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3140A - 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3140A
CN112103140A CN201910936936.8A CN201910936936A CN112103140A CN 112103140 A CN112103140 A CN 112103140A CN 201910936936 A CN201910936936 A CN 201910936936A CN 112103140 A CN112103140 A CN 112103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block
guide
base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69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3140B (zh
Inventor
张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qu Electric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qu Electr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qu Electric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qu Electr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69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3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3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3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3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3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1Relays in which the armature is maintained in one position by a permanent magnet and freed by energisation of a coil producing an opposing magnetic fiel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lid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包括支撑件、由支撑件形成的动触头组件,以及与动触头组件相互匹配的基座,动触头组件滑动连接在基座上,本发明通过基座、支撑件以及触桥板的结合,确保通过基座上的定位块限位槽和导向槽能够对支撑件起到一重导向限位的效果,同时导向块对支撑件实现二重导向限位,保证支撑件被驱动的时候,能够平稳、灵活的滑移,以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能很好的接触,通过在导向块上开设弧形部和限位球,以保证弧形部与限位球这两者与导向框和触头滑块的内壁是线性接触,能都降低摩擦力,确保支撑件运动的灵敏性。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有自动连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是在去掉激励之后仍然保持激励时状态的一种双稳态继电器。
现有的双断点继电器是通过双断点提高通断能力,但存在无法实现储能超程,而且机械结构摩擦力较大,造成接通和通断时间较长,使用寿命缩短,为此,提出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解决现有的磁保持继电器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出现动触头组件不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撑件,用于安装动触头,包括:
触头滑块,用于滑动连接在所述基座内底壁上;
两个侧耳,所述两个侧耳的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触头滑块的一端。
在本技术方案中,触头滑块滑动连接在基座上,确保支撑件在基座上滑动时,能够始终的沿着基座上的导向块滑动,保证支撑件运动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触头滑块上开设有滑孔。
优选地,还包括: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触头滑块的另一端;
导向框,所述导向框的分别与两个侧耳、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导向框与触头滑块匹配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导向框与触头滑块配合使得基座上的导向块能够平稳的在触头滑块和导向框内滑动,这样就保证支撑件滑动更加稳定。
优选地,还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连接在支撑杆远离侧耳的侧壁上;挡块,所述挡块连接在所述滑动块的上端;两个挡盖,两个所述挡盖分别连接在挡块的两侧侧壁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滑动块滑动在基座上的导向槽内,滑动块一方面可以保证支撑件的滑动稳定,对支撑件的滑动起到导向限位的效果,另一方面滑动块还能起到隔弧作用。挡盖和挡块可以隔离继电器通断电弧所产生的金属颗粒物。
挡盖连接在滑动块的侧壁上,在安装的时候,挡盖搭在导向槽的槽口上,在支撑件滑动时,挡盖可以将落在导向槽槽口上的粉尘推走,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搭接效果,使支撑件能够平稳的滑移;
同时挡块连接在滑动块上端,且挡块的宽度宽于导向槽槽口的宽度,挡块可以防止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燃烧的粉尘掉入到导向槽内对支撑件滑动产生影响。
一种动触头组件,包括上述所述的支撑件,以及,
触桥板,所述触桥板滑动连接在所述触头滑块上;
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侧耳靠近支撑杆的一侧侧壁上,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触桥板上,且两个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触头滑块两侧;
