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7409A - 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87409A CN112187409A CN202011049007.4A CN202011049007A CN112187409A CN 112187409 A CN112187409 A CN 112187409A CN 202011049007 A CN202011049007 A CN 202011049007A CN 112187409 A CN112187409 A CN 1121874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h
- decoding
- illegal
- sequence
- deco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0169170 Boreogadus sa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1026890 Coding regio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group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22 operating i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4—Maximum-likelihood or sequential decoding, e.g. Viterbi, Fano, ZJ algorithm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所述译码方法包括:接收待译码序列;若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根据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按照译码控制策略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New Radio,NR)中,信道编码普遍采用极化polar的编码方式。通过信道极化(channel polarization),通信信道可被极化为全噪比特信道(purenoisy bit-channel)和无噪比特信道(noiseless bit-channel),极化Polar码的构造将使信息仅通过无噪比特信道进行传输,进而达到信道传输的最高传输速率。
为了提高Polar码的性能,基站侧主要采取的编码方式为:对信息块先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编码,进而对CRC编码后的信息块再进行极化编码。相应的,终端在译码时,则需要对码块进行CRC校验后才能进一步实现polar译码。
目前,polar码主要采用CRC辅助的多条路径并行译码的传统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即通过多条译码路径的不断分类更新,尽最大能力的尝试所有可能存在的译码路径,进而在SCL译码输出的幸存译码候选路径中,选择CRC通过的有效译码候选路径作为译码输出,最大可能的克服了译码漏检的缺陷以确保译码性能。然而,传统SCL译码方式在克服漏检这一缺陷的同时,也使得译码虚警率(false alarm ratio,FAR)变大,增大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导致终端译码效率下降。
鉴于此,如何在保证Polar译码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译码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确保虚警率不受负面影响,避免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终端译码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译码序列;
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装置,所述译码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检测单元、确定单元以及译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待译码序列;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所述译码单元,用于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译码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接口获取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译码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译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译码装置可以接收待译码序列;若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根据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按照译码控制策略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译码装置可以在确定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时,检测当前工作状态,进而结合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确定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或是非法路径保留策略,从而进一步按照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进行待译码序列的译码处理。可见,在本申请中,译码装置不再采用统一的非法路径删除的译码控制策略对PDCCH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而是通过结合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针对不同的信道特性对应的不同译码需求,以不同的译码控制策略执行译码处理,这一针对信道特性合理配置译码控制策略的译码方式,能够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确保虚警率不受负面影响,避免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终端译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PDCCH的编码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2为Polar编码过程中的DCRC处理过程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终端UE侧与接入网gNB侧无线协议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UE进行Polar译码的组成架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New Radio,NR)中,信道编码普遍采用极化polar的编码方式。极化码(Polar)码是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前向错误更正编码方案,通过低复杂度的信道极化(channel polarization)处理,在编码侧使组成码字的各个比特在不同的子信道呈现出不同的可靠性,当码长持续增加时,部分信道将趋向于容量近于1的理想信道(无误码),另一部分信道趋向于容量接近于0的纯噪声信道;也就是说,通信信道可被极化为全噪比特信道(purenoisy bit-channel)和无噪比特信道(noiseless bit-channel)。基站通过选择在理想信道上传输信息,而在噪声信道的信道传输固定比特(frozen bit)的方法,使信息仅通过无噪比特信道进行传输,进而达到信道传输的最高传输速率。当码长N趋近于无穷时,极化码编码能逼近信道容量。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中,Polar码被确定为控制信道的编译码方案,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 PBCH)的编码。示例性的,在一种应用场景中,网络设备对DCI进行Polar码编码。相应的,终端设备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获取到需要的DCI;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网络设备对PBCH中携带的信息进行Polar码编码,例如,PBCH中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相应的,终端设备对PBCH进行盲检测,从而获取到PBCH中携带的信息。
为了提高Polar码的性能,基站侧主要采取的编码方式为:对信息块先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编码,进而对CRC编码后的信息块再进行极化编码。相应的,终端在译码时,则需要对码块进行CRC校验后才能进一步实现polar译码。
