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3972A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3972A
CN112163972A CN202011054334.9A CN202011054334A CN112163972A CN 112163972 A CN112163972 A CN 112163972A CN 202011054334 A CN202011054334 A CN 202011054334A CN 112163972 A CN112163972 A CN 112163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administrative
legal
lawyer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43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冒小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Zhifa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Zhifa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Zhifa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Zhifa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43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3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3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它涉及法律服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法律服务模式,基于村民、律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交互设备构建形成一个法律需求‑法律服务‑服务监管于一体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为:由客户端输入法律服务请求,通过法律服务需求模型将指令发送给律师端,律师通过律师端提供法律服务,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行政端对法律服务进行协调、监管,法律服务需求模型包括村居法援模型、村居调解处理模型、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智慧普法处理模型、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中至少一种或两种及以上任意组合,三个端相互通讯,实现多对象的协同服务,通过法律服务和行政管理形成双效社会治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法律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愈加感到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现在社会中的骗局越来越多,骗子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普通村民生活中也会存在很多纠纷,而由于传统法律服务行业信息源的杂乱,当事人普遍缺少找到合适律师的有效途径,通常都需要去实体的律师事务所找律所推荐的律师,既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还可能律师服务态度差得不到自己满意的答案,且对于矛盾的调解,必须相关人员都到场才能进行。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201910286385.5的一种法律咨询服务系统,可提供法律线上咨询服务,且可与律师进行线下约见以及案件委托等,但其只具备法律咨询功能,对于矛盾的调解等仍需在线下进行,必须相关人员都到场,无法实现线上调解,另外,对于村民的法律方面的问题,行政管理人员无法进行体系化的监管、大数据统筹调度、预警及精准决策等。
所以目前亟需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针对目前村居法律顾问的线下服务的弊端进行升级服务,结合大数据做到多源头归一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能够解决村居法律顾问的线下服务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行政管理人员无法进行体系化的监管的问题,以智能应用为契机,将行政监管、行政审批、法律服务相结合,提供多种法律服务的同时,形成体系化的监管以及大数据统筹调度、预警及精准决策的管理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法律服务模式,基于多种对象的交互设备构建形成一个法律需求-法律服务-服务监管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进一步的,对应的服务系统的多种对象包括村民、律师与行政管理人员,所述服务系统的交互设备根据对象分为客户端、律师端和行政端,其服务模式具体为:
由至少一客户端输入法律服务需求的请求,通过不同的法律服务需求模型将对应的指令发送给至少一律师端,由律师通过律师端响应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由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至少一行政端对法律服务需求、法律服务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协调、监管;
所述法律服务需求模型包括村居法援模型、村居调解处理模型、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智慧普法处理模型、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任意组合;
村居法援模型用于律师协作处理村民的法律咨询;
村居调解处理模型用于律师、行政管理人员协作处理村民的法律调解诉求;
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用于AI识别、反馈村民的法律问题咨询;
智慧普法处理模型用于律师、行政管理人员发布普法信息并向村民宣传;
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用于行政管理人员定期对律师进行招聘、培训和考核;
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用于设定行政管理人员、村民、律师的信息与权限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村居法援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村民点击主界面的“村居法援”按键,进入服务需求界面,在服务需求界面中显示服务类型和法律顾问,服务类型包含有十一种服务需求选择类型,分别为婚姻家庭、房产土地、公司工商、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物权担保、治安刑事、诉讼仲裁、知识产权、行政诉讼和其他,法律顾问包含系统推送的分配至客户端登录人员所在辖区的律师信息,包括法律的名字、头像信息以及选择选项,同时显示有实时更新的好评率、服务时长和服务次数,律师的头像链接至个人信息展示界面,村民在点击律师头像查看个人信息后择优选择律师并选择所需服务类型并点击“立即咨询”按键,系统推送该需求发送至该律师端,该律师接受到需求后生成与村民的联通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有一键呼叫、视频咨询、图文咨询和证据上传四种服务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服务方式与律师交流,交流结束后弹出评价功能,村民点击评价该律师,而系统将该评价、服务时长和服务次数实时更新至律师个人信息中。
进一步的,所述法律顾问由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分配或者由律师端律师报名申请,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按照按地区分配原则对通过大数据查找到的已有律师进行分配并将相应律师信息存储至后台数据库中,律师端律师,律师的个人信息由律师自己在律师端填写,在律师通过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且律师的个人信息通过行政管理人员的审核后,将法律顾问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分类存放至系统数据库内不同的表格中并展示在不同的服务需求子界面中。
进一步的,所述村居调解处理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咨询、会议预约或调解需求选择“政务咨询”、“会议预约”或“村居调解专家邀请”,行政管理人员登录客户端后点击“村居顾问”,进入政务服务界面,政务服务界面中显示政务服务类型和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包含系统推送的分配至客户端登录人员所在辖区的律师信息,包括法律的名字、头像信息、手机号码以及所属律师事务所名称,政务服务类型包含有三种政务服务需求选择,分别为政务咨询、会议预约和村居调解专家邀请;
