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5982B - 流路间隔物和螺旋型膜元件 - Google Patents

流路间隔物和螺旋型膜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5982B
CN112165982B CN201980033292.XA CN201980033292A CN112165982B CN 112165982 B CN112165982 B CN 112165982B CN 201980033292 A CN201980033292 A CN 201980033292A CN 112165982 B CN112165982 B CN 112165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flow path
linear portions
diagonal line
path spa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32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5982A (zh
Inventor
冈崎友叶
宇田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165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5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5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5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10Spiral-wound membrane modules
    • B01D63/107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central tube or the permeate chan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8Prevention of membrane fouling or of concentration pola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08Flow guidance means within the module or th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14Specific spa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14Specific spacers
    • B01D2313/143Specific spacers on the feed 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cleaning, regeneration, sterilization or to the prevention of fouling
    • B01D2321/20By influencing the flow
    • B01D2321/2008By influencing the flow static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流路间隔物(13)具有多个第1线状部(21)和多个第2线状部(22)。多个第1线状部(21)和多个第2线状部(22)通过彼此交叉而形成分别具有与预定方向平行的对角线(31a、32a)的第1开口部(31)和第2开口部(32),第2开口部(32)的开口面积比第1开口部(31)的开口面积小,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的长度和第2开口部(32)的对角线(32a)的长度之差处于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的长度的10~35%的范围。

Description

流路间隔物和螺旋型膜元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流路间隔物和螺旋型膜元件。
背景技术
在海水的淡化、纯水的制造等水处理中,例如使用螺旋型膜元件。螺旋型膜元件具有集水管和在集水管的周围卷绕的多个分离膜。为了确保应该被处理的原水的流路,在相邻的分离膜之间配置有具有网格结构的原水流路间隔物。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具有沿着原水的流动方向配置的纵纱和沿着相对于原水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的横纱的原水流路间隔物。专利文献1记载了由于横纱比纵纱细从而能够减少原水的流路上的压力损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54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流路间隔物不仅要求能够实现较低的压力损失,而且还要求抑制形成浓度分极层的性能。浓度分极层是无法透过分离膜的离子、盐类等溶质的浓度较高的层,通过溶质在分离膜的表面的附近累积而形成。浓度分极层使分离膜的表面的附近的渗透压上升,并减少透过水的量。
浓度分极层的形成容易度能够由作用于分离膜的剪切应力的大小来表示。作用于分离膜的剪切应力越大,溶质越容易从分离膜的表面的附近被冲走。也就是说,越不易形成浓度分极层。
不过,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本质上处于折衷的关系,不容易兼顾该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本公开提供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优异的流路间隔物和使用该流路间隔物的螺旋型膜元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提供一种流路间隔物,其被夹持在卷绕于螺旋型膜元件的集液管的分离膜之间而使用,其中,
该流路间隔物具有:
多个第1线状部,该多个第1线状部分别沿相对于所述集液管的长度方向倾斜的第1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第2线状部,该多个第2线状部分别沿相对于所述集液管的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第1方向这两个方向倾斜的第2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第1线状部和所述多个第2线状部通过彼此交叉而形成分别具有与预定方向平行的对角线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
所述第2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1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小,
