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2727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2727A
CN112102727A CN202011041482.7A CN202011041482A CN112102727A CN 112102727 A CN112102727 A CN 112102727A CN 202011041482 A CN202011041482 A CN 202011041482A CN 112102727 A CN112102727 A CN 112102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signal line
display panel
pix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14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2727B (zh
Inventor
吴晓晓
刘冰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14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2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2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2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2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2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指纹识别区,指纹识别区包括指纹识别电路,指纹识别电路包括指纹识别单元及多条信号线;显示面板设置有呈阵列排布的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包括弯折部。由于弯折部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白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交叠,因此在弯折部与本行子像素对应的栅极线之间形成了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用于设置指纹识别电路中的至少部分元件,从而减少相邻两个子像素行之间设置的电路元件,不仅能够使显示面板的透过率最大化,也提高了红、绿、蓝三种颜色子像素的开口区面积。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和全面屏技术的发展,将指纹识别集成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已经成为趋势。由于指纹识别区内设置有指纹识别电路,而指纹识别电路包括多条信号线,这些信号线会占用显示区的面积,并使显示区中像素的开口率降低。
另一方面,考虑到白色子像素具有较高的透过率,相关技术中通常会引入白色子像素以提高背光的利用率。但是,对于面积相同的显示区而言,白色子像素的增加会导致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开口区面积减小,进而使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开口率降低。
可见,如何在设置有白色子像素的显示面板中集成指纹识别电路并保证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开口率,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设置有白色子像素的显示面板中集成指纹识别电路,能够在使显示面板的透过率最大化的同时,保证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开口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指纹识别电路,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包括指纹识别单元和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电连接的多条信号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栅极线以及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所述栅极线与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出所述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开口区、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开口区和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开口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白色子素的开口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所述白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交叠。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显示区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子像素除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外,还引入了白色子像素。由于白色子像素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因此增设白色子像素能够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透过率,从而在不需要增加背光模组亮度的前提下即可增强显示面板的显示清晰度,有利于改善显示效果。
(2)显示区还包括指纹识别区,指纹识别区中设置有指纹识别单元以及与指纹识别单元电连接的多条信号线,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且该第一信号线的弯折部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白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交叠,这样,弯折部与本行子像素对应的栅极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原本设置于相邻子像素行之间的指纹识别电路中的至少部分元件可转移至上述容纳空间中,并预留更多的空间以形成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开口区,不仅增大了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开口率,也能够在将穿透率最大化的同时,避免白色子像素的开口率过大而对显示画面的色度造成不良影响。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子像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电路的一种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9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CC’截面图;
图10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目前,将指纹识别集成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已经成为趋势。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区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20’,指纹识别电路10’通常设置于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0s’之间,由于指纹识别电路10’中包括多条信号线和指纹识别单元等多种电路元件,因此指纹识别电路10’的设计会使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0s’之间的非开口区FZ’面积增加,那么在显示区AA'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子像素20’的开口区Z’面积则会被压缩,若显示区AA'中的每个像素单元P’内都对应集成一个指纹识别电路10’,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会降低约37%。
图2所示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考虑到白色子像素W具有较高的透过率,相关技术中会引入白色子像素W以提高背光的利用率。但是,对于面积相同的显示区AA'而言,白色子像素W的增加会导致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的开口区Z’面积减小,进而使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开口率降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设置有白色子像素的显示面板中集成指纹识别电路,能够在使显示面板的透过率最大化的同时,保证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开口率。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包括指纹识别区A1,指纹识别区A1包括指纹识别电路10,指纹识别电路10包括指纹识别单元101和与指纹识别单元101电连接的多条信号线102;
显示面板100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20、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栅极线GL以及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DL,栅极线GL与数据线DL交叉限定出子像素20;子像素20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第三颜色子像素203和白色子像素204,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的开口区Z、第二颜色子像素202的开口区Z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03的开口区Z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区Z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其中,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信号线102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102s,第一信号线102s包括弯折部O,弯折部O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白色子像素204的非开口区FZ交叠。