行政管理人员点击“政务咨询”或“会议预约”选项进入政务咨询界面进行法律咨询或会议预约,咨询方式包括语音咨询、图文咨询,行政管理人员点击语音咨询或图文咨询,系统将资讯信息推送至律师端,律师在线则建立连接,律师不在线则弹出律师手机的二维码,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转手机留言,律师收到手机咨询信息后进行解答并将解答信息同步至手机,若村民与行政管理人员同时对该律师进行语音咨询,系统优先推送行政管理人员的咨询信息至律师端并建立行政管理人员与律师的语音咨询;
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调解申请或线上调解,点击调解申请选项,调解申请界面自动显示预约当事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调解申请中,当事人填写手机号码、纠纷简要等信息,对方信息可选择填写或不予填写,并选择纠纷类型和纠纷发生地,纠纷发生地通过系统设置的区域进行选择,申请调解人员不会操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代替申请,调解申请提交结束后系统将调节申请推送至相应区域权限的行政管理人员处等待审批,行政管理人员设定线上调解的会议信息推送至村民,会议信息包括会议房间号、会议时间,通知方式为系统设定的电话或短信通知,发送通知的具体时间可设定,村民接受到会议通知信息,村民在会议信息约定的时间点击线上调解进入相应会议房间号的调解室进行视频调解,行政管理人员点击“村居调解专家邀请”选项进入调解界面进行村居调解,村民在调解室界面上传证据,上传的证据全部保存至律师端数据库,行政管理人员生成调解笔录后发送给各参会人员,调解笔录上链接有签字模块,参会人员通过签字模块进行调解笔录的确认,调解信息保存至数据库;
调解室调解时,若需要专家的介入,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村居调解及专家邀请界面的专家连线选项在线邀请律师进入调解室,调解时的行政管理人员为具有调解员权限的行政管理人员。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用于AI识别、反馈村民的法律问题咨询,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机器人服务”后选择并确认相应领域,点击即问即答或人工问答,村民点击“即问即答”后提交提问,系统根据提问从数据库调取知识进行解答,实现24小时服务,村民点击选择“人工问答”后提交提问,系统将提问信息发送至律师端,律师与村民建立线上连接进行在线解答。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还包括合同文书下载和法律速查,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机器人服务”后选择并确认相应领域,村民点击选择合同文书下载或法律速查,系统推送合同文书下载界面至客户端供村民下载或推送法律速查界面,且法律速查界面的法律条文附有具体的法律条文链接。
进一步的,所述法律服务需求模型还包括社会舆情模型,针对村民对于社会事件的曝光请求,社会舆情处理模型处理,通过客户端与律师端显示,建立村民、律师、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留言交流,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社会舆情”,村民根据创建需求或查看曝光需求选择点击创建按钮或者查看按钮,点击创建按钮进入创建界面添加曝光事件的信息,创建完成并点击发布后将创建的信息上传至查看曝光界面与至律师端和行政端,律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可选择忽略,也可点击查看曝光事件,查看曝光事件后也可进行留言。
进一步的,所述智慧普法处理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律师登陆律师端,点击普法讲座,根据发布需求和查看需求选择发布普法视频或查看普法视频,点击查看普法视频进入短视频界面进行短视频查看,点击发布普法视频将普法视频发送至行政端等待审核,行政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将该视频发布至客户端,行政人员也可发布普法视频,村民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普法视频进行观看,每个普法视频展示时,视频播放窗口下方出现相应的录制视频的律师的咨询选项,村民可点击咨询咨询相应律师或者忽略。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行政管理人员登陆行政端,点击招聘管理,进入发布招聘信息界面进行招聘信息的编辑和发布,系统将招聘信息传送至招聘管理界面和律师端,律师登录律师端点击一寸一法律顾问,不需要申请工作则忽略,需要申请工作则点击村居法律顾问招募界面的申请界面进行应聘申请,系统将应聘申请信息传送至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点击村居服务人员考核进入律师考核方案管理界面,点击培训机制发布界面、培训内容发布界面进行培训机制和内容的发布,通过考试试卷发布界面将试卷发布至律师端,律师进入一寸一法律顾问界面进行村居法律顾问培训和考试界面进行培训和考试,考试成绩同步至律师端和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在村居服务人员考核模块的律师培训考核成绩界面对律师的考试成绩进行查看,如参加培训的课件数以及参与考试的成绩,并最终在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待审批顾问律师界面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律师加入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队伍,由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辖区分配,且历届考核记录存储至历史记录查看界面。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行政管理人员登陆行政端,点击工作人员管理模块进行对行政管理人员、律师以及居民信息的管理:点击村居管理人员界面,在人员信息管理窗口点击添加或删除进行添加人员信息的管理、点击角色更改选项进行人员的权限管理,点击法律顾问,系统推送相应行政管理人员的权限级别区域内的法律顾问界面,在法律顾问界面进行法律顾问的指定和添加管理,点击工作人员管理模块后点击人民调解员,调取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调解员的添加与删除管理,点击居民界面进行添加或删除居民信息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行政管理人员按照不同级别具有不同权限,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低级别的进行信息和权限管理,最低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对居民信息进行添加和修改,以进行权限管理,且村民登录客户端、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律师登录律师端时,根据其使用权限使用相应的模块,不具有模块的使用权限的人员无法进入相应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法律服务需求模型还包括表格应用处理模型,所述表格应用处理模型对应表格应用处理版块,实现表格导出服务的模式为: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在表格应用模块进行表格申请和导出请求,表格应用处理模型进行处理,将数据层的信息通过表格的形式导出,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行政端的表格应用模块进入常用表格申请界面进行常用表格的申请,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表格应用模块进入导出常用表格界面,进行常用表格的下载。
本发明优点:村民需要法律服务时,可随时找到村居法律顾问,可根据律师介绍选择合适的律师,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咨询和调解,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能得到较好的服务,并能对服务进行评价,以对律师进行一定的考核,且律师需通过培训以及考核才能进行法律服务,确保服务质量,同时,所有的法律咨询都会记入系统的数据库,行政管理人员可根据权限设计进行可追述性监管,有助于地区预警及政府的精准决策;