所述第1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和所述第2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之差处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的10~35%的范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优异的流路间隔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螺旋型膜元件的立体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螺旋型膜元件中使用的第1流路间隔物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配置于分离膜之间的第1流路间隔物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变形例1的第1流路间隔物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变形例2的第1流路间隔物的局部俯视图。
图6是变形例3的第1流路间隔物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表示模拟所使用的流路间隔物的模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在图1中将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螺旋型膜元件局部地展开来表示。螺旋型膜元件10(以下也简称为“膜元件10”)具有集液管11、多个分离膜12、第1流路间隔物13以及第2流路间隔物14。
在本说明书中,X方向表示与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轴向)平行的方向。Y方向和Z方向表示集液管11的半径方向,该Y方向和Z方向彼此正交。
多个分离膜12彼此重叠,在3个边密封以形成袋状的结构,并被卷绕于集液管11。以使第1流路间隔物13位于袋状的结构的外部的方式在分离膜12与分离膜12之间配置有第1流路间隔物13。第1流路间隔物13在分离膜12与分离膜12之间确保作为原液的流路的空间。以使第2流路间隔物14位于袋状的结构的内部的方式在分离膜12与分离膜12之间配置有第2流路间隔物14。第2流路间隔物14在分离膜12与分离膜12之间确保作为透过液的流路的空间。袋状的结构的开口端与集液管11相连接,以使透过液的流路与集液管11相连通。原液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原液既可以是海水,也可以是废水,也可以是用于纯水的制造的水。
集液管11承担将透过各分离膜12后的透过液收集并将其向膜元件10的外部引导的作用。集液管11典型地为树脂制的管。在集液管11沿着其长度方向以预定间隔设有多个贯通孔11h。透过液经过这些贯通孔11h向集液管11中流入。
作为分离膜12,能够举出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等。
第1流路间隔物13也被称作原液流路间隔物或供给侧流路材料。第1流路间隔物13为具有网格结构的片材。第2流路间隔物14也被称作透过液流路间隔物或透过侧流路材料。第2流路间隔物14也是具有网格结构的片材。流路间隔物13和14的材料典型地为树脂。流路间隔物13能够通过挤出成型来制造。不过,也能够通过3D打印等其他成形方法来制造流路间隔物13。
例如,膜元件10被收纳于筒状的压力容器来使用。当向压力容器的内部供给应处理的原液时,原液从膜元件10的一端部向原液的流路流入。原液由分离膜12过滤并浓缩。由此生成浓缩的原液和透过液。浓缩的原液从膜元件10的另一端部向膜元件10的外部排出。透过液经过透过液的流路和集液管11,向膜元件10的外部排出。膜元件10生成透过液,该透过液被去除了原液所含的离子、盐类等溶质。
在膜元件10中使用的第1流路间隔物13的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优异。当抑制压力损失时,能够减小用于供给原液的泵的动力,因此,能够减少用于生成透过液所需的能量。通过抑制压力损失,还能够防止在膜元件10发生望远镜现象。通过充分的剪切应力作用于分离膜12,能够抑制浓度分极层的形成。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透过液的生成量。通过使较大的剪切应力作用于分离膜12,也能够抑制产生生物积垢。
接着,说明第1流路间隔物13的详细的结构。在图2中通过俯视图示出在图1所示的螺旋型膜元件10中使用的第1流路间隔物13的局部。以下也将第1流路间隔物13简称为“间隔物13”。
本实施方式的间隔物13是应该配置于原液的流路的原液流路间隔物。原液流路间隔物要求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这两者的性能,因此,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间隔物13作为原液流路间隔物,则能够得到更充分的益处。不过,间隔物13也有可能应用于透过液流路间隔物。
如图2所示,间隔物13具有多个第1线状部21和多个第2线状部22。线状部21和22是由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树脂材料制作的细长的部分。线状部21和22的截面的形状例如是圆形。线状部21和22的粗细度(直径)例如处于0.2~1.0mm的范围。线状部21和22既可以有一定的粗细度,也可以局部较细。间隔物13的厚度与线状部21的粗细度和线状部22的粗细度的总和大致相等。
多个第1线状部21彼此平行地排列。多个第1线状部21分别沿第1方向D1延伸。多个第2线状部22彼此平行地排列。多个第2线状部22分别沿相对于第1方向D1倾斜的第2方向D2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为彼此正交的方向。多个第1线状部21和多个第2线状部22彼此交叉,由此形成具有多个开口部的网格结构。不过,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也可以不正交。第1线状部21和第2线状部22不是必须正交。
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分别为相对于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X方向)倾斜的方向。详细而言,第1方向D1相对于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以45度倾斜。第2方向D2相对于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以45度倾斜。换言之,第1方向D1和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与第2方向D2和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相等。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均匀地对分离膜12的整个表面作用剪切应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物13由第1线状部21和第2线状部22构成。如图3所示,在间隔物13的厚度方向上,多个第1线状部21和多个第2线状部22彼此重叠并构成双层结构。分离膜12与分离膜12之间的间隔(原液的流路的宽度)与间隔物13的厚度相等。第1线状部21和第2线状部22在彼此的交点处粘接或熔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原液的流动在间隔物13的厚度方向上蜿蜒行进,容易使剪切应力作用于分离膜12的表面。
