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28853B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28853B CN112128853B CN202010960988.1A CN202010960988A CN112128853B CN 112128853 B CN112128853 B CN 112128853B CN 202010960988 A CN202010960988 A CN 202010960988A CN 112128853 B CN112128853 B CN 1121288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flow
- cavity
- entry
- re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6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piping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r within the unit cas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其内设置的换热器包括有分配器,分配器用于将气液两相制冷剂均匀分配至多个扁管内。分配器内形成有混合腔、回流腔以及多个分流段,混合腔内流通由制冷管路输入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回流腔与混合腔连通,混合腔内的部分制冷剂可经回流腔回流至混合腔,多个分流段与多个扁管一一对应连通,与靠下设置的多个扁管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的入口与混合腔连通,与靠上设置的多个扁管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的入口与回流腔连通。与回流腔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的入口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间隔交错布设。该分配器能够实现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均匀混合,提高不同扁管内制冷剂的均匀性,提高换热器及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剂分配均匀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热泵型空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冷暖空调。在夏季制冷时,空调在室内制冷,室外散热,而在冬季制热时,方向同夏季相反,即室内制热,室外制冷。空调通过热泵在不同环境之间进行冷热交换。比如在冬季,室外的空气、地面水、地下水等等就是低温热源,而室内空气就是高温热源,热泵式空调制热的作用就是把室外环境的热量输送到室内环境里。
参照图1所示,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热泵的制热循环原理图。该热泵包括: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和四通换向阀5。该热泵制热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蒸发器1内低压两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的混合体)从低温环境吸收热量;经压缩机2吸入后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然后,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冷凝器3将热能释放给室内环境,同时自身温度降低;最后,经过膨胀阀机构4节流,变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1,重复上述循环的制热过程。本文所述换热器包括上述蒸发器1和冷凝器3。
热泵空调通过该四通换向阀5来改变工况模式。在夏季制冷工况下,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1,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3。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1表面被冷却降温,达到使室内温度下降的目的,通过冷凝器3将热量输送到室外。冬季供热的时候,转换四通换向阀5阀块的位置,使制冷剂的流向发生转换,此时,制冷剂通过室外换热器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并向室内环境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蒸发器1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它的作用是使经膨胀阀4流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3是输出热量的设备,从蒸发器1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2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3中被冷却介质带走,达到制热的目的。蒸发器1和冷凝器3是空调热泵机组中进行热量交换的重要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比翅片管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在材料成本、制冷剂充注量和热流密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符合换热器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翅片、分配器等部件。微通道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当气液两相制冷剂从分配器的内腔进入多根扁管时,由于气相和液相的密度与粘度存在差异,流动的制冷剂容易在重力和粘性力作用下发生分离,导致进入多根扁管的制冷剂不均匀。特别是插片式微通道换热器,分配器设计成竖直或者竖直倾斜的安装方向,使得分流难度增大。制冷剂不均匀不仅恶化换热效率,而且会引起制冷系统的波动。因此,实现两相制冷剂在同一流程不同扁管内部的均匀分配是一个重要课题。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通过对换热回路中分配器的结构改进,提高制冷剂的均匀分配,进而提高整个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
多个扁管,其内流通制冷剂,多个所述扁管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分配器,用于将气液两相制冷剂均匀分配至多个所述扁管内,所述分配器内设有:
混合腔,其内流通由制冷管路输入的气液两相制冷剂;
回流腔,其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内的部分制冷剂可经所述回流腔回流至所述混合腔;
多个分流段,其与多个所述扁管一一对应连通,与靠下设置的多个所述扁管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与所述混合腔连通,与靠上设置的多个所述扁管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与所述回流腔连通;
