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3048B - 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3048B
CN112133048B CN202010854696.XA CN202010854696A CN112133048B CN 112133048 B CN112133048 B CN 112133048B CN 202010854696 A CN202010854696 A CN 202010854696A CN 112133048 B CN112133048 B CN 112133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ing part
well
alarm system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46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3048A (zh
Inventor
时亨通
邱方驰
陈子涵
饶伟云
马楠
姜林福
皮昊书
吴中
宋书生
韩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546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3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3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3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08Mechanical actuation by opening, e.g. of door, of window, of drawer, of shutter, of curtain, of blin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1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act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83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act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by interruption of a radiation beam or barri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包括:容纳盒、电路板、报警模块、探测模块、开关以及牵引结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用于安装于井道,井道的开口被井盖封闭时,可以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可以节省电能。若有偷窃者打开井盖时,井盖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井盖能够通过牵引结构牵引开关,使得开关闭合,进而探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在的电路接通。当偷窃者进入井道时,则探测模块探测到井道内具有障碍物,从而探测模块产生的探测信号触发报警模块报警,进而可以提醒井道工作人员及时查看井道情况,以防止偷盗者通过井道进入电缆沟渠偷窃。

Description

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沟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铺设光缆时需要在地下设置专门的沟渠,除了对光缆起到保护作用外,还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根据铺设基数可设置不同规格的电缆沟渠,一般电缆沟渠由水泥管道连接形成,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井道,便于维护人员进入,但是由于井道大多时间下无人看管,部分井道处于偏远位置,目前存在一些不法分子非法从井道进入偷窃各类线材的现象。
为防止上述沟渠井道非法入侵的现象,如今常常在井道内部设置监测和报警等装置,然而传统的电缆沟渠防入侵装置耗费电能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缆沟渠防入侵装置耗费电能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耗费电能小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包括:
容纳盒,用于与井道的内壁固定连接;
电路板,位于所述容纳盒内并与所述容纳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报警模块,用于设置在所述井道外侧的地面之上;
探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所述探测模块用于当所述井道内有障碍物入侵时产生探测信号并触发所述报警模块报警;
开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探测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所在的电路串联;以及
牵引结构,一端与所述开关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井道的井盖连接,所述井盖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牵引结构运动,以致所述牵引结构牵引所述开关闭合,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井盖打开所述井道开口时的转动方向。
上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用于安装于井道,井道的开口被井盖封闭时,可以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可以节省电能。若有偷窃者打开井盖时,井盖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井盖能够通过牵引结构牵引开关,使得开关闭合,进而探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在的电路接通。当偷窃者进入井道时,则探测模块探测到井道内具有障碍物,从而探测模块产生的探测信号触发报警模块报警,进而可以提醒井道工作人员及时查看井道情况,以防止偷盗者通过井道进入电缆沟渠偷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向所述井道内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
在一实施例中,报警模块包括声报警装置和/或光报警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结构包括:
第一牵引部,一端用于与所述井盖连接;
第二牵引部,一端用于与所述开关连接;
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牵引部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牵引部的另一端连接;
伸缩部,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限位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以致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伸缩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伸缩部的一端的相对距离保持固定;
在所述牵引结构牵引所述开关闭合之后,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切换至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离,以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沿所述伸缩部的伸缩方向做相对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离的第二位置;
