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9678B -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9678B
CN112099678B CN201910528270.2A CN201910528270A CN112099678B CN 112099678 B CN112099678 B CN 112099678B CN 201910528270 A CN201910528270 A CN 201910528270A CN 112099678 B CN112099678 B CN 112099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 box
full
screen
editable text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82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9678A (zh
Inventor
刘立强
何丹
李双领
柳欲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82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9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9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9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9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9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响应针对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大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采用本申请,可以提高浏览文本框中所有字符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而消息查看以及消息回复是智能终端设备中最常用的功能之一。
当用户查看了消息后,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字符,用于回复消息。若用户输入的字符数量较多,且文本框在页面中占据的页面范围不变,那么用户可以通过上下滑动文本框用于浏览文本框中的所有字符。
上述可知,由于限定了文本框的页面范围,当文本框中的字符数量较多,用户只有人工上下滑动文本框,才能预览到文本框中的所有字符,就会导致浏览文本框中的所有字符的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浏览文本框中所有字符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文本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响应针对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大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
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其中,还包括:
检测所述输入文本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行数量;
当所述文本行数量大于或等于数量阈值时,显示所述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
其中,所述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包括:
获取全屏页面尺寸,根据所述全屏页面尺寸调整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将文本框尺寸调整后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作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等于所述全屏页面尺寸;
隐藏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
其中,所述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包括:
获取全屏页面尺寸,根据所述全屏页面尺寸和可编辑文本框组件创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等于所述全屏页面尺寸;
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并将所述输入文本添加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隐藏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
其中,还包括:
将键盘焦点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清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所述输入文本。
其中,所述将键盘焦点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包括:
确定所述键盘焦点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字符位置信息;
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确定与所述字符位置信息对应的页面位置信息,将所述键盘焦点设置在所述页面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
其中,所述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包括:
响应针对背景换肤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张图像;
响应针对所述多张图像中的目标图像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目标图像设置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
在所述目标图像为背景图像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所述输入文本。
其中,还包括:
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确定发送对象;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和所述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至与所述发送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和所述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包括:
调整所述目标图像的图像尺寸,得到消息背景图像;
根据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宽度,确定与所述输入文本对应的文本高度;
若所述文本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则在所述消息背景图像上添加所述输入文本,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若所述文本高度大于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则将多个消息背景图像拼接为目标背景图像,在所述目标背景图像上添加所述输入文本,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所述目标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文本高度。
其中,所述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包括:
响应针对字体设置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种字体属性;
响应针对所述多种字体属性中的目标字体属性的选择操作,根据所述目标字体属性调整所述输入文本中的字符的字体属性;
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
其中,还包括:
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时,确定发送对象;
根据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至与所述发送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其中,还包括:
响应针对文档转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所述输入文本转换为文本文件;所述文本文件包含所述输入文本;
响应针对文件分享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多个分享对象;
响应针对所述多个分享对象中的目标分享对象的选择操作,将所述文本文件发送至与所述目标分享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顶层用户界面特效的显示指令时,屏蔽所述顶层用户界面特效;
当从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后,显示所述顶层用户界面动效。
其中,还包括:
获取新增字符,将所述输入文本和所述新增字符作为新增文本;
响应针对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
将所述新增文本添加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所述新增文本,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
将所述键盘焦点从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清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所述新增文本。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文本处理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针对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大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
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其中,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输入文本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行数量;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文本行数量大于或等于数量阈值时,显示所述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
其中,所述创建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获取全屏页面尺寸,根据所述全屏页面尺寸调整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将文本框尺寸调整后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作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等于所述全屏页面尺寸;
第一隐藏单元,用于隐藏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
其中,所述创建模块,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获取全屏页面尺寸,根据所述全屏页面尺寸和可编辑文本框组件创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等于所述全屏页面尺寸;
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并将所述输入文本添加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第二隐藏单元,用于隐藏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
