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3508B - 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3508B
CN112153508B CN201910581500.1A CN201910581500A CN112153508B CN 112153508 B CN112153508 B CN 112153508B CN 201910581500 A CN201910581500 A CN 201910581500A CN 112153508 B CN112153508 B CN 112153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bluetooth headset
current
feeding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15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3508A (zh
Inventor
杨崇文
曾昭才
王汉阳
徐灏文
鹿麟
徐慧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15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3508B/zh
Priority to US17/605,384 priority patent/US11838711B2/en
Priority to JP2021560247A priority patent/JP7174865B2/ja
Priority to EP20834602.3A priority patent/EP392359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98718 priority patent/WO20210008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3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3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3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3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9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in bluetooth or WI-FI device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73Adaptation for carrying or wearing by persons or anim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51Aspects of antennas or their circuitry in or for hear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蓝牙耳机。蓝牙耳机具有耳塞部和耳柄部,耳塞部设有听筒模组,耳柄部包括与耳塞部相接的连接段、及位于连接段两侧的顶段和底段,耳柄部的底段设有电池;蓝牙耳机包括天线和柔性电路板,天线自耳柄部的连接段延伸至耳柄部的顶段;柔性电路板包括馈电部分和连接馈电部分的第一延伸部分,馈电部分位于耳柄部的连接段且耦合天线,第一延伸部分延伸至耳塞部。上述蓝牙耳机的天线性能较佳。

Description

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蓝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蓝牙耳机因其便捷性和小型化,很受用户欢迎,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由于蓝牙耳机直接佩戴于用户头部,蓝牙耳机的天线在工作时,其产生的辐射容易被用户头部吸收,导致天线效率降低,天线的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性能较佳的蓝牙耳机。
蓝牙耳机具有耳塞部和耳柄部。耳塞部设有听筒模组。耳柄部包括与耳塞部相接的连接段、及位于连接段两侧的顶段和底段。耳柄部的底段设有电池。蓝牙耳机包括天线和柔性电路板。天线自耳柄部的连接段延伸至耳柄部的顶段。柔性电路板包括馈电部分和连接馈电部分的第一延伸部分。馈电部分位于耳柄部的连接段且耦合天线。第一延伸部分延伸至耳塞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天线自耳柄部的连接段延伸至耳柄部的顶段,柔性电路板的馈电部分位于耳柄部的连接段,第一延伸部分延伸至耳塞部,因此天线上形成的电流与柔性电路板上形成的电流的合成电流的方向为耳塞部至耳柄部的顶段或者耳柄部的顶段向耳塞部,从而使得用户佩戴蓝牙耳机时,蓝牙耳机的天线架构的辐射场型的辐射零点朝向用户头部,从而大幅度降低用户头部对天线的不良影响,使得天线具有较佳的天线性能。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天线包括馈电端和远离馈电端的末端。馈电端耦合馈电部分。天线用于形成自馈电端延伸至末端的第一电流。馈电部分具有耦合天线的馈电位置。第一延伸部分包括远离馈电部分的第一端部。柔性电路板用于形成自第一端部延伸至馈电位置的第二电流。第一电流与第二电流能够合成处于谐振模态的等效电流。
其中,天线为1/4波长天线,以具有较高的天线效率。第一电流的电长度为1/4波长,第二电流的电长度为1/4波长,两者合成的等效电流的电长度为1/2波长,处于谐振模态,使得天线信号进行有效辐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流的方向为耳柄部的连接段向耳柄部的顶段,第二电流的方向为耳塞部向耳柄部的连接段的方向,因此有效等效电流的方向为耳塞部向耳柄部的顶段,等效电流所产生的辐射场型在蓝牙耳机佩戴到用户耳部后,其辐射零点朝向用户头部,从而大幅度降低用户头部对天线的不良影响,使得天线具有较佳的天线性能。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馈电端与末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馈电位置与第一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此时,通过对天线和柔性电路板的尺寸限定,进一步限制等效电流的方向,使得天线架构的辐射场型的辐射零点能够更准确地朝向用户头部,天线的性能更佳。一种示例中,馈电端与末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和馈电位置与第一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可以大于或等于1:2。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听筒模组电连接于第一延伸部分,且第一延伸部分与听筒模组连接的连接位置与第一端部彼此间隔。“连接位置”是指第一延伸部分用于电连接听筒模组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端部与馈电部分之间,第一端部延伸至听筒模组远离耳柄部的一侧,且与听筒模组之间形成距离。也即,第一延伸部分可以通过使第一端部向远离馈电部分的方向延伸,以增加长度,从而满足第二电流的电长度要求。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芯片。芯片固定于第一延伸部分。芯片具有射频电路。射频电路用于处理射频信号。射频电路经第一延伸部分和馈电部分耦合天线。馈电部分与天线之间可通过导电件或电容器实现耦合。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区域。多个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平直区域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分的伸直部分体现为平直区域,弯折部分体现为弯曲区域。第一延伸部分通过弯折或伸直的方式,也即通过增加或减少平直区域及弯曲区域的数量或面积,可以有效调节第一延伸部分的长度,使得第二电流满足电长度要求。