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0783B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0783B
CN112180783B CN202010980447.5A CN202010980447A CN112180783B CN 112180783 B CN112180783 B CN 112180783B CN 202010980447 A CN202010980447 A CN 202010980447A CN 112180783 B CN112180783 B CN 1121807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bnormal
acquisition module
terminal equipment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04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0783A (zh
Inventor
刘小霞
张发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shan Zhe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shan Zhe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shan Zhe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shan Zhe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804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07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0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0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0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0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秘钥匹配后返回的日志文件;基于预设解密格式对日志文件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文件;确定解密文件是否为乱码文件;若否,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的是否携带有异常信息;若携带有所述异常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出现所述异常信息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发送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至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本申请可以实现拥有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提前收到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以掌握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修复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终端设备(例如,电视或摄像头等)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例如,无法开机或开机后不能控制),要么是用户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处理,要么是选择对应的客服进行咨询维修。然而在进行客服咨询时,通常都是用户描述终端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现象,然后客服凭借经验来进行处理。但是,很多时候用户无法准确进行描述故障现象,会使得维修困难。另外用户对于终端设备的情况是无法掌控的,只有在出现故障后,才会知晓该终端设备已经故障,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终端内,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存储有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秘钥,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秘钥匹配后返回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被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按照预加密设格式加密,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基于预设解密格式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文件;确定所述解密文件是否为乱码文件;若否,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的是否携带有异常信息;若携带有所述异常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出现所述异常信息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发送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至所述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以便于拥有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基于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掌握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修复方式。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申请通过服务器可以实现提前获取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当终端设备出现异常时,可以提前告知用户,使得用户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准备,避免在终端设备出现故障时出现慌乱。以及可以在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通过接收到的解决方案自我解决,如果解决不了,还可以通过客服进行咨询,无需对客服进行描述异常状态,降低用户描述异常的困难,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的是否携带有异常信息,包括:获取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每类异常信息的标识头,其中,所述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多类异常信息,以及与所述多类异常信息匹配的所述标识头,所述标识头用于唯一识别信息是否为异常信息;将多个所述标识头逐一与所述解密文件中的每一行数据的头文件进行匹配;若均不匹配,则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不存在异常信息;若存在有与多个所述标识头中任意一个匹配的,则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存在异常信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每类异常信息的标识头分别于解密文件中的每一行数据的头文件进行匹配,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对解密文件进行识别,避免丢失解密文件中存在的异常信息,进而可以提高对解密文件中的异常信息的识别效率,提高监控效果。
可选地,所述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确定信息采集模块是否有历史异常信息;确定出现所述历史异常信息的时间节点距离所述当前时刻的时间段;确定所述时间段是否小于7天;若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2天或3天;若大于或等于7天,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为5天。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先判断信息采集模块是否有历史异常信息,在判断出现所述历史异常信息的时间节点距离所述当前时刻的时间段;确定所述时间段是否小于7天;若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若大于或等于7天,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进而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出现有异常的信息采集模块所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而可以更好地监控终端设备,使得用户可以尽可能地提前了解自己的终端设备是否出现异常或出现严重故障,以便于用户提前做好预防准备,进而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即使当终端设备出现故障后,用户也可以通过客服快速了解自己的终端设备的故障原因。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统计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返回的每类所述异常信息的总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为1个月或者是6个月;根据每类所述异常信息所对应的等级分数,确定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异常程度,其中,所述等级分数用于表征不同类型的异常信息的影响程度,所述等级分数包括A、B、C、D四个等级,所述异常程度满足:Y=A×a+B×b+C×c+D×d,其中,a、b、c、d分别表示所述异常信息中出现A、B、C、D四个等级的所述总次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申请通过统计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返回的每类所述异常信息的总次数,然后再根据异常信息所对应的等级分数确定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异常程度,从而可以更加精确掌握终端设备的运行情况,便于后期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用户,避免用户在终端设备无法使用时出现手足无措,进而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异常程度是否大于阈值;若是,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所出现的异常以及预警信息,所述预警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如何避免所述异常。