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9817A - 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9817A
CN112139817A CN202010917674.3A CN202010917674A CN112139817A CN 112139817 A CN112139817 A CN 112139817A CN 202010917674 A CN202010917674 A CN 202010917674A CN 112139817 A CN112139817 A CN 112139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olishing
belt
padlock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76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 Hua Machinery Ma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 Hua Machinery Ma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 Hua Machinery Ma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 Hua Machinery Ma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76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98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9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98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4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for both machining and other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转盘机构,转盘机构上周向设有用于夹持并翻转挂锁的夹具机构,沿转盘机构的运行方向依次设有用于铣平挂锁锁体的铣平机构、用于打磨挂锁锁体正反曲面的第一砂带打磨机构、用于打磨挂锁锁体侧平面的第二砂带打磨机构、用于抛光挂锁锁体正反曲面的第一抛光机构以及用于抛光挂锁锁体侧平面的第二抛光机构。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的挂锁锁体表面处理生产线需要投入的设备和人员数量多的问题;该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能够自动完成挂锁锁体中的多个表面的铣平、打磨以及抛光工序,提高挂锁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挂锁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挂锁锁体需要经过铣平、打磨以及抛光等表面处理工序,使挂锁锁体的表面平整,方能作为商品投入市场。
在现有的挂锁锁体表面处理生产线中,至少需要设置铣平工位、打磨工位以及抛光工位,而且部分的挂锁锁体表面具有正反曲面和侧平面,由于曲面和平面对于打磨和抛光的工艺要求不同,需要设置至少两个打磨工位和至少两个抛光工位,以便分别对挂锁锁体的正反曲面和侧平面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因此,现有的挂锁锁体表面处理生产线需要投入的设备和人员数量多,生产效率较低且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能够自动完成挂锁锁体中的多个表面的铣平、打磨以及抛光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包括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上周向设有用于夹持并翻转挂锁的夹具机构,沿所述转盘机构的运行方向依次设有用于铣平挂锁锁体的铣平机构、用于打磨挂锁锁体正反曲面的第一砂带打磨机构、用于打磨挂锁锁体侧平面的第二砂带打磨机构、用于抛光挂锁锁体正反曲面的第一抛光机构以及用于抛光挂锁锁体侧平面的第二抛光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铣平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进刀台组件、铣刀横移滑台、铣刀进退滑台以及铣刀升降滑台;所述铣刀横移滑台连动所述铣刀进退滑台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切线方向运动,所述铣刀进退滑台连动所述铣刀升降滑台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径向运动,所述铣刀升降滑台连动所述进刀台组件升降;所述主轴组件的前端为用于铣平挂锁锁体的铣刀,所述主轴组件设在所述进刀台组件上,所述进刀台组件连动所述主轴组件进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抛光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抛光机构分别由一位移机构驱动位移;所述位移机构包括X轴位移组件、Y轴位移组件以及Z轴位移组件;所述X轴位移组件连动所述Y轴位移组件沿X轴方向位移,所述Y轴位移组件连动所述Z轴位移组件沿Y轴方向位移;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抛光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抛光机构相应设在所述位移机构的Z轴位移组件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组件、第一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以及第一砂带;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和所述从动轮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和所述从动轮组件张紧所述第一砂带,所述第一砂带在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和所述从动轮组件之间的部位为打磨部位;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Z轴位移组件的运动部件上,两个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在所述Z轴位移组件上相互对置,所述Z轴位移组件连动两个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组件、第二主动轮组件、固定从动轮组件、活动从动轮组件、压砂带组件以及第二砂带;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所述固定从动轮组件、所述活动从动轮组件以及所述压砂带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所述固定从动轮组件以及所述活动从动轮组件张紧所述第二砂带,所述压砂带组件从被张紧的所述第二砂带内侧压迫第二砂带,所述第二砂带受所述压砂带组件压迫的部位为打磨部位;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Z轴位移组件的运动部件上,两个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在所述Z轴位移组件上相互对置,所述Z轴位移组件连动两个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抛光机构包括第三支架组件、主动轴组件、摆臂组件、尼龙轮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主动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组件上,所述摆臂组件枢接在第三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尼龙轮组件设在所述摆臂组件上,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主动轴组件和所述尼龙轮组件之间传动;所述第