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2895B -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2895B
CN112162895B CN202010867514.2A CN202010867514A CN112162895B CN 112162895 B CN112162895 B CN 112162895B CN 202010867514 A CN202010867514 A CN 202010867514A CN 112162895 B CN112162895 B CN 112162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rocessor
lin transceiver
state
abnormal state
l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75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2895A (zh
Inventor
饶超
潘香英
郭彪
张坤
凌家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8675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2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2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2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2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2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4Resett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LIN收发器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在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是否处于低电平;在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确定所述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本申请能够适用于带有LIN收发器的所有控制器,其通用性强,成本低,自适应性强,能够从异常状态中自动恢复,能够有效提高LIN收发器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车辆上的各种用电设备内部都集成了主控芯片以及通信总线。考虑到车辆用电设备对于总线的通信率要求不高,以及考虑到生产成本上的限制,一般会选择LIN总线与车辆上的用电设备进行交互。例如,通过LIN总线与车辆上的雨量传感器、车窗电机、天窗电机、氛围灯以及座椅控制器通信,进而对用电设备进行控制。
然而,LIN总线采用的是一主多从机制,相比于CAN总线(即双绞线)的多主机制而言,LIN总线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最终导致LIN收发器进入异常状态或者等待状态。当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LIN收发器无法与其他LIN节点进行正常通信。
虽然LIN收发器很容易出现异常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却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对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也无法在LIN收发器进入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对LIN收发器的异常状态进行及时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确定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检测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在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触发LIN收发器复位,从异常状态中恢复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方法应用于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LIN收发器电连接;方法包括:
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
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是否处于低电平;
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常状态检测装置,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是否处于低电平;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常状态检测系统,系统至少包括微处理器和LIN收发器,微处理器和LIN收发器电连接;其中,微处理器用于监控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在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对LIN收发器进行复位。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实现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实现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通过检测微处理器是否满足睡眠条件并结合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的高低电平状态,判断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提高了带有LIN收发器的控制器的智能化程度。并且,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检测所有带有LIN收发器的控制器中LIN收发器的异常状态,具有很强的移植性和实用性。
2、本申请不仅能够通过微控制器对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即异常状态还是正常状态)进行检测,还能在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直接对LIN收发器进行复位,使得LIN收发器从异常状态中恢复,能有效提高LIN收发器的通知信质量。
3、本申请根据微处理器是否能够接收到有效数据,确定LIN控制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在LIN控制器处于异常状态时,通过对LIN控制器初始化,使得LIN控制器从异常状态中恢复,本申请能够适用于带有LIN收发器的所有控制器,其通用性强,成本低,自适应性强,能够从异常状态中自动恢复,能够有效提高LIN收发器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带有LIN收发器的控制器的通线接口示意图;
图1-1为LIN收发器工作异常的睡眠唤醒时序图;
图1-2为LIN收发器工作正常的睡眠唤醒时序图;
图1-3为本申请图2和图3所提供的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状态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LIN收发器和MCU芯片(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也指微处理器)通信,MCU只能通过一个标志位判断LIN收发器是否是正常工作,而且,该标志位的错误率极高,当LIN收发器实际是正常工作的时候,标志位可能会向MCU指示LIN收发器处于异常工作状态;当LIN收发器实际是异常工作的时候,标志位可能会向MCU提示LIN收发器处于正常工作。因此,相关技术中,MCU很难确定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是异常的。除此之外,就算人工意外发现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只能通过人工复位,对LIN收发器进行初始化,进而使得LIN收发器恢复正常工作。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不仅无法监控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是否异常,而且不能高效地改变LIN收发器的异常工作状态,导致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的控制效率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仅无法监控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是否异常,而且不能高效地改变LIN收发器的异常工作状态,导致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的控制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方法应用于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LIN收发器电连接;方法包括: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是否处于低电平;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本发明通过双重检测机制,即在MCU处于唤醒工作状态以及睡眠之前实时采集接收端口的状态来识别当前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从而决定是否激活LIN收发器的初始化或复位动作,以便恢复LIN收发器的通信,确保LIN收发器通信的可靠性及抗干扰性。本发明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智能化,低成本的优势,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应用广泛。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控制器上,还可以应用于包含如图1所示的控制器的其他控制设备中。更具体地,图1提供的是控制器的通信接口图,控制器包括LIN收发器与微处理器(即MCU),即图1展示的是LIN收发器和微处理器的通信接口图,主要包括3个外部接口信号、3个内部接口信号、2个芯片。
其中,外部接口信号包括VBAT、GND和LIN总线接口。VBAT是供电电源接口,当将控制器应用于汽车上时,供电电源一般是由汽车蓄电池供电的,电压为12V,用于为控制器供电;GND是供电地接口,一般是汽车蓄电池负极或车身地;LIN总线接口是当前控制器的LIN总线与外部其他带LIN节点的控制器通信的接口;
内部接口信号包括EN、RX和TX。EN是MCU控制LIN收发器工作的使能信号接口,也称为使能端,即EN是由MCU芯片输出给LIN收发器的控制信号,当EN=1时(即当EN为高电平时),LIN收发器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当EN=0时(即当EN为低电平时),LIN收发器进入低功耗或睡眠模式。TX是MCU发送串行信号至LIN收发器的发送接口;当MCU芯片通过TX输出串行信号至LIN收发器时,串行信号经过LIN收发器的电平转换,传输到外部LIN总线接口上,与其他同线路上的LIN节点进行数字信号的交互。RX是MCU接收LIN收发器传输串行信号的接收端口;当LIN收发器通过LIN总线接口接收了外部LIN总线接口发送的串行信号,经过LIN收发器的电平转换后,将其传输至MCU进行数据解析处理。