具体而言,显示面板100包括交叉排布的若干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其中,栅极线GL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布,数据线DL则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布,相邻的两条栅极线GL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DL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20。可选地,子像素20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第三颜色子像素203和白色子像素204,由于白色子像素204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因此引入白色子像素204后能够使显示面板100的整体透过率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在不需要搭配高亮度的背光模组的情况下提升显示面板100的亮度,同时也提高了背光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显示区AA包括指纹识别区A1和非指纹识别区A2,且显示区AA中除去指纹识别区A1以外的区域均为非指纹识别区A2,在实现指纹识别功能时,只需将触摸主体,如手指放置于该指纹识别区A1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用于对指纹识别区A1在显示区AA中的一种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指纹识别区A1可位于显示区AA的其它任何位置,并且图3也不对显示区AA中复用为指纹识别区A1的区域面积大小进行限定,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指纹识别区A1还可以与显示区AA重合。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区A1内设置有指纹识别电路10,指纹识别电路10包括指纹识别单元101以及与指纹识别单元101电连接的多条信号线102;其中,上述信号线102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102s,第一信号线102s包括弯折部O。应当理解,本实施例设置弯折部O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白色子像素204的非开口区FZ交叠,即利用第一信号线102s的弯折部O与本行子像素对应的栅极线GL之间形成容纳空间R,原本设置于相邻子像素行20s之间的指纹识别电路10中的至少部分元件可转移至上述容纳空间R中,从而使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0s之间设置的电路元件减少,并预留更多的空间以形成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03的开口区Z,进而增大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03的开口率;与此同时,适当减小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区Z面积也能够避免因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率过大而对显示画面的色度造成不良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个子像素20而言,开口区Z指的是光线能够通过子像素20的部分,非开口区指的则是光线不能通过子像素10的部分,显示区AA中除开口区Z以外的区域均为非开口区FZ,且非开口区FZ中设置有黑矩阵(图中未示出)进行遮光。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在设置有白色子像素204的显示面板100中集成指纹识别电路10,不仅能使显示面板100的透过率最大化,同时也保证了其他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开口率,从而有效提升显示效果。
请继续参加图3,本实施例中,弯折部O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03在出光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个子像素20而言,开口率指的是光线通过该子像素20的部分的面积与该子像素20的整体面积之间的占比,对于多个子像素20而言,开口率指的是光线通过多个子像素20的部分的面积之和与多个子像素20的整体面积之和之间的占比。
本实施例中,弯折部O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仅与白色子像素204的非开口区FZ交叠,而不与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03交叠,如此可以避免弯折部O占用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区Z,同时也能够避免弯折部O占用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03的开口区Z空间,进而保证了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03的开口率。另外,由于第一信号线102s中弯折部O占用了部分白色子像素204,因而可以使白色子像素的开口区Z面积适当减小,此种设计方式在确保显示面板100穿透率最大化的同时,也避免了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率过大而对显示画面的色度造成不良影响。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3,信号线102包括复位信号线和参考电压信号线,第一信号线102s为复位信号线和参考电压信号线中的至少一者。
具体而言,与指纹识别单元101电连接的信号线102可以包括复位信号线和参考电压线,其中,复位信号线用于为指纹识别电路10提供复位信号,参考电压线则用于为指纹识别电路10传输参考电压信号。如图3所示,将复位信号线和/或参考电压信号线作为第一信号线102s时,复位信号线和/或参考电压信号线102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利用弯折部O与本行子像素对应的栅极线GL之间形成容纳空间R,原本位于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0s之间的指纹识别电路10中的至少部分元件可转移至该容纳空间R中,从而在第二方向上节省了对两个子像素行20s之间非开口区FZ的占用,进而有利于增大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03的开口区Z面积和开口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指纹识别区A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子像素行20s,各子像素行20s中包括多个白色子像素204,第一信号线102s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多个弯折部O;
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0出光面的方向,多个弯折部O在出光面的正投影与多个白色子像素204在出光面的正投影对应交叠。
目前,受到制作工艺的限制,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区Z在宽度方向,即第一方向上的压缩难度较大,因此本实施例减小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区Z在纵向,也就是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子像素行20s,每个子像素行20s中含有多个白色子像素204,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102s在每个白色子像素204位置处形成一个弯折部O。由于指纹识别区A1内集成了多个指纹识别电路10,通过对指纹识别区A1中多个甚至所有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区Z进行压缩,形成的多个容纳空间R可用于设置指纹识别电路10中的至少部分元件,从而在第二方向上节省了对两个子像素行20s之间非开口区FZ的占用,节省出的空间可用于增大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03的开口区Z面积,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
当然,图3仅以弯折部O的正投影呈直线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弯折部O沿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还可以为其它形状的线条,如曲线或折线,这样可以使弯折部O与白色子像素W的非开口区FZ交叠面积更大。应当理解,第一信号线102s中弯折部O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对白色子像素204中开口区Z面积的不同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0出光面的方向,多个弯折部O在出光面的正投影与多个白色子像素204在出光面的正投影对应交叠,所形成的多个容纳空间R面积相等,此种设计方式能够使指纹识别区A1中每个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区Z面积相等,保证了指纹识别区A1的亮度均一性。
当然,图3仅示意出了显示区AA中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第三颜色子像素203和白色子像素204的一种排布方式,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子像素20也可以按照其他顺序排布,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各子像素20除图3所示的矩形外,还可体现为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本申请对于子像素20的形状也不进行具体限定。
图4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子像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可选地,请参见图4,第一颜色子像素201为红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202为绿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203为蓝色子像素;