其中,与所述回流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间隔交错布设。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回流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所述混合腔内的制冷剂经所述第一通口流入所述回流腔内,所述回流腔内的制冷剂经所述第二通口流入所述混合腔内;
所述分流段的入口沿垂直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延伸设置;
与靠下设置的多个所述扁管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设于所述混合腔的顶壁上,与靠上设置的多个所述扁管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设于所述回流腔的顶壁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回流腔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中,靠近所述第一通口的1-3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上游入口组,靠近所述第二通口的1-3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下游入口组,除所述上游入口组和所述下游入口组的其余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中游入口组,沿着所述回流腔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所述中游入口组内每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的下游都设有止挡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自所述回流腔的底部向上延伸至所述回流腔的顶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回流腔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中,靠近所述第一通口的1-3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上游入口组,靠近所述第二通口的1-3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下游入口组,除所述上游入口组和所述下游入口组的其余所述分流段的入口自所述回流腔的顶壁向下延伸。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游入口组内每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通口的上边高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下游的所述分流段的入口设于所述回流腔的顶壁居中位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混合腔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混合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面积依次减小、所述分流段的高度依次减小;
沿着所述回流腔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所述回流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面积依次减小、所述分流段的高度依次增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混合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总面积为S1,与所述回流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总面积为S2,S1>S2。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口的面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腔的侧壁上设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制冷剂入口的轴心与所述第二通口的轴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入口流入的方向与制冷剂从所述第二通口流入的方向垂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口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底部平齐。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段包括连通的分流竖直段和分流水平段,所述分流竖直段的入口设于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回流腔的顶壁上,所述分流水平段的出口与对应的所述扁管连通,与所述混合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竖直段沿所述混合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与所述回流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竖直段沿所述回流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分配器还包括多个气管,多个所述气管与多个所述扁管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气管内流通气态制冷剂;
所述分配器内还形成有集气通道,所述集气通道与多个所述气管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扁管和多个所述气管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气管位于与其连通的所述扁管的上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气通道包括主通道和与所述主通道连通的多个分支通道,多个所述分支通道与多个所述气管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主通道与所述出气管路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配器由多个叠片堆叠焊接而成。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叠片采用带有焊料的铝合金叠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分配器的实体区域被挖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空调器中,分配器采用回流的方法,从回流腔流入混合腔内的制冷剂对混合腔内的制冷剂起到冲击作用,使气液两相制冷剂在混合腔内得到冲击、混合、循环,避免产生气液分离现象,提高气液两相制冷剂的混合均匀性。
本申请中的分配器在采样上述回流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与不同高度位置扁管所连通的分流段内制冷剂(主要指液态制冷剂)的流动阻力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流道(指混合腔或回流腔),以消除重力对液态制冷剂沿分流段向上流动时的阻力影响,并且结合将与回流腔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的入口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间隔交错布设,保证进入不同高度位置的扁管内的制冷剂流量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均匀性,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空调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将外壁做透明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从Q向观察到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部放大图;