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先判断异常程度的大小,在异常程度大于阈值时,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所出现的异常以及预警信息,进而告知用户该终端设备需要维修了,不然容易无法正常使用等,进而便于用户提前掌握终端设备的状态,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终端内,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其中,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是否与第一秘钥匹配,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的;若是,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按照预加密设格式加密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加密,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接收所述服务器在定所述日志文件中携带有异常信息后返回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申请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日志文件发送到服务器,从而便于服务器对终端设备的监控,以实现提前获取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当终端设备出现异常时,可以提前告知用户,使得用户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准备,避免在终端设备出现故障时出现慌乱。以及可以在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通过接收到的解决方案自我解决,如果解决不了,还可以通过客服进行咨询,无需对客服进行描述异常状态,降低用户描述异常的困难,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定时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并将所述日志文件存储至数据库内,所述数据库安装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定时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并将所述日志文件存储至数据库内,进而便于信息采集模块在接收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时,可以快速地将已经采集好的日志文件发送给服务器,提高处理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内的日志文件丢失所造成的监控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所述服务器在定所述日志文件中携带有异常信息后返回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异常原因中是否存在所述终端设备无法运行的异常;若是,将所述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发送至预先绑定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出售时所建立的绑定关系;若否,在所述终端设备上显示所述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确定终端设备出现的异常原因为无法运行的异常时,通过将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发送至预先绑定的用户终端,可以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查看。并且若异常原因不是无法运行的异常时,直接将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通过终端设备进行显示,以通过显示的方式醒目的提醒用户,使得用户可以尽快进行维修或保养。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终端内,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存储有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秘钥,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秘钥匹配后返回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被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按照预加密设格式加密,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预设解密格式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文件;第二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解密文件是否为乱码文件;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否,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的是否携带有异常信息;第四处理单元,用于若携带有所述异常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出现所述异常信息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至所述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以便于拥有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基于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掌握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修复方式。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终端内,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其中,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是否与第一秘钥匹配,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的;采集单元,用于若是,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按照预加密设格式加密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加密,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在定所述日志文件中携带有异常信息后返回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图1所示的示意图来描述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的示例的电子设备100。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104、输入装置106,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它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应当注意,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有图1示出的部分组件,也可以具有图1未示出的其他组件和结构。
所述处理器1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0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所述存储装置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02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
所述输入装置106可以是用户用来输入指令的装置,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鼠标、麦克风和触摸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终端内,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存储有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秘钥,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
可选地,第一验证信息可以是信息采集模块的物理地址,也可以是该信息采集模块的固定标识,例如出厂ID号。
可选地,服务器可以定时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201,包括:确定信息采集模块是否有历史异常信息;确定出现所述历史异常信息的时间节点距离所述当前时刻的时间段;确定所述时间段是否小于7天;若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2天或3天;若大于或等于7天,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为5天。
可选地,历史异常信息是指当前之间节点之前该信息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异常信息。其中,异常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显示屏闪烁、黑屏、无声音、无法开机、开机没有反应等。
其中,历史异常信息都存储在服务器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先判断信息采集模块是否有历史异常信息,在判断出现所述历史异常信息的时间节点距离所述当前时刻的时间段;确定所述时间段是否小于7天;若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若大于或等于7天,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进而可以更加有针对性或周期性的定期检查,以应对出现有异常的信息采集模块所对应的终端设备,进而可以更好地监控终端设备,使得用户可以尽可能地提前了解自己的终端设备是否出现异常或出现严重故障,以便于用户提前做好预防准备,进而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即使当终端设备出现故障后,用户也可以通过客服快速了解自己的终端设备的故障原因。
步骤S202,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秘钥匹配后返回的日志文件。
其中,所述日志文件被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按照预加密设格式加密,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例如,预加密设格式可以是MD5加密方式、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等方式。
其中,第一秘钥为应对第一验证信息的秘钥,例如,第一秘钥可以是信息采集模块的物理地址,也可以是该信息采集模块的固定标识。