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移位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限位杆配合;
所述限位结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移位杆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运动至与所述容纳盒的内壁抵接时,所述井盖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移位杆配合,以致所述限位杆在所述移位杆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恢复力能够使所述限位杆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恢复力能够使所述限位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连接,以致所述限位杆能够沿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位杆具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杆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倾斜于所述限位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所述移位杆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运动至与所述容纳盒的内壁抵接时,所述井盖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斜面挤压所述第一斜面,以致所述限位杆被所述第一斜面挤压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具有所述第二斜面;
所述移位杆的端部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移位杆的端部插入所述通孔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移位杆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移位杆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移位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抵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安装在井道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牵引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结合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100。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100包括:容纳盒110、电路板120、报警模块130、探测模块140、开关150以及牵引结构。
容纳盒110用于与井道10的内壁固定连接。电路板120位于容纳盒110内并与容纳盒110的内壁固定连接。
具体地,请参考图2,容纳盒110包括盒体111和盖体112。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20与盖体112的内壁固定连接。盖体112用于封闭盒体111的开口,以便将电路板120和开关150等零件封闭在容纳盒110里,减少外界环境对电路板120的损害。盖体112上设有锁孔(未示出),锁孔内用于安装锁芯(未示出),通过锁芯能够将盖体112与盒体111锁定。通过与锁孔相配合的钥匙能够打开盖体112,以便安装或检修容纳盒110内部的零件。
报警模块130用于设置在井道10外侧的地面之上。探测模块140设置在电路板120上并与报警模块130电连接。探测模块140用于当井道10内有障碍物入侵时产生探测信号并触发报警模块130报警。
具体地,探测模块140例如是红外探测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探测模块140包括红外发射器141和红外接收器142。红外发射器141的一端和红外接收器142的一端分别穿过盖体112并伸入到井道10内。红外发射器141用于向井道10内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142用于接收红外发射器141发射的红外线。若有偷盗者进入井道10,则偷盗者作为入侵井道10的障碍物,会中断红外接收器142接收的红外线,从而触发报警模块130报警。
报警模块130可以是声报警模块或光报警模块,也可以是声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并用。声报警模块例如蜂鸣器。光报警模块例如是发光二极管。
请参考图1,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100还包括警示杆131。警示杆131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与报警模块130连接,从而可以使报警模块130位于地面之上并距地面保持一定高度,进而当报警模块130报警时报警信号容易被发现。
具体地,报警模块130与警示杆131电连接。请结合图1和图2,警示杆131与电路板120可以通过电线121连接。电线121一端与警示杆131连接,另一端穿过盒体111的底壁并连接至电路板120,从而使得报警模块130与探测模块140电连接。
开关150设置在电路板120上并与探测模块140和报警模块130所在的电路串联。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开关150为单刀单掷开关。当开关150闭合时则探测模块140和报警模块130所在的电路接通,探测模块140和报警模块130可以正常工作。开关150断开时,探测模块140和报警模块130所在的电路断开。
牵引结构一端与开关150连接,另一端用于与井道10的井盖11连接,井盖1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牵引结构运动,以致牵引结构牵引开关150闭合。第一方向为井盖11打开井道10开口时的转动方向。
具体地,请参考图1,井盖11的边缘与井道10顶部侧壁铰接,从而井盖1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打开井道10的开口。在图1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井道10的开口被井盖11封闭时,开关150处于断开状态,报警模块130和探测模块140不工作,从而可以节省电能。当打开井盖11时,井盖11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井盖11能够通过牵引结构牵引开关150的动触头运动,使得动触头接触到静触头,则开关150闭合,进而探测模块140和报警模块130所在的电路接通,探测模块140和报警模块130开始正常工作。
若有偷窃者从井道10进入时,则探测模块140探测到井道10内具有障碍物,从而探测模块140产生的探测信号触发报警模块130报警,提醒井道工作人员及时查看井道10情况,以防止偷盗者通过井道10进入电缆沟渠偷窃。
上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100用于安装于井道10,井道10的开口被井盖11封闭时,可以使开关150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可以节省电能。若有偷窃者打开井盖11时,井盖11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井盖11能够通过牵引结构牵引开关150,使得开关150闭合,进而探测模块140和报警模块130所在的电路接通。当偷窃者进入井道10时,则探测模块140探测到井道10内具有障碍物,从而探测模块140产生的探测信号触发报警模块130报警,进而可以提醒井道工作人员及时查看井道10情况,以防止偷盗者通过井道10进入电缆沟渠偷窃。
请参考图2和图3结合图1,牵引结构包括:第一牵引部161、第二牵引部162以及连接装置163。
第一牵引部161一端用于与井盖11连接。第二牵引部162一端用于与开关150连接。
