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9795A - 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9795A
CN112109795A CN201911283108.5A CN201911283108A CN112109795A CN 112109795 A CN112109795 A CN 112109795A CN 201911283108 A CN201911283108 A CN 201911283108A CN 112109795 A CN112109795 A CN 112109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frame
driving unit
longitudinal
driv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31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钟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9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9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026Propulsion a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026Propulsion aids
    • B62B5/0033Electri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026Propulsion aids
    • B62B5/0079Towing by connecting to another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07Automatic balancing machines with single main ground engaging wheel or coaxial wheels supporting a ri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7/00Sidecars; Forecars; Trailer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cycles
    • B62K27/10Other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27/12Coupling parts for attaching cars or the like to cycle;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9/00Children's cycles
    • B62K9/02Tr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在如婴儿车、手推车、儿童自行车等一样只能通过人力来移动的无动力车体的后方侧连接可供驾驶员搭乘的同时从马达获得行驶动力的驱动单元,从而可不费力地轻松移动无动力车体。根据本发明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其连接于所述车体的后方侧;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后端侧,通过从所述马达获得行驶动力进行操作,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纵向框架;第一横向框架,其沿着左右水平方向连接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框架的后端部;第二纵向框架,其前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框架,后端部连接于所述踏板。

Description

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在如婴儿车、手推车、儿童自行车等一样只能通过人力来移动的无动力车体的后方侧连接可供驾驶员搭乘的同时从马达获得行驶动力的驱动单元,从而可不费力地轻松移动无动力车体。
背景技术
在公开专利第10-2007-0037346号、登记专利第10-1573235号、登记专利第10-1342213号、登记专利第10-1502298号等中公开的婴儿车、手推车、儿童自行车等不具备电动马达等,只能通过人力来移动,是典型的无动力车体,除了搭乘者外,其他监护人通过推动车体的后部或拖动车体的前部来移动。
当然,自行车的情况,搭乘者也可以通过用脚踩踏板来自力行驶,但是儿童自行车的情况,大部分儿童难以直接通过踏板行驶,而且当儿童一个人自力行驶时存在危险性,由此,在车座后侧设置另外的手柄,从而监护人推动儿童自行车并行驶。
这样的无动力车体的优点在于,监护人可以安全、轻易地移动儿童等搭乘者,但是终究仅凭借人力来移动,从而如果长时间推动或者拖动无动力车体,则监护人的体力必然会下降。
