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7179B - 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7179B
CN112187179B CN202011055837.8A CN202011055837A CN112187179B CN 112187179 B CN112187179 B CN 112187179B CN 202011055837 A CN202011055837 A CN 202011055837A CN 112187179 B CN112187179 B CN 112187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controlled oscillator
resistor
capacitor
ghz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58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7179A (zh
Inventor
王三路
吴昊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ui Jixin X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Borui J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Borui J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Borui J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58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7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7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7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7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7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B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DIRECTLY OR BY FREQUENCY-CHANGING, BY CIRCUITS EMPLOYING ACTIVE ELEMENTS WHICH OPERATE IN A NON-SWITCHING MANNER; GENERATION OF NOISE BY SUCH CIRCUITS
    • H03B5/00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 H03B5/08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with frequency-determining element comprising lumped inductance and capacitance
    • H03B5/12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with frequency-determining element comprising lumped inductance and capacitance active element in amplifier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Landscapes

  • Inductance-Capacitance Distribution Constants And Capacitance-Resistance Oscill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包括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混频器Mixer和输出缓冲器Buffer;所述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Mixer的一对差分输入端相连接,所述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Mixer的另一对差分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混频器Mixer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输出信号最终从输出缓冲器Buffer的差分输出端输出。该发明的技术效果为可实现几MHz~2GHz的连续宽带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
背景技术
锁相环频率综合器为无线通信系统提供载波信号,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压控振荡器(VCO)作为锁相环型频率综合器中的最核心模块,其频率范围直接决定了锁相环频率综合器的频率带宽。
常见的宽频率范围的VCO多采用SiGe、GaAs、GaN、CMOS等工艺进行设计,相对于前三者,硅基CMOS工艺具有集成度高、面积小、价格低廉、功耗小等优点,使得基于CMOS工艺的VCO在电子通讯的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CMOS工艺的变容二极管有限的电容电压变化范围,使得传统CMOS工艺的VCO通常采用多个频率子带的方式来实现更宽的频率范围,但此方式往往需要数字频率校准技术来配合选择所需要的VCO子带,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整个锁相环的锁定时间。在有些系统应用中对跳频切换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将导致多个频率子带的VCO很难得到应用。相对于多个频率子带的VCO,单子带VCO将不存在数字频率校准技术所花费的时间,极大地减小了整个锁相环的锁定时间,但相应地频率范围也极大地减小。
随着跳频通信以及其他各种无线通信协议的出现,系统对于跳频切换时间、频率范围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通过单子带VCO减小整个锁相环锁定时间同时,实现更宽的频率范围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包括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混频器Mixer和输出缓冲器Buffer;
所述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Mixer的一对差分输入端相连接,所述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Mixer的另一对差分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混频器Mixer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输出信号最终从输出缓冲器Buffer的差分输出端输出。
较佳地,所述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采用互补型交叉耦合结构,包括9个晶体管、1个电感、6个电阻、6个电容和4个变容二极管;其中的9个晶体管分别为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和第九晶体管M9;其中的1个电感为第一电感L1;其中的6个电阻分别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的6个电容分别为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其中的4个变容二极管分别为第一变容二极管Cv1、第二变容二极管Cv2、第三变容二极管Cv3、第四变容二极管Cv4。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感L1、第七电容C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变容二极管Cv1、第二变容二极管Cv2、第三变容二极管Cv3、第四变容二极管Cv4共同构成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的谐振网络;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变容二极管Cv1、第二变容二极管Cv2、第三变容二极管Cv3、第四变容二极管Cv4采用并联结构;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作为负阻,补偿谐振网络的阻抗损耗;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作为偏置电阻;所述第五晶体管M5作为尾电流管,所述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共同构成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的差分第一路缓冲电路,所述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八晶体管M8、第九晶体管M9共同构成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的差分第二路缓冲电路。
