成一次运行,即从电梯启动到停止的过程后,将判断出电梯在这次运行过程中移动的楼层数,并与之前的判断记录累加起来,从而循环往复进行,形成一个累计的过程。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具有取整运算,n0代表已经记录的移动楼层的累计值,H代表一个楼层平均高度,然后将h0和h清零,等待下一次运行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原理简单、适用范围广、判定精度高,其通过电梯运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计算出电梯运行过程中速度、位移的变化,从而精准的测算出移动的楼层数,移动的楼层数计算准确的话,根据已知的楼层高度,便可以计算出电梯的移动距离,为电梯维护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2、本发明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旨在不改变原有的电梯系统的前提下,通过附加装置判断电梯移动的楼层数。电梯的移动楼层数判断的精准后,再根据楼层的高度信息,很容易计算出电梯的移动距离,从而减小误差。本发明的核心部件是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精准,误差较小,并且小巧且安装方便,固定在电梯间内即可,不必对电梯系统内部进行更改,无任何安全隐患。
3、本发明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可应用的非常小巧的设备,安装简单,理论上一个开发板加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就可以完成,可以配装电池,功耗低,待机时间长,可以固定在在电梯间内任何一个合适的地方,不需要对电梯系统内部进行任何改装。
4、本发明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测量楼层数误差小,都是通过在电梯一次运行过程中计算出的移动距离来计算移动楼层数,在电梯一次运行过程中计算得到的移动距离误差都在1m以内,远远小于一层楼的高度,所以判断出的移动楼层数几乎百分之百正确。并且,电梯下一次运行时测量出乎的移动距离不受上一次测量结果的影响,电梯每次运行之间不存在累计误差。
5、本发明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为减小测量电梯移动距离的误差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先精准的判断出电梯移动的楼层数,然后根据楼层高度信息,计算出电梯的移动距离,从而减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手机三轴加速度空间三维坐标系示意图。
图3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采集数据流程示意图。
图4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电梯运行时速度、加速度变化示意图。
图5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负载为1人时电梯由1楼到2楼加速度变化示意图。
图6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负载为5人时电梯由1楼到3楼加速度变化示意图。
图7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负载为10人时电梯由1楼到5楼加速度变化示意图。
图8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不同负载下电梯由1楼到2楼的位移点图。
图9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不同负载下电梯由1楼到3楼的位移点图。
图10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不同负载下电梯由1楼到5楼的位移点图。
图11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不同负载下电梯由1楼到7楼的位移点图。
图12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电梯运行移动距离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S1:获取电梯的实时加速度a;
步骤S2:根据实时加速度a获得电梯的瞬时速度v;
步骤S3:计算电梯的移动距离h:
v=v0+(a-g)×Δt (1)
Figure BDA0002711116530000051
其中,v0,h0分别是上一时刻电梯的速度和移动距离,a是测得的加速度,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Δt为采样时间间隔。
步骤S4:当电梯静止时,计算电梯移动层数n=[h÷H]+n0,其中有取整运算,n0代表已经记录的移动楼层的累计值,H代表一个楼层平均高度,然后将h0和h清零,等待下一次运行过程。
结合上述过程,也就是说,在上述步骤S3中:
当匀加速运动时,即a≠g时,
Figure BDA0002711116530000052
当匀速运动时,即a=g并且v≠0时,h=h0+|v×Δt|。
结合上述过程,也就是说,在上述步骤S4中:
当电梯静止时,即a=9.8m/s2并且v=0时,标志着一个运行过程已经结束,或者还未开始,这时计算电梯移动层数n=[h÷H]+n0
进一步,本发明在上述过程中具有取整运算,n0代表已经记录的移动楼层的累计值,H代表一个楼层平均高度,然后将h0和h清零,等待下一次运行过程。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本发明本着微元法的思想,在很小的一段时间Δt内,认为电梯的加速度a是不变的,电梯做匀加速或者匀速运动。但是由于人为或者其他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电梯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测得实时加速度值是不稳定的,即在(g-σ,g+σ)m/s2范围内浮动,g是重力加速度取值,σ是加速度的标准差。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本发明进一步优化为:当测得的实时加速度在这个范围内时,就认为a=g。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在计算瞬时速度v=v0+(a-g)×Δt,理论上在电梯一次完整的运行过程中,启动时速度v=0,结束时速度v=0,但是由于累计误差,很可能结束时计算得到的速度v≠0,导致电梯静止时移动的楼层数也会一直增加。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本发明进一步优化为:当v∈(-Δv,Δv)时,认为v=0,Δv的参考值Δv=σ×Δt,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发明是判断电梯的移动楼层数,这是个累计的过程,在电梯每完成一次运行,即从电梯启动到停止的过程后,本发明将判断出电梯在这次运行过程中移动的楼层数,并与之前的判断记录累加起来,从而循环往复进行。