沿所述第一方向,红色子像素20的开口区宽度为d1,绿色子像素20的开口区宽度为d2,蓝色子像素20的开口区宽度为d3,白色子像素204的开口区宽度为d4,其中,d1>d2>d3>d4。
具体地,相对于绿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图像显示过程中对蓝色子像素的需求较低,因此本实施例设置d1>d2>d3,通过使蓝色子像素的开口区宽度最小来节省空间以设置更多的子像素20,并增大像素密度,从而在提升分辨率的同时,在最小程度上减小对正常显示的影响。另一方面,显示面板100中引入白色子像素204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一定的白点比例,以达到提高显示面板100透光率的目的,因此白色子像素204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可设置为最小,此种设计方式在将显示面板100的穿透率最大化的同时,避免白色子像素204开口率过大而影响显示色度,进一步保证了显示效果。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5,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P,像素单元P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201、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202、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203和一个白色子像素204;
子像素20包括指纹子像素20a和常规子像素20b,指纹子像素20a包括指纹识别单元101,且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指纹子像素20a之间至少间隔两个常规子像素20b。
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P由一个红色子像素20、一个绿色子像素20、一个蓝色子像素20及一个白色子像素204构成,多个像素单元P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
子像素20可以包括指纹子像素20a和常规子像素20b,指纹子像素20a包括指纹识别单元101;在每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子像素行20s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指纹子像素20a之间至少间隔两个常规子像素20b。示例性地,请参见图5,每个像素单元P中可以包括一个指纹子像素20a,即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指纹子像素20a之间间隔三个常规子像素20b,由于指纹识别电路10中包括多条信号线102,若每个子像素20中均设置指纹识别单元101,不仅增加了布线难度,也会增加指纹识别电路10所占用的显示区AA面积。因此,仅在每个像素单元P中设置一个指纹子像素20a,既可以保证指纹识别的精度,也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中红、绿、蓝三种子像素的开口率。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指纹子像素20a之间也可以间隔两个常规子像素20b,也就是每三个子像素20中设置一个指纹子像素20a。由于此种设计方式提高了指纹识别单元101的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点数),因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指纹识别精度。
图7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指纹识别电路10的一种示意图。可选地,如图7所示,指纹识别电路10还包括选择信号线Sel、参考电压信号线Vbias、电源线VDD、输出信号线Vout、第一电容C1、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T3;
参考电压信号线Vbias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与复位信号线Rst电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指纹识别单元101的阴极、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电源线VDD、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与选择信号线Sel电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输出信号线Vout电连接。
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检测指纹谷脊反射光线的强度区别来识别指纹。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单元101可以为红外光敏二极管,指纹识别电路10包括复位阶段和指纹识别阶段。具体而言,在复位阶段,第一薄膜晶体管T1打开,Vpixel节点的电压被复位至电源电压,此时第二薄膜晶体管T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T3依次打开,输出信号线Vout输出第一电压V1;在指纹识别阶段,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及第三薄膜晶体管T3关闭,手指按压指纹识别区A1后,光敏二极管接收到手指反射回的光线并进行积分,Vpixel节点的电压不断降低,第三薄膜晶体管T3打开,此时输出信号线Vout输出第二电压V2,通过计算第一电压V1与第二电压V2的差值,即可获得指纹识别单元101接收到的指纹信号。可见,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指纹识别电路10结构简单,不会额外增加布线难度,从而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制作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7仅用于示意性说明指纹识别电路10的原理和结构,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任意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如图3、图5-6所示,在每一列像素单元P中,指纹子像素20a位于同一列。
本实施例中,指纹子像素20a与电源线VDD连接,由于电源线VDD是按列提供信号,也就是按照第二方向提供信号,因此将每一列像素单元P中的指纹子像素20a设置于同一列,能够避免绕线,简化布线难度,同时减少对显示面板开口区Z的占用,以进一步提高红、绿、蓝子像素的开口区Z面积。
当然,在一列像素单元P中,指纹子像素20a可以位于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或第四列,即指纹识别单元101可以位于任一颜色的子像素20中。
图8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放大图,图9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CC’截面图。可选地,请结合图7-9,信号线102还包括选择信号线Sel、电源线VDD和输出信号线Vout,第一信号线102s为复位信号线Rst;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阵列基板30,阵列基板30包括衬底基板301、位于衬底基板301一侧的第一金属层M1、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M1远离所述衬底基板301一侧的第二金属层M2,以及位于第二金属层M2远离衬底基板301一侧的第三金属层M3;
其中,第一金属层M1包括复位信号线Rst、选择信号线Sel和栅极线GL,第二金属层M2包括数据线DL和参考电压信号线Vbias,第三金属层M3包括电源线VDD和输出信号线Vout。
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102s可以为复位信号线Rst,通过使复位信号线Rst的弯折部O沿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与白色子像素204的非开口区FZ交叠来形成容纳空间R,该容纳空间R中集成有指纹识别电路10中的至少部分元件,并将节省出的空间用于增大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开口区Z面积,进而实现了显示面板100的穿透率最大化与红、绿、蓝子像素20开口率的平衡。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30,阵列基板30包括衬底基板301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301上的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和第三金属层M3;其中,复位信号线Rst、选择信号线Sel和栅极线GL位于第一金属层M1,数据线DL和参考电压信号线Vbias位于第二金属层M2,电源线VDD和输出信号线Vout位于第三金属层M3。显然,通过对指纹识别电路10中信号线102的膜层排布设计,既能够减少指纹识别区A1的布线数量,也有利于简化指纹识别区A1的电路结构,并增大指纹识别区A1对应的显示区AA内的开口率;同时,与指纹识别单元101电连接的各个信号线102均复用了现有膜层,此种设计方式也大大简化了显示面板100的制作工艺。
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M1与第二金属层M2之间、第二金属层M2与第三金属层M3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本申请不对阵列基板30的具体膜层结构进行限定。
图10所示为图3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可选地,请结合图9-10,信号线102还包括选择信号线Sel、电源线VDD和输出信号线Vout,第一信号线102s包括复位信号线Rst和参考电压信号线Vbias;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阵列基板30,阵列基板30包括衬底基板301、位于衬底基板301一侧的第一金属层M1、位于第一金属层M1远离所述衬底基板301一侧的第二金属层M2,以及位于第二金属层M2远离衬底基板301一侧的第三金属层M3;
其中,第一金属层M1包括复位信号线Rst、选择信号线Sel、栅极线GL和参考电压信号线Vbias,第二金属层M2包括数据线DL,第三金属层M3包括电源线VDD和输出信号线Vout。
具体而言,图10与图8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信号线102s包括复位信号线Rst和参考电压信号线Vbias,因此参考电压线从沿第二方向延伸变为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由设置在第一金属层M1变为设置在第二金属层M2。可见,本实施例利用第一信号线102s对白色子像素204进行遮挡,能够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穿透率最大化与红、绿、蓝子像素开口率的平衡;通过对指纹识别电路10中信号线102的膜层排布设计,简化了指纹识别区A1的电路结构及显示面板100的制作工艺,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可选地,请结合图9及图11,子像素20包括驱动管QT;