可行的,信息采集模块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应理解,终端设备在开机或待机时,信息采集模块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步骤S203,基于预设解密格式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文件。
其中,预设解密格式为服务器基于信息采集模块的预设加密格式对应的格式,其为预先预定好的,例如当预设加密格式为MD5时,解密格式是与MD5匹配的解密算法。
步骤S204,确定所述解密文件是否为乱码文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通过查看解密文件中的内容是否有特定字符或无法识别的字符,即可确定解密文件是乱码文件。
其中,特定字符是指乱码文件中易出现的符号。
步骤S205,若否,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的是否携带有异常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205,包括:获取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每类异常信息的标识头,其中,所述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多类异常信息,以及与所述多类异常信息匹配的所述标识头,所述标识头用于唯一识别信息是否为异常信息;将多个所述标识头逐一与所述解密文件中的每一行数据的头文件进行匹配;若均不匹配,则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不存在异常信息;若存在有与多个所述标识头中任意一个匹配的,则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存在异常信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每类异常信息的标识头分别于解密文件中的每一行数据的头文件进行匹配,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对解密文件进行识别,避免丢失解密文件中存在的异常信息,进而可以提高对解密文件中的异常信息的识别效率,提高监控效果。
步骤S206,若携带有所述异常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出现所述异常信息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确定信息采集模块传递的日志文件中有异常信息时,可以将找到的异常信息与本地异常信息数据库中的异常信息进行匹配,从而找到与该异常信息匹配的异常原因以及与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其中,异常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异常信息、与该异常信息匹配的异常原因以及与该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可选地,异常信息数据库为预先录入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是随时更新的。例如,当出现异常信息数据库中没有与信息采集模块所采集的异常信息匹配的异常信息时,可以通过人工识别的方式,给出异常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并将该异常信息、异常原因和解决方案录入异常信息数据库。
步骤S207,发送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至所述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
可选地,通信地址可以是用户的邮箱,也可以是用户的手机号。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S207中,通过发送异常原因和解决方案至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可以更便于拥有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基于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掌握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修复方式。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统计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返回的每类所述异常信息的总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为1个月或者是6个月;根据每类所述异常信息所对应的等级分数,确定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异常程度,其中,所述等级分数用于表征不同类型的异常信息的影响程度,所述等级分数包括A、B、C、D四个等级,所述异常程度满足:Y=A×a+B×b+C×c+D×d,其中,a、b、c、d分别表示所述异常信息中出现A、B、C、D四个等级的所述总次数。
其中,所述等级分数的大小是不同的,等级分数越大,则表示该等级的异常信息对用户终端的影响越严重。例如,等级分数A>B>C>D。
举例来说,等级分数可以是百分制,也可以是10分制。
可选地,预先将异常信息分为四类,分别对应等级分数A、B、C、D。例如,将“信息接收不良”的异常信息的等级确定为D,将“无法开机”的异常信息确定为A,将“偶尔自动关机”的异常信息确定为B,将“闪烁时间小于5秒”的异常信息确定为C。
应理解,上述仅为示例,而非限定。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申请通过统计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返回的每类所述异常信息的总次数,然后再根据异常信息所对应的等级分数确定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异常程度,从而可以更加精确掌握终端设备的运行情况,便于后期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用户,避免用户在终端设备无法使用时出现手足无措,进而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异常程度是否大于阈值;若是,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所出现的异常以及预警信息,所述预警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如何避免所述异常。
可选地,阈值为预先设定的数值。例如,阈值可以是5,或者是10等。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先判断异常程度的大小,在异常程度大于阈值时,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所出现的异常以及预警信息,进而告知用户该终端设备需要维修了,不然容易无法正常使用等,进而便于用户提前掌握终端设备的状态,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终端内,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异常信息收集指令。
其中,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
步骤S302,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是否与第一秘钥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的。
步骤S303,若是,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
步骤S304,按照预加密设格式加密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加密,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其中,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
步骤S305,接收所述服务器在定所述日志文件中携带有异常信息后返回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步骤S30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异常原因中是否存在所述终端设备无法运行的异常;若是,将所述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发送至预先绑定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用户终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出售时所建立的绑定关系;若否,在所述终端设备上显示所述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确定终端设备出现的异常原因为无法运行的异常时,通过将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发送至预先绑定的用户终端,可以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查看。并且若异常原因不是无法运行的异常时,直接将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通过终端设备进行显示,以通过显示的方式醒目的提醒用户,使得用户可以尽快进行维修或保养。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定时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并将所述日志文件存储至数据库内,所述数据库安装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
可选地,定时可以是按照一定时长进行采集,例如,每隔3天采集一次日志文件,或者是每隔7天采集一次日志文件。
其中,该日志文件为终端设备运行时所生成的日志。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定时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并将所述日志文件存储至数据库内,进而便于信息采集模块在接收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时,可以快速地将已经采集好的日志文件发送给服务器,提高处理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内的日志文件丢失所造成的监控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装置,该装置400应用于服务器,该装置400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410,用于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终端内,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存储有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秘钥,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