由上可知,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值变化的方法来判断电梯移动的楼层数,利用微元法分析加速度与电梯移动距离的关系的方法,包括匀速与匀加速时电梯移动距离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安装十分简单,直接通过加装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就可以完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配装电池,功耗低,待机时间长,并可以固定在在电梯间内任何一个合适的地方,不需要对电梯系统内部进行任何改装。
在此,为了清楚描述并验证本方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以下在原理分析上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在数据采集阶段,用基于Android手机设计的采集工具为例,即利用手机上自带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实时采集电梯的加速度变化。可以理解,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一般会采用在电梯内安装加速度计的方式来进行。本实例仅仅以基于Android手机设计的采集工具为例而已,只是为了便于理解,但不限定这种为唯一的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将手机以正面向前,竖直的状态为标准状态,以手机中心为原点,在安卓手机上建立空间三维坐标系。其中,x轴向右穿过手机,y轴竖直向上穿过手机,z轴向前穿过手机。此时,重力作用在y轴;而当手机平放时,即手机正面向上平躺时,重力则作用在z轴;当手机横立时,即手机正面向前且横着放置时,重力作用在x轴。当三轴加速度在测量手机所处运动状态时,返回的x,y,z三轴的加速度数值根据手机所处的实际状态,各个轴的加速度数据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将手机平放在桌面上,x轴默认为0,y轴默认0,z轴默认9.8。将手机朝下放在桌面上,z轴为-9.8;把手机朝左侧放置,x轴的加速度值为正值,把手机朝右侧放置,x轴的加速度值变为负值;把手机偏上放置,y轴的加速度值变为负值,把手机偏下放置,手机的加速度值变为正值。
建立以上以手机中心为原点的三轴坐标系,通过调用手机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来实现加速度的测量时,在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手机的不同放置位置,来判断当前手机测量出的加速度数据是否满足所建立的坐标系的要求,即是否在竖直,平置,侧立放置时有一个坐标为重力加速度,另外两个为0,通过不同状态下的手机观察其测量出的加速度数据是否符合实际的坐标设计要求,不断完善测量工具。
如图3所示流程图,首先调用android手机自带的加速度传感器相应的类和库函数,完成对三轴加速度的采集,然后写入内存或外存中,重复多次,电梯运行结束时保存。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本发明选择一台运行年龄在3年左右的低速电梯,根据不同的负载和楼层,测量在相应的状态下电梯的运行情况。在测量时,打开数据测量工具,并根据不同的负载(以65千克左右人的个数为单位)和运行楼层数的不同命名每次测量的数据文档。将手机正面朝上,在每次测量时,以电梯关门的附近时刻为起点,开始测量记录电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数据,当电梯达到指定楼层并开门时,停止加速度数据采集。
按照负载为1人,3人,5人和1楼到2楼,1楼到3楼,1楼到5楼的不同情况测量每种状态下电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和变化情况。根据以上涉及每种状态,控制电梯运行时的负载和楼层层数,记录该状态下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所有加速度数据。在保存加速度数据的内存或外存中,包括电梯在运行时的系统时间,x轴的加速度数据,y轴的加速度数据和z轴的加速度数据。以0.1秒的间隔内测量得到的数据为一组,每组表现出电梯在这一时间间隔的加速度变化。
电梯运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分析:
当前,国内运行的电梯按照其运行速度分类可以分为低速电梯,运行最大速度在2米/秒及以下;快速电梯,其运行最大速度在2.5米/秒到4米/秒之间;高速电梯,其运行最大速度在4米/秒以上。低速电梯主要使用于低层住宅楼;中速电梯主要使用于商务楼和写字楼等;高速电梯则运用于高层楼房建筑。
一般来说,电梯在其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启动开始逐渐加速至运行速度最大值附近的加速阶段;
第二阶段则是电梯在速度达到设定的最大附近时保持匀速运行;
第三阶段则是电梯在匀速运行到某一时刻时开始减速运行,速度不断减小直到电梯到达指定楼层速度减为0停止的减速阶段。
以上的三个阶段根据电梯在运行时所承受的负载和楼层层数的不同,在不同情况下的加速度数值大小和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的长短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因此,在测量电梯运行状态下的加速度数据时,按照不同的变量因素,在不同的状态下测量电梯运行时的加速度数据,再根据加速度数据来对电梯所处的状态进行完整分析。
通过数据采集工具可以同时得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空间三维加速度方向矢量,但是电梯的在运行过程中的运动以上下运动为主,其余两个方向在运行时加速度数值较小且变化不大,所以通过z轴方向的加速度及其变化来分析电梯的整个运动状态。以时间为横轴,加速度为纵轴,得到数据分析图如图4所示。