村民、律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可通过沟通版块进行群聊,每个辖区建立一个群聊,监管和服务更便利,且村民可通过机器人服务版块和智慧普法版块进行法律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法律的普及,通过村居动态模块可了解村居近期的活动及事件等,宣传更到位,以使村民对自己所属的村居的事件更了解,更快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村民可通过社会舆情模块曝光存在的社会问题,使更多的人看到并关注,以促进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通过大数据将服务对象、行政监管人员及服务者三者形成一个维度,组成一个系统的服务体系,将行政监管、行政审批、法律服务、法律学习、村镇宣传、村民反馈等服务相结合,依托智能终端实现村居法律顾问的科学统筹调度服务,形成体系化的监管以及精准决策的管理模式,通过客户端、行政端、律师端的相互通讯,实现村民、行政管理人员、律师多对象的协同服务,通过法律服务和行政管理形成双效社会治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的村居调解服务的判断逻辑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的村居法援服务的判断逻辑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的机器人服务的判断逻辑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的智慧普法服务的判断逻辑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的社会舆情服务的判断逻辑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的服务人员建设服务的判断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法律服务模式,基于村民、行政管理人员、律师应用的客户端、行政端、律师端构建形成一个法律需求-法律服务-服务监管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对应的服务系统的多种对象包括村民、律师与行政管理人员,所述服务系统的交互设备根据对象分为客户端、律师端和行政端,服务模式具体为:由客户端输入法律服务需求的请求,通过不同的法律服务需求模型将对应的指令发送给律师端,由律师通过律师端响应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由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行政端对法律服务需求、法律服务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协调、监管。
所述法律服务需求模型包括村居法援模型、村居调解处理模型、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智慧普法处理模型、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任意组合。
村居法援模型用于律师协作处理村民的法律咨询。
村居调解处理模型用于律师、行政管理人员协作处理村民的法律调解诉求;
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用于AI识别、反馈村民的法律问题咨询;
智慧普法处理模型用于律师、行政管理人员发布普法信息并向村民宣传;
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用于行政管理人员定期对律师进行招聘、培训和考核;
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用于设定行政管理人员、村民、律师的信息与权限管理。
客户端、行政端和律师端在使用者登录时,通过身份证号码或手机号码注册以及验证登录,当客户端、行政端和律师端的载体为智能终端时,智能终端具有身份证感应区,通过身份证感应区直接读取身份证信息,读取过的所有身份证信息均存入数据库中,也可通过其他证件扫描登录或人脸识别登录,用户在移动端、PC端、智能终端均可以体验各类模块应用。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以服务系统的村居法援服务为例详细介绍以村居法援为服务需求的服务模式,即法律服务需求模型为村居法援模型。
村居法援模型,如图2所示,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村民点击主界面的“村居法援”按键,进入服务需求界面,在服务需求界面中显示服务类型和法律顾问,服务类型包含有十一种服务需求选择类型,分别为婚姻家庭、房产土地、公司工商、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物权担保、治安刑事、诉讼仲裁、知识产权、行政诉讼和其他,法律顾问包含系统推送的分配至客户端登录人员所在辖区的律师信息,包括法律的名字、头像信息以及选择选项,同时显示有实时更新的好评率、服务时长和服务次数,律师的头像链接至个人信息展示界面,个人信息展示界面包括执业年限、个人简介、所在律所、所获荣誉、服务记录、投诉及处理的信息,村民在点击律师头像查看个人信息后择优选择律师并选择所需服务类型并点击“立即咨询”按键,系统推送该需求发送至该律师端,该律师接受到需求后生成与村民的联通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有一键呼叫、视频咨询、图文咨询和证据上传四种服务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服务方式与律师交流,交流结束后弹出评价功能,村民点击评价该律师,而系统将该评价、服务时长和服务次数实时更新至律师个人信息中。
法律顾问由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分配或者由律师端律师报名申请,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按照按地区分配原则对通过大数据查找到的已有律师进行分配并将相应律师信息存储至后台数据库中,律师端律师,律师的个人信息由律师自己在律师端填写,在律师通过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且律师的个人信息通过行政管理人员的审核后,将法律顾问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分类存放至系统数据库内不同的表格中并展示在不同的服务需求子界面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服务系统的村居调解处理服务为例详细介绍以村居调解处理为服务需求的服务模式,即法律服务需求模型为村居调解处理模型。
村居调解处理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咨询、会议预约或调解需求选择“政务咨询”、“会议预约”或“村居调解专家邀请”,行政管理人员登录客户端后点击“村居顾问”,进入政务服务界面,政务服务界面中显示政务服务类型和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包含系统推送的分配至客户端登录人员所在辖区的律师信息,包括法律的名字、头像信息、手机号码以及所属律师事务所名称,政务服务类型包含有三种政务服务需求选择,分别为政务咨询、会议预约和村居调解专家邀请。
行政管理人员点击“政务咨询”或“会议预约”选项进入政务咨询界面进行法律咨询或会议预约,咨询方式包括语音咨询、图文咨询,行政管理人员点击语音咨询或图文咨询,系统将资讯信息推送至律师端,律师在线则建立连接,律师不在线则弹出律师手机的二维码,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转手机留言,律师收到手机咨询信息后进行解答并将解答信息同步至手机,若村民与行政管理人员同时对该律师进行语音咨询,系统优先推送行政管理人员的咨询信息至律师端并建立行政管理人员与律师的语音咨询。
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调解申请或线上调解,点击调解申请选项,调解申请界面自动显示预约当事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调解申请中,当事人填写手机号码、纠纷简要等信息,对方信息可选择填写或不予填写,并选择纠纷类型和纠纷发生地,纠纷发生地通过系统设置的区域进行选择,申请调解人员不会操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代替申请,调解申请提交结束后系统将调节申请推送至相应区域权限的行政管理人员处等待审批,行政管理人员设定线上调解的会议信息推送至村民,会议信息包括会议房间号、会议时间,通知方式为系统设定的电话或短信通知,发送通知的具体时间可设定,村民接受到会议通知信息,村民在会议信息约定的时间点击线上调解进入相应会议房间号的调解室进行视频调解,行政管理人员点击“村居调解专家邀请”选项进入调解界面进行村居调解,村民在调解室界面上传证据,上传的证据全部保存至律师端数据库,行政管理人员生成调解笔录后发送给各参会人员,调解笔录上链接有签字模块,参会人员通过签字模块进行调解笔录的确认,调解信息保存至数据库。
调解室调解时,若需要专家的介入,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村居调解及专家邀请界面的专家连线选项在线邀请律师进入调解室,调解时的行政管理人员为具有调解员权限的行政管理人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以服务系统的机器人服务处理、社会舆情服务、表格应用服务为例详细介绍以机器人服务处理为服务需求的服务模式、以社会舆情为服务需求、以表格应用为服务需求的服务模式,即法律服务需求模型为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社会舆情模型和表格应用服务模型。
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用于AI识别、反馈村民的法律问题咨询,如图3所示,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机器人服务”后选择并确认相应领域,点击即问即答或人工问答,村民点击“即问即答”后提交提问,系统根据提问从数据库调取知识进行解答,实现24小时服务,村民点击选择“人工问答”后提交提问,系统将提问信息发送至律师端,律师与村民建立线上连接进行在线解答。
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还包括合同文书下载和法律速查,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机器人服务”后选择并确认相应领域,村民点击选择合同文书下载或法律速查,系统推送合同文书下载界面至客户端供村民下载或推送法律速查界面,且法律速查界面的法律条文附有具体的法律条文链接。