MCU是当前控制器内部的微处理器芯片,是所有程序运行、信息采集以及数据处理的核心芯片。
LIN收发器是当前控制器内部通用的符合国际标准规范LIN2.0/1的电平转换芯片。
本申请中检测LIN控制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主要通过对LIN总线接口的电平、微控制器的RX(即接收端口)的电平以及EN(即使能端)的电平进行检测并确定的。
现以一个实例对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对比说明,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是LIN收发器工作异常的睡眠唤醒时序,图1-2是LIN收发器工作正常的睡眠唤醒时序。从图1-1和图1-2中可以看出,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是等待4s,当4s时间达到后,使能端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从图1-1和图1-2中还可以看出,当LIN总线接收到唤醒事件时,即LIN总线从高电平跳转到低电平,再从低电平跳转至高电平时,意味着LIN收发器从外部接收了数据;数据应该由LIN收发器发送至微处理器,图1-2中,RX正常实现跳转,进而使得微处理器的EN端从低电平跳转为高电平,RX正常接收数据;然而,在图1-1中可以看出,RX的电平从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之后,便一直保持低电平;而微处理器的EN要想从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即从睡眠状态转换为正常工作状态,需要RX从低电平跳转为高电平才能实现,而LIN收发器无法从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则意味着LIN收发器是异常工作状态。
本申请为了能够对LIN收发器的异常状态进行检测,提供了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方法应用于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LIN收发器电连接;如图1-3和图2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S21,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
微处理器可以处于两种状态,包括唤醒工作状态(也可称为工作状态)和睡眠状态(也可称为低消耗状态)。其中,当微处理器处于睡眠状态时,意味着LIN收发器也处于睡眠状态,因此,在微处理器处于睡眠状态时,不需要监控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
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满足睡眠条件的正常工作状态;第二阶段是满足睡眠条件的即将睡眠状态。为了能够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过程中,全程监控LIN收发器的状态,进而保证LIN收发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需要在微处理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即将睡眠状态”都对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
为了区分微处理器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还是处于“即将睡眠状态”,需要对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判断的依据是微处理器是否满足睡眠条件。
判断微处理器是否满足睡眠条件的依据是检测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等待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等待时间,当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等待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等待时间,则认为微处理器即将进入睡眠状态,即微处理器当前处于即将睡眠状态。当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等待状态的持续时间未超过预设等待时间,则认为微处理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S22,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是否处于低电平。
当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出现低电平时,意味着LIN收发器正在向微处理器发送信息,即微处理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一直处于高电平时,意味着LIN收发器并未向微处理器发送信息,当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即上述提及的等待状态时间)超过预设等待时间,则认为微处理器处于即将睡眠状态。
当微处理器处于即将睡眠状态时,不会立刻进入睡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LIN收发器如果是正常的,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应该处于高电平,否则,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在执行步骤S22时,当检测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为高电平时,即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不处于低电平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同时控制微处理器进入睡眠状态。
步骤S23,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如果在微处理器处于即将睡眠状态时,检测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则认为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进而,可以采取一定措施避免LIN收发器与微处理器继续无效的数据通信。
本申请通过检测微处理器是否满足睡眠条件并结合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的高低电平状态,判断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提高了带有LIN收发器的控制器的智能化程度。并且,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检测所有带有LIN收发器的控制器中LIN收发器的异常状态,具有很强的移植性和实用性。
在微处理器处于即将睡眠状态,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如图1-3所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S24,触发LIN收发器复位;
微控制器向LIN收发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促使LIN收发器初始化,进而辅助LIN收发器从异常状态中恢复。
步骤S25,延迟微处理器进入睡眠状态,并重新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以监控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为了确定LIN收发器是否从异常状态中恢复,延迟微处理器进入睡眠状态,重复执行步骤S21-步骤S25,确定LIN收发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在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时,微处理器可以直接进入睡眠状态,当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重复执行步骤S21-步骤S25,直至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下,微处理器再进入睡眠状态。
本申请不仅能够通过微控制器对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即异常状态还是正常状态)进行检测,还能在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直接对LIN收发器进行复位,使得LIN收发器从异常状态中恢复,能有效提高LIN收发器的通知信质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如图1-3和图3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31,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
步骤S31与步骤S2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2,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不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确定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持续处于低电平的持续时间。
步骤S33,判断持续时间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步骤S34,在持续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步骤S35,在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触发LIN收发器复位,并重新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以监控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步骤S36,在持续时间未达到预设阈值时,重新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以监控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不满足睡眠条件时,意味着微控制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微处理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能够接收高低电平的数据信号。当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一直处于高电平时,则意味着微处理器处于等待状态,当超过预设等待时间,则意味着微处理器进入即将睡眠状态。
当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时,且低电平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阈值,则意味着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当低电平的持续时间未超过预设阈值,意味着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在正常接收信号,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则重复执行步骤S31,持续监控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