尤其,在坡道等行驶的情况,因在车体自身的重量上加上搭乘的儿童的重量,移动时需要更多的力量,由此力量小的女性或老弱者在驾驶车体时伴随很多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在如婴儿车、手推车、儿童自行车等一样只能通过人力来移动的无动力车体的后方侧连接可供驾驶员搭乘的同时从马达获得行驶动力的驱动单元,从而可不费力地轻松移动无动力车体。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为了在搭乘于驱动单元上的状态下便于转换车体的方向,驱动单元以第一横向框架为起点可左右旋转地连接,为了能够在不使用驱动单元或停车时最小化需要空间,可以向车体的后边折叠驱动单元。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为了能够以与车体的种类或者大小等相符的形式调节第一纵向框架之间的间隔或者车体和驱动单元之间的间隔,在第一纵向框架和第一横向框架和第二纵向框架中任意一个以上设置能够调节各个框架两端的长度的长度调节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为了能够以与设置于车体并可供框架组件安装的构造物的方向或者厚度等相符的形式更加轻松、安全地连接搭乘装置,所述搭乘装置包括安装装置,安装装置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中任意一个以上,第一环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车体的水平构造物,第二环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车体的竖直构造物。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可通过马达的行驶动力使得包括搭乘部的无动力车体移动,所述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组件,其连接于所述车体的后方侧;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后端侧,包括踏板、马达、驱动轮,踏板可供驾驶员搭乘,马达内置于所述踏板,驱动轮设置于所述踏板,通过从所述马达获得行驶动力进行操作,
所述框架组件包括:一对第一纵向框架,其在前端部设置有可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后方侧构造物的安装装置;第一横向框架,其沿着左右水平方向连接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框架的后端部;第二纵向框架,其前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框架,后端部连接于所述踏板。
并且,就根据本发明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而言,所述第一横向框架包括向前后可旋转地结合于中端部的折叠轴,所述第二纵向框架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折叠轴以贯通左右的形式与旋转支架相结合,用于折叠轴左右旋转的旋转空间部以开口的形式设置于旋转支架的两侧端,所述旋转空间部的上下内侧面和所述折叠轴通过旋转轴进行铰链结合,从而旋转支架可左右旋转,并且可利用所述折叠轴向上侧前方折叠所述驱动单元。
此外,就根据本发明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而言,所述第一纵向框架、第一横向框架、第二纵向框架中任意一个以上或者全部可以调节各个框架两端的长度。
而且,就根据本发明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而言,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中任意一个以上,第一环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水平构造物,第二环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竖直构造物。
根据本发明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具有如下效果:
使得如婴儿车、手推车、儿童自行车等一样不是搭乘者而是通过其他人的人力来移动的无动力车体更加轻松、安全地前后左右行驶,并可以通过转换方向来驾驶,从而很方便。
无需从车体分离驱动单元,可向车体的后边竖立地折叠驱动单元,从而在不使用驱动单元或者停车时不需要很多空间,从而很方便。
容易调节各个框架的长度或者间隔等,与车体的种类或者大小等无关,可广泛使用。
采用可拆卸地设置于不同方向及大小的构造物的异种环部件,从而可以根据车体的结构自由、安全地连接搭乘装置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a、图3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纵向框架的立体图和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横向框架的截面图。
图5a、图5b、图5c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分别安装于婴儿车、手推车、儿童自行车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样品照片图。
标号说明
B:车体 10:固定框架
20:第一纵向框架 30:第一横向框架
40:第二纵向框架 50:第二横向框架
60: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可具有各种形态,正文中详细说明实现例(样态,aspect)(或者实施例)。但是,这并非将本发明限定于特定的公开形态,而是应理解为包括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等物及代替物。
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参照标号,尤其十位上的数及个位上的数或者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及字母相同的参照标号表示具有相同或者类似功能的部件,没有特别提到的情况,各个参照标号指代的部件理解为符合这些标准的部件。