具体地,图1为PDCCH的编码处理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基站侧对PDCCH承载的原始净荷DCI,首先添加用于帮助检测传输错误以及帮助接收机解码的CRC校验码(步骤01),然后对CRC编码后的码字通过比特交织进行重新排列,得到交织后CRC比特(步骤02);为了支持NR控制消息灵活的码长和码率的需求,NR确定了控制信息采用Polar码这种编码方式,也就是对交织后CRC比特进行Polar编码(步骤03),随后将Polar编码后的码字经过子块交织,并将子块交织后比特流送入与polar码码长对应的循环缓存空间(步骤04);进一步的,根据速率匹配的类型,确定循环缓存空间的起始读取位置,并从循环缓存中进行比特挑选(步骤05);最终经过编码和速率匹配的比特会被加扰,如:基于Gold序列,产生与输入比特流长度相同比特的扰码比特序列,将码块输出的编码比特和扰码比特序列进行比特级乘法(逐比特的异或操作)后得到加扰后比特(步骤06),然后进行调制,例如:采用调制符号为2个比特的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模式,将加扰后比特转换为一组复数表示的符号(步骤07),并进一步映射到PDCCH的资源单元上,完成PDCCH的编码和调制处理(步骤08)。
进一步地,PBCH的编码流程与PDCCH也就是DCI的编码流程类似,只是PBCH的载荷长度、CRC编码时寄存器初始值不同,并且PBCH载荷信息是经第一级扰码产生的,即在对载荷信息进行CRC编码之前,需要先对原始载荷信息进行初始加扰处理。可见,PBCH的编码过程需要两级扰码,第二级扰码即速率匹配后的加扰,而第一级扰码即CRC编码之前对PBCH原始载荷信息的加扰。
在图1所示的编码处理过程中,由于CRC比特在polar编码之前与信息比特一起做了交织处理,部分CRC比特被打散到信息比特之间,因此构成了分布式CRC(DistributedCRC,DCRC)结构。
示例性的,图2为Polar编码过程中的DCRC处理过程示例图,加粗实线代表信息比特,较细实线代表CRC校验比特,虚线代表固定比特,如图2所示,比特序列包括4位信息比特,将4位信息比特Data bit经CRC编码器进行编码处理之后,在信息比特之前加入2位CRC校验比特,继续将添加的2位CRC比特和4位信息比特输入比特交织器进行比特交织,即将原2位CRC比特位置进行重排,分散在4位信息比特序列之间;进一步地,在进行Polar时,先需要根据码块长度和速率匹配后的码块长度,确定Polar码对应的母码长度N等于2的n次幂,假定n=4,即N等于2的4次幂,母码长度N=16,由于信息比特位与CRC校验比特位之和为6,需要在剩余位置补充10位固定比特位,使得信息比特位、CRC校验比特位以及固定比特位之和等于母码长度16,进而将4位信息比特位、2位CRC校验位以及10位固定比特为输入Polar编码器,得到编码后的16位比特信息,即Coded bit。
由上述DCRC处理过程可知,经比特交织器对信息比特和CRC校验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后,如果任一CRC校验比特相关的信息比特,在交织之后CRC校验比特的位置仍然保持在该信息比特之前,可以帮助Polar译码器在译码过程中,当处理到CRC比特时,便可以立即进行校验。具体的,提取与该CRC比特相关的已经判决的信息比特进行异或运算并与CRC比特进行比较,以验证已经判决的信息比特是否有误。如果校验失败,可以确定信息比特有误。
可见,DCRC编码处理可以助于Polar译码时,提前识别失败的译码,甚至于提前终止译码过程。例如,在DCI盲检测过程中,尤其是当盲检测的候选输入包括纯噪声或随机信息时,基于DCRC编码处理,可以使得在译码过程中先利用信息比特位之前的CRC校验比特提前进行校验,以提前识别出失败的译码,并提前终止译码过程,进一步有效的降低盲检测的延迟。
相关技术中的polar译码方式主要包括低复杂度的连续串行消除译码(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方法和列表连续串行消除算法(SuccessiveCancellation List,SCL)方法,由于控制信道码长普遍为中短码,码长有限,SC方法的译码性能并不理想,因此译码方式普遍采用SCL方法。
当前,借助于DCRC编码方式,提出了CRC校验辅助的SCL译码方法即CRC+SCL。DCRC编码的引入,可以使接收端经CRC校验处理能够对虚假的PDCCH候选提前判断译码失败并中止尝试。
具体地,在CRC校验辅助的SCL译码方法中,一方面使用分布式CRC校验,可以判断幸存列表路径中哪些路径是非法路径,从幸存列表路径中剔除这些非法路径后,可以腾出空间给后续可能最后胜出的有效路径,进而提高译码性能;另一方面,如果幸存列表路径中所有路径都被判断为非法路径,也就是全部幸存路径CRC校验失败,便可以提前中止本次译码。如PDCCH译码通常需要在搜索空间中盲检多个可能的PDCCH候选,在无效的候选尝试时提前中止,可以进一步节省整体译码时间。
示例性的,假定k=0,1,…,N-1为Polar码的比特序列,其中包括固定比特的集合用F表示,其余比特的集合用I表示,进一步地,I中包含CRC校验比特的集合用C表示。另外,译码过程中的路径集合用P表示,最大的预设搜索宽度即幸存路径数目用L表示。CRC辅助的Polar译码过程具体如以下步骤所示:
步骤S1、获得比特序列k对应的译码路径集合P;
步骤S2、对译码路径进行对数拟然比计算;
步骤S3、如果比特序列k为CRC校验比特或者信息比特,对于P中的每条译码路径进行路径分裂,生成两条具有不同比特假设的路径(0和1),更新路径度量PM并进行排序,从P中选择出具有最佳路径度量的L条幸存路径;
步骤S4、对L条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验证路径中每个路径的有效性,获取有效路径号V;
步骤S5、从L条幸存路径中删除无效路径(路径号:L-V)。
可见,使用分布式CRC校验,可以先从路径集合P中,根据路径度量值选择较小的L条路径作为幸存路径,进而对这L条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若校验成功为有效路径,若校验失败为非法路径。进一步的,如果L条幸存路径全部为非法路径,则终止译码;如果存在有效路径,则先从L条幸存路径中删除CRC校验失败的非法路径,并继续对得到的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从而获得下一层路径集合并更新路径度量值;
进一步地,继续从下一层路径集合中选择L条新的幸存路径,并继续进行CRC校验处理、非法路径删除处理以及有效路径分类更新处理,直至某一中间路径层中的L条幸存路径全部CRC校验失败,则终止译码,或者,直至最后一个路径层中的最后一个信息比特校验成功,得到目标译码信息。
由于PBCH编码过程与PDCCH编码过程基本相同,因此,相关技术普通对两种信道统一采用上述CRC辅助的SCL译码方法,即非法路径删除的Polar译码方式。然而,由于PBCH和PDCCH两种信道具有不同的信道特性(例如,码长、时频位置、终端连接状态等),因此对应有一些不同的译码需求。
具体地,不同的信道特性对应的不同的译码需求如下所示:
(1)由于PBCH信道的时频域位置固定且长度固定,因此只需要一次Polar译码检测,并且对译码延迟要求不高,同时由于PBCH主要负责小区搜索以及同步过程,如果译码失败将直接导致终端无法驻留和接入网络,因此PBCH译码主要对纠错能力要求更高。
(2)PDCCH在UE idle态时,由于只需要对广播信道,寻呼信道等非常有限的信道进行译码,这时的PDCCH译码需求类似于PBCH,盲检次数少,延迟相对不敏感,仅要求高纠错能力。
(3)PDCCH在UE连接态时,PDCCH盲检主要由搜索空间配置决定,例如对于SCS15KHz,协议规定最大盲检次数是44次,因此译码尝试次数远比前两种场景多。由于连接态时,PDCCH主要负责数据传输过程,因此要求低时延,否则影响数据信道的收发。即漏检和虚警,都会影响后续部分TTI的收发。
由于负责小区同步接入过程中的PBCH以及idle态携带重要信息的PDCCH,产生漏检便会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终端无法驻留和接入网络,而连接态PDCCH漏检仅会数据缺失,可再次进行数据重传,因此,相比于PBCH以及idle态PDCCH,连接态PDCCH漏检的影响较小。
综上可知,PBCH、idle态PDCCH以及连接态PDCCH对译码的需求均不相同。具体的,PBCH和idle态PDCCH需要尽可能的增多尝试路径,减少漏检率,以确保信息比特的准确性,同时由于PBCH和idle态PDCCH的码长和盲检个数较为有限,所以尽可能多的译码尝试路径对虚警率也不会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而连接态PDCCH漏检率的影响相对较低,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数据传输的延迟,降低虚警率,保证数据传输效率。因此对两种信道均采用上述将非法路径从幸存路径中删掉,以腾出新的空间给后续其他尝试路径这一Polar译码方法,将存在虚警率的负面影响。尤其是PDCCH译码时,搜索空间虽然配置的多个盲检个数,但是在许多监测位置并无PDCCH存在,是虚假的PDCCH候选,最大可能的增加译码尝试路径的译码方式将使得PDCCH译码虚警率(false alarm ratio,FAR)变大,增大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导致终端译码效率下降。