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区域、第一弯曲区域以及第二平直区域。第二平直区域相对第一平直区域弯折,且两者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分在第一平直区域、第一弯曲区域以及第二平直区域处形成弯折结构,且由于第二平直区域与第一平直区域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因此第一延伸部分的该弯折结构的弯折程度较大,有利于增加第一延伸部分的长度,以满足第二电流的电长度要求。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连接馈电部分的第二延伸部分。第二延伸部分自耳柄部的连接段延伸至耳柄部的底段。第二延伸部分包括远离馈电部分的第二端部。柔性电路板还用于形成自馈电位置延伸至第二端部的第三电流。第三电流的电长度与第二电流的电长度不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流的电长度为1/4波长,第三电流与第二电流的电长度不相等,因此第三电流的电长度不等于1/4波长,第三电流与第一电流合成的等效电流的电长度不等于1/2波长,不处于谐振模态,故而第三电流不进行辐射,蓝牙耳机能够有效抑制第三电流的辐射,以保证有效辐射电流的方向性和质量,使得天线性能较佳。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电池的连接端子背向耳柄部的连接段设置并连接第二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的连接端子朝向耳柄部的底端设置,电池的连接端子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位于靠近耳柄部的底端的位置,因此有利于后续对电池的维修操作。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蓝牙耳机还包括话筒模组。话筒模组位于耳柄部的底段,且位于电池远离耳柄部的连接段的一侧。话筒模组连接第二端部。此时,话筒模组相对电池更靠近耳柄部的底端。用户佩戴蓝牙耳机时,用户发出的声音信号能够质量更好地、速度更快地被话筒模组接收,从而保证蓝牙耳机的收音质量和效率。同样的,也更有利于后续对话筒模组的维修操作。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还包括低通高阻元件。低通高阻元件串接在馈电部分与第二端部之间。换言之,低通高阻元件串接于第二延伸部分,且位于馈电部分与第二端部之间。其中,低通高阻元件用于允许频段低于蓝牙信号频段的电流通过,且阻止频段接近蓝牙信号频段的电流通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蓝牙信号工作于2.4吉赫附近,通过对低通高阻元件的参数设计,能够允许频段低于蓝牙信号频段的电流通过、并拦截频段接近蓝牙信号频段的电流,从而改变纵向第三电流的电长度。此时,第二端部可以延伸至耳柄部的底段的远离耳柄部的连接段的一端,以位于耳柄部的底端。电池的连接端子和话筒模组连接第二端部。由于电池的电流及话筒模组的电流的频段均远低于蓝牙信号频段,电池的电流及话筒模组的电流可以经过低通高阻元件、在第二端部与电子设备的芯片之间传输。
可选的,低通高阻元件可以为电感或磁珠。例如,低通高阻元件为电感时,电感的阻抗可以大于1纳亨(nH),例如可以在20纳亨至70纳亨范围内。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延伸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区域。多个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平直区域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延伸部分的伸直部分体现为平直区域,弯折部分体现为弯曲区域。第二延伸部分通过弯折或伸直的方式,也即通过增加或减少平直区域及弯曲区域的数量或面积,可以有效调节第二延伸部分的长度,使得第三电流满足电长度要求。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延伸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平直区域、第二弯曲区域以及第四平直区域。第三平直区域相对第四平直区域弯折,且两者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延伸部分在第三平直区域、第二弯曲区域以及第四平直区域处形成弯折结构,且由于第三平直区域与第四平直区域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因此第二延伸部分的该弯折结构的弯折程度较大,有利于增加第二延伸部分的长度,以满足第三电流的电长度要求。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天线为单级天线或倒F天线。电子设备还包括天线支架。一种示例中,天线成型于天线支架。另一种示例中,天线组装至天线支架以形成一体化结构。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天线为陶瓷天线、电路板天线、钢片天线、激光直接成型天线或模内注塑天线。例如,天线为激光直接成型天线,天线通过多次循环地交替进行的涂布工艺和烘烤工艺形成于天线支架。天线支架的材质可以为陶瓷或塑料。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蓝牙耳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蓝牙耳机的天线架构的辐射场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蓝牙耳机的天线架构的自由空间辐射场型对应到头模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蓝牙耳机的天线在不同使用环境的效率比对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蓝牙耳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蓝牙耳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柔性电路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的天线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图10A所示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的天线架构的辐射场型的示意图;
图12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的天线架构的辐射场型的仿真图;
图13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的天线架构的自由空间辐射场型对应到头模的示意图;
图14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的天线在不同使用环境的效率比对图;
图15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延伸部分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延伸部分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延伸部分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延伸部分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延伸部分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传统的蓝牙耳机200的示意图。蓝牙耳机200包括耳柄部201和耳塞部202。耳塞部202连接于耳柄部201的顶端。蓝牙耳机200的天线架构203包括条状天线2031和连接条状天线2031一端的传输轴线(cable)2032。条状天线2031位于耳柄部201,且纵向延伸。传输轴线2032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传输轴线2032自耳柄部201的顶端延伸至耳塞部202。该天线架构203中,条状天线2031用于形成天线电流203a,传输轴线2032用于形成地电流203b,天线电流203a与地电流203b合成图示的等效电流203c。如图1所示,该等效电流203c的方向大致为耳柄部201的底端向耳塞部202的方向。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蓝牙耳机200的天线架构203的辐射场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等效电流203c处于谐振模态,电长度为1/2波长,等效电流203c所产生的辐射场型具有辐射较强的辐射强点2001和辐射较弱的辐射零点2002。辐射场型的中心2003与辐射零点2002的连线平行于等效电流203c的方向,辐射场型的中心2003与辐射强点2001的连线垂直于等效电流203c的方向。
