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4859B - 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4859B
CN112154859B CN202010872382.2A CN202010872382A CN112154859B CN 112154859 B CN112154859 B CN 112154859B CN 202010872382 A CN202010872382 A CN 202010872382A CN 112154859 B CN112154859 B CN 112154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ulture
oyster mushroom
microorganism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23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4859A (zh
Inventor
张根伟
刘振国
刘昆昂
李书生
马宏
尹淑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Biology of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Biology of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Biology of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Biology of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08723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4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4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4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平菇栽培料,包括生防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和生料栽培料;所述生防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和枯草芽孢杆菌BS‑KA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益微生物包括植物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高温放线菌。本发明提供的平菇栽培料在显著降低平菇染菌率的同时,还明显增加了平菇的栽培的生物转化率和产量,且实现了平菇的节能、环保和高效的生料栽培,避免了农民露天粗放发酵易引起的栽培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是我国传统大宗食用菌栽培品种,平菇栽培方式包括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生料栽培。熟料栽培是栽培料经充分灭菌的栽培方式,突出优势是,菌丝长势强、杂菌污染少、产量较高,但随着我国采取了严格的禁止燃煤政策,极大限制了物料灭菌过程,且灭菌的栽培料要求在严格的无菌条件接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污染。发酵料栽培是通过充分翻堆发酵,使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有机物转化为菌体蛋白,并产生60-70℃高温,杀死杂菌和虫卵,但发酵料栽培对发酵设施、工艺要求较高,残留糖分过高、发酵灭菌不均匀,都会引起污染,多数农村地区采取露天发酵,平菇栽培污染率通常高到20%以上。生料栽培是栽培料不经灭菌就进行接种的栽培方法,其优点在于设施简单、节能、省工、省时,但由于污染率过高,目前已很少采用此方法。
由于平菇生料栽培对于农业废弃物利用、平菇大规模生产及废弃菌糠肥田乃至保障粮食安全等意义重大。为了降低平菇栽培过程中的污染率以及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目前常采用加入化学杀菌剂、控制栽培料营养物质含量、降低发菌温度、加大接种量等方法来控制杂菌。其中入化学杀菌剂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其成本高、容易造成化学残留,不利于平菇的绿色生产。采用了营养较低的栽培料配方抑制杂菌,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率,但是也会造成平菇的产量和品质的下降。而降低发菌温度和加大接种量等方法的抑菌效果并不显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平菇栽培过程中污染率高,现有的抑菌手段存在化学污染率高、产量降低、效果不理想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平菇栽培料,包括生防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和生料栽培料;
所述生防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和枯草芽孢杆菌BS-KA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190;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42;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S-KA2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40;
所述有益微生物包括植物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高温放线菌。
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190),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为专利CN106479934A、专利名称为“一种灰霉病菌拮抗菌株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中公开的菌种;
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42)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e,为专利CN104762223A、专利名称为“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及其应用”中公开的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BS-KA2(CGMCC No.8340)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 subtilis,为专利CN103789228A、专利名称为“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菌剂”中公开的菌种;
上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和枯草芽孢杆菌BS-KA2均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生防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抑制有害真菌及食用菌的生长,因此,虽然生防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抑菌和降低染菌率的作用,但是为了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食用菌栽培料中通常情况下不会加入任何生防微生物。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平菇栽培料通过向平菇生料栽培料中同时加入特定的生防微生物与特定的有益微生物结合,可以避免因生防微生物的加入而影响平菇的产量。本发明提供的平菇栽培料在显著降低平菇染菌率的同时,还明显增加了平菇的栽培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且整个生料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化学消毒剂、不耗费能源(不需要高温灭菌),实现了平菇的节能、环保和高效的生料栽培,避免了农民露天粗放发酵易引起的栽培污染。
优选的,所述生料栽培料中的干料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棉籽壳25-35份,玉米芯35-45份,木屑20-30份,石膏0.5-1.5份,石灰0.5-1.5份;所述生料栽培料中水的质量含量为55-60%。
优选的,所述生料栽培料中按质量配比还包括4-6份的麸皮。
优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087,该植物乳杆菌的拉丁文名称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发明人通过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得到该菌种。
优选的,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49,该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拉丁文名称为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发明人通过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得到该菌种。