鉴于此,如何在保证Polar译码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译码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的Polar译码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和设备,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具体地,译码装置可以在确定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时,检测当前工作状态,进而结合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确定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或是非法路径保留策略,从而进一步按照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进行待译码序列的译码处理。可见,在本申请中,译码装置不再统一采用非法路径丢弃的译码控制策略对PDCCH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而是通过结合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针对不同的信道特性对应的不同译码需求,以不同的译码控制策略执行译码处理,这一针对信道特性合理配置译码控制策略的译码方式,能够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确保虚警率不受负面影响,避免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终端译码效率。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5G通信系统或未来的通信系统,也可以用于其他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SM,GlobalSystem of Mobil ecommunication)系统、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系统、LTE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LTE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等。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发送装置100和接收装置200。其中,发送装置100为编码侧,可以用于编码和输出编码信息。编码信息在信道上传输至接收装置200。接收装置200为译码侧,可以用于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编码信息,并对该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编码侧采用的DCRC编码(添加CRC校验比特+比特交织)和Polar编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译码装置采用基于DCRC辅助的Polar译码方式。
应理解,发送装置100即网络设备,可以为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AccessNetwork,简称: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也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以及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接收装置200即终端设备,可以是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译码装置即为接收装置12,以下实施例中,译码装置均使用UE来进行说明。
应理解,在5G新空口技术中,无线接口为终端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UE与接入网之间的通信,需要遵守接收的规范。其中,无线接口协议栈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具体的,物理层PHY位于无线接口最底层,提供物理介质中比特流传输所需要的所有功能,主要用于为MAC层和高层提供信息传输的服务。数据链路层主要包括MA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以及服务数据调整协议(ServiceDataAdaptationProtocol,SDAP)4个子层,SDAP子层位于用户面、而其他3个子层位于同时位于用户面和控制面,数据链路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可以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网络层是指RRC层,位于接入网的控制平面,负责完成接入网与终端之间交互的所有信令处理。
示例性的,图4为终端UE侧与接入网gNB侧无线协议架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针对终端UE侧与接入网gNB侧的无线协议架构包括三层和两面,其中,三层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而两面则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在5G协议栈中,控制面包括物理层、MAC层、RLC层、PDCP层以及RRC层;而用户面除包含有与控制面相同的物理层、MAC层、RLC层、PDCP层之外,5G协议架构中的用户面新增加了一个SDAP层,可见,SDAP层只用于用户面,而控制面协议栈不包含SDAP层。具体的,无线协议架构中:(1)物理层向MAC层提供传输信道;(2)MAC层向RLC层提供逻辑信道;(3)RLC层提供给PDCP层RLC信道;(4)PDCP层向SDAP层或者RRC层提供无限承载;(5)RRC层为网络高层,主要负责获取无线资源(即PDCP层提供的无线承载),并且负责使用终端UE侧与接入网gNB侧之间的RRC信令来配置RRC以下的较低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执行译码方法的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层,UE可以通过各种硬件逻辑电路配合软件代码以实现在物理层的Polar译码功能。具体的,在物理层执行Polar译码处理过程中,UE先接收PDCCH码块或者PBCH码块,然后确定码块类型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进而通过在基带芯片上运行对应的译码软件代码,以使基带芯片执行对应的译码功能。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进行译码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待译码序列。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编码信息,即待译码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待译码序列为编码侧发送的极化编码后的信息经信道传输后,由UE接收到的信息;其中,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待译码序列相关参数并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待译码序列为已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RC码的比特信息,可用于译码时的CRC校验。也就是说,在编码侧对信息比特进行Polar编码之前,先对信息比特执行了CRC编码处理,即级联Polar编码。如:普通CRC辅助的Polar编码(CA-Polar码)、级联分布式CRC的Polar码(DCRC-Polar码)。
优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待译码序列为DCRC-Polar码。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CRC+Polar编码过程中还会在各信息比特之间填充固定比特,且信息比特与固定比特一一对应,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待译码序列包括有信息比特、CRC校验比特以及固定比特(冻结比特)三种比特信息。
可选的,固定比特可以为全0序列加扰的比特,也可以是UE自身对应的RNTI加扰的比特。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待译码序列可以为候选PDCCH,也可以为候选PBCH;其中,UE在待译码序列的接收过程中,候选PDCCH可以根据PDCCH的位置、PDCCH的格式以及DCI的格式在CSS和USS中搜索确定。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在接收到待译码序列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该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以进一步执行译码策略的配置流程。
步骤102、若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在接收到待译码序列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该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如果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那么UE可以继续检测当前处于何种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包括PBCH和PDCCH.
