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5770B -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纺织品 - Google Patents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纺织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5770B
CN112105770B CN201980031440.4A CN201980031440A CN112105770B CN 112105770 B CN112105770 B CN 112105770B CN 201980031440 A CN201980031440 A CN 201980031440A CN 112105770 B CN112105770 B CN 112105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cellulosic
textile
yarn type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14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5770A (zh
Inventor
S.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 Innovate CV USA
Original Assignee
Nike Innovate CV U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 Innovate CV USA filed Critical Nike Innovate CV USA
Priority to CN202210705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44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5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04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6Upper torso garments, e.g. sweaters, shirts, leotard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1/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 D06M11/51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olo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D06M11/55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olo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with sulfur trioxide; with sulfuric acid or thiosulfuric acid or their salts
    • D06M11/56Sulfates or thiosulfates other than of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1Special chemical aspects of printing textile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QDECORATING TEXTILES
    • D06Q1/00Decorating textiles
    • D06Q1/02Producing patterns by locally destroying or modifying the fibres of a web by chemical actions, e.g. making transluc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101/00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 D06M2101/02Natural fibres, other than mineral fibres
    • D06M2101/04Vegetal fibres
    • D06M2101/06Vegetal fibres cellulosic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101/00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 D06M2101/16Synthetic fibres, other than mineral fibres
    • D06M2101/30Synthetic polymers consisting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2101/32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2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20Physical properties optica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1Surface features
    • D10B2403/011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 D10B2403/0114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with one or more yarns appearing predominantly on one face, e.g. plated or paralleled yarn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Colo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各方面涉及具有由不同纱线类型(100、200)形成的两个相对表面(10、20)的纺织品(4)。每个纱线类型(100、200)可以包括具有的颜色(116、126、216)与另一纱线类型(100、200)所包括的材料具有的颜色(116、126、216)不同的材料(114、120、210)。纺织品(4)可以在表面的区域(11、12)处包括不同量的材料(120),并且视觉部件(12)可以在一个区域(12)处由包括在每个纱线类型(100、200)中的材料(114、120、210)的颜色(116、126、216)形成。

Description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 纺织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由在第一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包括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类型形成的第一表面的纺织品。在第一表面的一区域处,纺织品包括由该纱线类型的颜色和形成纺织品的相对第二表面的另一纱线类型的颜色形成的视觉部件。
背景技术
通常,纺织品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并且可以使用多种技术来构造。纺织品的表面通常由相同纱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纱线形成,并且纱线在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普遍程度可根据构造方式而变化。此外,纺织品可包括相同或不同纱线类型的一个或多个纱线,并且每个纱线类型可由一个或多个材料形成。除了较小的波动外,通常在纱线的整个长度上均匀地包含纱线的材料,进而,当将其掺入纺织品中时,纱线中包含的每个材料的量通常在由纱线形成的纺织品的每个区域处是一致的。
附图说明
在此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A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使用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的编织构造;
图1B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使用第一纱线类型的编织构造;
图2A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沿图1的切割线2A-2A截取的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的截面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沿图1的切割线2B-2B截取的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的截面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图2A的截面图,以代表性的方式描绘了与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的材料有关的各方面;
图3B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图2B的截面图,以代表性的方式描绘了与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的材料有关的各方面;
图4A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结合图1A的编织结构的纺织品的俯视图;
图4B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图4A的纺织品的仰视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在所指示的区域处截取的图4A的纺织品的第一区域处的第一表面;
图5B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在所指示的区域处截取的图4A的纺织品的第二区域处的第一表面;
图6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沿图4A的切割线6-6截取的横截面;
图7A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被描绘为结合图4A的纺织品的上半身衣服制品的衣服制品;
图7B示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被描绘为结合图4A的纺织品的下半身衣服制品的衣服制品;以及
图8描绘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在纺织品上形成图形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然而,描述本身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相反,发明人已经预料到,所要求保护或公开的主题还可以结合其他当前或将来的技术以其他方式来体现,以包括与本文档中所描述的步骤相类似的不同步骤或步骤的组合。此外,尽管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步骤”和/或“框”来表示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要素,但除非并且除明确说明各个步骤的顺序之外,否则这些术语不应解释为暗示本文公开的各个步骤之中或之间的任何特定顺序。