不过,也可以编织多个第1线状部21和多个第2线状部22。也就是说,也可以在间隔物13的厚度方向上使第1线状部21和第2线状部22的位置关系交替地调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线状部21不等间隔地排列。在间隔物13存在第1对P1和第2对P2。在第1对P1,彼此相邻的第1线状部21以第1间隔W1排列。在第2对P2,彼此相邻的第1线状部21以比第1间隔W1窄的第2间隔W2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线状部22也不等间隔地排列。在间隔物13中存在第1对Q1和第2对Q2。在第1对Q1,彼此相邻的第2线状部22以第1间隔W1排列。在第2对Q2,彼此相邻的第2线状部22以比第1间隔W1窄的第2间隔W2排列。第1对P1和第2对P2分别包含在多个第1线状部21中,第1对Q1和第2对Q2分别包含在多个第2线状部22中。也就是说,第1对P1和第2对P2分别为第1线状部21的对。第1对Q1和第2对Q2分别为第2线状部22的对。
间隔物13包含第1开口部31和第2开口部32来作为网格结构中的开口部。第1开口部31具有与预定方向平行的对角线31a。第2开口部32具有与预定方向平行的对角线32a。第2开口部32的开口面积比第1开口部31的开口面积小。第2开口部32的对角线32a比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短。对角线31a的长度和对角线32a的长度之差处于对角线31a的长度的10~35%的范围。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
“预定方向”例如是相对于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X方向)平行的方向。在预定方向与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平行时,能够更充分地获得由间隔物13产生的效果。
在一个例子中,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的长度也可以处于5.5~6.5mm的范围。第2开口部32的对角线32a的长度能够被调整为,对角线31a的长度和对角线32a的长度之差处于对角线31a的长度的10~35%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线状部的间隔”的意思为,在俯视间隔物13时的线状部的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对角线的长度”的意思为,在俯视间隔物13时,由1对第1线状部21的中心线和1对第2线状部22的中心线规定的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
第1开口部31是由第1间隔W1和第1间隔W1规定的正方形形状的开口部。第2开口部32是由第2间隔W2和第2间隔W2规定的正方形形状的开口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方向D2上的第1线状部21的排列图案与第1方向D1上的第2线状部22的排列图案一致。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在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这两个方向上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不过,第2方向D2上的第1线状部21的排列图案也可以与第1方向D1上的第2线状部22的排列图案不同。
第1开口部31和第2开口部32沿着预定方向(X方向)重复出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开口部31、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以及第2开口部32的组重复。不过,第1开口部31和第2开口部32在预定方向上有规则地排列的情形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是,在预定方向上,第1开口部31和第2开口部32随机地排列。能够利用稀疏的开口部和密集的开口部混合起来的结构来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
本实施方式的间隔物13除了具有第1开口部31和第2开口部32之外,还具有开口部41。开口部41是由第1间隔W1和第2间隔W2规定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开口部41的开口面积比第2开口部32的开口面积大,并且比第1开口部31的开口面积小。假定若4×4=16个开口部构成1个网格单位,则该网格单位沿着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重复。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
以下说明几个变形例的流路间隔物。对于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所共有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有时省略它们的说明。即,与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相关的说明只要不存在技术上的矛盾,则能够彼此应用。并且,只要不存在技术上的矛盾,则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的结构也可以彼此组合。
在图4中通过俯视图示出变形例1的第1流路间隔物53的局部。在间隔物53除了存在第1对P1和第2对P2之外,还存在第3对P3。在第3对P3,彼此相邻的第1线状部21以比第2间隔W2窄的第3间隔W3排列。在间隔物53除了存在第1对Q1和第2对Q2之外,还存在第3对Q3。在第3对Q3,彼此相邻的第2线状部22以比第2间隔W2窄的第3间隔W3排列。多个第1线状部21和多个第2线状部22还形成第3开口部33,该第3开口部33具有比第2开口部32的开口面积小的开口面积,且具有与预定方向平行的对角线33a。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也就是说,具有彼此不同的开口面积的开口部的数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
在本变形例中,第3开口部33是由第3间隔W3和第3间隔W3规定的正方形形状的开口部。
第3开口部33的对角线33a比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短,并且比第2开口部32的对角线32a短。第2开口部32的对角线32a的长度和第3开口部33的对角线33a的长度之差例如处于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的长度的10~35%的范围。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
在本变形例中,第2方向D2上的第1线状部21的排列图案也与第1方向D1上的第2线状部22的排列图案一致。不过,第2方向D2上的第1线状部21的排列图案也可以与第1方向D1上的第2线状部22的排列图案不同。