社会舆情模型,如图5所示,针对村民对于社会事件的曝光请求,社会舆情处理模型处理,通过客户端与律师端显示,建立村民、律师、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留言交流,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社会舆情”,村民根据创建需求或查看曝光需求选择点击创建按钮或者查看按钮,点击创建按钮进入创建界面添加曝光事件的信息,创建完成并点击发布后将创建的信息上传至查看曝光界面与至律师端和行政端,律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可选择忽略,也可点击查看曝光事件,查看曝光事件后也可进行留言。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以服务系统的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服务与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服务为例详细介绍以服务人员建设处理为服务需求的服务模式、以工作人员管理处理为服务需求的服务模式,即法律服务需求模型为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与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
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如图6所示,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行政管理人员登陆行政端,点击招聘管理,进入发布招聘信息界面进行招聘信息的编辑和发布,系统将招聘信息传送至招聘管理界面和律师端,律师登录律师端点击一寸一法律顾问,不需要申请工作则忽略,需要申请工作则点击村居法律顾问招募界面的申请界面进行应聘申请,系统将应聘申请信息传送至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点击村居服务人员考核进入律师考核方案管理界面,点击培训机制发布界面、培训内容发布界面进行培训机制和内容的发布,通过考试试卷发布界面将试卷发布至律师端,律师进入一寸一法律顾问界面进行村居法律顾问培训和考试界面进行培训和考试,考试成绩同步至律师端和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在村居服务人员考核模块的律师培训考核成绩界面对律师的考试成绩进行查看,如参加培训的课件数以及参与考试的成绩,并最终在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待审批顾问律师界面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律师加入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队伍,由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辖区分配,且历届考核记录存储至历史记录查看界面。
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行政管理人员登陆行政端,点击工作人员管理模块进行对行政管理人员、律师以及居民信息的管理:点击村居管理人员界面,在人员信息管理窗口点击添加或删除进行添加人员信息的管理、点击角色更改选项进行人员的权限管理,点击法律顾问,系统推送相应行政管理人员的权限级别区域内的法律顾问界面,在法律顾问界面进行法律顾问的指定和添加管理,点击工作人员管理模块后点击人民调解员,调取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调解员的添加与删除管理,点击居民界面进行添加或删除居民信息管理。
行政管理人员按照不同级别具有不同权限,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低级别的进行信息和权限管理,最低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对居民信息进行添加和修改,以进行权限管理,且村民登录客户端、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律师登录律师端时,根据其使用权限使用相应的模块,不具有模块的使用权限的人员无法进入相应模块。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以服务系统的智慧普法处理服务为例详细介绍以智慧普法处理为服务需求的服务模式,即法律服务需求模型为智慧普法处理模型。
智慧普法处理模型,如图4所示,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律师登陆律师端,点击普法讲座,根据发布需求和查看需求选择发布普法视频或查看普法视频,点击查看普法视频进入短视频界面进行短视频查看,点击发布普法视频将普法视频发送至行政端等待审核,行政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将该视频发布至客户端,行政人员也可发布普法视频,村民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普法视频进行观看,每个普法视频展示时,视频播放窗口下方出现相应的录制视频的律师的咨询选项,村民可点击咨询咨询相应律师或者忽略。
实施例六:
客户端具有法律服务界面、法律社交界面和智慧普法界面,法律服务界面具有村居法援模块、村居顾问模块和村居调解模块,法律社交界面具有机器人服务模块、社会舆情模块和村居广场模块,智慧普法界面具有公告公示模块、视频普法模块和村居动态模块。行政端具有工作人员管理模块、村居业务顾问模块、村居服务人员考核模块、表格应用模块和即时沟通模块。律师端具有一村一法律顾问模块、短视频模块、律师广场模块和普法讲座模块,通过以上模块升级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模式,客户端、律师端和行政端的具体界面可由以上不同模块进行重新合并与组合,服务形式更多样和便捷,服务周全。
法律服务需求模型包括村居法援模型、村居调解处理模型、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智慧普法处理模型、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沟通处理模型、社会舆情处理模型、表格应用处理模型中至少一种或两种及以上任意组合。
图1-图6分别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的村居调解服务、村居法援服务、机器人服务、智慧普法服务、社会舆情服务、服务人员建设服务、工作人员管理服务、表格应用服务的判断逻辑图。
村居法援模型对应村居法援版块,用于律师协作处理村民的法律咨询,针对村民提交并反馈的法律咨询请求,村居法援模型通过软件数据层调用签约律师数据库,同时根据村民所在辖区匹配对应区域的律师,并通过客户端、律师端建立律师与村民之间的线上连接,村民需要进行法律咨询时,村居法援版块具体服务模式如下:
S1、村民登陆客户端,通过法律服务界面进入村居法援模块,村居法援模块链接至法律顾问和服务类型的选择界面,对法律顾问和服务类型进行选择,法律顾问具有若干个以供选择,若干个法律顾问由行政管理人员在行政端的工作人员管理模块的法律顾问界面进行分配,法律顾问经过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合格且审批通过后,其信息存入数据库中,每个法律顾问均附有法律顾问的名字、头像信息以及选择选项,同时显示有实时更新的好评率、服务时长和服务次数,法律顾问的头像链接至个人信息展示界面,个人信息展示界面包括执业年限、个人简介、所在律所、所获荣誉、服务记录、投诉及处理的信息,同一律所的不同法律顾问对应的所在律所的信息可共用,法律顾问的个人信息由律师自己在律师端填写,经行政管理人员的审核后存入系统数据库中,个人信息展示界面还具有点赞和投诉选项,根据个人信息展示进行法律顾问的选择,服务类型具有婚姻家庭、房产土地、公司工商、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物权担保、治安刑事、诉讼仲裁、知识产权、行政诉讼及其他,根据咨询领域选择服务类型,选择好法律顾问和服务类型后,跳转至咨询沟通界面。
S2、进行具体法律事务咨询:咨询沟通界面具有法律顾问的个人信息、系统记录的服务信息、沟通方式选择窗口以及咨询沟通窗口,在沟通方式选择窗口可选择一键呼叫、视频咨询、图文咨询以及证据上传,咨询沟通时通过一键呼叫进行语音咨询、通过视频咨询进行视频咨询、通过图文咨询进行图文咨询、通过证据上传进行证据的上传,图片上传后可点击放大进行查看,客户端为智能终端时,若语音咨询、视频咨询未接通,咨询沟通窗口出现转至手机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直接转手机客户端留言。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证据上传时,点击证据上传选项后出现二维码,手机端扫描二维码后通过手机端进行证据的上传,图文咨询和视频咨询、语音咨询同时进行时,视频咨询、语音咨询窗口缩小至咨询沟通窗口的顶角处。转至手机的二维码可为APP二维码、小程序二维码或公众号的二维码,将用户引导至其他手机应用程序上。村居法援模型进行交互发送给律师端。
S3、律师登录律师端,进入服务界面,村民的咨询信息在服务界面有提示通知,律师直接点击查看并回复,同时,律师端的一寸一法律顾问模块的法律咨询界面具有所有的咨询信息,律师在咨询沟通界面进行沟通回复。
S4、咨询完成后村民通过评价选项跳转至评价界面,或在每次服务结束时,按返回键后,界面会直接跳转至评价界面,对法律服务进行评价,以确保服务质量,村民的评价结果,在律师个人信息中出现并实时更新,同时,评价结果发送至行政端,在行政端的村居服务人员考核模块的律师服务考核成绩界面显示,所有咨询信息自动保存至系统数据库中,律师服务评价信息会在行政端的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法律咨询界面中显示。
村民需要法律服务时,可随时找到村居法律顾问,可根据律师介绍选择合适的律师,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咨询,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能得到较好的服务,并能对服务进行评价,以对律师进行一定的考核,同时,所有的法律咨询都会记入系统的数据库,行政管理人员可根据权限设计进行可追述性监管,有助于地区预警及政府的精准决策。