可以理解的是,当待译码序列为候选PDCCH时,UE便可以确定其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相应的,当译码序列为候选PBCH时,UE便可以确定其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BCH。具体的,PBCH主要参与小区搜索和同步过程,而PDCCH主要参与系统消息、寻呼消息、随机接入以及数据传输等过程。
进一步地,在确定出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之后,如果信道类型为PDCCH,由于候选PDCCH这一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译码需求与UE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具有直接关联,因此,UE需要在确定出信道类型为PDCCH之后,进一步确定其当前工作状态。
具体地,接收候选PDCCH时,终端当前工作状态主要包括空闲态和连接态;其中,空闲态时,候选PDCCH主要承载一些系统信息、寻呼信息以及随机接入所需要的信息,都是比较重要的信息;而连接态时,候选PDCCH主要承载一些网络设备需要发送给终端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UE不同工作状态,候选PDCCH携带信息的重要性是存在差异的,即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应不同的译码需求。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在确定出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之后,可以进一步结合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一同确定候选PDCCH,也就是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
步骤103、根据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在确定出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之后,UE可以进一步根据信道类型和工作状态确定出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其中,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即传统的SCL译码方式,将幸存译码路径种CRC校验失败的译码路径进行删除,进而腾出空间给新的译码尝试路径。
其中,非法路径保留策略与非法路径丢弃策略相反,不删除幸存路径中CRC校验失败的译码路径,相应地,也不会为新的译码尝试路径预留出足够的空间。
也就是说,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属于不断地删除虚假译码路径,腾出幸存路径空间,进而不断的尝试新的译码路径,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属于一直基于剩余的幸存路径空间进行译码路径的选择,不断地保留非法路径以及不断的缩小幸存路径空间。
由上可知,非法路径丢弃策略虽然存在延时性较强的问题,但是基于其能够最大可能的尝试所有译码路径的特性,可用于译码延时要求低的PBCH以及空闲态PDCCH等重要信息的译码处理;非法路径保留策略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译码路径,但是基于其延时性较低的优势,可以用于译码延迟要求较高的连接态PDCCH的译码处理。
进一步地,UE在根据候选PDCCH的当前工作状态确定出为其配置非法路径丢弃策略或是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时,如果当前工作状态下都为重要信息,那么可以采用非法路径删除策略;如果当前工作状态下延时性要求高,那么可以采用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在根据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确定出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之后,便可以进一步执行译码处理。
步骤104、按照译码控制策略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在确定出译码控制策略之后,UE便可以进一步基于该译码控制策略执行对应的待译码序列的译码处理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按照译码控制策略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时,终端可以按照SCL算法基于路径度量值执行幸存路径的选取,以及对选择后的幸存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等处理。只是在译码处理时,针对不同的译码控制策略,幸存路径的选取个数存在差异。
可以理解的是,SCL算法即根据待译码序列对应的码长N,通过路径分裂更新扩展最终生成一具有N层译码路径的二叉树结构。具体的,SCL算法是根据第i-1层幸存路径的校验结果判断是否执行路径分裂更新以扩展生成第i层路径,如果第i-1层幸存路径中存在通过CRC校验的有效路径,那么对该有效路径进行分裂更新得到第i层路径;如果第i-1层幸存路径中均未通过CRC校验,那么幸存路径全为非法路径,此时不再进行路径分裂更新,译码提前中止,即中间译码层的提前中止。进一步的,如果SCL进行路径分裂更新扩展直至得到第N层幸存路径,那么对第N层路径中通过CRC校验的有效路径进行选择,进而确定出目标译码路径,从而实现成功译码。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删除策略时,幸存路径的选取个数始终与终端预设的路径搜索宽度有关,UE不断删除DCRC校验失败的路径,不断尝试新的译码路径的处理规则进行译码处理,直至中间译码层发生译码提前中止情况,或者,直至最终成功译码。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时,幸存路径的选取个数是由保留非法路径后剩余的幸存路径空间决定的,UE不断保留DCRC校验失败的路径,不断缩小幸存路径空间的处理规则进行译码处理,直至中间译码层发生译码提前中止情况,或者,直至最终成功译码。
可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可以结合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以及当前工作状态,为具有不同译码需求的待译码信息配置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能够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确保虚警率不受负面影响,避免了译码误码的风险,使得基带芯片能够满足不同译码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终端译码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可以接收待译码序列;若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根据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按照译码控制策略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译码装置可以在确定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时,检测当前工作状态,进而结合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确定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或是非法路径保留策略,从而进一步按照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进行待译码序列的译码处理。可见,在本申请中,译码装置不再统一采用非法路径丢弃的译码控制策略对PDCCH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而是通过结合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针对不同的信道特性对应的不同译码需求,以不同的译码控制策略执行译码处理,这一针对信道特性合理配置译码控制策略的译码方式,能够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确保虚警率不受负面影响,避免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终端译码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根据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3a、当信道类型为PDCCH,且当前工作状态为空闲态时,确定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在确定出信道类型以及当前工作状态之后,如果信道类型为PDCCH,并且UE当前工作状态处于空闲态,那么可以确定其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空闲态的候选PDCCH普遍携带重要信息,译码漏检对译码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尽最大可能对所有候选PDCCH进行盲检并执行译码流程。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针对空闲态的候选PDCCH,UE配置的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空闲态的候选PDCCH包括:携带系统信息(SIB)的PDCCH、寻呼(paging)的PDCCH,随机接入时RA-RNT加扰的PDCCH、随机接入时TC-RNTI加扰的PDCCH以及承载时隙格式的PDCCH,等,属于携带重要信息的PDCCH码块。
步骤103b1、当信道类型为PDCCH,且当前工作状态为连接态时,获取PDCCH候选盲检个数。
步骤103b2、根据信道类型、当前工作状态以及PDCCH候选盲检个数,确定译码控制策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连接态的候选PDCCH普遍用于数据传输,延时要求较高,且搜索空间配置较多的盲检个数,因此译码漏检对译码性能影响较小,而译码虚警率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虚警率过大将直接导致译码误码,从而接收到错误的信息,因此,针对连接态的候选PDCCH,需要尽可能的降低译码虚警率。
但是,由于连接态时携带数据信息的候选PDCCH的盲检个数,是基于网络半静态配置的搜索空间的盲检个数决定,存在盲检个数较小,或者,盲检个数较大等情况。基于传统非法路径删除策略这一保证较好译码性能的译码方式,盲检个数较小的待译码信息相对于盲检个数较大的待译码信息虚警率负面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在译码过程中,为了兼顾译码性能和译码效率,UE在确定出信道类型、当前工作状态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结合盲检个数,以确定出兼顾译码性能和译码效率的译码控制策略。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可以在确定信道类型为PDCCH,且当前工作状态为连接态之后,获取PDCCH候选盲检个数,并根据该PDCCH候选盲检个数进一步确定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预先设置盲检个数门限值,该门限值用于区分译码控制策略。进一步的,UE可以将候选PDCCH盲检个数与盲检个数门限值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译码控制策略。