具体地,第一牵引部161可以是牵引绳、牵引线等。第二牵引部162可以是牵引绳、牵引线等。请参考图2,第二牵引部162的一端与开关150的动触头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装置163连接。请参考图1,可以在井盖11的露出地面的一端设置固定环12,并在井盖12上开设通孔(未示出)。将第一牵引部161的一端穿过井盖11上的通孔后,与井盖11上的固定环12固定,从而第一牵引部161通过固定环12与井盖11连接。第一牵引部161的另一端与连接装置163连接。
在井道10内安装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100时,工作人员需要打开井盖11并进入井道10内安装,可以预先留出足够长度的第一牵引部161,将第一牵引部161穿过井盖11上的通孔,并使第一牵引部161与固定环12松开,从而在安装开关150时可以保证井盖11不会牵引第一牵引部161,进而可以保证在安装开关150时开关150不会被牵引结构牵引而闭合。待在井道10内完成安装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100并将井盖11关闭后,从井盖11露出地面的一侧将第一牵引部161与固定环12固定,此时,开关150处于断开状态。
在偷盗者偷窃时再次将井盖11打开时,由于第一牵引部161与固定环12固定,从而井盖11能够牵拉第一牵引部161运动,以致第一牵引部161牵拉连接装置163和第二牵引部162开关150闭合。
请参考图3,连接装置163包括第一连接部164、第二连接部165、伸缩部166以及限位结构。
第一连接部164与第一牵引部16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165与第二牵引部162的另一端连接。伸缩部166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6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65连接。
具体地,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65为具有凹槽101的盒体结构。第一连接部164可以是板状或块状等。第一连接部164位于凹槽101内。伸缩部166可以是弹簧、伸缩杆等。
限位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限位结构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64与第二连接部165配合,以致第一连接部164连接至伸缩部166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65连接至伸缩部166的一端的相对距离保持固定。在牵引结构牵引开关150闭合之后,井盖11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够带动限位结构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时,限位结构与第一连接部164或第二连接部165分离,以致第一连接部164与第二连接部165能够沿伸缩部166的伸缩方向做相对运动。
具体地,由于限位结构在第一状态时,第一连接部164连接至伸缩部166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65连接至伸缩部166的一端的相对距离保持固定,从而伸缩部166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固定,因此,伸缩部166此时的长度固定,进而伸缩部166、第一连接部164及第二连接部165能够沿伸缩部166的伸缩方向同步运动。若偷盗者打开井盖11,则井盖11牵引第一牵引部161,第一牵引部161牵引第一连接部164、伸缩部166及第二连接部165同步运动,第二连接部165牵引第二牵引部162运动,直至第二牵引部162牵引开关150闭合。
在第二牵引部162牵引开关150闭合后,限位结构切换至第二状态。由于限位结构在第二状态时,第一连接部164与第二连接部165能够沿伸缩部166的伸缩方向做相对运动,从而伸缩部166可以伸长。此时,偷盗者为了方便进入井道10若继续打开井盖11,则井盖11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并牵引第一牵引部161,第一牵引部161则牵引第一连接部164,第一连接部164则可以牵引伸缩部166伸长,从而第一连接部164与第二连接部165之间的距离可以拉长,防止第一连接部164过度牵拉第二连接部165并防止第二连接部165过度牵拉第二牵引部162,进而可以防止连接装置163过度牵拉开关150而导致的开关150损坏。
请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168、第一弹性件169以及移位杆170。
限位杆168与第二连接部165活动连接。限位杆168具有与第一连接部164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一连接部164分离的第二位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65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未示出)。第一容纳槽自凹槽101的侧壁向内凹陷并延伸,并且第一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伸缩部166的伸缩方向。限位杆168位于第一容纳槽内并与第一容纳槽相适配,从而第一容纳槽可以限定限位杆168的运动方向,便于限位杆168沿第一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64的端部具有缺口,缺口的朝向垂直于伸缩部166的伸缩方向。限位结构在第一状态时,限位杆168处于第一位置,限位杆168插入第一连接部164端部的缺口中并与该缺口配合,从而限位杆168可以限定第一连接部164与第二连接部165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连接部164连接至伸缩部166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65连接至伸缩部166的一端的相对距离保持固定。
限位结构在第二状态时,限位杆168处于第二位置,限位杆168与第一连接部164端部的缺口分离,从而第一连接部164与第二连接部165能够沿伸缩部166的伸缩方向做相对运动。
请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71。第二弹性件171一端与第一容纳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杆168连接,从而第二弹性件171可以使限位杆168与第二连接部165保持良好的连接。限位结构在第一状态时,第二弹性件171的恢复力能够使限位杆168保持在第一位置,从而有利于限位杆168与第一连接部164保持良好配合。通过克服第二弹性件171的恢复力能够使限位杆168沿第一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切换至第二位置,从而限位结构切换至第二状态。
请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69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65连接。移位杆170一端与第一弹性件169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限位杆168配合。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69可以是弹簧。弹簧可以套设于移位杆170。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65的凹槽101的开口所在的表面连接,另一端与移位杆170连接,以便移位杆170与第二连接部165保持连接。
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还包括抵接部172。抵接部172与移位杆170远离限位杆168的一端固定连接,抵接部17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移位杆170的横截面面积。由于抵接部17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移位杆170的横截面面积,当弹簧套设于移位杆170时,弹簧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65抵接,另一端与抵接部172抵接,从而可使弹簧分别与第二连接部165和移位杆170连接,方便装配弹簧。