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801,该枯草芽胞杆菌的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 filamentosus,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发明人通过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得到该菌种。
优选的,所述热带假丝酵母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967,该热带假丝酵母的拉丁文名称为Candida tropicalis,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发明人通过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得到该菌种。
优选的,所述高温放线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4.7156,该高温放线菌的拉丁文名称为Thermoactinomyces guangxiensis,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发明人通过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得到该菌种。
优选的,所述平菇栽培料中所述生防微生物的活菌数为1×105-1×106CFU/kg。
上述优选的生防微生物的活菌数,可以进一步防止生防微生物发生过度繁殖而影响平菇吃料。
优选的,所述平菇栽培料中所述有益微生物的活菌数为1×107-1×108CFU/kg;所述有益微生物中所述植物乳杆菌、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所述枯草芽胞杆菌、所述热带假丝酵母和所述高温放线菌的活菌数的比值为1:0.8-1.2:0.8-1.2:0.8-1.2:0.8-1.2。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生防微生物培养液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A中,发酵培养得到生防微生物发酵料;
b、将有益微生物培养液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B中,发酵培养得到有益微生物发酵料;
c、按所述生防微生物和所述有益微生物在所述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要求,将所述生防微生物发酵料、所述有益微生物发酵料和所述生料栽培料混合后均匀后得到所述平菇栽培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用时短,具备常规微生物培养条件即可实现。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A的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麸皮700-750份,稻壳粉80-120份,玉米粉60-100份,豆粉40-60份,葡萄糖25-35份,硫酸铵4-6份,硫酸镁0.5-1.5份,碳酸氢钙0.5-1.5份和水600-650份;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的pH6.8-7.2;
优选的,所述生防微生物发酵料的发酵培养温度为28-32℃、湿度为85-90%、时间为48-55h。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有益微生物培养液包括植物乳杆菌培养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枯草芽胞杆菌培养液、热带假丝酵母培养液和高温放线菌培养液;
所述植物乳杆菌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植物乳杆菌接种至MRS培养基中,37-40℃静置培养2-3d;
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接种至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中,28-30℃光照培养5-6d;1L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中包括:氯化铵0.8-1.2g、碳酸氢钠0.8-1.2g、磷酸二氢钾0.1-0.3g、醋酸钠14-16g、硫酸镁0.1-0.3g、氯化钠0.4-0.6g和余量的水,其pH6.8-7.2;
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枯草芽胞杆菌接种至LB培养基,28-30℃摇培2-3d;
所述热带假丝酵母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热带假丝酵母菌接种至PD培养基,28-30℃摇培3-4d;
所述高温放线菌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高温放线菌接种至高氏1号液体培养基,28-30℃摇培3-4d。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B的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鸡粪45-55份,秸秆15-25份,玉米芯15-25份,麸皮8-12份和水60-70份;
优选的,所述有益微生物发酵料的发酵培养方法为:30-45℃培养2-3d,45-55℃培养1-2d,60-70℃培养1-2d。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所述平菇栽培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具体是将平菇菌种切割成直径为1-3cm菌块,按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所述平菇栽培料中,进行出菇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平菇栽培料,包括生防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和生料栽培料;
其中,生防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其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190,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为1×105CFU/kg;
所述有益微生物包括植物乳杆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087)、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49)、枯草芽胞杆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1.8801)、热带假丝酵母(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967)和高温放线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4.7156);有益微生物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为1×107CFU/kg;其中,植物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高温放线菌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分别为2×106CFU/kg;
生料栽培料中的干料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棉籽壳35份,玉米芯35份,木屑20份、麸皮4份、石膏0.5份,石灰1.5份,生料栽培料中水的质量含量为55%。
实施例2
一种平菇栽培料,包括生防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和生料栽培料;
其中,生防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其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42,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为1×106CFU/kg;
所述有益微生物包括植物乳杆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087)、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49)、枯草芽胞杆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1.8801)、热带假丝酵母(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967)和高温放线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4.7156);有益微生物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为1×108CFU/kg;其中,植物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高温放线菌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分别为2×107CFU/kg;
生料栽培料中的干料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棉籽壳30份,玉米芯40份,木屑25份、麸皮5份、石膏1份,石灰1份,生料栽培料中水的质量含量为57%。
实施例3
一种平菇栽培料,包括生防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和生料栽培料;
其中,生防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BS-KA2,其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40,枯草芽孢杆菌BS-KA2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为1×105CFU/kg;