具体地,如果比较结果为PDCCH候选盲检个数小于预设盲检门限值,那么UE便可以确定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具体地,如果PDCCH候选盲检个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盲检门限值,那么UE可以确定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接收待译码序列之后,且按照译码控制策略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之前,即步骤101之后且步骤104之前,UE进行译码处理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5、若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BCH,则确定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在确定出信道类型之后,如果信道类型为PBCH,那么UE便可以确定其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PBCH主要参与小区选择和同步,译码失败直接导致终端无法驻留和接入网络,同时PBCH的时频域位置固定且长度固定,只需要一次译码检测,只需考虑译码性能即可。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针对PBCH,UE可直接配置译码控制策略为传统的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可以结合信道类型、当前工作状态以及盲检个数,准确的为待译码序列配置满足其译码需求的译码控制策略,进一步实现了译码性能和译码效率的兼顾,使得基带芯片能够满足不同的译码需求,终端性能高。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时,按照译码控制策略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4a1、对待译码序列进行第一路径选择处理,获得第一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
步骤104a2、对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获得校验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预设译码路径选择算法基于路径度量值执行幸存路径的选取,以及对选择后的幸存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等处理。可选的,预设译码路径选择算法为SCL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译码路径选择处理为按照预设搜索宽度L进行路径的选择处理。相应的,第一路径层对应于待译码序列中的第1个码位,第一路径层中包含通过SCL算法对第一码位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后得到的第一层译码路径;进一步的,第i路径层对应于待译码序列中的第i个码位,在前i-1层路径均存在有效路径的前提下,第i路径层包含对第i-1层有效路径通过SCL算法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后得到的第i层译码路径。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SCL译码方法先获取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译码路径集合P,并进行路径度量排序,进而根据预设路径搜索宽度L从译码路径集合中选择出路径度量值较小的,也就是可靠性较高的L条译码路径,将这L条译码路径作为幸存路径,并存储进幸存路径列表。
进一步地,UE基于DCRC辅助的Polar译码方法,对幸存路径列表中存储的L条幸存路径分别进行CRC校验处理,从而得到校验结果;具体的,校验成功则幸存路径为有效路径,校验失败则幸存路径为非法路径。
步骤104a3、当校验结果为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时,执行非法路径保留处理,获得有效路径和保留后非法路径。
步骤104a4、对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获得下一路径层中的更新后路径。
步骤104a5、对更新后路径进行第二路径选择处理、CRC校验处理以及非法路径保留处理,直至第i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均为非法路径,或者,第N路径层获得目标译码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译码路径选择处理为按照有效路径的数目进行路径的选择处理。具体地,在进行非法路径保留处理后,可以根据有效路径的数目确定出幸存路径空间中剩余的幸存路径的数目,在对该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得到更新后路径集合之后,终端可以按照幸存路径空间中剩余的幸存路径的数目,对更新后路径集合进行幸存路径的选择处理,即第二路径选择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执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这一译码方法过程中,如果校验结果为L条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其中,有效路径M条,非法路径L-M条,那么UE可以执行非法路径的保留处理,即将L-M条非法路径依然存储在幸存列表中,占据L-M个幸存路径空间,对应的,此时幸存路径空间剩余M个。
进一步地,UE对M个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每条有效路径分裂为2个子路径,得到2M条更新后路径,UE可以再次对2M条更新后路径按照路径度量进行排序,由于此时幸存路径空间仅剩余M个,因此,UE只能从排序后的2M条路径中选择出M条幸存路径,并存储至幸存路径列表中的M个幸存路径空间。
更进一步的,UE再次对M条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如果M条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那么UE继续将非法路径保留在幸存路径列表,占据幸存路径空间,此时幸存路径空间更小,UE继续对剩余的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以及后续基于剩余幸存路径空间的路径选择处理、CRC校验处理,等等,直至中间译码层幸存路径列表中存储的译码路径都是非法路径得以提前中止译码处理,或者,直至最后一个路径层的最后一个信息比特校验成功,得到目标译码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路径层的数目N与Polar码的码长N相对应,第N路径层即最后一个路径层,第i∈{2,…,N-1}路径层即中间路径层。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与相关技术中CRC辅助的Polar译码过程(步骤S1至步骤S5)相比,基于非法路径保留策略的DCRC辅助的Polar译码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5不再为对非法路径进行删除处理,而是采用非法路径保留处理。
示例性地,表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不同的候选PDCCH盲检个数采用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时的虚警率,表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不同的候选PDCCH盲检个数采用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时的提前中止效率。
表1A
表1B
由表1A和表1B可知,针对连接态候选PDCCH,采用非法路径保留策略这一译码方式,可以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基础上,得到更优的虚警率和提前终止率,进一步提升了译码效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获得第一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并对该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之后,如果获得校验结果为L条幸存路径中全部为非法路径,那么终端提前中止译码处理过程。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获得第一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并对该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之后,如果获得校验结果为L条幸存路径中全部为有效路径,则终端继续对该幸存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得到第二路径层中的2L条译码路径,并继续按照预设搜索宽度L挑选出路径度量值最小的更新后L条幸存路径;
进一步的,终端继续对更新后L条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如果该更新后L条幸存路径依然全部为有效路径,那么继续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以及按照L的幸存路径选择处理,当第i译码路径层中的L条幸存路径同时存在M条有效路径和L-M条非法路径时,终端便可以按照非法路径保留策略进行L-M条非法路径的保留处理,M条有效路径的分裂更新处理,以及按照有效路径的数目M进行第i+1路径层中幸存路径的选择处理,并对选择出的M条幸存路径继续进行CRC校验处理。
这里,如果第i+1路径层中的CRC校验处理结果为M条幸存路径全部为有效路径,即有效路径数目不变,那么此时终端在第i+1路径层不需要在进行非法路径保留处理,终端继续对第i+1路径层中的M条有效路径进行分裂更新,并从更新后的2M条路径中按照路径度量继续挑选M条幸存路径,进而继续后续的CRC校验处理。直至中间译码层的提前中止,或者,最终成功获得目标译码序列。
这里,如果第i+1路径层中的CRC校验处理结果为M条幸存路径全部为非法路径,那么终端提前终止译码处理。
这里,如果第i+1路径层中的CRC校验处理结果为M条幸存路径存在N条有效路径和M-N条非法路径,那么此时终端在第i+1路径层需要继续进行非法路径保留处理,终端可以继续保留M-N条非法路径,并继续对第i+1路径层中的N条有效路径进行分裂更新,以及从更新后的2N条路径中按照路径度量继续挑选N条幸存路径,进而继续后续的CRC校验处理。直至中间译码层的提前中止,或者,最终成功获得目标译码序列。
