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3270A - 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3270A
CN112193270A CN202010996805.1A CN202010996805A CN112193270A CN 112193270 A CN112193270 A CN 112193270A CN 202010996805 A CN202010996805 A CN 202010996805A CN 112193270 A CN112193270 A CN 112193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rake
locomotive
pipe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68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3270B (zh
Inventor
周高伟
齐洪峰
梁瑜
闫一凡
王轶欧
于子良
任坤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68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3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3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3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3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3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11/00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ing or retard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of different kinds or types
    • B61H11/06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ing or retard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of different kinds or types of hydrostatic, hydrodynamic, or aerodynamic bra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8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 B60T13/683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in pneumatic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该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包括机车和作业车,机车和作业车之间分别连接有列车管、第一单独制动管和第二单独制动管,机车包括第一自动制动阀、第一单独制动阀、第一分配阀、第一作用阀和第一制动缸,作业车包括第二自动制动阀、第二单独制动阀、第二分配阀、第二作用阀和第二制动缸,第一自动制动阀和第二自动制动阀分别与列车管的两端相连。本发明提供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实现机车和作业车之间的同步制动或缓解功能,而且无需设置单独缓解机车或单独缓解作业车的功能,简化了轨道工程车辆的功能,提高了制动效率。

Description

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车辆制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主要干线的列车重量和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加,大规模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对轨道维护标准越来越高,各种轨道工程车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制动系统是轨道工程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机车的常用制动、紧急制动及缓解功能。现有轨道工程车辆的制动系统通常采用既有机车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功能庞大复杂,占用空间大,制动效率低,制动效果差,无法根据轨道工程车辆不用解编的实际需要提供满足既定功能的制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制动系统存在的功能繁杂,制动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包括机车和作业车,所述机车和所述作业车之间分别连接有列车管、第一单独制动管和第二单独制动管;所述机车包括第一自动制动阀、第一单独制动阀、第一分配阀、第一作用阀和第一制动缸,所述作业车包括第二自动制动阀、第二单独制动阀、第二分配阀、第二作用阀和第二制动缸,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和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分别与所述列车管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通过所述第一分配阀与所述第一作用阀相连,所述第一作用阀与所述第一制动缸相连;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通过所述第二分配阀与所述第二作用阀相连,所述第二作用阀与所述第二制动缸相连;所述第一单独制动阀与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相连,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作用阀、所述第二作用阀相连;所述第二单独制动阀与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相连,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作用阀、所述第二作用阀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与所述列车管之间设有第一中继阀,在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与所述列车管之间设有第二中继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车的一端设有机车驾驶室,所述作业车的一端设有作业车驾驶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车和所述作业车之间还连接有总风管。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该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或第二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
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
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机车控制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一中继阀控制所述列车管减压,所述机车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制动;同时,所述作业车基于所述列车管的减压作用,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机车控制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处于缓解位时,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一中继阀控制所述列车管增压,所述机车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所述机车进行缓解;同时,所述作业车基于所述列车管的增压作用,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二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作业车控制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二中继阀控制所述列车管减压,所述作业车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制动;同时,所述机车基于所述列车管的减压作用,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同步制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二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作业车控制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处于缓解位时,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二中继阀控制所述列车管增压,所述作业车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缓解;同时,所述机车基于所述列车管的增压作用,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同步缓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机车控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充风,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制动;同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通过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充风,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作业车控