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9205A -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9205A
CN112169205A CN202010863252.2A CN202010863252A CN112169205A CN 112169205 A CN112169205 A CN 112169205A CN 202010863252 A CN202010863252 A CN 202010863252A CN 112169205 A CN112169205 A CN 112169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an
ventilation
shell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32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静恩
岳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8632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92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9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9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7/00Respiratory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with controlled temperature
    • A41D13/0053Cooled 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9/00Component parts for respiratory or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B9/003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of the breathing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通风制冷设备能够设置在穿戴设备上;包括:热电模块、第一散热模块和第二散热模块;还包括气体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和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机和所述热电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环境的实时温度,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得的实时环境温度的大小、而控制所述热电模块的功率输入大小和/或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大小进行变化。根据本发明同时解决了穿戴设备(优选口罩)在佩戴后会存在内侧温度较高、且口罩不具备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的问题,既能降低内侧温度,还能有效根据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智能化程度有效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口罩作为一种卫生用品,一般佩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达到阻挡有害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口罩只在特定人群或特殊环境条件下使用,佩戴时间相对较短,佩戴舒适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以及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具有很好的作用。但,在炎热夏天或在通风不良的室内,戴口罩又闷又热,除了不适感增加以外,甚至会产生皮肤病。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以及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口罩的佩戴人群和佩戴环境条件都呈现出了爆炸式的扩增,直接导致佩戴时间的大幅增加,佩戴的舒适性问题日益凸显。
口罩在长期佩戴时,口罩下的皮肤一直处于闷热、不透气的环境,这种环境会加速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还会破坏面部皮肤的水油平衡,导致皮肤变干、出油、长痘等,对于皮肤比较敏感的人,甚至还会出现接触性皮炎,脸上长出红斑、丘疹,整个面部发红发痒。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口罩内侧温度较高、且不具备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等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口罩在佩戴后会存在内侧温度较高、且不具备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其中: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能够设置在穿戴设备上;且所述通风制冷设备包括:热电模块、第一散热模块和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一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的冷端侧,所述第二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的热端侧,且所述第一散热模块位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模块位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朝向外界的一侧;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还包括气体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和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机和所述热电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环境的实时温度,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得的实时环境温度的大小、而控制所述热电模块的功率输入大小和/或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大小进行变化。
优选地,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罩设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的外部;和/或,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罩设在所述第二散热模块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壳上与所述热电模块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且所述热电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模块之间能够形成气流连通,使得所述穿戴设备外侧的空气能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到达所述热电模块、并进入所述第一散热模块中以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换热;和/或,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外壳上与所述热电模块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时,所述第一进风口为在所述第二外壳上开设的镂空结构;和/或,当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时,所述第一出风口为在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的镂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壳上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为在所述第二外壳上开设的镂空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在所述第二外壳上开设的镂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热电模块位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朝向外界的一侧,当包括第二外壳时,所述第二外壳还罩设在所述热电模块的外部;和/或,当同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时,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相连接。