另外,各个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等,在表示方面夸张地增加(或者厚实地)或者减小(或者薄薄地)构成要素的大小或者厚度,或简单地表示,但是应解释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受这些表示的限制。
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的实现例(样态,aspect)(或者实施例)而使用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发明。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表达。
本申请中应理解为,“包括”或者“构成”等术语旨在指定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零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不是事先排除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的特征或者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零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可能性。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在内的所有术语具有和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含义。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和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所具有含义一致的含义,只要本申请中没有明确定义,就不解释为理想的或过于形式的含义。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构成要素而指定的,不受制造的顺序的限制,在发明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书中,其名称可以不一致。
在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时,如果为了方便,参照图5a来特定不严谨的大概的方向基准,则将设置有车体的方向作为前方,从而确定前后,将重力起作用的方向作为下侧,正如所看到的方向,确定上下左右,在与其他附图相关的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权利要求书中,除非另有特别的说明,否则根据该标准对方向进行特定并记述。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进行说明。
图1、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a、图3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纵向框架的立体图和截面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横向框架的截面图,图5a、图5b、图5c是示出安装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手推车、儿童自行车的立体图(概略地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形状),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样品照片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通过马达的行驶动力而移动包括搭乘部的无动力车体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大致包括供儿童等搭乘者搭乘的车体B、连接车体B和驱动单元60的框架组件F、供监护人等驾驶员搭乘并提供行驶动力的驱动单元60。
所述车体B是无动力(这里动力仅指马达等动力,不包括人力)车体B,如婴儿车、手推车、儿童自行车一样,可通过另外的监护人推动或拖动车体B来移动,而不是搭乘者的自身人力(儿童自行车的情况,当儿童无法自己骑行时),根据种类,包括诸如椅子或者篮子、车座之类的搭乘部。
此外,还可以额外包括可朝向车体B的后方上侧安装的行驶手柄,以便位于车体B后方的监护人能够更加安全地搭乘于驱动单元60并驾驶。
在本说明书的附图中,作为车体B,代表性地示出了婴儿车B1、手推车B2、儿童自行车B3,但是如儿童无动力汽车等一样,其种类或者形态不受限制。
所述框架组件F用于使得驱动单元60以既定间隔与车体的后方侧相隔开地连接,为了通过驱动单元60顺利转换方向、确保驱动单元60的折叠功能、车体的容易安装、拆卸等,所述框架组件F包括一对第一纵向框架、第一横向框架、第二纵向框架,关于此将在后面叙述。
图5a至图5c中示出的未说明附图标号10是沿着左右水平方向连接于车体后轮的固定框架10,可通过根据车体的种类等设置于车体本身或额外安装来使用,也可以通过后面叙述的安装装置不使用固定框架本身。
接着,所述驱动单元60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F的后端侧,包括踏板61、马达(未示出)、驱动轮62,从而可前后行驶及转换方向,踏板61可供驾驶员搭乘,马达内置于所述踏板61,驱动轮62设置于所述踏板61,通过从所述马达获得行驶动力进行操作。
所述踏板61是驾驶员踩在其上面而搭乘的,分别连接于旋转轴的两侧,每个踏板61以可前后进行跷跷板运动的形式结合。