其中,还包括:
转移模块,用于将键盘焦点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清空模块,用于清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所述输入文本。
其中,所述转移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键盘焦点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字符位置信息;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确定与所述字符位置信息对应的页面位置信息,将所述键盘焦点设置在所述页面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
其中,所述展示模块,包括: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针对背景换肤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张图像;
所述第一响应单元,还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多张图像中的目标图像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目标图像设置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图像为背景图像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所述输入文本。
其中,还包括:
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确定发送对象;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和所述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至与所述发送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恢复模块,用于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其中,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图像的图像尺寸,得到消息背景图像;
所述第二调整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宽度,确定与所述输入文本对应的文本高度;
添加单元,用于若所述文本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则在所述消息背景图像上添加所述输入文本,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所述添加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文本高度大于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则将多个消息背景图像拼接为目标背景图像,在所述目标背景图像上添加所述输入文本,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所述目标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文本高度。
其中,所述展示模块,包括: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字体设置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种字体属性;
所述第二响应单元,还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多种字体属性中的目标字体属性的选择操作,根据所述目标字体属性调整所述输入文本中的字符的字体属性;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
其中,还包括:
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时,确定发送对象;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至与所述发送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其中,还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响应针对文档转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所述输入文本转换为文本文件;所述文本文件包含所述输入文本;
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响应针对文件分享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多个分享对象;
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多个分享对象中的目标分享对象的选择操作,将所述文本文件发送至与所述目标分享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其中,还包括:
屏蔽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顶层用户界面特效的显示指令时,屏蔽所述顶层用户界面特效;
所述屏蔽模块,还用于当从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后,显示所述顶层用户界面动效。
其中,还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新增字符,将所述输入文本和所述新增字符作为新增文本;
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响应针对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
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新增文本添加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所述新增文本,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
所述添加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键盘焦点从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清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所述新增文本。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相连,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该输入文本。响应用户对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并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该输入文本。上述可知,用户可以通过触发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终端创建尺寸更大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即使用户输入大量的字符,在更大尺寸的全屏文本框中可以展示更多的输入字符,方便用户预览,可以减少人工滑动文本框的频率,进而提高浏览文本框中所有字符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本处理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本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示意图;
图4a-图4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享文本文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展示输入文本的示意图;
图6a-图6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即时通讯消息的示意图;
图7a-图7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即时通讯消息的示意图;
图8a-图8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即时通讯消息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文本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本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终端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上述文本。用户点击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终端设备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是大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的,将当前显示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并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用户输入的文本。
下述以终端设备如何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以及如何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文本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a-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本处理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a中的页面10a所示,当用户查看了来自好友“小明”的消息,且需要回复该消息时,用户可以向终端设备输入文本,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中实时地显示用户输入的文本。
如图1b中的页面10b所示,检测用户输入的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中占据的文本行数量,当检测到文本行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文本行数量阈值时(例如,预设的文本行数量阈值等于2),在页面10b上显示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10c,其中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可以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中进行显示,也可以在当前显示页面中进行显示。
若用户点击该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10c,如图1c中的页面10d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10e,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10e,即当前向用户展示的是全屏可编辑文本框10e。终端设备可以将用户输入的文本添加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10e中,且键盘焦点也由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中转移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10e中。此时用户可以继续向终端设备输入文本,当然,此时就是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10e中实时地显示用户输入的文本。
如图1c中的页面10d所示,用户输入完毕后,可以点击页面10d中的“发送”按钮后,终端设备确定发送对象是好友“小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文本生成会话消息10k,该会话消息10k包含用户输入的文本。