村居调解处理模型对应村居调解版块,用于律师、行政管理人员协作处理村民的法律调解诉求,针对村民提交并反馈的法律调解诉求,村居调解处理模型根据区域管理分配逻辑通知对应辖区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调解统筹,行政管理人员基于区域服务分配逻辑安排对应的调解员、律师,建立线上调解室进行村民、调解员、律师三方线上沟通,线上沟通的同时,村居调解处理模型通知客户端、律师端或行政端内置的视频录制模块进行对应端相关数据的录制,并将录制数据发送给数据库存档,村民有调解需求时,村居调解版块具体服务模式如下:
S1、进行调解申请:村民登录客户端,客户端的村居调解模块包括调解申请选项和线上调解选项,选择调解申请选项,调解申请选项链接至调解申请界面进行调解申请,调解申请界面自动显示预约当事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调解申请中,当事人填写手机号码、纠纷简要等信息,对方信息可选择填写或不予填写,并选择纠纷类型和纠纷发生地,纠纷发生地通过系统设置的区域进行选择。申请调解人员不会操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代替申请,行政管理人员从法律服务界面的村居顾问模块进入村居调解及专家邀请界面,通过调解申请界面进行申请,村居调解处理模型进行交互,按照选择的区域自动发送匹配给相应区域权限的行政管理人员。
S2、调解协调:律师对于调解问题,需要进行法律咨询时,行政管理人员登录客户端,从法律服务界面选择村居顾问模块,村居顾问模块链接至政府服务界面,点击政务咨询选项进入政务咨询界面进行法律咨询,通过语音咨询、图文咨询的方式在咨询窗口进行沟通咨询,同时,通过上传图片选项进行图片上传,客户端为智能终端时,若进行语音咨询未接通,咨询窗口出现转至手机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直接转手机留言,律师解答同步至手机,村民、行政管理人员的语音咨询同时进行,优先接通行政管理人员的语音咨询,发送给律师端,律师登录律师端,从一村一法律顾问模块进入村居顾问界面,在村居顾问界面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咨询进行答复;
行政管理人员在行政端的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村居调解界面对调解申请进行审批,并设定线上调解的会议房间号,行政管理人员可通过行政端的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村居顾问界面的会议预约窗口进行会议信息的通知,也可通过客户端的村居顾问模块的会议预约界面进行会议信息的通知,如会议房间号、会议时间,通知方式为系统设定的电话或短信通知,发送通知的具体时间可设定。
S3、线上调解:村民通过客户端的村居调解模块进入线上调解界面,进入相应会议房间号的调解室,在调解室进行视频调解,调解室界面具有证据上传选项,用于调解时进行证据的上传,上传的证据全部保存,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客户端的村居顾问模块的村居调解及专家邀请界面进入线上调解界面,进入相应会议房间号的调解室,调解时由行政管理人员生成调解笔录,调解笔录生成后发送给各参会人员,调解笔录上链接有签字模块,参会人员通过签字模块进行调解笔录的确认,调解信息保存至数据库。调解室调解时,若需要专家的介入,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村居调解及专家邀请界面的专家连线选项在线邀请律师进入调解室,调解时的行政管理人员为具有调解员权限的行政管理人员。
村民需要法律调解时,可进行线上调解,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调解内容会记入系统的数据库,行政管理人员可根据权限设计进行可追述性监管,有助于地区预警及政府的精准决策。
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对应机器人服务版块,用于AI识别、反馈村民的法律问题咨询,针对村民提交的法律信息请求,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调用数据库信息,根据信息匹配逻辑进行请求的自动回复,村民需要机器人服务时,机器人服务具体服务模式如下:
S1、对服务子模块进行选择:村民登陆客户端,进入法律社交界面的机器人服务模块,机器人服务模块按照不同领域分为相应领域子模块,如婚姻家庭、人力资源、房产土地、公司工商、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物权担保、治安刑事、诉讼仲裁、知识产权等,各领域子模块服务中,包括即问即答、人工问答、合同文书下载和法律速查界面,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界面。
S2、即问即答:选定领域子模块后,进入即问即答界面,村民直接在即问即答界面进行提问,系统根据提问从数据库调取知识进行解答,实现24小时服务,系统存储的法律知识通过AI机器人主动学习或人工进行知识库填充,机器人服务版块的服务详情在行政端的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机器人界面显示。
S3、人工问答:选定领域子模块后,进入人工问答界面,村民直接在人工问答界面进行提问,系统直接将提问信息发送至律师端,律师通过律师端进行在线回答,人工问答时,可进行二维码推送,村民可进行公众号的关注和APP的下载。
S4、合同文书下载:选定领域子模块后,进入合同文书下载界面,合同文书下载界面具有合同文书模板以及对应的下载二维码,直接扫二维码进行文书的下载。
S5、法律速查模块:选定领域子模块后,进入法律速查界面,法律速查界面具有若干法律条文链接,通过法律条文链接进行具体的法律条文的查看,同时可直接搜索需要的法律条文,通过搜索结果进行查看。
村民可通过机器人服务版块进行法律的自主学习,全面支持法律知识碎片化积累,有利于法律的普及。
智慧普法处理模型对应智慧普法版块,用于律师、行政管理人员发布普法信息并向村民宣传,律师在律师端发布普法视频,智慧普法处理模型处理后发送给行政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显示于客户端。行政端发布的普法视频、公告信息、村居动态显示于客户端和律师端,村民需要查看智慧普法内容时,智慧普法版块具体服务模式如下:
S1、律师登陆律师端,进入普法讲座模块,进入普法讲座视频界面发布普法视频,普法视频发送至行政端。律师从短视频模块进入短视频界面进行短视频的发布和查看。
S2、行政管理人员登陆行政端,在行政端的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视频普法界面进行普法视频的审核和发布,发布的普法视频发送至客户端。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公告信息管理界面链接至公告编辑和发布界面,进行公告的发布,通过村居文化界面链接至村居文化编辑和发布界面,进行村居文化、村居介绍、村居动态的发布,发布信息显示于客户端和律师端。
S3、村民登陆客户端,通过智慧普法界面进入视频普法模块的视频普法界面,视频普法界面具有普法视频列表以及视频播放窗口,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普法视频进行观看,每个普法视频展示时,视频播放窗口下方出现相应的录制视频的律师的咨询选项,村民通过咨询选项直接咨询相应律师。通过智慧普法界面进入公告公示模块的公告公示查看界面进行公告的查看。通过智慧普法界面进入村居动态模块的村居展示界面进行村居文化、村居介绍和村居动态的查看,可以网页的形式呈现。
村民可通过智慧普法版块进行法律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法律的普及,通过村居动态模块可了解村居近期的活动及事件等,宣传更到位,以使村民对自己所属的村居的事件更了解,更快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沟通处理模型对应沟通版块,用于对客户端、律师端、行政端的聊天信息进行交互,建立村民、行政管理人员、律师之间的线上连接,线上聊天以群聊的形式进行,每个辖区对应一个群聊,群聊人数无上限,可实现整个辖区的大数据管理,所有聊天数据可存至本地,沟通版块具体服务模式为:
S1、村民登录客户端,从法律社交界面选择村居广场模块,进入群聊广场界面,进行居民、行政管理人员和律师的群沟通,群聊广场界面包括查看管理员名单的管理员展示界面、查看成员名单的成员展示界面、查看公告的公告界面以及进行群聊的聊天界面,群聊有语音聊天和图文聊天两种不同的形式,聊天内容保存归档,聊天内容分为直接全部保存和按照图片、视频、文件、链接分类保存。
S2、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通过村居业务顾问模块进入村居广场界面,进行居民、行政管理人员和律师的群沟通,村居广场界面包括群聊界面和信息展示界面,信息展示界面展示群聊广场信息,如广场总人数、服务人员数、活跃服务人员数、活跃市民人数、涉敏人数、涉敏信息及涉敏人员的具体信息,涉敏信息通过系统对于敏感词的比对得出。行政管理人员从行政端的即时沟通模块进入会话界面,进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聊天。
S3、律师登录律师端,从一村一法律顾问模块进入村居广场界面,
村居广场界面链接至辖区群列表界面,社区群列表界面展示有各个辖区的聊天群,通过各个辖区的聊天群与各个辖区人员进行群沟通。律师从律师广场模块进入律师交流界面,进行律师之间的聊天。
村民、律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可通过沟通版块进行群聊,每个辖区建立一个群聊,监管和服务更便利。
社会舆情处理模型对应社会舆情版块,针对村民对于社会事件的曝光请求,社会舆情处理模型处理,通过交互设备显示,建立村民、律师、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留言交流,村民需要对事件进行曝光时,社会舆情版块具体服务模式如下:
S1、村民登录客户端,通过客户端的法律社交界面选择社会舆情模块,社会舆情模块链接至对事务进行曝光的曝光界面,曝光界面具有创建和查看界面,通过创建界面进行曝光事件内容的编辑和图片的上传,若客户端为智能终端,进行图片上传时,点击手机上传选项后出现二维码,手机端扫描二维码后通过手机端进行图片的上传,创建完成进行发布,社会舆情处理模型进行交互发送至律师端和行政端。通过查看界面进行发布内容的查看。