一抛光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Z轴位移组件的运动部件上,两个所述第一抛光机构在所述Z轴位移组件上相互对置,所述Z轴位移组件连动两个所述第一抛光机构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抛光机构包括第四支架组件、第二抛光电机、第二尼龙轮以及第二尼龙轮轴;所述第二抛光电机固定在所述第四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二尼龙轮轴枢接在所述第四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二尼龙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尼龙轮轴上,所述第二抛光电机连动所述第二尼龙轮轴旋转;所述第二抛光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四支架组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Z轴位移组件的运动部件上,两个所述第二抛光机构在所述Z轴位移组件上相互对置,所述Z轴位移组件连动两个所述第二抛光机构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夹具基座、夹具电机、夹具转座、夹具气缸、下夹块以及上夹块;所述夹具基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构的转盘上,所述夹具电机固定在所述夹具基座上;所述下夹块开设有与挂锁的锁钩匹配的U形槽,所述夹具气缸和所述下夹块均固定在所述夹具转座上,所述夹具气缸连动所述上夹块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夹块;所述夹具电机连动所述夹具转座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沿所述转盘机构的运行方向依次设有铣平机构、第一砂带打磨机构、第二砂带打磨机构、第一抛光机构以及第二抛光机构,能够自动完成挂锁锁体中的多个表面的铣平、打磨以及抛光工序,提高挂锁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在另一方向下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转盘机构和夹具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夹具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铣平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铣平机构在另一方向下的立体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铣平机构的分解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在另一方向下的立体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的分解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的第一砂带打磨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的第一砂带打磨机构在另一方向下的立体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的第一砂带打磨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的张紧调节组件的结构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和第一砂带打磨机构的正视图。
图17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和第一砂带打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的第二砂带打磨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19为本发明中的第二砂带打磨机构在另一方向下的立体视图。
图20为本发明中的活动从动轮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21为本发明中的压砂带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22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和第二砂带打磨机构的正视图。
图23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和第二砂带打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抛光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25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抛光机构在另一方向下的立体视图。
图26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抛光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27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抛光机构的剖面视图。
图28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和第一抛光机构的正视图。
图29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和第一抛光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中的第二抛光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31为本发明中的第二抛光机构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32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和第二抛光机构的正视图。
图33为本发明中的位移机构和第二抛光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中的第一砂带打磨机构在工作时的立体视图。
图35为图34中的A局部放大图。
图36为本发明中的第二砂带打磨机构在工作时的立体视图。
图37为图36中的B局部放大图。
图38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抛光机构在工作时的立体视图。
图39为图38中的C局部放大图。
图40为本发明中的第二抛光机构在工作时的立体视图。
图41为图38中的D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转盘机构;11、转盘;2、夹具机构;201、夹具基座;202、夹具电机;203、夹具转座;204、夹具气缸;205、下夹块;206、U形槽;207、上夹块;3、铣平机构;301、主轴电机;302、主轴;303、螺母;304、铣刀;305、主轴底板;306、主轴支撑座;307、进刀底板;308、角度调节部;309、弧形槽;310、进刀气缸;311、进刀导轨;312、铣刀横移滑台;313、铣刀进退滑台;314、铣刀升降滑台;4、位移机构;41、X轴位移组件;411、X轴电机;412、X轴丝杆;413、X轴丝杆螺母;414、X轴导轨;415、X轴底板;42、Y轴位移组件;421、Y轴电机;422、Y轴丝杆;423、Y轴丝杆螺母;424、Y轴导轨;425、Y轴底板;43、Z轴位移组件;431、Z轴电机;432、Z轴丝杆;433、Z轴连动架;44、Z轴导轨;45、Z轴支架;46、分隔板;47、风琴罩;5、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1、第一支架组件;511、主支架;512、砂带支撑板;52、第一主动轮组件;521、第一砂带电机;522、主动轮轴套;523、第一砂带主动轮;53、张紧调节组件;531、轴套滑板;532、枢接销;533、张紧滑条;534、第一张紧气缸;535、旋轴;536、调节杠杆;537、旋轴板;538、夹臂;54、从动轮组件;541、摆动轴;542、摆动轴套;543、摆动臂;544、砂带从动轮;545、合轴气缸;55、第一砂带;56、吸屑罩;561、气管接口;57、防尘罩;6、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1、第二支