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1076B - 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1076B
CN112141076B CN201910564347.1A CN201910564347A CN112141076B CN 112141076 B CN112141076 B CN 112141076B CN 201910564347 A CN201910564347 A CN 201910564347A CN 112141076 B CN112141076 B CN 112141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signal
weight coefficient
adaptive filter
vehicle
noise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43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1076A (zh
Inventor
彭程
王理周
常文瑞
胥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43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1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1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1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1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1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60W20/10Controlling the power contribution of each of the prime movers to meet required power demand
    • B60W20/15Control strateg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effect
    • B60W20/17Control strateg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effect for noise red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W10/06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including control of combustion eng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06Combustion engines, Gas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该方法基于一主动降噪系统实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一自适应滤波器,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状态信息;根据车辆状态信息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其中,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为预先调试得到的最优权重系数,最优权重系数为车辆怠速过程中主动降噪系统的误差噪声信号恒定时所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本发明通过调整车辆怠速时ANC的自适应滤波器初始权系数,使得系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相同的降噪量,以保证ANC的降噪效果,提升乘客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主动降噪技术已逐渐的应用到量产车上,该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阶次噪声,评价PHEV怠速充电需要兼顾充电效率,舒适性,燃油经济性,充电效率要求转速高,扭矩大,造成PHEV车辆怠速噪声普遍偏大,相比与传统的燃油车,车内怠速噪声一般要大6dB以上,极大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其中,ANC系统在车内已经有应用,一般是采用基于FxLMS算法,在ANC调试时一般通过调节收敛步长或者参考信号幅值来调整系统的收敛快慢,参考信号幅值和步长因子越大,收敛速度变快,降噪量也越大,同时也会增大系统的不稳定性。目前,尚未有在保证ANC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取得最快最大的降噪效果的方案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通过调整车辆怠速时ANC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初始权系数,使得系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相同的降噪量,以保证ANC系统的降噪效果,提升乘客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其基于一主动降噪系统实现,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一自适应滤波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车辆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其中,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为预先调试得到的最优权重系数,所述最优权重系数为车辆怠速过程中主动降噪系统的误差噪声信号恒定时所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
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包括:
根据所述误差噪声信号以及所述原始噪声信号实时调整车辆主动降噪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
根据更新权系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以及原始噪声信号生成抵消噪声信号,所述抵消噪声信号用于抵消所述原始噪声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误差噪声信号以及所述原始噪声信号实时调整车辆主动降噪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具体如下公式所示:
W(n+1)=W(n)+2u×e(n)×x(n)×c(n)
其中,x(n)为原始噪声信号,e(n)为误差噪声信号,c(n)为第二声通道的传递函数,W(n)为自适应滤波器调整前的权系数,W(n+1)为自适应滤波器更新后的权系数,u为自适应滤波器迭代步长。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根据更新权系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以及原始噪声信号生成抵消噪声信号具体如下公式所示:
y(n)=W×x(n)
其中,y(n)为抵消噪声信号,W为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x(n)为原始噪声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包括第一权重系数和第二权重系数;
W1(n+1)=W1(n)+2u×e(n)×x1(n)×c(n)
W2(n+1)=W2(n)+2u×e(n)×x2(n)×c(n)
其中,x1(n)为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构造的单频余弦信号,x2(n)为x1(n)经过90°相移的正弦信号;W1(n)为更新前的第一权重系数,W1(n+1)为更新后的第一权重系数;W2(n)为更新前的第二权重系数,W2(n+1)为更新后的第二权重系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包括第一权重系数和第二权重系数;