抵接部172可以是套环。抵接部172套设于第一牵引部161,且抵接部172与第一牵引部161可沿轴向做相对运动,从而方便装配抵接部172并且使得抵接部172与第一牵引部161沿轴向做相对运动时互不干涉。
当限位结构在第一状态时,偷盗者打开井盖11时,则井盖11牵引第一牵引部161,第一牵引部161牵引第一连接部164、伸缩部166及第二连接部165同步运动,直到第二连接部165带动移位杆170与容纳盒110的内壁抵接。移位杆170与容纳盒110的内壁抵接时,若井盖11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则第二连接部165将克服第一弹性件169的恢复力,以致带动限位杆168与移位杆170的另一端配合,从而使得限位杆168在移位杆170的作用下切换至第二位置。
具体地,第二连接部165带动移位杆170与容纳盒110的内壁抵接时,抵接部172与容纳盒110的内壁抵接,从而移位杆170间接地与容纳盒110的内壁抵接。由于抵接部17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移位杆170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可以抵接部172稳定地抵接到容纳盒110的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65与第一弹性件169连接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容纳槽102,第二容纳槽102的延伸方向与伸缩部166的伸缩方向相同。移位杆170的一端插入第二容纳槽102并与第二容纳槽102相适配。
移位杆170与容纳盒110的内壁抵接时,若井盖11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则带动第二连接部165朝远离开关150的方向运动,从而移位杆170沿第二容纳槽102与第二连接部165做相对运动,直至移位杆170与限位杆168配合,从而使得限位杆168在移位杆170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
请参考图3,移位杆170具有第一斜面170a。限位杆168具有用于与第一斜面170a配合的第二斜面168a。第二斜面168a倾斜于限位杆168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具体地,限位杆168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的运动方向即第一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168上设有通孔(未示出),通孔的内壁具有第二斜面168a。移位杆170的端部具有第一斜面170a,移位杆170的端部插入通孔时第一斜面170a与第二斜面168a配合。
移位杆170与容纳盒110的内壁抵接时,井盖11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则第二连接部165朝远离开关150的方向运动,从而移位杆170沿第二容纳槽102与第二连接部165做相对运动,直至移位杆170插入通孔,从而移位杆170端部的第二斜面168a被第一斜面170a挤压,进而限位杆168被第一斜面170a挤压至第二位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盒,用于与井道的内壁固定连接;
电路板,位于所述容纳盒内并与所述容纳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报警模块,用于设置在所述井道外侧的地面之上;
探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所述探测模块用于当所述井道内有障碍物入侵时产生探测信号并触发所述报警模块报警;
开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探测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所在的电路串联;以及
牵引结构,包括:
第一牵引部,一端用于与井盖连接;
第二牵引部,一端用于与所述开关连接;
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牵引部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牵引部的另一端连接;
伸缩部,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及
限位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以致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伸缩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至所述伸缩部的一端的相对距离保持固定;
在所述牵引结构牵引所述开关闭合之后,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切换至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或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离,以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沿所述伸缩部的伸缩方向做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向所述井道内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报警模块包括声报警装置和/或光报警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杆,所述警示杆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与所述报警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离的第二位置;
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移位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限位杆配合;
所述限位结构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移位杆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运动至与所述容纳盒的内壁抵接时,所述井盖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移位杆配合,以致所述限位杆在所述移位杆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恢复力能够使所述限位杆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恢复力能够使所述限位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连接,以致所述限位杆能够沿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杆具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杆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倾斜于所述限位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所述移位杆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运动至与所述容纳盒的内壁抵接时,所述井盖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斜面挤压所述第一斜面,以致所述限位杆被所述第一斜面挤压至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具有所述第二斜面;