架组件;611、主支撑板;612、砂带电机支架;62、第二主动轮组件;621、第二砂带电机;622、第一传动轮;623、第一传动带;624、第二砂带主动轮;625、主动轮轴;63、固定从动轮组件;631、固定从动轮;632、固定从动轮轴;64、活动从动轮组件;641、活动从动轮;642、从动轮枢接架;643、第二张紧气缸;65、压砂带组件;651、压砂带气缸;652、压动板;653、弹性件;654、接触板;66、第二砂带;67、砂带罩;7、第一抛光机构;71、第三支架组件;711、支撑板;712、抛光电机支架;713、主动轴套;72、主动轴组件;721、第一抛光电机;722、第二传动轮;723、第二传动带;724、主动轴;725、主动轴轴承;73、摆臂组件;731、摆臂;732、摆臂轴套;733、摆臂轴承;74、尼龙轮组件;741、第一尼龙轮;742、第一尼龙轮轴;743、尼龙轮轴套;75、传动组件;751、第三传动轮;752、第三传动带;76、摆臂气缸组件;761、摆臂气缸;762、连动臂;763、弹簧;77、第一尼龙轮罩;78、第一传动带罩;8、第二抛光机构;801、竖安装板;802、横安装板;803、第二抛光电机;804、第四传动轮;805、第四传动带;806、支撑座;807、第二尼龙轮;808、第二尼龙轮轴;809、缓冲座;810、第二尼龙轮罩;811、第二传动带罩;812、尼龙轮轴罩;9、机架;10、挂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用于对挂锁锁体进行铣平、打磨以及抛光的表面处理工序;挂锁10的锁体正反面为曲面,两侧面为平面。
请参阅图1-图3,该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包括设置在机架9上的转盘机构1,转盘机构1上周向设有用于夹持并翻转挂锁10的夹具机构2,沿转盘机构1的运行方向依次设有用于铣平挂锁锁体的铣平机构3、用于打磨挂锁锁体正反曲面的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用于打磨挂锁锁体侧平面的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用于抛光挂锁锁体正反曲面的第一抛光机构7以及用于抛光挂锁锁体侧平面的第二抛光机构8。
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第一抛光机构7以及第二抛光机构8分别由一位移机构4驱动位移。
请参阅图4,转盘机构1即为现有技术中的转盘机构,转盘机构1内部设有伺服电机及分割器;本实施例中的分割器,输入端为轴孔或者入力轴,输出端为平整的盘面;伺服电机的转轴接入分割器的输入端,转盘机构1的转盘11水平固定在分割器的输出端盘面,且转盘11与分割器的输出端共轴;本实施例中的分割器设置为六等分,即转盘机构1的伺服电机每旋转一周,分割器的输出端旋转60°并连动转盘11旋转60°;转盘机构1固定在机架9中央。
请参阅图4和图5,每个夹具机构2均包括夹具基座201、夹具电机202、夹具转座203、夹具气缸204、下夹块205以及上夹块207;夹具基座201为金属底座,其具有一水平面和一竖直面,该竖直面上开设有圆孔;夹具电机202为带减速机的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减速机的出力轴即为夹具电机202的转轴,夹具电机202的主体固定在夹具基座201的竖直面上,且夹具电机202的转轴从该竖直面的圆孔中穿出;夹具转座203为金属座,其主体为一平板,该平板的背面设有外径略小于夹具基座201的圆孔的轴套,该轴套套在夹具电机202的转轴上并与夹具电机202的转轴键连接,夹具电机202的转轴支撑夹具转座203的重量并连动夹具转座203旋转;下夹块205为金属块,且上表面开设有与挂锁10的锁钩匹配的U形槽206,下夹块205固定在夹具转座203的平板正面下部;夹具气缸204的缸体固定在夹具转座203的平板正面上部,夹具气缸204的活塞杆指向下夹块205的方向;上夹块207为金属块,上夹块207固定在夹具气缸204的活塞杆前端,夹具气缸204连动上夹块207运动,使上夹块207靠近或远离下夹块205。夹具机构2的夹具基座201固定在转盘机构1的转盘11上,夹具机构2设置有六个,六个夹具机构2均匀地周向设置在转盘机构1的转盘11上,每个夹具机构2的下夹块205和上夹块207均面向转盘机构1的外侧。
请参阅图6-图8,铣平机构3包括主轴组件、进刀台组件、铣刀横移滑台312、铣刀进退滑台313以及铣刀升降滑台314;铣刀横移滑台312为伺服电机驱动的直线电动滑台,机架9上设有一安装台,铣刀横移滑台312的底板固定在该安装台上,铣刀横移滑台312的滑台运动方向为转盘机构1的切线方向;铣刀进退滑台313为带有手轮的直线手动滑台,铣刀进退滑台313的底板固定在铣刀横移滑台312的滑台上,使铣刀横移滑台312能够连动铣刀进退滑台313沿转盘机构1的切线方向运动,铣刀进退滑台313的滑台运动方向为转盘机构1的径向方向;铣刀升降滑台314为带有手轮的直线手动滑台,铣刀升降滑台314竖直设置,即铣刀升降滑台314的滑台沿竖直方向运动,其底板固定在铣刀进退滑台313的滑台上,使铣刀进退滑台313能够连动铣刀升降滑台314沿转盘机构1的径向运动。主轴组件包括主轴电机301、主轴302、螺母303、铣刀304、主轴底板305以及主轴支撑座306;主轴底板305为金属平板,主轴电机301固定在主轴底板305的上部,主轴支撑座306为带有轴承的支撑座,主轴支撑座306固定在主轴底板305的下部;主轴302穿设在主轴支撑座306中并通过轴承支撑在主轴支撑座306中,主轴30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主轴电机301的转轴连接,主轴302的另一端通过螺母303与铣刀304固定,即,主轴组件的前端为用于铣平挂锁锁体的铣刀304。主轴组件设在进刀台组件上,进刀台组件连动主轴组件进刀,具体来说,进刀台组件包括进刀底板307、进刀气缸310以及进刀导轨311;进刀底板307为金属平板,进刀气缸310固定在进刀底板307的上部,进刀气缸310的活塞杆竖直指向下;进刀导轨311有两条,两条进刀导轨311均固定在进刀底板307的中部且与进刀气缸310的活塞杆相互平行;主轴底板305固定在进刀导轨311的滑块上,进刀气缸310的活塞杆通过一推块与主轴底板305连接,使进刀气缸310能够连动主轴组件进刀。
进一步地,进刀底板307的两侧分别形成弧形的角度调节部308,该两个角度调节部308分别开设有弧形槽309,螺钉穿过弧形槽309后锁入铣刀升降滑台314的滑台,通过调节弧形槽309与螺钉的配合位置,能够调节进刀底板307的角度,进而调节主轴组件中的铣刀304的角度。
请参阅图9-图11,位移机构4包括X轴位移组件41、Y轴位移组件42、Z轴位移组件43以及Z轴支架45。X轴位移组件41包括X轴电机411、X轴丝杆412、X轴丝杆螺母413、X轴导轨414以及X轴底板415;X轴底板415为金属平板,其能够固定在机架、底座或者地台等固定物上;X轴电机411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中的一种,X轴电机411的本体固定在X轴底板415的侧面;X轴丝杆412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支撑在X轴底板415上,X轴丝杆412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与X轴电机411的转轴连接,X轴丝杆螺母413套设在X轴丝杆412上;X轴导轨414设置有两条,均为直线导轨,其上套设有滑块,两条X轴导轨414均固定X轴底板415上,位于X轴丝杆412的两侧并与X轴丝杆412平行。Y轴位移组件42包括Y轴电机421、Y轴丝杆422、Y轴丝杆螺母423、Y轴导轨424以及Y轴底板425;Y轴底板425为金属平板,其固定在X轴导轨414的滑块上,且Y轴底板425的底部与X轴丝杆螺母413固定;Y轴电机421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中的一种,且Y轴电机421带有减速机,即Y轴电机421的转轴接入减速机的输入轴,Y轴电机421和减速机固定在Y轴底板425的侧面;Y轴丝杆422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支撑在Y轴底板425上,Y轴丝杆422与X轴丝杆412均水平设置并相互垂直,Y轴丝杆422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与Y轴电机421的减速机输出轴连接,Y轴丝杆螺母423套设在Y轴丝杆422上;Y轴导轨424设置有两条,均为直线导轨,其上套设有滑块,两条Y轴导轨424均固定Y轴底板425上,位于Y轴丝杆422的两侧并与Y轴丝杆422平行。Z轴支架45为方形的金属框架,其中部固定设有一分隔板46,该分隔板46将Z轴支架45分隔为上下两半部分;Z轴支架45竖直设置并固定在Y轴导轨424的滑块上,且Z轴支架45的底部与Y轴丝杆螺母423固定。