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以及第3开口部33沿着预定方向(X方向)重复出现。在本变形例中,第1开口部31、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以及第3开口部33的组重复。不过,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以及第3开口部33在预定方向上有规则地排列的情形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是,在预定方向上,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以及第3开口部33随机地排列。能够利用稀疏的开口部和密集的开口部混合起来的结构来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
例如也可以调换第2开口部32的位置和第3开口部33的位置。也就是说,也可以是,第1开口部31、第3开口部33以及第2开口部32沿着预定方向依次排列。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以及第3开口部33的排列顺序是任意的。
本变形例的间隔物53除了具有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以及第3开口部33之外,还具有开口部41~43。开口部41是由第1间隔W1和第2间隔W2规定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开口部41的开口面积比第2开口部32的开口面积大,并且比第1开口部31的开口面积小。开口部42是由第1间隔W1和第3间隔W3规定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开口部42的开口面积比第3开口部33的开口面积大,并且比第1开口部31的开口面积小。开口部43是由第2间隔W2和第3间隔W3规定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开口部43的开口面积比第3开口部33的开口面积大,并且比第2开口部32的开口面积小。假定若4×4=16个开口部构成1个网格单位,则该网格单位沿着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重复。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
在图5中通过俯视图示出变形例2的第1流路间隔物63的局部。在间隔物63除了存在第1对P1、第2对P2以及第3对P3之外,还存在第4对P4。在第4对P4,彼此相邻的第1线状部21以比第3间隔W3窄的第4间隔W4排列。在间隔物63除了存在第1对Q1、第2对Q2以及第3对Q3之外,还存在第4对Q4。在第4对Q4,彼此相邻的第2线状部22以比第3间隔W3窄的第4间隔W4排列。多个第1线状部21和多个第2线状部22还形成第4开口部34,该第4开口部34具有比第3开口部33的开口面积小的开口面积,且具有与预定方向平行的对角线34a。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也就是说,具有彼此不同的开口面积的开口部的数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
在本变形例中,第4开口部34是由第4间隔W4和第4间隔W4规定的正方形形状的开口部。
第4开口部34的对角线34a比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短,并且比第2开口部32的对角线32a短,并且比第3开口部33的对角线33a短。第3开口部33的对角线33a的长度和第4开口部34的对角线34a的长度之差例如处于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的长度的10~35%的范围。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
在本变形例中,第2方向D2上的第1线状部21的排列图案也与第1方向D1上的第2线状部22的排列图案一致。不过,第2方向D2上的第1线状部21的排列图案也可以与第1方向D1上的第2线状部22的排列图案不同。
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第3开口部33以及第4开口部34沿着预定方向(X方向)重复出现。在本变形例中,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第3开口部33以及第4开口部34的组重复。不过,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第3开口部33以及第4开口部34在预定方向上有规则地排列的情形不是必须的。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第3开口部33以及第4开口部34也可以在预定方向上随机地排列。能够利用稀疏的开口部和密集的开口部混合起来的结构来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
例如也可以调换第2开口部32的位置和第3开口部33的位置。也就是说,也可以是,第1开口部31、第3开口部33、第2开口部32以及第4开口部34沿着预定方向依次排列。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第3开口部33以及第4开口部34的排列顺序是任意的。
本变形例的间隔物63除了具有第1开口部31、第2开口部32、第3开口部33以及第4开口部34之外,还具有开口部41~46。开口部41~43的结构如之前说明的那样。开口部44是由第1间隔W1和第4间隔W4规定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开口部45是由第2间隔W2和第4间隔W4规定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开口部46是由第3间隔W3和第4间隔W4规定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开口部44的开口面积比开口部45的开口面积大。开口部45的开口面积比开口部46的开口面积大。假定若4×4=16个开口部构成1个网格单位,则该网格单位沿着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重复。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取得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
在图6中通过俯视图示出变形例3的流路间隔物73的局部。在本变形例的间隔物73中,第1线状部21沿第1方向D1延伸。第2线状部22沿第2方向D2延伸。第1方向D1不与第2方向D2正交。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所成的角度包含锐角θ1和钝角θ2。在间隔物73中,第1开口部31和第2开口部32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包含锐角θ1和钝角θ2来作为内角。在本变形例中,第1方向D1为相对于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X方向)以30度倾斜的方向。第2方向D2为相对于集液管11的长度方向(X方向)以-30度倾斜的方向。锐角θ1为60度。钝角θ2为120度。本变形例的间隔物73的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也优异。在本公开的间隔物中,第1线状部21和第2线状部22不是必须正交。
