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4686B - 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4686B
CN112104686B CN202010345355.XA CN202010345355A CN112104686B CN 112104686 B CN112104686 B CN 112104686B CN 202010345355 A CN202010345355 A CN 202010345355A CN 112104686 B CN112104686 B CN 112104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detection module
sound detection
determining
smar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53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4686A (zh
Inventor
刘广松
杨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ouchai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ouchai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ouchai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ouchai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53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46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4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4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4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4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18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S5/22Position of source determin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当确定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基于文件传输命令,从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实现基于相对角度的智能传输文件。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文件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文件快传是一款高效稳定免流量的文件传输应用。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的稳定高速免流文件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无需流量和网络,快速稳定传输文件。支持网页传输,接收方无需下载应用,亦可快速接收文件。其主要技术是通过创建热点,使发送者和接收者处于局域网中,然后利用UDP协议,在局域网中高速传输文件。
然而,目前的文件快传应用中,需要文件传输方在用户界面中选择并确定传输对象,导致用户操作繁琐。然而,很多场景下,用户期望更方便的文件传输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设备,包括: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处理器,被配置用于: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器,被配置用于: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蓝牙模块;WIFI模块;红外模块;超声模块;紫蜂模块。
一种智能设备,包括: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处理器,被配置用于: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一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1;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2-T1)×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2为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且所述距离L小于预定门限值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或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二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3;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4-T3)×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4为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且所述距离L小于预定门限值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该智能设备还包括: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器,被配置用于: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一种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适用于包含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包括: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一种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适用于包含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且所述距离小于预定门限值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一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1;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2-T1)×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2为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或,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二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3;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4-T3)×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4为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包括:
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于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基于相对角度的文件传输,基于智能设备的摆位即可确定传输对象,无需在用户界面上设置传输对象,方便了文件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还实现了全新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设备间的相对角度确定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设备间相对角度确定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设备间相对角度的计算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确定一对直达信号的第一示范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确定一对直达信号的第二示范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在智能设备中的第一示范性布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在智能设备中的第二示范性布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相对定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在智能设备界面中展示相对角度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智能设备间相对定位的示范性处理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用于文件传输的智能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不额外添加硬件地、利用软件实现智能设备间相对方向定位,使得该相对定位具备普适性,不同厂家的设备都能实现互操作和互兼容,并基于此探索智能设备的创新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声音(优选为超声)的智能设备间相对方向识别方案,无需额外添加硬件,可以利用软件实现两台智能设备间的相对方向识别,定位结果准确且可靠。
首先,智能设备(intelligent device)是指任何一种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器械或者机器。图1为本发明智能设备间的相对角度确定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该方法适用于第一智能设备,第一智能设备包括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在第一智能设备中被固定安装。比如,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可以实施为布置在第一智能设备中的一个麦克风或一组麦克风阵列。同样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可以实施为布置在第一智能设备中的、不同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一个麦克风或一组麦克风阵列。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出并直达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使能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出并直达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其中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为第二智能设备同时发出的。