比较不同楼层层数下电梯运行的加速度变化,如图5、图6和图7,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由于楼层的不同,其加速度的变化也不同。当运行的楼层层数较少时,比如由1楼到2楼,1楼到2楼等楼层层数相差不大时,电梯的整个运行过程大致只有两个主要的阶段: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在此过程中电梯加速运行时间和减速运行时间间隔基本相同。以每组测量的到的重力加速度,即数值在9.8m/s2到9.92m/s2之间的加速度为计算范围,每组的重力加速度求平均值和标准差,将该加速度平均值定义为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以重力加速度平均值为准,在其上下标准差浮动的界限内的加速度数值均认为为重力加速度。以该组的重力加速度平均值为此次测量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再将测浮动的得的实际加速度值减去标准重力加速度值的,从而得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实际的加速度变化值;当运行的楼层层数较大时,如当电梯运行从1楼到5楼,1楼到7楼等时,电梯的整个运行过程则基本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从起始运行到加速结束的增速运动阶段;第二阶段为加速结束匀速运行开始到匀速运行结束的稳定运动阶段;第三阶段为匀速运行结束,开始减速到抵达目的楼层速度减为0的降速运动阶段。与低层数运行时的情况相同,电梯在高层数状态下运行时,电梯的加速阶段的运行时间和减速阶段的时间间隔基本一致。
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可以分别分为三个小的运行阶段。加速运行阶段的过程中,电梯首先从起始阶段进入变加速状态,加速度不断增大,由0增长为0.7m/s2到0.8m/s2范围内;电梯达到加速读峰值后,排除电梯自身震动因素和人为震动因素等的影响,电梯开始转为为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中,电梯的加速度保持不变;匀加速阶段结束后,电梯的加速度开始随时间的增长不断减小,电梯的运动转变为作用力为反方向的变加速运动。减速运行阶段,电梯的运动状态与加速运行阶段基本相似,也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包括前期的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阶段,中期的匀减速运动和后期的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加速阶段。
电梯匀速运行的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在标准重力加速度上下浮动。与电梯在静止时的重力加速度相对比,匀速运行时的重力加速度的上下波动幅度较大,并且随着楼层层数的不同,匀速运行的持续时间也不同。
以加速度与速度对电梯移动距离进行估算:根据电梯在运行中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情况,将电梯运行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移动距离的估算。
计算电梯运行的移动距离时,采用微元处理。
在加速和减速阶段,以Δt的时间间隔计算电梯移动的高度差,作为电梯Δt时间内的移动距离,随着电梯的运行,对移动距离进行累加计算;
在匀速运行阶段,电梯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每个Δt内电梯的速度是一样的,直接计算其位移。每个阶段内的位移叠加,最终得到电梯移动的距离。
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v=v0+(a-g)×Δt (1)
Figure BDA0002711116530000101
v0,h0分别是上一时刻电梯的速度和移动距离,a是测得的加速度,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
由以上的计算公式和测量的加速度数据,取Δt=0.1s分别计算相同负载下电梯由1楼到2楼,1楼到3楼,以,1楼到5楼,1楼到7楼的移动距离。对每组楼层数相同情况下电梯运行的加速度数据进行每组6次的采集,计算每次测量数据下的移动位移,对每组移动距离数据求平均值和标准差,得到电梯在运行1层楼,2层楼,4层楼和6层楼时移动的平均位移距离。根据已经计算得到的位移距离为纵坐标,以电梯上升相同楼层下的不同负载为横坐标,画出相应的位移,如图8-图11所示。
实地测量电梯所在建筑相邻楼层之间的距离大约为4.35米。
不同负载下计算得到的电梯移动距离与按照实地测量的相邻楼层计算得到的实际距离进行对比,个别数据出现偏离较高或较低的情况。对比相应状态下的加速度和速度图,由于测量误差导致加速度数据测量时在某一时刻出现较大偏差,在计算位移距离时由于加速度和时间的引起误差叠加,使得计算的位移距离与实际距离比较时出现个别位移数据的较大偏差。
根据不同负载和不同楼层下的每组6次的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相应状态下的电梯移动距离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表1不同状态下各个楼层位移计算距离
Figure BDA0002711116530000111
以实地测量的相邻楼层之间的距离为4.35米对比计算结果,在标准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位移计算可以较为准确的测量得到电梯在运行时移动的距离。不同负载下的位移在相同的楼层之间基本是一致的,且与实际距离基本吻合。个别数据由于电梯自身震动和认为震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位移距离与实际距离出现较大误差,以对应的速度图为对比,消除误差因素的影响,计算得到的移动距离与实际距离吻合较好。
利用以上数据,以电梯上升的层数分为4组,对每组的移动距离求平均值和标准差,画出电梯运行的平均位移,如图12所示。
实时监测:本发明是判断电梯的移动楼层数,这是个累计的过程,在电梯每完成一次运行,即从电梯启动到停止的过程后,本发明将判断出电梯在这次运行过程中移动的楼层数,并与之前的判断记录累加起来,从而循环往复进行。
判断电梯移动楼层数的方法如下:
本发明的方法本着微元法的思想,在很小的一段时间Δt内,认为电梯的加速度a是不变的,电梯做匀加速或者匀速运动。但是由于人为或者其他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电梯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测得实时加速度值是不稳定的,在(g-σ,g+σ)m/s2范围内浮动,g是重力加速度取值,σ是加速度的标准差。
当测得的实时加速度在这个范围内时,认为a=g。
然后计算瞬时速度v=v0+(a-g)×Δt,理论上在电梯一次完整的运行过程中,启动时速度v=0,结束时速度v=0,但是由于累计误差,很可能结束时计算得到的速度v≠0,导致电梯静止时移动的楼层数也会一直增加。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当v∈(-Δv,Δv)时,认为v=0,Δv的参考值Δv=σ×Δt,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然后计算电梯的移动距离:
当匀加速运动时,即a≠g时,
Figure BDA0002711116530000121
当匀速运动时,即a=g并且v≠0时,h=h0+|v×Δt|;
当电梯静止时,即a=9.8m/s2并且v=0时,标志着一个运行过程已经结束,或者还未开始,这时计算电梯移动层数n=[h÷H]+n0,其中有取整运算,n0代表已经记录的移动楼层的累计值,H代表一个楼层平均高度,然后将h0和h清零,等待下一次运行过程。文中a代表加速度,g代表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一般取值g=9.8m/s2,v代表速度,h代表电梯移动距离,n代表电梯移动楼层数,流程图中h0与文中h0相同,v0与v0相同。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步骤S1:获取电梯的实时加速度a;
步骤S2:根据实时加速度a获得电梯的瞬时速度v;
步骤S3:计算电梯的移动距离h:
v=v0+(a-g)×Δt (1)
Figure FDA0002711116520000011
其中,v0,h0分别是上一时刻电梯的速度和移动距离,a是测得的加速度,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Δt为采样时间间隔;
步骤S4:当电梯静止时,计算电梯移动层数n=[h÷H]+n0,其中有取整运算,n0代表已经记录的移动楼层的累计值,H代表一个楼层平均高度,然后将h0和h清零,等待下一次运行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测得实时加速度值是不稳定的,即在(g-σ,g+σ)m/s2范围内浮动,g是重力加速度取值,σ是加速度的标准差;当测得的实时加速度在这个范围内时,认为a=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瞬时速度v=v0+(a-g)×Δt时,当v∈(-Δv,Δv)时,认为v=0,Δv的参考值Δv=σ×Δt,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内安装有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以用来获取电梯的实时加速度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调用加速度传感器相应的类和库函数,完成对三轴加速度的采集,然后写入内存或外存中,重复多次,电梯运行结束时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测量时,当a∈(g-σ,g+σ),并且v∈(-Δv,Δv)时为电梯静止状态,其余状态为电梯运行状态,从一个静止状态到下一个静止状态为一个电梯的运行过程,测量记录电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数据,并且数据采集是持续不间断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负载、及不同负载情况下电梯运行至不同高度的楼层,测量每种状态下电梯的加速度变化过程和变化情况;根据以上涉及每种状态,控制电梯运行时的负载和楼层层数,记录该状态;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所有加速度数据;在保存加速度数据的内存或外存中,包括电梯在运行时的系统时间,x轴的加速度数据,y轴的加速度数据和z轴的加速度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一定时间的间隔内测量得到的数据为一组,每组表现出电梯在这一时间间隔的加速度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梯每完成一次运行,即从电梯启动到停止的过程后,将判断出电梯在这次运行过程中移动的楼层数,并与之前的判断记录累加起来,从而循环往复进行,形成一个累计的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具有取整运算,n0代表已经记录的移动楼层的累计值,H代表一个楼层平均高度,然后将h0和h清零,等待下一次运行过程。
CN202011057002.6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Pending CN1121939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7002.6A CN112193960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7002.6A CN112193960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3960A true CN112193960A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0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7002.6A Pending CN112193960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39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0360A (zh) * 2022-02-10 2022-05-31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乘坐电梯的方法、装置、介质及机器人控制器
CN116969286A (zh) * 2023-09-20 2023-10-3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楼层定位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725A (zh) * 2011-06-03 2011-10-1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升降机维保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14001016A (ja) * 2012-06-14 2014-01-09 Japan Elevator Service Co Ltd 遠隔監視支援装置、遠隔監視システム、遠隔監視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遠隔監視プログラム
CN104176567A (zh) * 2014-07-18 2014-12-03 佛山市联科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监控管理系统
CN105417310A (zh) * 2015-08-21 2016-03-2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电梯维保监督方法与装置
