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8637A -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8637A
CN112188637A CN202011077599.0A CN202011077599A CN112188637A CN 112188637 A CN112188637 A CN 112188637A CN 202011077599 A CN202011077599 A CN 202011077599A CN 112188637 A CN112188637 A CN 112188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ing request
uplink scheduling
different
user equipment
sidelin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75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8637B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88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8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8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8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30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8/112775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80089958.9、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申请号为PCT/CN2018/080258、申请日为2018年3月23日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并要求该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aluation,LTE)系统中,当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有发送数据的需求时,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进行上行资源请求。
车联网系统需要具有较低的数据传输时延要求,目前的上行资源请求流程无法满足车联网系统的较低的数据传输时延要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上行资源调度方案,以降低数据的传输时延,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达到数据在终端到终端传输的低时延要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所述上行调度请求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和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映射关系,确定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上行调度请求发送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上行调度请求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所述上行调度请求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和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无线通信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无线通信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无线通信方法的步骤。
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发送不同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的上行调度请求,使网络设备能够及时提供资源授权供UE进行数据发送,从而能够达到数据在终端到终端传输的低时延要求。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发明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LTE系统中模式3的示意图;
图2是LTE系统中模式4的示意图;
图3是LTE系统中一种资源请求流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交互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中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中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中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部分术语的说明: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用户设备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定制的无线终端、物联网节点、无线通信模块等等,只要与网络设备或相互之间能够根据约定的通信协议进行无线通信即可。
LTE:Long Term Evaluation,长期演进;
D2D:Device to Device,终端到终端;
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辆到其他设备;
SL:sidelink,侧行链路;
DL:Downlink,上行链路;
SR:Scheduling Request,上行调度请求或调度请求;
BSR,Buffer Status Report,缓存状态报告;
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PPP:ProSePer-Packet Priority,数据包优先级;
PPPR:ProSePer-Packet Reliablity,数据包可靠性要求。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应用场景:
车联网系统是基于LTE-D2D的一种侧行链路传输技术,与传统的LTE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基站接收或者发送的方式不同,车联网系统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
在3GPP Rel-14中对车联网技术(V2X)进行了标准化,定义了两种传输模式:模式3和模式4。
模式3:如图1所示,车载终端的传输资源是由基站(eNB)分配的,车载终端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在侧行链路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基站可以为终端分配单次传输的资源,也可以为终端分配半静态传输的资源。
模式4:如图2所示,车载终端采用侦听(sensing)+预留(reservation)的传输方式。车载终端在资源池中通过侦听的方式获取可用的传输资源集合,终端从该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进行数据的传输。由于车联网系统中的业务具有周期性特征,因此终端通常采用半静态传输的方式,即终端选取一个传输资源后,就会在多个传输周期中持续的使用该资源,从而降低资源重选以及资源冲突的概率。终端会在本次传输的控制信息中携带预留下次传输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其他终端可以通过检测该用户的控制信息判断这块资源是否被该用户预留和使用,达到降低资源冲突的目的。
在Rel-15中,eV2X要求支持更低的时延要求,例如要求支持3-5ms的端到端时延,这要求网络在模式3下能够及时提供资源授权供UE进行数据发送。
如图3所示,用户在向网络申请SL资源时,所经历的流程为:SR发送—上行资源授权—SL BSR发送—SL资源授权。该流程在当前配置下,需要经历16ms的时延(假设4ms TTI的长度),超出了3-5ms的时延要求。因此,需要改进SL的上行资源申请方法,以达到更低的时延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车联网系统中。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图4是该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步骤401中,用户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该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此后进入步骤402,用户设备根据该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此后结束本流程。
可选的,在步骤401之前,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在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映射关系之前,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
可选的,该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是否支持使用基于短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和/或,用户设备支持使用特定长度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举个例子来说,在多个用户设备中,各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1只支持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不支持使用短TTI(例如:短于1ms)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2支持1ms TTI和0.5ms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3支持0.25ms TTI和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等等。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进行映射关系的配置。
例如,根据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如果用户设备支持短TTI(例如:0.25ms),则映射关系中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为对应该短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如果用户设备不支持短TTI,则映射关系中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为对应长TTI(例如:1ms)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进一步地,在步骤401中,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PPPP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PPPR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或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业务标识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目标地址的侧行链路数据。
类似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但不限于:
可选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长度的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可选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的PUCCH格式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另外,该映射关系中,一种侧行链路数据可以映射到一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也可以到映射到多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当一种侧行链路数据映射到多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时,可以在其中任选一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使用。
或者,对于同一个逻辑信道组内的不同数据,可以映射到一种该逻辑信道组内所有数据都可以使用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例如数据1和数据2在同一个逻辑信道组内,数据1映射到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数据2映射到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和第二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则在该逻辑信道组内,对数据1和数据2统一使用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上行调度请求包括上行调度请求SR(SchedulingRequest)。