y1(n)=W1×x1(n)
y2(n)=W2×x2(n)
y(n)=y1(n)+y2(n)
其中,y1(n)为第一抵消噪声信号,y2(n)为第二抵消噪声信号,W1为自适应滤波器的第一权系数,W2为自适应滤波器的第二权系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权重系数为0,所述第二权重系数为0.5。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的系统,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状态信息;
参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其中,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为预先调试得到的最优权重系数,所述最优权重系数为车辆怠速过程中主动降噪系统的误差噪声信号恒定时所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
主动降噪系统,用于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原始噪声信号;
第二传感单元,用于获取误差噪声信号;
自适应滤波器,用于根据所述原始噪声信号以及所述误差噪声信号生成抵消噪声信号,所述抵消噪声信号用于抵消所述原始噪声信号。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的系统。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其系统、汽车,通过调整车辆怠速时车辆ANC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初始权系数,该初始权系数为为预先调试得到的最优权重系数,所述最优权重系数为车辆怠速过程中主动降噪系统的误差噪声信号恒定时所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然后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使得系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相同的降噪量,以保证ANC的降噪效果,提升乘客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声波干涉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自适应噪音主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
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手段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
其基于一主动降噪系统实现,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一自适应滤波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车辆状态信息;
步骤S2、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其中,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为预先调试得到的最优权重系数,所述最优权重系数为车辆怠速过程中主动降噪系统的误差噪声信号恒定时所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
步骤S3、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原始噪声信号指的是需要被抵消的噪声,例如发动机阶次噪声;所述误差噪声信号为原始噪声信号和抵消噪声信号相抵消后得到的噪声信号;所述抵消噪声信号为与所述原始噪声信号幅值相等、相位相反。
其中,原始噪声信号和抵消噪声信号这两个声波信号在空间相干性叠加,
形成消声“静区”,从而消除指定空间内的低频噪声,其对应的技术原理图可参阅图2。
假设原始噪声信号为:
Pp(x,t)=P0cos(ωt-kx)
式中:k为波数;ω为角频率;P0为原始噪声信号声压振幅;t为时间;x为位置坐标。
其平均声能量密度为:
Figure BDA0002108078820000061
式中:ρ0为介质密度;c0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同样假设抵消噪声信号为:
Ps(x,t)=P1cos(ωt-kx+β)
P1为抵消噪声信号声压振幅;β为相位差。
则两个噪声信号叠加后平均声能量密度为:
Figure BDA0002108078820000062
式中:α为P0/P1为两个噪声信号的幅值比。
当振幅相等α=1,相位相反β=π时,
Figure BDA0002108078820000063
表明原始噪声信号被抵消噪声信号抵消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31、根据所述误差噪声信号以及所述原始噪声信号实时调整车辆主动降噪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
步骤S32、根据更新权系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以及原始噪声信号生成抵消噪声信号,所述抵消噪声信号用于抵消所述原始噪声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子步骤S31具体如下公式所示:
W(n+1)=W(n)+2u×e(n)×x(n)×c(n)
其中,e(n)为误差噪声信号,c(n)为第二声通道的传递函数,W(n)为自适应滤波器调整前的权系数,W(n+1)为自适应滤波器更新后的权系数,u为自适应滤波器迭代步长。
其中,步骤S32中根据更新权系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以及原始噪声信号生成抵消噪声信号具体如下公式所示:
y(n)=W×x(n)
其中,y(n)为抵消噪声信号,W为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系数,x(n)为原始噪声信号,即发动机低频噪声信号。
具体而言,车辆ANC的工作过程是通过自适应算法去更新权系数,当e(n)趋于0时,滤波器权系数达到最优值,且不再变化,此时,W(n+1)=W(n),此时对应的权系数即是最优权系数,一般情况下,默认的初始权系数都是0,但是工程中,对于稳态的固定频率的降噪可以通过调试读取其稳定状态时对应的权系数,然后将系统稳定时获得的权系数赋予w作为车辆怠速时自适应滤波器权系数的初始值,由此能够通过更少的迭代次数达到稳定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包括第一权重系数和第二权重系数;
W1(n+1)=W1(n)+2u×e(n)×x1(n)×c(n)
W2(n+1)=W2(n)+2u×e(n)×x2(n)×c(n)
其中,x1(n)为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构造的单频余弦信号,x2(n)为x1(n)经过90°相移的正弦信号;W1(n)为更新前的第一权重系数,W1(n+1)为更新后的第一权重系数;W2(n)为更新前的第二权重系数,W2(n+1)为更新后的第二权重系数。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采用自适应陷波算法进行主动降噪,其中,车内噪声各主要峰值频率与发动机燃烧基频及其各阶谐量密切相关,且车内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发动机激励产生的噪声,通常,对于装备四缸四冲程发动机的汽车而言,其二阶不平衡惯性力所激励的噪声是车内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车内低频峰值噪声的频率与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fi=niη/60τ
其中,i为发动机缸数,对于四缸机而言,i=4,τ为冲程系数,对于四冲程发动机,τ=2;η为谐波阶数。
由此,可以看出车内噪声与发动机噪声具有强相关性,根据车内噪声的上述特点,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的次级声源参考信号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合成产生。本实施例中应用自适应陷波滤波算法根据非声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获取主噪声的频率成分,采用具有同等频率的正弦波作为参考输入信号来构造与原始噪声信号(发动机低频噪声信号)相关的次级声源信号。具体地,根据发动机转速求得发动机的阶次和频率,根据发动机的阶次和频率再构造一对频率幅值相同且相位相差90°的正弦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如下公式所示:
x1(n)=Ccos(2πfinΔt+ψ)
x2(n)=Csin(2πfinΔt+ψ)
其中,n为阶次,fi为频率,C为预设常数,Δt为预设时间周期,ψ为预设相角。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车辆怠速过程中,所述自适应滤波器采用单通道单频率自适应陷波算法进行噪声信号处理,其中,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包括第一权重系数和第二权重系数;
y1(n)=W1×x1(n)
y2(n)=W2×x2(n)
y(n)=y1(n)+y2(n)
其中,y1(n)为第一抵消噪声信号,y2(n)为第二抵消噪声信号,W1为自适应滤波器的第一权系数,W2为自适应滤波器的第二权系数。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原始噪声信号x(n)(发动机低频噪声信号)通过第一声通道P(Z)传至预设位置得到噪声信号d(n),抵消噪声信号y(n)(扬声器发出的抵消噪声信号)通过第二声通道C(z)传至预设位置(例如乘员耳旁处)得到噪声信号s(n);噪声信号d(n)与s(n)叠加得到误差噪声信号e(n),误差噪声信号e(n)传至自适应LMS滤波器,LMS滤波器根据e(n)通过更新滤波器权系数更新y(n),y(n)通过第二声通道C(z)传至预设位置得到更新后的噪声信号s(n),噪声信号d(n)与更新后的噪声信号s(n)叠加得到更新后的误差噪声信号e(n),不断循环直到噪声信号e(n)趋向最小值。
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声通道的传递函数以及所述第二声通道的传递函数可根据汽车乘员舱的具体空间情况和若干次实验来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权重系数优选但不限于为0,所述第二权重系数优选但不限于为0.5。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的系统,其用于实现实施例一所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1,用于获取车辆状态信息;
参数调整单元2,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其中,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为预先调试得到的最优权重系数,所述最优权重系数为车辆怠速过程中主动降噪系统的误差噪声信号恒定时所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
主动降噪系统3,用于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降噪系统3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31,用于获取原始噪声信号;
第二传感单元32,用于获取误差噪声信号;
自适应滤波器33,用于根据所述原始噪声信号以及所述误差噪声信号生成抵消噪声信号,所述抵消噪声信号用于抵消所述原始噪声信号。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二所述系统与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应,因此,本实施例二所述系统未详述的部分内容可以参阅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得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实施例二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的系统。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其系统、汽车,通过调整车辆怠速时车辆ANC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初始权系数,该初始权系数为为预先调试得到的最优权重系数,所述最优权重系数为车辆怠速过程中主动降噪系统的误差噪声信号恒定时所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然后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使得系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相同的降噪量,以保证ANC系统的降噪效果,提升乘客的舒适性。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其基于一主动降噪系统实现,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一自适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车辆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其中,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为预先调试得到的最优权重系数,所述最优权重系数为车辆怠速过程中主动降噪系统的误差噪声信号恒定时所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
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包括:
根据所述误差噪声信号以及所述原始噪声信号实时调整车辆主动降噪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
根据更新权重系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以及原始噪声信号生成抵消噪声信号,所述抵消噪声信号用于抵消所述原始噪声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误差噪声信号以及所述原始噪声信号实时调整车辆主动降噪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具体如下公式所示:
W(n+1)=W(n)+2u×e(n)×x(n)×c(n)
其中,x(n)为原始噪声信号,e(n)为误差噪声信号,c(n)为抵消噪声信号传至预设位置的声通道的传递函数,W(n)为自适应滤波器调整前的权重系数,W(n+1)为自适应滤波器更新后的权重系数,u为自适应滤波器迭代步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根据更新权重系数后的自适应滤波器以及原始噪声信号生成抵消噪声信号具体如下公式所示:
y(n)=W(n+1)×x(n)
其中,y(n)为抵消噪声信号,W(n+1)为自适应滤波器更新后的权重系数,x(n)为原始噪声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包括第一权重系数和第二权重系数;
W1(n+1)=W1(n)+2u×e(n)×x1(n)×c(n)
W2(n+1)=W2(n)+2u×e(n)×x2(n)×c(n)
其中,x1(n)为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构造的单频余弦信号,x2(n)为x1(n)经过90°相移的正弦信号;W1(n)为更新前的第一权重系数,W1(n+1)为更新后的第一权重系数;W2(n)为更新前的第二权重系数,W2(n+1)为更新后的第二权重系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y1(n)=W1(n+1)×x1(n)
y2(n)=W2(n+1)×x2(n)
y(n)=y1(n)+y2(n)
其中,y1(n)为第一抵消噪声信号,y2(n)为第二抵消噪声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权重系数为0,所述第二权重系数为0.5。
8.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状态信息;
参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其中,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初始权重系数为预先调试得到的最优权重系数,所述最优权重系数为车辆怠速过程中主动降噪系统的误差噪声信号恒定时所对应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
