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9862A - 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9862A
CN112149862A CN201910578173.4A CN201910578173A CN112149862A CN 112149862 A CN112149862 A CN 112149862A CN 201910578173 A CN201910578173 A CN 201910578173A CN 112149862 A CN112149862 A CN 112149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station
target
vehicle
time
resc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81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81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98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9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9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 G06Q50/40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获取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根据各第一时间和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由此,通过这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不仅节约了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而且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轨道交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近年来,轨道交通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给我们的出行方式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例如,高铁作为一种高速度的交通工具,成为人们远距离出行的首选,大大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地铁作为一种城内交通工具,不仅为人们的市内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而且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
在轨道车辆运行期间,可能会有乘客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从而需要适用于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策略,以对车辆中身体不适的乘客进行及时的紧急救援,防止意外发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中需要合适的应急救援策略,以对车辆中身体不适的乘客进行及时的紧急救援,防止意外发生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中包括多个中间站,包括: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所述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获取救护车辆到达所述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中包括多个中间站,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所述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救护车辆到达所述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可以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并获取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之后根据各第一时间和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进而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由此,通过根据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二时间,确定出最佳的中间站作为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从而不仅节约了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而且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各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判别目标中间站的流程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整体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进行信息采集的流程示意图。
图4-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确定检测值与标准值是否匹配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要素。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中需要合适的应急救援策略,以对车辆中身体不适的乘客进行及时的紧急救援,防止意外发生的问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可以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并获取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之后根据各第一时间和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进而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由此,通过根据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二时间,确定出最佳的中间站作为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从而不仅节约了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而且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
在实际使用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可以由本申请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实现。
其中,第一时间,是指车辆过站不停车的情况下,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救援可以是车辆中的乘客在感到身体不适时,主动触发的。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车厢中设置多个报警装置,以使用户可以在感到身体不适时,通过报警装置触发救援,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在获取到乘客在报警装置中的操作后,可以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触发进行救援时,为及时为乘客提供救援,可以使得车辆在救援结束之前,在经过的各中间站点不停车。因此,在触发救援时,可以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计算车辆过站不停车的新的运行图,进而根据新的运行图,计算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
步骤102,获取救护车辆到达所述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发救援后,可以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救援平台,从而使得救援平台可以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车辆所在线路中未到达的各中间站,并获取各中间站附近的救护车辆,进而计算各中间站附近的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
步骤103,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出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二时间之后,即可根据各中间站对应的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选取出使得救援时间最短的中间站,作为目标中间站。
进一步的,由于每个中间站附近的救护车辆可能有多个,即每个中间站可能对应多个第二时间,从而可以根据各中间站对应的最短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各中间站具有对应的第一时间,所述各中间站具有对应的多个第二时间,且,各第二时间分别为对应的救护车辆到达所述中间站所需的时间;相应的,上述步骤103,可以包括:
从所述中间站对应的多个第二时间中,选取最短的第二时间作为目标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
可以理解的是,为尽量缩短救援时间,可以从中间站对应的多个第二时间中,选取出最短的第二时间作为目标第二时间,进而根据各中间站对应的第一时间以及各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从各中间站中选取出所需救援时间最短的中间站,作为目标中间站。
如图2-1所示,为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各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的示意图。其中,A、B、C、D为车辆正在运行的线路中尚未到达的中间站,tVA、tVB、tVC、tVD分别为车辆到达A、B、C、D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tHA、tHB、tHC、tHD分别为A、B、C、D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
具体的,可以根据各中间站对应的第一时间与目标第二时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中间站。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可以包括:
针对第一中间站,若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则将所述第一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