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实施方式是从用户设备端描述该无线通信方法,该第二实施方式是从网络设备端描述该无线通信方法,两者是交互对应的过程,技术构思是一致的,相关的细节可以互用。图5是该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步骤501中,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该上行调度请求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是该用户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和映射关系确定的,该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此后结束本流程。
可选的,在步骤501之前,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配置该映射关系;网络设备将该映射关系发送到该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可选的,在网络设备配置该映射关系之前,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
可选的,该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是否支持使用基于短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和/或,用户设备支持使用特定长度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举个例子来说,在多个用户设备中,各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1只支持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不支持使用短TTI(例如:短于1ms)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2支持1ms TTI和0.5ms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3支持0.25ms TTI和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等等。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配置该映射关系,包括: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进行映射关系的配置。
例如,根据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如果用户设备支持短TTI(例如:0.25ms),则映射关系中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为对应该短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如果用户设备不支持短TTI,则映射关系中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为对应长TTI(例如:1ms)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进一步地,在步骤501中,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PPPP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PPPR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QoS属性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或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业务标识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目标地址的侧行链路数据。
类似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但不限于:
可选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长度的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可选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的PUCCH格式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另外,该映射关系中,一种侧行链路数据可以映射到一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也可以到映射到多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当一种侧行链路数据映射到多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时,可以在其中任选一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使用。
或者,对于同一个逻辑信道组内的不同数据,可以映射到一种该逻辑信道组内所有数据都可以使用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例如数据1和数据2在同一个逻辑信道组内,数据1映射到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数据2映射到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和第二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则在该逻辑信道组内,对数据1和数据2统一使用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上行调度请求包括上行调度请求SR(SchedulingRequest)。
下面说明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6是该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交互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该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交互的无线通信方法至少包括:
在步骤601中,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
可选的,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是否支持使用基于短TTI的上行SR格式,和/或,用户设备支持使用特定长度TTI的SR格式。
举个例子来说,在多个用户设备中,各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1只支持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不支持使用短TTI(例如:短于1ms)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2支持1ms TTI和0.5ms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3支持0.25ms TTI和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等等。
此后进入步骤602,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用户能力信息,并根据该用户能力信息配置SL数据和SR格式的映射关系,并向用户设备发送该映射关系。例如,根据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如果用户设备支持短TTI(例如:0.25ms),则映射关系中的SR格式为对应该短TTI的SR格式;如果用户设备不支持短TTI,则映射关系中的SR格式为对应长TTI(例如:1ms)的SR格式。
可选的,网络设备给用户设备分配了不同的SR资源,其中至少包括针对不同TTI长度的两个SR资源,同时网络设备为不同SL数据和SR格式配置了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中的不同SR格式对应于上述不同的SR资源。
可选的,在该映射关系中,
i.一种SL数据可以映射到一个SR格式;
ii.一种SL数据可以映射到多个SR格式。
上述不同的SL数据可以是:
i.具有不同的PPPP值的SL数据;
ii.具有不同的PPPR值的SL数据;
iii.具有不同的QoS属性值的SL数据;
iv.不同的SL逻辑信道(组)的SL数据;
v.具有不同的业务ID的SL数据;
vi.具有不同的目标地址的SL数据;
上述不同的SR格式可以是:
i.基于不同的TTI长度的SR格式;
ii.基于不同的PUCCH格式的SR格式。
此后进入步骤603,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映射关系,并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SR格式,并向网络设备发送SR。
目标SL数据触发了SR传输,可选的:
a.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如果该目标SL数据映射到特定SR格式上,则使用该SR格式进行资源请求;
b.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如果该目标SL数据没有映射到特定SR格式上,并同时没有其他触发SR传输的SL数据映射到特定SR格式上,则不使用该SR格式进行资源请求。
此后进入步骤604,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SR。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SR格式,判断触发SR传输的SL数据是否要求低时延,从而进行相匹配的资源授权。
具体地说,网络设备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SR之后,确定申请上行资源的用户设备,并根据接收到的SR的SR格式,判断触发上行资源申请的侧行链路数据类型,从而分配相应的上行资源,并通过下发下行控制信息(DCI)将所述的上行资源分配通知给用户设备。
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户设备。
图7是该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其中,该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上行调度请求发送单元,配置为根据确定单元所确定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
可选的,该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
映射关系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该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
用户能力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
可选的,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是否支持使用基于短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和/或,用户设备支持使用特定长度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举个例子来说,在多个用户设备中,各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1只支持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不支持使用短TTI(例如:短于1ms)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2支持1ms TTI和0.5ms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3支持0.25ms TTI和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等等。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进行映射关系的配置。
例如,根据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如果用户设备支持短TTI(例如:0.25ms),则映射关系中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为对应该短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如果用户设备不支持短TTI,则映射关系中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为对应长TTI(例如:1ms)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进一步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PPPP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PPPR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QoS属性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或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业务标识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目标地址的侧行链路数据。