两个动触点,两个所述动触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触桥板远离侧耳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动触点位于触头滑块两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触桥板滑动安装在触头滑块上,然后两个弹簧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触桥板上,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头上;驱动组件带动联动组件运动实现超大行程,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此时驱动组件还会带动联动组件继续运动,此时触桥板与支撑件就会发生相对滑动,支撑件继续运动,弹簧会压缩,实现动触头组件预储能功能,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始终能够接触,这样就避免了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燃烧变薄后无法接触的现象发生。
优选地,所述触桥板的中部分别向靠近所述的触头滑块和远离所述第一导向的方向延伸形成两个滑动部,靠近所述触头滑块的滑动部滑动在所述触头滑块上,远离所述触头滑块的滑动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框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触桥板的上下两端中部形成的滑动部分别位于导向框和限位框内,以保证触桥板在滑动时不出现歪斜的状况,始终与导向框和触头滑块呈垂直状态。
一种基座,与上述所述的动触头组件滑动连接,包括:
外框;
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外框内底壁上,用于插在触头滑块上的上滑孔内,以使触头滑块沿着所述导向块滑动,且所述导向块与触头滑块的内壁呈切线接触。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定位块和导向块,同时定位块和导向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支撑件套在导向块上,沿着导向块滑动,同时加上定位块的配合,使支撑件在导向块的束缚下还能够沿着导向槽滑动,实现了双重导向限位,保证了支撑件运动灵活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还包括: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外框内底壁上,且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与导向槽相通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一限位球;和/或所述导向块的两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导向块上开设有弧形部和限位球,使弧形部和限位球两者与支撑件呈切线接触,实现就进一步保证了支撑件运动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支撑件运动时的摩擦力,提高了支撑件运动的灵活性。
优选地,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外框内部空间分隔成用于安装驱动组件的第一安装区、用于安装接线组件和动触头组件的第二安装区,以及侧边用于安装联动组件的第三安装区。
优选地,所述外框的侧壁上位于第二安装区处开设有两个用于卡合接线板的两个卡合槽,所述外框的内底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卡住基座外盖的固定孔。
在本技术方案中,两个卡合槽用于安装两个接线板,用于连接进线和出线,确保能够将接线板卡合住;而底座上设计的两个固定孔是用于将继电器安装在线路板上,以保证达到很好的固定效果。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和上述所述的一种基座,所述基座上的导向块用于安装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着导向块滑动,且所述导向块与所述触头滑块上的滑孔内壁呈切线接触。
在本技术方案中,支撑件与基座的相互配合,以保证支撑件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能够更快更稳的运动,不会出现动触头组件晃动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出现动触头歪斜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在弹簧的储能情况下,保证静触头与动触头始终接触。
优选地,所述导向块上的弧形部和限位球分别与触头滑块上的滑孔内壁呈切线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基座、支撑件以及触桥板的结合,确保通过基座上的定位块限位槽和导向槽能够对支撑件起到一重导向限位的效果,同时导向块对支撑件实现二重导向限位,保证支撑件被驱动的时候,能够平稳、灵活的滑动,以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能很好的接触。
2、本发明通过在导向块上开设弧形部和限位球,以保证弧形部与限位球这两者与导向框和触头滑块的内壁是线性接触,降低摩擦力,确保支撑件运动的灵活性。
3、本发明通过在支撑上的支撑杆上连接滑动块、挡块以及挡盖,滑动块滑移在基座上的导向槽内,滑动块一方面可以保证支撑件的滑动稳定,对支撑件的滑动起到导向限位的效果,另一方面滑动块还能起到隔弧作用。挡盖和挡块可以隔离继电器通断电弧所产生的金属颗粒物。
挡盖连接在滑动块的侧壁上,在安装的时候,挡盖搭在导向槽的槽口上,在支撑件滑移时,挡盖可以将落在导向槽槽口上的粉尘推走,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搭接效果,使支撑件能够平稳的滑移;