图8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9为图8中D部放大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一的混合腔、回流腔以及隔板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根据实施例二的混合腔、回流腔以及隔板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根据实施例的混合腔、回流腔以及隔板部分的制冷剂循环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蒸发器,2-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四通换向阀;
10-分配器;
20-分流器;
30-集流管;
40-扁管,41-第一扁管,42-第二扁管,43-第三扁管,44-第四扁管,45-第五扁管,46-第六扁管,47-第七扁管;
50-翅片;
60-制冷管路;
70-气管;
80-出气管路;
100-混合腔,110-制冷剂入口;
200-回流腔;
300-隔板,310-第一通口,320-第二通口;
400-分流段,410-分流竖直段,420-分流水平段,430-分流段的入口,401-第一分流段,402-第二分流段,403-第三分流段,404-第四分流段,405-第五分流段,406-第六分流段,407-第七分流段;
510-第一顶壁,520-第二顶壁;
600-集气通道,610-主通道,620-分支通道;
700-止挡部;
W1-第一顶壁的宽度;
W2-第二顶壁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至“第七”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至“第七”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包括换热回路,用于进行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交换,以实现空调器对室内温度的调节。
换热回路可采用现有技术图1中所示的换热原理,也即,换热回路包括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以及四通换向阀5,蒸发器1和冷凝器3内的制冷剂相变过程相反,将蒸发器1和冷凝器3统称为换热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对换热器进行结构改进,提高制冷剂在换热器内的均衡分配,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器整体的换热效果。
[换热器]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有若干等距排布的扁管40和翅片50,扁管40内形成有多个用于流通制冷剂的微通道,翅片50设于相邻的两个扁管40之间,流经翅片50的空气流动方向与流经扁管40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互垂直,通过散热翅片和空气流带走扁管40内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冷量。
扁管40采样多孔微通道铝合金,翅片50为表面具有钎焊复合层的铝合金,质量轻、换热效率高。
换热器还包括分流器20、集流管30以及分配器40,从分流器20进入的制冷剂液体均匀地分配至第一流程中的扁管40,之后由集流管30收集。集流管30收集到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由分配器10进入到第二流程中的扁管40内。在第二流程中,由分配器10将气液两相制冷剂均匀分配至第二流程各个扁管40内,并通过翅片50进行换热。第二流程扁管40内的制冷剂换热后变为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经气管70排出。
[分配器]
实施例一
本发明着重对换热器中的分配器10进行结构改进,提高进入第二流程扁管40内制冷剂的均匀性。
参照图4至图12,分配器10内形成有混合腔100、回流腔200以及多个分流段400。
混合腔100与外部制冷管路60连通,制冷管路6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混合腔100内。
回流腔200与混合腔100连通,混合腔100内的部分制冷剂经回流腔200回流至混合腔100。
多个分流段400与第二流程内的多个扁管40一一对应连通。
多个扁管4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与靠下设置的多个扁管4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400的入口与混合腔100连通,与靠上设置的多个扁管4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400的入口与回流腔200连通。
其中,与回流腔20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400的入口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间隔交错布设。
本实施例中的分配器10能够搭载的扁管数量为2-100个,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及相关附图中以7个扁管为例进行阐述。
参照图3,7个扁管依次标记为第一扁管41、第二扁管42、第三扁管43、第四扁管44、第五扁管45、第六扁管46以及第七扁管47。
沿竖直方向,第一扁管41至第七扁管47依次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扁管41位于最低位,第七扁管47位于最高位。
参照图4和图5,与7个扁管对应连通的分流段400依次标记为第一分流段401、第二分流段402、第三分流段403、第四分流段404、第五分流段405、第六分流段406以及第七分流段407。
本实施例中,与靠下设置的第一扁管41至第三扁管43所连通的第一分流段401至第三分流段403与混合腔100连通,与靠上设置的第四扁管44至第七扁管47所连通的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与回流腔200连通。
该分配器10采用回流的方法,使气液两相制冷剂在混合腔100内得到冲击、混合、循环,避免产生气液分离现象。
具体的,当气液两相制冷剂在换热器内蒸发时,由制冷管路60输入到混合腔10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一部分直接向上流动进入第一分流段401至第三分流段403内,再进入位于低位的第一扁管41至第三扁管43内;另一部分回流到回流腔200内。
而回流腔20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一部分直接向上流动进入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内,再进入位于高位的第四扁管44至第七扁管47内;另一部分则回流到混合腔100内,该部分制冷剂对混合腔100内的制冷剂起到冲击作用,与混合腔100内的制冷剂进行混合,促使气液两相制冷剂在混合腔100内实现均匀混合,不发生气液分离现象,使进入各个分流段400及扁管40内的制冷剂为气液混合均匀的制冷剂。