本文的各方面涉及纺织品和将纺织品作为衣服制品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衣服制品。在这些方面,纺织品包括由第一纱线类型形成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由添纱有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二纱线类型形成。第一纱线类型包括由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纤维素材料形成的混合纱线。第二纱线类型包括具有与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在其他方面,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一区域和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二区域。此外,第一区域包括第一重量百分比的纤维素材料,第二区域包括第二重量百分比的纤维素材料,纤维素材料的第二重量百分比小于纤维素材料的第一重量百分比。由于纤维素材料在不同区域中的重量百分比不同,并且由于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包括与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不同的颜色,因此在第二区域中形成了视觉部件。
因此,本文的各方面涉及可能由用于形成纺织品的每个纱线类型及其相应材料(例如编织结构、添纱关系、材料成分、颜色等)的特性引起的纺织品(例如视觉部件)的美学特性。举例来说,包括例如包括具有不同颜色和主要由第一纱线类型形成的表面的材料的第一和第二纱线类型的添纱关系的纺织品还可以在第二纱线类型由于两个纱线类型的物理特性以及添纱过程中的不规则性而直通(show through)的表面上包括一个或多个位置。继续地,第一和第二纱线类型中材料的不同颜色结合添纱关系可以在这些一个或多个位置中提供纺织品美学特性,例如包括在一个或多个位置中的双色表面,其主要是一种颜色且具有另一种不同颜色的斑点(例如“杂色”外观)。
本文的各方面还涉及在纺织品上形成视觉部件的方法。在这样的方面,该方法可以包括将化学成分施加到纺织品上,该纺织品包括由第一纱线类型形成的第一表面和定位成与第一表面相对并且由添纱有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二纱线类型形成的第二表面。第一纱线类型包括由纤维素材料和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形成的混合纱线。第二纱线类型包括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此外,将化学成分施加到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处的第一表面上的纺织品上,并且在一些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印刷过程、丝网印刷过程、辊筒印刷过程等来进行施加,或者可替代地,可以经由人使用刷子或其他合适的装置来手动进行施加,此外,可以可选地使用蜡纸来指导施加。化学成分有效地从第一类纱线类型降解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材料,并且本文的各方面设想该化学成分配置为与纤维素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结果是在一个或多个区域从第一纱线类型中除去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材料。第一和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通常不受化学成分影响,因此,在施加化学成分之后,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的第一纱线类型的部分和整个第二纱线类型保持不变。
继续这些方面,在施加之后,通过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颜色和第二纱线类型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二颜色形成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处。本文的各方面设想视觉部件的形成至少部分是由于在第一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上通过第一纱线类型的物理性质的改变而赋予纺织品的美学性质。更特别地,纤维素材料的除去减少了第一纱线类型的材料总量,继而,在第一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第一纱线类型具有比第一表面的其他区域更小重量百分比的纤维素材料。根据本文的各方面,当与纺织品中的其他组分的特征、特性和/或特征组合时,对第一纱线类型的物理特性的这些改变可以允许更多的第二纱线类型直通到第一表面并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增加第二颜色的可见性。此外,因为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通常不受化学成分的影响,所以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一纱线类型的一部分是完整的,因此第一颜色在第一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处保持可见。结果,在施加之后,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均可见并共同形成视觉部件。
本文的各方面另外涉及一种衣服制品,其包括形成该衣服制品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纺织品。在这样的方面,纺织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不同的第二区域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由包括在第一区域处的第一材料成分和在第二区域处的第二材料成分的第一纱线类型形成。第一材料成分包括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具有第二颜色的纤维素材料。在相关方面,第一材料成分还包括按重量计约25%至约65%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按重量计约35%至约75%的纤维素材料。此外,第二材料成分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并且第二材料成分包括按重量计约80%至约100%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至少一个纺织品包括由添纱有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二纱线类型形成的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第二纱线类型包括第三材料成分,该第三材料成分包括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三颜色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
本文的各方面涉及纺织品、结合纺织品的衣服制品以及在该纺织品上形成视觉部件的方法,其可以或可以不用于构造衣服制品。许多方面涉及纺织品本身、结合到衣服制品中的纺织品以及在纺织品上形成视觉部件的方法,因此,可以根据上下文以不同的方式分别讨论和/或描述某些方面。无论如何,衣服制品的纺织品可以包括结合纺织品本身讨论的方面的任何组合,此外,本文的方法所提供的纺织品可以包括结合纺织品本身和/或衣服制品的纺织品讨论的方面的任何组合。因此,本文提供的任何方面的上下文讨论和描述不限于任何要求保护的方面的适用范围。
本文的其他方面涉及可以通过其中包括的各个组分的特征、性质和/或特性来提供的纺织品的属性。这些方面设想纺织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性质,其可以通过使用具有某些特征、性质和/或特性的单个组分而赋予纺织品来构造纺织品。这些方面进一步设想在构造之后可以通过改变纺织品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上的纱线类型的材料量来提供性质。这样并且将在本文中证明,与纺织品的性质有关的方面包括用于形成纺织品的纱线类型、每种纱线类型的材料、每种纱线类型中包括的每种材料的量和特性、每种纱线类型的布置以及构造后对纺织品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的更改。在下文中,将分别详细地讨论这些方面,然后参考图1A-7B进行讨论。
从与用于形成纺织品的纱线类型有关的方面开始,本文的各方面设想纱线类型通常涉及纱线的材料组成,并且可以指的是所有具有相同材料组成的单个纱线或多个纱线。因此,如本文所用,术语“纱线类型”是指由相同材料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材料的相同混合物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纱线。此外,纱线类型还可以涉及包括在相同纱线类型(例如材料成分)的一个或多个纱线中的每个中的每种材料的相应量。此外,“纱线类型”可以指相应纱线类型的单个纱线,或者也可以指相同纱线类型的多个纱线。此外,当描述纺织品的表面或其区域时,术语“纱线类型”可以指主要形成纺织品的表面和/或其一个或多个区域的相同纱线类型的多个纱线。在一些方面,纺织品可以由两种不同的纱线类型形成,并且在一方面,纺织品可以由由两个或更个材料制成的混合纱线的第一纱线类型和由单一材料制成的第二纱线类型形成。
关于与纱线类型的材料有关的方面,本文中的各方面设想取决于材料的类型,可以包括在纱线类型中的材料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材料的混合物作为纤维或细丝。通常,天然材料作为纤维包括在纱线类型中,而合成材料作为细丝包括在纱线类型中。尽管如此,出于本公开的目的,纤维和细丝都可以由天然材料、合成材料或其组合形成。此外,在整个本公开中,术语“纤维”和“细丝”可以分别用术语“纤维/细丝”代替,同时保持其预期的范围。继续这些方面,可以想到,可以通过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将一个材料的纤维/细丝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材料的混合物进行组合来形成纱线类型,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S-捻、Z-捻等。在一方面,当纱线类型包括材料的混合物时,每个材料的纤维/细丝可被纺丝或缠结以形成纱线类型。
本文的各方面设想并描述了关于纤维素含量的材料,因此,材料被称为纤维素材料或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根据本文的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当描述例如纱线类型时,术语“纤维素材料”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纤维素聚合物组分的材料。纤维素聚合物组分的实例包括棉、人造丝、黄麻、亚麻、大麻等。当描述例如纱线类型时,术语“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的材料。此外,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可包含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其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1,4-环己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CD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及其组合。此外,包括本文设想的一个或多个聚合物组分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可包括更通常称为聚酯、尼龙、聚丙烯酸酯、聚酰胺等的材料。