当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微控制器向LIN收发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促使LIN收发器初始化,进而控制LIN收发器从异常状态中恢复。为了确定LIN收发器是否从异常状态中恢复,重复执行步骤S31-步骤S36,确定LIN收发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在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时,微处理器则持续监控微处理器是否满足睡眠条件以及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的工作状态,以监控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当LIN收发器仍然处于异常状态时,重复执行步骤S31-步骤S36,直至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下,微处理器再进入睡眠状态或正常工作状态。
本申请通过对微处理器的两种状态进行监控,即对微处理器的正常工作状态以及即将睡眠状态进行监控,进而确定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是否异常,并在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及时触发LIN收发器复位,使得LIN收发器从异常状态中恢复。本申请能够适用于带有LIN收发器的所有控制器,其通用性强,成本低,自适应性强,能够从异常状态中自动恢复,能够有效提高LIN收发器的通信质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如图4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S41,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
步骤S41与步骤S2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2,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不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接收的数据是否是有效数据;
步骤S43,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接收的数据不是有效数据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步骤S44,在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触发LIN收发器复位,并重新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以监控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步骤S45,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接收的数据是有效数据时,重新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以监控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不满足睡眠条件时,意味着微控制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微处理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能够接收高低电平的数据信号。然而,当微处理器能够接收高低电平的数据信号时,但是当微处理器无法从高低电平中解析出有效的信号时,意味着微处理器接收到的高低电平信号是LIN收发器胡乱发送的,即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当微处理器能够从接收到的高低电平信号中解析出有效信号时,意味着LIN收发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只需要重复执行步骤S41-步骤S45,以监控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
当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微控制器向LIN收发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促使LIN收发器初始化,进而辅助LIN收发器从异常状态中恢复。为了确定LIN收发器是否从异常状态中恢复,重复执行步骤S41-步骤S45,确定LIN收发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在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时,微处理器则持续监控微处理器是否满足睡眠条件以及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的工作状态,以监控LIN收发器的工作状态。当LIN收发器仍然处于异常状态时,重复执行步骤S41-步骤S45,直至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下,微处理器再进入睡眠状态或正常工作状态。
本申请根据微处理器是否能够接收到有效数据,确定LIN控制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在LIN控制器处于异常状态时,通过对LIN控制器初始化,使得LIN控制器从异常状态中恢复,本申请能够适用于带有LIN收发器的所有控制器,其通用性强,成本低,自适应性强,能够从异常状态中自动恢复,能够有效提高LIN收发器的通信质量。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S21-步骤S25、步骤S31-步骤S36、步骤S41-步骤S45,能够依据具体实施情况结合使用,进而使得本申请能够应对多种LIN收发器的异常状态,使得LIN收发器能够从多种异常状态中自动恢复,以提高LIN收发器的通信质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异常状态检测装置,如图5所示,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51,用于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
第二判断模块52,用于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是否处于低电平;
第一确定模块53,用于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进一步地,在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装置还包括: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触发LIN收发器复位;
延迟模块,用于延迟微处理器进入睡眠状态,并重新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以监控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不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确定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持续处于低电平的持续时间;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持续时间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持续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在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不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接收的数据是否是有效数据;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接收的数据不是有效数据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进一步地,在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装置还包括: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触发LIN收发器复位,并重新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以监控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不处于低电平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控制微处理器进入睡眠状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异常状态检测系统,系统至少包括微处理器和LIN收发器,微处理器和LIN收发器电连接;其中,微处理器用于监控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在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对LIN收发器进行复位。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
处理器61;
用于存储处理器6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62;
其中,处理器61被配置为执行以实现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实现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介绍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如何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LIN收发器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其中,当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等待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等待时间时,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
在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是否处于低电平;
在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确定所述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触发所述LIN收发器复位;
延迟所述微处理器进入睡眠状态,并重新判断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以监控所述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不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确定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持续处于低电平的持续时间;
判断所述持续时间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在所述持续时间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不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接收的数据是否是有效数据;