通过分流段400将混合腔100和回流腔200内的混合均匀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输送到对应扁管40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分流段40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而言,分流段400的高度越高,分流段400内的制冷剂(主要指液态制冷剂)受重力影响而产生的流动阻力越大。
也即,液态制冷剂在沿分流段400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液态制冷剂受重力影响流速会逐渐降低。这就会导致进入到不同分流段400内的等流量的混合均匀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在重力影响下,最终进入不同扁管40内的液态制冷剂的流量是不同的,进入低位的扁管40内的液态制冷剂流量要大于位于高位的扁管40内的液态制冷剂流量,由于换热器的换热主要靠液态制冷剂,这就最终仍会导致换热器的换热不均匀性。
为了解决并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该分配器10在采样上述回流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与不同高度位置扁管40所连通的分流段400内制冷剂(主要指液态制冷剂)的流动阻力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流道(指混合腔100和回流腔200),以消除重力对液态制冷剂沿分流段400向上流动时的阻力影响,保证进入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扁管40内的制冷剂流量的一致性。
具体的:由于制冷管路60输入到混合腔10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速较快,导致混合腔10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量要小于回流腔20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量。
将与靠下设置的多个扁管40(第一扁管41至第三扁管43)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400(第一分流段401至第三分流段403)与混合腔100连通,将与靠上设置的多个扁管40(第四扁管44至第七扁管47)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400(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与回流腔200连通。
那么在混合腔100和回流腔20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混合均匀的情况下,进入第一分流段401至第三分流段403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量要小于进入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量。由于第一分流段401至第三分流段403的高度要小于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的高度,那么受重力影响,使得最终进入第一扁管41至第七扁管47内的液态制冷剂流量是一致的。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发发现,制冷剂在混合腔100和回流腔200内流动的过程中仍会发生气液分流现象,并且回流腔20内堆积的液态制冷剂含量要多于混合腔100内堆积的液态制冷剂含量,对于与回流腔200所连通的扁管40而言,仅仅依靠上述结构改进所实现的均流效果仍欠佳,仍然具有一定的改进上升空间。所以,本申请在上述改进结构的基础上,将与回流腔20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的入口430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间隔交错布设。
比如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第四分流段404的入口至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且,第四分流段404的入口设于回流腔200靠右位置处,第五分流段405的入口设于回流腔200靠左位置处,第六分流段406的入口设于回流腔200靠右位置处,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设于回流腔200靠左位置处。
由于制冷剂在回流腔200内中间部分的流动状态相似,通过分流段入口430的间隔交错设置形式,使每个流路内制冷剂的流动状况尽可能不一致,以克服重力影响和不同位置处制冷剂流动状况相似所引起的制冷剂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位于最下游的分流段的入口430设于回流腔200的顶壁居中位置。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即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设于回流腔200的顶壁居中位置。如此设置也是因为液态制冷剂在第二通口320处堆积的较多,将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靠中设置而不是靠边设置,经过实验发现,如此设置制冷剂的分配效果更佳。因为液态制冷剂会在回流腔200的出口区堆积,也即在靠近第二通口320的位置处堆积,大量的液态制冷剂沿壁面向上攒射,将第七分流段407远离壁面设置,可有效减少第七分流段407与制冷剂接触的频率,使得进入第七分流段407的制冷剂与其他分流段相一致。
图4和图5为将图3所示分配器10的外侧壁做透明化处理后的示意图,图6和图8为图3所示分配器10在不同位置处的剖视示意图,以对混合腔100、回流腔200以及分流段400的结构进行清晰、直观地示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至图12,混合腔100和回流腔200之间通过隔板300分隔开,隔板300上设有第一通口310和第二通口320。
混合腔100内的制冷剂可经第一通口310流入回流腔200内,回流腔200内的制冷剂可经第二通口320流入混合腔100内,如此形成制冷剂在混合腔100和回流腔200之间的循环流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口320的面积小于第一通口310的面积,使得从第二通口320流向混合腔100的制冷剂得到加速,增强对混合腔100内制冷剂的冲击作用,提高混合的均匀性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口310的底部与第二通孔320的底部平齐,有助于提高制冷剂的回流效果。
本实施例中,混合腔100和回流腔200为相对于隔板300对称设置的腔体结构,混合腔100具有第一顶壁510,回流腔200具有第二顶壁520,第一顶壁510和第二顶壁520均自隔板300的顶端向下倾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11,混合腔100的侧壁上设有制冷剂入口110,制冷管路60与制冷剂入口110连通。
制冷剂入口110的轴心与第二通口320的轴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110流入的方向与制冷剂从第二通口320流入的方向垂直。
这样,从第二通口320流入混合腔100的制冷剂对从制冷剂入口110流入混合腔100的制冷剂起到最大程度地射流冲击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混合均匀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9,混合腔100和回流腔200所围腔体沿水平方向延伸。