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会话消息10k发送至发送对象好友“小明”所在的终端设备,同时如图1d中的页面10f所示,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10e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即当前向用户展示的是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且键盘焦点也由全屏可编辑文本框10e中转移至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中。
如图1d中的页面10f所示,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上述会话消息10k。
其中,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用户输入的文本、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具体过程以参见下述图2-图9对应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本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文本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具体的,终端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文本,称为输入文本,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如上述图1a-图1d对应实施例中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10g)中展示该输入文本。
可以知道,由于当前是由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展示输入文本,因此键盘焦点(Keyboard Focus)位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
键盘焦点是所有窗口上可以响应键盘输入的地方,由于在任意时刻只可能有一个窗口能接受键盘的输入,因此在任意时刻只可能有一个键盘焦点。
步骤S102,响应针对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大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
具体的,终端设备检测上述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所占据的文本行数量,其中文本行数量是由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宽度以及输入文本的字符数量决定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宽度越宽,或者输入文本的字符数量越大,那么文本行数量就越大。
当检测到文本行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数量阈值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会话窗口中显示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如上述图1a-图1d对应实施例中的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10c),其中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可以位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且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可以是图标按钮,也可以是文本按钮。
根据文本行数量显示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逻辑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afterTextChanged(Editable s){
if(input.getLineCount()≥turnFullScreenCount){
fullScreenExpandBtn.setVisibility(View.VISIBLE);//显示按钮
}else{
fullScreenExpandBtn.setVisibility(View.GONE);//隐藏按钮
}
}
从上述逻辑代码可以看出,如果文本行数量(input.getLineCount())大于或等于大预设的数量阈值(turnFullScreenCount))时,终端设备就显示按钮,即显示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否则终端设备隐藏按钮,即隐藏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
可选的,除了上述通过终端设备自动检测并自动弹出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外,还可以通过用户长按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会话窗口中显示该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
当用户点击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后,终端设备响应针对该全屏文本框标识的触发操作,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如上述图1a-图1d对应实施例中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10e),其中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要大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可以地占据整个屏幕。
终端设备可以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即当前位于顶层图层的是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也可以理解为当前向用户展示的是全屏可编辑文本框。
终端设备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方式有两种,下面首先对其中的一种方式进行说明:终端设备获取全屏页面尺寸,全屏页面尺寸是指可以在终端设备中全屏显示的页面的尺寸。终端设备根据全屏页面尺寸中的页面高度调整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高度,使得调整后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高度等于全屏页面尺寸中的页面高度;终端设备根据全屏页面尺寸中的页面宽度调整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宽度,使得调整后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宽度等于全屏页面尺寸中的页面宽度。简而言之,调整后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与全屏页面尺寸相同。
终端设备可以将文本框尺寸调整后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作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由于是直接调整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因此此时在屏幕中显示的即是全屏可编辑文本框。
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属于页面中的页面组件,虽然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占据了整个页面,但若不隐藏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titlebar,窗口标题栏也是属于该页面中的页面组件),一旦用户点击了该窗口标题栏,终端设备还需响应该操作,可能退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即当屏幕中显示的是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时,终端设备不再响应除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以外的其余事件,终端设备就需要隐藏窗口标题栏,这样在显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期间不再响应用户点击窗口标题栏的操作。
下面对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另一种方式进行说明:终端设备获取全屏页面尺寸,全屏页面尺寸是指可以在终端设备中全屏显示的页面的尺寸,根据全屏页面尺寸以及可编辑文本框组件(EditText)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创建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等于全屏页面尺寸。终端设备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并将输入文本添加至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即此时在屏幕中显示的即是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是被隐藏的。
同样地,终端设备隐藏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其中隐藏窗口标题栏的具体原因可以参见上述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第一种方式中的描述。
请参见图3a-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用户可以长按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终端设备响应该操作,显示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如图3b中的“全屏输入”按钮即是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用户点击该“全屏输入”按钮,如图3c所示,终端设备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并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且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复制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步骤S103,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输入文本。
若前述中是通过第二种方式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即是重新创建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那么终端设备还需要将键盘焦点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清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其中可以默认将键盘焦点设置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的最后一个字符所在的位置。
可以知道,若是通过第一种方式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由于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是由原始可编辑文本框调整得来的,因此不需要转移键盘焦点,也不需要清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
除了默认地将键盘焦点设置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的最后一个字符所在的位置,还可以更精确地将键盘焦点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同步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具体过程为:确定键盘焦点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字符位置信息,字符位置信息是指键盘焦点所指示的字符在整个输入文本中位置信息。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确定与字符位置信息对应的页面位置信息。终端设备将键盘焦点设置在页面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同步键盘焦点。