类似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但不限于:
可选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长度的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可选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的PUCCH格式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另外,该映射关系中,一种侧行链路数据可以映射到一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也可以到映射到多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当一种侧行链路数据映射到多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时,可以在其中任选一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使用。
或者,对于同一个逻辑信道组内的不同数据,可以映射到一种该逻辑信道组内所有数据都可以使用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例如数据1和数据2在同一个逻辑信道组内,数据1映射到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数据2映射到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和第二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则在该逻辑信道组内,对数据1和数据2统一使用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上行调度请求包括上行SR。
第一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网络设备。
图8是该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
上行调度请求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该上行调度请求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是该用户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和映射关系确定的,该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
配置单元,配置为配置该映射关系;
映射关系发送单元,配置为将配置单元所配置的映射关系发送到用户设备,以供该用户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确定进行资源请求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
用户能力信息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该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
可选的,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是否支持使用基于短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和/或,用户设备支持使用特定长度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举个例子来说,在多个用户设备中,各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包括:用户设备1只支持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不支持使用短TTI(例如:短于1ms)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2支持1ms TTI和0.5ms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用户设备3支持0.25ms TTI和1ms 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等等。
进一步地,可选的,上述配置单元还配置为根据该用户能力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该用户能力信息配置该映射关系。
例如,根据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如果用户设备支持短TTI(例如:0.25ms),则映射关系中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为对应该短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如果用户设备不支持短TTI,则映射关系中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为对应长TTI(例如:1ms)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进一步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PPPP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PPPR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QoS属性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或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业务标识的侧行链路数据。
可选的,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目标地址的侧行链路数据。
类似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但不限于:
可选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长度的TTI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可选的,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的PUCCH格式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另外,该映射关系中,一种侧行链路数据可以映射到一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也可以到映射到多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当一种侧行链路数据映射到多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时,可以在其中任选一种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使用。
或者,对于同一个逻辑信道组内的不同数据,可以映射到一种该逻辑信道组内所有数据都可以使用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例如数据1和数据2在同一个逻辑信道组内,数据1映射到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数据2映射到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和第二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则在该逻辑信道组内,对数据1和数据2统一使用第一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上行调度请求包括上行SR。
第二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通信设备。
图9是该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可以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可以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可选的,该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上述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可执行指令)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用户设备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各方法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申请文件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专利的申请文件中,如果提到根据某要素执行某行为,则是指至少根据该要素执行该行为的意思,其中包括了两种情况:仅根据该要素执行该行为、和根据该要素和其它要素执行该行为。多个、多次、多种等表达包括2个、2次、2种以及2个以上、2次以上、2种以上。
在本申请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申请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27)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或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侧行链路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7.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所述上行调度请求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和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映射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能力信息配置所述映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或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侧行链路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13.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映射关系,确定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上行调度请求发送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还包括:
映射关系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中,还包括:
用户能力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或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侧行链路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19.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上行调度请求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所述上行调度请求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需要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和映射关系确定的,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和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还包括:
配置单元,配置为配置所述映射关系;
映射关系发送单元,配置为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还包括:
用户能力信息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用户能力信息;
所述配置单元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能力信息配置所述映射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的侧行链路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不同的侧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或不同的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侧行链路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不同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包括基于不同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的上行调度请求格式。
25.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步骤。
26.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步骤。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77599.0A 2018-03-23 2018-10-30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21886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0258 WO2019178850A1 (zh) 2018-03-23 2018-03-23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NPCT/CN2018/080258 2018-03-23