较佳地,所述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采用互补型交叉耦合结构,包括5个晶体管、1个电感和1个电容;其中的5个晶体管分别为第十晶体管M10、第十一晶体管M11、第十二晶体管M12、第十三晶体管M13和第十四晶体管M14;其中的1个电感为第二电感L2;其中的1个电容为第八电容C8。
较佳地,所述第二电感L2、第八电容C8共同构成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的谐振网络;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作为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的射频输出端口RF_OP,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作为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的射频输出端口RF_ON;所述第十晶体管M10、第十一晶体管M11、第十二晶体管M12、第十三晶体管M13作为负阻,所述第十四晶体管M14作为尾电流管。
较佳地,所述混频器Mixer采用吉尔伯特双平衡混频器结构,包括7个晶体管,4个电阻,2个电容,1个电感;其中的7个晶体管分别为第十五晶体管M15、第十六晶体管M16、第十七晶体管M17、第十八晶体管M18、第十九晶体管M19、第二十晶体管M20和第二十一晶体管M21;其中的4个电阻分别为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其中的2个电容分别为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其中的1个电感为第三电感L3。
较佳地,所述第十九晶体管M19和第三电感L3共同构成跨导级放大电路;所述第三电感L3作为源级负反馈电感,所述第二十晶体管M20和第三电感L3共同构成跨导级放大电路;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九电容C9构成射频输入信号RF_OP的偏置电路,所述第十电阻R10和第十电容C10构成射频输入信号RF_ON的偏置电路,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第十六晶体管M16、第十七晶体管M17、第十八晶体管M18作为混频器Mixer的开关级电路,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作为混频器Mixer的负载电路,所述第二十一晶体管M21作为尾电流管,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作为射频输入端口与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端口RF_OP相连;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作为射频输入另一端口与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端口RF_ON相连;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的栅端与第十八晶体管M18的栅端,共同作为本振输入端口与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端口LO_OP相连,所述第十六晶体管M16的栅端与第十七晶体管M17的栅端,共同作为本振输入另一端口与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端口LO_ON相连,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的漏端作为中频输出端口IF_OP,所述第十八晶体管M18的漏端作为中频输出另一端口IF_ON。
较佳地,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包括3个晶体管,2个电阻,其中的3个晶体管分别为第二十二晶体管M22、第二十三晶体管M23和第二十四晶体管M24,其中的2个电阻分别为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
较佳地,所述第二十二晶体管M22和第二十三晶体管M23作为放大管,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作为负载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作为输出缓冲器Buffer的输出端口OUTN,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作为输出缓冲器Buffer的输出端口OUTP;所述第二十四晶体管M24作为尾电流管。
较佳地,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采用差分共源级放大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的5GHz~6GHz相对窄带信号和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的定频4GHz输出信号相互混频,从而输出差频相对宽带信号1GHz~2GHz,其差频宽带信号最终通过输出缓冲器Buffer输出。可以看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对带宽从5GHz~6GHz的18.2%变化到1GHz~2GHz的66.7%,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此外,输出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率为2倍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2分频器向下连续分频,最终可实现几MHz~2GHz的连续宽带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混频器Mixer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输出缓冲器Buffer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2-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3-混频器Mixer;4-输出缓冲器Buffer。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包括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混频器Mixer3和输出缓冲器Buffer4;
所述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Mixer3的一对差分输入端相连接,所述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Mixer3的另一对差分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混频器Mixer3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4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输出信号最终从输出缓冲器Buffer4的差分输出端输出。图1中,通过将压控振荡器VCO1的5GHz~6GHz相对窄带信号和压控振荡器VCO2的定频4GHz输出信号相互混频,从而输出差频相对宽带信号1GHz~2GHz,其差频宽带信号最终通过输出缓冲器Buffer4输出。可以看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对带宽从5GHz~6GHz的18.2%变化到1GHz~2GHz的66.7%,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本实施例中,所述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采用互补型交叉耦合结构,能够实现波形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对称性,有效降低相位噪声。