本文的甚至其他方面设想纱线类型的每个材料以及纱线类型包括每个材料的量可被称为纱线类型的材料成分。此外,材料的相应量可以指材料的重量,此外,术语“重量百分比”通常涉及材料是纱线类型的成分百分比。另外,本文所用的术语“重量百分比”是指材料重量相对于纱线类型总重量的百分比。在这些方面,纱线类型的总重量表示为100%,纱线类型中包含的每个材料具有相应的重量百分比,其总计为100%。例如,仅包含一种材料的纱线类型占该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0%,而包含等量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纱线类型具有50%的第一材料重量百分比和50%的第二材料重量百分比。在一方面,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也可以指纱线类型中包括的材料的质量,因此,材料的“重量百分比”可以定义为:“重量百分比”=(纱线类型中包括的材料的质量)/(纱线的总质量)×100%。
在另一方面,当纺织品由包括混合纱线的纱线类型形成时,纱线类型可以由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纤维素材料形成。这些方面设想当纱线类型包括混合纱线时,纱线类型可以包含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约15%至约65%、约20%至约60%、约25%至约55%、约30%至约50%、约35%至约45%或者约40%,并且还可以包含纤维素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约35%至约85%、约40%至约80%、约45%至约75%、约50%至约70%、约55%至约65%或者约60%。如本文所用并且当涉及百分比时,术语“约”是指在±2.5%以内。
继续这些方面,当纺织品由包括混合纱线的纱线类型形成时,纱线类型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其包括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1,4-环己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CD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此外,纱线类型还可以包括纤维素材料,其包括选自棉、人造丝、黄麻、亚麻或大麻的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在一方面,纺织品可以包括第一纱线类型,其是由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包括棉的纤维素聚合物组分的纤维素材料形成的混合纱线。此外,第一纱线类型可以包含约25%至约65%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重量百分比,并且还可以包含约35%至约75%的纤维素材料的重量百分比。
在相关方面,当纺织品由作为单一材料纱线的纱线类型形成时,该纱线类型可以由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形成。这些方面进一步设想当纱线类型包括单一材料纱线时,该纱线类型可以包括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约80%至约100%、约85%至约100%、约90%至约100%以及约95%至约100%。遵循这些方面,主要由单一材料形成的纱线类型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可包括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其包括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1,4-环己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CD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在一方面,纺织品可包括第二纱线类型,其是由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形成的单一材料纱线,且第二纱线类型可包括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约95%至约100%。
在本文的相关方面,设想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和/或仪器来确定包括在纱线类型中的材料的重量百分比或包括在纺织品区域中的材料的重量百分比。这样的方面设想可以通过将纱线类型和/或区域与纺织品的其余部分隔离和/或解构来执行方法。在一些方面,当纺织品的纱线类型或区域包括纤维素材料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时,重量百分比可以通过使用湿法分析纤维素材料的重量来确定。其他方面设想使用涉及在使样品经受降解或引起样品中包括的一种材料分解的条件和/或化学物质之前和之后测量样品的方法。此类方法可能还涉及使用测量进行计算以确定样品中所含材料的重量百分比。
在一方面,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确定纱线类型或纺织品区域的纤维素材料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重量百分比,该方法包括加热作为纱线类型或纺织品区域的隔离部分的样品并使用热重差热分析仪来测量样品中的变化。更具体地,在加热之前测量样品的重量,并且在将样品逐渐加热至引起样品热分解的温度时进行连续测量。由于纤维素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低于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因此样品中的第一重量下降是由于纤维素材料的分解而样品中的第二重量下降是由于分解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此外,各重量减少的比例可用于确定样品中包括的纤维素材料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重量百分比。
举例来说,当对仅包含纤维素材料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重量为10克的样品执行上述方法时,如果样品在第一次降低重量后称重7克,而在第二次降低重量后称重0克,则样品中包含的纤维素材料的重量百分比约为30%而样品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重量百分比约为70%。
现在移到与包括在纱线类型中的材料的特性有关的方面,本文中的各方面设想材料可以包括诸如颜色、吸湿芯能力、弹性、柔韧性、刚度等的特性。在与材料颜色有关的方面,术语“颜色”通常涉及可由染料和/或着色剂提供的材料的颜色。此外,例如在描述材料时,术语“颜色”是指由该材料形成的纱线类型的纤维/细丝的可观察到的颜色。这些方面设想颜色可以是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染料、颜料和/或着色剂提供给材料的任何颜色。这样,材料可以配置为具有包括但不限于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紫色、白色、黑色及其阴影的颜色。
本文中的相关方面设想可以以可以由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方式为材料提供颜色。例如,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与相应材料相容的染料为纤维素材料或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提供颜色,所述染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媒染剂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偶氮染料、硫磺染料等。这些方面还设想各种方法可以用于将染料、颜料和/或着色剂施加到材料上,并且这些方法可以包括本领域已知的那些可通过利用相容的染料、颜料和/或着色剂为材料提供颜色的可行方法。
此外,本文的各方面设想可以在将材料包括在纱线类型中之前直接对材料执行前述方法。还设想在纱线类型用于构造纺织品之前,可以对纱线类型中包括的材料执行这些方法。此外,还设想在纱线类型已被用于构造纺织品之后,可以对纱线类型中包括的材料执行这些方法。更进一步地,还设想可以在将纺织品结合到衣服制品中之后对包括在用于构造纺织品的纱线类型中的材料执行这些方法。这样,可以在构造之前或者在构造的不同阶段对材料执行本文设想的与给材料赋予颜色的方法,所述构造包括但不限于纱线类型的形成、纺织品的构造以及结合由纱线类型(包括该材料)构成的纺织品的衣服制品的构造。
与颜色有关的方面还设想确定一种颜色是否不同于另一种颜色。在这些方面,颜色可以包括数字颜色值,其可以通过使用仪器来确定,该仪器通过标准化和/或量化可能影响颜色感知的因素来客观地测量和/或计算对象的颜色的颜色值。这样的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分光辐射计、分光光度计、色度计等。因此,本文的各方面设想包括在纱线或纱线类型中的材料的“颜色”可以包括使用分光辐射计、分光光度计和/或色度计测量和/或计算的数字颜色值。此外,数字颜色值可以与颜色空间或颜色模型相关,颜色空间或颜色模型是提供数字颜色值的颜色表示的特定颜色组织,因此,每个数字颜色值对应于在颜色空间或颜色模型中表示的单一颜色。
在这些方面,如果每种颜色的数字颜色值不同,则可以确定一种颜色不同于另一种颜色。可以通过使用分光辐射计、分光光度计或色度计测量和/或计算具有第一颜色的材料的数字颜色值、用相同仪器(例如如果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第一颜色的数字颜色值,则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第二颜色的数字颜色值)测量和/或计算具有第二颜色的不同材料的数字颜色值并且比较第一颜色的数字颜色值与第二颜色的数字颜色值来进行这种确定。如果数字颜色值不相等,则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不同,反之亦然。
继续这些方面,确定一种颜色是否不同于另一种颜色可以包括使用颜色空间的坐标来识别两种颜色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色差。此外,可以通过对给定颜色空间中每种颜色的绝对颜色进行数值比较来确定两种颜色之间的色差。在一方面,可以使用L*a*b*颜色空间来确定两种颜色之间的色差,其中L*表示亮度,a*是红色/绿色坐标,b*是黄色/蓝色坐标,其中的任何都可以表示颜色的数字颜色值。此外,每个坐标(例如数字颜色值)的差可被称为相应的Δ(例如L*(ΔL*),a*(Δa*),b*(Δb*)以及总差E(ΔE*))。ΔL*可以是第一颜色的L*减去第二颜色的L*,Δa*可以是第一颜色的a*减去第二颜色的a*,而Δb*可以是第一颜色的b*减去第二颜色的b*。ΔE*可以表示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之间的总差,并且可以由ΔL*、Δa*和Δb*之间的总差确定,或者ΔE*可以是[ΔL*2+Δa*2+Δb*2]除以1/2。
根据这些方面,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之间的色差可以由ΔL*、Δa*、Δb*或ΔE*中的任何一个表示。在另一方面,色差可以由百分比表示,其中具有较小L*、a*、b*的颜色是不同颜色的L*、a*、b*的百分比。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一种颜色的L*、a*、b*为另一种颜色的,可以为约5%至约95%、约15%至约85%、约25%至约75%、约35%至约65%以及约45%至约55%。此外,还设想两种颜色之间的视觉区别可以与第一颜色的数字颜色值的百分比与第二颜色的相应数字颜色值的百分比相关,并且随着颜色值之间的百分比差增加,视觉区别将更大。此外,视觉区别可以基于颜色空间或模型中颜色值的颜色表示之间的比较。例如,当第一颜色具有与黑色或海军蓝的代表颜色相对应的数字颜色值而第二颜色具有与红色或黄色的代表颜色相对应的数字颜色值时,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之间的视觉区别大于具有红色的代表颜色的第一颜色和具有黄色的代表颜色的第二颜色之间的视觉区别。在一些方面并且如前所述,纺织品可以包括视觉部件,其至少部分地由形成纺织品的纱线类型中包括的两种或更多种不同颜色的材料形成。这些方面设想纱线类型可以包括具有第一颜色的材料,而另一种纱线类型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的第二颜色的另一材料。