该位移机构4包括两个Z轴位移组件43,每个Z轴位移组件43均包括Z轴电机431、Z轴丝杆432以及Z轴连动架433;Z轴电机431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中的一种,且Z轴电机431带有减速机,即Z轴电机431的转轴接入减速机的输入轴;其中一个Z轴位移组件43的Z轴电机431固定在Z轴支架45的顶部,另一个Z轴位移组件43的Z轴电机431固定在分隔板46上;其中一个Z轴位移组件43的Z轴丝杆432通过穿设在Z轴支架45顶部的轴承支撑在Z轴支架45的上半部分,该Z轴丝杆432竖直设置,且该Z轴丝杆432的一端接入Z轴支架45顶部的Z轴电机431的减速机输出端;另外一个Z轴位移组件43的Z轴丝杆432通过穿设在分隔板46上的轴承支撑在Z轴支架45的下半部分,该Z轴丝杆432也竖直设置,且该Z轴丝杆432的一端接入分隔板46上的Z轴电机431的减速机输出端;两根Z轴丝杆432连成一直线;Z轴连动架433为金属架体,每个Z轴连动架433内均设有能够与Z轴丝杆432配合的丝杆螺母,两个Z轴位移组件43的Z轴连动架433的丝杆螺母分别套设在两根Z轴丝杆432上,使Z轴电机431能够通过Z轴丝杆432连动Z轴连动架433升降;由此构成两个Z轴位移组件43,其中一个Z轴位移组件43设在Z轴支架45的上半部分,另一个Z轴位移组件43设在Z轴支架45的下半部分,两个Z轴位移组件43的运动部件即两个Z轴连动架433。位移机构4还进一步包括Z轴导轨44,Z轴导轨44设置有两条,均为直线导轨,其上套设有滑块,两条Z轴导轨44均竖直固定Z轴支架45上,位于Z轴丝杆432的两侧并与Z轴丝杆432平行,两条Z轴导轨44贯穿Z轴支架45的上下两半部分,即两个由Z轴电机431、Z轴丝杆432以及Z轴连动架433构成的Z轴位移组件43共用该两条Z轴导轨44。X轴位移组件41连动Y轴位移组件42沿X轴方向位移,Y轴位移组件42连动Z轴位移组件43沿Y轴方向位移。进一步地,分别在X轴底板415和Z轴支架45上固定风琴罩47,以保护X轴位移组件41和Z轴位移组件43。
请参阅图12-图17,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包括第一支架组件51、第一主动轮组件52、从动轮组件54以及第一砂带55。第一支架组件51为金属组件,其包括主支架511和砂带支撑板512;主支架511由一水平板和一竖直板构成,砂带支撑板512固定在主支架511的水平板上并与水平板相互垂直;第一砂带55为条形的打磨用砂带,其具有一定的柔性,以贴合曲表面;第一主动轮组件52和从动轮组件54均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51上,第一主动轮组件52和从动轮组件54张紧第一砂带55,第一砂带55在第一主动轮组件52和从动轮组件54之间的部位为打磨部位。具体地,从动轮组件54包括摆动轴541、摆动轴套542、摆动臂543以及砂带从动轮544;摆动轴541为金属转轴,其固定在第一支架组件51的砂带支撑板512上;摆动轴套542为筒状的金属套,摆动臂543则为金属摆臂,摆动轴套542固定在摆动臂543的一端,固定方式为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砂带从动轮544枢接在摆动臂543的另一端;摆动轴套542套设在摆动轴541上,摆动轴套542和摆动轴541之间设有轴承,砂带从动轮544与摆动轴套542的转轴相互平行;装配完成后,从动轮组件54能够绕摆动轴541旋转,即实现从动轮组件54的摆动;装配完成后,第一主动轮组件52和砂带从动轮544张紧第一砂带55。进一步地,从动轮组件54还包括合轴气缸545;合轴气缸545固定在第一支架组件51上,合轴气缸545的活塞杆指向摆动臂543,且合轴气缸545的活塞杆铰接在摆动臂543靠近砂带从动轮544的一端,例如在摆动臂543的顶面设置一铰接座,通过穿入铰接座和合轴气缸545活塞杆的插销,连接摆动臂543和合轴气缸545的活塞杆,实现合轴气缸545的活塞杆与摆动臂543之间的铰接,使合轴气缸545能够连动从动轮组件54摆动。合轴气缸545的活塞杆伸出时,连动摆动臂543向外侧摆动;合轴气缸545的活塞杆回缩时,连动摆动臂543向内侧摆动。第一主动轮组件52包括第一砂带电机521、主动轮轴套522以及第一砂带主动轮523;第一砂带电机521为主轴电机301,主动轮轴套522的一端为能够固定在第一砂带电机521上的固定盘,另一端为套筒部,第一砂带主动轮523的一端带有能够穿入主动轮轴套522的转轴;主动轮轴套522与第一砂带电机521固定,第一支架组件51的砂带支撑板512上开设有供主动轮轴套522穿过的通孔,主动轮轴套522的套筒部穿过该通孔,使套筒部的前端与砂带从动轮544均位于砂带支撑板512的同一侧;第一砂带主动轮523的转轴穿过主动轮轴套522后与第一砂带电机521的转轴连接,使第一砂带电机521能够驱动第一砂带主动轮523旋转,第一砂带主动轮523的转轴与主动轮轴套522之间设有轴承;装配完成后,第一砂带主动轮523和从动轮组件54张紧第一砂带55。每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中,第一砂带55由第一砂带主动轮523和砂带从动轮544支撑并张紧,第一砂带主动轮523旋转时驱动第一砂带运行,砂带从动轮544随第一砂带55旋转。进一步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砂带主动轮523的张紧力和角度的张紧调节组件53。张紧调节组件53包括轴套滑板531、张紧滑条533以及第一张紧气缸534;张紧滑条533为带有抱紧肋的滑条,张紧滑条533设置有两条,两条张紧滑条533均水平固定在第一支架组件51的砂带支撑板512上;轴套滑板531的主体为竖直设置的金属板,轴套滑板531上水平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翼板,轴套滑板531上还开设有供主动轮轴套522的套筒部穿过的通孔,主动轮轴套522穿过该通孔后,通过枢接销532枢接在轴套滑板531的翼板上;轴套滑板531卡入两条张紧滑条533之间,张紧滑条533的抱紧肋抱紧轴套滑板531的上下两侧,使轴套滑板531能够在张紧滑条533上滑动;第一张紧气缸534固定在砂带支撑板512的一端,第一张紧气缸534的活塞杆与轴套滑板531固定连接,使第一张紧气缸534能够连动轴套滑板531在张紧滑条533上滑动。第一张紧气缸534的活塞杆回缩时,拉动轴套滑板531和主动轮轴套522,将第一砂带主动轮523拉起,从而提高第一砂带主动轮523对第一砂带55的张紧力;第一张紧气缸534的活塞杆伸出时,推出轴套滑板531和主动轮轴套522,将第一砂带主动轮523推出,从而降低第一砂带主动轮523对第一砂带55的张紧力。张紧调节组件53还包括旋轴535、调节杠杆536以及旋轴板537;旋轴板537跨设并固定于轴套滑板531的两块翼板上,旋轴535穿过旋轴板537并与旋轴板537螺纹配合;调节杠杆536为曲柄连杆,其中部为枢接轴,该调节杠杆536的枢接轴跨设并枢接于轴套滑板531的两块翼板上;调节杠杆536的两端分别与旋轴535和主动轮轴套522枢接;其中,主动轮轴套522上设有与调节杠杆536的一端配合的夹臂538,该夹臂538夹住调节杠杆536的一端,以实现调节杠杆536与主动轮轴套522的枢接;旋轴535的一端为手柄,另一端为夹轮,通过夹轮夹紧调节杠杆536的一端,以实现调节杠杆536与旋轴535的枢接。旋动旋轴535的手柄时,旋轴535的夹轮向旋轴板537的内侧或外侧移动,从而扳动调节杠杆536枢接在旋轴535处的一端并撬动调节杠杆536,使调节杠杆536枢接在主动轮轴套522处的另一端运动,从而调节主动轮轴套522相对于轴套滑板531的角度,进而调节第一砂带主动轮523的角度。进一步地,砂带支撑板512前侧固定有半包围第一砂带55的吸屑罩56,吸屑罩56上设有与吸屑罩56内部连通的气管接口561,将吸尘设备的气管接入气管接口561,吸尘设备运行后,使吸屑罩56内部产生负压,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通过气管接口561和气管被吸入吸尘设备,避免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飞溅。进一步地,砂带支撑板512后侧固定有半包围张紧调节组件53的防尘罩57,避免灰尘和碎屑进入张紧调节组件53。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的第一支架组件51固定在Z轴连动架433上,具体来说,每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中的主支架5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Z轴连动架433上,且该主支架511还与Z轴导轨44的滑块固定,使两个Z轴位移组件43分别连动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沿Z轴方向运动;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在Z轴位移组件43上相互对置,令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的第一砂带55中的打磨部位相互对置,Z轴位移组件43连动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使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的第一砂带55能够分别从上下两面靠近或远离待打磨的工件。驱动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运动的位移机构4中的X轴底板415固定在机架9上,使该位移机构4及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位于转盘机构1旁。夹具机构2的下夹块205和上夹块207面向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之间的区域,夹具机构2夹持挂锁10后,挂锁锁体延伸至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之间的区域,位于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相互对置的两条第一砂带55之间。