举例来说,在用户触发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时,键盘焦点位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第10个字符所在的位置(即是字符位置信息),当由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后,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确定第10个字符对应的页面位置信息(页面位置信息可以是页面的x,y坐标位置信息),将键盘焦点设置在第10个字符对应的页面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
可选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包含文档转换标识,用户可以点击该文档转换标识,终端设备响应文档转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输入文本转换为文本文件,其中文本文件包含输入文本。例如,文本文件的格式可以是doc、txt格式的文件等。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调用EditText.getText()获取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再调用文本文件转换接口将输入文本转换为文本文件。
可选的,生成文本文件后,可以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分享标识,用户可以点击该分享标识,终端设备响应分享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多个分享对象。用户在多个分享对象中进行选择操作,终端设备将用户选择的分享对象作为目标分享对象,并将生成的文本文件发送至目标分享对象所在的终端设备。
请参见图4a-图4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享文本文件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包含文档转换标识,用户可以点击该文档转换标识,终端设备将输入文本转换为文本文件。如图4b所示,用户可以为文本文件设置文件标题“出游计划”。如图4c所示,用户可以直接将文本文件保存在终端设备本地,也可以分享至好友,用户可以点击分享标识,终端设备显示多个分享对象(如图4d所示,分享对象包括小明、小王、小张)。用户选择“小王”为目标分享对象,终端设备将生成的文本文件发送至“小王”所在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输入文本后,若接收到针对顶层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特效的显示指令,则终端设备屏蔽该顶层用户界面特效。其中顶层用户界面特效是会抢占顶层资源,直接向用户展示的用户界面特效。当从全屏可编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后,再显示顶层用户界面特效;或者不显示该顶层用户界面特效,而生成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屏蔽了顶层用户界面特效。也就是说,只要终端设备显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就不响应顶层用户界面特效,这样可以使用户保持文本输入的沉浸式体验,而不被中断。
请参见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展示输入文本的示意图,展示输入文本包括步骤S201-步骤S203,且步骤S201-步骤S203是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中步骤S103的具体实施例:
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输入文本,还可以对全屏可编辑文本框进行个性化设置,个性化设置后再显示输入文本。
对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个性化设置可以包括: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设置以及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的字体属性设置,下述步骤S201-步骤S203即是对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进行个性化设置的具体说明:
步骤S201,响应针对背景换肤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张图像。
具体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包含背景换肤标识(如图5中的页面20b中的背景换肤标识20a),用户可以点击该背景换肤标识,终端设备响应针对背景换肤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张图像(如图5中的页面20c中的图像1、图像2、图像3等),其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部分区域展示多张图像,也可以重新创建图像展示页面,在该图像展示页面中展示多张图像,其中多张图像可以是默认图像,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本地相册所包含的图像。
步骤S202,响应针对所述多张图像中的目标图像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目标图像设置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
具体的,用户可以对任意图像进行选择操作,终端设备将用户选择的图像作为目标图像(如图5中的页面20c中,用户选择图像1为目标图像,目标图像是具有五角星的图像)。终端设备将目标图像作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
若前述中多张图像是在图像展示页面中展示的,还需关闭该图像展示页面。
步骤S203,在所述目标图像为背景图像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所述输入文本。
具体的,终端设备在具有背景图像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输入文本,即关闭图像展示页面后,在屏幕中显示的是具有背景图像以及包含输入文本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如图5所示,在页面20d中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即是目标图像,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是具有五角星的图像。
其中,可以通过调用EditText.setBackground(Drawable background)函数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设置背景图像。
可选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包含发送标识。用户可以点击该发送标识,终端设备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确定发送对象。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目标图像和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其中即时通讯消息的背景图像是目标图像,即时通讯消息的内容是输入文本。终端设备将即时通讯消息发送至发送对象所在的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终端设备将隐藏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恢复显示,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上述即时通讯消息。
其中,与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类似,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调整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尺寸,以从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也可以将隐藏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恢复显示,并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进行隐藏,以达到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目的。
其中,若本申请的文本处理方法是执行在安卓(Android)系统上,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发送标识可以是代理按钮,代理按钮是指当用户点击该代理按钮时,调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发送标识对应的接口,也就是说响应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发送标识的点击操作与响应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发送标识的点击操作是同一个接口。
下面对如何根据目标图像以及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进行说明:终端设备等比例调整目标图像的高和宽,将尺寸调整后的目标图像作为消息背景图像。根据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确定与输入文本对应的文本高度,文本高度可以理解为输入文本添加至消息背景图像后的高度。
若文本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终端设备直接将输入文本添加至消息背景图像上,得到即时通讯消息。
若文本高度大于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终端设备将多消息背景图像拼接为目标背景图像,其中目标背景图像大于或等于文本高度。终端设备将输入文本添加至目标背景图像上,得到即时通讯消息。
上述过程可以总结为:目标图像不仅可以是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也可以是即时通讯消息的背景图像。
请参见图6a-图6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即时通讯消息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用户点击背景换肤标识,终端设备展示多张图像,如图6b所示,展示的图像包括图像1、图像2以及图像3。用户选择图像1作为目标图像,如图6c所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即是图像1。用户再点击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发送标识,如图6d所示,终端设备根据背景图像以及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终端设备将隐藏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恢复显示,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上述即时通讯消息。
请参见图7a-图7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即时通讯消息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是目标图像(从图7a可以看出,目标图像是图像1),用户可以点击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发送标识,终端设备等比例调整目标图像的高和宽,将尺寸调整后的目标图像作为消息背景图像,根据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确定与输入文本对应的文本高度。由于文本高度大于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终端设备可以将2个消息背景图像拼接为目标背景图像,将输入文本添加至目标背景图像中,得到即时通讯消息(如图7b所示)。同样地,终端设备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终端设备将隐藏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恢复显示,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上述即时通讯消息。