在这里,第二智能设备可以发出一个声音信号或同时发出多个声音信号。
比如:当第二智能设备发出一个声音信号时,第二智能设备中的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分别检测该声音信号。其中: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该声音信号直达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被确定为第一声音信号;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该声音信号直达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被确定为第二声音信号。
再比如,当第二智能设备同时发出多个声音信号时,比如发出一个超声波信号,一个可听声音信号。第二智能设备中的第一声音检测模块适配于检测超声波信号,第二声音检测模块适配于检测可听声音信号。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该超声波信号,第二声音检测模块该可听声音信号。其中: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该超声波信号直达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被确定为第一声音信号;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该可听声音信号直达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被确定为第二声音信号。
换句话说,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可以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针对第二智能设备发出的同一声音信号的分别检测信号。或,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可以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针对第二智能设备同时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的分别检测信号。
步骤102: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在这里,第一智能设备(比如,第一智能设备中的CPU)可以记录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以及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并计算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
步骤103: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时间差,确定第一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
比如,可以由第一智能设备的CPU执行步骤10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103中确定第一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包括: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第一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其中,步骤102中确定出的时间差的值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负数。当所述时间差的值为正数时,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早于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因此第一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φ通常为锐角;当时间差的值为负数时,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早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因此第一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φ通常为钝角。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信号为自第二智能设备直达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信号,第二声音信号为自第二智能设备直达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信号。实际上,无论是第一声音检测模块还是第二声音检测模块,都可能收到自第二智能设备发出且非直达的信号(比如,经过障碍物的一次反射或多次发射)。因此,如何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中确定出直达信号具有显著意义。
申请人发现:通常情况下,每个声音检测模块的接收信号流(steam)都包含直达信道与反射信道。可以依据如下原则简单且便利地确定直达信道:在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有信号中,直达信道的信号强度一般是最强的。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接收第二智能设备的声音信号流中的、在预定时间窗口内强度大于预定门限值的声音信号,确定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将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接收第二智能设备的声音信号流中的、在所述预定时间窗口内强度大于所述预定门限值的声音信号,确定为所述第二声音信号。
图4为本发明确定一对直达信号的第一示范性示意图。在图4中,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声音信号流为steam1,steam1包含沿着时间(t)变化的多个脉冲信号,预定信号强度的门限值为T。可见,在时间窗口90的范围内,steam1中的脉冲信号50的信号强度大于门限值T。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声音信号流为steam2,steam2包含沿着时间(t)变化的多个脉冲信号,预定信号强度的门限值同样为T。可见,在时间窗口90的范围内,steam2中的脉冲信号60的信号强度大于门限值T。因此,确定脉冲信号50为第一声音信号;脉冲信号60为第二声音信号。
另外,申请人还发现:可以综合考虑以下两个原则准确地确定直达信道:原则(1)、在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有信号中,直达信道的信号强度一般是最强的;原则(2)、联合判别法:两条直达信道信号(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的到达时间差所换算出的距离差d不应大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的声音信号流中确定出强度大于预定门限值的声音信号,以形成第一候选信号集;在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的声音信号流中确定出强度大于所述预定门限值的声音信号,以形成第二候选信号集;确定第一候选信号集中的每个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候选信号集中的每个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各自的时间差;将所述时间差小于M的一对声音信号,确定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其中M=(D/c),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图5为本发明确定一对直达信号的第二示范性示意图。在图5中,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声音信号流为steam1,steam1包含沿着时间(t)变化的多个脉冲信号,预定信号强度的门限值为T。可见,在steam1中,脉冲信号50的信号强度大于门限值T,因此第一候选信号集包含脉冲信号50。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声音信号流为steam2,steam1包含沿着时间(t)变化的多个脉冲信号,预定信号强度的门限值同样为T。可见,在steam2中,脉冲信号60和脉冲信号70的信号强度都大于门限值T,因此第二候选信号集包含脉冲信号60和脉冲信号70。
而且,确定第一候选信号集中的脉冲信号50与第二候选信号集中的脉冲信号60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d1,以及确定第一候选信号集中的脉冲信号50与第二候选信号集中的脉冲信号70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d2。假定d1小于M,d2大于M,其中M=(D/c),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将与d1相关的一对声音信号中的脉冲信号50确定为第一声音信号,且该对声音信号中的脉冲信号60确定为第二声音信号。
优选地,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为具有码分多址格式的超声波且包含第二智能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
因此,第一智能设备可以基于包含在声音信号中的第二智能设备的MAC地址,准确识别声音信号的来源。当环境中存在多个发出声音信号的声源时,第一智能设备基于提取声音信号中的MAC地址,可以准确利用来自于同一声源的两个直达信号确定与该声源的相对角度,而不会受到其它声源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间的相对角度确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第一智能设备,第一智能设备包括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二智能设备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直达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时刻;确定超声波信号直达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时刻;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时间差,确定第一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确定第一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包括: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第一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下列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1)、将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接收第二智能设备的超声波信号流中的、在预定时间窗口内强度大于预定门限值的超声波信号,确定为直达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超声波信号,将接收到该直达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超声波信号的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一时刻;将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接收第二智能设备的超声波信号流中的、在所述预定时间窗口内强度大于所述预定门限值的超声波信号,确定为直达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超声波信号,将接收到该直达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超声波信号的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二时刻。