请参阅图18-图23,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包括第二支架组件61、第二主动轮组件62、固定从动轮组件63、活动从动轮组件64、压砂带组件65以及第二砂带66。第二支架组件61为金属组件,其包括主支撑板611和砂带电机支架612,砂带电机支架612固定在主支撑板611的后侧;第二砂带66为条形的打磨用砂带,其具有一定的柔性;第二主动轮组件62、固定从动轮组件63、活动从动轮组件64以及压砂带组件65均设置在第二支架组件61上,第二主动轮组件62、固定从动轮组件63以及活动从动轮组件64张紧第二砂带66,压砂带组件65从被张紧的第二砂带66内侧压迫第二砂带66,第二砂带66受压砂带组件65压迫的部位为打磨部位。具体地,第二主动轮组件62包括第二砂带电机621、第一传动轮622、第一传动带623、第二砂带主动轮624以及主动轮轴625;第二砂带电机621固定在第二支架组件61的砂带电机支架612上,第二砂带电机621的转轴上套设有一个第一传动轮622;主动轮轴625枢接在第二支架组件61上,具体来说,第二支架组件61的主支撑板611上穿设有轴承,主动轮轴625穿入该轴承;主动轮轴625的一端套设有一个第一传动轮622,第二砂带主动轮624套设在主动轮轴625的另一端,第一传动带623在两个第一传动轮622之间传动,使第二砂带电机621能够驱动第二砂带主动轮624旋转;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带623为传动皮带,相应地,第一传动轮622为皮带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带623为同步带,相应地,第一传动轮622为同步轮。具体地,固定从动轮组件63包括固定从动轮631和固定从动轮轴632;固定从动轮631通过固定从动轮轴632枢接在第二支架组件61上,具体来说,固定从动轮轴632固定在第二支架组件61的主支撑板611上,固定从动轮631套设在固定从动轮轴632上,固定从动轮631和固定从动轮轴632之间设有轴承。具体地,活动从动轮组件64包括活动从动轮641、从动轮枢接架642以及第二张紧气缸643;第二张紧气缸643的缸体固定在第二支架组件61的主支撑板611上;活动从动轮641枢接在从动轮枢接架642上,具体来说,从动轮枢接架642为金属架体,其上设有用于枢接活动从动轮641的枢接轴,活动从动轮641套设在该枢接轴上,活动从动轮641与从动轮枢接架642的枢接轴之间设有轴承;从动轮枢接架642固定在第二张紧气缸643的活塞杆前端,使第二张紧气缸643能够通过从动轮枢接架642连动活动从动轮641升降。装配完成后,第二砂带主动轮624、固定从动轮组件63以及活动从动轮组件64均位于主支撑板611的同一面,第二主动轮组件62、固定从动轮组件63以及活动从动轮组件64将第二砂带66张紧为三角形,即,以第二砂带主动轮624、固定从动轮631以及活动从动轮641为三个顶点,将第二砂带66张紧为一个三角形。第二张紧气缸643的活塞杆伸出时,顶起活动从动轮641,从而提高活动从动轮641对第二砂带66的张紧力;第二张紧气缸643的活塞杆回缩时,拉回活动从动轮641,从而降低活动从动轮641对第二砂带66的张紧力。压砂带组件65包括压砂带气缸651、压动板652、弹性件653以及接触板654;压砂带气缸651的缸体固定在第二支架组件61的主支撑板611上;压动板652为金属平板,其固定在压砂带气缸651的活塞杆上,接触板654为表面平整的金属板,弹性件653为具有弹力的塑胶件,例如橡胶和硅胶,接触板654与压动板652通过弹性件653连接,即弹性件653的一端与接触板654连接,另一端与压动板652连接;螺钉穿过压动板652后,旋入弹性件653,实现弹性件653与压动板652的连接;同样,螺钉穿过接触板654后,旋入弹性件653,实现弹性件653与接触板654的连接;接触板654与压动板652的四角均有一个弹性件653连接;装配完成后,整个压砂带组件65位于第二砂带66张开的三角形的内侧,接触板654从第二砂带66的内侧对准第二砂带66,接触板654对准的部位位于第二砂带主动轮624和固定从动轮631之间的位置。压砂带气缸651的活塞杆伸出后,接触板654能够接触并压迫第二砂带66,第二砂带66受接触板654压迫的部位即为打磨部位,该打磨部位与待加工工件接触时,接触板654能够将第二砂带66的打磨部位压紧在待加工工件的平面上,从而实现平面打磨工艺;弹性件653能够缓冲压砂带气缸651对接触板654施加的力,以保护待加工工件和压砂带气缸651。进一步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还包括半包围第二砂带66的砂带罩67,砂带罩67为金属罩体,砂带罩67固定在第二支架组件61的主支撑板611上,砂带罩67的罩体包围住第二砂带66中除打磨部位外的其余部位。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的第二支架组件61固定在Z轴连动架433上,具体来说,每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中的主支撑板6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Z轴连动架433上,且该主支撑板611还与Z轴导轨44的滑块固定,使两个Z轴位移组件43分别连动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沿Z轴方向运动;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在Z轴位移组件43上相互对置,令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的第二砂带66中的打磨部位相互对置,Z轴位移组件43连动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使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的第二砂带66中的打磨部位能够分别从上下两面靠近或远离待打磨的工件。驱动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运动的位移机构4中的X轴底板415固定在机架9上,使该位移机构4及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位于转盘机构1旁。夹具机构2的下夹块205和上夹块207面向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之间的区域,夹具机构2夹持挂锁10后,挂锁锁体延伸至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之间的区域,位于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相互对置的两条第二砂带66之间。