下面对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的字体属性进行个性化设置的具体说明:
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可以包含字体设置标识,用户可以点击该字体设置标识,终端设备响应针对字体设置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种字体属性,其中可以是以文字的方式展示多种字体属性,也可是以图像的方式展示多种字体属性;字体属性可以包括:字体类型(例如,宋体、楷体等)、字体尺寸(例如,10号、11号等)、字体颜色(例如,红色、蓝色等)以及字体对齐方式(例如,右对齐、左对齐、居中对齐等)。
用户可以对任意字体属性进行选择操作,终端设备可以将用户选择的字体属性作为目标字体属性,并根据目标字体属性调整输入文本中的字符的字体属性。终端设备可以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调用EditText.setTextSize(float size)函数为输入文本设置字体属性。
可选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包含发送标识。用户可以点击该发送标识,终端设备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确定发送对象。终端设备根据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其中即时通讯消息的内容是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
终端设备将即时通讯消息发送至发送对象所在的终端设备,并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终端设备将隐藏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恢复显示,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上述即时通讯消息。
其中,与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类似,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调整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尺寸,以从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也可以将隐藏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恢复显示,并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进行隐藏,以达到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目的。
上述过程可以总结为:不仅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可以显示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也可以基于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
上述过程涉及了全屏文本框的个性化设置,主要是全屏文本框的背景图像设置,以及全屏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的字体属性设置。也可以同时对背景图像以及字体属性进行设置,也就是说既对全屏文本框的背景图像进行设置,也可以对全屏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的字体属性进行设置。
请参见图8a-图8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即时通讯消息的示意图。如图8a所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包含字体设备标识,用户可以点击该字体设置标识,如图8b所示,终端设备展示多种字体属性,字体属性包括字体类型,颜色类型,字号类型以及字体对齐方式等。用户选择“字号10号”、“右对齐”为目标字体属性。如图8b所示,终端设备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转换为字号为10号、对齐方式为右对齐的文本。如图8c所示,用户点击全屏可编辑文本中的发送标识,如图8d所示,终端设备生成即时通讯消息,且该即时通讯消息中的输入文本的字号为10号、对齐方式为右对齐。
可选的,当输入文本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进行显示时,若用户向终端设备继续输入字符(称为新增字符),终端设备可以将新增字符以及前述中的输入文本组合为新增文本。
可以知道,此时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的即是新增文本,新增文本可以包含字符、表情图像等。
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可以包含表情标识,当用户点击该表情标识时,终端设备展示多个表情图像,用户可以从多个表情图像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表情图像作为输入表情。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用户选择的输入表情,并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该输入表情。针对重新创建页面用于展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场景,可以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自带的原生表情数据和表情输出/捕获机制移植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使得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也能够正常使用原生表情数据和表情输出/捕获机制。
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包含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用户可以点击该标识,终端设备响应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调整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尺寸,以从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也可以将隐藏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恢复显示,并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进行隐藏,以达到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目的。
若是通过调整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尺寸,以从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那么此时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就已经包含了新增文本;
若是通过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恢复显示,那么终端设备还需要将新增文本添加至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
终端设备将隐藏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恢复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中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隐藏,以显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时,已经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进行了清除,说明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恢复显示时,此时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是不包含任何字符的,因此可以直接将新增文本添加至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新增文本。同样地,将键盘焦点从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并清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新增文本。
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以及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逻辑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int id=v.getId();
switch(id){
case R.id.hide_expand_bt:{
mCustomTitleView.setVisibility(View.VISIBLE);//显示标题栏
fullScreenContainer.setVisibility(View.GONE);//隐藏全屏可编辑文本框
input.setText(fullScreenInput.getText());//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输入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
fullScreenInput.clearComposingText();//清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
input.requestFocus();//把键盘焦点设置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
break;
}
case R.id.full_screen_expand_bt:{
mCustomTitleView.setVisibility(View.GONE);//隐藏标题栏
fullScreenContainer.setVisibility(View.VISIBLE);//显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
fullScreenInput.setText(input.getText());//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输入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fullScreenInput.requestFocus();//把键盘焦点设置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input.clearComposingText();//清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档
break;
}
}
}
上述逻辑代码中,前半部分是从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后半部分是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
当检测到用户点击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时,显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属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隐藏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添加至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清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将键盘焦点从全屏可编辑文本框转移至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