现在转向与纺织品中每种纱线类型的布置有关的方面,本文中的各方面设想每种纱线类型可以布置为使得纺织品是具有两个相对表面且最小厚度的非刚性(即柔性或柔韧的)平面结构。纺织品可以由较大的材料片切割而成,并且可以形成为通用形状或特定形状,例如图案片的形状。可替代地,可以对纺织品进行工程处理(例如针织或编织)以形成特定的形状,例如图案片或衣服制品(例如通过使用横编过程)。另外方面设想纺织品可以通过传统方法形成,例如编织、针织、钩编、打结、毡合、织造等,以产生具有分别由相同类型的多个纱线形成的两个相对表面的纺织品。在一方面,纺织品由使用两种具有添纱关系的不同纱线类型的单面针织结构构成,该添纱关系可被编织,使得每种纱线类型形成纺织品的两个相对表面之一。
本文的其他方面设想纺织品的整体结构和材料成分可以由用于构造纺织品的每种纱线类型共同形成。在与纺织品的整体结构有关的方面,设想第一纱线类型和不同的第二纱线类型可以形成编织结构,其中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共同形成纺织品的整体结构。继续这些方面,可以编织第一纱线类型以形成纺织品的第一表面,并且第二纱线类型可以添纱有第一纱线类型,使得其通常位于第一纱线类型下方并形成纺织品的定位成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他方面设想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可以通过相应的引导件或引导孔被供应到针钩,这可能影响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在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的相应位置。
在其他方面,第一纱线类型和第二纱线类型布置在纺织品中,使得第二纱线类型的一部分直通至第一表面。这些方面设想这样的布置与颜色不同于第二纱线类型中的材料的颜色的第一纱线类型中的材料结合可以在纺织品中产生杂色外观。如本文所用,术语“杂色外观”是指由混杂颜色的交织纱线产生从而产生交替颜色的斑点的纺织品表面上的美学性质。此外,纺织品中的“杂色外观”可以包括表面的区域,其主要包括形成表面的纱线类型的材料中所包括的颜色并且还包括形成纺织品的相对表面的纱线类型的材料中所包括的颜色的斑点。在一些方面,“杂色外观”可以包括在纺织品的表面上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已经从形成表面的纱线类型中除去了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材料。在这些方面,该区域的“杂色外观”可以主要包括形成相对表面的纱线类型的材料的颜色,并且还包括纱线类型的其余材料中包括的色斑,其中除去了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材料。
在其他方面,纺织品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区域的表面,该区域包括不同量的材料。这些方面设想由第一纱线类型形成的第一表面可以具有包括第一纱线类型成的未改变量的材料的第一区域和包括第一纱线类型中的改变量的材料的第二区域。继续这些方面,第二区域可以包括在第一表面上的位置,在该位置使用本文设想的施加过程和/或方法来施加化学成分以降解一定量的材料,并且第一区域可以包括未施加化学成分的第一表面的任何剩余部分。此外,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包括由施加化学成分决定的预定尺寸。
本文的其他方面涉及改变形成纺织品表面的纱线类型中包括的材料量的化学成分。在这样的方面,当纺织品包括由第一纱线类型形成的表面时,其中该第一纱线类型是包括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纤维素材料的混合纱线类型,则化学成分可以配置为在表面区域处降解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材料。此外,在施加化学成分的表面区域,第一纱线类型可包括的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约75%至约100%、约80%至约100%、约85%至约100%、约90%至约100%或者约95%至约100%,并且还可以包括的纤维素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约0%至约25%、约0%至约20%、约0%至约15%、约0%至约10%或者约0%至约5%。
继续本文中与化学成分有关的其他方面,设想化学成分可以配置为降解包括在纱线类型中的纤维素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在一方面,化学成分可以包括配置为与纤维素材料反应并且与非纤维素材料不反应的反应剂,并且在一方面,反应剂包括硫酸氢钠。此外,设想化学成分可以配置为进行碳化、氧化或溶解纤维素材料的化学反应。在一方面,化学成分可以包含pH值为约1pH至约3pH的酸,并且可以氧化纤维素纤维和/或细丝,在表面区域留下碳化的副产物。如本文所用以及当提及pH值时,术语“约”是指在±0.5pH之内。本文的各方面设想纺织品可以在270-300°F下固化最多4分钟,然后洗涤。另外,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化学成分可包括或被包括在燃尽化合物、燃尽碱(或燃完碱)等中,其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可购自Magna Colours Limited,
Figure GDA0003565329360000121
International Company,Inc.,E.I.de Pont deNemours and Company,
Figure GDA0003565329360000122
Corporation和/或其子公司。
本文的其他方面设想可以将纺织品结合到衣服制品中。在一方面,可以对纺织品进行工程处理(例如以某种方式编织)以形成衣服制品。在这方面,衣服制品可以包括无缝或接近无缝的构造。在其他方面,设想纺织品可以形成衣服制品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并且可以使用各种粘合剂、缝制和其他类型的接合/结合部件将纺织品接合在一起以生产任何衣服制品,例如上半身或下半身衣服制品,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衫、背心、短裤、裤子、夹克、袜子、腿袖、臂袖、头巾等。这些方面还设想将纺织品结合到设计为由参加体育活动的穿着者穿着的衣服制品中,并且还设想将纺织品结合到设计为在更休闲的环境中穿着者穿着的衣服制品。此外,纺织品的某些特征可以基于纺织品在特定衣服制品的构造中的作用,因此,纺织品的材料成分的尺寸或至少一部分可以根据特定衣服制品的要求而变化。另外,尽管本文的讨论涉及任何衣服制品,但应理解,本文提供的方法和技术适用于其他物品,例如鞋类、设备以及由包括本文设想的材料的任意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纱线类型形成的其他物品。
如全文所证明,本文设想的各方面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以影响提供纺织品性质的方式。此外,可以改变纺织品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以改变包括在形成表面区域的纱线类型中的材料量。设想本文的各方面可被实现为使得纺织品包括视觉部件,并且下面参考附图讨论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图1A-7B描绘了本文中设想的各方面,并且在一些实例中,出于示例性目的,以说明性方式描绘了各方面。例如,阴影或标记的类型用于表示纱线类型中包括的材料和材料的颜色。此外,每种类型的阴影或标记对应于不同材料,并且在整个附图1A-7B中均表示与相同材料有关的方面。为了帮助进行以下讨论,下面立即提供每种类型阴影或标记的说明。
参照图2A,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和第一颜色116由单个阴影表示,该阴影包括具有正斜率的线,其在与参考字符110、114和116连接的每个圆圈中示出;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和第二颜色216由包括多个点的标记表示,该标记在与参考字符210和216连接的每个圆圈中示出;纤维素材料120和纤维素材料120的第三颜色126由单个阴影表示,该阴影包括具有负斜率的线,其在与参考字符120、124和126连接的每个圆圈中示出。此外,每种类型的阴影或标记可以组合以说明性地表示包括在纺织品表面上的相同纱线类型和/或相同区域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材料和/或其方面。参照图4A,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的第一颜色116和纤维素材料120的第三颜色126由包括与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和纤维素材料120相关的每个单个阴影的交叉阴影表示,其在内部矩形之外的区域(第一区域11)中示出。类似地,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的第一颜色116和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的第二颜色216由与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相关的单个阴影和与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相关的多个点表示,其示出在内部矩形(第二区域12)中。
现在转到图1A和1B,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示出了与纺织品的编织构造2有关的各方面。在两个图1A和1B中,编织构造2描绘了包括在图4A和4B所示的纺织品4中的相应部分,其中在将化学成分施加到纺织品4的表面区域之后示出了纺织品4。这样,如图1A和1B中的每个括弧所示,在纺织品4的表面的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处示出了编织构造2。如图1A所示,编织构造2的单线圈横列包括第一纱线类型100和添纱有第一纱线类型100的第二纱线类型200,使得第二纱线类型200通常相对于纺织品4的给定表面而言位于第一纱线类型100下方和/或之下。此外,编织构造2包括由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两者形成的环。此外,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包括代表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处的材料的阴影类型。
继续,如下文将更详细地解释,将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以单面针织图案编织,并且添纱成使得第一纱线类型100形成纺织品4的第一面或第一表面的大部分,第二纱线类型200可形成纺织品4的第二面或第二表面的大部分。在图1B中,示出了编织构造2的形成第一表面10的部分,并且第一纱线类型100示出为编织成形成形成第一表面10的一系列互锁环。尽管未示出,但第二纱线类型200也将形成互锁环,其通常位于由第一纱线类型100形成的互锁环下方并且将形成纺织品4的第二表面。
在一些方面,第一纱线类型100可以包括通过使用Z-捻将聚酯纤维和棉纤维结合而形成的混合纱线,更具体地,第一纱线类型100的聚酯纤维和棉纤维可被环锭纺丝和梳理。此外,混合纱可包括从约35/1棉支(或英制支数(Ne))到约45/1Ne、从约37/1Ne到约43/1Ne或者约40/1Ne。此外,可以编织混合纱,使得纺织品可以包括28号编织物。在其他方面,第一纱线类型100可以在形成纺织品4之前被染色。本文的各方面还设想第二纱线类型200可以包括由聚酯纤维/细丝形成的单一材料,其可以是阳离子可染聚酯纤维。更具体地,第二纱线类型200可以由阳离子可染聚酯纤维形成。此外,第二纱线类型200可以是片状染色的,或者在纺织品已经被编织之后被染色。