请参阅图24-图29,第一抛光机构7包括第三支架组件71、主动轴组件72、摆臂组件73、尼龙轮组件74以及传动组件75。第三支架组件71为金属组件,其包括支撑板711和抛光电机支架712,抛光电机支架712固定在支撑板711的后侧;主动轴组件72设置在第三支架组件71上,摆臂组件73枢接在第三支架组件71上,尼龙轮组件74设在摆臂组件73上,传动组件75在主动轴组件72和尼龙轮组件74之间传动。具体地,主动轴组件72包括第一抛光电机721、第二传动轮722、第二传动带723、主动轴724以及主动轴轴承725。第三支架组件71上设有主动轴套713,主动轴套713为圆筒形的轴套,支撑板711上开设有与主动轴套713的内壁匹配的通孔,主动轴套713固定在支撑板711并对准支撑板711上的通孔;主动轴724穿设在主动轴套713中,主动轴轴承725设置有两个,均位于主动轴724和主动轴套713之间,以将主动轴724支撑在主动轴套713中,并使主动轴724能够在主动轴套713中旋转;主动轴724的一端从前侧穿出主动轴套713,另一端则从后侧穿出支撑板711;第一抛光电机721固定在第三支架组件71的抛光电机支架712上,主动轴724的后端和第一抛光电机721的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一个第二传动轮722,两个第二传动轮722分别与主动轴724和第一抛光电机721的转轴键连接,第二传动带723在两个第二传动轮722之间传动,使第一抛光电机721能够通过第二传动轮722和第二传动带723驱动主动轴724旋转。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带723为传动皮带,相应地,第二传动轮722为皮带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传动带723为同步带,相应地,第二传动轮722为同步轮。具体地,摆臂组件73包括摆臂731、摆臂轴套732以及摆臂轴承733。摆臂轴套732套设在主动轴套713上,使摆臂轴套732与主动轴724共轴,摆臂轴承733设在摆臂轴套732和主动轴套713之间;摆臂731的一端与摆臂轴套732连接,本实施例中,摆臂轴套732穿设在摆臂731的一端并与摆臂731通过螺钉相互固定;装配完成后,摆臂731能够绕摆臂轴套732的轴旋转,即,摆臂731能够在第三支架组件71上摆动;尼龙轮组件74设在摆臂731上,使尼龙轮组件74能够随摆臂731而摆动。具体地,尼龙轮组件74包括第一尼龙轮741、第一尼龙轮轴742以及尼龙轮轴套743;尼龙轮轴套743穿设在摆臂731中,位于摆臂731上相对于摆臂轴套732的另一端;第一尼龙轮轴742穿设在尼龙轮轴套743中,第一尼龙轮轴742和尼龙轮轴套743之间设有轴承,使第一尼龙轮轴742能够在尼龙轮轴套743中旋转;第一尼龙轮741为金属抛光用的尼龙轮,第一尼龙轮741套设在第一尼龙轮轴742的一端并与第一尼龙轮轴742键连接,使第一尼龙轮741位于第一抛光机构7的最外侧,且第一尼龙轮741能够与第一尼龙轮轴742共同旋转;传动组件75在主动轴724和第一尼龙轮轴742之间传动,使第一抛光电机721能够驱动第一尼龙轮741旋转。具体地,传动组件75包括第三传动轮751和第三传动带752;主动轴724和第一尼龙轮轴742上分别套设有一个第三传动轮751,两个第三传动轮751分别与主动轴724和第一尼龙轮轴742键连接,第三传动带752在两个第三传动轮751之间传动;本实施例中,第三传动带752为同步带,相应地,第三传动轮751为同步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传动带752为传动皮带,相应地,第三传动轮751为皮带轮。进一步地,第一抛光机构7还包括用于连动摆臂组件73摆动的摆臂气缸组件76,以便调整第一尼龙轮741对待加工工件的压力。具体地,摆臂气缸组件76包括摆臂气缸761、连动臂762以及弹簧763;摆臂气缸761的缸体固定在第三支架组件71的支撑板711上;连动臂762为金属臂,其包括长方体形的水平部和圆柱形的竖直部,连动臂762的水平部固定在摆臂气缸761的活塞杆前端,竖直部的端部则铰接在摆臂731上,例如在摆臂731的顶面设置一铰接座,通过穿入铰接座和连动臂762竖直部的插销,连接摆臂731和连动臂762,实现竖直部与摆臂731的铰接;摆臂气缸761能够通过连动臂762连动摆臂组件73摆动,即,摆臂气缸761的活塞杆伸出时,通过连动臂762连动摆臂731向第三支架组件71外侧摆动,以增加第一尼龙轮741对待加工工件的压力,摆臂气缸761的活塞杆回缩时,通过连动臂762连动摆臂731向第三支架组件71内侧摆动,以降低第一尼龙轮741对待加工工件的压力;弹簧763套设在连动臂762的竖直部,以缓冲摆臂气缸761动作时对摆臂组件73和尼龙轮组件74的冲击,也能缓冲第一尼龙轮741与待加工工件接触时对摆臂气缸761的冲击。进一步地,摆臂731上设有包围传动组件75的第一传动带罩78,第一传动带罩78固定在摆臂731上并覆盖整个传动组件75。进一步地,摆臂731上设有半包围第一尼龙轮741的第一尼龙轮罩77,第一尼龙轮罩77固定在第一传动带罩78上并围绕第一尼龙轮741半周;第一尼龙轮741未被第一尼龙轮罩77围绕的部分即为与待加工工件接触的抛光部位。第一抛光机构7的第三支架组件71固定在Z轴连动架433上,具体来说,每个第一抛光机构7中的支撑板7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Z轴连动架433上,且该支撑板711还与Z轴导轨44的滑块固定,使两个Z轴位移组件43分别连动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沿Z轴方向运动;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在Z轴位移组件43上相互对置,令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的第一尼龙轮741中的抛光部位相互对置,Z轴位移组件43连动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使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的第一尼龙轮741中的抛光部位能够分别从上下两面靠近或远离待加工的工件。驱动第一抛光机构7运动的位移机构4中的X轴底板415固定在机架9上,使该位移机构4及第一抛光机构7位于转盘机构1旁。夹具机构2的下夹块205和上夹块207面向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之间的区域,夹具机构2夹持挂锁10后,挂锁锁体延伸至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之间的区域,位于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相互对置的两个第一尼龙轮741之间。
请参阅图30-图33,第二抛光机构8包括第四支架组件、第二抛光电机803、第二尼龙轮807、第二尼龙轮轴808、第四传动轮804以及第四传动带805;第二抛光电机803固定在第四支架组件上,第二尼龙轮轴808枢接在第四支架组件上,第二尼龙轮807套设在第二尼龙轮轴808上,第二抛光电机803连动第二尼龙轮轴808旋转。具体地,第四支架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竖安装板801和水平设置的横安装板802,竖安装板801和横安装板802相互固定;第二抛光电机803固定在第四支架组件的竖安装板801上,横安装板802的底面设有两个带有轴承的支撑座806,第二尼龙轮轴808分别穿过该两个支撑座806中的轴承;第二尼龙轮807套设在第二尼龙轮轴808的其中一端,位于第四支架组件的外侧;第二尼龙轮轴808的另一端和第二抛光电机803的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一个第四传动轮804,第四传动带805在两个第四传动轮804之间传动,使第二抛光电机803能够连动第二尼龙轮轴808旋转,进而连动第二尼龙轮807旋转。进一步地,第二抛光机构8还包括缓冲座809;缓冲座809为现有技术中的弹簧缓冲座,第二抛光电机803通过该缓冲座809固定在第四支架组件上,即缓冲座809固定在竖安装板801上,第二抛光电机803固定在缓冲座809上;设置缓冲座809以便保护第二抛光电机803。进一步地,第二抛光机构8还包括固定在横安装板802上并半包围第二尼龙轮807的第二尼龙轮罩810,第二尼龙轮807未被第二尼龙轮罩810围绕的部分即为与待加工工件接触的抛光部位。进一步地,第二抛光机构8还包括固定在横安装板802下方并覆盖支撑座806和第二尼龙轮轴808的尼龙轮轴罩812。进一步地,第二抛光机构8还包括固定在第二抛光电机803上并覆盖第四传动轮804和第四传动带805的第二传动带罩811。第二抛光机构8的第四支架组件固定在Z轴连动架433上,具体来说,每个第二抛光机构8中的竖安装板801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Z轴连动架433上,且该竖安装板801还与Z轴导轨44的滑块固定,使两个Z轴位移组件43分别连动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沿Z轴方向运动;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在Z轴位移组件43上相互对置,令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的第二尼龙轮807中的抛光部位相互对置,Z轴位移组件43连动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使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的第二尼龙轮807中的抛光部位能够分别从上下两面靠近或远离待加工的工件。驱动第二抛光机构8运动的位移机构4中的X轴底板415固定在机架9上,使该位移机构4及第二抛光机构8位于转盘机构1旁。夹具机构2的下夹块205和上夹块207面向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之间的区域,夹具机构2夹持挂锁10后,挂锁锁体延伸至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之间的区域,位于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相互对置的两个第二尼龙轮807之间。