当检测到用户点击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时,隐藏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显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添加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将键盘焦点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转移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清空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
请参见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文本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文本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模型开始。
具体的,当前向用户显示的是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用户输入的输入文本。
步骤S302,监测屏幕事件,即接收用户向终端设备的输入的字符,并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用户输入的字符。
步骤S303,检测用户是否点击“发送”按钮。
具体的,检测用户是否点击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会话窗口中的“发送”按钮,若用户点击了上述“发送”按钮,执行步骤S304、步骤S310;若用户没有点击了上述“发送”按钮,执行步骤S305。
步骤S304,发送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输入文本。
步骤S305,检测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行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n。
具体的,终端设备检测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行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n,若文本行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n,则执行步骤S302;若文本行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n,则执行步骤S306-步骤S308。
步骤S306,显示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
步骤S307,监测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
步骤S308,用户是否点击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
具体的,终端设备检测用户是否点击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若用户没有点击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则执行步骤S307;若检测到用户点击了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执行步骤S309-步骤S313。
步骤S309,终端设备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内容添加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步骤S310,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模式结束。
步骤S311,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模式开始,即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至全屏可编辑文本框。
步骤S312,监测屏幕事件,即接收用户向终端设备的输入的字符,并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用户输入的字符。若用户又新输入的字符,那么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的字符包括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同步过来的输入文本,以及用户又新输入的字符;若用户没有新输入字符,那么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的字符即是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同步过来的输入文本。
步骤S313,检测用户是否点击“发送”按钮。
具体的,检测用户是否点击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发送”按钮,若用户点击了上述“发送”按钮,执行步骤S314、步骤S317;若用户没有点击了上述“发送”按钮,执行步骤S315。
步骤S314,发送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内容。
步骤S315,检测用户是否点击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
具体的,终端设备检测用户是否点击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若用户没有点击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则执行步骤S313;若用户点击了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则执行步骤S316-S317。
步骤S316,终端设备将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内容添加至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
步骤S317,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模式结束。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该输入文本。响应用户对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并在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该输入文本。上述可知,用户可以通过触发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终端创建尺寸更大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即使用户输入大量的字符,在更大尺寸的全屏文本框中可以展示更多的输入字符,方便用户预览,可以减少人工滑动文本框的频率,进而提高浏览文本框中所有字符的效率。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本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文本处理装置1可以应用于上述图2-图9对应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文本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响应模块12、创建模块13、展示模块14。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响应模块12,用于响应针对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
创建模块13,用于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大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
展示模块14,用于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其中,获取模块11、响应模块12、创建模块13、展示模块14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步骤S1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文本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响应模块12、创建模块13、展示模块14;还可以包括:检测模块15。
检测模块15,用于检测所述输入文本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行数量;
所述检测模块15,还用于当所述文本行数量大于或等于数量阈值时,显示所述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
其中,检测模块15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创建模块13可以包括:第一调整单元131、第一隐藏单元132。
第一调整单元131,用于获取全屏页面尺寸,根据所述全屏页面尺寸调整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将文本框尺寸调整后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作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等于所述全屏页面尺寸;
第一隐藏单元132,用于隐藏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
其中,第一调整单元131、第一隐藏单元132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创建模块13可以包括:创建单元133、切换单元134、第二隐藏单元135。
创建单元133,用于获取全屏页面尺寸,根据所述全屏页面尺寸和可编辑文本框组件创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等于所述全屏页面尺寸;
切换单元134,用于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并将所述输入文本添加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第二隐藏单元135,用于隐藏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
其中,创建单元133、切换单元134、第二隐藏单元135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文本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响应模块12、创建模块13、展示模块14;还可以包括:转移模块16、清空模块17。
转移模块16,用于将键盘焦点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清空模块17,用于清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所述输入文本。
其中,转移模块16、清空模块17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转移模块16可以包括:确定单元161、设置单元162。
确定单元161,用于确定所述键盘焦点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字符位置信息;
设置单元162,用于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确定与所述字符位置信息对应的页面位置信息,将所述键盘焦点设置在所述页面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
其中,确定单元161、设置单元162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展示模块14可以包括:第一响应单元141、第一显示单元142。
第一响应单元141,用于响应针对背景换肤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张图像;