请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蓝牙耳机200的天线架构203的自由空间辐射场型对应到头模的示意图。图3包括两个角度的示意图。由图2和图3可知,用户佩戴蓝牙耳机200时,蓝牙耳机200的天线架构203的等效电流203c大致平行于用户头部,蓝牙耳机200的天线架构203的辐射场型的辐射强点2001朝向用户头部。
请参阅图4,图4是图1所示蓝牙耳机200的天线在不同使用环境的效率比对图。其中,图4中实线曲线代表蓝牙耳机200未被佩戴时的天线效率,也即蓝牙耳机200的初始状态时的天线效率。图4中虚线曲线代表蓝牙耳机200佩戴于用户头部时的天线效率。图4的横坐标代表频率,单位为吉赫(GHz);纵坐标为效率,单位为分贝(dB)。
图4中,用户佩戴蓝牙耳机200时,蓝牙耳机200的天线效率相较于初始状态大幅度降低。由此可知,当蓝牙耳机200的天线架构203的辐射场型的辐射强点2001朝向用户头部时,用户头部大幅度吸收天线的辐射,导致天线的效率大幅度降低,对天性性能的影响很大。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该蓝牙耳机佩戴于用户头部时,其天线架构的等效电流所产生的辐射场型的辐射强点不朝向用户头部,辐射场型的辐射零点朝向用户头部,以改善用户头部吸收天线辐射的不良情况,降低用户头部对天线性能的不良影响,使得蓝牙耳机的天线具有较高的效率,性能较佳。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100的结构示意图。后文为方便描述,以图5所示Y方向为纵向、所示X方向为横向进行说明。
蓝牙耳机100具有耳塞部1和耳柄部2。耳柄部2包括与耳塞部1相接的连接段21、及位于连接段21两侧的顶段22和底段23。耳柄部2的顶段22、连接段21及底段23依次排布于纵向。耳塞部1用于部分嵌入用户耳部。耳柄部2用于接触用户耳部。用户佩戴蓝牙耳机100时,耳塞部1部分嵌入用户耳部,耳柄部2位于用户耳部外侧并接触用户耳部。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6是图5所示蓝牙耳机100的部分分解示意图。蓝牙耳机100包括外壳10。外壳10用于收容蓝牙耳机100的其他部件,以固定并保护其他部件。外壳10包括主壳体101、底部壳体102以及侧部壳体103。主壳体101部分位于蓝牙耳机100的耳柄部2、部分位于蓝牙耳机100的耳塞部1。主壳体101于蓝牙耳机100的耳柄部2的底段23处形成第一开口1011,于蓝牙耳机100的耳塞部1处形成第二开口1012。蓝牙耳机100的其他部件可以自第一开口1011或第二开口1012装入主壳体101内部。底部壳体102位于蓝牙耳机100的耳柄部2的底段23并固定连接主壳体101,底部壳体102安装于第一开口1011。侧部壳体103位于蓝牙耳机100的耳塞部1并固定连接主壳体101,侧部壳体103安装于第二开口1012。
其中,底部壳体102与主壳体101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扣合连接、螺纹连接等),以便于蓝牙耳机100后续进行维修或维护。其他实施方式中,底部壳体102与主壳体101之间的连接也可以为不可拆卸连接(例如胶接),以降低底部壳体102意外脱落的风险,使得蓝牙耳机100的可靠性更高。
侧部壳体103与主壳体101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扣合连接、螺纹连接等),以便于蓝牙耳机100后续进行维修或维护。其他实施例中,侧部壳体103与主壳体101之间的连接也可以为不可拆卸连接(例如胶接),以降低侧部壳体103意外脱落的风险,使得蓝牙耳机100的可靠性更高。
其中,侧部壳体103设有一个或多个出音孔1031,使得外壳10内部的声音能够经出音孔1031传输至外壳10外部。本申请不对出音孔1031的形状、位置、数量等作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图7是图5所示蓝牙耳机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蓝牙耳机100还包括天线20、天线支架30、柔性电路板40、芯片50、听筒模组60以及电池70。
天线20自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延伸至耳柄部2的顶段22。可选的,天线20可以为单级天线或倒F天线(inverted F-shaped antenna,IFA)等。可选的,天线20可以为陶瓷天线、电路板天线、钢片天线、激光直接成型(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天线或模内注塑天线等。本实施例中,以天线20为激光直接成型天线为例进行说明。
天线支架30自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延伸至耳柄部2的顶段22。天线支架30用于固定和支撑天线20。本实施例中,天线20成型于天线支架30。例如,天线20通过多次循环地交替进行的涂布工艺和烘烤工艺形成于天线支架30。一种示例中,天线20通过交替进行的三次涂布和三次烘烤工艺成型,以提高产品良率。其他实施例中,天线20也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固定于天线支架30。例如,天线20焊接或粘接至天线支架30。
可选的,天线支架30的材质可以为陶瓷。此时,由于陶瓷的介电常数比较高,因此能够有效缩小天线20的尺寸。其他实施例中,天线支架30的材质也可以为塑料。
柔性电路板40自耳塞部1、经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延伸至耳柄部2的底段23。柔性电路板40可以在耳塞部1及耳柄部2处形成一个或多个弯折结构。柔性电路板40用于传输信号。
芯片50位于耳塞部1。芯片50固定于柔性电路板40。芯片5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并电连接柔性电路板40。可选的,芯片50可以为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其中,芯片50具有射频电路501。射频电路501用于处理射频信号。例如,射频电路501用于调制射频信号或解调射频信号。射频电路501经柔性电路板40耦合天线20。可选的,蓝牙耳机100还包括导电件80。其中,导电件80可以为弹片。导电件80位于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导电件80连接柔性电路板40与位于天线支架30上的天线20。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包括柔性电路板40、天线20以及导电件80。其他实施例中,导电件8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导电胶等。其他实施例中,导电件80也可以替换为电容器,通过电容器耦合柔性电路板40与天线20。
听筒模组60设于耳塞部1。听筒模组60连接柔性电路板40。听筒模组60耦合芯片50。听筒模组60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听筒模组60位于芯片50的远离耳柄部2的一侧。此时,听筒模组60更靠近蓝牙耳机100的外部,听筒模组60形成的声音信号更容易输出至蓝牙耳机100的外部。其中,蓝牙耳机100还可以包括固定端子对601。固定端子对601位于耳塞部1。固定端子对601固定连接于柔性电路板40。听筒模组60的连接端子602插接于固定端子对601,以电连接柔性电路板40。