接收单元420,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秘钥匹配后返回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被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按照预加密设格式加密,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
第一处理单元430,用于基于预设解密格式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文件。
第二处理单元440,用于确定所述解密文件是否为乱码文件。
第三处理单元450,用于若否,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的是否携带有异常信息。
第四处理单元460,用于若携带有所述异常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出现所述异常信息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第二发送单元470,用于发送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至所述用户终端所绑定的通信地址,以便于拥有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基于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掌握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修复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400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第二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参见图5所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装置,该装置500应用于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用户终端内,所述装置50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510,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其中,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520,用于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是否与第一秘钥匹配,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的。
采集单元530,用于若是,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
第二处理单元540,用于按照预加密设格式加密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加密,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
第二接收单元550,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在定所述日志文件中携带有异常信息后返回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进一步,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设备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任一项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500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第三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Claims (8)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终端设备内,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存储有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秘钥,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
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秘钥匹配后返回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被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按照预设加密格式 加密,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
基于预设解密格式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文件;
确定所述解密文件是否为乱码文件;
若否,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是否携带有异常信息;
若携带有所述异常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出现所述异常信息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发送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至所述终端设备 所绑定的通信地址,以便于拥有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基于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掌握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修复方式;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返回的每类所述异常信息的总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为1个月或者是6个月;
根据每类所述异常信息所对应的等级分数,确定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异常程度,其中,所述等级分数用于表征不同类型的异常信息的影响程度,所述等级分数包括A、B、C、D四个等级,所述异常程度满足:Y=A×a+B×b+C×c+D×d,其中,a、b、c、d分别表示所述异常信息中出现A、B、C、D四个等级的所述总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是否携带有异常信息,包括:
获取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每类异常信息的标识头,其中,所述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多类异常信息,以及与所述多类异常信息匹配的所述标识头,所述标识头用于唯一识别信息是否为异常信息;
将多个所述标识头逐一与所述解密文件中的每一行数据的头文件进行匹配;
若均不匹配,则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不存在异常信息;
若存在有与多个所述标识头中任意一个匹配的,则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存在异常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确定信息采集模块是否有历史异常信息;
确定出现所述历史异常信息的时间节点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段;
确定所述时间段是否小于7天;
若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2天或3天;
若大于或等于7天,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为5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异常程度是否大于阈值;
若是,发送提示信息至所述终端设备 所绑定的通信地址,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 所出现的异常以及预警信息,所述预警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如何避免所述异常。
5.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终端 设备 内,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其中,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
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是否与第一秘钥匹配,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的;
若是,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
按照预设加密格式 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加密,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
接收所述服务器在确定所述日志文件中携带有异常信息后返回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其中,所述服务器,还用于统计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返回的每类所述异常信息的总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为1个月或者是6个月;根据每类所述异常信息所对应的等级分数,确定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异常程度,其中,所述等级分数用于表征不同类型的异常信息的影响程度,所述等级分数包括A、B、C、D四个等级,所述异常程度满足:Y=A×a+B×b+C×c+D×d,其中,a、b、c、d分别表示所述异常信息中出现A、B、C、D四个等级的所述总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定时采集终端设备的日志文件,并将所述日志文件存储至数据库内,所述数据库安装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服务器在确定所述日志文件中携带有异常信息后返回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异常原因中是否存在终端设备无法运行的异常;
若是,将所述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发送至预先绑定的用户终端,其中,用户终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出售时所建立的绑定关系;