在本变形例中,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的、较长的对角线。第2开口部32的对角线32a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的、较长的对角线。对角线31a和32a与预定方向(例如X方向)平行。不过,也可以是,第1开口部31的对角线31a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的、较短的对角线。也可以是,第2开口部32的对角线32a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的、较短的对角线。
【实施例】
关于使用了第1流路间隔物的膜元件,通过计算机模拟调查了作用于分离膜的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模拟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流体分析软件:ANSYS Japan公司制Fluent
线状部的粗细度:0.43mm
间隔物的总厚度:0.84mm(0.02mm是因熔接而减少的量)
水的流速:11.3cm/秒
如图7所示,在进行了模拟的间隔物中,第1线状部21和第2线状部22彼此正交。改变线状部的间隔,将开口部的对角线的长度L1~L4调整为表1的值。第2方向D2上的第1线状部21的排列图案与第1方向D1上的第2线状部22的排列图案一致。在样品1~样品5以及样品8中,设定为L1=L2>L3=L4。在样品6中,设定为L1=L2>L3>L4。在样品7中,设定为L1>L2>L3>L4。样品9为仅具有对角线的长度为5.0mm的正方形形状的开口部的以往的间隔物。“平均剪切应力”为施加于分离膜的表面的剪切应力的平均值。压力损失为每132mm的膜元件的压力损失。
【表1】
Figure BDA0002783923580000111
在样品1~样品5以及样品8中,“长度之差相对于L1的比率”表示100×(L1-L3)/L1的值。在样品6中,“长度之差相对于L1的比率”表示100×(L1-L3)/L1的值和100×(L3-L4)/L1的值。在样品7中,“长度之差相对于L1的比率”表示100×(L1-L2)/L1的值、100×(L2-L3)/L1的值以及100×(L3-L4)/L1的值。
样品4~样品7的间隔物不仅示出了比样品9的间隔物的压力损失小的压力损失,还示出了与样品9的平均剪切应力同等的平均剪切应力。样品4~样品7的间隔物的剪切应力和压力损失的平衡非常优异。
样品1和样品2的间隔物示出了比样品9的间隔物的平均剪切应力高的平均剪切应力。样品3的间隔物示出了与样品9的平均剪切应力同等的平均剪切应力。不过,样品1~样品3的间隔物的压力损失比样品9的间隔物的压力损失高。
样品8的间隔物示出了比样品9的间隔物的压力损失低的压力损失。不过,样品8的间隔物的平均剪切应力比样品9的间隔物的平均剪切应力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技术对于螺旋型膜元件是有用的。螺旋型膜元件能够应用于海水的淡化、纯水的制造、废水处理、医药品的制造、食品的制造、有效成分的分离等多种用途。

Claims (13)

1.一种流路间隔物,其被夹持在卷绕于螺旋型膜元件的集液管的分离膜之间而使用,其中,
该流路间隔物具有:
多个第1线状部,该多个第1线状部分别沿相对于所述集液管的长度方向倾斜的第1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第2线状部,该多个第2线状部分别沿相对于所述集液管的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第1方向这两个方向倾斜的第2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第1线状部和所述多个第2线状部通过彼此交叉而形成分别具有与预定方向平行的对角线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
所述第1开口部和所述第2开口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重复出现,
所述第2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1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小,
所述第1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和所述第2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之差处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的10~35%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多个第1线状部和所述多个第2线状部还形成第3开口部,该第3开口部具有比所述第2开口部的所述开口面积小的开口面积,且具有与所述预定方向平行的对角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第2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和所述第3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之差处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的10~35%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多个第1线状部和所述多个第2线状部还形成第4开口部,该第4开口部具有比所述第3开口部的所述开口面积小的开口面积,且具有与所述预定方向平行的对角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第3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和所述第4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之差处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所述对角线的长度的10~35%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预定方向为相对于所述集液管的所述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第2方向上的所述多个第1线状部的排列图案与所述第1方向上的所述多个第2线状部的排列图案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在所述流路间隔物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1线状部和所述多个第2线状部构成双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为彼此正交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所成的角度包含锐角和钝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流路间隔物为应该被配置于原液的流路的流路间隔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间隔物,其中,