CN201880089958.9A CN111742599A (zh) 2018-03-23 2018-10-30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PCT/CN2018/112775 WO2019179105A1 (zh) 2018-03-23 2018-10-30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9958.9A Division CN111742599A (zh) 2018-03-23 2018-10-30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8637A true CN112188637A (zh) 2021-01-05
CN112188637B CN112188637B (zh) 2022-03-29

Family

ID=679867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7599.0A Active CN112188637B (zh) 2018-03-23 2018-10-30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880089958.9A Pending CN111742599A (zh) 2018-03-23 2018-10-30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9958.9A Pending CN111742599A (zh) 2018-03-23 2018-10-30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5642B2 (zh)
EP (1) EP3761743B1 (zh)
JP (1) JP2021518707A (zh)
KR (1) KR20200135796A (zh)
CN (2) CN112188637B (zh)
AU (1) AU2018414910A1 (zh)
SG (1) SG11202009312PA (zh)
WO (2) WO2019178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1334A (zh) * 2018-12-27 2021-08-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通信装置
US20220110076A1 (en) * 2019-01-09 2022-04-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3172B1 (en) * 2005-07-29 2006-10-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 optimal or near optimal set of contexts by constructing a multi-directional context tree
US20120081516A1 (en) * 2010-04-27 2012-04-05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06404748A (zh) * 2016-09-05 2017-02-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谱线组合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谷类作物产地识别方法
CN107592984A (zh) * 2015-05-07 2018-0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基于竞争的调度请求执行副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180049227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60448A1 (en) * 2011-08-18 2013-02-20 Fujitsu Limited Scheduling request enabled uplink transmission
CN104365163B (zh) 2012-06-14 2018-1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EP3241382B1 (en) 2014-12-30 2020-06-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17014358A2 (zh) 2014-12-31 2018-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source request
CN106550457B (zh) * 2015-09-18 2019-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JP6545906B2 (ja) * 2015-10-27 2019-07-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D2d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バッファ状態報告をトリガー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WO2017135580A1 (ko) * 2016-02-04 2017-08-10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량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7171251A1 (ko) * 2016-03-29 2017-10-05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pc5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295679A (zh) * 2016-04-0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347215B (zh) * 2016-05-06 2019-11-0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
WO2017197264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Idac Holdings, Inc. Flow-based processing in wireless systems
JP6959918B2 (ja) * 2016-07-22 2021-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8030832A1 (ko) * 2016-08-12 2018-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카운터를 기반으로 단말 자체적으로 자원을 재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SE543700C2 (en) * 2017-09-27 2021-06-15 Telia Co Ab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assessment in a network
EP3742766A4 (en) * 2018-02-09 2020-1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3172B1 (en) * 2005-07-29 2006-10-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 optimal or near optimal set of contexts by constructing a multi-directional context tree
US20120081516A1 (en) * 2010-04-27 2012-04-05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07592984A (zh) * 2015-05-07 2018-0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基于竞争的调度请求执行副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180049227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404748A (zh) * 2016-09-05 2017-02-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谱线组合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谷类作物产地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Discussion on the questions in SA2 LS on reliability for eV2X", 《3GPP TSG-RAN2 MEETING 1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413429A1 (en) 2020-12-31
CN111742599A (zh) 2020-10-02
WO2019178850A1 (zh) 2019-09-26
SG11202009312PA (en) 2020-10-29
EP3761743B1 (en) 2022-04-27
JP2021518707A (ja) 2021-08-02
CN112188637B (zh) 2022-03-29
US11895642B2 (en) 2024-02-06
EP3761743A4 (en) 2021-04-28
RU2020133425A (ru) 2022-04-25
AU2018414910A1 (en) 2020-10-15
KR20200135796A (ko) 2020-12-03
RU2020133425A3 (zh) 2022-04-25
WO2019179105A1 (zh) 2019-09-26
EP3761743A1 (en) 2021-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94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32593B1 (en)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wireless sidelink direct communications
US11483821B2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US95260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plurality of scheduling request triggers
WO2018076565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资源配置装置
CN106954277B (zh) 一种调度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8141244A1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128706B1 (en) Resource reuse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736065A (zh) 一种资源分配信息指示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2888031A (zh) 用于服务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US20220248466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049512A1 (zh)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US20190394766A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152763A (zh) 资源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2188637B (zh)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JP6590287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送信装置
WO2019192939A1 (en) Method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WO2020147814A1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051654A1 (zh) 一种逻辑信道的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063472A1 (zh) 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12887074A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WO2019213977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EP303576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pre-reserved radio resources
CN111819902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1865525A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