所述马达是通过电进行操作的电动马达,内置于踏板61的外壳,为了供给马达的电源,在踏板61的外壳内置有电池(未示出)。
此时,所述电池是一般的常用电源,使用可充电的充电电池,根据情况,在车体B也可以安装另外的电池,从而通过电力布线与马达相连接。
所述驱动轮62在各个踏板61的两侧端部或者底面可前后旋转地进行轴插入,通过从所述马达获得动力而旋转,车体B被驱动单元60推动,从而可自动行驶。
就所述驱动单元60而言,在使用者将两只脚放在踏板61上并搭乘的状态下,当将踏板61全部向前方倾斜时前进,相反,当将踏板61全部向后方倾斜时后退,当两只脚中一个向前方、另一个向后方倾斜时,沿着向前方倾斜的脚的相反方向转换方向,优选地,具有一种电动滑板的形态。
但是,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驱动单元60仅仅是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个例子,如果是通过马达可自动行驶的驱动单元60,则其形态或者操作机制等不受限制。
接着,具体说明所述框架组件F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框架组件F包括:一对第一纵向框架20,其在前端部设置有可安装于所述车体B的后方侧构造物的安装装置20A;第一横向框架30,其沿着左右水平方向连接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框架20的后端部;第二纵向框架40,其前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框架30,后端部连接于所述踏板61。
并且,为了能够以与车体B相符的形式调节所述框架组件F整体的前后长度或者左右宽度等,第一纵向框架20、第一横向框架30、第二纵向框架40中任意一个以上或者全部,可调节各个框架两端的长度。
所述第一纵向框架20以保持左右平衡的形式连接第一横向框架30和车体B的构造物之间,包括第一链接21、第二链接22,第一链接21在前端部设置有安装装置20A,第二链接22相对于所述第一链接21以能够调节长度的形式结合,后端部结合有第一横向框架30的两端。
附图中示出了第二链接22插入至第一链接21的同时通过长度调节槽25和固定杆26可调节长度的实施例,但是也可以相反地构成。
首先,所述安装装置20A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部件23和第二环部件24中任意一个以上,第一环部件23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体B的水平构造物,第二环部件24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体B的竖直构造物。
换句话说,车体B也可以通过外力行驶,通常具有框架构造物,此时,每个车体B的后方侧框架的长度方向可能不同,因此可以相应地选择环部件中一个并使用。
在此,水平构造物是指沿着与地面平行的前后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竖直构造物是指沿着以与地面成既定角度的形式站立的竖直方向设置。
此时,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20A包括所述第一环部件23、第二环部件24,更加优选地,采用第一环部件23、第二环部件24相互之间的拆卸结构,从而使用者以与车体B相符的形式使用需要的环部件。
因此,所述第一环部件23包括钩挂部23a,钩挂部23a可左右旋转地结合于所述第一纵向框架20的前端部,水平构造物插入于钩挂部23a。
所述第二环部件24包括:主体部24a,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钩挂部23a;带24b,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4a的一侧端,可调节直径。
所述第一环部件23包括下面开口的倒“U”字形钩挂部23a,在第一链接21的前端部可左右旋转地结合,如固定框架10一样,除了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于车体B后方侧的框架之外,所述钩挂部23a插入于在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的框架中,从而可在车体B上安装搭乘装置并使用。
并且,就所述第一环部件23而言,因为所述第一纵向框架20分别以能够上下旋转的形式结合于第一横向框架30的两端,所以可根据水平构造物的高度调整第一环部件23的高度并使用。
而且,所述第二环部件24包括可调节内径大小的带24b,在以过盈配合的形式安装于所述钩挂部23a的主体部24a的一侧端设置有所述带24b,从而可通过将带24b插入于沿着上下高度方向竖立的竖直构造物中而将搭乘装置安装于车体B并使用。
此时,如图3a所示,所述带24b与两端设置于主体部24a的一侧端的弹力缠绕装置(未示出)相连接,并设置为使得带24b的内径变小至既定大小以下,利用解开按钮24c展开带24b并插入于竖直构造物,然后当手松开解开按钮24c时,带24b自动变窄的同时,第一纵向框架20安装于竖直构造物。
或者,如图5a所示,包括调节杆24c,调节杆24c的两端插入设置于主体部24a的一侧端,并且可勒紧带24b或松开,可通过借助于调节杆24c(及解开按钮24c)调节大小来使得第一纵向框架20安装于竖直构造物。
此外,为了使得竖直构造物容易插入,所述带24b的一端部完全与主体部24a分离,从而可展开带24b,为了安装于竖直构造物,当勒紧带24b)时,可将分离的一端部插入于主体部24a中并使用。
由于所述第一纵向框架20的上下旋转结构,所述第二环部件24还可以变更带24b被插入而固定的高度。
尤其,本发明中,所述第二环部件24的主体部24a以过盈配合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环部件23的钩挂部23a。