所述多个第1线状部各自的粗细度和所述多个第2线状部各自的粗细度是一定的。
13.一种螺旋型膜元件,其中,
该螺旋型膜元件具有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流路间隔物。
CN201980033292.XA 2018-05-18 2019-04-23 流路间隔物和螺旋型膜元件 Active CN112165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6533A JP7133357B2 (ja) 2018-05-18 2018-05-18 流路スペーサ及び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
JP2018-096533 2018-05-18
PCT/JP2019/017248 WO2019220886A1 (ja) 2018-05-18 2019-04-23 流路スペーサ及び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5982A CN112165982A (zh) 2021-01-01
CN112165982B true CN112165982B (zh) 2022-11-11

Family

ID=6854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3292.XA Active CN112165982B (zh) 2018-05-18 2019-04-23 流路间隔物和螺旋型膜元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05761A1 (zh)
EP (1) EP3795240A4 (zh)
JP (1) JP7133357B2 (zh)
KR (1) KR20210011400A (zh)
CN (1) CN112165982B (zh)
WO (1) WO20192208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195123A1 (en) * 2019-02-18 2020-08-19 Emp Innovations Oy Room element for inlet duct for cross-flow filter element
GB202103267D0 (en) * 2021-03-09 2021-04-21 G20 Water Tech Limited Component for a spiral wound membrane
CN115253705B (zh) * 2021-04-30 2023-11-03 苏州永沁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功能界面的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8697A (ja) * 1997-11-05 1999-05-18 Kurita Water Ind Ltd 膜分離装置
JPH11197469A (ja) * 1998-01-16 1999-07-27 Nitto Denko Corp スパイラル型膜モジュール
JP2000237554A (ja) * 1999-02-18 2000-09-05 Nitto Denko Corp 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
JP2004089763A (ja) * 2002-08-29 2004-03-25 Japan Organo Co Ltd 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分離膜モジュール、分離膜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水処理方法
EP1853377A1 (en) * 2005-02-28 2007-11-14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A spacer for membrane modules, a membrane module and uses thereof
CN101098745A (zh) * 2005-10-31 2008-01-0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螺旋型分离膜元件
JP2009028714A (ja) * 2007-06-27 2009-02-12 Nitto Denko Corp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CN103068472A (zh) * 2010-10-26 2013-04-2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具不同渗透率区域的膜片的螺旋卷组件
JP2015009182A (ja) * 2013-06-27 2015-01-1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及び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モジュール
WO2017057171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正浸透膜分離用流路材、分離膜ユニット及び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6362B1 (en) * 1998-06-18 2003-12-02 Toray Industries, Inc. Spiral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module using it,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verse osmosis separation incorporating the module
US6881336B2 (en) * 2002-05-02 2005-04-19 Filmtec Corporation Spiral wound element with improved feed space
JP4688140B2 (ja) 2004-03-26 2011-05-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CN101983756B (zh) * 2010-04-09 2012-08-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螺旋卷式扩散渗析膜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TW201247297A (en) * 2011-03-29 2012-12-01 Toray Industries Spiral type separation membrane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512965A (zh) * 2012-01-04 2012-06-27 中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卷式汽体渗透膜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JP6242887B2 (ja) 2012-06-26 2017-12-06 コンウェッド プラスチ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低エネルギーフィードスペーサを用いる膜ろ過