同时挡块连接在滑动块上端,且挡块的宽度宽于导向槽槽口的宽度,挡块可以防止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燃烧的粉尘掉入到导向槽内对支撑件滑动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一视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支撑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5是本发明支撑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6是本发明支撑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7是本发明动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触桥板和动触点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安装在继电器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接线板100;
静触头200;
动触头组件300、支撑件301、触头滑块301-1、支撑杆301-2、导向框301-3、侧耳301-4、固定头301-5、滑动块301-6、挡块301-7、挡盖301-8、连接块301-9、弹簧302、触桥板303、安装板303-1、滑动部303-2、动触点304;
联动组件400;
驱动组件500;
基座600、外框601、分隔板602、第一安装区603、第二安装区604、导向块605、限位部605-1、弧形部605-2、限位球605-3、定位块606、定位柱606-1、定位部606-2、限位槽606-3、导向槽606-4、卡合槽607、卡合柱608、固定孔609、第三安装区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图2-6所示,一种支撑件,用于安装动触头,且支撑件301滑动连接在继电器的基座600内底壁上,包括:触头滑块 301-1,用于滑动连接在基座600上;两个侧耳301-4,两个侧耳301-4的一端对称连接在触头滑块301-1的另一端。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触头滑块301-1可以在与基座600接触的一侧开设有凸起,同时在基座600上开设有滑槽,触头滑块301-1上的凸起滑动在基座600 上的滑槽内(未图示);也可以在触头滑块301-1上开设滑孔,在基座600上开设导向块605,导向块605插入到滑孔内,以保证触头滑块301-1沿着导向块605滑动(未图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再次参照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支撑杆301-2,支撑杆30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触头滑块301-1的的一端;导向框 301-3,导向框301-3分别与两个侧耳301-4、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导向框301-3与触头滑块301-1匹配设置,使触头滑块301-1上的孔与导向框301-3 上的孔相对应,导向框301-3的和触头滑块301-1的一端通过支撑杆301-2连接,导向框301-3和触头滑块301-1的另一端通过两个侧耳301-4连接,使得连接后的导向框301-3与触头滑块301-1一一对应,且形成一个纵向的滑动空间,以保证下文所述基座600上的导向块605能够穿过触头滑块301-1和导向框301-3,确保支撑件301能够更好的在基座600上滑移,导向框301-3和触头滑块301-1之间形成的空间供下文所述的触桥板303滑动,此方案为本技术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同时支撑件301还可以为一下结构:
如4所示,在实施的时候,支撑件301上的导向框301-3可为板状结构,且导向框301-3与触头滑块301-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基座600上的导向块605插在触头滑块605上的滑孔内滑动。
如图5所示,在实施的时候,支撑件301上没有支撑杆301-2、滑动块301-6、挡块301-7、挡盖301-8,且导向框301-3为板状结构与下方的触头滑块301-1 连接,同时板状结构的导向框301-3上与触头滑块301-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基座600上的导向块605插在触头滑块605上的滑孔内滑动。
如图6所示,在实施的时候,支撑件301上没有支撑杆301-2、滑动块301-6、挡块301-7及挡盖301-8,基座600上的导向块605插在触头滑块605上的滑孔和导向框301-3内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实现支撑件301与基座600滑动,且基座600与支撑件 301之间的相互滑动部分呈切线接触,支撑件可以做出任一变形。
再次参照图2-4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动块301-6,滑动块301-6在下文所述基座中的导向槽606-4中滑动,同时触头滑块301-1 和导向框301-3与基座600上的导向块605滑动,通过导向槽606-4和导向块 605两种限位,使支撑件301运动更加平稳,滑动块301-6连接在支撑杆301-2 远离侧耳301-4的侧壁上;挡块301-7,挡块301-7连接在滑动块301-6的上端;两个挡盖301-8,两个挡盖301-8分别连接在挡块301-7的两侧侧壁上,且关于挡块301-7相互对称。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滑动块301-6远离支撑杆301-2的一侧为弧形结构,滑动块301-6滑移在基座600上的导向槽606-4内,滑动块301-6一方面可以保证支撑件301的滑动稳定,对支撑的滑动起到导向限位的效果,另一方面滑动块301-6还能起到隔弧的效果;
挡盖301-8连接在滑动块301-6的侧壁上,在安装的时候,挡盖301-8搭在导向槽606-4的槽口上,在支撑件301滑移时,挡盖301-8可以将落在导向槽606-4槽口上的粉尘推走,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搭接效果,使支撑件301能够平稳的滑移;
同时挡块301-7连接在滑动块301-6上端,且挡块301-7的宽度宽于导向槽606-4槽口的宽度,挡块301-7可以防止动触头与静触头200接触时燃烧的粉尘掉入到导向槽606-4内,对支撑件301滑动产生影响;
触头滑块301-1和导向框301-3远离限位槽606-3的一端连接有同一个连接块301-9,连接块301-9用于连接联动组件4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支撑件301在实际生产和应用的时候,采用模具一体成型,亦可以会根据自身生产需要进行组装,在本案中不对支撑件301的具体成型方式做过多的介绍。