若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小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则确定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为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中间站为所述第一中间站的下一站;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差值,则将所述第一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所述目标差值为,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目标差值,则在所述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时,将所述第二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
其中,第一差值,是指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即车辆从第一中间站到达第二中间站所需的时间;目标差值,是指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与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即车辆在第一中间站等待救护车辆所需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即可以确定救护车辆可以在车辆之前到达第一中间站,或者救护车辆与车辆同时到达第一中间站,则可以将第一中间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若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小于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即可以确定救护车辆在车辆之后到达第一中间站,则可以进一步判断车辆从第一中间站到达下一站(即第二中间站)所需的时间是否大于车辆在第一中间站等待救护车辆的所需的时间,即判断第一差值是否大于目标差值。
具体的,若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差值,即车辆从第一中间站到达第二中间站的所需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车辆在第一中间站等待救护车辆的时间,则可以将第一中间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若第一差值小于目标差值,即车辆从第一中间站到达第二中间站的所需的时间小于车辆在第一中间站等待救护车辆的时间,则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即车辆是否需要在第二中间站等待救护车辆。
具体的,若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第二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即救护车辆可以在车辆之前到达第二中间站,或者救护车辆可以与车辆同时到达第二中间站,从而可以将第二中间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若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小于第二中间站的目标第二中间站,即救护车辆在车辆之后到达第二中间站,则可以根据上述与第一中间站相同的方法,确定是否可以将第二中间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或者将第二中间站之后的中间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直至确定出目标中间站之后,结束目标中间站的判别过程。
举例来说,如图2-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判别目标中间站的流程示意图,其中,A、B、C、D为车辆正在运行的线路中尚未到达的中间站,tVA、tVB、tVC、tVD分别为车辆到达A、B、C、D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tHA、tHB、tHC、tHD分别为A、B、C、D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
具体的判别过程如下:若tVA≥tHA,即车辆运行到A中间站所需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救护车辆到达A中间站所需的时间,则可以确定救护车辆在车辆之前到达A中间站、或者与车辆同时到达A中间站,即可以将A中间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若tVA<tHA,则比较tVB–tVA与tHA–tVA,若tVB–tVA≥tHA–tVA,即车辆从A中间站开往B中间站的时间大于或等于车辆到达A中间站后等待救护车辆所需的时间,则可以将A中间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若tVB–tVA<tHA–tVA,则比较tVB与tHB,,若tVB≥tHB,即车辆运行到B中间站所需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救护车辆到达B中间站所需的时间,则可以确定救护车辆在车辆之前到达B中间站、或者与车辆同时到达B中间站,即可以将B车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若tVB<tHB,则比较tVC–tVB与tHB-tVB,若tVC–tVB≥tHB–tVB即车辆从B中间站开往C中间站所需的时间大于或等于车辆到达B中间站后等待救护车辆所需的时间,则可以将B中间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若tVC–tVB<tHB–tVB,则比较tVC与tHC,若tVC≥tHC,即车辆运行到C中间站所需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救护车辆到达C中间站所需的时间,则可以确定救护车辆在车辆之前到达C中间站、或者与车辆同时到达C中间站,即可以将C车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若tVC<tHC,则比较tVD–tVC与tHC–tVC,若tVD–tVC≥tHC–tVC,即车辆从C中间站开往D中间站的时间大于或等于车辆到达C中间站后等待救护车辆所需的时间,则可以将C中间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若tVD–tVC<tHC–tVC,即车辆从C中间站开往D中间站的时间小于车辆到达C中间站后等待救护车辆所需的时间,则可以将D车站确定为目标中间站。
进一步的,在确定出目标中间站之后,可以通过救援平台根据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调度相应的救护车辆至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步骤103之后,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救援平台,以使所述救援平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度相应的救护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出目标中间站之后,可以确定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并将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救援平台,以使救援平台根据获取的位置信息调度距离目标中间站最近的救护车辆值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救护平台可以根据目标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确定出与目标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对应的救护车辆,并将该救护车辆调度至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
步骤104,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出目标中间站之后,即可以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之前的各中间站过站不停车,并在到达目标中间站时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
可选的,在确定出目标中间站之后,还可用通过全自动驾驶系统在车辆内进行广播救援信息,以使车辆内的乘客知晓车辆内出现了紧急情况需要救援,并提醒车辆内需要在目标中间站之前下车的乘客,在到达目标中间站后换乘对向车辆返回。
如图2-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整体过程的示意图。在获取到患者的报警信息后,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获取报警信息及车辆的位置信息,并上报给救援平台,以及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在车辆内发送广播寻找专业医生,进而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计算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时间,并根据救援平台返回的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时间,与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之后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将目标中间站及位置发送给救援平台,以使救援平台排除救护人员和救护车辆,进而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通知相关站务人员准备救援,以在救护车辆到达时,协助将患者转移至救护车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可以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并获取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之后根据各第一时间和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进而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由此,通过根据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二时间,确定出最佳的中间站作为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从而不仅节约了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而且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实现形式中,乘客在感到身体不适时,还可以通过采集器根据乘客的操作获取乘客的身体特征指标、既往病史等信息,以使救护医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乘客的身体状况,提供更好的救援效果。