隔板300沿腔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隔板300远离制冷剂入口110的一端与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通口310,隔板300靠近制冷剂入口110的一端与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通口320。
分流段的入口430沿垂直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延伸设置。
与靠下设置的多个扁管4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的入口430等距间隔地设于混合腔100的第一顶壁510上,与靠上设置的多个扁管4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的入口430等距间隔地设于回流腔200的第二顶壁520上。
在本实施例中也即,第一分流段401至第三分流段403的入口等距间隔地设于混合腔100的第一顶壁510上,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等距间隔地设于回流腔200的第二顶壁520上。
与回流腔200连通的多个分流段的入口430中,设定靠近第一通口310的1-3个分流段的入口430为上游入口组,靠近第二通口320的1-3个分流段的入口430为下游入口组,除上游入口组和下游入口组的其余分流段的入口430为中游入口组。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也即,第四分流段404的入口为上游入口组,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为下游入口组,第五分流段405的入口和第六分流段406的入口为中游入口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回流腔200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中游入口组内每个分流段的入口430的下游都设有止挡部700。参照图10,具体也即第五分流段405的入口和第六分流段406的入口的下游都设有止挡部700。
经过实验分析发现,回流腔200内靠近第一通口310和第二通口320处堆积的液态制冷剂含量要多于回流腔200中部堆积的液态制冷剂含量,止挡部700的作用在于在该处止挡液态制冷剂,使液态制冷剂在回流腔200的中部堆积,以提高进入与中游入口组(本具体实施例中即为第五分流段405的入口和第六分流段406的入口)所连通的扁管内液态制冷剂流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分配均匀性。
进一步的,止挡部700自回流腔200的底部向上延伸至回流腔200的顶部,提高对液态制冷剂的阻挡效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10,沿着混合腔100内气液两相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混合腔10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400的入口面积依次减小、分流段400的高度依次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也即,第一分流段401的入口设于远离制冷剂入口110的一侧,第三分流段403设于靠近制冷剂入口110的一侧,第三分流段403、第二分流段402以及第一分流段401的入口面积依次减小、高度依次减小。
这样,进入第三分流段403、第二分流段402以及第一分流段401内的制冷剂流量依次减小,而第三分流段403、第二分流段402以及第一分流段401内的液态制冷剂受重力的流动阻力影响也依次减小,这就使得最终进入第一扁管41至第三扁管43内的液态制冷剂的流量能够到达一致的状态。
气液两相制冷剂经第一通口310进入回流腔200内、并向第二通口320流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通口320的面积小于第一通口310的面积,使得大量的制冷剂会在回流腔200内靠近第二通口320的位置处堆积。也就是说,回流腔200内靠近第二通口320侧的制冷剂流量大于靠近第一通口310侧的制冷剂流量。
基于此,参照图4和图10,沿着回流腔200内气液两相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设置与回流腔20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400的入口面积依次减小、分流段400的高度依次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也即,第四分流段404的入口设于靠近第一通口310的一侧,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设于靠近第二通口320的一侧,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面积依次减小、高度依次增大。
这样,通过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面积的变化来抵消掉一部分因回流腔200内不同位置处制冷剂分布不均而导致进入不同分流段400内制冷剂流量不均的情况,再辅助结合分流段400高度的变化,使得最终进入第四扁管44至第七扁管47内的液态制冷剂的流量能够到达一致的状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考虑混合腔10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量要小于回流腔200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量,设定与混合腔10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400(第一分流段401至第三分流段403)的入口总面积为S1,与回流腔20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400(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总面积为S2,S1>S2,以使得最终进入第一扁管41至第七扁管47内的制冷剂流量一致,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最终实现换热器的换热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流段401至第三分流段403等距间隔地设于混合腔100的第一顶壁510上,第一分流段401的入口宽度为1/4倍的第一顶壁510宽度W1,第二分流段402的入口宽度为3/4倍的第一顶壁510宽度W1,第三分流段403的入口宽度等于第一顶壁510宽度W1。
第四分流段404至第七分流段407等距地设于回流腔200的第二顶壁520上,第四分流段404的入口宽度为1/2倍的第二顶壁520宽度W2,第七分流段407的入口宽度为1/4倍的第二顶壁520宽度W2。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至图9,分流段400包括连通的分流竖直段410和分流水平段420,分流竖直段410的入口设于第一顶壁510和第二顶壁520上,分流水平段420的出口与对应的扁管40连通。