如图4所示,一种动触头组件300,包括上述的支撑件301,以及触桥板 303,触桥板303滑动连接在触头滑块301-1上;两个弹簧302,两个弹簧302 的一端连接在侧耳301-4靠近支撑杆301-2的一侧侧壁上,两个弹簧302的另一端连接在触桥板303上,且两个弹簧302关于触头滑块301-1对称;两个动触点304,两个动触点304分别固定连接在触桥板303远离侧耳301-4的一侧,且两个动触点304关于触头滑块301-1对称;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侧耳301-4靠近支撑杆301-2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固定弹簧302的固定头301-5,触桥板303置于导向框301-3与触头滑块301-1形成的空间内,两个弹簧30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固定头301-5上,弹簧302 的另一端连接在触桥板303的侧壁上;触桥板303两端靠近侧耳301-4的一侧也开设有与侧耳301-4上的固定头301-5相对应的凸起,这样就可以将弹簧302 卡在固定头301-5和凸起之间,也方便弹簧302的拆卸。两个动触点304分别固定连接在触桥板303两端远离侧耳301-4的一侧,与静触点位置相匹配,两个弹簧302使触桥板303的侧壁与支撑杆301-2的侧壁抵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桥板303的中部分别向靠近的触头滑块301-1 和远离触头滑块301-1的方向延伸形成两个滑动部,靠近触头滑块301-1的滑动部在触头滑块301-1上的孔内滑动,远离触头滑块301-1的滑动部在导向框301-3上的孔内滑动,确保在动触头组件300在运动的时候,触桥板303能够平稳的滑动,保证触桥板303始终能够与两个静出头200平行,不会出现无法接通的现象。
如图5所示,触桥板303由安装板303-1的上下两端的中部分别向相远离的方向延伸出一滑动部303-2所形成的,位于上方的滑动部303-2滑动在导向框301-3内,位于下方的滑动部303-2位于触头滑块301-1内,在驱动组件500 带动联动组件400运动实现超行程,所以支撑件301运动至静触点与动触点304 接触时,此时触桥板303位置不会发生变动,支撑件301仍然继续沿着导向槽 606-4方向继续运动,使得支撑件301与触桥板303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将弹簧302压缩,达到储能的目的;由于动触点304运动速度快,在与静触点接触的时候,会出现静触点与动触点304燃烧,造成静触点与动触点304的损耗,此时弹簧302所储藏的势能就能够释放,实现补偿效果,达到静触点与动触点304始终接触,保证整个线路的接通。
如图1所示,一种基座600,包括:外框601;定位块606设置在外框601 内底壁上,且定位块606由定位柱606-1上开设一导向槽606-4形成的,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定位块606上还开设有一竖直的限位槽606-3,且限位槽606-3 与导向槽606-4相通,同时定位柱606-1上开设有定位部606-2,用于继电器中的限位盖进行限位;导向块605设置在外框601内底壁上,动触头组件300沿着导向块605和导向槽606-4滑动,导向块605的上端开设一限位部605-1,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用于继电器中的限位盖进行限位。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外框601是用于安装继电器内部的一些元件的,定位块606安装在外框601内,其上开设的竖直限位槽606-3是用于阻止滑动块 301-6的滑动,也即该继电器的最大行程,且限位槽606-3为弧形结构,限位槽 606-3的形状与滑动块301-6相互匹配;定为块上开设的导向槽606-4用于滑动块301-6的滑动,起到对滑动块301-6的直接导向限位,从而达到对支撑件301 的间接限位;外框601上设有两个卡合柱608,用于定位上述所述的限位盖。
导向块605也设置在外框601的内底壁上,且导向块605的中心轴线与导向槽606-4在同一条直线上,确保支撑件301在导向块605限位下滑移,同时还能够保证滑动块301-6在导向槽606-4内滑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导向块605上开设有一限位球605-3;和/或导向块605的两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部605-2。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导向块605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弧形部605-2和一限位球605-3,弧形部605-2与导向框301-3和触头滑块301-1的内壁呈线性接触,限位球605-3是位于导向块605远离限位槽606-3的一端,当两个弧形部605-2 靠近定位块606的一端时,两个弧形部605-2形成一个的侧壁形成圆弧面,限位球605-3与触头滑块301-1的内侧壁相切;而弧形部605-2的位置可位于导向块605的中部,也可位于导向块605的两端,而在本实施例中弧形部605-2 位于导向块605靠近限位槽606-3的一端,这样就保证了弧形部605-2和限位球605-3之间呈一定距离,实现更好的限位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分隔板602,分隔板602将外框601 内部空间分隔成用于安装驱动组件500的第一安装区603、用于安装接线组件和动触头组件300的第二安装区604,以及侧边用于安装联动组件400的第三安装区。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分隔板602将外框601内部空间分割成两个平行的第一安装区603和第二安装区604,以及与第一安装和第二安装区604垂直的侧向第三安装区610,第一安装区603用于安装驱动组件500,第二安装区604 用于安装接线组件和动触头组件300,以及第三安装区610用于安装联动组件 400,在驱动组件500驱动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第三安装区610的联动组件400 运动,以小力臂带动大力臂,带动动触头组件300运动,从而实现超行程;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外框601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卡合接线板100的两个卡合槽607,外框601的内底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卡住外盖的固定孔 609。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卡合槽607与接线板100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安装两个接线板100,用于连接进线和出线,确保能够将接线板100卡合住;而底座上设计的两个固定孔609是用于固定外盖的,以保证外盖在固定的时候,对外盖进行限位,确保外盖不会因为变形而脱离基座600;