该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运行时,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S1、上下料阶段:在铣平机构3前的一个夹具机构2的夹具气缸204活塞杆回缩,使上夹块207打开,工作人员、外部机构或者机器人取下已打磨抛光完成的挂锁10,将待加工的挂锁10的锁钩放置在下夹块205的U形槽206中,夹具气缸204活塞杆伸出,使上夹块207与下夹块205合拢,夹持住挂锁10的锁钩。
S2、铣平阶段:转盘机构1的转盘11旋转60°,使夹具机构2对准铣平机构3,待加工的挂锁10位于铣刀304下,主轴电机301已预先运行,进刀气缸310的活塞杆伸出,连动主轴组件进刀,高速旋转中的铣刀304与挂锁10正面的曲表面接触,将挂锁10正面部分拱起的表面铣平,然后进刀气缸310的活塞杆回缩,连动主轴组件退刀。
S3、上下曲表面打磨阶段:请参阅图34-图35,转盘机构1的转盘11旋转60°,使夹具机构2对准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待加工的挂锁10到达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之间的区域;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的第一砂带电机521已预先启动,使第一砂带主动轮523旋转,从而驱动第一砂带55运行;Z轴电机431运行,以驱动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上下合拢,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的第一砂带55与挂锁锁体接触,具有柔性的第一砂带55将贴合挂锁锁体上下的两个曲表面,从而打磨挂锁锁体的两个曲表面。打磨工艺完成后,Z轴电机431再次运行,以驱动两个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上下分离。
S4、侧平面打磨阶段:请参阅图36-图37,转盘机构1的转盘11旋转60°,使夹具机构2对准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待加工的挂锁10到达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之间的区域;夹具电机202的转轴旋转90°,使夹具转座203、夹具气缸204、下夹块205以及上夹块207旋转90°,以将挂锁锁体的两个侧平面旋转至水平方向;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的第二砂带电机621已预先启动,使第二砂带主动轮624旋转,从而驱动第二砂带66运行;压砂带气缸651的活塞杆伸出,以推出接触板654并压迫第二砂带66,Z轴电机431运行,以驱动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上下合拢,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的第二砂带66与挂锁锁体的两个侧平面接触,压砂带组件65的接触板654能够将第二砂带66紧紧地压在挂锁锁体的侧平面上,从而打磨挂锁锁体的两个侧平面。打磨工艺完成后,Z轴电机431再次运行,以驱动两个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上下分离。
S5、上下曲表面抛光阶段:请参阅图38-图39,转盘机构1的转盘11旋转60°,使夹具机构2对准第一抛光机构7,待加工的挂锁10到达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之间的区域;夹具电机202的转轴旋转90°,使夹具转座203、夹具气缸204、下夹块205以及上夹块207旋转90°,以将挂锁锁体的两个曲表面平面旋转至水平方向;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的第一抛光电机721已预先启动,第一抛光电机721通过主动轴724和传动组件75驱动第一尼龙轮741旋转,Z轴电机431运行,以驱动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上下合拢,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的第一尼龙轮741与挂锁锁体的上下两个曲表面接触,从而抛光挂锁锁体的上下两个曲表面。抛光工艺完成后,Z轴电机431再次运行,以驱动两个第一抛光机构7上下分离。
S6、侧平面抛光阶段:请参阅图40-图41,转盘机构1的转盘11旋转60°,使夹具机构2对准第二抛光机构8,待加工的挂锁10到达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之间的区域;夹具电机202的转轴旋转90°,使夹具转座203、夹具气缸204、下夹块205以及上夹块207旋转90°,以将挂锁锁体的两个侧平面旋转至水平方向;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的第二抛光电机803已预先启动,第二抛光电机803通过第四传动轮804和第四传动带805驱动第二尼龙轮807旋转,Z轴电机431运行,以驱动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上下合拢,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的第二尼龙轮807与挂锁锁体的两个侧平面接触,从而抛光挂锁锁体的两个侧平面。抛光工艺完成后,Z轴电机431再次运行,以驱动两个第二抛光机构8上下分离。
S7、复位阶段:夹具电机202的转轴旋转90°,使夹具转座203、夹具气缸204、下夹块205以及上夹块207旋转90°,以将挂锁锁体的两个曲表面旋转至水平方向;转盘机构1的转盘11旋转60°,使夹具机构2对准工作人员、外部机构或者机器人,并返回步骤S1。
重复上述的步骤,即可完成自动化的挂锁锁体铣平、打磨以及抛光的表面处理工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转盘机构1上设有六个夹具机构2,对应六个工位,上述的步骤S1-S7是同时进行的。
该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沿所述转盘机构1的运行方向依次设有铣平机构3、第一砂带打磨机构5、第二砂带打磨机构6、第一抛光机构7以及第二抛光机构8,能够自动完成挂锁锁体中的多个表面的铣平、打磨以及抛光工序,提高挂锁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上周向设有用于夹持并翻转挂锁的夹具机构,沿所述转盘机构的运行方向依次设有用于铣平挂锁锁体的铣平机构、用于打磨挂锁锁体正反曲面的第一砂带打磨机构、用于打磨挂锁锁体侧平面的第二砂带打磨机构、用于抛光挂锁锁体正反曲面的第一抛光机构以及用于抛光挂锁锁体侧平面的第二抛光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平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进刀台组件、铣刀横移滑台、铣刀进退滑台以及铣刀升降滑台;
所述铣刀横移滑台连动所述铣刀进退滑台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切线方向运动,所述铣刀进退滑台连动所述铣刀升降滑台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径向运动,所述铣刀升降滑台连动所述进刀台组件升降;所述主轴组件的前端为用于铣平挂锁锁体的铣刀,所述主轴组件设在所述进刀台组件上,所述进刀台组件连动所述主轴组件进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抛光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抛光机构分别由一位移机构驱动位移;