所述有益微生物包括植物乳杆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087)、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49)、枯草芽胞杆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1.8801)、热带假丝酵母(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967)和高温放线菌(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4.7156);有益微生物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为1×108CFU/kg;其中,中植物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高温放线菌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分别为2×107CFU/kg;
生料栽培料中的干料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棉籽壳25份,玉米芯45份,木屑30份、麸皮6份、石膏1.5份,石灰0.5份,生料栽培料中水的质量含量为60%。
实施例4
实施例1-3中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生防微生物发酵料的制备:将活化后的生防微生物接种至LB培养基中,32℃下摇培3d,得到生防微生物培养液;将生防微生物培养液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A中,在温度为28-32℃、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发酵培养52h,得到生防微生物发酵料;其中,固体发酵培养基A的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麸皮733份,稻壳粉100份,玉米粉80份,豆粉50份,葡萄糖30份,硫酸铵5份,硫酸镁1份,碳酸氢钙1份和水650份;pH7.0;
b、有益微生物发酵料的制备:将活化的植物乳杆菌接种至MRS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3d,得到植物乳杆菌培养液;
将活化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接种至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中,30℃光照培养5d,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其中1L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中包括:氯化铵1g、碳酸氢钠1g、磷酸二氢钾0.2g、醋酸钠15g、硫酸镁0.2g、氯化钠0.5g和余量的水,其pH7.0;
将活化的枯草芽胞杆菌接种至LB培养基,30℃、200rpm摇床振荡培养2d,得到枯草芽胞杆菌培养液;
将活化的热带假丝酵母菌接种至PD培养基,28℃、150rpm摇床振荡培养4d,得到热带假丝酵母培养液;
将活化的高温放线菌接种至高氏1号液体培养基中,28℃、150rpm摇床振荡培养4d;
根据平菇栽培料中植物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高温放线菌的活菌数的比例,混合植物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高温放线菌的培养液,得到有益微生物培养液;
将有益微生物培养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B中,堆成宽1.5米、高1.5米、长度5米的条堆进行翻堆发酵,40℃维持3d,50℃维持2d,65℃维持2d,得到有益微生物发酵料,其中固体发酵培养基B的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鸡粪50份,秸秆20份,玉米芯20份,麸皮10份和水65份;
c、按生防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在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要求,将生防微生物发酵料、有益微生物发酵料和生料栽培料混合后均匀得到所述平菇栽培料。
实施例5
利用实施例4中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1-3中的平菇栽培料,利用得到的实施例1-3中的平菇栽培料栽培平菇,具体栽培方法为:
将得到的实施例1-3中的平菇栽培料分别装入17cm×33cm的聚乙烯栽培袋中,同时将直径为1-3cm平菇菌种菌块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栽培袋中;平菇栽培料装袋过程中分4层播入菌种,其中两层菌种在菌袋两头,菌袋中部打孔通气,25℃培养,进行常规出菇管理。其中平菇菌种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得到棉籽壳50%,玉米芯39%,麸皮10%和石膏1%的菌种培养基,装袋灭菌后,接入平菇‘科佳1号’试管种,28℃培养至满袋,得到平菇菌种,然后将平菇菌种切割成直径为1-3cm菌块。
实施例1-3中的平菇栽培料中平菇的生长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中的平菇栽培料中平菇的生长情况
Figure BDA0002651522460000091
由表1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平菇栽培料在不进行高温灭菌的情况下,具有极佳的霉菌抑制效果,在加入生防微生物的同时,不仅不影响平菇的产量,还使平菇‘科佳1号’栽培过程中的菌丝满袋时间缩短至16d,且生物转化率提高到128.9%,达到了极佳的效果,与熟料栽培相比,本申请的平菇栽培料具有节能环保、产量高的优势,有利于平菇大规模栽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生防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和生料栽培料;
所述生防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和枯草芽孢杆菌BS-KA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190;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3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42;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S-KA2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40;
所述有益微生物包括植物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高温放线菌;所述植物乳杆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087;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49;所述枯草芽胞杆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801;所述热带假丝酵母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967;所述高温放线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4.7156;
所述平菇栽培料中所述生防微生物的活菌数为1×105-1×106CFU/kg;
所述平菇栽培料中所述有益微生物的活菌数为1×107-1×108CFU/kg;所述有益微生物中所述植物乳杆菌、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所述枯草芽胞杆菌、所述热带假丝酵母和所述高温放线菌的活菌数的比值为1:0.8-1.2:0.8-1.2:0.8-1.2:0.8-1.2;
所述生料栽培料中的干料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棉籽壳25-35份,玉米芯35-45份,木屑20-30份,石膏0.5-1.5份,石灰0.5-1.5份;所述生料栽培料中水的质量含量为55-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料栽培料中按质量配比还包括4-6份的麸皮。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生防微生物培养液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A中,发酵培养得到生防微生物发酵料;
b、将有益微生物培养液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B中,发酵培养得到有益微生物发酵料;
c、按所述生防微生物和所述有益微生物在所述平菇栽培料中的活菌数要求,将所述生防微生物发酵料、所述有益微生物发酵料和所述生料栽培料混合后均匀后得到所述平菇栽培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生防微生物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后的生防微生物接种至LB培养基中,28-32℃下摇培2-3d。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A的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麸皮700-750份,稻壳粉80-120份,玉米粉60-100份,豆粉40-60份,葡萄糖25-35份,硫酸铵4-6份,硫酸镁0.5-1.5份,碳酸氢钙0.5-1.5份和水600-650份;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的pH6.8-7.2;和/或