电池70设于耳柄部2的底段23。电池70连接柔性电路板40。电池70耦合芯片50。电池70用于为蓝牙耳机100提供电能。本实施例中,电池70呈条状,以更好地容纳于主壳体101内。其他实施例中,电池7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其中,蓝牙耳机100还可以包括话筒模组90。话筒模组90位于耳柄部2的底段23或连接段21。话筒模组90可以位于电池70远离天线20的一侧,或者位于电池70与天线20之间。话筒模组90连接柔性电路板40。话筒模组90耦合芯片50。话筒模组90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图8是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柔性电路板40包括馈电部分401和连接馈电部分401的第一延伸部分402。第一延伸部分402连接于馈电部分401的一侧。柔性电路板40还包括连接馈电部分401的第二延伸部分403。第二延伸部分403连接于馈电部分401的另一侧。馈电部分401连接第一延伸部分402的一侧和连接第二延伸部分403的另一侧,可以是相邻设置两侧,也可以相背设置的两侧。
其中,第一延伸部分402包括远离馈电部分401的第一端部404。第二延伸部分403包括远离馈电部分401的第二端部405。第一端部404和第二端部405可以为柔性电路板40的两个端部。
可选的,馈电部分401、第一延伸部分402及第二延伸部分403一体成型。其他实施例中,馈电部分401、第一延伸部分402及第二延伸部分403也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
可选的,柔性电路板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补强板(图中未示出)。一个或多个补强板设于柔性电路板40的补强区域处。柔性电路板40的补强区域主要为柔性电路板40中需要与其他部件连接的区域,或者用于承载其他部件的区域。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A,图10A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的结构示意图。
柔性电路板40的馈电部分401位于耳柄部2的连接段21且耦合天线20。本实施例中,馈电部分401通过导电件80耦合天线20。第一延伸部分402延伸至耳塞部1。第一延伸部分402大部分位于耳塞部1,少部分位于耳塞部1或不位于耳塞部1。第二延伸部分403自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延伸至耳柄部2的底段2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天线20自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延伸至耳柄部2的顶段22,柔性电路板40的馈电部分401位于耳柄部2的连接段21,第一延伸部分402延伸至耳塞部1,因此天线20上形成的电流与柔性电路板40上形成的电流的合成电流的方向为耳塞部1至耳柄部2的顶段22或者耳柄部2的顶段22向耳塞部1,从而使得用户佩戴蓝牙耳机100时,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的辐射场型的辐射零点朝向用户头部,从而大幅度降低用户头部对天线20的不良影响,使得天线20具有较佳的天线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10A和图10B,图10B是图10A所示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可选的,天线30包括馈电端301和远离馈电端301的末端302。馈电端301耦合馈电部分401。天线30用于形成自馈电端301延伸至末端302的第一电流3a。第一电流3a为天线电流。馈电部分401具有耦合天线30的馈电位置4011。第一延伸部分402包括远离馈电部分401的第一端部404。柔性电路板40用于形成自第一端部404延伸至馈电位置4011的第二电流3b。第二电流3b为地电流。第一电流3a与第二电流3b能够合成处于谐振模态的等效电流。
如图10A所示,第一电流3a的流动方向随天线20的形状方向变化。为了方便说明,图10B中将第一电流3a等效为纵向的第一等效电流3a’。如图10A所示,第二电流3b的流动方向随柔性电路板40的从馈电位置4011至第一端部404的部分的形状变化。为了方便说明,图10B中将第二电流3b等效为横向的第二等效电流3b’。第一电流3a和第二电流3b合成的等效电流即为第一等效电流3a’和第二等效电流3b’合成的等效电流3c。
其中,天线20为1/4波长天线,以具有较高的天线效率。第一电流3a的电长度为1/4波长,第二电流3b的电长度为1/4波长,两者合成的等效电流的电长度为1/2波长,处于谐振模态,使得天线信号进行有效辐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流3a的方向为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向耳柄部2的顶段22,第二电流3b的方向为耳塞部1向耳柄部2的连接段21的方向,因此第一电流3a和第二电流3b合成的等效电流3c的方向为耳塞部1向耳柄部2的顶段2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电流3a为交流电流,在另一种状态中,第一电流3a的方向为耳柄部2的顶段22向耳柄部2的连接段21,第二电流3b的方向为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向耳塞部1,等效电流3c的方向为耳柄部2的顶段22向耳塞部1。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电长度为1/4波长的第一电流3a或第二电流3b的承载介质受其路径周围的介质的影响,其实际物理长度比1/4波长小。
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图11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的辐射场型的示意图,图12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的辐射场型的仿真图。
如图11和图12所示,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的等效电流3c的方向为蓝牙耳机100的耳塞部1向耳柄部2的顶段22,辐射场型的中心3A与辐射零点3B的连线平行于耳塞部1向耳柄部2的顶段22的方向,辐射场型的中心3A与辐射强点3C的连线垂直于耳塞部1向耳柄部2的顶段22的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图13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的自由空间辐射场型对应到头模的示意图,图14是图7所示蓝牙耳机100的天线20在不同使用环境的效率比对图。其中,图14中实线曲线代表蓝牙耳机100未被佩戴时的天线效率,也即蓝牙耳机100处于初始状态时的天线效率。图14中虚线曲线代表蓝牙耳机100佩戴于用户头部时的天线效率。图14的横坐标代表频率,单位为吉赫(GHz);纵坐标为效率,单位为分贝(dB)。
由图11和图13可知,用户佩戴蓝牙耳机100时,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的辐射场型的辐射零点3B朝向用户头部,辐射强点3C位于大致平行于用户头部的方向上,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的等效电流3c大致平行于用户头部。由图14可知,当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架构3的辐射场型的辐射零点3B朝向用户头部时,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效率在用户佩戴耳机时少许降低、并未大幅度降低,一种示例中,天线效率能达到初始状态的天线效率的80%或以上,故而蓝牙耳机100的天线性能较佳。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示蓝牙耳机100,通过将天线20排布于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及顶段22,并将天线20的馈入点适当地设置于耳柄部2的连接段21,使得天线20上形成的第一电流3a与柔性电路板40的第一延伸部分402上形成的第二电流3b所合成的等效电流3c的电长度满足1/2波长的谐振结构,并且等效电流3c所产生的辐射场型在蓝牙耳机100佩戴到用户耳部后,辐射零点3B朝向用户头部,从而大幅度降低用户头部对天线20的不良影响,使得天线20具有较佳的天线性能。