每一列子像素20中,与第奇数个子像素20内的驱动管QT电连接的数据线DL和与第偶数个子像素20内的驱动管QT电连接的数据线DL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像素单元P中,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第三颜色子像素203以及白色子像素204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存在差异,因而导致第一颜色子像素201、第二颜色子像素202、第三颜色子像素203和白色子像素204中的像素电极也存在较大差异。若位于同一列的子像素20中的驱动管QT均连接至同一条数据线DL,则会出现显示mura。因此,本实施例中同一列子像素20的驱动管QT采用交错排列的方式,以图11为例,显示面板100中奇数行子像素20的驱动管QT与位于其右侧的数据线DL连接,偶数行子像素20的驱动管QT则与位于其左侧的数据线DL连接,此种设计方式能够避免显示mura,从而改善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2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2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2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显示区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子像素除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外,还引入了白色子像素。由于白色子像素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因此增设白色子像素能够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透过率,从而在不需要增加背光模组亮度的前提下即可增强显示面板的显示清晰度,有利于改善显示效果。
(2)显示区还包括指纹识别区,指纹识别区中设置有指纹识别单元以及与指纹识别单元电连接的多条信号线,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且该第一信号线的弯折部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白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交叠,这样,弯折部与本行子像素对应的栅极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原本设置于相邻子像素行之间的指纹识别电路中的至少部分元件可转移至上述容纳空间中,并预留更多的空间以形成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开口区,不仅增大了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开口率,也能够在将穿透率最大化的同时,避免白色子像素的开口率过大而对显示画面的色度造成不良影响。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指纹识别电路,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包括指纹识别单元和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电连接的多条信号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栅极线以及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所述栅极线与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出所述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开口区、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开口区和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开口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白色子素的开口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信号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所述白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不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包括复位信号线和参考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所述复位信号线和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线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子像素行,各所述子像素行中包括多个所述白色子像素,所述第一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多个所述弯折部;
多个所述弯折部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正投影与多个所述白色子像素的非开口区对应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红色子像素的开口区宽度为d1,所述绿色子像素的开口区宽度为d2,所述蓝色子像素的开口区宽度为d3,所述白色子像素的开口区宽度为d4,其中,d1>d2>d3>d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一个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一个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一个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和一个所述白色子像素;
所述子像素包括指纹子像素和常规子像素,所述指纹子像素包括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指纹子像素之间至少间隔两个所述常规子像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列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指纹子像素位于同一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还包括选择信号线、电源线和输出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所述复位信号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金属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三金属层;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复位信号线、所述选择信号线和所述栅极线,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所述电源线和所述输出信号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还包括选择信号线、电源线和输出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所述复位信号线和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金属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三金属层;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所述复位信号线、所述选择信号线、所述栅极线和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所述电源线和所述输出信号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包括驱动管;
每一列所述子像素中,与第奇数个子像素内的驱动管电连接的数据线和与第偶数个子像素内的驱动管电连接的数据线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电路还包括选择信号线、参考电压信号线、电源线、输出信号线、第一电容、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三薄膜晶体管;
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线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阴极、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电源线、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选择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出信号线电连接。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之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041482.7A 2020-09-28 2020-09-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02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1482.7A CN112102727B (zh) 2020-09-28 2020-09-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1482.7A CN112102727B (zh) 2020-09-28 2020-09-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2727A true CN112102727A (zh) 2020-12-18
CN112102727B CN112102727B (zh) 2022-08-30

Family