S2、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通过行政端的村居业务顾问模块进入村居热点界面,对于客户端发布的曝光事件进行查看和留言。
S3、律师通过律师端的一村一法律顾问模块进入社会舆情界面,对于客户端发布的曝光事件进行查看和留言。
村民可通过社会舆情模块曝光存在的社会问题,使更多的人看到并关注,以促进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对应服务人员建设版块,用于行政管理人员定期对律师进行招聘、培训和考核,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考核需求,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对招聘、培训和考核信息进行处理,并建立行政端和律师端之间的需求与回应,需要进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时,服务人员建设版块具体服务模式如下:
S1、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从行政端的村居业务顾问模块进入招聘管理界面,进入发布招聘信息界面进行招聘信息的编辑和发布,服务人员建设模块进行交互发送给律师端。
S2、律师登陆律师端,从律师端的一村一法律顾问模块进入一寸一法律顾问界面,从村居法律顾问招募界面的申请界面进行应聘申请。
S3、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从行政端进入村居服务人员考核模块,点击进入律师考核方案管理界面,通过培训机制发布界面、培训内容发布界面进行培训机制和内容的发布,通过考试试卷发布界面和历史记录查看界面进行试卷的发布和查看,发布内容发送至律师端。
S4、律师登录律师端,从律师端进入一寸一法律顾问模块,进入一寸一法律顾问界面,通过村居法律顾问培训和考试界面进行培训和考试,考试成绩会在行政端显示。
S5、行政管理人员在行政端的村居服务人员考核模块的律师培训考核成绩界面对律师的考试成绩进行查看,如参加培训的课件数以及参与考试的成绩,并最终在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待审批顾问律师界面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律师加入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队伍,由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辖区分配。
以统筹管理的模式,从服务人员公开招聘至培训、签约、实名服务、评价、存档等,以对律师进行一定的考核,确保服务质量,形成系统化管理。
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对应工作人员管理版块,用于设定行政管理人员、村民、律师的信息与权限管理,根据不同人员的不同角色和不同级别,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通过软件数据层调用人员数据库,对村民、行政管理人员和律师进行信息和权限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进行交互,村民、行政管理人员、律师登录交互设备时,对于不同模块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且各人员对应于各自的所属辖区,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对人员进行信息和权限管理时,工作人员管理版块具体服务模式如下:
S1、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选择工作人员管理模块,进入村居管理人员界面,在人员信息管理窗口进行人员信息的添加,通过角色更改选项设置人员的权限,录入好的人员信息匹配有相应的删除选项,行政管理人员按照不同级别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最低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对居民信息进行添加和修改,以进行权限管理,如村社区工作人员对村民的信息和权限进行管理,村社区级负责人对调解员、其他村社区工作人员的信息和权限进行管理,镇级负责人对村社区负责人、镇级工作人员的信息和权限进行管理,县级负责人对镇级负责人、县级工作人员的信息和权限进行管理,以此类推,人员信息包括ID、姓名、身份证号、职务、手机号、用户名、密码、角色分工等。
S2、通过工作人员管理模块,进入法律顾问界面,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权限级别显示对应区域相应的法律顾问,在法律顾问界面的律师库选项中进行法律顾问的指定和添加,添加时,也可从指定律所中选择律师进行添加,通过法律顾问界面的与律所合作选项,将合作信息通过二维码扫描推送给律所负责人,以邀请律所合作,法律顾问界面还具有合同模板下载模块,用于对律师的聘用。
S3、通过工作人员管理模块,进入人民调解员界面,通过人民调解员界面的添加选项进行调解员的添加,调解员从行政管理人员中调取,添加好的人员信息匹配有相应的删除选项,人民调解员界面还具有筛选框,通过筛选框进行调解员的筛选。
S4、通过工作人员管理模块,进入居民界面,通过居民界面的添加居民选项进行居民信息的添加,添加好的居民信息匹配有相应的删除选项。
S5、村民登录客户端、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律师登录律师端时,根据其使用权限使用相应的模块,不具有模块的使用权限的人员无法进入相应模块。
表格应用处理模型对应表格应用版块,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对于表格内容的请求,表格应用处理模型通过软件数据层调用信息,以表格的形式显示于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行政端进行表格的下载,行政管理人员需要进行表格信息时,表格应用版块具体服务模式为:
S1、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通过行政端的表格应用模块进入常用表格申请界面,进行常用表格的申请,表格应用处理模型进行处理,从数据库中调取相应信息。
S2、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表格应用模块进入导出常用表格界面,进行常用表格的下载,将数据库的信息通过表格的形式导出。
通过大数据将村民、行政管理人员及律师三者形成一个维度,组成一个系统的服务体系,将行政监管、行政审批、法律服务、法律学习、村镇宣传、村民反馈等服务相结合,依托智能终端实现村居法律顾问的科学统筹调度服务,形成体系化的监管以及精准决策的管理模式,通过客户端、行政端、律师端的相互通讯,实现村民、行政管理人员、律师多对象的协同服务,通过法律服务和行政管理形成双效社会治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3)

1.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法律服务模式,基于多种对象的交互设备构建形成一个法律需求-法律服务-服务监管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的服务系统的多种对象包括村民、律师与行政管理人员,所述服务系统的交互设备根据对象分为客户端、律师端和行政端,其服务模式具体为:
由至少一客户端输入法律服务需求的请求,通过不同的法律服务需求模型将对应的指令发送给至少一律师端,由律师通过律师端响应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由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至少一行政端对法律服务需求、法律服务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协调、监管;
所述法律服务需求模型包括村居法援模型、村居调解处理模型、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智慧普法处理模型、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任意组合;
村居法援模型用于律师协作处理村民的法律咨询;
村居调解处理模型用于律师、行政管理人员协作处理村民的法律调解诉求;
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用于AI识别、反馈村民的法律问题咨询;
智慧普法处理模型用于律师、行政管理人员发布普法信息并向村民宣传;
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用于行政管理人员定期对律师进行招聘、培训和考核;