可选的,请参阅图10A和图10B,馈电端301与末端302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馈电位置4011与第一端部404之间的直线距离。此时,天线20上的第一等效电流3a’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延伸部分402上的第二等效电流3b’的长度。此时,通过对天线30和柔性电路板40的尺寸限定,进一步限制等效电流3c的方向,使得天线架构3的辐射场型的辐射零点3B能够更准确地朝向用户头部,天线20的性能更佳。一种示例中,馈电端301与末端302之间的直线距离与馈电位置4011和第一端部404之间的直线距离比可以大于或等于1:2。也即,第一等效电流3a’的长度和第二等效电流3b’的长度的比可以大于或等于1:2。
在本申请中,蓝牙耳机100的第一电流3a的电长度可以通过调节天线20的长度实现。例如,如图10A所示,天线20的形状呈螺旋状,以克服由于耳柄部2的顶段22空间不足的问题,增加天线20长度,使得天线20上形成的第一电流3a的电长度能够满足1/4波长需求。进一步地,可通过改变天线20的缠绕圈数、缠绕密度、缠绕形状等方式改变天线20的长度。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天线20设置为具有堆叠的多层天线段的结构。本申请对天线20的具体形状不作严格限定。
在本申请中,蓝牙耳机100的第二电流3b的电长度可以通过调节柔性电路板40的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实现。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可以通过使第一端部404向远离馈电部分401的方向延伸,以增加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此时,第一端部404的设置目的在于延长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可不用于连接蓝牙耳机100的其他部件。例如,结合参阅图7和图9,蓝牙耳机100的芯片50固定于柔性电路板40的第一延伸部分402,且固定位置与第一端部404彼此间隔。固定位置位于第一端部404与馈电部分401之间。“固定位置”是指第一延伸部分402用于固定芯片50的位置。听筒模组60电连接于第一延伸部分402,且第一延伸部分402与听筒模组60连接的连接位置与第一端部404彼此间隔。“连接位置”是指第一延伸部分402用于电连接听筒模组60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端部404与馈电部分401之间。第一端部404延伸至听筒模组60远离耳柄部2的一侧。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弯折或伸直第一延伸部分402的方式,调节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延伸部分402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区域(4021/4022),多个区域(4021/4022)包括一个或多个平直区域4021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区域4022。第一延伸部分402的伸直部分体现为平直区域4021,弯折部分体现为弯曲区域4022。多个区域(4021/4022)中的平直区域4021的面积及形状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多个区域(4021/4022)中的弯曲区域402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第一延伸部分402通过弯折或伸直的方式,也即通过增加或减少平直区域4021及弯曲区域4022的数量或面积,可以有效调节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使得第二电流3b的电长度满足要求。
可选的,可以通过弯折第一延伸部分402的方式,增加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延伸部分40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区域4023、第一弯曲区域4024以及第二平直区域4025。第一平直区域4023及第二平直区域4025为第一延伸部分402的其中两个平直区域4021。第一弯曲区域4024为第一延伸部分402的其中一个弯曲区域4022。第二平直区域4025相对第一平直区域4023弯折,且两者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此时,第一延伸部分402在第一平直区域4023、第一弯曲区域4024以及第二平直区域4025处形成弯折结构,且由于第二平直区域4025与第一平直区域4023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因此第一延伸部分402的该弯折结构的弯折程度较大,有利于增加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以满足第二电流3b的电长度要求。
一种示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平直区域4023与第二平直区域4025彼此平行。此时,两者可以互相靠近,以在增加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的同时,避免占用过多的空间。另一种示例中,第一平直区域4023与第二平直区域4025之间形成小于30°的锐角。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仍然较小。再一种示例中,第一平直区域4023与第二平直区域4025之间形成90°夹角,两者彼此垂直。此时,第一平直区域4023与第二平直区域4025占用空间较大,可考虑设置于蓝牙耳机100中安装空间较为充裕的位置处。
可选的,也可以通过改变弯曲区域4022的形状,改变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一种示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弯曲区域4024的弯曲程度较大,其长度较长,使得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较长。另一种示例中,请参阅图15,图15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第一延伸部分40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连接于第一平直区域4023与第二平直区域4025之间的第一弯曲区域4024的弯曲程度较小,其长度较短,使得第一延伸部分402的长度较短。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蓝牙耳机100也可以采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组合方案。
在本申请中,第二电流3b与第一电流3a合成1/2波长的等效电流3c,等效电流3c处于谐振模态,为有效辐射电流。由于柔性电路板40的第二延伸部分403亦连接于馈电部分401,因此第二延伸部分403亦会形成电流。本申请还通过控制这部分电流的电长度,使得这部分电流与第一电流3a无法合成处于谐振模态的等效电流,从而抑制这部分电流辐射,以保证有效辐射电流的方向性和质量,使得天线性能较佳。
具体的,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柔性电路板40还用于形成自馈电位置4011延伸至第二端部405的第三电流3d。第三电流3d为地电流。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与第二电流3b的电长度不相等。其中,如图10A所示,第三电流3d的流动方向随柔性电路板40的从馈电位置4011至第二端部405的部分的形状变化。为了方便说明,图10B中将第三电流3d等效为纵向的第三等效电流3d’。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流3b的电长度为1/4波长,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与第二电流3b的电长度不相等,因此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不等于1/4波长,第三电流3d与第一电流3a合成的等效电流(图中未示出)的电长度不等于1/2波长,不处于谐振模态,故而第三电流3d不进行辐射,蓝牙耳机100能够有效抑制第三电流3d的辐射。