现在移动到图2A和2B,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的相应截面图描绘在图4A和4B所示的纺织品4的如图2A所示的第一区域11处和如图2B所示的第二区域12处。在两个图2A和图2B中,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描绘为包括多个单独纤维/细丝,其由以包括在每个单独纤维/细丝中的阴影或标记的类型表示的材料形成。如图2A和2B所示,第一纱线类型100包括由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或纤维素材料120(通常称为混合纱线)形成的纤维/细丝。由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形成的第一纱线类型100纤维/细丝中的每个都包括与其相关的阴影,并且称为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细丝114。类似地,由纤维素材料120形成的纤维/细丝中的每个包括与纤维素材料120相关的阴影,并且称为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此外,第二纱线类型200包括由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形成的纤维/细丝,并且第二纱线类型200纤维/细丝中的每个包含与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相关的标记。
继续,包括在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中的每个纤维/细丝共同表示在图2A中的第一区域11处和在图2B中的第二区域12处的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的材料成分。关于第一纱线类型100,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细丝114共同表示包括在图2A中的第一区域11处和在图2B中的第二区域12处的第一纱线类型100中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的重量百分比。同样地,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共同表示包括在图2A中的第一区域11处和在图2B中的第二区域12处的第一纱线类型100中的纤维素材料120的重量百分比。关于第二纱线类型200,每个纤维/细丝都由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形成,因此,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纤维/细丝共同表示在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处相同的第二纱线类型200的总重量。
在图2A中,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细丝114的总数表示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的第一重量百分比,并且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的总数表示纤维素材料120的第一重量百分比。此外,本文的各方面设想,第一纱线类型100可包括比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细丝114更多的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因此,第一纱线类型100可包括比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更多的纤维素材料120。在该示例中,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细丝114占第一纱线类型100的总重量的约25%至约65%,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占第一纱线类型100的总重量的约35%至约75%。因此,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的第一重量百分比为约25%至约65%,纤维素材料120的第一重量百分比为约35%至约75%。
在图2B中,第一纱线类型100中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细丝114的总数表示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的第二重量百分比,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的总量表示纤维素材料120的第二重量百分比。此外,第一纱线类型100包括比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更多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细丝114。因此,第一纱线类型100包括比纤维素材料120更多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在该示例中,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细丝114占第一纱线类型100的总重量的约80%至约100%,并且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占第一纱线类型100的总重量的约0%至约20%。因此,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的第二重量百分比为约80%至约100%,纤维素材料120的第二重量百分比为约0%至约20%。
现在参考两个图2A和2B,在第一区域11,第一纱线类型100包括比在第二区域12更多的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因此,纤维素材料120的第二重量百分比小于纤维素材料120的第一重量百分比。此外,第一纱线类型100在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处包括相同量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细丝114,但因为第一纱线类型100在第二区域12处包括较少的纤维素材料纤维/细丝124,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的第二重量百分比大于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的第一重量百分比。
继续图2A和2B并另外参照图3A和3B,它们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A和2B的代表性截面图,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具有第一颜色116,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具有第二颜色216,并且纤维素材料120具有第三颜色126。此外,在第一区域11,第一纱线类型100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和纤维素材料120的重量百分比,使得可以观察到第一颜色116和第三颜色126,因此如图3A示意性所示,第一纱线类型100示出为包括第一颜色116和第三颜色126。在第二区域12,第一纱线类型100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和纤维素材料120的重量百分比,使得可以观察到第一颜色116,而不可观察到第三颜色126,因此在图3B中,第一纱线类型100示出为仅包括第一颜色116。在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处,第二纱线类型200包括一定量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使得可观察到第二颜色216,因此图3A和3B都示出了包括第二颜色216的第二纱线类型200。
此外,图1A-3B总体出于讨论目的描绘了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的各方面,并且应当理解,这些描述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第一纱线类型100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纤维素材料的各方面,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包括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在其他方面,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包括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更具体地,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甚至更具体地,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包括阳离子可染PET。在其他方面,纤维素材料包括纤维素聚合物组分。更具体地,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包括棉。
在第一纱线类型100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以及纤维素材料包括棉的纤维素聚合物组分的各方面,本文的各方面还设想,在第一区域11,第一纱线类型100具有约25%至约65%的重量百分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约35%至约75%的棉的重量百分比。在其他方面,设想在第二区域12,第一纱线类型100具有约80%至约100%的重量百分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约0%至约20%的棉的重量百分比。
在第二纱线类型200包括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各方面,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包括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在这样的方面,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包括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更具体地,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甚至更具体地,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包括阳离子可染PET。在第二纱线类型200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的各方面,本文的各方面还设想在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处,第二纱线类型200具有约100%的重量百分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图4A和4B中,根据其各方面,分别从描绘第一表面10的顶视图和描绘第二相对表面20的底视图描绘了纺织品4。在图4A和4B中,纺织品4被说明性地描绘为包括图1A-3B的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因此,结合图1A-3B描绘和描述的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的各方面包括在纺织品4中。此外,在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材料120已经从纺织品4的第一表面10的第二区域12中的第一纱线类型100降解之后,示出了纺织品4。纺织品4的第一表面10的除了第二区域12之外的剩余区域是第一区域11。不同地描述,图4A和4B将纺织品4描绘为包括由第一纱线类型100形成并且具有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的第一表面10并且还包括由第二纱线类型200形成的定位成与第一表面10相对的第二表面20。如将在下面更深层地解释,可以使用施加过程将化学成分施加到在第二区域12处的第一表面10,以从第二区域12中的第一纱线类型100降解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材料120。第一纱线类型100中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以及第二纱线类型200中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通常不受化学成分的影响。