可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非法路径保留策略不断地保留非法路径以及不断的缩小幸存路径空间,即一直基于剩余的幸存路径空间进行译码路径的选择以及CRC校验处理,能够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降低虚警率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终端译码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如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删除策略时,按照译码控制策略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4b1、对待译码序列进行第一路径选择处理,获得第一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
步骤104b2、对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获得校验结果。
步骤104b3、当校验结果为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时,执行非法路径删除处理,获得有效路径。
步骤104b4、对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获得下一路径层中的更新后路径。
步骤104b5、对更新后路径继续进行第一路径选择处理、CRC校验处理以及非法路径删除处理,直至第i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均为非法路径,或者,第N路径层获得目标译码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执行非法路径丢弃策略这一译码方法过程中,幸存译码路径的选择处理始终为第一译码路径选择处理,即按照预设路径搜索宽度执行路径选择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执行非法路径丢弃策略这一译码方法过程中,如果校验结果为L条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其中,有效路径M条,非法路径L-M条,那么UE可以执行非法路径的删除处理,即将L-M条非法路径从幸存路径列表中删除,腾出L-M个幸存路径空间。
进一步地,UE对M个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每条有效路径分裂为2个子路径,得到2M条更新后路径,UE可以再次对2M条更新后路径按照路径度量进行排序,由于已将L-M条非法路径从幸存列表中删除,幸存路径已腾出,因此UE仍然可以按照预设搜索宽度L从2M条更新后路径中选择出L条路径度量较小的新的译码路径,并存储至幸存路径列表。也就是说,每一路径层中幸存路径的选择处理始终按照预设搜索宽度L进行选取。
更进一步的,UE再次对L条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如果L条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那么UE继续将非法路径从幸存路径列表删除,腾出幸存路径空间,幸存路径空间不变依然为L,UE继续对剩余的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以及后续基于预设搜索空间L的路径选择处理、CRC校验处理,等等,直至中间译码层幸存路径列表中存储的译码路径都是非法路径得以提前中止译码处理,或者,直至最后一个路径层的最后一个信息比特校验成功,得到目标译码序列。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的CRC校验结果为L条幸存路径中全部为有效路径,则终端继续对该幸存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得到下一路径层的2L条译码路径,并继续按照预设搜索宽度L挑选出路径度量值最小的L条幸存路径;进一步的,终端继续对更新后的L条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如果该更新后的L条幸存路径依然为有效路径,那么继续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以及按照L的幸存路径选择处理,当第i译码路径层中的L条幸存路径同时存在M条有效路径和L-M条非法路径时,终端便可以进行非法路径丢弃处理,M条有效路径的分裂更新处理,以及按照预设搜索宽度L进行第i+1路径层中幸存路径的选择处理,并对选择出的L条幸存路径继续进行CRC校验处理。
这里,如果第i+1路径层中的CRC校验处理结果为L条幸存路径全部为有效路径,那么此时终端在第i+1路径层不需要在进行非法路径删除处理,继续对第i+1路径层中的L条有效路径进行分裂更新,并从更新后的2L条路径中按照路径度量继续挑选L条幸存路径,进而继续后续的CRC校验处理。直至中间译码层的提前中止,或者,最终成功获得目标译码序列。
这里,如果第i+1路径层中的CRC校验处理结果为L条幸存路径全部为非法路径,那么终端提前终止译码处理。
这里,如果第i+1路径层中的CRC校验处理结果为L条幸存路径存在N条有效路径和L-N条非法路径,那么此时终端在第i+1路径层需要继续进行非法路径删除处理,继续对第i+1路径层中的N条有效路径进行分裂更新,以及从更新后的2N条路径中按照路径度量继续挑选L条幸存路径,进而继续后续的CRC校验处理。直至中间译码层的提前中止,或者,最终成功获得目标译码序列
可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非法路径删除策略不断地删除非法路径、腾出幸存路径空间,进而不断的尝试新的译码路径,降低了译码漏检率,保证较好的译码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不再统一采用非法路径丢弃的译码控制策略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而是通过结合信道类型、当前工作状态以及盲检个数,针对不同的信道特性对应的不同译码需求配置不同的译码控制策略。具体的,针对PBCH、空闲态PDCCH以及盲检个数不满足门限值的连接态PDCCH配置非法路径删除策略,针对盲检个数满足门限值的连接态PDCCH配置非法路径保留策略,从而进一步按照对应的译码策略执行执行译码处理,这一针对信道特性合理配置译码控制策略的译码方式,能够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确保虚警率不受负面影响,避免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终端译码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UE进行Polar译码的组成架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译码装置主要包括译码配置单元模块11和译码计算模块12,译码计算模块12包括译码控制模块121、对数拟然比(likelihood Rate,LLR)计算模块122、路径排序模块123以及CRC校验模块124。其中,译码配置模块11主要用于可以对待译码序列对应的码块类型进行分析确定,以及根据码块类型确定其对应的译码参数,包括:Polar码的原始码长(payload size)、编码码长(code length)以及译码控制策略(DCRCapproach);具体的,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进一步的,译码配置模块将确定出码块类型对应的译码参数进行参数配置下发,发送至译码计算模块12,译码计算模块12中的译码控制模块121接收译码配置模块下发的译码参数,并进一步控制LLR计算模块122、路径排序模块123以及CRC校验模块124基于该译码参数进行译码处理;具体的,译码控制模块121先通过SCL译码算法得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译码路径集合,进而控制LLR计算模块122对译码路径进行对数拟然比计算,并基于对数拟然比更新译码路径对应的路径度量;随后译码控制模块121控制路径排序模块123按照该路径度量对译码路径进行排序,并进一步从译码路径集合中按照预设搜索宽度选择出幸存路径;进一步地,译码控制模块121控制CRC校验模块124对上述幸存路径进行校验处理。在CRC校验处理之后,UE便可以进一步基于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执行CRC校验失败路径即非法路径的保留处理或者删除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不再统一采用非法路径丢弃的译码控制策略进行译码处理,而是通过结合信道类型、当前工作状态以及候选盲检个数,针对不同的信道特性对应的不同译码需求,以不同的译码控制策略执行译码处理,这一针对信道特性合理配置译码控制策略的译码方式,能够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确保虚警率不受负面影响,避免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终端译码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1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译码装置1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3、检测单元14、确定单元15、译码单元16以及中止单元17,
所述接收单元13,用于接收待译码序列;
所述检测单元14,用于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
所述确定单元15,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所述译码单元16,用于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当前工作状态包括空闲态和连接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5,具体用于当所述信道类型为所述PDCCH且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所述空闲态时,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5,具体用于当所述信道类型为所述PDCCH且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所述连接态时,获取PDCCH候选盲检个数;以及根据所述信道类型、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以及所述PDCCH候选盲检个数,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5,还具体用于若所述PDCCH候选盲检个数小于预设盲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丢弃策略;以及若所述PDCCH候选盲检个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盲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5,还用于在接收待译码序列之后,且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之前,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BCH,则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待译码序列为添加CRC的比特信息,当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时,所述译码单元16,具体用于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第一路径选择处理,获得第一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以及对所述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获得校验结果;以及当所述校验结果为所述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时,执行非法路径保留处理,获得有效路径和保留后非法路径;以及对所述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获得下一路径层中的更新后路径;以及对所述更新后路径进行第二路径选择处理、所述CRC校验处理以及所述非法路径保留处理,直至第i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均为非法路径,或者,第N路径层获得目标译码序列;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选择处理用于按照预设路径搜索宽度进行路径选择;所述第二路径选择处理用于按照所述保留后有效路径的数目进行路径选择;所述N表征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码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i∈{2,…,N-1}。