在本申请中,蓝牙耳机100的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可以通过调节柔性电路板40的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实现。
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弯折或伸直第二延伸部分403的方式,调节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例如,如图9所示,第二延伸部分403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区域(4031/4032)。多个区域(4031/4032)包括一个或多个平直区域4031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区域4032。第二延伸部分403的伸直部分体现为平直区域4031,弯折部分体现为弯曲区域4032。多个区域(4031/4032)中的平直区域4031的面积及形状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多个区域(4031/4032)中的弯曲区域403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第二延伸部分403通过弯折或伸直的方式,也即通过增加或减少平直区域4031及弯曲区域4032的数量或面积,可以有效调节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使得第三电流3d满足电长度要求。
可选的,可以通过弯折第二延伸部分403的方式,增加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例如,如图9所示,第二延伸部分40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平直区域4033、第二弯曲区域4034以及第四平直区域4035。第三平直区域4033及第四平直区域4035为第二延伸部分403的其中两个平直区域4031。第二弯曲区域4034为第二延伸部分403的其中一个弯曲区域4032。第三平直区域4033相对第四平直区域4035弯折,且两者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此时,第二延伸部分403在第三平直区域4033、第二弯曲区域4034以及第四平直区域4035处形成弯折结构,且由于第三平直区域4033与第四平直区域4035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因此第二延伸部分403的该弯折结构的弯折程度较大,有利于增加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以满足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要求。
一种示例中,第三平直区域4033与第四平直区域4035之间形成90°夹角,两者彼此垂直。如图9所示,第三平直区域4033和第四平直区域4035可以位于第二延伸部分403靠近馈电部分401的一侧。由于耳柄部2的连接段21处形成一个较为立体的空间,故而能够顺利容纳第三平直区域4033和第四平直区域4035。另一种示例中,第三平直区域4033和第四平直区域4035彼此平行。此时,两者可以互相靠近,以在增加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的同时,避免占用过多的空间。如图9所示,第三平直区域4033和第四平直区域4035可以位于第二端部405,两者堆叠放置。再一种示例中,第三平直区域4033和第四平直区域4035之间可以形成小于30°的锐角。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仍然较小。
可选的,可以通过伸直第二延伸部分403的方式,减小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请一并参阅图9和参阅图16,图16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第二延伸部分403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部分403连接馈电部分401的一端设置三次弯折结构,形成四个平直区域4031。图16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部分403连接馈电部分401的一端设置两次弯折结构,形成三个平直区域4031。图16所示实施方式相对于图9所示实施方式,第二延伸部分403连接馈电部分401的一端减少一次弯折,伸直了部分第二延伸部分403,省去一个平直区域4031,缩短了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从而缩短了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图17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第二延伸部分403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第二延伸部分403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7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部分403连接馈电部分401的一端设置一次弯折结构,形成二个平直区域4031。图18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部分403连接馈电部分401的一端未设置弯折结构,形成一个平直区域4031。图17和图18所示实施方式相对于图16所示实施方式,再次减少了弯折次数,进一步伸直了部分第二延伸部分403,减少了平直区域4031的数量,缩短了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从而缩短了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部分403通过靠近馈电部分401一端的弯折设计或伸直设计,使得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满足需求,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能够与1/4波长不相等。此时,第二延伸部分403的第二端部405可以位于耳柄部2的底段23的远离耳柄部2的连接段21的一端,也即位于整个耳柄部2的底端,使得蓝牙耳机100的部分部件的排布更为灵活化。
具体的:
可选的,参阅图7,电池70的连接端子701背向耳柄部2的连接段21设置并连接第二端部405。此时,电池70的连接端子701朝向耳柄部2的底端设置,电池70的连接端子701与柔性电路板40的连接结构位于靠近耳柄部2的底端的位置,因此有利于后续对电池70的维修操作。其他实施例中,电池70的连接端子701也可以朝向耳柄部2的连接段21设置。此时,电池70的连接端子701连接第二延伸部分403靠近馈电部分401一端。
可选的,参阅图7,话筒模组90位于耳柄部2的底段23,且位于电池70远离耳柄部2的连接段21的一侧。话筒模组90连接第二端部405。话筒模组90相对电池70更靠近耳柄部2的底端。此时,用户佩戴蓝牙耳机100时,用户发出的声音信号能够质量更好地、速度更快地被话筒模组90接收,从而保证蓝牙耳机100的收音质量和效率。同样的,也更有利于后续对话筒模组90的维修操作。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在第二延伸部分403串接元器件,断开第三电流3d,使得第三电流3d满足电长度要求。例如,请参阅图19,图19是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第二延伸部分403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柔性电路板40还包括低通高阻元件404,低通高阻元件404串接在馈电部分401(参阅图9)与第二端部405之间。换言之,低通高阻元件404串接于第二延伸部分403,且位于馈电部分401与第二端部405之间。其中,低通高阻元件404用于允许频段低于蓝牙信号频段的电流通过,且阻止频段接近蓝牙信号频段的电流通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蓝牙信号工作于2.4吉赫(GHz)附近,通过对低通高阻元件404的参数设计,能够允许频段低于蓝牙信号频段的电流通过、并拦截频段接近蓝牙信号频段的电流,从而改变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