优选地,当同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且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相连接时,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一外壳可拆卸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控制模块的内部;和/或,所述控制模块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热电模块进行供电的锂电池;和/或,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上;和/或,所述热电模块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密封连接;和/或,所述热电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热电模块单元;和/或,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开关。
优选地,当同时包括第一出风口和风机时,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与所述风机相对的位置;和/或,当同时包括风机和第一外壳时,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和/或,
当同时包括风机、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时,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或所述第二外壳上或内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
控制所述风机开启,同时控制所述热电模块关闭,使得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通风模式下;或者,
控制所述风机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热电模块开启,使得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优选地,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热电模块产生的制冷量大小通过控制输入功率来进行调节;和/或,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或运行在通风模式下,当所述风机开启时,通过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来调节所述穿戴设备的朝向人体的一侧的空气的对流强度。
优选地,还包括检测步骤,用于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实时的环境温度T
还包括判断步骤,所述判断步骤用以判断实时的环境温度T与第一预设温度T预1和第二预设温度T预2之间的大小关系;
还包括控制步骤,所述控制步骤用以当T<T预1时,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为n1;当T预1<T<T预2时,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为n2;当T>T预2时,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为n3;
其中T预1<T预2,且n1<n2<n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穿戴设备上设置的通风制冷设备,且通风制冷设备包括热电模块和位于热电模块冷端侧的第一散热模块、以及位于热电模块热端侧的第二散热模块,且第一散热模块位于朝向人体的一侧、第二散热模块位于朝向外界的一侧,即有效使得第一散热模块能够将热电模块的冷端侧产生的冷量传递至穿戴设备内侧(朝向人体一侧)的空气,从而使得穿戴设备内侧的空气被有效冷却降温,能够有效地对穿戴设备优选为口罩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使得口罩内空气温度大幅降低,有效减少了闷热的感觉,同时杜绝了出汗现象,提高口罩佩戴舒适度;本发明还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室外的环境温度,并使得控制模块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大小而自动控制热电模块的功率大小进行变化和/或控制风机的转速大小进行变化,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有效实现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同时解决了穿戴设备(优选口罩)在佩戴后会存在内侧温度较高、且口罩不具备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的问题,既能降低内侧温度,还能有效根据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智能化程度有效提高;本发明的控制模块,还能够对通风模块和制冷模块(包括热电模块、第一和第二散热模块)进行精确控制,实现通风和制冷的各自独立运行或协同运行。
2.本发明还通过在第一散热模块上设置的风机,能够有效使得穿戴设备(优选口罩)内侧(靠近人体的一侧)的空气可以流动起来,构建口罩内部的空气微循环,减少憋闷、不透气的感觉,提高口罩佩戴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通风制冷设备和穿戴设备相结合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通风制冷设备和穿戴设备相结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通风制冷设备的俯视放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热电模块的放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通风制冷设备在外循环制冷模式下的风路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通风制冷设备的控制流程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00、通风制冷设备;200、穿戴设备;1、热电模块;11、热电模块单元;2、第一散热模块;3、第二散热模块;4、风机;51、第一外壳;523、第一进风口;512、第一出风口;52、第二外壳;521、第二进风口;522、第二出风口;6、控制模块;7、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其中: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能够设置在穿戴设备200上;且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包括:热电模块1、第一散热模块2和第二散热模块3,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1的冷端侧,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1的热端侧,且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位于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位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朝向外界的一侧;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控制模块6和风机4,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机4和所述热电模块1均与所述控制模块6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环境的实时温度,所述控制模块6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得的实时环境温度的大小、而控制所述热电模块1的功率输入大小和/或控制所述风机4的转速大小进行变化。