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充风,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制动;同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通过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充风,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同步制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机车控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阀处于运转位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的风压通过所述第一单独制动阀的排气口排风,以使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所述机车进行缓解;同时,基于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的排风降压,能够使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作业车控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阀处于运转位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的风压通过所述第二单独制动阀的排气口排风,以使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缓解;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的排风降压,能够使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同步缓解。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通过在机车和作业车之间分别连接列车管、第一单独制动管和第二单独制动管,机车包括第一自动制动阀、第一单独制动阀、第一分配阀、第一作用阀和第一制动缸,作业车包括第二自动制动阀、第二单独制动阀、第二分配阀、第二作用阀和第二制动缸,将第一自动制动阀和第二自动制动阀分别与列车管的两端相连,将第一自动制动阀、第一分配阀、第一作用阀和第一制动缸依次相连,将第二自动制动阀、第二分配阀、第二作用阀和第二制动缸依次相连,将第一单独制动阀与第一单独制动管相连,将第一单独制动管分别与第一作用阀、第二作用阀相连,将第二单独制动阀与第二单独制动管相连,将第二单独制动管分别与第一作用阀、第二作用阀相连,从而使机车和作业车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制动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占用空间更小,便于实现机车和作业车之间的同步制动或缓解功能,而且无需设置单独缓解机车或单独缓解作业车的功能,简化了轨道工程车辆的功能,提高了制动效率,制动效果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进行制动操作,通过单独操作第一自动制动阀、第二自动制动阀、第一单独制动阀或第二单独制动阀,能够实现机车和作业车之间的同步制动或缓解功能,使得制动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轨道工程车辆的制动效率,制动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车;200:作业车;300:列车管;400:第一单独制动管;500:第二单独制动管;600:总风管;
11:第一自动制动阀;12:第一单独制动阀;13:第一分配阀;14:第一作用阀;15:第一制动缸;16:第一中继阀;
21:第二自动制动阀;22:第二单独制动阀;23:第二分配阀;24:第二作用阀;25:第二制动缸;26:第二中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包括机车100和作业车200,机车100和作业车200之间分别连接有列车管300、第一单独制动管400和第二单独制动管500。
其中,机车100包括第一自动制动阀11、第一单独制动阀12、第一分配阀13、第一作用阀14和第一制动缸15,作业车200包括第二自动制动阀21、第二单独制动阀22、第二分配阀23、第二作用阀24和第二制动缸25。其中,第一自动制动阀11和第二自动制动阀21分别与列车管300的两端相连。第一自动制动阀11通过第一分配阀13与第一作用阀14相连,第一作用阀14与第一制动缸15相连。第二自动制动阀21通过第二分配阀23与第二作用阀24相连,第二作用阀24与第二制动缸25相连。第一单独制动阀12与第一单独制动管400的一端相连,第一单独制动管400分别与第一作用阀14、第二作用阀24相连。第二单独制动阀22与第二单独制动管500的一端相连,第二单独制动管500分别与第一作用阀14、第二作用阀24相连。
也即,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通过在机车100和作业车200之间分别连接列车管300、第一单独制动管400和第二单独制动管500,从而使机车100和作业车200成为一个整体,不仅使制动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占用空间更小,而且便于实现机车100和作业车200之间的同步制动或缓解功能,同时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12、第二单独制动阀22、第一单独制动管400、第二单独制动管500、第一作用阀14以及第二作用阀24之间的连接配合方式,取消第一单独制动阀12和第二单独制动阀22的单独缓解功能,使得轨道工程车辆无需设置单独缓解机车或单独缓解作业车的功能,简化了轨道工程车辆的功能,有效提高了制动效率,制动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自动制动阀11与列车管300之间设有第一中继阀16,便于第一自动制动阀11通过第一中继阀16控制列车管300进行增压或减压。在第二自动制动阀21与列车管300之间设有第二中继阀26,便于第二自动制动阀21通过第二中继阀26控制列车管300进行增压或减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机车100的一端设有机车驾驶室,作业车200的一端设有作业车驾驶室,便于轨道工程车辆进行双端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机车100和作业车200之间还连接有总风管60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或第二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
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
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
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由于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进行制动操作,从而通过单独操作第一自动制动阀、第二自动制动阀、第一单独制动阀或第二单独制动阀,能够实现机车和作业车之间的同步制动或缓解功能,使得制动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轨道工程车辆的制动效率,制动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机车控制第一自动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第一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一中继阀控制列车管减压,以使机车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机车进行制动。同时,由于机车与作业车之间通过列车管互相连通,使得作业车能够在列车管的减压作用下,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机车控制第一自动制动阀处于缓解位时,第一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一中继阀控制列车管增压,以使机车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机车进行缓解。同时,由于机车与作业车之间通过列车管互相连通,使得作业车能够在所述列车管的增压作用下,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作业车控制第二自动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第二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二中继阀控制列车管减压,以使作业车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作业车进行制动。同时,由于机车与作业车之间通过列车管互相连通,使得机车能够在列车管的减压作用下,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机车进行同步制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作业车控制第二自动制动阀处于缓解位时,第二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二中继阀控制列车管增压,以使作业车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作业车进行缓解。同时,由于机车与作业车之间通过列车管互相连通,使得机车能够在列车管的增压作用下,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机车进行同步缓解。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或第二自动制动阀能够控制列车管减压和增压,进而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进而便于轨道工程车辆和其它机车车辆进行联挂、救援和无火回送等操作。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机车控制第一单独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第一单独制动管通过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充风,以使机车进行制动。