所述生防微生物发酵料的发酵培养温度为28-32℃、湿度为85-90%、时间为48-55h。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有益微生物培养液包括植物乳杆菌培养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枯草芽胞杆菌培养液、热带假丝酵母培养液和高温放线菌培养液;所述植物乳杆菌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植物乳杆菌接种至MRS培养基中,37-40℃静置培养2-3d;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接种至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中,28-30℃光照培养5-6d;1L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基中包括:氯化铵0.8-1.2g、碳酸氢钠0.8-1.2g、磷酸二氢钾0.1-0.3g、醋酸钠14-16g、硫酸镁0.1-0.3g、氯化钠0.4-0.6g和余量的水,其pH6.8-7.2;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枯草芽胞杆菌接种至LB培养基,28-30℃摇培2-3d;所述热带假丝酵母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热带假丝酵母菌接种至PD培养基,28-30℃摇培3-4d;所述高温放线菌培养液的培养方法为:将活化的高温放线菌接种至高氏1号液体培养基中,28-30℃摇培3-4d;和/或
步骤b中,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B的组分按质量配比包括:鸡粪45-55份,秸秆15-25份,玉米芯15-25份,麸皮8-12份和水60-70份%;和/或
步骤b中,所述有益微生物发酵料的发酵培养方法为:30-45℃培养2-3d,45-55℃培养1-2d,60-70℃培养1-2d。
7.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菇栽培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平菇菌种切割成直径为1-3cm菌块,按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所述平菇栽培料中,进行出菇管理。
CN202010872382.2A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154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2382.2A CN112154859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2382.2A CN112154859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4859A CN112154859A (zh) 2021-01-01
CN112154859B true CN112154859B (zh) 2022-07-22

Family

ID=7385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2382.2A Active CN112154859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48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3248A (zh) * 2021-06-15 2021-08-13 重庆市城口县松坤菌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羊肚菌菌种培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640B (zh) * 2010-06-25 2013-02-13 上海创博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复合菌制备蘑菇培养基质的方法
CN103483065A (zh) * 2013-08-27 2014-01-01 邬金飞 平菇生料栽培用食盐防治杂菌方法
CN105237147A (zh) * 2015-09-01 2016-01-13 广西南宁胜祺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平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2213B (zh) * 2017-05-25 2021-02-19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具有促生作用的棘孢木霉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CN107641600B (zh) * 2017-10-10 2020-07-07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适于低温出菇的平菇jk02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
CN108432548B (zh) * 2018-05-02 2020-01-07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香菇菌糠的六妹羊肚菌栽培种的配方及其配置方法
CN108440169A (zh) * 2018-06-22 2018-08-24 宣城云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食用菌无土栽培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3626B (zh) * 2018-07-30 2021-02-26 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以牛圈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
CN111172077A (zh) * 2020-02-14 2020-05-19 广东中科无抗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生猪肠道菌群的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4859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3694B (zh) 一种污泥好氧堆肥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59494B (zh) 一种由食用菌菌渣制备的防病有机肥
US8518428B2 (en) Antagonistic bacteria for controlling the Fusarium wilt of continuous cropping banana and their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CN103820348B (zh) 一株植物促生菌及其菌剂的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2174398B (zh) 用于玉米秸秆还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992184B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
CN111362751B (zh) 一种人参专用的复合微生物抗病促生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879B (zh) 一种杰米拉类芽孢杆菌高密度发酵方法
CN101886055B (zh) 用于防除连作烟草青枯病的拮抗菌njl-14
CN104293719B (zh) 一种发酵床陈化垫料的快腐菌剂、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22299A (zh) 一种湿基生物活性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5685472A (zh) 一种微贮添加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484396A (zh) 一种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新菌株及其应用
CN111607526B (zh) 一种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51121B (zh) 高效转化猪排泄物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981034A (zh) 一株布氏乳杆菌hew-a666及其应用
CN101514124A (zh) 一种鸡腿菇发酵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4859B (zh) 一种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7679A (zh)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4056B (zh) 一株分离自叶际的植物促生菌及其菌剂的生产方法
CN106348888B (zh) 一种利用大葱葱叶废弃物生产木霉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4262049A (zh) 一种生物有机化肥的制备方法
CN102031233B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2943051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菌种s4的制备方法
CN101063088A (zh) 利用菇渣发酵绿色木霉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