所述第一响应单元141,还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多张图像中的目标图像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目标图像设置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
第一显示单元142,用于在所述目标图像为背景图像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所述输入文本。
其中,第一响应单元141、第一显示单元142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步骤S2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文本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响应模块12、创建模块13、展示模块14;还可以包括:生成模块18、恢复模块19。
所述响应模块12,用于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确定发送对象;
生成模块18,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和所述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至与所述发送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恢复模块19,用于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其中,生成模块18、恢复模块19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生成模块18可以包括:第二调整单元181、添加单元182。
第二调整单元181,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图像的图像尺寸,得到消息背景图像;
所述第二调整单元181,还用于根据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宽度,确定与所述输入文本对应的文本高度;
添加单元182,用于若所述文本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则在所述消息背景图像上添加所述输入文本,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所述添加单元182,还用于若所述文本高度大于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则将多个消息背景图像拼接为目标背景图像,在所述目标背景图像上添加所述输入文本,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所述目标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文本高度。
其中,第二调整单元181、添加单元182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展示模块14可以包括:第二响应单元143、第二显示单元144。
第二响应单元143,用于响应针对字体设置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种字体属性;
所述第二响应单元143,还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多种字体属性中的目标字体属性的选择操作,根据所述目标字体属性调整所述输入文本中的字符的字体属性;
第二显示单元144,用于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
其中,第二响应单元143、第二显示单元144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文本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响应模块12、创建模块13、展示模块14;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0。
所述响应模块12,还用于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时,确定发送对象;
发送模块20,用于根据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至与所述发送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所述发送模块20,还用于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其中,发送模块20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文本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响应模块12、创建模块13、展示模块14;还可以包括:转换模块21。
转换模块21,用于响应针对文档转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所述输入文本转换为文本文件;所述文本文件包含所述输入文本;
所述转换模块21,还用于响应针对文件分享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多个分享对象;
所述转换模块21,还用于响应针对所述多个分享对象中的目标分享对象的选择操作,将所述文本文件发送至与所述目标分享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其中,转换模块21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文本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响应模块12、创建模块13、展示模块14;还可以包括:屏蔽模块22。
屏蔽模块22,用于当接收到针对顶层用户界面特效的显示指令时,屏蔽所述顶层用户界面特效;
所述屏蔽模块22,还用于当从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后,显示所述顶层用户界面动效。
其中,屏蔽模块22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文本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响应模块12、创建模块13、展示模块14;还可以包括:添加模块23。
所述获取模块11,还用于获取新增字符,将所述输入文本和所述新增字符作为新增文本;
所述响应模块12,还用于响应针对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
添加模块23,用于将所述新增文本添加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所述新增文本,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
所述添加模块23,还用于将所述键盘焦点从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清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所述新增文本。
其中,添加模块23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可知,用户可以通过触发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终端创建尺寸更大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即使用户输入大量的字符,在更大尺寸的全屏文本框中可以展示更多的输入字符,方便用户预览,可以减少人工滑动文本框的频率,进而提高浏览文本框中所有字符的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上述图10中的文本处理装置可以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1000,所述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网络接口1004和存储器1005,此外,所述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10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中,网络接口1004可提供网络通讯功能;而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
获取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响应针对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大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
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1000可执行前文图2到图9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所述文本处理方法的描述,也可执行前文图10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所述文本处理装置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前文提及的文本处理装置1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且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能够执行前文图2到图9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所述文本处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文本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输入文本,在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检测所述输入文本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文本行数量;
当所述文本行数量大于或等于数量阈值时,显示所述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所述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位于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
响应针对全屏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大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
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包括:
获取全屏页面尺寸,根据所述全屏页面尺寸调整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将文本框尺寸调整后的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作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等于所述全屏页面尺寸;
隐藏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包括:
获取全屏页面尺寸,根据所述全屏页面尺寸和可编辑文本框组件创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文本框尺寸等于所述全屏页面尺寸;
将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并将所述输入文本添加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隐藏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的窗口标题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键盘焦点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
清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所述输入文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键盘焦点从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包括:
确定所述键盘焦点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的字符位置信息;
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确定与所述字符位置信息对应的页面位置信息,将所述键盘焦点设置在所述页面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包括:
响应针对背景换肤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张图像;
响应针对所述多张图像中的目标图像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目标图像设置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的背景图像;
在所述目标图像为背景图像的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所述输入文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确定发送对象;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和所述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至与所述发送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和所述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包括:
调整所述目标图像的图像尺寸,得到消息背景图像;
根据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宽度,确定与所述输入文本对应的文本高度;
若所述文本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则在所述消息背景图像上添加所述输入文本,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若所述文本高度大于所述消息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则将多个消息背景图像拼接为目标背景图像,在所述目标背景图像上添加所述输入文本,得到所述即时通讯消息;所述目标背景图像的图像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文本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展示所述输入文本,包括:
响应针对字体设置标识的触发操作,展示多种字体属性;
响应针对所述多种字体属性中的目标字体属性的选择操作,根据所述目标字体属性调整所述输入文本中的字符的字体属性;
在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针对发送标识的触发操作时,确定发送对象;
根据字体属性调整后的输入文本生成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所述即时通讯消息至与所述发送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所属的会话窗口中显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针对文档转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所述输入文本转换为文本文件;所述文本文件包含所述输入文本;
响应针对文件分享标识的触发操作,显示多个分享对象;
响应针对所述多个分享对象中的目标分享对象的选择操作,将所述文本文件发送至与所述目标分享对象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新增字符,将所述输入文本和所述新增字符作为新增文本;
响应针对原始文本框切换标识的触发操作,将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切换为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
将所述新增文本添加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在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显示所述新增文本,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标题栏;
将所述键盘焦点从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转移至所述原始可编辑文本框中,清空所述全屏可编辑文本框中的所述新增文本。
13.一种文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相连,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28270.2A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99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8270.2A CN112099678B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8270.2A CN112099678B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9678A CN112099678A (zh) 2020-12-18
CN112099678B true CN112099678B (zh) 2024-04-30

Family

ID=73749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8270.2A Active CN112099678B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9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3855A (zh) * 2021-11-12 2022-02-18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软件的内容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356163A (zh) * 2022-01-06 2022-04-15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一种数据操作页面的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0023A (ja) * 2014-11-26 2016-05-30 ネイバ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NAVER Corporation コンテンツ参加翻訳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コンテンツ参加翻訳方法
CN105786338A (zh) * 2014-12-19 2016-07-20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框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07390987A (zh) * 2017-07-07 2017-11-24 北京道明科技有限公司 用手势自动切换文档编辑功能的方法
CN107885416A (zh) * 2017-10-30 2018-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复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92455A (zh) * 2017-10-31 2018-05-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0023A (ja) * 2014-11-26 2016-05-30 ネイバ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NAVER Corporation コンテンツ参加翻訳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コンテンツ参加翻訳方法
CN105786338A (zh) * 2014-12-19 2016-07-20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框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07390987A (zh) * 2017-07-07 2017-11-24 北京道明科技有限公司 用手势自动切换文档编辑功能的方法
CN107885416A (zh) * 2017-10-30 2018-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复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92455A (zh) * 2017-10-31 2018-05-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9678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5138B1 (ko) 메시지 처리 방법과 장치, 저장 매체, 및 컴퓨터 장치
US20220385613A1 (en) Message remind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523454B2 (en) Initializing chat sessions by pointing to content
EP3674868A1 (en) Multimedia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045823B (zh) 一种基于截图的移动终端演示文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597000B (zh) 一种小窗口管理方法及终端
EP254443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 in mobile terminal
CN10598879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发送终端及接收终端
CN110187952B (zh) 收纳内容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099678B (zh)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68364B (zh) 添加快捷插件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US20240031317A1 (en) Image Sha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445521A (zh)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及终端
US20220417343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30269418A1 (en) Video display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81767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717367A (zh) 电子设备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12367242B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434226A (zh)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24262B (zh) 一种应用界面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2163432A (zh) 翻译方法、翻译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888150A (zh) 即时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637409B (zh) 内容输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853643A (zh) 快应用中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98489A (zh) 一种输入提示信息的隐私保护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