本发明通过在穿戴设备上设置的通风制冷设备,且通风制冷设备包括热电模块和位于热电模块冷端侧的第一散热模块、以及位于热电模块热端侧的第二散热模块,且第一散热模块位于朝向人体的一侧、第二散热模块位于朝向外界的一侧,即有效使得第一散热模块能够将热电模块的冷端侧产生的冷量传递至穿戴设备内侧(朝向人体一侧)的空气,从而使得穿戴设备内侧的空气被有效冷却降温,能够有效地对穿戴设备优选为口罩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使得口罩内空气温度大幅降低,有效减少了闷热的感觉,同时杜绝了出汗现象,提高口罩佩戴舒适度;本发明还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室外的环境温度,并使得控制模块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大小而自动控制热电模块的功率大小进行变化和/或控制风机的转速大小进行变化,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有效实现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同时解决了穿戴设备(优选口罩)在佩戴后会存在内侧温度较高、且口罩不具备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的问题,既能降低内侧温度,还能有效根据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智能化程度有效提高;本发明的控制模块,还能够对通风模块和制冷模块(包括热电模块、第一和第二散热模块)进行精确控制,实现通风和制冷的各自独立运行或协同运行。
因此,本发明设计出一款适合在夏天等高温环境下佩戴的口罩,可以消除现有的不适感,而且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
本发明将热电制冷单元与口罩相结合,可以降低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提高在夏天等高温环境下佩戴口罩的舒适感,解决夏天等高温环境下佩戴口罩,口罩内侧容易潮湿,让面部感觉粘腻的问题;
本发明还通过一套完整的控制程序,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可以实现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自动调节口罩内侧的空间温度,解决现有口罩不具备环境温度响应控制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的通风制冷设备,其可用在衣服,帽子,口罩等设备中,通过改变衣服、帽子、口罩等可穿戴衣物的内部温度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该通风制冷设备与可穿戴衣物进行结合来实现衣物内的降温目的。本实例通过该装置与口罩结合来表述。
本实例提供一种与热电制冷单元相结合的穿戴设备(优选口罩),如图1所示,穿戴设备200本体上设有一个通风制冷设备100。该通风制冷设备100与穿戴设备200之间的连接是可以拆卸的。
图2为口罩的俯视图。
图3是通风制冷设备100的俯视剖面图。如图所示,该通风制冷设备100有一个第一外壳51以及第二外壳52,外壳内壁嵌有热电模块1、第一散热模块2、第二散热模块3、风机4、控制开关7、控制模块6。其中,控制模块6被设置在第二外壳52的内部,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锂电池(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控制模块内部。
热电模块1的左右两侧呈镂空设计,内含有多个小热电器件,起到制冷作用。这是一种基于Peltier效应的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领域。其原理主要利用了P、N型半导体在电流流通时,节点处会产生Peltier效应,从而使得从N到P端的节点温度下降吸热,成为冷端;而从P到N端的节点温度升高放热,成为热端。将N、P型半导体周期性排列,并使其冷端和热端均分别朝向一个方向后封装即可制成热电器件。
热电模块1的热端与第二散热模块3的一侧通过导热硅脂实现了紧密贴合,起到散热作用;热电模块1的冷端则与第二散热模块3的一侧通过导热硅脂实现了紧密贴合,起到散冷作用,另外,第一散热模块2的表面开有多个小孔,这样有利于空气流通;风机4设置在第一散热模块2的另一侧;第二散热模块3的另一侧设有控制模块6,控制模块6内含有锂电池和温度传感器,锂电池用于给热电模块1供电,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环境温度;控制模块6的侧面设有控制开关7;外壳整体呈镂空设计,有利于空气自由进出。
图4是热电模块1的剖面结构图,多个热电模块单元11之间也有一定间隙,通过串联构成一个热电模块。
图5是热电制冷单元在外循环制冷模式下的空气流动路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热电模块1周围的外界空气从热电模块1左右两侧进入到热电模块1内部,并通过第一散热模块2表面的小孔进入口罩的内侧空间,与第一散热模块2进行换热后被降低温度,从而达到降低口罩内侧空间温度的目的。
当通风制冷设备100开始工作时,热电模块1的冷端产生的冷量由第一散热模块2传递到口罩的内侧空间,达到降低口罩内侧空间温度的效果,在风机4的强制对流作用下,第一散热模块2散发的冷量得以迅速传递到口罩的内侧空间,进一步减少第一散热模块2与口罩内侧空间温度的温差,可充分利用通风制冷设备100的制冷量,同时确保口罩内侧空间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提高用户的舒适性。此时,热电模块1的热端产生的热量则由第二散热模块3传递到外界空气中,使冷端温度始终保存相对低温,从而确保通风制冷设备100可实现持续制冷。另外,在热电模块1的输入功耗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第二散热模块3的散热强度增大,有利于减小热电模块1的冷端与热端之间的温差,从而使冷端第一散热模块2的相对温度进一步降低。
优选地,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外壳51,所述第一外壳51罩设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的外部(当包括第一外壳51时,所述第一外壳51设置在所述穿戴设备的内侧);和/或,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外壳52,所述第二外壳52罩设在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的外部。
这是本发明的通风制冷设备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第一外壳能够有效地对位于人体一侧的第一散热模块进行有效保护,通过第二外壳能够有效地对位于外界一侧的第二散热模块进行有效保护。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壳52上与所述热电模块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523;和/或,所述第一外壳51上还设置有第一出风口512。通过第二外壳上设置的第三进风口,能够使得穿戴设备内侧的空气通过第三进风口进入热电模块、并进入第一散热模块进行换热,实现外循环空气流通或外循环制冷,能够将穿戴设备(优选口罩)外的干空气通过风门引入口罩内,降低穿戴设备(优选口罩)内侧的空气湿度;并通过第一外壳上设置的第一出风口能够将经过冷却降温后的气体吹向人体(优选面部),达到有效降低口罩内的温度的效果,使得人体面部更为舒适。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外壳52上与所述热电模块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523时,所述第一进风口523为在所述第二外壳52上开设的镂空结构;和/或,当所述第一外壳51上还设置有第一出风口512时,所述第一出风口512为在所述第一外壳51上开设的镂空结构。这是本发明的第二外壳上开设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外壳上开设第一出风口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镂空结构的形式能够有效形成用于进风的第一进风口和用于出风的第一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壳52上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进风口52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52上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口522。