ID=73782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1482.7A Active CN112102727B (zh) 2020-09-28 2020-09-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272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9221A (zh) * 2021-06-07 2021-08-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14064A (zh) * 2021-05-31 2021-08-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67137A (zh) * 2021-07-05 2021-10-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019739A (zh) * 2021-11-22 2022-02-08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15273653A (zh) * 2021-04-29 2022-11-0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1504A1 (en) * 2005-02-17 2006-08-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phoresis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phoresis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5425451A (zh) * 2015-11-23 2016-03-23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550662A (zh) * 2016-01-05 2016-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US20170337418A1 (en) * 2015-08-28 2017-11-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element,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8563052A (zh) * 2018-01-31 2018-09-2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US20180341354A1 (en) * 2017-05-24 2018-11-29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886252A (zh) * 2019-03-27 2019-06-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10010664A (zh) * 2014-02-04 2019-07-12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90227397A1 (en) * 2018-01-25 2019-07-25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299392A (zh) * 2019-06-27 2019-10-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0737126A (zh) * 2019-10-31 2020-01-3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96124A (zh) * 2019-11-27 2020-02-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176487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1504A1 (en) * 2005-02-17 2006-08-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phoresis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phoresis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010664A (zh) * 2014-02-04 2019-07-12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70337418A1 (en) * 2015-08-28 2017-11-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element,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5425451A (zh) * 2015-11-23 2016-03-23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550662A (zh) * 2016-01-05 2016-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US20180341354A1 (en) * 2017-05-24 2018-11-29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227397A1 (en) * 2018-01-25 2019-07-25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563052A (zh) * 2018-01-31 2018-09-2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09886252A (zh) * 2019-03-27 2019-06-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10299392A (zh) * 2019-06-27 2019-10-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0737126A (zh) * 2019-10-31 2020-01-3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96124A (zh) * 2019-11-27 2020-02-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176487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3653A (zh) * 2021-04-29 2022-11-0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314064A (zh) * 2021-05-31 2021-08-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99221A (zh) * 2021-06-07 2021-08-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99221B (zh) * 2021-06-07 2024-03-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67137A (zh) * 2021-07-05 2021-10-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67137B (zh) * 2021-07-05 2023-03-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019739A (zh) * 2021-11-22 2022-02-08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14019739B (zh) * 2021-11-22 2024-02-13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2727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0272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56880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light-transmitting display area
US11424297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multiple display region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68882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1618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 by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260446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6709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084638A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22395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10243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07996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82567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sk
US11374078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pixel arrangement
CN10916645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804161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859666B (zh)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9994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408164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1221162B (zh) 电子装置
US20190296094A1 (en)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thereof
CN11095507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22232B (zh) 显示面板
US690336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216083350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46035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