当连接于车体B的竖直构造物时,在将第二环部件24安装于第一环部件23的状态下,直接利用带24b将搭乘装置连接于车体B并使用。
当无法使用第二环部件24时,在从第一环部件23分离第二环部件24后,可利用钩挂部23a将搭乘装置连接于车体B并使用。
由此,与车体B的种类或者大小、框架等具体的构造物的形态、方向无关,可通用地安装本发明的搭乘装置并使用。
并且,为了调节所述第一纵向框架20的长度,所述第二链接22包括长度调节槽25,长度调节槽25形成为贯通两面并具有既定长度,并且由上下幅度宽的多个宽幅部25a和上下幅度比所述宽幅部25a窄的多个窄幅部25b相互交叉排列而形成。
所述第一链接21包括固定杆26,固定杆26包括可变轴26a,可变轴26a插入于所述长度调节槽25的同时,两端与第一链接21相连接,并且具有与所述宽幅部25a相同的上下长度的同时,具有与所述窄幅部25b相同的左右宽度。
所述长度调节槽25形成有圆弧形状的宽幅部25a和以直线型连接宽幅部25a之间的窄幅部25b。
所述固定杆26以使得所述可变轴26a贯通插入于第一链接21的第二链接22的长度调节槽25的形式插入,就所述固定杆26而言,可变轴26a的两端以可空转的形式结合于第一链接21,从而可通过固定杆26变更可变轴26a的长度方向。
由此,当通过旋转固定杆26来使得可变轴26a的长边对准宽幅部25a时,可变轴26a卡在窄幅部25b,从而第一链接21、第二链接22相互固定。
当通过旋转固定杆26来使得可变轴26a的截面对准窄幅部25b时,可变轴26a可穿过窄幅部25b和宽幅部25a实现位置移动,从而可通过调节第一链接21、第二链接22的间隔来实现第一纵向框架20的长度调节。
之后,所述第一横向框架30包括向前后可旋转地结合于中端部的折叠轴31。
所述折叠轴31设置有沿左右长度方向贯通形成的插入孔31a,第一横向框架30插入于所述插入孔31a中,从而第一横向框架30和折叠轴31相对可旋转地连接。
附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通过使得相互分离的一对分体插入于折叠轴31的两侧插入孔31a中而构成一个第一纵向框架30,但也可以是一个第一横向框架30贯通折叠轴31的插入孔31a并结合的方式,而不是一对分体。
但是,为了第一横向框架30的左右两端的长度调节,相互分离的一对分体连接于折叠轴31的方式更为优选。
未说明附图标号32是使得第一横向框架30分体固定于折叠轴31的两侧插入孔31a的第一夹具32,当解开第一夹具32时,通过将分体放入插入孔31a中或从插入孔31a取出而变更第一横向框架30的长度,即第一纵向框架20的间隔,然后可通过夹紧第一夹具32来固定。
所述第二纵向框架40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框架30和驱动单元60,更加严谨地说,连接设置有踏板61的外壳之间,与第一纵向框架20一样,包括以插入的形式连接的第三链接41和第四链接42,利用第二夹具43来固定第三链接41、第四链接42,从而可实现第三链接41、第四链接42的间隔,即第二纵向框架40的长度调节。
此外,为了能够实现第二纵向框架40针对所述第一纵向框架30的上下旋转及左右旋转,所述第二纵向框架40包括旋转支架44,所述折叠轴31以左右贯通的形式与旋转支架44相结合,用于折叠轴31左右旋转的旋转空间部44a以开口的形式设置于旋转支架的两侧端,所述旋转空间部44a的上下内侧面和所述折叠轴31通过旋转轴44进行铰链结合,从而旋转支架44可左右旋转。
所述旋转支架44设置有前后具有既定长度的长孔形态的旋转空间部44a,所述折叠轴31插入于所述旋转空间部44a。
所述折叠轴31利用旋转轴44b轴装于旋转空间部44a的中央,从而第二纵向框架40,即驱动单元60相对于折叠轴31,即第一横向框架30进行左右旋转,从而以能够转换方向的形式连接。
附图中虽然代表性地示出了以下形态,在折叠轴31的上下两面设置有轴装部31b,从旋转空间部44a的上下内侧面凸出的旋转支架44的旋转轴44b插入于轴装部31b,从而进行铰链结合,但是并非限定于此。
通过所述折叠轴31和旋转支架44,搭乘于驱动单元60的驾驶员可实现车体B的方向转换。
当不使用驱动单元60或停车时,向车体B的后边折叠驱动单元60,从而可减少保管等所需的空间。
并且,就通过所述折叠轴的连接而言,当经过高低或者凹凸地面等时,车体B和驱动单元60的连接角度相互发生变化。
并且,如图5a至图5c所示,还包括:第二横向框架50,其向所述第一横向框架30的后方侧以隔开既定间隔的形式排列,沿着所述第二纵向框架的左右两侧水平方向连接;底座部51,其在所述第二横向框架50的两侧端向前方侧弯曲连接,在所述驱动单元60折叠的状态下,当所述第二纵向框架40向左右任意一侧倾斜时,所述底座部51支撑于所述第一纵向框架20或者所述第一横向框架30。
所述第二横向框架50以贯通第二纵向框架40的形式结合,相对于第二纵向框架40可前后旋转。
所述底座部51包括“U”字形支撑槽,相对于第二纵向框架40可左右旋转。
由此,当将固定框架10用作轴来抬起框架组件F而将驱动单元60向车体B的后边折叠时,即使由于驱动单元60的左右重量的不平衡导致第二纵向框架40向左右任意一侧倾斜,但因为所述底座部51支撑于第一纵向框架20或者第一横向框架30,从而也防止车体B向一侧翻覆。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包括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框架20、第一横向框架30、第四纵向框架,在这一点上相同。
但是,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纵向框架20以关节结构连接,从而可通过驱动单元60的上下旋转来折叠,第二纵向框架40的前端部滑动结合于在第一横向框架30中端部设置的滑动槽,从而只能进行左右旋转,在这一点上存在不同,其他构成大致相同。
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安装装置20A、各个框架的长度调节结构也当然可以适用于第二实施例中。