通过第二外壳上开设的第二进风口能够有效地使得优选口罩外侧的空气进入第二外壳内部、并与第二散热模块进行换热作用,并通过第二外壳上设置的第二出风口能够将经过第二散热模块换热后的热气体朝外界散出,达有效起到换热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521为在所述第二外壳52上开设的镂空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522为在所述第二外壳52上开设的镂空结构。这是本发明的第二外壳上开设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镂空结构的形式能够有效形成用于进风的第二进风口和用于出风的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热电模块1位于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外界的一侧,当包括第二外壳时,所述第二外壳52还罩设在所述热电模块1的外部;和/或,当同时包括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时,所述第二外壳52与所述第一外壳51相连接。本发明的热电模块位于穿戴设备的外侧(优选口罩的外侧),优选设置在第二外壳内,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有效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体结构的通风制冷设备,能够一体安装到穿戴设备(优选口罩)上,装配更为方便。
优选地,当同时包括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且所述第二外壳52与所述第一外壳51相连接时,所述第二外壳52和所述第一外壳51可拆卸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这是本发明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连接为一体的两种不同的连接形式,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或通过一体成型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控制模块6的内部;和/或,所述控制模块6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热电模块1进行供电的锂电池;和/或,和/或,所述热电模块1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密封连接、以不允许气流通过;和/或,所述热电模块1包括至少两个热电模块单元11;和/或,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6电连接的控制开关7。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控制模块6的内部能够有效地检测环境温度并快速传递给控制模块6,锂电池用于对热电模块进行供电,并能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而被控制模块控制输出功率的大小,以控制热电模块的制冷量大小进行变化;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散热模块上设置的风机,能够有效使得穿戴设备(优选口罩)内侧(靠近人体的一侧)的空气可以流动起来,构建口罩内部的空气微循环,减少憋闷、不透气的感觉,提高口罩佩戴的舒适度;热电模块与第二散热模块密封连接能够防止经过第二散热模块换热后的风再进入热电模块,与外循环进入口罩内侧的风混合,而降低内侧的制冷效果。通过控制开关能够有效控制风机和热电模块的开闭作用。
优选地,当同时包括第一出风口和风机4时,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与所述风机4相对的位置;和/或,当同时包括风机4和第一外壳51时,所述风机4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51的内部。第一出风口设置于与风机相对的位置能够通过风机的带动直接将风吹出第一外壳,风机优选设置于第一外壳使得风机与热电模块等结构均设置于外壳内部,形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当同时包括风机4、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时,所述控制模块6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5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52上或内部,所述控制模块6能够控制所述热电模块1的开闭和所述风机4的开闭。本发明通过在口罩上增加控制模块,还能够对通风模块和制冷模块(包括热电模块、第一和第二散热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进行精确控制,实现通风和制冷、以及净化的各自独立运行或协同运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
控制所述风机开启,同时控制所述热电模块关闭,使得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通风模式下;或者,
控制所述风机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热电模块开启,使得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本发明可通过控制风机和热电模块的分别开启或关闭或同时开启,能够实现将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到纯通风模式下,使得穿戴设备内部的空气实现有效的循环流通,还能使得通风制冷设备能够运行到制冷模式下,通过热电模块的运行使得对穿戴设备内部的空气进行有效制冷的效果,降低穿戴设备内部的空气的温度,使得人体更为舒适。通风模块在口罩内构建空气微循环,保持口罩内的空气流动,其中风机由控制模块控制,风机保护罩在风机和人体面部之间起到阻隔的作用,防止风叶旋转碰到人体面部,同时也能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转,风机保护罩为镂空结构,空气能够自由的穿过。制冷模块用于冷却口罩内的空气,本方案中采用热电制冷方式,热电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散热模块2作为该热电模块的冷端散热器,冷却口罩内空气,第二散热模块3作为该热电模块的热端散热器,将热电模块热端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
优选地,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热电模块产生的制冷量大小通过控制输入功率来进行调节;和/或,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或运行在通风模式下,当所述风机开启时,通过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来调节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人体的一侧的空气的对流强度。
本发明通过调节热电模块的输入功率能够有效调节制冷量的大小,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能够起到调节口罩内侧空气的对流强度,以起到增强换热或减弱换热的作用。
优选地,还包括检测步骤,用于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实时的环境温度T
还包括判断步骤,所述判断步骤用以判断实时的环境温度T与第一预设温度T预1和第二预设温度T预2之间的大小关系;
还包括控制步骤,所述控制步骤用以当T<T预1时,控制所述风机4的转速为n1;当T预1<T<T预2时,控制所述风机4的转速为n2;当T>T预2时,控制所述风机4的转速为n3;
其中T预1<T预2,且n1<n2<n3。
这是本发明的根据环境温度来进行控制的具体控制方法,能够通过控制风扇转速来增强口罩内侧空间的空气对流强度,使第一散热模块2散发的冷量得以迅速传递到口罩内侧空间各个角落;通过控制电流来改变输入功率,进而实现冷端温度的精确控制。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说明如下所示:
短按控制开关7,热电模块1即可开始制冷。同时,控制模块6中的温度传感器开始实时检测环境温度T环,并反馈给控制模块6。
当控制模块6判断T<27℃时,意味着用户处于比较舒适的环境,则控制热电模块1的冷端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保持在2℃以内,同时,控制风机4的转速维持在低档;
当控制模块6判断27℃≤T≤32℃时,意味着用户处于相对炎热的环境,则控制热电模块1的冷端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保持在2℃~10℃以内,同时,控制风机4的转速维持在中档;