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对车辆内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进行监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车辆内设置报警装置,以使车辆内的乘客可以在感到身体不适时,可以通过报警装置触发救援。
其中,目标人员,是指通过报警装置触发救援的车辆内的乘客;身体特征指标,可以包括心率特征指标、血氧特征指标等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可以在车辆内安装报警装置,其中,报警装置中可以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喇叭、麦克风等。图像采集模块可以是安装在车厢顶部的360度广角摄像头,可以在目标人员触发报警装置时,用于采集目标人员的图像信息;信息采集模块主要由心率血氧采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中央控制单元、数据通信模块组成。如图4-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心率血氧采集块用于采集目标人员的心率血氧信息。由于携带氧气的红血球能吸收较多红外光(850-1000nm),未携带氧气的红血球则是吸收较多的红光(600-750nm),因此将手指贴在心率血氧采集模块上,利用不同红血球吸收光谱的原理,通过优化光学和低噪声的仿真信号处理,检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脏速率信号。
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目标人员的指纹信息,以根据采集的指纹信息确定目标人员的身份信息。指纹识别模块主要通过微型电容板用来进行指纹识别,利用硅晶元与导电的皮下电解液形成电场,指纹的高低起伏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压差出现不同的变化,借此进行指纹测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人员在感到身体不适时,可以将手指放到报警装置的采集器上,以使报警模块的心率血氧采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可以采集到目标人员的心率血氧信息以及指纹信息,并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目标人员的图像信息。之后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对采集的心率血氧信息进行A/D转换、以及对采集的指纹信息、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数据通信模块将处理后的心率血氧信息、指纹信息、图像信息等发送至全自动驾驶平台。如图4-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进行信息采集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202,确定监测值是否与标准值匹配。
其中,标准值,是指在目标人员初次上车时所采集的,监测值,是指实时监测得到的,比如,可以是在目标人员接触报警装置中的采集器时检测到的。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可以在目标人员初次上车时,首先对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识别特征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身体特征指标作为目标人员的标准值,并将所采集的目标人员的标准值与目标人员的识别特征对应存储。其中,目标人员的识别特征,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指纹特征、面部特征、语音特征。因此,在确定监测值是否与标准值匹配时,可以首先根据报警装置采集的指纹信息、图像信息等,确定目标人员的标准值。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步骤202之前,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人员的目标识别特征;
根据所述目标识别特征从预存储的多个识别特征进行匹配,将匹配到的识别特征所属人员的标准值,作为所述目标人员的标准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报警装置采集的指纹信息、图像信息等作为目标人员的目标识别特征,并从预先存储的识别特征中,获取与目标识别特征匹配的识别特征,进而将与目标识别特征匹配的识别特征对应的标准值确定为目标人员的标准值。
比如,预先存储的识别特征可以是指纹特征,则可以将报警装置采集的目标人员的指纹信息作为目标人员的目标识别特征,进而将预先存储的与目标人员的指纹信息匹配的指纹特征对应的标准值,确定为目标人员的标准值。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标准值也可以是医学上人类的身体特征指标的正常值,比如心率特征指标的标准值,可以是60~160次/分钟,血氧特征指标的标准值,可以是大于9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实时采集的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包括心率特征指标和血氧特征指标,则可以将采集的心率特征指标的监测值和初次采集的标准值进行匹配,以及将实时采集的血氧特征指标的监测值和初次采集的标准值进行匹配,即判断实时采集的心率特征指标和/或血氧特征指标是否分别在初次采集的标准值的范围内。
如图4-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确定检测值与标准值是否匹配的示意图,即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将目标人员感觉不适时采集的检测值与上次初次采集的标准值进行比对。
步骤203,若所述监测值与所述标准值不匹配,响应于所述目标人员对救援操作的确认,触发进行所述救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之后,可以将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发送至全自动驾驶平台,并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将监测值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监测值是否与标准值匹配。
具体的,若确定监测值与标准值匹配,则可以确定目标人员当前的身体状况良好,可以不进行救援,可以根据目标人员的选择继续触发救援;若确定监测值与标准值不匹配,则可以生成提示信息,并通过报警装置中的喇叭根据提示信息对目标人员进行语音提示,并询问目标人员是否继续报警,若获取到目标人员对救援操作的确认操作,则触发救援;若获取到目标人员对救援操作的取消操作,则不触发救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通过采集的目标人员的指纹信息,通过全自动驾驶平台获取目标人员的身份信息、既往病史信息等,并将获取的心率血氧信息、图像信息、既往病史等信息,发送至救援平台,以使救援平台在后续确定出救护车辆及救护人员之后,将目标人员心率血氧信息、图像信息、既往病史等信息发送至救护车辆或救护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时,目标人员的身份信息、既往病史信息可以是目标人员在上车之前录入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乘客上车时,便通过车辆入口处的报警装置对每个上车乘客的身体特征指标进行监测,并在监测值与标准值不匹配时,询问乘客是否需要进行报警。
步骤204,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所述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
步骤205,获取救护车辆到达所述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
步骤206,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
上述步骤204-206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7,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之后,可以先对待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再允许其他乘客下车,以尽量缩短救援等待时间。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步骤207,可以包括:
确定待救援人员所在的车厢信息;
根据所述车厢信息对对应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同时,保持其它的车厢门和屏蔽门处于关闭状态,并在救援完毕后,对所述其它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触发救援的报警装置的位置,确定待救援所在的车厢信息,即可以将触发救援的报警装置所在的车厢信息,确定为待救援人员所在的车厢信息。在车辆到达目标中间站并停车之后,可以根据待救援人员所在的车厢信息,首先对对待救援人员所在车厢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并保持其他车厢门和屏蔽门处于关闭状态,进而在救援完毕后,对其他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以避免下车乘客对救援过程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由于在车辆到达目标中间站之前过站不停车,即改变了原有的运行计划,因此为保证车辆所在线路中各列车的正常运行,可以通过列车调度中心重新规划车辆所在线路中各列车的运行图。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步骤207之前,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生成提醒信息;
将所述提醒信息发送至列车调度中心和前车车辆,所述前车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在相同的轨道上,所述前车车辆为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上前方的车辆;