以上,在说明本发明时,虽然参照附图以无动力车体B用包括驱动单元60的搭乘装置为主进行了说明,但是应解释为,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变更及置换,这样的修改、变更及置换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可通过马达的行驶动力使得包括搭乘部的无动力车体移动,所述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组件,其连接于所述车体的后方侧;
驱动单元,其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的后端侧,包括踏板、马达、驱动轮,踏板可供驾驶员搭乘,马达内置于所述踏板,驱动轮设置于所述踏板,通过从所述马达获得行驶动力进行操作,
所述框架组件包括:
一对第一纵向框架,其在前端部设置有可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后方侧构造物的安装装置;
第一横向框架,其沿着左右水平方向连接所述一对第一纵向框架的后端部;
第二纵向框架,其前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框架,后端部连接于所述踏板,
所述第一横向框架包括向前后可旋转地结合于中端部的折叠轴,
所述第二纵向框架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折叠轴以贯通左右的形式与旋转支架相结合,用于折叠轴左右旋转的旋转空间部以开口的形式设置于旋转支架的两侧端,所述旋转空间部的上下内侧面和所述折叠轴通过旋转轴进行铰链结合,从而旋转支架可左右旋转,
可利用所述折叠轴向上侧前方折叠所述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纵向框架、第一横向框架、第二纵向框架中任意一个以上或者全部可以调节各个框架两端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中任意一个以上,第一环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水平构造物,第二环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竖直构造物。
CN201911283108.5A 2019-06-21 2019-12-13 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 Pending CN1121097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74309A KR102038032B1 (ko) 2019-06-21 2019-06-21 무동력 차체용 구동유닛을 구비한 탑승장치
KR10-2019-0074309 2019-06-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9795A true CN112109795A (zh) 2020-12-22

Family

ID=6842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3108.5A Pending CN112109795A (zh) 2019-06-21 2019-12-13 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038032B1 (zh)
CN (1) CN112109795A (zh)
WO (1) WO20202563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50563A1 (en) * 2021-11-12 2023-05-18 Baby Generation, Inc. Rider board attachment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38032B1 (ko) * 2019-06-21 2019-10-29 최종남 무동력 차체용 구동유닛을 구비한 탑승장치
KR102308816B1 (ko) * 2020-11-12 2021-10-01 하욱완 유모차에 부착하는 전동 퍼스널 모빌리티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61362U (zh) * 2011-01-30 2011-09-07 统资婴童用品(太仓)有限公司 幼儿拖拽车
KR200474422Y1 (ko) * 2013-03-18 2014-09-17 (주)한스이엔지 손을 사용하지 않고 속도제어 가능한 전동 구동장치 장착 유모차
CN104290797A (zh) * 2014-09-29 2015-01-21 浙江群英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婴儿车
CN105235734A (zh) * 2015-10-28 2016-01-13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婴儿推车的外接式辅助动力机构
KR20160073269A (ko) * 2014-12-16 2016-06-24 허홍 무동력 이동장치의 후륜 수용이 가능한 전동 탑승 장치
CN106034544A (zh) * 2016-07-29 2016-10-26 东莞市车小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割草机系统及其割草机、连接件
KR101738307B1 (ko) * 2016-08-09 2017-05-19 이상민 전동 유모차