主动降噪系统,用于根据原始噪声信号、误差噪声信号、以及调整后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原始噪声信号;
第二传感单元,用于获取误差噪声信号;
自适应滤波器,用于根据所述原始噪声信号以及所述误差噪声信号生成抵消噪声信号,所述抵消噪声信号用于抵消所述原始噪声信号。
10.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的系统。
CN201910564347.1A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 Active CN112141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4347.1A CN112141076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4347.1A CN112141076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1076A CN112141076A (zh) 2020-12-29
CN112141076B true CN112141076B (zh) 2022-01-21

Family

ID=73869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4347.1A Active CN112141076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107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4625A (ja) * 1993-11-22 1995-06-0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停車・発進制御装置
JP2001098966A (ja) * 1999-09-30 2001-04-10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結合型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4616667A (zh) * 2014-12-02 2015-05-13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汽车内的主动降噪方法
CN105103220A (zh) * 2013-03-12 2015-11-25 伯斯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的主动降噪
CN108791136A (zh) * 2018-04-23 2018-11-13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
CN110010146A (zh) * 2019-04-10 2019-07-12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4625A (ja) * 1993-11-22 1995-06-0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停車・発進制御装置
JP2001098966A (ja) * 1999-09-30 2001-04-10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結合型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5103220A (zh) * 2013-03-12 2015-11-25 伯斯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的主动降噪
CN104616667A (zh) * 2014-12-02 2015-05-13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汽车内的主动降噪方法
CN108791136A (zh) * 2018-04-23 2018-11-13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降低车内怠速噪声的方法
CN110010146A (zh) * 2019-04-10 2019-07-12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1076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65774B2 (ja) 雑音整形のための能動制御装置
JPWO2007013281A1 (ja) 能動型振動騒音制御装置
WO2023124629A1 (zh) 一种车辆的主动降噪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JP7023407B1 (ja) エンジンオーダーキャンセ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仮想場所ノイズ信号推定
CN111724761A (zh) 一种车载主动噪声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141076B (zh) 一种提升车辆怠速anc降噪性能方法及其系统、汽车
CN111862927B (zh) 初级通道前馈-反馈混合在线建模的车内路噪控制方法
Chen et al.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feedforward time–frequency-domain hybrid active sound profiling algorithm for vehicle interior noise
CN112151001B (zh) 一种phev主动降噪方法及其系统
Liu et al. Active control for vehicle interior noise using the improved iterative variable step-size and variable tap-length LMS algorithms
JP5214340B2 (ja) 車両用能動型振動騒音制御システム
CN113470607B (zh) 有源振动噪音降低系统
CN116052628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主动降噪方法
Sun et al. Numerical modeling and active noise control of impact road noise inside a vehicle compartment
CN114743532A (zh) 基于行人提示音的车内降噪方法、装置及车辆
Karkosch et al.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of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Lee et al. Real time active noise control of engine booming in passenger vehicles
EP3807871A1 (en) Concurrent fxlms system with common reference and error signals
Wang et al. Research on ANE algorithm for sound quality control of vehicle interior noise
JP3674963B2 (ja) 能動型騒音制御装置及び能動型振動制御装置
Wu et al. Multi-reference Adaptive Gain FXLMS Algorithm for Active Noise Control
JP3617079B2 (ja) 能動型騒音制御装置及び能動型振動制御装置
JP3621714B2 (ja) 車室内騒音低減装置
Zhang et al.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Multi-Channel Active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Interior Noise Using Adaptive Notch Filter
JP3544677B2 (ja) 車室内こもり音低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