支撑件301上连接有连接块301-9,用于连接联动组件40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基座600为模具一体成型。
如图6所示,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和上述所述的一种基座,基座600上的导向块605用于安装支撑件301,支撑件301沿着导向块605滑动,且导向块605与触头滑块301-1上的滑孔内壁呈切线接触;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基座600上的导向块605位于支撑件301内,驱动动触头组件300沿着导向块605和导向槽606-4滑动,导向块605上的弧形部605-2和限位球605-3分别与触头滑块301-1上的滑孔内壁呈切线接触,且基座600上的限位球605-3外壁与触头滑块301-1的内壁相切,形成切线接触以减少支撑件301滑动时的摩擦力,弧形部605-2与触头滑块301-1和导向框301-3的内壁相切,形成切线接触,以减少支撑件301滑动时的摩擦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件301与基座600结合,且基座600上的导向块605和限位球605-3切性接触,以减少摩擦力,在驱动组件500驱动下,联动组件400带动支撑件301快速滑动,达到动触点304与静触头200快速闭合,接通电路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支撑件,用于安装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头滑块,用于滑动连接在所述基座内底壁上;
两个侧耳,所述两个侧耳的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触头滑块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滑块上开设有滑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触头滑块的另一端;
导向框,所述导向框的分别与两个侧耳、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导向框与触头滑块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连接在支撑杆远离侧耳的侧壁上;
挡块,所述挡块连接在所述滑动块的上端;
两个挡盖,两个所述挡盖分别连接在挡块的两侧侧壁上。
5.一种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件,以及,
触桥板,所述触桥板滑动连接在所述触头滑块上;
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侧耳靠近支撑杆的一侧侧壁上,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触桥板上,且两个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触头滑块两侧;
两个动触点,两个所述动触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触桥板远离侧耳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动触点位于触头滑块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板的中部分别向靠近所述的触头滑块和远离所述触头滑块的方向延伸形成两个滑动部,靠近所述触头滑块的滑动部滑动在所述触头滑块上,远离所述触头滑块的滑动部滑动连接在导向框上。
7.一种基座,与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触头组件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
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外框内底壁上,用于插在触头滑块上的上滑孔内,以使触头滑块沿着所述导向块滑动,且所述导向块与触头滑块的内壁呈切线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外框内底壁上,且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与导向槽相通的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一限位球;
和/或,
所述导向块的两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外框内部空间分隔成用于安装驱动组件的第一安装区和用于安装接线组件和动触头组件的第二安装区,以及侧边用于安装联动组件的第三安装区。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卡合接线板的两个卡合槽,所述外框的内底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卡住基座外盖的固定孔。
12.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和权利要求7-11任一所述的一种基座,所述基座上的导向块用于安装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着导向块滑动,且所述导向块与所述触头滑块上的滑孔内壁呈切线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上的弧形部和限位球分别与触头滑块上的滑孔内壁呈切线接触。
CN201910936936.8A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Active CN112103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6936.8A CN112103140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6936.8A CN112103140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3140A true CN112103140A (zh) 2020-12-18
CN112103140B CN112103140B (zh) 2023-06-09

Family