其中包括9个晶体管、1个电感、6个电阻、6个电容和4个变容二极管;其中的9个晶体管分别为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和第九晶体管M9;其中的1个电感为第一电感L1;其中的6个电阻分别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的6个电容分别为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其中的4个变容二极管分别为第一变容二极管Cv1、第二变容二极管Cv2、第三变容二极管Cv3、第四变容二极管Cv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感L1、第七电容C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变容二极管Cv1、第二变容二极管Cv2、第三变容二极管Cv3、第四变容二极管Cv4共同构成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谐振网络;决定着VCO1的频率调谐范围。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变容二极管Cv1、第二变容二极管Cv2、第三变容二极管Cv3、第四变容二极管Cv4采用并联结构;目的在于拓宽VCO1的频率调谐范围。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作为负阻,补偿谐振网络的阻抗损耗;以满足VCO1的起振条件。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作为偏置电阻;所述第五晶体管M5作为尾电流管,提供核心电路的偏置电流。所述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共同构成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差分第一路缓冲电路,驱动输出信号作为下一级混频器电路的理想开关。同样地,所述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八晶体管M8、第九晶体管M9共同构成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差分第二路缓冲电路,驱动输出信号作为下一级混频器电路的理想开关。
本实施例中,所述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采用互补型交叉耦合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相位噪声。其中包括5个晶体管、1个电感和1个电容;其中的5个晶体管分别为第十晶体管M10、第十一晶体管M11、第十二晶体管M12、第十三晶体管M13和第十四晶体管M14;其中的1个电感为第二电感L2;其中的1个电容为第八电容C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感L2、第八电容C8共同构成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谐振网络;决定着VCO2的振荡频率。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作为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射频输出端口RF_OP,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作为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射频输出端口RF_ON;所述第十晶体管M10、第十一晶体管M11、第十二晶体管M12、第十三晶体管M13作为负阻,补偿谐振网络的阻抗损耗,以满足VCO2的起振条件。所述第十四晶体管M14作为尾电流管,提供核心电路的偏置电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频器Mixer3采用吉尔伯特双平衡混频器结构,有利于抑制本振信号到中频输出端口的泄露。其中包括7个晶体管,4个电阻,2个电容,1个电感;其中的7个晶体管分别为第十五晶体管M15、第十六晶体管M16、第十七晶体管M17、第十八晶体管M18、第十九晶体管M19、第二十晶体管M20和第二十一晶体管M21;其中的4个电阻分别为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其中的2个电容分别为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其中的1个电感为第三电感L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十九晶体管M19和第三电感L3共同构成跨导级放大电路;对输入射频信号RF_OP进行放大,同时把射频电压信号转换为射频电流信号,其中所述第三电感L3作为源级负反馈电感,提高跨导级的线性度。同样地,所述第二十晶体管M20和第三电感L3共同构成跨导级放大电路;对输入射频信号RF_ON进行放大。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九电容C9构成射频输入信号RF_OP的偏置电路,同时对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输出信号RF_OP进行衰减,满足混频器Mixer3的输入三阶互调截点IIP3,抑制三阶互调信号的干扰。同样地,所述第十电阻R10和第十电容C10构成射频输入信号RF_ON的偏置电路,同时对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输出信号RF_ON进行衰减。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第十六晶体管M16、第十七晶体管M17、第十八晶体管M18作为混频器Mixer3的开关级电路,对来自跨导级电路的射频电流信号进行开关调制,实现混频的功能。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作为混频器Mixer3的负载电路,实现把开关级传递的中频电流信号转换为中频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一晶体管M21作为尾电流管,提供核心电路的偏置电流。图4中,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作为射频输入端口与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输出端口RF_OP相连;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作为射频输入另一端口与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输出端口RF_ON相连;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的栅端与第十八晶体管M18的栅端,共同作为本振输入端口与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输出端口LO_OP相连,所述第十六晶体管M16的栅端与第十七晶体管M17的栅端,共同作为本振输入另一端口与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输出端口LO_ON相连,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的漏端作为中频输出端口IF_OP,所述第十八晶体管M18的漏端作为中频输出另一端口IF_ON。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4包括3个晶体管,2个电阻。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十二晶体管M22和第二十三晶体管M23作为放大管,对输入中频信号IF_OP和IF_ON进行驱动放大。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作为负载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作为输出缓冲器Buffer4的输出端口OUTN,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作为输出缓冲器Buffer4的输出端口OUTP;所述第二十四晶体管M24作为尾电流管,提供核心电路的偏置电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4采用差分共源级放大电路,驱动下一级电路以及实现隔离作用。此外,通过合理的带宽设计,有利于抑制带外的谐波成分。