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待译码序列为添加CRC的比特信息,当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丢弃策略时,所述译码单元16,还具体用于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第一路径选择处理,获得第一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以及对所述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获得校验结果;以及当所述校验结果为所述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时,执行非法路径删除处理,获得有效路径;以及对所述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获得下一路径层中的更新后路径;以及对所述更新后路径继续进行所述第一路径选择处理、所述CRC校验处理以及所述非法路径删除处理,直至第i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均为非法路径,或者,第N路径层获得目标译码序列;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选择处理用于按照预设路径搜索宽度进行路径选择;所述N表征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码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i∈{2,…,N-1}。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中止单元17,用于在对所述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获得校验结果之后,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所述幸存路径均为所述非法路径,则中止所述译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2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存储有处理器2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22,进一步地,终端2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3,和用于连接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通信接口23的总线24。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21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终端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2,该存储器22可以与处理器21连接,其中,存储器22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2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两个磁盘存储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总线24用于连接通信接口23、处理器21以及存储器22以及这些器件之间的相互通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22,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21,用于接收待译码序列;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存储器2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21提供指令和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在确定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时,检测当前工作状态,进而结合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确定待译码序列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为非法路径丢弃策略或是非法路径保留策略,从而进一步按照对应的译码控制策略进行待译码序列的译码处理。可见,在本申请中,译码装置不再统一采用非法路径丢弃的译码控制策略对PDCCH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而是通过结合信道类型和当前工作状态,针对不同的信道特性对应的不同译码需求,以不同的译码控制策略执行译码处理,这一针对信道特性合理配置译码控制策略的译码方式,能够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确保虚警率不受负面影响,避免了译码误码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终端译码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译码方法。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译码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译码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待译码序列;
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其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接口获取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寻呼信道监听方法。具体地,所述译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待译码序列;
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译码序列;
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工作状态包括空闲态和连接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包括:
当所述信道类型为所述PDCCH且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所述空闲态时,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包括:
当所述信道类型为所述PDCCH且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为所述连接态时,获取PDCCH候选盲检个数;
根据所述信道类型、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以及所述PDCCH候选盲检个数,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类型、所述当前工作状态以及所述PDCCH候选盲检个数,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包括:
若所述PDCCH候选盲检个数小于预设盲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若所述PDCCH候选盲检个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盲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待译码序列之后,且所述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物理广播信道PBCH,则确定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丢弃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译码序列为添加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比特信息,当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保留策略时,所述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包括:
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第一路径选择处理,获得第一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
对所述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获得校验结果;
当所述校验结果为所述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时,执行非法路径保留处理,获得有效路径和保留后非法路径;
对所述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获得下一路径层中的更新后路径;
对所述更新后路径进行第二路径选择处理、所述CRC校验处理以及所述非法路径保留处理,直至第i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均为非法路径,或者,直至第N路径层获得目标译码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选择处理用于按照预设路径搜索宽度进行路径选择;所述第二路径选择处理用于按照所述有效路径的数目进行路径选择;所述N表征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码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i∈{2,…,N-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译码序列为添加CRC的比特信息,当所述译码控制策略为所述非法路径丢弃策略时,所述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包括:
对所述待译码序列进行第一路径选择处理,获得第一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
对所述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获得校验结果;
当所述校验结果为所述幸存路径中同时存在非法路径和有效路径时,执行非法路径删除处理,获得有效路径;
对所述有效路径进行路径分裂更新处理,获得下一路径层中的更新后路径;
对所述更新后路径继续进行所述第一路径选择处理、所述CRC校验处理以及所述非法路径删除处理,直至第i路径层中的幸存路径均为非法路径,或者,直至第N路径层获得目标译码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选择处理用于按照预设路径搜索宽度进行路径选择;所述N表征所述待译码序列的码长,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i∈{2,…,N-1}。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幸存路径进行CRC校验处理,获得校验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校验结果为所述幸存路径全部为所述非法路径,则中止所述译码处理。
10.一种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检测单元、确定单元以及译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待译码序列;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若所述待译码序列对应的信道类型为PDCCH,则检测当前工作状态;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类型和所述当前工作状态确定译码控制策略;其中,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包括非法路径丢弃策略和非法路径保留策略;
所述译码单元,用于按照所述译码控制策略对所述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处理。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接口获取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49007.4A CN112187409B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49007.4A CN112187409B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87409A true CN112187409A (zh) | 2021-01-05 |
CN112187409B CN112187409B (zh) | 2023-01-13 |
Family
ID=73946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49007.4A Active CN112187409B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8740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8256A (zh) * | 2021-11-30 | 2022-01-14 |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基于对数似然比的pdcch候选盲检方法及相关产品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72934A1 (zh) * | 2015-04-30 | 2016-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极化码的译码器和译码方法 |
WO2018137567A1 (zh) * | 2017-01-26 | 2018-08-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
CN109075799A (zh) * | 2016-04-29 | 2018-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极化Polar码的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CN109995382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极化码译码器 |
CN110247730A (zh) * | 2018-03-09 | 2019-09-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及设备 |
-
2020
- 2020-09-29 CN CN202011049007.4A patent/CN1121874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72934A1 (zh) * | 2015-04-30 | 2016-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极化码的译码器和译码方法 |
CN109075799A (zh) * | 2016-04-29 | 2018-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极化Polar码的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WO2018137567A1 (zh) * | 2017-01-26 | 2018-08-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
CN109995382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极化码译码器 |
CN110247730A (zh) * | 2018-03-09 | 2019-09-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极化码的盲检测方法及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YANG HAIFEN等: "A simplified decoding algorithm for multi-CRC polar code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 |
王丹等: "简化的极化码译码算法", 《电子技术应用》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8256A (zh) * | 2021-11-30 | 2022-01-14 |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基于对数似然比的pdcch候选盲检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3938256B (zh) * | 2021-11-30 | 2023-03-14 |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基于对数似然比的pdcch候选盲检方法及相关产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87409B (zh) | 2023-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17112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rror detection coding | |
AU2017273443B2 (en) |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control signaling with sectional redundancy check | |
CN107005690B (zh) | 极化码的速率匹配的方法、装置和无线通信设备 | |
JP7471357B2 (ja) | 符号化方法、復号方法、装置、および装置 | |
CN105164956B (zh) | Polar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和设备、无线通信装置 | |
RU2454795C2 (ru) |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е каналов с помощью априор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мар-сообщениях канала | |
RU2452101C2 (ru) | Схема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нескольких гипотез о передаваемых сообщениях | |
KR20180105125A (ko) | 폴라 코드 프로즌 비트를 이용한 wtru 식별 | |
WO2019062145A1 (zh) | Ploar编码方法和编码装置、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 |
EP1355430A1 (en) | Error detection method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TWI459744B (zh) | 藉遮罩來傳遞天線組態資訊之方法及裝置 | |
US11239945B2 (en) | Encoding method, deco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 |
WO2016172934A1 (zh) | 极化码的译码器和译码方法 | |
WO2017101023A1 (zh) | 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 |
CN112187409B (zh) | 译码方法和装置、终端、芯片及存储介质 | |
CN109756307B (zh) | 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 |
CN108390739B (zh) |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952709B (zh) |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信道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124292A (zh) | 一种重传方法及装置 | |
CN115276910B (zh) | Ldpc速率匹配和解速率匹配方法、信号发送和接收装置 | |
US11496245B2 (en) |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