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用于设定行政管理人员、村民、律师的信息与权限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村居法援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村民点击主界面的“村居法援”按键,进入服务需求界面,在服务需求界面中显示服务类型和法律顾问,服务类型包含有十一种服务需求选择类型,分别为婚姻家庭、房产土地、公司工商、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物权担保、治安刑事、诉讼仲裁、知识产权、行政诉讼和其他,法律顾问包含系统推送的分配至客户端登录人员所在辖区的律师信息,包括法律的名字、头像信息以及选择选项,同时显示有实时更新的好评率、服务时长和服务次数,律师的头像链接至个人信息展示界面,村民在点击律师头像查看个人信息后择优选择律师并选择所需服务类型并点击“立即咨询”按键,系统推送该需求发送至该律师端,该律师接受到需求后生成与村民的联通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有一键呼叫、视频咨询、图文咨询和证据上传四种服务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服务方式与律师交流,交流结束后弹出评价功能,村民点击评价该律师,而系统将该评价、服务时长和服务次数实时更新至律师个人信息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律顾问由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分配或者由律师端律师报名申请,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按照按地区分配原则对通过大数据查找到的已有律师进行分配并将相应律师信息存储至后台数据库中,律师端律师,律师的个人信息由律师自己在律师端填写,在律师通过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且律师的个人信息通过行政管理人员的审核后,将法律顾问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分类存放至系统数据库内不同的表格中并展示在不同的服务需求子界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村居调解处理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咨询、会议预约或调解需求选择“政务咨询”、“会议预约”或“村居调解专家邀请”,
首先,行政管理人员登录客户端后点击“村居顾问”,进入政务服务界面,政务服务界面中显示政务服务类型和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包含系统推送的分配至客户端登录人员所在辖区的律师信息,包括律师的名字、头像信息、手机号码以及所属律师事务所名称,政务服务类型包含有三种政务服务需求选择,分别为政务咨询、会议预约和村居调解专家邀请;
行政管理人员点击“政务咨询”或“会议预约”选项进入政务咨询界面进行法律咨询或会议预约,咨询方式包括语音咨询、图文咨询,行政管理人员点击语音咨询或图文咨询,系统将资讯信息推送至律师端,律师在线则建立连接,律师不在线则弹出律师手机的二维码,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转手机留言,律师收到手机咨询信息后进行解答并将解答信息同步至手机,若村民与行政管理人员同时对该律师进行语音咨询,系统优先推送行政管理人员的咨询信息至律师端并建立行政管理人员与律师的语音咨询;
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调解申请或线上调解,点击调解申请选项,调解申请界面自动显示预约当事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调解申请中,当事人填写手机号码、纠纷简要等信息,对方信息可选择填写或不予填写,并选择纠纷类型和纠纷发生地,纠纷发生地通过系统设置的区域进行选择,申请调解人员不会操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代替申请,调解申请提交结束后系统将调节申请推送至相应区域权限的行政管理人员处等待审批,行政管理人员设定线上调解的会议信息推送至村民,会议信息包括会议房间号、会议时间,通知方式为系统设定的电话或短信通知,发送通知的具体时间可设定,村民接受到会议通知信息,村民在会议信息约定的时间点击线上调解进入相应会议房间号的调解室进行视频调解,行政管理人员点击“村居调解专家邀请”选项进入调解界面进行村居调解,村民在调解室界面上传证据,上传的证据全部保存至律师端数据库,行政管理人员生成调解笔录后发送给各参会人员,调解笔录上链接有签字模块,参会人员通过签字模块进行调解笔录的确认,调解信息保存至数据库;
调解室调解时,若需要专家的介入,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村居调解及专家邀请界面的专家连线选项在线邀请律师进入调解室,调解时的行政管理人员为具有调解员权限的行政管理人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用于AI识别、反馈村民的法律问题咨询,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机器人服务”后选择并确认相应领域,点击即问即答或人工问答,村民点击“即问即答”后提交提问,系统根据提问从数据库调取知识进行解答,实现24小时服务,村民点击选择“人工问答”后提交提问,系统将提问信息发送至律师端,律师与村民建立线上连接进行在线解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服务处理模型还包括合同文书下载和法律速查,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机器人服务”后选择并确认相应领域,村民点击选择合同文书下载或法律速查,系统推送合同文书下载界面至客户端供村民下载或推送法律速查界面,且法律速查界面的法律条文附有具体的法律条文链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律服务需求模型还包括社会舆情模型,针对村民对于社会事件的曝光请求,社会舆情处理模型处理,通过客户端与律师端显示,建立村民、律师、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留言交流,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村民登录客户端,点击“社会舆情”,村民根据创建需求或查看曝光需求选择点击创建按钮或者查看按钮,点击创建按钮进入创建界面添加曝光事件的信息,创建完成并点击发布后将创建的信息上传至查看曝光界面与至律师端和行政端,律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可选择忽略,也可点击查看曝光事件,查看曝光事件后也可进行留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普法处理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律师登陆律师端,点击普法讲座,根据发布需求和查看需求选择发布普法视频或查看普法视频,点击查看普法视频进入短视频界面进行短视频查看,点击发布普法视频将普法视频发送至行政端等待审核,行政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将该视频发布至客户端,行政人员也可发布普法视频,村民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普法视频进行观看,每个普法视频展示时,视频播放窗口下方出现相应的录制视频的律师的咨询选项,村民可点击咨询咨询相应律师或者忽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人员建设处理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行政管理人员登陆行政端,点击招聘管理,进入发布招聘信息界面进行招聘信息的编辑和发布,系统将招聘信息传送至招聘管理界面和律师端,律师登录律师端点击一寸一法律顾问,不需要申请工作则忽略,需要申请工作则点击“村居法律顾问招募界面”的申请界面进行应聘申请,系统将应聘申请信息传送至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点击村居服务人员考核进入律师考核方案管理界面,点击培训机制发布界面、培训内容发布界面进行培训机制和内容的发布,通过考试试卷发布界面将试卷发布至律师端,律师进入一寸一法律顾问界面进行村居法律顾问培训和考试界面进行培训和考试,考试成绩同步至律师端和行政端,行政管理人员在村居服务人员考核模块的律师培训考核成绩界面对律师的考试成绩进行查看,如参加培训的课件数以及参与考试的成绩,并最终在村居业务顾问模块的待审批顾问律师界面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律师加入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队伍,由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辖区分配,且历届考核记录存储至历史记录查看界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人员管理处理模型,根据事件发起需求的服务:行政管理人员登陆行政端,点击工作人员管理模块进行对行政管理人员、律师以及居民信息的管理:点击村居管理人员界面,在人员信息管理窗口点击添加或删除进行添加人员信息的管理、点击角色更改选项进行人员的权限管理,点击法律顾问,系统推送相应行政管理人员的权限级别区域内的法律顾问界面,在法律顾问界面进行法律顾问的指定和添加管理,点击工作人员管理模块后点击人民调解员,调取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调解员的添加与删除管理,点击居民界面进行添加或删除居民信息管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政管理人员按照不同级别具有不同权限,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低级别的进行信息和权限管理,最低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对居民信息进行添加和修改,以进行权限管理,且村民登录客户端、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律师登录律师端时,根据其使用权限使用相应的模块,不具有模块的使用权限的人员无法进入相应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律服务需求模型还包括表格应用处理模型,所述表格应用处理模型对应表格应用处理版块,实现表格导出服务的模式为:行政管理人员登录行政端,在表格应用模块进行表格申请和导出请求,表格应用处理模型进行处理,将数据层的信息通过表格的形式导出,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行政端的表格应用模块进入常用表格申请界面进行常用表格的申请,行政管理人员通过表格应用模块进入导出常用表格界面,进行常用表格的下载。