技术效果:通过将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5GHz~6GHz相对窄带信号和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定频4GHz输出信号相互混频,从而输出差频相对宽带信号1GHz~2GHz,其差频宽带信号最终通过输出缓冲器Buffer4输出。可以看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对带宽从5GHz~6GHz的18.2%变化到1GHz~2GHz的66.7%,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此外,输出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率为2倍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2分频器向下连续分频,最终可实现几MHz~2GHz的连续宽带信号。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混频器Mixer(3)和输出缓冲器Buffer(4);
所述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Mixer(3)的一对差分输入端相连接,所述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Mixer(3)的另一对差分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混频器Mixer(3)的差分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4)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输出信号最终从输出缓冲器Buffer(4)的差分输出端输出;
其中,所述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采用互补型交叉耦合结构,包括9个晶体管、1个电感、6个电阻、6个电容和4个变容二极管;其中的9个晶体管分别为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和第九晶体管M9;其中的1个电感为第一电感L1;其中的6个电阻分别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的6个电容分别为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其中的4个变容二极管分别为第一变容二极管Cv1、第二变容二极管Cv2、第三变容二极管Cv3、第四变容二极管Cv4;
所述第一电感L1、第七电容C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变容二极管Cv1、第二变容二极管Cv2、第三变容二极管Cv3、第四变容二极管Cv4共同构成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谐振网络;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变容二极管Cv1、第二变容二极管Cv2、第三变容二极管Cv3、第四变容二极管Cv4采用并联结构;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作为负阻,补偿谐振网络的阻抗损耗;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作为偏置电阻;所述第五晶体管M5作为尾电流管,所述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六晶体管M6、第七晶体管M7共同构成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差分第一路缓冲电路,所述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八晶体管M8、第九晶体管M9共同构成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差分第二路缓冲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采用互补型交叉耦合结构,包括5个晶体管、1个电感和1个电容;其中的5个晶体管分别为第十晶体管M10、第十一晶体管M11、第十二晶体管M12、第十三晶体管M13和第十四晶体管M14;其中的1个电感为第二电感L2;其中的1个电容为第八电容C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感L2、第八电容C8共同构成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谐振网络;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作为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射频输出端口RF_OP,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作为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射频输出端口RF_ON;所述第十晶体管M10、第十一晶体管M11、第十二晶体管M12、第十三晶体管M13作为负阻,所述第十四晶体管M14作为尾电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频器Mixer(3)采用吉尔伯特双平衡混频器结构,包括7个晶体管,4个电阻,2个电容,1个电感;其中的7个晶体管分别为第十五晶体管M15、第十六晶体管M16、第十七晶体管M17、第十八晶体管M18、第十九晶体管M19、第二十晶体管M20和第二十一晶体管M21;其中的4个电阻分别为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其中的2个电容分别为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其中的1个电感为第三电感L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九晶体管M19和第三电感L3共同构成跨导级放大电路;所述第三电感L3作为源级负反馈电感,所述第二十晶体管M20和第三电感L3共同构成跨导级放大电路;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九电容C9构成射频输入信号RF_OP的偏置电路,所述第十电阻R10和第十电容C10构成射频输入信号RF_ON的偏置电路,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第十六晶体管M16、第十七晶体管M17、第十八晶体管M18作为混频器Mixer(3)的开关级电路,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作为混频器Mixer(3)的负载电路,所述第二十一晶体管M21作为尾电流管,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作为射频输入端口与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输出端口RF_OP相连;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作为射频输入另一端口与4GHz定频压控振荡器VCO(2)的输出端口RF_ON相连;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的栅端与第十八晶体管M18的栅端,共同作为本振输入端口与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输出端口LO_OP相连,所述第十六晶体管M16的栅端与第十七晶体管M17的栅端,共同作为本振输入另一端口与5GHz~6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1)的输出端口LO_ON相连,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的漏端作为中频输出端口IF_OP,所述第十八晶体管M18的漏端作为中频输出另一端口IF_O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4)包括3个晶体管,2个电阻,其中的3个晶体管分别为第二十二晶体管M22、第二十三晶体管M23和第二十四晶体管M24,其中的2个电阻分别为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十二晶体管M22和第二十三晶体管M23作为放大管,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作为负载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作为输出缓冲器Buffer(4)的输出端口OUTN,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作为输出缓冲器Buffer(4)的输出端口OUTP;所述第二十四晶体管M24作为尾电流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缓冲器Buffer(4)采用差分共源级放大电路。