当控制模块6判断T>32℃时,意味着用户处于较为炎热的环境,则控制热电模块4的冷端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保持在10℃~15℃以内,同时,控制风机4的转速维持在高档。
当无需提供制冷时,只需长按控制开关7,热电模块1将立刻停止工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能够设置在穿戴设备(200)上;且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包括:热电模块(1)、第一散热模块(2)和第二散热模块(3),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1)的冷端侧,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1)的热端侧,且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位于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位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朝向外界的一侧;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和风机(4),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机(4)和所述热电模块(1)均与所述控制模块(6)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环境的实时温度,所述控制模块(6)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得的实时环境温度的大小、而控制所述热电模块(1)的功率输入大小和/或控制所述风机(4)的转速大小进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外壳(51),所述第一外壳(51)罩设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的外部;和/或,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外壳(52),所述第二外壳(52)罩设在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外壳(52)上与所述热电模块(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523),且所述热电模块(1)和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之间能够形成气流连通,使得所述穿戴设备(200)外侧的空气能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523)到达所述热电模块(1)、并进入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中以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换热;和/或,所述第一外壳(51)上还设置有第一出风口(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外壳(52)上与所述热电模块(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523)时,所述第一进风口(523)为在所述第二外壳(52)上开设的镂空结构;和/或,当所述第一外壳(51)上还设置有第一出风口(512)时,所述第一出风口(512)为在所述第一外壳(51)上开设的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外壳(52)上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进风口(52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52)上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口(5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进风口(521)为在所述第二外壳(52)上开设的镂空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522)为在所述第二外壳(52)上开设的镂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电模块(1)位于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外界的一侧,当包括第二外壳时,所述第二外壳(52)还罩设在所述热电模块(1)的外部;和/或,当同时包括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时,所述第二外壳(52)与所述第一外壳(51)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包括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且所述第二外壳(52)与所述第一外壳(51)相连接时,所述第二外壳(52)和所述第一外壳(51)可拆卸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控制模块(6)的内部;和/或,所述控制模块(6)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热电模块(1)进行供电的锂电池;和/或,所述风机(4)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上;和/或,所述热电模块(1)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密封连接;和/或,所述热电模块(1)包括至少两个热电模块单元(11);和/或,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6)电连接的控制开关(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包括第一出风口(512)和风机(4)时,所述第一出风口(512)设置于与所述风机(4)相对的位置;和/或,当同时包括风机(4)和第一外壳(51)时,所述风机(4)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51)的内部;和/或,
当同时包括风机(4)、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时,所述控制模块(6)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5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52)上或内部。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所述风机开启,同时控制所述热电模块关闭,使得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通风模式下;或者,
控制所述风机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热电模块开启,使得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热电模块产生的制冷量大小通过控制输入功率来进行调节;和/或,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或运行在通风模式下,当所述风机开启时,通过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来调节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人体的一侧的空气的对流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步骤,用于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实时的环境温度T
还包括判断步骤,所述判断步骤用以判断实时的环境温度T与第一预设温度T预1和第二预设温度T预2之间的大小关系;
还包括控制步骤,所述控制步骤用以当T<T预1时,控制所述风机(4)的转速为n1;当T预1<T<T预2时,控制所述风机(4)的转速为n2;当T>T预2时,控制所述风机(4)的转速为n3;
其中T预1<T预2,且n1<n2<n3。