CN107344688A (zh) * 2016-05-05 2017-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机器人乘坐电梯时的楼层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9132738A (zh) * 2018-10-30 2019-01-04 福建汇川物联网技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17633A (zh) * 2019-11-06 2020-02-21 猫岐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物联网云平台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725A (zh) * 2011-06-03 2011-10-1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升降机维保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14001016A (ja) * 2012-06-14 2014-01-09 Japan Elevator Service Co Ltd 遠隔監視支援装置、遠隔監視システム、遠隔監視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遠隔監視プログラム
CN104176567A (zh) * 2014-07-18 2014-12-03 佛山市联科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监控管理系统
CN105417310A (zh) * 2015-08-21 2016-03-2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电梯维保监督方法与装置
CN107344688A (zh) * 2016-05-05 2017-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机器人乘坐电梯时的楼层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9132738A (zh) * 2018-10-30 2019-01-04 福建汇川物联网技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17633A (zh) * 2019-11-06 2020-02-21 猫岐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物联网云平台监测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0360A (zh) * 2022-02-10 2022-05-31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乘坐电梯的方法、装置、介质及机器人控制器
CN116969286A (zh) * 2023-09-20 2023-10-3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楼层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6969286B (zh) * 2023-09-20 2023-12-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楼层定位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7339B1 (ko) 로봇이 엘리베이터를 탑승할 때의 층간 감시 방법, 전자 기기,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CN112193960A (zh) 一种电梯移动楼层的判定方法
CN105712142B (zh) 一种电梯运行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370175B (zh) 电梯运行参数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2537708B (zh) 用于监测电梯系统健康的方法和设备
CN108408516A (zh) 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电梯楼层检测装置及电梯系统及方法
CN111351438B (zh) 高层结构水平动位移的估算方法及其监测系统
CN110550515A (zh) 一种基于气压和加速度传感器信号的多源信息融合直梯轿厢运动状态及楼层识别方法
CN110040593A (zh) 一种基于气压测判技术的电梯运行状态检测方法
CN110921446B (zh) 设备属性获取系统
CN107416627A (zh) 一种电梯t型导轨多参数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2537706B (zh) 气压楼层表检测:位置的统计分析
CN112299177B (zh) 检测电梯状态信息的压力传感器算法
CN112158696B (zh) 一种判断电梯劳损程度的方法
CN109708630A (zh) 一种基于she模型的脚步捷联测高方法
CN111792479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电梯故障在线监测诊断系统
CN110817627B (zh)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设备属性计算方法
Shi et al. Enhanced-coupling-based tracking control of double pendulum gantry cranes
CN214401712U (zh) 一种升船机船厢位置指示装置
CN111675062A (zh) 基于多轴传感器技术的电梯轿厢故障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5352977A (zh) 一种高层电梯运行异常报警方法
CN205262718U (zh) 一种便携式电梯轿厢制停距离检测仪
CN107826922A (zh) 一种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时间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1071878A (zh) 电梯轿厢调平传感器
Niu et al. A Robotic Device For Measuring Alignment Of Elevator Guide Rai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