此时,第二端部405仍可以延伸至耳柄部2的底段23的远离耳柄部2的连接段21的一端,以位于耳柄部2的底端。电池70的连接端子701仍可以背向耳柄部2的连接段21设置并连接第二端部405。话筒模组90仍可以位于耳柄部2的底段23,且位于电池70远离耳柄部2的连接段21的一侧,话筒模组90连接第二端部405。电池70的电流及话筒模组90的电流的频段均远低于蓝牙信号频段,电池70的电流及话筒模组90的电流可以经过低通高阻元件404、在第二端部405与芯片50之间传输。
可选的,低通高阻元件404可以为电感或磁珠。例如,低通高阻元件404为电感时,电感的阻抗可以大于1纳亨(nH),例如可以在20纳亨至70纳亨范围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蓝牙耳机100也可以采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组合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蓝牙耳机100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延伸部分403的长度,控制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使得第三电流3d的电长度不等于1/4波长,但是接近1/4波长,使得第三电流3d与第一电流3a合成的等效电流少部分参与辐射,第三电流3d参与辐射的比例是明显小于第二电流3b参与辐射的比例的,使得天线20的有效辐射电流的方向发生少许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天线20的辐射场型的方位发生适应性变化。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型号的蓝牙耳机100的佩戴角度,对第三电流3d进行设置,使其能够少部分参与辐射,以调整天线20的有效辐射电流的方向至合适方位,天线20的辐射场型的辐射零点3B更好地朝向用户头部,以获得较佳的天线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耳塞部和耳柄部,所述耳塞部设有听筒模组,所述耳柄部包括与所述耳塞部相接的连接段、及位于所述连接段两侧的顶段和底段,所述耳柄部的底段设有电池;
所述蓝牙耳机包括天线架构,所述天线架构包括:
天线,所述天线自所述耳柄部的连接段延伸至所述耳柄部的顶段;以及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馈电部分和连接所述馈电部分的第一延伸部分,所述馈电部分位于所述耳柄部的连接段且耦合所述天线,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延伸至所述耳塞部;
其中,所述天线包括馈电端和远离所述馈电端的末端,所述馈电端耦合所述馈电部分,所述天线用于形成自所述馈电端延伸至所述末端的第一电流;
所述馈电部分具有耦合所述天线的馈电位置,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包括远离所述馈电部分的第一端部,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形成自所述第一端部延伸至所述馈电位置的第二电流;
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能够合成所述天线架构的等效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端与所述末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馈电位置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模组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分与所述听筒模组连接的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一端部彼此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平直区域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区域、第一弯曲区域以及第二平直区域,所述第二平直区域相对所述第一平直区域弯折,且两者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连接所述馈电部分的第二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自所述耳柄部的连接段延伸至所述耳柄部的底段,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包括远离所述馈电部分的第二端部;
所述柔性电路板还用于形成自所述馈电位置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三电流,所述第三电流的电长度与所述第二电流的电长度不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连接端子背向所述耳柄部的连接段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二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话筒模组,所述话筒模组位于所述耳柄部的底段,且位于所述电池远离所述耳柄部的连接段的一侧,所述话筒模组连接所述第二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低通高阻元件,所述低通高阻元件串接在所述馈电部分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平直区域以及一个或多个弯曲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平直区域、第二弯曲区域以及第四平直区域,所述第三平直区域相对所述第四平直区域弯折,且两者之间形成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单级天线或倒F天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陶瓷天线、电路板天线、钢片天线、激光直接成型天线或模内注塑天线。
CN201910581500.1A 2019-06-29 2019-06-29 蓝牙耳机 Active CN112153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1500.1A CN112153508B (zh) 2019-06-29 2019-06-29 蓝牙耳机
US17/605,384 US11838711B2 (en) 2019-06-29 2020-06-29 Bluetooth earphone
JP2021560247A JP7174865B2 (ja) 2019-06-29 2020-06-29 Bluetoothイヤホン
EP20834602.3A EP3923598B1 (en) 2019-06-29 2020-06-29 Bluetooth earphone
PCT/CN2020/098718 WO2021000815A1 (zh) 2019-06-29 2020-06-29 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1500.1A CN112153508B (zh) 2019-06-29 2019-06-29 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508A CN112153508A (zh) 2020-12-29
CN112153508B true CN112153508B (zh) 2022-04-05

Family