所述位移机构包括X轴位移组件、Y轴位移组件以及Z轴位移组件;所述X轴位移组件连动所述Y轴位移组件沿X轴方向位移,所述Y轴位移组件连动所述Z轴位移组件沿Y轴方向位移;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所述第一抛光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抛光机构相应设在所述位移机构的Z轴位移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组件、第一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以及第一砂带;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和所述从动轮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和所述从动轮组件张紧所述第一砂带,所述第一砂带在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和所述从动轮组件之间的部位为打磨部位;
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Z轴位移组件的运动部件上,两个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在所述Z轴位移组件上相互对置,所述Z轴位移组件连动两个所述第一砂带打磨机构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组件、第二主动轮组件、固定从动轮组件、活动从动轮组件、压砂带组件以及第二砂带;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所述固定从动轮组件、所述活动从动轮组件以及所述压砂带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所述固定从动轮组件以及所述活动从动轮组件张紧所述第二砂带,所述压砂带组件从被张紧的所述第二砂带内侧压迫第二砂带,所述第二砂带受所述压砂带组件压迫的部位为打磨部位;
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Z轴位移组件的运动部件上,两个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在所述Z轴位移组件上相互对置,所述Z轴位移组件连动两个所述第二砂带打磨机构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机构包括第三支架组件、主动轴组件、摆臂组件、尼龙轮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主动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组件上,所述摆臂组件枢接在第三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尼龙轮组件设在所述摆臂组件上,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主动轴组件和所述尼龙轮组件之间传动;
所述第一抛光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Z轴位移组件的运动部件上,两个所述第一抛光机构在所述Z轴位移组件上相互对置,所述Z轴位移组件连动两个所述第一抛光机构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抛光机构包括第四支架组件、第二抛光电机、第二尼龙轮以及第二尼龙轮轴;所述第二抛光电机固定在所述第四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二尼龙轮轴枢接在所述第四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二尼龙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尼龙轮轴上,所述第二抛光电机连动所述第二尼龙轮轴旋转;
所述第二抛光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四支架组件固定在相应的所述Z轴位移组件的运动部件上,两个所述第二抛光机构在所述Z轴位移组件上相互对置,所述Z轴位移组件连动两个所述第二抛光机构沿Z轴方向合拢或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夹具基座、夹具电机、夹具转座、夹具气缸、下夹块以及上夹块;所述夹具基座固定在所述转盘机构的转盘上,所述夹具电机固定在所述夹具基座上;所述下夹块开设有与挂锁的锁钩匹配的U形槽,所述夹具气缸和所述下夹块均固定在所述夹具转座上,所述夹具气缸连动所述上夹块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夹块;所述夹具电机连动所述夹具转座旋转。
CN202010917674.3A 2020-09-03 2020-09-03 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Pending CN1121398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7674.3A CN112139817A (zh) 2020-09-03 2020-09-03 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7674.3A CN112139817A (zh) 2020-09-03 2020-09-03 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9817A true CN112139817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89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7674.3A Pending CN112139817A (zh) 2020-09-03 2020-09-03 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98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3005A (zh) * 2021-02-07 2021-07-13 万晖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挂锁本体的精密全自动加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3005A (zh) * 2021-02-07 2021-07-13 万晖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挂锁本体的精密全自动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65519U (zh) 一种用于打磨抛光拉丝的五轴机床
CN213970483U (zh) 双面砂带打磨设备
CN110977693A (zh) 空调制冷配件加工设备
CN112139817A (zh) 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CN214054343U (zh) 挂锁自动打磨抛光设备
CN212471980U (zh) 一种单硅晶棒切磨一体机
CN216228568U (zh) 轴承圈加工装置
CN209954337U (zh) 一种专用汽车零配件加工中心
CN213970467U (zh) 上下曲表面砂带打磨设备
CN214603431U (zh) 一种圆柱棒体用打磨装置
CN214869662U (zh) 齿轮轴抛光装置
CN111390740B (zh) 一种用于车前机盖的表面抛光装置
CN220591801U (zh) 机械加工用外螺纹开槽机
CN218613436U (zh) 一种工件磨削夹持设备
CN214237489U (zh) 一种金属压延管件自动上料去毛刺装置
CN219649494U (zh) 一种皮带轮加工用卡槽打磨装置
CN109590840A (zh) 一种圆锯片基体毛刺清理设备及方法
CN217475591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20296899U (zh) 一种无刷电机转子加工夹具
CN217071780U (zh) 一种减压阀生产用倒角装置
CN214817196U (zh) 一种基于机械设计的部件加工设备
CN219987340U (zh)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汽车零部件夹持装置
CN215617114U (zh) 一种用于模具零件加工的磨床
CN218427410U (zh) 一种玻璃四边角打磨装置
CN217750692U (zh) 一种轴销零部件加工用表面精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