CN202010863252.2A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1692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3252.2A CN112169205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3252.2A CN112169205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9205A true CN112169205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24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3252.2A Pending CN112169205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920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1590A (zh) * 2021-07-30 2023-02-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防高温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671589A (zh) * 2021-07-30 2023-02-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风温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671593A (zh) * 2021-07-30 2023-02-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11308A (ko) * 2000-08-02 2002-02-08 배수길, 김진홍 열전반도체를 이용한 냉각방식의 방제용 헬멧
US20070283961A1 (en) * 2006-06-07 2007-12-13 Hsieh Hsin-Mao Air purifier for a protective garment
CN205360288U (zh) * 2015-12-23 2016-07-06 刘奇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106889678A (zh) * 2017-05-03 2017-06-27 东莞市华越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恒温口罩
CN208837135U (zh) * 2018-09-29 2019-05-10 任鹏 空气可调式设备及空气可调式服装
EP3350537B1 (en) * 2015-09-18 2020-03-11 Advanced Material Engineering Pte Ltd Protective vest with active and passive cooling mechanisms
CN210688567U (zh) * 2019-10-23 2020-06-05 朱曾华 一种空调系统及防护服
CN111529989A (zh) * 2020-06-17 2020-08-1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过滤式口罩用面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11308A (ko) * 2000-08-02 2002-02-08 배수길, 김진홍 열전반도체를 이용한 냉각방식의 방제용 헬멧
US20070283961A1 (en) * 2006-06-07 2007-12-13 Hsieh Hsin-Mao Air purifier for a protective garment
EP3350537B1 (en) * 2015-09-18 2020-03-11 Advanced Material Engineering Pte Ltd Protective vest with active and passive cooling mechanisms
CN205360288U (zh) * 2015-12-23 2016-07-06 刘奇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106889678A (zh) * 2017-05-03 2017-06-27 东莞市华越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恒温口罩
CN208837135U (zh) * 2018-09-29 2019-05-10 任鹏 空气可调式设备及空气可调式服装
CN210688567U (zh) * 2019-10-23 2020-06-05 朱曾华 一种空调系统及防护服
CN111529989A (zh) * 2020-06-17 2020-08-1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过滤式口罩用面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云铧等: "《汽车空调应用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31 December 1999,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滕琴等: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31 August 2008,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1590A (zh) * 2021-07-30 2023-02-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防高温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671589A (zh) * 2021-07-30 2023-02-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风温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671593A (zh) * 2021-07-30 2023-02-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671590B (zh) * 2021-07-30 2023-10-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防高温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671589B (zh) * 2021-07-30 2023-10-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口罩及其风温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9205A (zh)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JP3229943U (ja) スマート型電子冷却扇風機
CN110338964B (zh) 头部温度控制装置
KR20050004428A (ko) 기능성 의복
CN112206429B (zh)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WO2018082341A1 (zh) 一种具有风扇散热功能的背垫背包
CN112169204A (zh)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CN111616459A (zh) 一种分体式智能降温防护头罩
CN106889678A (zh) 一种智能恒温口罩
CN209165662U (zh) 制冷通风设备、制冷帽子、制冷鞋子及制冷背包
CN111840844B (zh) 一种智能制冷口罩
CN212547999U (zh) 具有制冷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15303160U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CN212662083U (zh) 防护装置湿度调节装置
CN214435042U (zh) 一种负压隔离系统及新生儿培养装置
CN217012865U (zh) 一种带降温功能的正压防护服
CN112169202A (zh) 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CN113142700A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KR20230033098A (ko) 웨어러블 냉난방 시스템
CN115671589B (zh) 口罩及其风温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15653491U (zh) 防护用具
CN212280119U (zh) 一种分体式智能降温防护头罩
KR200497305Y1 (ko) 의복 부착형 통기 모듈
CN219628598U (zh) 一种宠物智能遥控空调服
CN221104864U (zh) 一种具有智能降温功能的志愿者马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