ID=73891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1500.1A Active CN112153508B (zh) 2019-06-29 2019-06-29 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8711B2 (zh)
EP (1) EP3923598B1 (zh)
JP (1) JP7174865B2 (zh)
CN (1) CN112153508B (zh)
WO (1) WO20210008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0615B (zh) * 2021-05-26 2023-01-20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线控蓝牙耳机天线和蓝牙耳机
CN116417782A (zh) * 2021-12-31 2023-07-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及终端天线
CN115442714B9 (zh) * 2022-08-17 2023-12-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
CN117492351B (zh) * 2023-12-29 2024-05-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8300B2 (ja) 1990-08-14 1997-03-05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携帯用送受器
JP4598975B2 (ja) * 2001-03-09 2010-12-15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電磁波防護装置が取り付けられた携帯用通信機器
US8270915B2 (en) * 2007-01-06 2012-09-18 Apple Inc. Antenna and button assembly for wireless devices
CN2904524Y (zh) 2006-05-23 2007-05-23 凌道璋 耳塞式耳机
US9118990B2 (en) 2007-01-06 2015-08-25 Apple Inc. Connectors designed for ease of use
EP2104967B1 (en) * 2007-01-06 2012-04-18 Apple Inc. Headset connector for selectively routing signals depending on determined orientation of engaging connector
JP5824404B2 (ja) * 2012-04-06 2015-11-25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ヘッドセット
US9825355B2 (en) * 2015-12-18 2017-11-21 Motorola Mobility Llc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antenna system
US9866945B2 (en) * 2016-01-12 2018-01-09 Apple Inc. Antennas for wireless earbuds
CN206134936U (zh) * 2016-09-27 2017-04-26 深圳市安特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蓝牙耳机天线
CN206379458U (zh) 2016-12-30 2017-08-04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天线及蓝牙耳机
CN107801117B (zh) 2017-11-30 2023-12-19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
CN108281759B (zh) * 2017-12-18 2019-05-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063993A (zh) 2017-12-20 2018-05-22 深圳市可信华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208240880U (zh) * 2018-03-23 2018-12-14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
CN208754499U (zh) * 2018-08-08 2019-04-16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及真无线耳机
CN208675488U (zh) * 2018-10-24 2019-03-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
CN109547885A (zh) 2018-11-29 2019-03-29 北京羽扇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耳机
CN110323542B (zh) 2019-06-28 2021-08-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及蓝牙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23598B1 (en) 2024-03-13
JP2022527632A (ja) 2022-06-02
WO2021000815A1 (zh) 2021-01-07
EP3923598A4 (en) 2022-04-06
EP3923598A1 (en) 2021-12-15
JP7174865B2 (ja) 2022-11-17
CN112153508A (zh) 2020-12-29
US11838711B2 (en) 2023-12-05
US20220159363A1 (en) 2022-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3508B (zh) 蓝牙耳机
EP2725655B1 (en) A behind-the-ear hearing aid with an improved antenna
US20190306634A1 (en) Hearing aid having combined antennas
US10841716B2 (en) Hearing device with two-half loop antenna
CN112886219B (zh) 无线耳机
US9877119B2 (en) Hearing aid with antenna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828175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11342949B2 (en)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body-wor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171890A (zh) 无线耳机
CN112582779B (zh) 一种天线及蓝牙无线耳机
CN115442714A (zh) 无线耳机
WO2017045466A1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表
EP3185583B1 (en) Hearing aid with antenna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20048197A (ja) 支持構造にアンテナ機能を有する聴覚装置
CN115377663A (zh) 无线耳机
CN112752180B (zh) 蓝牙耳机
EP3110170B1 (en) A hearing aid having combined antennas
CN217011144U (zh) 无线耳机
DK177431B1 (en) Hearing aid with an antenna
DK179697B1 (en) Hearing aid with antenna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