CN202011054334.9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 Pending CN112163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4334.9A CN112163972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4334.9A CN112163972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972A true CN112163972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6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4334.9A Pending CN112163972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39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9854A (zh) * 2021-04-01 2021-07-20 南通简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律所法律服务系统
CN113409012A (zh) * 2021-06-17 2021-09-17 南京视察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远程视频调解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7629A (zh) * 2016-07-06 2016-11-16 泉州市法智星软件有限公司 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7169896A (zh) * 2017-04-13 2017-09-15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法律服务系统
CN109919806A (zh) * 2019-03-11 2019-06-21 孟宪生 一种一站式智慧法务平台及律师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7629A (zh) * 2016-07-06 2016-11-16 泉州市法智星软件有限公司 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7169896A (zh) * 2017-04-13 2017-09-15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法律服务系统
CN109919806A (zh) * 2019-03-11 2019-06-21 孟宪生 一种一站式智慧法务平台及律师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顾伟超: "探析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 《农家参谋》, no. 7, 5 April 2020 (2020-04-05), pages 18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9854A (zh) * 2021-04-01 2021-07-20 南通简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律所法律服务系统
CN113409012A (zh) * 2021-06-17 2021-09-17 南京视察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远程视频调解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gostino et 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in public service networks. The what, who, and how of control
Hirose et al. Characterizing maturity levels for organization-wide roadmapping implementation
CN112163972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村居法律服务系统
Brummer et al. Conflict handling in renewable energy cooperatives (RECs): organizational effects and member well‐being
Cloyd et al. Engagement in the Third US 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 commitment, capacity, and communication for impact
Oguz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in technology adoption decisions: A case study of digital libraries
CN113139854A (zh) 一种共享律所法律服务系统
Harrison et al. Tradecraft to standards—Moving criminal intelligence practice to a profess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crimi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continuum
Sobaci What the Turkish parliamentary web site offers to citizens in terms of e-participation: A content analysis
Phongthiya et al. Innovation intermediaries for university-industry R&D collaboration: Evidence from science parks in Thailand
Kassen Politicization of e-voting rejection: reflections from Kazakhstan
Fink et 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ccelerators: Types, objectives, and key design features
Aydın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R, AR and Metaverse Technologies for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Wilson Managerial control strategies within the networked organization
CN111105198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即时问答平台系统
Fynn et al. A systems approach to the exploration of research activity and relationships within a local authority
Ge et al. A web-based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del Pilar Ramirez-Salazar et al. Ope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t Colombia's National Spectrum Agency
Kordova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he forced usage of alternative digital platform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project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A28712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nnection platform
Krüger et al. Daedalus or Icarus? Experiences on Follow-the-Sun
Rebmann School Administrator Decision-Making & Collaboration for the In-Person to Distance Learning Transition during COVID-19
Valencia-Forrester Inclusive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in journalism Education: A Wise Practice Framework
Duffield Using action research in practice: Useful insights and outcomes
Kramarova et al. A soft systems inquiry into the notion of ‘food deser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