与混合腔10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竖直段410沿混合腔100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与回流腔200所连通的多个分流段竖直段410沿回流腔200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根据弗劳德数Fr=U2/gL,表征流体惯性力和重力相对大小。当Fr>1时,分流竖直段410内的流体惯性力可克服其重力,带动流体向上流动,因此需要限制分流竖直段410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分流竖直段410的宽度为0.2-1.5mm,最优为1mm。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分流竖直段410之间的距离间隔为1-10倍的分流竖直段410的宽度,优选为3倍。
本实施例中,第四分流段404的入口与制冷剂入口110之间的距离为1-20倍的分流竖直段410的宽度,优选为7倍。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5,换热器还具有多个气管70,多个气管70与多个扁管40一一对应连通,气管70内流通气态制冷剂。
本实施例中的分配器10内形成有集气通道600,集气通道600与多个气管70连通。
第二流程各个扁管40内的制冷剂换热后变为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流入相对应的气管70内,气态制冷剂沿气管70流入集气通道600内,然后从集气通道600排出。
分配器10集成了集气功能,无需在换热器中额外配置集气管,大大降低了换热器整体的体积,从而有助于实现空调器的小型化设计。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多个扁管40和多个气管70沿竖直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气管70位于与其连通的对应扁管40的上方。
制冷剂沿第二流程扁管流动时,当流动到扁管40的端部时,气态制冷剂上浮,将气管70设置在扁管40的上方,便于气态制冷剂的流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分配器10上设有出气管路80,集气通道600与出气管路80连通,以便将集气通道600内的气态制冷剂经出气管路80排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集气通道600包括主通道610和与主通道610连通的多个分支通道620,多个分支通道620与多个气管70一一对应连通,主通道610与出气管路80连通,便于气态制冷剂的汇集及排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对分配器10的加工工艺也进行了改进,该分配器10由多个叠片焊接而成,不同的叠片上形成有不同的轮廓,通过多个叠片的堆叠焊接形成分配器整体,由不同叠片围成混合腔100、回流腔200、隔板300、第一通口310、第二通口320、分流段400等分配器内部相关结构。
每一叠片的宽度为0.5-2mm,优选为1mm。
多个叠片堆叠焊接的加工工艺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采用冲压工艺制作分配器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叠片采用带有焊料的铝合金叠片,焊接时采用面焊接,可有效消除因焊接不良造成制冷剂泄漏等问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对分配器10的实体区域进行挖空,以减小分配器10的配重。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通过止挡部700对液态制冷剂进行止挡、以使液态制冷剂在回流腔200的中部堆积。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参照图11,中游入口组内每个分流段的入口430自回流腔200的顶壁向下延伸。图11中也即第五分流段405的入口和第六分流段406的入口均自回流腔200的顶壁向下延伸,以形成对液态制冷剂的阻挡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分配均匀性。
一些实施例中,中游入口组内每个分流段的入口430高度不低于第二通口320的上边高度,以避免分流段的入口430向下延伸的部分影响制冷剂的回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多个扁管,其内流通制冷剂,多个所述扁管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分配器,用于将气液两相制冷剂均匀分配至多个所述扁管内,所述分配器内设有:
混合腔,其内流通由制冷管路输入的气液两相制冷剂;
回流腔,其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内的部分制冷剂可经所述回流腔回流至所述混合腔;
多个分流段,其与多个所述扁管一一对应连通,与靠下设置的多个所述扁管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与所述混合腔连通,与靠上设置的多个所述扁管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与所述回流腔连通;
其中,与所述回流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间隔交错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回流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所述混合腔内的制冷剂经所述第一通口流入所述回流腔内,所述回流腔内的制冷剂经所述第二通口流入所述混合腔内;
所述分流段的入口沿垂直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延伸设置;
与靠下设置的多个所述扁管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设于所述混合腔的顶壁上,与靠上设置的多个所述扁管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设于所述回流腔的顶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回流腔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中,靠近所述第一通口的1-3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上游入口组,靠近所述第二通口的1-3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下游入口组,除所述上游入口组和所述下游入口组的其余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中游入口组,沿着所述回流腔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所述中游入口组内每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的下游都设有止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自所述回流腔的底部向上延伸至所述回流腔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游入口组内每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通口的上边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回流腔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中,靠近所述第一通口的1-3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上游入口组,靠近所述第二通口的1-3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为下游入口组,除所述上游入口组和所述下游入口组的其余所述分流段的入口自所述回流腔的顶壁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位于最下游的所述分流段的入口设于所述回流腔的顶壁居中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混合腔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混合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面积依次减小、所述分流段的高度依次减小;