CN202011055837.8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 Active CN112187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5837.8A CN112187179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5837.8A CN112187179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7179A CN112187179A (zh) 2021-01-05
CN112187179B true CN112187179B (zh) 2021-10-26

Family

ID=7394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5837.8A Active CN112187179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7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1696A (zh) * 2021-05-21 2021-09-10 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 振荡器电路及锁相环电路
CN114421990A (zh) * 2021-12-29 2022-04-29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解调器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30A (zh) * 1993-02-20 1994-08-24 机械电子工业部第四十一研究所 超宽带电压调谐振荡器的逆差频合成方法
KR20040001056A (ko) * 2002-06-26 2004-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주파수 발생 장치
KR100813463B1 (ko) * 2006-10-20 2008-03-13 (주)에프씨아이 다중밴드 지원 수신기
CN102394566B (zh) * 2011-09-16 2014-07-09 复旦大学 一种带有自动最优偏置和谐波控制的吉尔伯特混频器
CN103618546A (zh) * 2013-11-27 2014-03-05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一种超宽倍频程压控振荡的实现方法
CN106712719A (zh) * 2016-12-05 2017-05-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低功耗低相位噪声的正交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
CN110417480B (zh) * 2019-08-22 2022-02-18 天津大学 基于3抽头前馈均衡预加重的光发射机驱动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7179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4885B2 (en) Passive subharmonic mixer
US7315192B2 (en) CMOS-based receiver for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CN112187179B (zh) 一种宽频率范围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
US7542521B2 (en) Direct-conversion frequency mixer
US7577418B2 (en) Sub-harmonic mixer and down converter with the same
Lee et al. A $ D $-band low-power gain-boosted up-conversion mixer with low LO power in 40-nm CMOS technology
CN110995163B (zh) 一种基波混频和谐波混频杂交型毫米波双频带无源混频器
US7589598B2 (en) Dual-band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Li et al. A 1-V low phase noise multi-band CMOS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with switched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CN109004905B (zh) 一种带有巴伦的上变频混频器
Huang CMOS RF design-the low power dimension
Chironi et al. A 5.8–13 GHz SDR RF front-end for wireless sensors network robust to out-of-band interferers in 65nm CMOS
Perumana et al. A subharmonic CMOS mixer based on threshold voltage modulation
Teo et al. Low-power short-range radio CMOS subharmonic RF front-end using CG-CS LNA
Sah et al. A low power 8 th sub-harmonic injection locked receiver for mm-Wave beamforming applications
Liu et al. A 15-27 GHz low conversion loss and high isolation resistive ring mixer for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
Mao et al. A novel 245 GHz 4 th index push-push VCO
KR100345456B1 (ko) 마이크로웨이브모노리식집적회로용주파수혼합기
Kalra Realization of LNA and Mixer Using CMOS 0.18 μm Technology for 3.1 to 10.6 GHz
Pfaff et al. A 14mA 2GHz 0.25 µm CMOS quadrature demodulator including a low phase noise local oscillator
Nakagawa et al. A 0.9-2.5 GHz wideband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 for multi-band applications
CN115632670A (zh) Cmos电流复用型自振荡接收机前端
Lai GPS Receiver Frontend Design for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s and Noise Cancellations
Zhang et al. A 76-81GHz Millimeter-Wave Quadrature Transmitter for Automotive Radar System
KR20230089181A (ko) 차동 lc 네트워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회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2, Hard Technology Enterprise Community, No. 3000 Biyuan Second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65

Patentee after: Borui Jixin (X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nd floor, East Building, block B, Tengfei Kehui City, 88 Tiangu 7th Road, Yuhua Street office,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710000

Patentee before: XI'AN BORUI J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