在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接收的数据不是有效数据时,确定所述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触发所述LIN收发器复位,并重新判断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以监控所述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不处于低电平时,确定所述LIN收发器处于正常状态,控制所述微处理器进入睡眠状态。
7.一种异常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其中,当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等待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等待时间时,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是否处于低电平;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确定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8.一种异常状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微处理器和LIN收发器,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LIN收发器电连接;其中,所述微处理器用于监控所述LIN收发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在所述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时,对所述LIN收发器进行复位;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检测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等待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等待时间;其中,当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等待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预设等待时间时,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在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满足所述微处理器的睡眠条件时,判断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是否处于低电平;在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确定所述LIN收发器处于异常状态。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
CN202010867514.2A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2162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7514.2A CN112162895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7514.2A CN112162895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2895A CN112162895A (zh) 2021-01-01
CN112162895B true CN112162895B (zh) 2022-04-26

Family

ID=7386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7514.2A Active CN112162895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289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633A (zh) * 2010-09-29 2011-05-11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双can总线节点故障自恢复系统
CN105448071A (zh) * 2015-11-02 2016-03-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数据收发器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6004507A (zh) * 2016-07-13 2016-10-12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监测电压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自动恢复的方法
CN108282177A (zh) * 2017-01-05 2018-07-13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载ota终端容错设计的升级方法
CN109361569A (zh) * 2018-11-26 2019-02-19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can总线的通信诊断故障码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95715B2 (en) * 2018-06-28 2020-10-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loud oversubscription system
CN109582374A (zh) * 2018-11-30 2019-04-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睡眠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633A (zh) * 2010-09-29 2011-05-11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双can总线节点故障自恢复系统
CN105448071A (zh) * 2015-11-02 2016-03-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数据收发器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6004507A (zh) * 2016-07-13 2016-10-12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监测电压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自动恢复的方法
CN108282177A (zh) * 2017-01-05 2018-07-13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载ota终端容错设计的升级方法
CN109361569A (zh) * 2018-11-26 2019-02-19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can总线的通信诊断故障码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2895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1336B (zh) 一种mcu的复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015393B2 (en) Master-slave interface
CN101520745A (zh) 数据处理设备及其状态切换方法
CN105100730A (zh) 一种监控方法及摄像头装置
CN105242608B (zh) 整车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US10497189B2 (en) Vehicular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vehicular control device
US20080191042A1 (en) Arrangement Provided with a Recording Device
US9817707B2 (en) Controller for reducing power
CN210401588U (zh) 开路故障检测电路
CN112162895B (zh) 一种异常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0733366A (zh) 车载充电机的唤醒方法、装置
US8412146B2 (en) Mutual awake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between a handheld device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CN111791702A (zh) 一种仪表指示灯的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083984B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静态供电控制方法、系统
KR101650838B1 (ko) 캔 버스에 연결된 차량용 전장 유니트 및 상기 유니트를 웨이크-업 하는 방법
CN214565283U (zh) 一种挂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连接状态检测装置
CN111016969B (zh) 一种车辆介入式惰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US10899238B2 (en) Control apparatus including a key hold function of supplying power to a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8222051A (ja)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電子制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1845341B1 (ko) 충전식 전동공구의 배터리 초기 장착 구동 제한시스템
CN111355274B (zh) 一种车载电源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9958106U (zh) 用于检测控制器的多路电压电路、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7575167U (zh) 自动驾驶车辆
US11642968B2 (en) On-board equipment diagnostics device, vehicle equipped with on-board equipment diagnostics device, on-board equipment diagnostic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US1104832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ow consumption mode of an electronic circuit unit, control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