通过所述列车调度中心对所述前车车辆进行调度,以使所述前车车辆根据所述提醒信息和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执行目标操作,所述目标操作为所述前车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及所述目标中间站之前的各中间站过站不停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车辆在目标中间站之前的各站点过站不停车,从而会使得车辆到达目标中间站之前各站点的时间比运行计划中的到达时间提前,因此,若车辆的运行线路的前车车辆仍然按照运行计划运行,容易发生事故。从而,可以根据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生成提醒信息,并将提醒信息发送至列车调度中心和前车车辆,以使列车调度中心可以根据提醒信息中包括的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对车辆当前运行线路上的前车车辆进行调度,即使前车车辆在目标中间站以及在目标中间站之前的各中间站过站不停车,从而避免车辆与前车车辆相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可以对车辆内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进行监测,并在确定监测值与标准值不匹配时,响应于目标人员对救援操作的确认,触发进行救援,以及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并获取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之后根据各第一时间和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进而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由此,通过对车辆内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进行监测,以及根据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二时间,确定出最佳的中间站作为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从而不仅提高了救援效率,而且使得救护人员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目标人员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3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1,用于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所述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
第二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救护车辆到达所述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
第一确定模块33,用于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
控制模块34,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
在实际使用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可以被配置在任意计算机设备中,以执行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可以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并获取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之后根据各第一时间和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进而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由此,通过根据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二时间,确定出最佳的中间站作为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从而不仅节约了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而且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3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救援平台,以使所述救援平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度相应的救护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各中间站具有对应的第一时间,上述各中间站具有对应的多个第二时间,且,各第二时间分别为对应的救护车辆到达所述中间站所需的时间,相应的,上述第一确定模块33,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从所述中间站对应的多个第二时间中,选取最短的第二时间作为目标第二时间;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第一中间站,若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则将所述第一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
若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小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则确定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为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中间站为所述第一中间站的下一站;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差值,则将所述第一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所述目标差值为,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目标差值,则在所述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时,将所述第二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30,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生成提醒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提醒信息发送至列车调度中心和前车车辆,所述前车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在相同的轨道上,所述前车车辆为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上前方的车辆;
调度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列车调度中心对所述前车车辆进行调度,以使所述前车车辆根据所述提醒信息和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执行目标操作,所述目标操作为所述前车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及所述目标中间站之前的各中间站过站不停车。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控制模块34,包括用于: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救援人员所在的车厢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厢信息对对应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同时,保持其它的车厢门和屏蔽门处于关闭状态,并在救援完毕后,对所述其它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30,还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对车辆内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进行监测;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监测值是否与标准值匹配;
触发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测值与所述标准值不匹配,响应于所述目标人员对救援操作的确认,触发进行所述救援。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身体特征指标包括:心率特征指标,和/或,血氧特征指标,上述标准值为在所述目标人员初次上车时所采集的,上述监测值为实时监测得到的,相应的,上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将实时所采集的心率特征指标的监测值和初次采集的标准值进行匹配,和/或,将实时所采集的血氧特征指标的监测值和初次采集的标准值进行匹配。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在各人员初次上车采集标准值时,获取各所述人员的识别特征,并将所采集的标准值与所述识别特征对应存储,相应的,上述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30,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人员的目标识别特征;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识别特征从预存储的多个识别特征进行匹配,将匹配到的识别特征所属人员的标准值,作为所述目标人员的标准值。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识别特征为以下任一:指纹特征、面部特征、语音特征。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30,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监测值与所述标准值不匹配时,生成提示信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目标人员进行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图1、图3所示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30,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可以对车辆内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进行监测,并在确定监测值与标准值不匹配时,响应于目标人员对救援操作的确认,触发进行救援,以及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并获取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之后根据各第一时间和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进而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由此,通过对车辆内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进行监测,以及根据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二时间,确定出最佳的中间站作为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从而不仅提高了救援效率,而且使得救护人员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目标人员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上述计算机设备200包括:
存储器210及处理器220,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210和处理器220)的总线230,存储器21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22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总线23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200典型地包括多种电子设备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2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10还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4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250。计算机设备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260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230相连。存储器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70的程序/实用工具28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1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270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270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29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91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9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93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93通过总线230与计算机设备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2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10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执行如前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并获取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之后根据各第一时间和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进而控制车辆在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由此,通过根据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以及救护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二时间,确定出最佳的中间站作为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从而不仅节约了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而且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一种可选实现形式中,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电子设备上部分在远程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电子设备的情形中,远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4)

1.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中包括多个中间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所述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
获取救护车辆到达所述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
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救援平台,以使所述救援平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度相应的救护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间站具有对应的第一时间,所述各中间站具有对应的多个第二时间,且,各第二时间分别为对应的救护车辆到达所述中间站所需的时间,所述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包括:
从所述中间站对应的多个第二时间中,选取最短的第二时间作为目标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包括:
针对第一中间站,若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则将所述第一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
若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小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则确定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为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中间站为所述第一中间站的下一站;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差值,则将所述第一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所述目标差值为,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目标差值,则在所述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时,将所述第二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生成提醒信息;
将所述提醒信息发送至列车调度中心和前车车辆,所述前车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在相同的轨道上,所述前车车辆为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上前方的车辆;
通过所述列车调度中心对所述前车车辆进行调度,以使所述前车车辆根据所述提醒信息和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执行目标操作,所述目标操作为所述前车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及所述目标中间站之前的各中间站过站不停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包括:
确定待救援人员所在的车厢信息;
根据所述车厢信息对对应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同时,保持其它的车厢门和屏蔽门处于关闭状态,并在救援完毕后,对所述其它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所述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第一时间之前,包括:
对车辆内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进行监测;
确定监测值是否与标准值匹配;
若所述监测值与所述标准值不匹配,响应于所述目标人员对救援操作的确认,触发进行所述救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特征指标包括:心率特征指标,和/或,血氧特征指标,所述标准值为在所述目标人员初次上车时所采集的,所述监测值为实时监测得到的,所述确定监测值是否与标准值匹配,包括:
将实时所采集的心率特征指标的监测值和初次采集的标准值进行匹配,和/或,将实时所采集的血氧特征指标的监测值和初次采集的标准值进行匹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人员初次上车采集标准值时,获取各所述人员的识别特征,并将所采集的标准值与所述识别特征对应存储,所述对车辆内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进行监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人员的目标识别特征;
根据所述目标识别特征从预存储的多个识别特征进行匹配,将匹配到的识别特征所属人员的标准值,作为所述目标人员的标准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特征为以下任一:指纹特征、面部特征、语音特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监测值与所述标准值不匹配时,还包括:
生成提示信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目标人员进行提示。
12.一种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中包括多个中间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触发进行救援时,获取所述车辆到达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一时间;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救护车辆到达所述各中间站所需的各第二时间;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第二时间确定目标中间站;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站停车,以进行救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救援平台,以使所述救援平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度相应的救护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进行救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间站具有对应的第一时间,所述各中间站具有对应的多个第二时间,且,各第二时间分别为对应的救护车辆到达所述中间站所需的时间,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从所述中间站对应的多个第二时间中,选取最短的第二时间作为目标第二时间;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第一时间和所述各中间站对应的目标第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中间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第一中间站,若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则将所述第一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