同时,由于机车与作业车之间通过第一单独制动管互相连通,使得第一单独制动管能够通过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充风,以使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作业车控制第二单独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第二单独制动管通过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充风,以使作业车进行制动。同时,由于机车与作业车之间通过第二单独制动管互相连通,使得第二单独制动管能够通过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充风,以使机车进行同步制动。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当机车操作第一单独制动阀单独制动时,或作业车操作第二单独制动阀单独制动时,风压通过第一作用阀或第二作用阀直接对相应的制动缸充风制动,并不经过第一分配阀和第二分配阀。由此,第一单独制动阀和第二单独制动阀实现的了制动备份功能,并且不受列车管和分配阀的故障影响。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机车控制第一单独制动阀处于运转位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风压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的排气口排风,以使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机车进行缓解。同时,由于机车与作业车之间通过第一单独制动管互相连通,基于第一单独制动管的排风降压作用下,能够使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作业车控制第二单独制动阀处于运转位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风压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的排气口排风,以使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作业车进行缓解。同时,由于机车与作业车之间通过第二单独制动管互相连通,基于第二单独制动管的排风降压作用下,能够使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机车进行同步缓解。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由于机车的第一单独制动阀和作业车的第二单独制动阀都取消了单独缓解作用,所以不存在单独缓解机车或作业车的功能,进而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2)

1.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车和作业车,所述机车和所述作业车之间分别连接有列车管、第一单独制动管和第二单独制动管;所述机车包括第一自动制动阀、第一单独制动阀、第一分配阀、第一作用阀和第一制动缸,所述作业车包括第二自动制动阀、第二单独制动阀、第二分配阀、第二作用阀和第二制动缸,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和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分别与所述列车管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通过所述第一分配阀与所述第一作用阀相连,所述第一作用阀与所述第一制动缸相连;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通过所述第二分配阀与所述第二作用阀相连,所述第二作用阀与所述第二制动缸相连;所述第一单独制动阀与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相连,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作用阀、所述第二作用阀相连;所述第二单独制动阀与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相连,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作用阀、所述第二作用阀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与所述列车管之间设有第一中继阀,在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与所述列车管之间设有第二中继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的一端设有机车驾驶室,所述作业车的一端设有作业车驾驶室;所述机车和所述作业车之间还连接有总风管。
4.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该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或第二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
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
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或缓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机车控制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一中继阀控制所述列车管减压,所述机车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制动;同时,所述作业车基于所述列车管的减压作用,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机车控制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处于缓解位时,所述第一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一中继阀控制所述列车管增压,所述机车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所述机车进行缓解;同时,所述作业车基于所述列车管的增压作用,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作业车控制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二中继阀控制所述列车管减压,所述作业车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制动;同时,所述机车基于所述列车管的减压作用,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制动,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同步制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自动制动阀控制列车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作业车控制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处于缓解位时,所述第二自动制动阀通过第二中继阀控制所述列车管增压,所述作业车通过第二分配阀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缓解;同时,所述机车基于所述列车管的增压作用,通过第一分配阀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缓解,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同步缓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机车控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控制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充风,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制动;同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通过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充风,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制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作业车控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阀处于制动位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控制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充风,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制动;同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通过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充风,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同步制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一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机车控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阀处于运转位时,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的风压通过所述第一单独制动阀的排气口排风,以使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所述机车进行缓解;同时,基于所述第一单独制动管的排风降压,能够使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单独制动阀控制第二单独制动管的状态,以控制机车和作业车进行同步缓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作业车控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阀处于运转位时,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的风压通过所述第二单独制动阀的排气口排风,以使第二作用阀对第二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所述作业车进行缓解;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单独制动管的排风降压,能够使第一作用阀对第一制动缸进行降压缓解,以使所述机车进行同步缓解。