(2)、在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的超声波信号流中确定出强度大于预定门限值的超声波信号,以形成第一候选信号集;在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的超声波信号流中确定出强度大于所述预定门限值的超声波信号,以形成第二候选信号集;确定第一候选信号集中的每个超声波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候选信号集中的每个超声波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各自的时间差;将时间差小于M的一对超声波信号的接收时刻,确定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M=(D/c),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下面对本发明的相对定位的原理和计算过程进行示范性说明。
图2为本发明智能设备间相对角度确定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智能设备间相对角度的计算原理图。如图2所示,布置在智能设备A底部的麦克风a1发射超声信号,该超声信号包含智能设备A的MAC地址,智能设备B(图2中没有示出)具有相隔布置的两个麦克风,分别为麦克风b1和麦克风b2。其中:麦克风b1接收该超声信号的直达信号L1,麦克风b2接收该超声信号的直达信号L2。该超声信号经过障碍物发射后到达麦克风b1和麦克风b2的非直达信号,不参与后续的相对角度计算。由于智能设备较小,特别是两台智能设备相距较远时,因此直达信号L1、L2可以视为平行线。
如图3所示,L1、L2分别表示智能设备B的麦克风b1、麦克风b2接收到的直达信号(不是经障碍物反射的信号);D为麦克风b1和麦克风b2之间的距离。比如,如果麦克风b1和麦克风b2分别布置在智能设备B的上下两端,那么D可以为智能设备B的长度;d为L1和L2的距离差,运用信号的相关算法可以确定直达信号L1相对于直达信号L2的延迟时间差t,可以基于延迟时间差t计算出d,其中d=t*c,c为声音在介质(比如空气)中的传播速度;θ为辅助角度,其中因此,可以计算出智能设备A与智能设备B的相对角度/>其中
优选地,智能设备A与智能设备B可以实施为下列中的至少一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耳机;智能机器人;智能门禁控制器;等等。
可以在智能设备的多个位置处布置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在智能设备中的第一示范性布置示意图。在图6中,第一声音检测模块18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19分别布置在智能设备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因此可以直接将智能设备的长度D确定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18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19之间的距离。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在智能设备中的第二示范性布置示意图。在图7中,第一声音检测模块18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19分别布置在智能设备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因此可以直接将智能设备的宽度D确定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18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19之间的距离。
以上示范性描述了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在智能设备中的布置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这种描述仅是示范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
实际上,目前智能设备通常都具有两组麦克风,可以将这两组麦克风作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应用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而无需在硬件上改动智能设备。
下面描述基于本发明实施方式利用超声计算智能设备间的相对角度的典型实例。
图8为本发明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相对定位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智能设备间相对定位的示范性处理流程图。在图7中,示意出检测声音信号的两组合麦克风的各自的处理路径,其中,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是将连续变量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器件;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BPF)是允许特定频段的波通过同时屏蔽其他频段的设备。基于超声的两台智能设备间相对方向识别步骤包括:
第一步:第一智能设备发射超声格式的定位信号,该定位信号包含智能设备1的Mac地址。
第二步:第二智能设备的两组麦克风分别检测定位信号,从各自检测到的定位信号中解析出Mac地址,并基于Mac地址确认各自检测到的定位信号源自同一声源。
第三步:第二智能设备基于自身所包含的两组麦克风分别检测出的、针对定位信号的两个直达信号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出这两个直达信号的距离差d。
第四步:第二智能设备计算则信号入射角度/> 即为第一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的相对角度,其中D为第二智能设备中这两组麦克风的距离。
第五步:第二智能设备在自身的显示界面上显示相对角度从而提示用户第一智能设备的相对方向。比如,图9为本发明在智能设备界面中展示相对角度的示意图。
举例说明,假定在图8所示的环境中,第一智能设备具体实施为智能音箱,第一智能设备具体实施为智能手机。
步骤一:该智能音箱发射超声信号,该超声信号包含智能音箱的Mac地址,且为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架构的信号。
步骤二:智能手机的两组麦克风阵列接收超声信号并解算出智能音箱的Mac地址,同时,智能手机解算出两组麦克风阵列的两个直达信号之间的距离差d。其中:假定两组克风阵列的各自接收信号流stream1和stream2中,分别存在信号强度峰值大于门限值T的直达信号,因此满足原则1;再假定这两个直达信号的到达时间差计算对应于该Δt的d,其中/>两组麦克风距离D为已知(即手机长度),假定为0.145m,可见d<D,因此满足原则2。因此,可以选定这两个直达信号计算相对角度,其中d=0.014(m)。
步骤三:智能手机计算那么信号入射角度智能手机在自己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角度84.4°,即智能音箱在智能手机的84.4°方向。
利用两个智能设备间相对方向的识别方法,可进一步获得两个智能设备间的相对距离。设想如下场景:有至少两个智能设备,其中,至少一个智能设备a,用于发射超声定位信号,该超声定位信号包含智能设备a的MAC地址;至少一个智能设备b,用于接收超声定位信号并解算信号入射角度,并在进一步发生移动后计算与智能设备a的相对距离。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出了基于上述相对角度计算方式,在智能设备间传输文件的技术方案。
图11为本发明用于文件传输的智能设备的结构图。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智能设备包括: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处理器,被配置用于: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可以分别实施为麦克风或麦克风阵列;处理器可以实施为CPU、单片机、单板机或DSP,等等。优选地,该预定的角度范围的区间(即范围内的角度最大值与范围内的角度最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预定值(比如,15度),从而防止因角度范围过大而容易误操作。比如,角度范围设置为0度~15度,等等。或,角度范围可以为单个值,比如零度或90度,等等。
其中,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图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从第二智能设备接收声音信号的智能设备(比如,功能手机、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手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等)对应于图1所示流程中的第一智能设备;发送声音信号的第二智能设备(比如,功能手机、PDA、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或智能手机、手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等)对应于图1所示流程中的第二智能设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器,被配置用于: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传输模块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蓝牙模块;WIFI模块;红外模块;超声模块;紫蜂模块。优选地,在传输模块基于文件传输命令,向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之前,进一步在显示界面中或语音提示用户确定将被发送的文件,比如文件名称或文件存储地址,等等。另外,在传输模块基于文件传输命令,从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在显示界面中或语音向用户发出提示以确认用户是否授权接收文件,其中当用户授权时执行从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的处理,否则拒绝执行接收文件。
以传输模块实施为WIFI模块进行举例说明。作为文件发送方的智能设备基于文件传输命令创建WIFI热点,并生成热点名称,等待连接请求。作为文件接收方的智能设备发现该WIFI热点后向目标WIFI热点发送连接请求。文件发送方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启动独立业务socket消息中心;文件接收方启动接收文件服务器;文件发送方启动文件发送任务,向文件接收方发送文件,完成文件传输。