若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小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则确定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为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中间站为所述第一中间站的下一站;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差值,则将所述第一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所述目标差值为,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与所述第一中间站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差值;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目标差值,则在所述第二中间站的第一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中间站的目标第二时间时,将所述第二中间站确定为所述目标中间站。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生成提醒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提醒信息发送至列车调度中心和前车车辆,所述前车车辆与所述车辆行驶在相同的轨道上,所述前车车辆为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上前方的车辆;
调度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列车调度中心对所述前车车辆进行调度,以使所述前车车辆根据所述提醒信息和所述目标中间站的位置信息执行目标操作,所述目标操作为所述前车车辆在所述目标中间站及所述目标中间站之前的各中间站过站不停车。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救援人员所在的车厢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厢信息对对应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同时,保持其它的车厢门和屏蔽门处于关闭状态,并在救援完毕后,对所述其它的车厢门和屏蔽门进行开启控制。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对车辆内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指标进行监测;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监测值是否与标准值匹配;
触发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测值与所述标准值不匹配,响应于所述目标人员对救援操作的确认,触发进行所述救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特征指标包括:心率特征指标,和/或,血氧特征指标,所述标准值为在所述目标人员初次上车时所采集的,所述监测值为实时监测得到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将实时所采集的心率特征指标的监测值和初次采集的标准值进行匹配,和/或,将实时所采集的血氧特征指标的监测值和初次采集的标准值进行匹配。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人员初次上车采集标准值时,获取各所述人员的识别特征,并将所采集的标准值与所述识别特征对应存储,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人员的目标识别特征;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识别特征从预存储的多个识别特征进行匹配,将匹配到的识别特征所属人员的标准值,作为所述目标人员的标准值。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特征为以下任一:指纹特征、面部特征、语音特征。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监测值与所述标准值不匹配时,生成提示信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目标人员进行提示。
23.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
CN201910578173.4A 2019-06-28 2019-06-28 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1498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8173.4A CN112149862A (zh) 2019-06-28 2019-06-28 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8173.4A CN112149862A (zh) 2019-06-28 2019-06-28 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9862A true CN112149862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89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8173.4A Pending CN112149862A (zh) 2019-06-28 2019-06-28 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98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1879A (zh) * 2022-04-25 2022-07-22 北京宾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人员救援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568A (zh) * 2016-12-21 2018-06-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轨道交通的医疗服务方法、服务端和系统
CN108648128A (zh) * 2018-05-11 2018-10-12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救援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44675A (zh) * 2018-08-30 2018-12-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外接传感器的自主车辆乘客突发急症状况下的预警及求救系统
CN109102904A (zh) * 2018-09-03 2018-12-28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乘客受伤情况智慧监控平台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568A (zh) * 2016-12-21 2018-06-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轨道交通的医疗服务方法、服务端和系统
CN108648128A (zh) * 2018-05-11 2018-10-12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救援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44675A (zh) * 2018-08-30 2018-12-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外接传感器的自主车辆乘客突发急症状况下的预警及求救系统
CN109102904A (zh) * 2018-09-03 2018-12-28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乘客受伤情况智慧监控平台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1879A (zh) * 2022-04-25 2022-07-22 北京宾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人员救援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7030B2 (en) Dispatch of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CN107817714A (zh) 乘客监控系统和方法
US11097742B2 (en)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 autonomous mobile object, and server
JP7272951B2 (ja) 移動体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JP7471467B2 (ja) 共用車両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共用車両管理方法
US20190361437A1 (en) Autonomous vehicle coordination with medical facility
JP7108858B2 (ja) 制御装置
CN109743531B (zh) 自动驾驶列车的乘客报警系统和方法、车载报警装置
US20200130706A1 (en) Automat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US20220001900A1 (en) Driver abnormality response device, driver abnormality response system, and driver abnormality response method
US20200117195A1 (en) Medical network system and external device
CN109259948A (zh) 辅助驾驶轮椅
CN113788050B (zh) 一种轨道交通行车指挥系统及二三维数据呈现方法
CN112149862A (zh) 轨道车辆的应急救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22961A (zh) 车载系统、车辆及车载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053514A (zh) 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慧城市医联体系统
JP5335754B2 (ja) 高齢者等移動支援システム
CN116807399A (zh) 一种基于5g的远程重症监护系统
CN108234568A (zh) 基于轨道交通的医疗服务方法、服务端和系统
CN113662525A (zh) 智能头盔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头盔及存储介质
CN114974541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院前病历系统
CN110136812A (zh) 救援监管方法及系统
US2022018895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non-transitory memory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9872823A (zh) 一种医疗急救方法和装置
CN114496230A (zh) 一种可移动的智能诊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