CN202010996805.1A 2020-09-21 2020-09-21 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193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6805.1A CN112193270B (zh) 2020-09-21 2020-09-21 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6805.1A CN112193270B (zh) 2020-09-21 2020-09-21 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3270A true CN112193270A (zh) 2021-01-08
CN112193270B CN112193270B (zh) 2021-12-14

Family

ID=74014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6805.1A Active CN112193270B (zh) 2020-09-21 2020-09-21 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32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1162A (zh) * 2021-07-08 2021-09-17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救援的制动系统
CN113859196A (zh) * 2021-11-15 2021-12-31 湖南中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多车联动制动的行车制动系统、轨道交通车辆及救援车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202874D0 (sv) * 1992-10-02 1992-10-02 Statens Jaernvaegar Bromsprovningssystem
CN102390371A (zh) * 2011-09-28 2012-03-28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轨道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制动系统和轨道车辆
CN102963344A (zh) * 2012-12-04 2013-03-13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轨道车辆空气制动系统控制装置
CN104955705A (zh) * 2013-01-30 2015-09-3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铁道车辆用制动装置、铁道车辆及铁道车辆编组
CN105564403A (zh) * 2016-01-05 2016-05-1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制动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752106A (zh) * 2014-12-18 2016-07-13 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轨道非标车辆空气制动系统
CN206012608U (zh) * 2016-06-20 2017-03-15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机车与游车制动系统
CN106740785A (zh) * 2016-12-14 2017-05-3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制动缸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7631272U (zh) * 2017-11-21 2018-07-2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单轨车辆救援制动装置
US20190168728A1 (en) * 2017-12-01 2019-06-06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raking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202874D0 (sv) * 1992-10-02 1992-10-02 Statens Jaernvaegar Bromsprovningssystem
SE9202874L (sv) * 1992-10-02 1994-04-03 Statens Jaernvaegar Bromsprovningssystem
CN102390371A (zh) * 2011-09-28 2012-03-28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轨道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制动系统和轨道车辆
CN102963344A (zh) * 2012-12-04 2013-03-13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轨道车辆空气制动系统控制装置
CN104955705A (zh) * 2013-01-30 2015-09-3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铁道车辆用制动装置、铁道车辆及铁道车辆编组
CN105752106A (zh) * 2014-12-18 2016-07-13 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轨道非标车辆空气制动系统
CN105564403A (zh) * 2016-01-05 2016-05-1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制动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012608U (zh) * 2016-06-20 2017-03-15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机车与游车制动系统
CN106740785A (zh) * 2016-12-14 2017-05-3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制动缸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7631272U (zh) * 2017-11-21 2018-07-2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单轨车辆救援制动装置
US20190168728A1 (en) * 2017-12-01 2019-06-06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raki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1162A (zh) * 2021-07-08 2021-09-17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救援的制动系统
CN113401162B (zh) * 2021-07-08 2023-03-28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救援的制动系统
CN113859196A (zh) * 2021-11-15 2021-12-31 湖南中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多车联动制动的行车制动系统、轨道交通车辆及救援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3270B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5619C (zh) 微机控制模拟式直通电空气液转换列车制动系统
CN112193270B (zh) 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
CN102490755B (zh) 高速铁路货车转向架
CN105501247B (zh) 一种用于货运列车的制动系统
CN102180159A (zh) 铁路货车制动控制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5168533U (zh) 附空压充风的车辆制动迅速缓解装置
CN202923629U (zh) 轨道车辆空气制动系统控制装置
CN205168535U (zh) 稳压速缓解的制动装置
CN105235706A (zh) 补空压的电空制动速充风装置的应用
CN105197061A (zh) 补充压缩空气的电空制动快速充风装置
CN205059634U (zh) 补充压缩空气的电空制动快速充风装置
CN205168475U (zh) 容积风缸外挂型电空制动装置
CN109435927A (zh) 轨道动力平车及其制动系统以及制动控制方法
CN201646762U (zh) 一种铁水车制动装置
CN212243320U (zh) 一种铁路货车制动控制系统
CN105172832A (zh) 外挂式补偿充风车辆制动装置
CN105196996A (zh) 外挂式电空型快速缓解的制动装置
CN205168534U (zh) 外挂式补偿充风车辆制动装置
CN105292167A (zh) 附空压充风的车辆制动迅速缓解装置的应用
CN202320278U (zh) 一种机车制动机缓解装置
CA2241550C (en) Brake valve system for dedicated freight cars
CN205059572U (zh) 外挂式电空型快速缓解的制动装置
CN216034310U (zh) 轨道工程车用空气制动系统
RU77229U1 (ru) Электро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тормозная система пассажирского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5168536U (zh) 稳定输出压力的空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