以此为背景并且参照图4A,第二区域12示出为具有大体矩形形状,第一区域11示出为围绕第二区域12并且包括纺织品4的第一表面10的剩余部分。尽管纺织品4及其元素(包括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为了讨论的目的而被大体地描述,但设想这些元件可被移动、重新定位、重新成形、复制或重新配置。因此,即使第二区域12在图4A中被示为矩形,还设想第二区域12可以包括任何形状,包括与商标相关的形状,诸如徽标、图像等、几何形状、有机形状、字母、数字等。此外,尽管仅示出了一个第二区域12,但设想纺织品4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区域12,其中每个第二区域12具有相同的形状或不同的形状。当纺织品4包括多个第二区域12时,本文设想第一区域11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12延伸或外接,并且可以包括纺织品4的第一表面10的其余部分。
继续参照图4A和4B并进一步参照图5A和5B,其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表面10的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的放大图,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可以编织成单面针织物套件结构以形成纺织品4。此外,第二纱线类型200添纱有第一纱线类型100,使得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形成互锁环。这样,第一表面10主要由第一纱线类型100形成,第二表面20主要由第二纱线类型200形成,其包括第二颜色216。此外,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之间的添纱关系使得第二纱线类型200相对于第一表面10大体位于纺织品4中的第一纱线类型100下方和/或之下。
继续,由于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的物理性质以及由于添纱过程中的不规则性,然而,第二纱线类型200可以间歇地暴露在第一表面10处。即,第二纱线类型200可以间歇地位于第一表面10处的第一纱线类型100的顶部上或在横向上与之相邻。如图5A和5B所示,第二纱线类型200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表面10处暴露。特别地,如图5A所示,尽管第二纱线类型200可以在第一表面10处暴露,但第二纱线类型200的第二颜色216可以由于在第一区域11中的第一纱线类型100中的纤维素材料120的重量百分比较大而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被遮盖。但是由于在第二区域12处的第一纱线类型100中的纤维素材料120的重量百分比小于第一区域11,如图5B所示,与第一区域11相比,更多的第二纱线类型200直通第二区域12处的第一表面10或暴露在其上。
为了以不同的方式对此进行描述,在第一区域11,第一纱线类型100包括第一重量百分比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和第一重量百分比的纤维素材料120,因此,如图5A所示,至少第一颜色116和第三颜色126在第一纱线类型100中可见。此外,在第二区域12处,第一纱线类型100包括第二重量百分比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和第二重量百分比的纤维素材料120,因此如图5B所示,第一颜色116在第一纱线类型100中可见。此外,由于第一纱线类型100在第二区域12处包含较少的纤维素材料120,并且由于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在纺织品4中的添纱布置,更多的第二纱线类型200在第二区域12处直通,因此,第二颜色216在第二区域12处也是可见的。因此,如图4A所示,当观察者观看纺织品4的第一表面10时,至少第一颜色116和第三颜色126在第一区域11处可见,并且第一颜色116和第二颜色216在第二区域12处可见。
此外,图4A-4B大体地出于讨论目的描绘了纺织品4、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的各方面,并且应当理解,这些描述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尽管讨论了纺织品4的第一表面10主要由第一纱线类型100形成,但本文的各方面设想第一表面10也可以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纱线类型200形成。这些方面还设想第一表面10可以在第一区域11处至少由第一纱线类型100形成,并且可以在第二区域12处由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形成。在本文的另外方面,设想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形成纺织品4的整体。这样的方面设想纺织品4可包括约30%至约70%、约35%至约65%、约40%至约60%、约45%至约55%或者约50%的第一纱线类型100,并且还可以包括约30%至约70%、约35%至约65%、约40%至约60%、约45%至约55%或者约50%的第二纱线类型200。此外,本文的各方面还设想纺织品4可以在纺织品4的与第一表面10的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相对应的区域处包括不同量的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这样,在与第一表面10的第一区域11相对应的区域处,纺织品4可包括约50%至约70%的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约30%至约50%的第二纱线类型200,并且在与第一表面10的第二区域12相对应的区域处,纺织品4可包括约35%至约55%的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约45%至约75%的第二纱线类型200。
在图6中,描绘了沿图4A的切割线6-6截取的剖视图,以进一步示出纺织品4的各方面。如图所示,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描绘为层,并且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和纤维素材料120描绘为第一纱线类型100中的层。应该理解的是,这些描述仅出于示例性目的而进行说明,并且实际上,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之间以及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和纤维素材料120之间的分界通常对于观察者是不可见的。尽管如此,在图6中,第一纱线类型100描绘为定位成邻近并优于纺织品4中的第二纱线类型200,并且第一纱线类型100进一步描绘为在第一区域11处的纤维素材料120上方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并且在第二区域12处仅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110,第二区域12定位成邻近并优于第二纱线类型200和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210。另外,第一、第二和第三颜色116、126、216也被描绘并且以对应的方式布置。
图7A和7B分别描绘了包括纺织品4的衣服制品302。在图7A中,衣服制品302示出为上半身衣服制品304,其出于说明性目的被描绘为衬衫,而在图7B中,衣服制品302示出为下半身衣服制品306,其出于说明性目的被描绘为短裤。然而,如已经讨论的那样,设想衣服制品302可以是任何物品,例如其他衣服制品,如球衣、裤子、袜子、大衣、背包、行李袋、鞋子等。如图7A所示,衣服制品302包括形成上半身衣服制品304的躯干部分的纺织品4,而在图7B中,衣服制品302包括形成下半身衣服制品306的至少腿部的纺织品4。在两个图7A和7B中,纺织品4的第一表面10面向外并且定位成与第二表面(未示出)相对,第二表面10可以在穿着衣服制品302时定位成与穿着者的皮肤表面相邻(或与基层相邻)。
继续,第一表面10的第一区域11包括第一颜色116和第三颜色126,第二区域12包括第一颜色116和第二颜色216。纺织品4可以是上半身衣服制品304和下半身衣服制品306的单独部件或一部分。尽管未示出,但纺织品4可以通过缝合、粘合、接合或通过粘合剂附接到上半身衣服制品304和下半身衣服制品306的其他单独部件或部分。纺织品4可以从较大块织物上切下,并且可以具有许多形状和尺寸,这可以取决于最终衣服制品的要求。可替代地,纺织品4可被工程处理为形成衣服制品302,使得不需要将其固定到其他部件上以形成衣服制品302。
在与衣服制品302有关的其他方面,设想当涉及纺织品4的某些方面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术语。例如,本文的各方面设想在第一区域11处,第一纱线类型100可以包括第一材料成分,而在第二区域12处,第一纱线类型100可以包括第二材料成分。而且,第一材料成分可以包括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具有第三颜色的纤维素材料,进一步地,第一材料成分可以包括按重量计约25%至约65%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按重量计约35%至约75%的纤维素材料。第二材料成分可以包含约80%至约100%的重量百分比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继续地,形成第二表面的第二纱线类型可以包括第三材料成分,并且第三材料成分可以包括具有与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
尽管在图1A-7B中以说明性方式描绘,本文的各方面设想第一纱线类型中的材料的不同重量百分比以及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纤维素材料和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不同颜色可以用于在纺织品的第一表面上形成视觉部件。在这样的方面,视觉部件可以包括任何形状,包括与品牌相关的形状,诸如徽标、图像等、几何形状、有机形状、字母、数字等。此外,视觉部件可以对应于第一表面10的第二区域12,并且在一些方面,第二区域12可以限定视觉部件的形状或轮廓。
继续地,视觉部件可以由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中包括的材料的颜色之间的差异形成,进一步,视觉部件也可以由在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处的第一纱线类型100和第二纱线类型200中包括的材料之间的差异形成。此外,在第一表面10的不同区域处的第一颜色116、第二颜色216和/或第三颜色126的可观察性可进一步有助于形成视觉部件。另外,在第一颜色116和第二颜色216之间和/或在第一颜色116和第三颜色126之间更大的视觉区别可以影响并且有助于视觉部件的形成。此外,视觉区别可以基于颜色空间或模型中数字颜色值的颜色表示之间的比较。此外,设想第一、第二和第三颜色116、216和126可以各自包括不同的数字颜色值,因此可以各自具有与所表示的不同颜色相对应的颜色值。