若否,在所述终端设备上显示所述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8.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异常信息收集指令至信息采集模块,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终端设备 内,所述异常信息收集指令包括第一验证信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内存储有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秘钥,所述第一秘钥为所述终端设备出厂时所设定;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秘钥匹配后返回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被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按照预设加密格式 加密,所述预设加密格式为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预先与所述服务器所约定的;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预设解密格式对所述日志文件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文件;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解密文件是否为乱码文件;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否,确定所述解密文件中是否携带有异常信息;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若携带有所述异常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出现所述异常信息的异常原因以及与所述异常原因匹配的解决方案;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至所述终端设备 所绑定的通信地址,以便于拥有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基于所述异常原因和所述解决方案掌握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修复方式;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统计模块,所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返回的每类所述异常信息的总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为1个月或者是6个月;根据每类所述异常信息所对应的等级分数,确定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所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异常程度,其中,所述等级分数用于表征不同类型的异常信息的影响程度,所述等级分数包括A、B、C、D四个等级,所述异常程度满足:Y=A×a+B×b+C×c+D×d,其中,a、b、c、d分别表示所述异常信息中出现A、B、C、D四个等级的所述总次数。
CN202010980447.5A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1807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0447.5A CN112180783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0447.5A CN112180783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0783A CN112180783A (zh) 2021-01-05
CN112180783B true CN112180783B (zh) 2021-08-31

Family

ID=73920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0447.5A Active CN112180783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07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2557B (zh) * 2022-08-10 2023-07-07 北京华建云鼎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验证终端的数据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1926B (zh) * 2013-12-31 2017-06-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获取故障原因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70275B (zh) * 2014-10-14 2018-04-1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原因的辅助分析方法、服务器以及智能设备
CN104869019A (zh) * 2015-05-18 2015-08-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定位故障的反馈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5868040A (zh) * 2016-03-29 2016-08-17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日志采集方法及采集终端
CN106844139A (zh) * 2016-12-19 2017-06-1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日志文件分析方法及装置
JP2019159729A (ja) * 2018-03-12 2019-09-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故障予測システム
CN109376056A (zh) * 2018-10-17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异常日志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US20200136816A1 (en) * 2018-10-29 2020-04-30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Authentication using asymmetric cryptography key pairs
CN109710490A (zh) * 2018-12-20 2019-05-0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客户端日志的采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493573A (zh) * 2019-08-23 2019-11-22 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及挖掘机远程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0783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1268B (zh) 一种告警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88042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697341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system performance
US7082381B1 (en) Method for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US20150133076A1 (en)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 monitoring software
US2016029466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server cluster
CN107505921B (zh) 一种工业设备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00549975C (zh) 计算机维护帮助系统及分析服务器
CN107800783B (zh) 远程监控服务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80783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98428A (zh) 一种账号暴力破解行为的检测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6385343B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下监控客户端的方法及装置、分布式系统
US11244266B2 (en) Incident response assisting device
CN115794469A (zh) 数据资产处理方法及装置
JP6798504B2 (ja) ログ分析システム、ログ分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398695B (zh) 一种大规模终端设备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1957B (zh) 系统私信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68435A (zh) 一种告警处理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36522A (zh) 监控设备的密码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1106527B2 (en) Hardware error corrections based on policies
JP2005284357A (ja) ログ解析プログラム及びログ解析装置
CN110362464B (zh) 软件分析方法及设备
CN112148835A (zh) 基于大数据的售后服务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JP4388449B2 (ja) 画面遷移システムの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方法
CN117220992B (zh) 一种支持商用密码算法的云安全管理监控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6

Address after: 535400 floor 1, No. 21, Nanyi lane, Shuanghe 1st Road, Sanhai street, Lingshan County, Qin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after: Lingshan Zhe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8th flo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building, East Qianjin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u Xiaoxi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