KR101822327B1 (ko) * 2017-01-25 2018-01-25 배효빈 전동 유모차
CN207106575U (zh) * 2017-06-22 2018-03-1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助力推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9858B2 (en) * 2013-07-17 2017-06-06 Cathy Washington Remote controllable self-propelled stroller
CN206900566U (zh) * 2017-04-14 2018-01-19 陈剑 一种婴儿车
KR102038032B1 (ko) * 2019-06-21 2019-10-29 최종남 무동력 차체용 구동유닛을 구비한 탑승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61362U (zh) * 2011-01-30 2011-09-07 统资婴童用品(太仓)有限公司 幼儿拖拽车
KR200474422Y1 (ko) * 2013-03-18 2014-09-17 (주)한스이엔지 손을 사용하지 않고 속도제어 가능한 전동 구동장치 장착 유모차
CN104290797A (zh) * 2014-09-29 2015-01-21 浙江群英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婴儿车
KR20160073269A (ko) * 2014-12-16 2016-06-24 허홍 무동력 이동장치의 후륜 수용이 가능한 전동 탑승 장치
CN105235734A (zh) * 2015-10-28 2016-01-13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婴儿推车的外接式辅助动力机构
CN106034544A (zh) * 2016-07-29 2016-10-26 东莞市车小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割草机系统及其割草机、连接件
KR101738307B1 (ko) * 2016-08-09 2017-05-19 이상민 전동 유모차
KR101822327B1 (ko) * 2017-01-25 2018-01-25 배효빈 전동 유모차
CN207106575U (zh) * 2017-06-22 2018-03-16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助力推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50563A1 (en) * 2021-11-12 2023-05-18 Baby Generation, Inc. Rider board attachment device
US11820419B2 (en) * 2021-11-12 2023-11-21 Baby Generation, Inc. Rider board attachmen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38032B1 (ko) 2019-10-29
WO2020256352A1 (ko)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4422B2 (en) Infant wagon having improved convenience of use
US9950729B2 (en) Infant wagon having improved convenience of use
CN112109795A (zh) 无动力车体用包括驱动单元的搭乘装置
JP6212572B2 (ja) 複数乗員用三輪車
KR101840583B1 (ko) 가변형 접이식 전기 스쿠터
EP2441646A1 (en) Carrier and baby carriage
KR20110044232A (ko) 사이클
US6375208B1 (en) Combined skateboard scooter/exerciser
CN112693516B (zh) 婴儿车
WO2010135261A2 (en) Improved folding steering column for elliptical bike and method of use
US4093258A (en) Multipassenger pedal vehicle
US4960287A (en) Quick-release mount for batteries
KR100704886B1 (ko) 스텝구동식 4륜자전거
CN100581910C (zh) 没有把手的脚推进的轮式运动装置
CN108502006B (zh) 一种儿童推车
KR101994187B1 (ko) 무동력 차체용 구동수단을 구비한 탑승장치
CN210822589U (zh) 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车
JP2005096500A (ja) 電動三輪キックスケータ
CN210821826U (zh) 一种卡丁车
KR20110114963A (ko) 접이식 발받침대를 구비한 어린이용 세발자전거
KR101269824B1 (ko) 운동 기구
TWI657004B (zh) 可收折的車輛
CN112137265B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幼儿托座旅行箱
CN219524118U (zh) 一种儿童滑板车
KR100796348B1 (ko) 유모차가 병설된 자전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