沿着所述回流腔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所述回流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面积依次减小、所述分流段的高度依次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混合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总面积为S1,与所述回流腔所连通的多个所述分流段的入口总面积为S2,S1>S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多个气管,多个所述气管与多个所述扁管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气管内流通气态制冷剂;
所述分配器内还形成有集气通道,所述集气通道与多个所述气管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60988.1A CN112128853B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一种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60988.1A CN112128853B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一种空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28853A CN112128853A (zh) | 2020-12-25 |
CN112128853B true CN112128853B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3845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60988.1A Active CN112128853B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一种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288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81604B (zh) * | 2020-08-20 | 2022-02-08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7040B (zh) * | 2014-06-03 | 2019-04-16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换热器 |
CN106440920A (zh) * | 2016-11-29 | 2017-02-22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
CN109695973B (zh) * | 2017-10-20 | 2021-03-23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平行流蒸发器 |
CN208635379U (zh) * | 2018-06-04 | 2019-03-22 |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微通道换热器的分流装置及其微通道换热器 |
CN110567196A (zh) * | 2019-09-10 | 2019-12-13 | 江苏科菱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210980113U (zh) * | 2019-11-20 | 2020-07-10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 |
-
2020
- 2020-09-14 CN CN202010960988.1A patent/CN11212885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28853A (zh) | 2020-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81604B (zh) | 一种空调器 | |
EP2853843B1 (en) | A refrigerant distributing device, and heat exchanger equipped with such a refrigerant distributing device | |
US6688137B1 (en) | Plate heat exchanger with a two-phase flow distributor | |
CN210980113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0980112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04296425A (zh) | 热交换器 | |
US20220276009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1963418A (zh) | 用于空调热泵的微通道换热器 | |
EP3059542B1 (en) | Laminat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er | |
JP2018162901A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 |
CN105492855A (zh) | 层叠型集管、换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 |
CN111780255A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2128853B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5507681A (zh) | 一种板式换热器 | |
CN101298950A (zh) | 一种自带分液结构的空调用风冷换热器 | |
CN210980114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1928384B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01229093Y (zh) | 自带分液结构的空调用风冷换热器 | |
CN112824768A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1625782U (zh) | 用于冷水机组的液滴蒸发装置及冷水机组 | |
CN111928386A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1928385B (zh) | 一种空调器 | |
EP3789697A1 (en) |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
EP4365512A1 (en) |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
CN204806926U (zh) | 换热装置和具有它的热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