以上以传输模块实施为WIFI模块进行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这种描述仅是示范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可以利用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和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控制智能设备生成文件传输命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器,被配置用于: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一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1;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2-T1)×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2为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且所述距离L小于预定门限值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器,被配置用于: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二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3;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4-T3)×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4为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且所述距离L小于预定门限值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
图11中的智能设备,既可以应用为文件发送方,还可以应用为文件接收方。基于图11所示的智能设备的结构图,可以实现作为声音源的第二智能设备与图11所示的智能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控制。
比如,第二智能设备的用户B期望发送文件,用户B打开第二智能设备的麦克风,第二智能设备的麦克风持续地发送声音信号(优选为超声格式)。该声音信号包括第二智能设备的标识,为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架构的信号。用户A手持包含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智能设备,期望从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用户A在手持的智能设备上输入控制指令,并将智能设备保持在第二智能设备附近的固定位置处,使得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具有相对角度。举例,用户A可以在智能设备的触摸屏上输入文字格式的该控制指令,或输入语音格式的该控制指令,比如语音输入:“接收文件”。智能设备解析该控制指令后,开启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分别从第二智能设备接收声音信号。智能设备的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各自接收到声音信号后,智能设备基于各自信号中的第二智能设备的标识确定这两个声音信号来自同一声源,从而避免其它声音的干扰。智能设备计算与第二智能设备的相对角度和距离。当智能设备确定相对角度符合预定范围(比如,预定范围为0~15度)且距离小于预定门限值(比如,距离小于3米)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智能设备的传输模块基于该文件传输命令建立与第二智能设备的文件传输链路,并基于该文件传输链路从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
再比如,第二智能设备的用户B期望接收文件,用户B打开第二智能设备的麦克风,第二智能设备的麦克风持续地发送声音信号(优选为超声格式)。该声音信号包括第二智能设备的标识,为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架构的信号。用户A手持包含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的智能设备,期望向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用户A在手持的智能设备上输入控制指令,并将智能设备保持在第二智能设备附近的固定位置处,使得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具有相对角度。举例,用户A可以在智能设备的触摸屏上输入文字格式的该控制指令,或输入语音格式的该控制指令,比如语音输入:“发送文件”。智能设备解析到该控制指令后,开启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以分别从第二智能设备接收声音信号。智能设备的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各自接收到声音信号后,智能设备基于第二智能设备的标识确定这两个声音信号来自同一声源,从而避免其它声音的干扰,而且计算与第二智能设备的相对角度和距离。当智能设备确定相对角度符合预定范围(比如,预定范围为0~15度)且距离小于预定门限值(比如,距离小于3m)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智能设备的传输模块基于该文件传输命令建立与第二智能设备的文件传输链路,并向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实现了一种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包含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包括:
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包含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且所述距离小于预定门限值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一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1;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2-T1)×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2为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或,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二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3;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4-T3)×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4为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接收第二智能设备的声音信号流中的、在预定时间窗口内强度大于预定门限值的声音信号,确定为第一声音信号;将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接收第二智能设备的声音信号流中的、在所述预定时间窗口内强度大于预定门限值的声音信号,确定为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的声音信号流中确定出强度大于预定门限值的声音信号,以形成第一候选信号集;在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的声音信号流中确定出强度大于所述预定门限值的声音信号,以形成第二候选信号集;确定第一候选信号集中的每个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候选信号集中的每个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各自的时间差;将所述时间差小于M的一对声音信号,确定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其中M=(D/c),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实现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声音检测模块;
第二声音检测模块;
处理器,被配置用于: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
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蓝牙模块;WIFI模块;红外模块;超声模块;紫蜂模块。
3.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声音检测模块;
第二声音检测模块;
处理器,被配置用于: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一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1;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2-T1)×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2为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且所述距离L小于预定门限值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或
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二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3;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4-T3)×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4为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且所述距离L小于预定门限值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
该智能设备还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4.一种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包含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
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
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
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
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5.一种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包含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