在另外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三颜色116、216和126可以具有相应的数字颜色值,其可以对应于可进一步有助于形成视觉部件的代表颜色集。示例代表颜色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黑色、白色和红色;银色、黑色和深红色;重卡其色、黑色和卡其色;红色、黑色和深红色;以及黑曜石色、黑色和灰色。在一些方面,示例代表颜色集中的每个可以分别对应于第一颜色116、第二颜色216和第三颜色126(例如第一颜色116包括白色,第二颜色216包括红色,第三颜色126包括红色;第一颜色116包括黑色;第二颜色216包括深红色;第三颜色126包括黑色;等等)。其他方面设想示例代表颜色集中的每种颜色可以对应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颜色116、216和126中的任何一种。还设想第一颜色116和第三颜色126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的颜色,这可以向包括第一颜色116和第三颜色126的第一表面10的区域提供均匀的颜色。在其他方面,视觉部件可以包括由在纺织品4的第二区域12处的示例代表颜色集中的一个或多个颜色形成的杂色外观。因此,这些方面可以在纺织品4的第一表面10上共同形成视觉部件。
图8描绘了表示在纺织品上形成视觉部件的方法的流程图400。为了帮助说明,将大体参考先前结合图1A-7B所讨论的纺织品4的各方面来描述流程图400。在框402,将化学成分施加到纺织品上。纺织品包括由第一纱线类型形成的第一表面,该第一纱线类型包括由纤维素材料和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形成的混合纱线。此外,纺织品包括与第一表面相对定位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由添纱有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二纱线类型形成。此外,第二纱线类型包括具有与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甚至进一步地,将化学成分施加到在一个或多个区域的第一表面上的纺织品上。继续地,化学成分有效地降解来自第一纱线类型的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材料。因此,在施加化学成分之后,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处形成视觉部件,视觉部件由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颜色和第二纱线类型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二颜色形成。
在一些方面,化学成分可以通过数字印刷过程、丝网印刷过程、辊印刷过程等来施加,或者可替代地,可以经由人使用刷子和/或其他合适的装置来指导施加而进行施加,比如蜡纸。在一方面,化学成分可以以形成任何形状的方式施加到表面的区域上,所述形状包括与商标相关的形状,标记如徽标、图像等,并且可以包括几何形状、有机形状、字母、数字等。此外,可以在施加过程之前或期间调节与化学成分相关的参数。例如,与单遍相反,可以通过利用两遍或多遍丝网印刷过程来增加所施加的化学成分的量。此外,可以在施加之前调节化学成分的浓度和/或pH值。
其他方面设想化学成分配置为有效地降解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材料。这些方面设想化学成分配置为在接触时与纤维素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在一方面,一旦施加化学成分,则可以进一步施加活化剂以引发化学反应。在这些方面,化学成分可以通过经历包括碳化、氧化或溶解纤维素材料的化学反应而有效地降解纤维素材料。一方面设想,在施加化学成分之后,纺织品可以在270-300°F下固化多达4分钟。此外,化学成分可以配置为与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不反应,因此,第一和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通常不受化学成分的施加的影响。因此,在施加化学成分之后,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的第一纱线类型的部分和第二纱线类型的整体大体保持不变。
接下来,在框404,描绘了可选步骤,其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化学成分的某些方面而可以或可以不需要被执行。如图所示,在施加后,从纺织品上除去化学成分。本文的各方面设想通过洗涤过程除去化学成分,洗涤过程可以包括使纺织品通过基本衣物洗涤和/或通过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和/或技术洗涤纺织品。尽管如此,其他方面设想可以配置化学成分,使得不需要从纺织品上除去化学成分,并且例如,可以配置或施加化学成分,使得没有或仅有最小量的化学成分在与纤维素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后保留下来。这样,不需要从纺织品上洗去或除去化学成分。尽管如此,在施加之后,化学成分可以与纤维素材料反应,使得纤维素材料的降解部分保留在施加化学成分的区域。在这些方面,可以在纺织品上执行洗涤步骤,洗涤步骤可以包括基本衣物洗涤以除去纤维素材料的任何剩余部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应当理解,在步骤404的步骤是可选的并且不需要执行,并且可以在结束在框402的步骤之后完成在纺织品上形成视觉部件的方法。
在框404处的步骤(在施加化学成分之后)完成之后,通过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颜色和第二纱线类型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二颜色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形成视觉部件。本文的各方面设想视觉部件的形成至少部分是由于通过改变在第一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处的第一纱线类型的物理性质而赋予纺织品的美学性质。更特别地,纤维素材料的除去减少了第一纱线类型的材料总量,继而,在第一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处,第一纱线类型具有的纤维素材料的重量百分比小于第一表面的其他区域处。根据本文的各方面,当与纺织品中的其他组分的特征、性质和/或特性组合时,第一纱线类型的物理性质的这些变化可以允许更多的第二纱线类型直通到第一表面并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处增加第二颜色的可见性。此外,因为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不受化学成分的影响,所以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一纱线类型的一部分是完整的,因此,第一颜色在第一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处保持可见。结果,在施加之后,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处均可见并共同形成视觉部件。另外,视觉部件可以包括具有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杂色外观。
将理解的是,某些特征和子组合是有用的并且可以在不参考其他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被采用。这是权利要求所设想的并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尽管结合彼此讨论了特定的元件和步骤,但应当理解,本文提供的任何元件和/或步骤都被设想为可与任何其他元件和/或步骤组合,而不论它们的明确规定如何,同时仍在本文提供的范围之内。由于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本公开的许多可能的实施例,因此应理解,本文中阐述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均应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17)

1.一种纺织品,包括:第一表面,其具有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一区域和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二区域;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由第一纱线类型形成,第一纱线类型包括由纤维素材料和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形成的混合纱线,第一区域包括第一重量百分比的纤维素材料和第一重量百分比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所述第二区域由第一纱线类型形成,第二区域包括第二重量百分比的纤维素材料,纤维素材料的第二重量百分比小于纤维素材料的第一重量百分比,并且所述第二表面由添纱有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二纱线类型形成,第二纱线类型包括具有与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视觉部件,该视觉部件包括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颜色和第二纱线类型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二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颜色的数字颜色值与所述第二颜色的数字颜色值相差5%或更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纤维素材料的第一重量百分比为35%至75%,并且所述纤维素材料的第二重量百分比为0%至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纤维素材料包括纤维素聚合物组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包括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第二重量百分比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所述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二重量百分比大于所述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重量百分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重量百分比为25%至65%,并且所述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二重量百分比为80%至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包括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非纤维素聚合物组分包括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纤维素材料包括第三颜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三颜色的数字颜色值与所述第一颜色的数字颜色值相差5%或更多。