ID=73749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6936.8A Active CN112103140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314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73353A2 (en) * 1984-08-31 1986-03-05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linearly moving armature assembly
CN1277729A (zh) * 1998-04-22 2000-12-20 西门子公司 带开关室组件的开关装置
CN2812255Y (zh) * 2005-07-26 2006-08-30 西安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断路装置
CN201199488Y (zh) * 2008-05-16 2009-02-25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起动器触头装置
CN203536314U (zh) * 2013-10-14 2014-04-09 安徽千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有效防止拉弧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7408465A (zh) * 2015-03-11 2017-11-28 西门子公司 用于开关单元的接触滑块单元
CN206877912U (zh) * 2017-03-09 2018-01-1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磁保持继电器
CN109473315A (zh) * 2018-11-26 2019-03-15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带指示功能的辅助触头及接触器
CN209015917U (zh) * 2018-10-20 2019-06-21 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接触头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73353A2 (en) * 1984-08-31 1986-03-05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linearly moving armature assembly
CN1277729A (zh) * 1998-04-22 2000-12-20 西门子公司 带开关室组件的开关装置
CN2812255Y (zh) * 2005-07-26 2006-08-30 西安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断路装置
CN201199488Y (zh) * 2008-05-16 2009-02-25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起动器触头装置
CN203536314U (zh) * 2013-10-14 2014-04-09 安徽千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有效防止拉弧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7408465A (zh) * 2015-03-11 2017-11-28 西门子公司 用于开关单元的接触滑块单元
CN206877912U (zh) * 2017-03-09 2018-01-1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磁保持继电器
CN209015917U (zh) * 2018-10-20 2019-06-21 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接触头
CN109473315A (zh) * 2018-11-26 2019-03-15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带指示功能的辅助触头及接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3140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1253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204668248U (zh) 磁保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
KR101059402B1 (ko) 푸시 스위치
EP2006868A2 (en) Push button switch device with lever
CN102881519B (zh) 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
JPH05217464A (ja) プッシュ機構付き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US3949333A (en) Auxiliary switch for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US3129304A (en) Reversible contact molded frame relay
CN110060897B (zh) 一种集成开关
CN112103140A (zh) 一种支撑件、动触头组件、基座及磁保持继电器
CN109192582A (zh) 按键开关及具有该按键开关的键盘
CN110970266A (zh) 电磁继电器
KR890006356Y1 (ko) 스위치 장치
JP2013038019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10853960A (zh) 一种滑动开关
CN211376441U (zh) 一种墙壁开关
CN204651252U (zh) 继电器屏蔽罩的安装结构
JP4910900B2 (ja) 接触子装置
JP4071545B2 (ja) スライド型電気部品
CN109559935B (zh) 小型电磁继电器
JP2011210601A (ja)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CN208581271U (zh) 侧键结构和终端
KR100451918B1 (ko) 전기콘택터스프링
CN220172013U (zh) 一种两组触点的继电器
CN215266158U (zh) 触头系统和负荷断路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