所述移位杆的端部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移位杆的端部插入所述通孔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移位杆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移位杆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移位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抵接。
CN202010854696.XA 2020-08-24 2020-08-24 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Active CN112133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4696.XA CN112133048B (zh) 2020-08-24 2020-08-24 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4696.XA CN112133048B (zh) 2020-08-24 2020-08-24 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048A CN112133048A (zh) 2020-12-25
CN112133048B true CN112133048B (zh) 2022-01-04

Family

ID=73847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4696.XA Active CN112133048B (zh) 2020-08-24 2020-08-24 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30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6414B (zh) * 2021-06-24 2022-09-06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琼海供电局 一种电缆沟内防外物入侵监测警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8873A1 (de) * 1988-11-17 1990-05-31 Buechsenschuss Hans Dieter Kabelloses infrarot - lichtschrankensystem
CN101976488A (zh) * 2010-11-03 2011-02-16 上海优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信工程井道、井盖安防报警系统
CN202816075U (zh) * 2012-09-05 2013-03-20 华夏星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管道人井内设施防盗的安全报警装置
CN103198598A (zh) * 2013-04-07 2013-07-10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井盖报警器
CN107386330A (zh) * 2017-07-28 2017-11-24 葛达旺 智能安全防盗井盖
CN107680359A (zh) * 2017-09-30 2018-02-09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一种一体化物联网智能井盖
CN111192424A (zh) * 2020-01-09 2020-05-22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光缆入侵监测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4049B (zh) * 2019-11-12 2021-01-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供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8873A1 (de) * 1988-11-17 1990-05-31 Buechsenschuss Hans Dieter Kabelloses infrarot - lichtschrankensystem
CN101976488A (zh) * 2010-11-03 2011-02-16 上海优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信工程井道、井盖安防报警系统
CN202816075U (zh) * 2012-09-05 2013-03-20 华夏星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管道人井内设施防盗的安全报警装置
CN103198598A (zh) * 2013-04-07 2013-07-10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井盖报警器
CN107386330A (zh) * 2017-07-28 2017-11-24 葛达旺 智能安全防盗井盖
CN107680359A (zh) * 2017-09-30 2018-02-09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一种一体化物联网智能井盖
CN111192424A (zh) * 2020-01-09 2020-05-22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光缆入侵监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048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62566B2 (ja) 盗難防止用電源コード
US7673481B2 (en) Key saf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365413B (zh) 缆线卷绕安全装置
US9315973B2 (en) Fire hydrant cover including a controller coupled with a transceiver and a lock mechanism
CN112133048B (zh) 电缆沟渠防入侵报警系统
US20150284975A1 (en) Alarm incorporated cylinder lock
JP2017157729A (ja) カードリーダー
US5678434A (en) Steering lock with alarm control means
CN105696629A (zh) 一种电缆防盗井盖
JP2008234307A (ja) 火災警報器
WO2007146972A2 (en) An access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JP6829625B2 (ja) 発信機
EP3942125B1 (en) A door lock actuation device for operating a door lock and an alarm installation with such door lock actuation device
ES2947190T3 (es) Una cerradura inteligente para accionar una cerradura de puerta y una instalación de alarma con dicha cerradura inteligente y una unidad central
CN208899997U (zh) 锁具及交通工具
CN208569811U (zh) 一种新型具有防盗功能的高层建筑
EP3624287B1 (en) Anti-theft system for power lines
JP6781060B2 (ja) 発信機
CN115426801A (zh) 矿用隔爆型电源箱
RU63377U1 (ru) Люк кабельного смотрового колодца подземных 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JP3116282B2 (ja) 鍵穴付き電気錠
CN212896481U (zh) 一种井盖的检测装置、井盖锁及井盖
KR101974013B1 (ko) 비상문 개방 경보 장치
CN213709637U (zh) 电缆通道井盖
KR100956838B1 (ko) 방수형 cctv 외함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