14.一种衣服制品,包括:形成衣服制品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纺织品,一个或多个纺织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和不同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由包括在第一区域处的第一材料成分和在第二区域处的第二材料成分的第一纱线类型形成;以及由添纱有第一纱线类型的第二纱线类型形成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纱线类型包括第三材料成分,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成分包括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纤维素材料,第一材料成分包括按重量计25%至65%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和按重量计35%至75%的纤维素材料,其中,所述第二材料成分包括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第二材料成分包括按重量计80%至100%的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其中,所述第三材料成分包括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的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服制品,其中,所述纤维素材料具有第三颜色,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纺织品包括由第一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颜色、第二非纤维素聚合物材料的第二颜色或纤维素材料的第三颜色中的一个或多个形成的视觉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服制品,其中,所述衣服制品是上半身衣服制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服制品,其中,所述衣服制品是下半身衣服制品。
CN201980031440.4A 2018-05-11 2019-03-13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纺织品 Active CN112105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5837.0A CN115354438A (zh) 2018-05-11 2019-03-13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纺织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70185P 2018-05-11 2018-05-11
US62/670,185 2018-05-11
US16/296,994 US20190345652A1 (en) 2018-05-11 2019-03-08 Textile including yarn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composition at different areas of textile surface
US16/296,994 2019-03-08
PCT/US2019/021976 WO2019216984A1 (en) 2018-05-11 2019-03-13 Textile including yarn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composition at different areas of textile surfac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5837.0A Division CN115354438A (zh) 2018-05-11 2019-03-13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纺织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770A CN112105770A (zh) 2020-12-18
CN112105770B true CN112105770B (zh) 2022-06-28

Family

ID=6846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1440.4A Active CN112105770B (zh) 2018-05-11 2019-03-13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纺织品
CN202210705837.0A Pending CN115354438A (zh) 2018-05-11 2019-03-13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纺织品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5837.0A Pending CN115354438A (zh) 2018-05-11 2019-03-13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纺织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45652A1 (zh)
EP (1) EP3791014A1 (zh)
CN (2) CN112105770B (zh)
WO (1) WO20192169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32345A1 (en) * 2020-09-23 2023-10-19 Kornit Digital Ltd. Digital fabric cut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3622A (en) * 1930-09-02 Mahler Josef Process of producing patterns of plated knitting
FR784993A (fr) * 1935-01-19 1935-07-30 Procédé de décoration de tissus mixtes et tissus obtenus au moyen de ce procédé
US3874958A (en) * 1973-07-23 1975-04-01 Plauener Spritze Veb Method of making burned-out fabric
DE2941694A1 (de) * 1978-11-07 1980-05-14 Clutsom Penn In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gemusterten textilmaterials
KR20070105304A (ko) * 2005-01-14 2007-10-30 세이렌가부시끼가이샤 요철가공직포의 제조방법
TWI392777B (zh) * 2005-10-27 2013-04-11 Seiren Co Ltd Pull the stitch printed cloth
CN201010752Y (zh) * 2007-02-13 2008-01-23 孙平范 无缝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
TWI340778B (en) * 2007-08-28 2011-04-21 Formosa Taffeta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abrics with colored stereoscopic patterns and fabric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CN102134776A (zh) * 2010-01-22 2011-07-27 朱建荣 一种对热湿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的织物
CN102758363B (zh) * 2012-07-12 2014-08-27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一种多彩混纺纱线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KR102290139B1 (ko) * 2013-10-14 2021-08-19 인비스타 테크놀러지스 에스.에이 알.엘. 다중 탄성 실을 갖는 신축성 서큘러 니트 패브릭
US10612167B2 (en) * 2016-11-01 2020-04-07 Alo, Llc Material blend with patterned fabric
CN106835466B (zh) * 2017-01-12 2018-11-02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色立体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91014A1 (en) 2021-03-17
WO2019216984A1 (en) 2019-11-14
CN112105770A (zh) 2020-12-18
US20190345652A1 (en) 2019-11-14
CN115354438A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1597B (zh) 阻燃织物和服装
CN108589013A (zh) 一种粗针显色提花贾卡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EP2597980A1 (en) Fluorescent fibres and their use
US20230175174A1 (en) Knit component with differing visual effects
US20220282409A1 (en) Double-Knit Textile with Texturized Inlay Yarns
US20020124323A1 (en) Process for patterning textile materials and fabrics made therefrom
US20060150610A1 (en) Yarns spun from olefin and cotton fiber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CN107460616B (zh) 一种异形截面单丝露底透明提花立体面料的制备方法
US6962609B2 (en) Multi-colored fabrics made from a single dye formula,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CN112105770B (zh) 包括在纺织品表面的不同区域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的纱线的纺织品
KR100891447B1 (ko) 극세사 경편조직으로 이루어진 고감성 양면 니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그 제조 장치
JP6431637B1 (ja) 柄を有するアウター衣料用編地
CN211848267U (zh) 聚酯纱线、使用该聚酯纱线的机织物或针织物、以及使用该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制服
WO2016013995A1 (en) Flat over dye denim fabric
US20210321701A1 (en) Textile having insulation zones and pile zones
CN102011239B (zh) 衣料用衬里以及使用该衣料用衬里的裤子和上衣
WO2016108773A1 (en) Denim fabric with denim front face and towel back face
JP2019214814A (ja) 紡績糸および織編物
KR101157181B1 (ko) 다종염색사로 직조된 직물
CN105908337A (zh) 渐变断续不规则彩色线条牛仔布及其制作方法
JPH0686714B2 (ja) 透け防止に優れた白色系織編物
TW202348869A (zh) 用於監測基於紡織品之材料磨損的變色材料
TWM456382U (zh) 單染雙色尼龍纖維織物
JP2016186137A (ja) 防透け性を有する織編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32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