EP3178542B1 (en) * 2014-07-24 2020-08-26 Toray Industries, Inc. Carbon film for fluid separation and fluid separation film module
GR1008635B (el) 2014-12-02 2015-12-10 Εθνικο Κεντρο Ερευνας Και Τεχνολογικης Αναπτυξης (Εκετα)/Ινστιτουτο Χημικων Διεργασιων Και Ενεργειακων Πορων (Ιδεπ) Καινοτομος γεωμετρια ενθετου δικτυωτου πλεγματος, για βελτιωση αποδοσης στοιχειων μεμβρανων χρησιμοποιουμενων σε διαχωρισμους, και μεθοδοι κατασκευης του
JP6353957B2 (ja) * 2016-11-18 2018-07-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原水流路スペーサ、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
JP7133356B2 (ja) * 2018-05-18 2022-09-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流路スペーサ及び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8697A (ja) * 1997-11-05 1999-05-18 Kurita Water Ind Ltd 膜分離装置
JPH11197469A (ja) * 1998-01-16 1999-07-27 Nitto Denko Corp スパイラル型膜モジュール
JP2000237554A (ja) * 1999-02-18 2000-09-05 Nitto Denko Corp 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
JP2004089763A (ja) * 2002-08-29 2004-03-25 Japan Organo Co Ltd 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分離膜モジュール、分離膜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水処理方法
EP1853377A1 (en) * 2005-02-28 2007-11-14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A spacer for membrane modules, a membrane module and uses thereof
CN101098745A (zh) * 2005-10-31 2008-01-0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螺旋型分离膜元件
JP2009028714A (ja) * 2007-06-27 2009-02-12 Nitto Denko Corp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CN103068472A (zh) * 2010-10-26 2013-04-2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具不同渗透率区域的膜片的螺旋卷组件
JP2015009182A (ja) * 2013-06-27 2015-01-1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及び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モジュール
WO2017057171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正浸透膜分離用流路材、分離膜ユニット及び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20886A1 (ja) 2019-11-21
JP7133357B2 (ja) 2022-09-08
JP2019198849A (ja) 2019-11-21
CN112165982A (zh) 2021-01-01
EP3795240A1 (en) 2021-03-24
KR20210011400A (ko) 2021-02-01
US20210205761A1 (en) 2021-07-08
EP3795240A4 (en) 202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5982B (zh) 流路间隔物和螺旋型膜元件
EP3357559B1 (en) Reverse osmosis filter module
AU2014255321B2 (en) Osmosis apparatus
WO2005097305A1 (en) Spacer for use in filter modules
CN112135680B (zh) 流路间隔物和螺旋型膜元件
CN116236905A (zh) 具有三层结构的供给间隔件和包括其的反渗透膜过滤模块
EP3659694A1 (en)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JP2009028714A (ja)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JP7109991B2 (ja) 流路スペーサ及び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
US11325073B2 (en) Fouling resistant membrane spacers
CN110662596B (zh) 供给间隔件和包括其的反渗透过滤模块
JP2009050759A (ja)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JP2013212456A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EP0681861A2 (de) Vorrichtung zum Filtrieren von Flüssigkeiten und Verfahren unter Verwendung der Vorrichtung
CN108883367B (zh) 反渗透过滤器模块
CN108883369B (zh) 多用途膜单元堆叠件及其制造方法
EP4295942A1 (en) Feed spacer having three-layered structure and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filter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113518657A (zh) 高回收率反渗透间隔件和元件
CN113613762A (zh) 用于降低反渗透元件的压差的进料间隔件和形成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