使能第一声音检测模块和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声音信号;
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一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声音信号中确定出直达所述第二声音检测模块的第二声音信号;
确定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与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基于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时间差,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基于确定θ;其中arcsin为反正弦函数,d=t*c,t为所述时间差,c为声音的传播速度,D为第一声音检测模块与第二声音检测模块之间的距离;基于θ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相对角度/>其中
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一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一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1;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2-T1)×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2为第一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或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保持时间同步,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一步包含第二声音信号的发送时刻T3;确定该智能设备与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计算该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L;其中L=(T4-T3)×c;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T4为第二声音信号的接收时刻;
当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处于预定的角度范围之内且所述距离小于预定门限值时,生成文件传输命令;
基于所述文件传输命令,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文件或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文件。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于被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CN202010345355.XA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Active CN112104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5355.XA CN112104686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5355.XA CN112104686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4686A CN112104686A (zh) 2020-12-18
CN112104686B true CN112104686B (zh) 2024-05-17

Family

ID=7375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5355.XA Active CN112104686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468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2922A (zh) * 2013-08-19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声源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47298A (zh) * 2017-02-24 2017-06-1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弥漫式语音交互的拾音方法和装置
CN107705785A (zh) * 2017-08-01 2018-02-1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音箱的声源定位方法、智能音箱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172236A (zh) * 2018-01-12 2018-06-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拾音降噪方法以及智能电子设备
CN108990232A (zh) * 2018-07-27 2018-12-1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272998A (zh) * 2018-09-07 2019-01-25 马鞍山问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语音检测及控制方法
CN109920443A (zh) * 2019-03-22 2019-06-21 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处理机器
CN110972033A (zh) * 2018-09-28 2020-04-07 硅实验室公司 基于一个或多个射频(rf)信号接收和/或传输特性来修改音频数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2922A (zh) * 2013-08-19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声源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47298A (zh) * 2017-02-24 2017-06-1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弥漫式语音交互的拾音方法和装置
CN107705785A (zh) * 2017-08-01 2018-02-1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音箱的声源定位方法、智能音箱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172236A (zh) * 2018-01-12 2018-06-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拾音降噪方法以及智能电子设备
CN108990232A (zh) * 2018-07-27 2018-12-1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272998A (zh) * 2018-09-07 2019-01-25 马鞍山问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语音检测及控制方法
CN110972033A (zh) * 2018-09-28 2020-04-07 硅实验室公司 基于一个或多个射频(rf)信号接收和/或传输特性来修改音频数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9920443A (zh) * 2019-03-22 2019-06-21 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处理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4686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58216B2 (ja) 分散マルチセンサ環境でオーディオ性能をカスタマイズするためのユーザ/センサ配置認識
WO2021227571A1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智能音箱的方法和系统
JP4725643B2 (ja) 音波出力装置、通話装置、音波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227570A1 (zh) 一种智能音箱、控制智能音箱的方法和系统
CN112098942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定位方法和智能设备
US6662137B2 (en) Device location discovery by sound
US1046802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interference for audio pattern recognition
CN106506793B (zh) 声学配对的装置和方法
EP1217608B1 (en) Activation of voice-controlled apparatus
CN112098943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和智能设备
CN112104686B (zh) 一种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间的文件传输方法
CN112098937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定位方法和智能设备
CN112098936A (zh) 一种定位智能设备的方法和智能设备
CN112098935A (zh) 一种寻找智能设备的方法和智能设备
CN112105129B (zh) 一种智能灯、智能发光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98930A (zh) 一种寻找车辆的方法和智能设备
CN112102606A (zh) 一种智能遥控器和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
CN112098929B (zh) 智能设备间的相对角度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和智能设备
CN112102536A (zh) 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02552A (zh) 取号机、取号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02540B (zh) 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99754A (zh) 一种获取介绍信息的方法和智能设备
CN112098950B (zh) 一种定位智能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16001A (zh) 一种车辆的自动跟随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2098945B (zh) 一种寻找车辆的方法和智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